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快回答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办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转型发展形势,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创新管理思路,探究管理策略,完善制度设计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校、系部、处室职责范围,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思路转型、管理转型和内涵转型,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
1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可概括为:文化、质量、特色、效益,其中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对于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助推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岳阳,毗邻湘北十里油城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北通长江,西邻洞庭,南达京珠,迄今已有33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高职学院,学院成为一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导、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举办,集高职教育和职工培训于一体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三系二部,即:石化技术工程系、石化装备工程系、石化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和思想政治课部,具有20多个专业的开设资格和能力,目前开设有高职专业12个,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龙头,石油化工装备、石油化工储运、营销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基本能满足石化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三所石化高职院校之一,也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石化高职院校。
2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
2011年,湖南石化职院研究确定了申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并申报成功。在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文件中(湘教通(2011)379号,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度入围项目的通知),我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被正式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我院还有9个项目(石油化工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省级精品专业、石油炼制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石油化工仿真省级精品课程、焊条电弧焊技术省级精品课程、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被立项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立项为湖南省高职教育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2.1 加强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包括课程规划、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标准又是最基础性的文件。我院在此方面,一是要完成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设;二是通过重点立项,展开对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部分核心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设;三是通过一般立项,展开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基础课及其他课程和其他专业各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同时要通过课程标准建设,引领和带动学院所有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破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必须培养与打造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将进一步实行合同制,签订校内教师带徒合同和校外兼职教师、兼职导师带徒合同,继续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适当引进核心课专业教师,修订并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兼职教师使用计划,开展教研室主任培训工作,着力培养3-5名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物和企业名师。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专业课教师轮流到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培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2.3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我院将在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仿真基地建设,完善石化、分析、电气、自控、焊接、化机、物流、营销等几大专业实训场所。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方式,建设多层次的高职实习实训体系,达到四个零距离标准要求,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
2.4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置、专业内容到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性、全方位和诸多环节的全面管理。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质量的人才源于高水平的培养工作,高水平的培养工作源于科学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教学质量管理是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要重点抓好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
此外,要加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管理要效益。要创新管理思路,探究管理策略,完善制度设计,继续深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强化系部管理职能,增强系部自主发展的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院、系部、处室职责范围,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思路转型和管理转型,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要按照教学巡视、听课等制度要求,规范和执行教学各环节标准,落实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月报告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启动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2.5 完善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质量标准 通过实施“2+1”教学模式,在做好学生在校两年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第三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企业指导师傅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第三年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决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正常毕业。
2.6 推进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 湖南省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举措――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是时展的需要,是学院发展的需要,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需要,我院上下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搞好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思想意识、强化责任落实。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专任教师空间开通率达到100%,所有教学类重点建设项目均要按要求建设好职教新干线空间,在部分班级也将启动学生空间建设工作。
2.7 积极做好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工作 一是按建设规划推进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及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提高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三个专业的建设水平。二是积极开展湖南省“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实习实训基地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推进已立项七大省级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和过程管理工作,按期结题部分项目。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我们湖南石化职院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招生工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与尝试,今后将进一步结合本院实际,务实创新,克难求进,切实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力争早日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参考文献:
[1]邢平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 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11.3.30.
