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高考家长帮kaoyantv.com细心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9篇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案例范文初中物理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
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
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乘风破浪,平稳航行;节日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盈地上下游动。提问:这些现象都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学生:浮力
师: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推进新课
一、浮力
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教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分析漂浮在水面物体的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
演示实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分析实验现象相互交流,回答: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同时得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讨论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2)浮力的一种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实验:(1)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
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
加水,乒乓球并不浮上来。
(2)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
乒乓球浮上来。乙
学生活动:对比两次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情况,结合课本上的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液体的压力情况,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教师提示: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知识,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压力情况)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浮力产生的原因,需要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P51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你的猜想和依据。
学生活动:讨论、说出猜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提出猜想进行分析,剔除不合理猜想猜想总结:①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③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④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
2、要验证上述猜想,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学生:控制变量法
3、分组实验,每小组同学探究其中一个猜想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针对本组要探究的猜想,设计实验步骤及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③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实验操作
②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给出评价
③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三)课堂小结:
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四)当堂检测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是()
A、水B、酒精C、盐水D、无法确定
板书: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4、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教学反馈:
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习不够,留待课后完成,
2、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二
用生活化实验实现物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1 (1)
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观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有感
2 (1)
歌唱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物理原理3 (1)
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4 (1)
论物理量的守恒和不守恒5 (1)
“新课程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物理教育网络教研研究”初步报告
6 (1)
物理竞赛辅导中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思考7 (1)
基于核心素养的探究式教学8 (1)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9 (1)
学业评价中表现标准的例析10 (1)
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加强学科素养考查
――简析近年高考物理试题特点11 (1)
*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导学单的设计与编制1 (4)
相似论、同化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电源与电流》1 (7)
电路中的电源1 (13)
从名师课堂看科学方法教育的操作策略
――以“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教学为例1 (16)
“自由落体运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思考2 (4)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研究
――基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对比分析2 (6)
K-W-L策略引领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为例2 (9)
例谈高中物理几种基本运动模型的易错点2 (13)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曲线运动”知识系统化的教学实践2 (15)
谈谈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尝试3 (4)
物理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建构3 (7)
科学探究视角下IYPT的过程分析及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启示3 (12)
谈科学探究要素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3 (16)
“纠错”不如“悟错”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 (5)
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4 (8)
物理复习课中有效编写和使用习题的研究4 (11)
学生物理偏科问题的“纠偏”策略4 (15)
一个简单实验带来的教学突破
――对《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教学改进5 (4)
改进物理实验教学 发挥实验探究功能
――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例5 (7)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创新教学设计5 (9)
“显化”逻辑思维方法教育之我见
――以《万有引力》一节的教学为例5 (13)
“合作探究式智慧课堂”的建构策略5 (15)
“螺旋型”教学结构在A层次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使用6 (4)
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编写方法探讨6 (9)
浅谈高中物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基于学生思维障碍的统计分析6 (11)
电动势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加工培养策略6 (14)
使有效提问成为高中物理课堂的助推剂6 (16)
2014年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基于SEC模式的分析7 (4)
物理课堂中“思路教学”的策略及作用7 (10)
中学物理“思维型”课堂中事实性知识教学探讨7 (13)
基于“认知冲突”的概念转变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超重和失重”为例7 (15)
运用多元化理论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8 (4)
对一道高考物理实验题的评析8 (7)
传统实验与DIS实验在向心力表达式得出过程中的对比分析
8 (9)
高三电场复习课片段设计与反思8 (12)
凸显本质 激活思维 自主建构
――耕读理念下对“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的评析8 (15)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9 (4)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原始问题的重要性9 (9)
基于“核心概念”的物理教学初探
――以《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为例9 (11)
“比热容”教学的四个优化9 (14)
“连接体问题”命题规律研究和教学策略9 (16)
善用“错误资源”: 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10 (5)
摭谈物理学科德育的教学价值10 (8)
关于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目标的设定10 (12)
简易气体惯性演示仪的研制10 (17)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研究11 (3)
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11 (6)
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一个教学案例及其分析11 (10)
课堂教学凸显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实践
――以《力的合成》一节的教学为例11 (16)
*教材教法研究*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1 (19)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1 (24)
激发学生潜能 打造绿色课堂
――《蒸发》的教学设计与实践1 (26)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2 (19)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2 (22)
物理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几种不良现象及透析2 (25)
运用实验营造生动有趣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初探3 (19)
构建学生操作能力与学业成绩相互促进的物理课堂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引言”的教学为例3 (22)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3 (25)
优化教学行为 提升物理课堂内涵4 (19)
对照说明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
――浅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4 (2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之我见
――参加省研讨会有感4 (26)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实践5 (19)
观察能力培养的八种途径5 (22)
分析教材,深度学习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教材分析与设计
5 (24)
物理教学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活力6 (19)
“三动”课堂中的“交流助动”教学策略6 (22)
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初中《牛顿第一定律》为例6 (25)
节点法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妙用7 (19)
鲁科版高中物理《静电场》教学总结及思考7 (21)
“物理量的测量”课型的探究性设计7 (24)
浅谈一种启发法的运用7 (26)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研究8 (19)
以生成问题为主线,提升探究教学有效性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设计8 (22)
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SLM)案例介绍及评析8 (25)
反思性学习助力高中物理学习9 (19)
融KPK教材理念于国内物理教材改革
――以力学部分的比较为例9 (21)
浅议课堂上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9 (25)
利用教育理论设计 彰显复习课堂生命力10 (19)
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10 (23)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10 (25)
谈谈《平面镜》教学中的先与后11 (19)
人教版和沪科版物理教材“抛体运动”内容的比较11 (21)
关于中学物理教材对“共振条件”表述的思考11 (23)
信息深度加工,优化“密度”教学11 (25)
*走进实验区*
学生说题:高三物理习题课的新探索1 (28)
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剖析解题错误原因的实施策略1 (34)
教科版九年级《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教学设计2 (28)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研究2 (32)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STS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3 (28)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的教学体会
――也谈激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3 (30)
初中科学概念教学的设计、组织、诊断和反思
――以“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单元教学为例3 (33)
翻转课堂理念及《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教学设计
4 (28)
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微课程理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4 (31)
激活课堂 有效探究
――初中物理“激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解读5 (28)
一堂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5 (30)
初中物理多样化作业浅谈5 (33)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中的实践探索
――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6 (28)
基于“有用”思想的中学物理教学思考6 (33)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图景理论探讨7 (28)
DIS实验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实验中的应用7 (34)
《摩擦力》中“静摩擦力”的教材分析8 (28)