[2]马德秀。高校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四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二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反思性
作者简介:黎荷芳(1975-),女,湖南邵阳绥宁人,教育学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与督导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8(2008)05-0018-03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批地方职业大学建立至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职教育由“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截止2007年4月13日,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1109所之多。高职教育为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教育部依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开展了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工作。高职教育在当前大好发展形势下,备受社会关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界家喻户晓的时髦话语,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最响亮的口号。我们经常能听到学校领导在其报告中讲,他们是如何加强组织的内涵建设的,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但内涵在大家的心中又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我们很难从领导者口中问出一个关于“内涵”的所以然来,可谓万人有万般理解。显然把“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结合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二、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几种常见观点
(一)历史阶段论:与外延扩张相对应的一个发展阶段
该论断往往从宏观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认为高职教育经历了“新兴”(20世纪80年代初期)、“规范”(20世纪90年代初)和“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规模数量扩张)几个发展阶段后,亟待从数量扩展为重点转向模式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亦即内涵建设的重点。因此内涵建设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种视角较多的出现在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论述之中,亦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确定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立论依据之一。
(二)箩筐论:是光芒四射的聚宝盆
内涵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这种论调往往在学校对外宣传总结材料中有最具体的体现。只要打开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一搜有关高职内涵建设的文章,必然会有如下论调:比如说某某学校一直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后面往往列了一大堆的包括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建设及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等等,以及一大串具有“最充分”说服力的阿拉伯数字;如省级、部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多少个,省级部级精品课程多少门,名师多少位,部级教材多少部等等。总之,只要是觉得还摆得上台面的东西都往里面装,东西越多,筐子越满,就意味着一所学校的内涵越丰富。内涵发展就意味着想方设法争取这些所谓具有校际可比性的荣誉和外在话语权。
(三)品牌特色论:内涵就是品牌、特色
另一种论调它不是通过一一列举学校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来说明作者对内涵发展的理解;而是用“品牌”、“特色”之类的词同“内涵”互为解释,学校内涵发展就是学校要树立品牌,要创特色。学校有特色、外在形象好,则学校就有“内涵”。总之是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诠释学校内涵发展应有之意。内涵仅仅只是一种象征。
上述几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要性、迫切性)问题以及从什么方面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包括着手点、层次性)的问题,但都回避了谈高职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而事实上若没有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如水中浮萍般根基不稳。因此笔者认为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首先得从高职教育的内涵谈起,下文将以高职教育的内涵为基点,就高职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思考
(一)内涵发展首先要抓住高职教育的“内涵”
“内涵”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为:1.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劳动者。2.内在的涵养:他是个内涵很深厚的青年。本文中所讲的“内涵”主要倾向于第一种释义。笔者认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内涵之含义至少包括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2.其次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举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根本得围绕培养“人”展开:眼中首先要有“人”字,然后才是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没有固有的模式可以借鉴,不可以拔苗助长;没有僵化的模式可以套用,不可守株待兔。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注重新技术的吸收;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等要与时俱进。当然不管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得有多好,课程有多新,如果落实不到位,还是一场空。因此,内涵发展的关键之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抓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要把占时半年之久的实习实训较好地落实到位。
(二)内涵发展是有层次性的,且不可纯粹由外界来推动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不同的办学者及办学的不同时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一种观点把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笔者认为内涵发展至少有表层(物化的)和深层(理念化)之分。
对当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规范办学,适度控制高职院校数的急速增加及高职招生人数的扩招,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具体表现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工程来引起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和加大投入,改善高职办学条件。而对于高职教育的实践主体――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切入点。但不管是全国范围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还是高职院校具体的专业、课程、师资建设,它们都是物化层面的内涵发展,只是一种表层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所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凸现自己。
深层意义上,内涵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一种特有文化氛围的培育,是一种办学理念的坚持,文化的烙印会深深地印在校园中的每个人身上。就是矢志不渝地按办学目标中所设想的人才规格去培养人。而且这种坚持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主体――高职院校自觉的行为。即便没有外界的推动,学校仍然会大胆地创新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回应上级部门的要求。
(三)示范性院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外在话语权与内在提高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否没有具体的参照系统,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像学校规模、教学设施等可以具体量化,具有可比性。人们很难对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做出程度上的评判,因此学校往往以获取外在话语权作为对内涵发展的重要诠释。对于单个的高职院校来说,有名声、有牌子就会有钱,有钱才会有发展,而各种名声、荣誉、牌子是需要里里外外争取的。现实往往是学校领导整日忙于打理各种里里外外的关系,学校一味以在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名师评选、示范性院校建设遴选”等等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为学校最高荣耀。否则别人有了你没有,那么你就要被踢出历史的舞台,未能把握好时势者,必然被历史所遗忘。学校永远被历史的潮流推着往前走,自己没有充分的思考,而至于学校内部的各种具体问题,只要不会伤及到上述各荣誉的争取,学校往往是不会太用心去解决的。我们说去争取各种荣誉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仅仅把获得多少荣誉作为学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当短视的。一所学校有没有发展的前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何,如果学校不注重调动全院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而只是重视那些当前能争取到外在话语权的人,必将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埋下定时炸弹。内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内涵建设的前提保障,外在话语权只不过是内涵建设取得成效的部分表现形式。