在研究中成长 在付出中收获8 (30)
“科学探究熔化和凝固”教学案例分析及改进8 (31)
“饮水鸟”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8 (34)
思维的广度、梯度和深度9 (28)
基于Origin8.0软件在运动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9 (31)
微波信息传输实验装置的设计9 (33)
例谈高中物理竞赛中Maclaurin公式的一阶和二阶近似
10 (28)
着眼学科素养 提升试题内涵
――以2015年厦门市中考物理试题为例10 (30)
以学生前概念为基础设计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
――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例10 (33)
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11 (2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11 (30)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一则竖直面内圆周运动习题案例赏析11 (33)
*问题讨论*
用mv=Ft变式研究洛仑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运动的特点
1 (36)
三个宇宙速度的多种推导及教学启示1 (39)
平行板电容器带不等量电荷的若干问题1 (41)
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惯性系有选择性吗?1 (43)
超重和失重状态下液体的浮力2 (36)
三道疑难习题的错误分析与正确解答2 (38)
浅谈弹力与摩擦力的临界问题2 (41)
不简单的“质量”2 (43)
万有引力常数3 (36)
“动”碰“静”模型剖析3 (38)
到底什么因素引起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3 (41)
例说教材中的“可以证明”如何证明3 (42)
微量作用大 析微而知著4 (36)
电磁感应中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与安培力做功功率的关系
4 (40)
对滚动摩擦力成因的深入思考4 (43)
对《原子结构》中一个常见问题的浅析5 (36)
《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探究5 (37)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的课堂提问设计5 (40)
球壳在带电与不带电两种情况下所呈现的两个类似性质
5 (42)
图像中的两类“斜率”5 (44)
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类比法引入电压的一点看法6 (36)
B处线圈无电流6 (38)
楞次定律应用中的几个常见问题6 (40)
略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发现学习”6 (42)
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7 (36)
小球在液体中下落的探讨7 (40)
物理理想实验及其教学功效探微7 (42)
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以初中物理动态电路的简化与分析为例8 (36)
把握定律核心 慎用二级结论8 (39)
小议物体动态平衡问题8 (41)
弹簧中的图像问题探讨9 (36)
对一道常见习题解法的纠正9 (40)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分析9 (42)
正弦式交流电有效值与峰值关系教学新探10 (36)
拨云见“误” 探误露本
――例谈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物理问题陷阱10 (38)
从限流式到分压式电路的建构10 (41)
利用对比举例法教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案例10 (43)
曲线运动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思考11 (36)
摭探天体运动分析中参考系的选择11 (38)
把物理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下“功率”的教学11 (41)
*考试研究*
论逻辑学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作用 1 (45)
关于速度、速率几点疑问的解答1 (47)
变力做功的八种解题方法1 (49)
家用电度表知多少1 (52)
2014年高考物理中的解题技巧2 (45)
关于高考状元笔记的几点看法和建议2 (49)
利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提升物理教学效果2 (51)
一种定量控制磁通量的方法3 (45)
也谈弹簧测力计调零3 (47)
有的放矢,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浅谈新课改下重庆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策略3 (49)
加强试题实证意识 提高命制和解答质量4 (45)
2014年高考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思想4 (50)
弹性碰撞问题的“抽丝剥茧”5 (45)
对功的再认识5 (47)
“求同寻异”法在解决双变量问题中的有效应用5 (49)
一道实验试题的巧妙实现5 (52)
生活趣味实验贯穿课堂 类比降低学生思维难度
――“电源和电流”新型教学设计6 (45)
循序渐进学“矢量”
――结合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编排顺序,谈“矢量”教学
6 (48)
对江苏高考题的思考与破解对策
――有效破解程序性知识叠加体模型6 (50)
发挥物理课本的作用 做好物理教学与中考复习
――结合2013年莱芜中考试题6 (52)
一道物理高考题的深度剖析及规律总结7 (45)
刍议如何提升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力7 (47)
运用“选点预设,互动生成”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以“简谐运动”为例7 (50)
以“电和热”为例 谈初中物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7 (52)
对带电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运动的讨论8 (45)
斜面平抛及其衍生问题的讨论和应用8 (47)
问题表征视角下的高考力学题例析8 (50)
中考电学比例法应用题赏析8 (52)
2015高考万有引力与航天类试题评析9 (45)
例析一类物理问题几何关系的简便求法9 (48)
于细微处见真功
――赏析2015年浙江高考物理实验题9 (50)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分析
――告别广东卷,备战2016高考10 (45)
与动能定理有关的应用10 (47)
极限与极端思维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10 (49)
巧借“转换思想”攻克高中物理难题10 (52)
电学非常规实验数据的图像法处理
――直线的探寻与发现11 (45)
应用Flash探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临界问题11 (50)
*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DIS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54)
用iPhone5s的摄像机巧测地球半径的方法3 (54)
用EXCEL研究合力和两个分力夹角的变化关系5 (54)
基于DISLab的楞次定律创新实验设计6 (54)
用“几何画板”动态功能克服物理难点7 (54)
电磁法测速度和加速度的研究8 (54)
利用GeoGebra寻找有界磁场中的临界情况9 (54)
用DIS测量重力加速度g值的四种方法及比较10 (54)
运用excel代替高等数学和作图软件作出复杂图像11 (53)
*专论*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纪念朱光亚教授诞辰90周年2 (54)
*物理实验*
多功能反射式声现象演示器1 (57)
巧用废旧笔芯演示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1 (58)
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的改进1 (59)
探析水沸腾实验中值得注意的问题1 (60)
探究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实验的改进1 (61)
改进的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1 (63)
设计巧妙的几个物理实验2 (57)
简易火箭的制作方法2 (59)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的改进2 (60)
如何巧看电路的连接2 (62)
停电后学校教学状况面面观3 (56)