2.改革与反思的关系。学校的改革往往是跟着上面走,学校自身很少去反思学校的各项改革,不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改革而改革,为写宣传材料而改革,改革完成后,往往对最初的改革初衷忘记得一干二净。两年制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育部鼓励了、支持了,高职学校纷纷匆匆上马,上面一冷静了,改革不了了之。再比如说课程改革,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学校在作改革设想时就压根没有再计划就改革前后的效果作对比跟踪分析。而且每一届领导下来总要把自己在位时的改革总结成学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改革的效果一般会被描绘得五彩斑斓;很少有人愿意反思改革的真正效果。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绝不可以迷信改革必然意味着进步;要勇于正视改革的实际效果,勇于对各项改革进行反思,改错了及时纠正过来,不怕承认失败。
3.左顾右盼与勇往直前的关系。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可以闭门造车,学校的发展亦不能像孔乙己讲学,整天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需要放宽办学的眼界,但内涵发展绝不可能是简单地通过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而成。示范性建设立项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式绝不能是左顾右盼,今天甲校来乙校交流,明天乙校到甲校学习,学习来学习去,学习就变相地成为一种游山玩水之借口。与兄弟院校的比较可以作为鞭策学校发展的动力,但绝不可以把别人的尤物简单搬回,作茧自缚,反过来使自己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
四、结语:长期性与反思创新性
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也绝不是三五年的一个工程就可以解决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期望着一个工程结束,学校的办学质量就会发生什么质的飞跃,而对于高职学校来说,也绝不能因为自己拥有了某种牌子而沾沾自喜,甚至自欺欺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绝不是一夜之间高楼满地、师资猛增,也绝不是新名词、新提法遍地开花,急功近利的思想只可闪耀一时,不可照耀一世。
我们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初衷是很好的,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如果所有的高职院校为了某种利益一味地迎合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都甘愿只做乖孩子的话,恐怕最终的示范校也会失去其自身的反思功能。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广州大学学校文化建设论坛中表示:“按教育部规定来办学,很可能把一千所大学办成一所大学。今天中国的大学有级别、专业的差异,但面貌过分趋同却是一个大问题。……”。尽管陈教授主要是针对大学来说,但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所有学校的办学都是严格按照各种条条框框去实践,中规中矩,不敢创新的话,恐怕高职教育大一统的局面会更突出。
总之,缩小理想(应然)与现实(实然)的差距是高职内涵建设永远的追求。在实践与反思之间保持足够的张力是践行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路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2.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年10月号(下).
3.黄保德。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三
0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也日渐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提供了许多的人力支持,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盲目扩大招生,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职教育的教育水平在不断下降,渐渐使高职教育面临了一种生源不断萎缩,并且资金短缺的现象,综上所诉,高职院校不断进行内涵建设主体功能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充分做到对内涵建设的不断重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充分适应现今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1高职教育现状
1.1高就业率下的低满意率
就目前这几年我国高职就业率而言是非常巨大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左右,但是,高就业率下的低满意率也是不能够被忽视的,在2012年至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作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1届和201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仅达56%,换言之,毕业大学生在推荐需要入学的新生时并不会建议其去自己的母校就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基本为学习实践环节较弱、所授知识较为落后、课堂教学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
1.2社会认可度低下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许多家长和学生而言,接受高职教育都是无奈之举,很多家长和学生错误的将高职和职高混为一谈,认为高职就是一种编制外的教育。其次就是讲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进行不全面、错误的对比,认为高职教育培育的人才都是低层技术人才。其次就是许多家长认为子女的能力不足,总是以成绩论英雄,就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会让子女选择“专升本”的院校就读。以上所述的种种原因导致高职教育存在这一系列的发展挑战。
1.3重视物质忽视精神
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经验少,资历浅,在对学校进行建设时主要考虑的都是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对本校的精神文化及人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低,这也就导致高职教育院校中建筑富丽堂皇,但是学校学风弱,教风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高职教育也是不利的,基本不符合大学所需要的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2.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框架
要做到完全完善的对高职内涵建设首先要明确内涵建设的基本框架。高职改革的基本路线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到这一改革需要充分立足于校企合作,并且要将工学相结合,要将专业建设作为高职培育模式的平台。
2.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体
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将高职院校中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下功夫抓人才培育的质量,才能够办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就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能够分把握住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需要高职院校在充分了解自己院校的特长的情况下设置完善的教学专业。要保证所设置的专业是有市场、有前景、有能力的。
2.3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的服务产品,也是决定人才教育规格和培养素质的重要因素,课程建设需要在设置课程的基础上有序进行。课程建设也是教学是否能正常运行的最重要因素。课程建设需要充分的考虑职业的本位思想,将培养专工人才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设。构建出一种基础宽、技能精、正对性强、适应面广的课程教育体系。
2.4师资力量建设
提高师资力量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构成结果不合理,导致整体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难以适应高职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的要求,师资力量的薄弱是高职教育遇到发展瓶颈的最重要因素。
2.5实习实训
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要保证将就业作为教育培养的路线,要强调培育的针对性,要将技术教育和应用能力想结合,在教育中需要让学生定期经常的进行企业实训,将校内校外实训的基础教育都放在重要地位,要在提高实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3.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要求
现金社会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告诉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有力,必须要高等教育事业转型发展形势,开阔教学视野,不断的解放思想,将强校园内涵建设,全方位全方面的提高办学质量,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发展方向,将传统教育转变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及学校的发展趋势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将实训与教育相结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不断提高高毕业率、高就业率条件下的高满足率。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办学质量不同,办学历史也不同,所依托的行业和企业背景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各个高等教育院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色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向,凝练出自身的教学特色,将优势发挥出来,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命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办学教育特色,让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状况下,充分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的让高职教育更加被认可,发展的更加优秀。
4结语
近20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已经完成了规模化发展,这非常有效的提高我国大学的入学率。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仍旧面临这非常大的挑战,在面对机遇的同时若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很强的阻碍。要有效的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内涵建设能够充分的解决高职院校定位不准、错位管理等很多实际问题,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最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刘浩。姜亮。丰富高职教育内涵。走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3(09):11-13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四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育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内涵建设
一、前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数字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技巧教授、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过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思维与教育观念,树立新时代体育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理念,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实现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从单纯的教授知识与体育技能、技术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方向转变,也向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全民健康意识明显提升,学校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重视。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也开始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内涵建设被重视起来。而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内涵建设中,主要是参考普通高校的改革,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定位不够明确,改革效果不明显。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元素,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性
同志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新时期体育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对体育工作者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对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育是唯一一门始终贯穿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过程的课程,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自我完善非常重要,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总的要求,足见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然而,近年来学生身心素质每况愈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学生伤害事件频发,学生跳楼、学生在体育锻炼和校运会等运动中猝死的事情已屡见不鲜。可悲的是,学校体育作为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基本手段,面对学生身心素质不断下降的局面,并没有正视现实地去进行反思和改变,反而出现逐步退守的局面。例如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和比赛中,常常回避容易产生突发事件的中长跑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基于此,学校体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体育课程体系,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不是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师资,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高职体育应走出以单一的运动技术技能传授为中心的旧课程体系的桎梏,构建一套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新型体育教育思想相一致的,与充分体现“尊重个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相配套的,传统与实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兼顾,注重品质意识与习惯培育,融合职业核心培养的具有高职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高职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余活动与体育课堂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体育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体育课程内涵建设要在“素质高”的特点上做文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与服务意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性,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当下,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与新时代高职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匹配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导向性不强,体育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等特征。
(一)职业导向性不强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而在体育课堂,学校体育教学所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注重开展竞技体育项目,这样的课程设置遏制了学生天性的发挥,不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张扬、喜欢新事物的特点,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学生认为那些简单枯燥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缺乏吸引力,进而也使得学生课堂达不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低,达不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结合区域体育特色,构建出职业导向性强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体育教学思想陈旧
“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等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高职体育应该加强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等,因此可以延伸高职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都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然而,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改革不是朝夕之事,需要培育与坚持的。当下,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与理念体现不出“健康第一”,只注重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品质,新时代正确的健康观念的培养,更没有根据职业教育的特征,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的元素。体育课程的教学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内容单一