静电除尘的原理及演示实验的改进3 (58)
利用万用表测电阻法维修电水壶3 (61)
冰水混合终态问题的探析3 (62)
2015年江苏高考实验复习思考与命题展望4 (54)
对物质的熔化学生分组实验的改进4 (56)
努力培养高中生的实验设计能力4 (59)
从两道力学实验题谈起
――浅析物理试题的改编与创新4 (61)
完善高考实验,指引正确方向
――对2014年广东高考一道物理实验题的质疑5 (55)
例谈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以“互感和自感”为例5 (58)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改进初探5 (61)
“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演示实验设计5 (62)
用精巧实验丰富弹力教学6 (56)
用光电门测量加速度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析6 (57)
农村初中开展校内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实践与反思6 (61)
动手小制作――简易气垫船6 (63)
女生做物理实验时的心理辅导7 (56)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 (58)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吗7 (60)
一种电磁继电器应用的新型演示仪7 (62)
开发创新实验资源的几个实际案例8 (57)
用磁力棒玩具验证磁场的叠加法则8 (59)
研究合力随两分力夹角变化的规律8 (60)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物理原理9 (57)
提升物理实验的思考价值和趣味性的研究9 (59)
物理创新实验解题四部曲9 (61)
对一道中考实验题的探究与论证10 (57)
让物理课堂“魔力十足”的低成本小实验10 (60)
刍议物理学史中穆勒五法的应用10 (62)
趣谈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巧测物理量11 (54)
“隔空传音”展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电磁感应”课堂教学的实验创新导入及教学启示
11 (57)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数据处理11 (59)
对人教版教材中“光电效应”实验的商榷11 (61)
*教学设计*
巧用“白板”炫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1 (64)
习题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条途径1 (67)
《圆周运动》的教学及磨课体会1 (72)
《透镜》说课1 (78)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探讨2 (64)
情境中类比 方法中建构
――以“电场强度”教学为例2 (65)
高中物理教学中关于“疑”的教学模式2 (68)
“活动单导学”方式下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思考与探索2 (71)
“三探二引”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上的应用
――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为例2 (75)
“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问题导学的教学设计(片段)2 (77)
“课堂观察”国外研究初探3 (64)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3 (68)
由表及里循善诱 刨根究底始见真
――“自感现象”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尝试3 (72)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堂教学反思3 (74)
对《太阳与行星引力》一节的研讨3 (77)
在小组有效互动中实现分层学习
――物理课堂小组合作的案例点评3 (79)
理解教学及其教学设计4 (64)
利用等效电阻巧析一道变压器高考题4 (67)
合作学习与小组建设的有效策略研究4 (69)
基于以自主合作为中心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微探4 (72)
改进“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方案4 (75)
论翻转课堂反馈的及时性
――以《声音的特性》为例4 (78)
“1342”初中物理模式教学探讨5 (64)
维续经典 创造思维新域
――同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总结与二次开发
5 (67)
对中美两套高中物理教材例、习题的比较分析5 (71)
精心设计实验 化解教学难点5 (75)
立足生成 彰显方法 优化教学
――对《电动势》教学的思考5 (77)
《物体的浮与沉》实验反思教学案例
――“五部曲反思策略”研究案例6 (6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教学设计6 (67)
让物理复习课动起来6 (70)
运用DIS探究“导体的伏安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3节《欧姆定律》6 (73)
构建有效课堂的案例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教学实践与反思6 (79)
刍议概念图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7 (64)
有效设计课堂问题 力促学生智力发展7 (66)
在高三物理总复习中启迪学生思维 形成良好解题能力的探讨
7 (70)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教学设计
――以《大学物理》中“牛顿运动定律”为例7 (72)
高中物理探究性作业实施的探讨8 (64)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8 (66)
感生电动势的理解与应用
――对《物理教师》一篇论文的质疑8 (70)
新疆中考物理实验题与物理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8 (73)
创设问题链促进物理概念教学8 (77)
测量地铁加速度的曲折之路
――记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9 (64)
浅析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物理教学区别9 (65)
合理创设情境 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以“多用电表的使用”为例9 (68)
精心设计 提高物理课堂学生参与效果9 (71)
欧姆表读数教学探骊9 (74)
《固体》和《液体》教学设计9 (76)
关于“简单机械”教学的思考10 (64)
内地西藏班高中物理“先学后教”学案编写的探讨
――从“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到“变压器”10 (66)
教学设计要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
――以“蒸发”的教学设计为例10 (69)
高中物理“三学四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初探
――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为例10 (72)
电学复习课的设计与反思10 (75)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10 (77)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11 (63)
构建立体化初中物理课程群11 (68)
科学素养视野下的中日高中物理教科书分析
――以“物体的运动”部分为例11 (71)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设计11 (75)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 篇三
一、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一步,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磨擦的方法。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二、教学案例: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再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师:那哪一些同学能利用咱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下面分组讨论,看哪一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案行吗?如果这种方案好,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