据了解,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课程标准大部分都是套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标准,没有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形成一定的体育课程标准。高职院校人才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一切培养方案都要围绕培养的目标服务,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目标与任务相应的也要融入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因此,高职体育课程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材、课程比例、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有所区别。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气排球等。高职院校现阶段的培养模式大都采用“2+1”培养模式,还有一部分“三二分段”、学徒制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到两年,有的还只有一年的时间,基于此情况,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时间大幅挤兑。远远达不到专科学生不得少108学时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不可能全部学习所有的内容,只能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体育项目学习。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的紧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也是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明显降低,课余体育锻炼更是减少,这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无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与体育项目的选择局限性给体育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严重制约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和道德,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体育课程目标也应契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制定。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使得体育课程呈现出一个无序的状态,更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课程标准是规范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秩序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规范制定好体育课程标准,将职业教育特点与体育教学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元素,选定好高职体育课堂应该教授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措施
健康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学校体育中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从体育管理水平,课程建设,教材教法,师资队伍,课余体育活动以及场地设施方面着手,加强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结合高职教育的自生特点,融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元素。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内涵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
(一)加强体育管理能力与水平建设
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学习,是提升教师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其次,开展集体备课,集体业务能力学习研讨会,老师们轮流分享教学方法与管理经验;再次,轮流牵头组织学校的体育竞赛和体育节活动,采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提升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后,体育部门的负责人,要提升自己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团结体育教学部门所有的教师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建设包括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的特点,编写好每一门体育课的课程标准。制定好了课程标准后,教学的内容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融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元素,准备好教案,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组织安排开展教学活动。当下,高职体育教程与大学体育教程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由于职业院校的特定性,鼓励学校开发与本校专业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教育,体育教学也应与之契合,教师应该学习的新的知识、新理念探索一些的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作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其体育认识水平以及教师的专项技术水平在学生体育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设计师与领航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境界、业务水平等直接影响学生体育习惯形成。因此,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多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树立立德树人、服务育人的素质教育观,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努力前进,为学校体育事业建设奠定基础,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服务保障。
(四)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量规。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评价应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学习评价与之区别,原因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按普通高校教学评价量规实施,不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性。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量规,可以分为四个评价内容,第一,知识能力学习情况的考量;第二,体育技术技能的考量;第三,参与过程的考量;第四,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考量。这是教学评价量规的一级指标,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制定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等。教学评价量规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学生学习更加具有指向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校内体育竞赛的培育,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搞好学校的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对体育课参与度与学习激情就会产生影响。因此,加强校内体育竞赛的培育,其实就是要加强校内体育竞赛主办部门的管理,学校体育竞赛的举办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一是体育部,二是校团委(一般是由社联负责实施)。加强学校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活动的管理,团委与学校体育部门协调合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委派专业教师指导体育竞赛的组织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开创校内竞赛与体育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技术支持到位、管理质量一流的新局面。
(六)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是制约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之前的中专学校升格上来的,具有办学规模小,软件和硬件相对本科院校存在差距。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极少数的高职院校已经迎头赶上了本科院校,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处在这种状态下。因此,体育运动场地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是高职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仍然是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五
竞赛项目逐届增加,竞赛过程三层递进
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是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承办的活动,两年一届。
2011年举办首届,专题是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项目设六个专业大类,分教学设计、说课和展示公开课三个竞赛阶段。
竞赛主题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教师综合职业素养”,通过系级、校级、市级三个级别的层层选拔和竞争,以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为载体,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三大问题,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综合能力观和有效教学观,从而提升具有技工院校办学特色的师资队伍水平。
2013年举办第二届,专题为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能力竞赛。其中专业建设能力竞赛包括专业设计、说专业与答辩、展示专业建设成果三个竞赛阶段,具体项目分机械加工、电工电子、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文化艺术、商贸服务和综合等七个专业大类别;教学能力竞赛仍分教学设计、说课和展示公开课三个竞赛阶段,竞赛项目在专业竞赛七类基础上增加了公共文化类。
竞赛主题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师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系级、校级、市级三个级别的竞赛,不仅评价教师个体在课堂教学层面上的综合职业能力,而且评价专业团队在学校专业层面上的合作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专业带头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水平,检验专业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竞赛难度逐届递增,参赛规模逐届扩大
首届竞赛仅限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和检阅,要求教师以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从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方法、重难点处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充分展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展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风教态等,内容要求详见下表。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评价表