生:这种方案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优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四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教学;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是广大教师探讨的关键问题,在此笔者将自己的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物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初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中间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尾声,承担着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着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怎能建成摩天大厦?这需要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具有大厦基础的意识,具有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视角。物理教学生活化是贯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标志。物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科学,生活中很多的物理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料,而教师需要将这些资料适当地运用在教学中,让学生的物理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
二、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验证前人科学论断的学科,很多的物理知识都要通过实验来解决,所以,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实践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首先,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实验条件不足问题。其次,教学管理要上档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生物实践动机,激发学生的生物实践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参与、探究、动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五种技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三种能力;二是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从课堂教学上真正实现由重视“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这是生活化的物理教学的目标。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趋势。教师要在自身素养提高上下工夫,要在生活中寻找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用生活去影响教学,用实践去影响学生的学习,这是物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欧阳小梅。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 篇五
一、给予学生自信,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初中生活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要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如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学习内容以及新的目标任务。在这样的角色转换中,部分学生或因自己学习基础薄弱,或因自己来自农村,或因自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而出现了自卑心理。这样的消极心态长久发展下去,不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要充分开展思想引导与疏导,让学生充满自信,积极地面对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例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理念: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只是闪光的地方不同而已。全班学生中有学习成绩好的,有具备唱歌舞蹈才能的,有拥有强健体魄的,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优点。笔者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在与人交往中不要胆怯或自卑。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有效激发,尤其是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为了深化这一教育成果,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许多做出卓越贡献和创造显著业绩的典型人物。选取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在学生时代并不突出,甚至学习成绩还很糟糕。通过这样的事例可以帮助成绩处于班级中后位置的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教会学生宽容,融入集体生活之中
当前,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过多关爱中,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与处事风格。针对初中生这样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宽容成为学生的品质。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一课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一方面是友好待人、宽容相处的正面案例,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各地发生的青少年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的反面案例。许多反面的典型案例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都起源于一些小事,如因不小心碰撞、排队插队等小事而引发的纠纷,最终因为当事人没有能相互宽容,导致冲突升级,酿成大祸。在这样的正反案例对比中,引导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对宽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己生活中哪些事情没有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处理,甚至因此与同学产生矛盾。在这样的自我反省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学生也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集体生活之中。
三、珍爱宝贵生命,学会自我保护
近年来,花季少男少女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网络。在青少年教育中,强化珍爱生命教育显得势在必行、尤为重要。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在思想与行为上走入极端,教师要引导、教育他们珍惜宝贵的生命,并学会自我保护的措施。一方面,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勇敢和病魔做斗争以及身残志坚的许多典型人物,让他们深切地感悟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诉说自己的感想,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宝贵的生命值得珍惜。同时,笔者还针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不良诱惑进行了深刻剖析,引导学生对有可能危及自己成长甚至生命的这些因素做到清醒认识,远离危险。这样的教育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以实际行动做到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四、强化法制意识,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思想