学校: 课题: 时间:
教师姓名: 职称: 性别:
评价
项目 评 价 内 容 评价分数
10~1
教学
设计 1.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和评价方式方法等教学要素完整,教与学的关系清晰
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完整且可操作性强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学习过程能够体现较完整的工作过程
4.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能达到与工作环境尽可能相一致
教学
实施 5.学生学习活动。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形式灵活多样,教学能够提供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学流程安排。教学思路清晰,衔接过渡自然,教学难度、教学容量、教学强度分布较为恰当合理
7.教学方法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
8.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面对各类学习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问题的指导,并有效组织教学实施
教学
评价 9.学业评价与学习目标相呼应,评价的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文本
规范 10.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教学设计评分)
授课
技艺 11.教师语言规范、简洁,仪表大方、教态自然(公开课教学评分)
答辩
情况 12.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说课与答辩评分)
总评意见: 评价
总分
评价者
签名
第二届竞赛增加了专业建设能力内容,竞赛的层次与难度骤然提高。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涉及专业基本信息、专业定位、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师资建设、学习环境、教学组织、专业管理和质量效益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属专业的顶层设计,与教学能力要求相比,更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内容要求详见下表。专业建设能力竞赛能反映学校内涵发展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体现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同时也是院校办学的质量保障。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建设能力竞赛评价表
学校: 专业: 时间:
专业带头人姓名: 职称: 性别:
评价项目 评 价 内 容 评价分数
10~1
专业
设计 1.专业定位。专业建设调研充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准确,符合职业岗位群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校企合作。按照专业发展要求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校企合作开展专业的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师资队伍、学习环境、教学组织及顶岗或生产实习、专业管理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建设
专业实施 3.课程建设。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要求开发课程,课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齐全,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4.学习资源。合理选用教材与学材,充分配置工具书、维修手册和技术通报等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合理开发工作页、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基于网络的专业学习资源
5.师资建设。专业师资的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发展需求,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强
6.学习环境。建设具备专业特征的行业、企业文化氛围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环境,具备符合专业教学需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和功能的配置恰当,设备设施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安全运行
7.教学组织。依据课程类型特征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倡导体现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8.专业管理。建立校内外结合并符合专业全部课程实施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落实到位,有效监控,教学管理人员配备合理
专业效益 9.质量效益。学生满意度、专业认同度和对口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高,企业、家长对学校的专业办学和学生的满意度高,专业规模与专业群发展好,专业的社会美誉度高,对外培训量大和技术服务好
文本规范 10.所提交的专业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完整,文字通顺,图表清晰(设计专业方案评分)
答辩情况 11.答辩者素质。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说专业方案与答辩评分)
总评意见: 评价
总分
评价者
签名
在首届竞赛时,参赛人数仅200余人,但每一个选手后面都聚集着一个“众星捧月式 ”的团队。正是通过这种团队式的参与,锻炼了专业教师、教学管理和科研教改三支队伍。经过两年的努力,第二届竞赛参赛人数多达500多人,其身后还有更大规模的拉拉队。第二届竞赛选手在教学能力竞赛上基本可以独立应战,而专业建设的竞赛团队则普遍抱团奋战。这种教师个体“独立应战式”与专业团队“抱团奋战式”相结合的备赛和竞赛形式,对院校来说是一个极具难度、也极具影响力的挑战。
竞赛组织科学严谨,竞赛指导逐校进行
竞赛组织方面。抓住区域性竞赛时间长、涉及面广、参与对象多、工作环节多、容易出现薄弱环节的特点,以科学、严谨的原则为指导,从以广州市人社局名义文件开始,直至最后的颁奖、总结,每个环节都考虑周详,体现竞赛过程的规范、严谨性,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性以及评审结果的公正性。
竞赛指导方面。为了使各校参与竞赛的方向不偏、程序不歪、步骤不乱,竞赛的组织部门需要深入到各参赛单位巡回指导,开展必要的培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指导,详细解答参赛者的各种咨询。在两轮竞赛方案下发前后,作为组织方,我们有计划地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2天,培训人数达200多人。从技师学院到普通技工学校,培训面日益扩大;培训对象从教学副校长、教学科研管理中层干部逐步下移到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培训力度日渐加大;还举办了两期竞赛方案解读专题讲座,参加人员达700余人。
连续推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培训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了积极效应,观念、理论逐渐被接受与认同,方法积极被运用,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逐步提升。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立竿见影的培养方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经过培训并参加了竞赛的教师在竞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并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带动教师团队的集体进步。
评委多元化优化组合,评审开放式团队进行
为了体现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也为了从评审视角锻炼一批高水平的评审专家,确立了评委人选多元优化组合的原则。聘请了国内有名的职教专家、省内院校著名的老校长、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家、省市两级教育部门教研机构的专家、人社局市级专家、参赛学校教学副校长和教科研骨干共七类人员。
这样的评审队伍覆盖面广、影响大,尤其是让参赛学校的人员参加评审工作,在采取有效措施促其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公平公正评审的前提下,通过内外结合的开放式团队评审,使他们体会到不同参赛者、不同参赛团队的差别,学会专业建设的技术路径和工作方法,领会教学设计竞赛的核心要义,领略竞赛对于推动院校内涵建设的意义。他们普遍反映:既更深刻地领会了竞赛标准,客观地评出了优胜者,又充分学习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这些参赛学校的评审专家即将成为院校内涵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也是组织区域性院校竞赛更为重要的目标。
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的三点感悟
首先,竞赛可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一种力量。
竞赛对学校内涵建设的触动力度远超设计者预料。竞赛既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较量,又是学校实力、魅力的全面展现,必然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吸引着广大同行的眼光,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竞赛期间,要求观摩的业界同行络绎不绝。作为组织方,我们在适当的范围内开放赛场。仅教学展示课环节,一天观摩人数可达上千人。同时竞赛过程成为同行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竞赛的功能效应明显扩大,参赛者的收获也远远大于参赛本身。这种竞争、交流与合作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进程。
其次,竞赛过程是树立全市内涵建设标杆的过程。