初中物理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初中物理教案 篇七
1 立足新课标,科学诠释与理解是实施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前提
学案是指关于学习的预案、方案。新课程背景下,强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实施。这样,学案就不再是传统教学意义上的一份学习材料和案例的呈现,而是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指南与参考,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组织顺序、学习方式的安排、学习进程的诊断与反馈、呈现的媒体手段、学生认知的自我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设计性。一句话,它应该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案。学案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符合学科规律与学习心理规律的学习重点选择、难点析疑与方法指导、学习互动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学后反馈等环节。
但是,要发挥这种模式的功能并使之最大化,需要立足新课标,科学诠释与理解学案式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任何初中物理教学模式都不能僵化,应该具有负反馈特征。负反馈的优点在于,针对不同的教学实践条件、不同的教学实践主题、不同的教学实践主体以及不同的教学实践评价指标,可以及时有效地改进模式,并在具体的环境中不断优化,使之适应教学的具体对象。如何才能具有负反馈特征?那就意味着物理课的学案编撰必须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不仅要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每一步都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与成功之处。只有在学生有效表达后才可能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而改进教学。例如,某位教师设计了一份《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学案,预设的教学流程包含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练习、书面练习等环节。这样的一份学案,缺少的就是有效反馈。如果再对学案稍作修改,教师边讲解、学生同步练习、教师在每个环节巡视,小组讨论总结、教师全班总结,然后再次分组练习巩固,那么教师在巡视中形成的师生互动就是一个有效的负反馈,极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次,这种物理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学校和地方提供的教学硬件条件基础上。比如,曾有教师设计出的学案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状况,但是,若是该校没有视频展示台,那么这个设计就不是一个有效的设计,此时,或许传统的分组观察实验效果更好,或者用普通光学投影仪演示效果也行。再如,有的学校购置了传感器组件,有力传感器,那么,在《力的作用相互的》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传感器动态演示相互作用力,把力的抽象性质“等大、反向、同时”通过屏幕上不断变动的对称图形直观地展示出来,给学生深刻的启迪。在探究浮力规律的学案式教学中,学案的设计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浮力实验器材,是弹簧秤和溢水杯结合的传统型浮力实验器还是使用了力传感器的浮力测量装置。
再次,学案式物理教学模式还必须紧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应该突出的两个特点:直观性、可参与性。因此,初中物理学案式教学模式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两个特点,并在学案式教学的各个阶段兼顾到这两个特点。比如,在《滑轮》的教学中,有些学案设计的流程是:教师谈话引入、教师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学生回答学案上预设的利用滑轮原理的几道计算题、教师进行评讲、教师总结本节课、布置作业。这样的安排没有最大程度地体现初中物理的特点。如果考虑到初中物理教学的直观性、可参与性,不妨这样设计学案的流程:首先,让学生设计一个模拟升旗的滑轮装置;其次,让学生实验探究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结合)滑轮组的工作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用学过的杠杆原理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最后,让学生分组竞赛,设计符合特定要求的滑轮组(省力或省距离的滑轮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学生分组的实验不要只是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揭示的实验结论、实验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能够学生当堂板演的物理计算与作图、推理,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或分组讨论交流。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初中物理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因班而异、因师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是实施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最高策略
多年来,涌现过许多教学模式,毋庸讳言,其中许多模式没有能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是哗众取宠、昙花一现;反之,某种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要想生命力旺盛,它就必须能够经得起教学实践的考验,这种考验最起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进行富有内涵的教学与教育意义上的思考,促使我们能够采取合适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2.1 学案式教学模式首先必须“因班而异”
班级是一群学生的集体,但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量相加。不同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能力,特别是在物理学科上的兴趣不同。此外,不同班级的集体文化倾向、集体学科兴趣氛围和集体自我认知水平也不一样。这些早已为教育学家们承认。因此,学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在编撰学案之前,有必要充分了解,此学案即将使用的班级的学生情况,在本学科中掌握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状态如何?该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整个班级的集体文化氛围如何?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情况如何?决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班级都一定使用同一套学案。
举个例子,有位教师任教两个不同类型的班级,甲班学生集体倾向较活泼,敢说、敢做;乙班学生大多数较文静,爱冷静思考。当然,这除了跟学生有关,还跟两位班主任的管理风格有关。于是,在教学《动能 势能 机械能》时,这位教师为两个班级设计了风格迥然不同的两套学案。甲班学案设计的思路侧重于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内容中有“自己设计类似于课本的实验,探究斜面上小车下滑距离与小车质量和小车下滑高度、到下面底端速度大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小组推荐发言人上讲台讲解各自实验的体会;乙班学案设计的思路是侧重于推理与讨论,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内容中有“预习课本介绍的实验,思考怎样由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推测斜面上小车下滑距离与小车质量和小车下滑高度及小车在斜面底端速度大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环节则让其集体观察教师的演示后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各组推荐代表介绍自己的思路,然后各组互相研讨如何能够进一步改进此实验?