两届竞赛的项目和设计思路既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一脉相承,又与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相吻合。竞赛设计上融入了人社部《关于印发〈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职司便函[2013]10号)文件精神。这样,区域性竞赛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就得到明显增强。通过竞赛,不仅可以促进示范校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而且评审出了优秀专业建设团队13个、专业带头人13人、全市教学能手28人(首届12人、第二届16人),树立了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典范,成为全市各学校专业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队伍成长的标杆。
再次,竞赛过程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过程。
只要参赛,学校就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快内涵建设步伐。全市性竞赛等于晒学校家底、比学校实力,正是这种形式能有效地促进院校在竞赛目标、任务的指引下进行并加强内涵建设。从参赛人数的变化和结果看,用竞赛方式推动专业团队及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被普遍认同,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教育价值观迅速获得普及。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六
一、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期经济和教育改革使地方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经济转型升级给予地方师范院校更多挑战。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劳动力结构升级,必然大量需要应用技术人才。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专业陈旧雷同,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脱节。”[1]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存在着脱离现象,如人才培养规格与基础教育师资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相脱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新课改要求相脱离,培养模式与强化实践应用要求相脱离,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相脱离。教师教育体系改革使地方师范院校受到冲击。自1993年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其他高等院校也要积极承担培养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任务”以来,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地方师范学院在这种层级化、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格局中,办学层次较低、教师教育学科相对薄弱,竞争的压力大,发展空间受局限。教师资格认定新规为地方师范院校带来新的压力。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厅[2015]3号),“决定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市场更趋开放,各类专业人员参加教师职业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参与更增添了地方师范学院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压力。
(二)新一轮教育改革又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政策为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件。这些文件,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明确教师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为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师范学院面临的挑战,更是发展机遇。转型发展要求地方师范院校把内涵发展放在首位,地方师范院校必然把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当作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必然把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当作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把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当作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必然把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当作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地方师范学院内涵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策略
坚守教师教育是国家对师范院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师范学院立命之本。师范学院将来无论是走综合大学发展之路,还是提升层次成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始终是其强势的、特色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师范学院的传统和优势,其生存与发展必然要求强化教师教育,加强内涵建设。面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地方师范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思路和方向,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强化内涵建设。
(一)内涵建设的方向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从国家层面讲,主要是完善体系、分层指导、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校内涵建设是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内容是广泛的,角度是多维的。“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分别代表着一所高校的‘高度’、‘长度’、‘宽度’。”[2]地方师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体现在“精、特、强”三个方面。精,就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专业精炼、课程精品、人才精英。特,就是内涵建设的突出表现是培养模式独特、教学方式特殊、地方特色鲜明等。强,就是内涵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教师教育学科实力强、师资队伍力量强、师范生核心竞争力强、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强、提升办学层次的后劲强等。
(二)内涵建设的策略教师教育内涵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主要有8个方面:1.精心设置专业:面对转型要求,教师教育专业要根据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根据人才需求适度控制培养规模。从学校整体来看,为了形成学科专业集群,有些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可以融合、打通、调整。有的师范专业的数量、招生规模的调减,其目的不是削弱教师教育,而是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教师教育。2.科学设计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培养过程质量,确保毕业要求的实现,即:提升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符合度。在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专业要求、社会需要,科学确定培养目标,满足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内在要求,制定明确的、细致的、准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体系上,要注重优化结构,结合行业需求,开发创新型、实践型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认真研究落实教育部有关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明确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规格的对应关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在质量评价上,培养方案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师范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建立对有师范专业的各学院的教师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环节上,要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按要求确保实践学时、学分达到基本要求。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文件指出,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因此,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①在培养对象方面:除抓好各师范专业学生培养外,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一是实施“卓越教师计划”,二是主动承担“免费师范生培养”,三是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四是开办“教育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工作。五是有针对性地强化特岗教师职前培养。②在培养主体方面:要构建“UGS三位一体”教师培养共同体。要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优质中学的合作,共同加强在校师范生、高校教师、中学教师的培养培训。③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和提高职业发展水平。可探索试行的模式主要有:A.“3+1模式”。这是指在高师本科学制4年的情况下,学生在前3个学年系统地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利用最后一年时间集中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并进行教育见习、实训和实习,完成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B.“1+3模式”。所有师范生入校后第一年学习通识课程,后三年按卓越教师培养的模式培养。C.“3.5+0.5模式”。