2.2 学案式教学模式还必须因师而异
不同的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也正是不同的教育风格才使教育显露出勃勃生机,才使个性不同的学生能在不同的但是合适的教育土壤中茁壮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风格最明显的两类风格是,一类为“演绎型”;一类为“归纳型”。所谓“演绎型”,是指偏重于逻辑的推演与结构的演绎,这种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人以“紧密”的感觉,这种风格的教师在学案式教学中,物理学习内容的呈现、实验与现象展示的时空顺序、学生预习、课堂的学习、练习巩固等步骤只是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的知识体系的逻辑构造过程;所谓“归纳型”,是指偏重于对零散材料的充分学习之后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归纳,这种物理教师的课堂给人以“发散”的感觉,这种风格的教师在学案式教学中,物理学习内容的呈现可能是违背知识体系的顺序,实验与现象展示的时空顺序可以随机,学生预习就是学习,课堂的巩固练习中也有生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我归纳的能力处于初步发展中,因此,要上好这种课,教师工作量很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这种课因为“容易出彩”,公开课教学采用这种类型学案式教学的教师较多,但平时坚持使用的人很少。因此,一所学校,同一年级,如果不同的教师分任几个不同班级,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必须因师而异。否则,会因教师“水土不服”而导致教学失败。
2.3 学案式教学模式还必须因教学内容而异
显然,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否则,形式成为束缚成功的绊脚石。在进行力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到,学案式教学的学案中至少应强化力的三要素问题的预习、课堂练习及巩固反馈练习,特别是其中的力的图示,可以在学案中安排较大分量的练习,使之通过操作性练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后续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乃至高中物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电路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应该注意到学案中附上实验的电路图或部分电路图让学生自己完善,让学生按照学案中事前画定的表格或学生在学案上课前设计的表格中填写实验得到的数据,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归纳的步骤、结论总结在学案上,作为后续学习的重要资料。
3 细化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案的可操作性与科学预见性是学案式教学成功的保证性策略
初中物理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人推车”“拖拉机拉犁”“磁铁吸引铁钉”等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举例“小孩推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讲述的,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回答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行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力的概念教学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
(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必然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讲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第二,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2)进行必要的反复.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从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等不同深度反复强化,使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本节教学难点,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以后二力平衡的教学造成困难,因此对这段教学内容除应列举大量事例外,应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板图或者投影,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力.
2.通过观察磁块与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亲自体验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观察并讨论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学生前来拿起铁块.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引入新课.
www.kuaihuida.com方案二: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人将大铁块拿到讲台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1.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
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
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
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非要接触.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初中物理教育案例 篇九
一、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法规和国家具体标准
1. 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法规。
(1) 《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2) 《课程方案》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由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下文简称《课程方案》)是初中学校规范开设课程门类的国家标准。《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生物”是初中必需开设的一门国家课程。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下文简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程的国家标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 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具体标准。
(1)开课的年级和周学时设计标准。 《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初中生物课的开设年级为七年级和八年级;周学时设计为:七年级每周3学时,八年级每周2学时,即初中学段生物开设学时为每周5学时。
(2)教学的具体内容标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将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规定为10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其中,具体内容标准用行为动词标注,规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应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基本学习目标的要求非常明确和具体。
二、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是深化高中生物新课程和生物新高考的基础
1. 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生物是一个有机整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下简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初、高中生物教学应是一个有机整体。
(1)初中生物的学科知识是学习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初中生物知识中,其基础性表现特别突出的内容有:观察细胞的结构、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等等。
(2)初中生物的学科能力是发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对比分析《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时发现,初中生物课程能力的具体目标,其显著特点是:初步的和基础的。如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为: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高中生物课程能力的具体目标,其显著特点是:较高层的和发展的。如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生物的学科能力是发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
2. 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接近。
(1)实施新课程前,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低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前,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相比,高中生物学科的总授课学时数少,高考生物学科的赋分占理科综合(以下简称“理综”)总分的比例低,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远低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前,高中的生物、化学、物理的总授课学时数和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见表1和表2。
(2)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接近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后,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相比,高中生物必修课的总授课学时数完全相等,都为108节;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例非常接近。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相比,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大幅度提高。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必修课的总授课学时数比以及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见表3和表4 (以2011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高考理综各学科赋分为例)。
(3)新课程的高中教材建设,大幅度增加生物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新课程高中教材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如绝大多数学科的知识内容都略有减少,知识难度都略有降低。但生物学科,不仅知识内容大幅度增加,而且知识难度也大幅度加大。
3.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接近。
(1)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在高考命题时的立意相同。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0年开始,实行高考命题改革,强调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一样,都以能力立意命题。
(2)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所确立的高考试题难度接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2年秋季明确提出:高考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要平衡难度。从2003年高考开始,理综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三个学科的难度值比较接近,并呈波浪式前进,共同维持着理综的难度值控制在理想难度值0.55左右。2003年~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湖北卷)学科难度值见表5。
注:2003年~2005年的难度值,引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高考版)》杂志;2006年~2011年的难度值,引自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提供的《普通高考成绩分析与中学学科教学诊断报告》。
三、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是促进学生继续高中学习的基础
1.加强初中生物的终结性评价,可促进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形式是生物中考。大量的调查和实践证明:将初中生物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能有力地促进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配好老师、按《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课,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规范初中生物教学,为学生在生物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打牢基础。
(1)初中生物的教学规范,学生在生物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绩。如2003年~2005年,荆州市将生物纳入中考科目,初中生物的教学比较规范。3年后,即2006年~2008年,当年中考考生物的学生参加高考,生物高考成绩非常理想。2006年~2008年,荆州市生物高考平均分与湖北省的比较以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对荆州市的评价见表6。
注:①表中“+ +”或“––”表示水平差异,荆州市非常显著高于或低于湖北省;“*”表示水平差异不显著。②荆州市的人口数占湖北省总人口数的比例为10 . 57% 。2006年~2011年,荆州市参加高考理综·生物的考生数占湖北省高考理综·生物总考生数的比例依次为11 . 82%、11 . 74%、12 . 34%、12 . 38%、12 . 84%和11 . 76%。
(2)初中生物的教学不规范,学生在生物高考中不能取得理想成绩。如2006年~2008年,荆州市未将生物纳入中考科目,初中生物的教学不规范。3年后,即2009年~2011年,当年中考未考生物的学生参加高考,生物高考成绩不理想。2009年~2011年,荆州市生物高考平均分与湖北省的比较以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对荆州市的评价见表6。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理综·生物卷(湖北卷),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对初、高中生物知识整体性的考查,而2010年又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也是我市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的成绩特别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现将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湖北卷)的第32题介绍如下:
例: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 中,神经中枢位于 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剌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 (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
解析:除第(2)小题考查的属于高中生物知识(共2分)外,其第(1)(3)小题考查的都属于初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生物知识(共8分)。如果初中学校能规范开设生物课,学生在生物高考时,解答此题应该非常轻松。
四、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对《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初中生物教师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达成知识和能力等基础性目标,更要重视学生达成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继续高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