即非师范专业学生前三年半学习本专业,最后半年集中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D.“4+1+1模式”。这是指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培养教育硕士,后两年中一年在校学习理论,一年在中学实践,接受“双导师”指导。经过两年学习,取得教育硕士学位后担任教师。4.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严格执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的特色,而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在于课程的设置。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中,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开足、开齐,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必须有接地气的教育实践。因此,要注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①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突出体现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②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与行业、中学合作开发课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③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要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真实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④开发优质课程资源:落实“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5.加强教育实践教学: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切实解决“践而不实”的问题。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要使优质的实践基地相对稳定,长期发挥作用。要完善教育实习“双指导教师制”,加强“中学教师—实习生—高校教师”三方的深入交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承担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要重视学科教学论教师的遴选和培养培训,激励有中学教学经历和研究的教师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和教育实习。引导、要求年轻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要聘请中学骨干教师承担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其人数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7.强化教师职后培训:职后培训要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重点采取置换研修、集中培训、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有效途径,大力开展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注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良性互动,共同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8.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转型要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同时也不能忽略研究创新。地方师范院校既要以教学为中心,同时需要重视教师教育研究。潘懋元先生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性开发研究,较少关注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是围绕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的。”[3]比如:教师教育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高师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等都应加强。
三、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建设的保障体系建设
地方师范院校的内涵建设要落地生根,必须有配套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因此,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一)思想保障要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研讨,统一思想认识,正确认识高校转型的意义和实质,明确内涵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高校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需要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转型,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观。要树立育人为本观,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开展教书育人;树立师德为首观,强化学生师德教育,培育奉献乡村教育的精神;树立质量第一观,以提升质量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制度保障1.专业结构调整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这一机制,对师范专业申报论证、师范专业的数量调控、结构调整及培养规模调整、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的融合等问题,都必须深入研讨,并经一定程序审定。2.培养规格及质量标准:要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规格的对应关系。要严格执行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尤其要严把毕业生出口关,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3.教学各环节运行制度:要根据新时期转型发展和教师教育工作要求,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尤其要注意抓好微格教学、教育见实、教育实习等环节。要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4.评价标准:要认真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要打好基础,创造条件,申请师范类专业认证。要不定期地开展师范类专业评估,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七
[关键词]学校内涵发展;能量建构;学校改进
近年来,学校改进作为一项教育变革的策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英美等国,能量建构理论在学校改进领域中日益受到关注。学者们强调,学校改进的核心就是为学校建构持久发展的能量。
为了适应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十多年来,学校发展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与此同时,人们提出,学校发展除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外,更应该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智仁相见,对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途径的提议也不尽相同。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学校的内涵发展?如何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文章将以能量建构理论为基础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校内涵发展:建构学校的内部能量
界定学校内涵发展,学者们大多从两个维度进行。第一,内涵发展的主体是准;第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文献大多强调,内涵发展的主体是立足学校自身,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利用校内教育资源。但对于内涵发展的目标就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内涵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学校中人的主动发展。[1]更多人认为,内涵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建立办学特色,树立学校品牌等。
事实上,无论是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还是办学特色的建立,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学校中人的主动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主动发展。无论是办学特色的建立,还是学校品牌的树立,这些都应该是为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反之,如果学校为了追求特色、品牌而不顾学生的发展,也不能称之为内涵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办学条件的改善(即外延式发展)或者内涵发展,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学生的发展。它们两者的区别恰恰在于其实现学校改进的途径不同。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内涵发展的实质呢?
在西方学校改进领域中,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的能量建构理论,或许可以提供一个视角,帮助我们分析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英美等国的学者都提出:能量建构是学校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富兰(Fullan,M.)指出,能量建构是近五年来教育改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他认为,学校改进的三个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们的道德目标、能量建构和对变革过程的理解。那么什么是能量建构呢?能量建构是为学校改进创造内部能量,它是实现学校改进所需的一系列条件。斯托尔(stoll,M.)指出,内部能量是使教师和学校热衷于学习的力量,其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学校内的教师、学习情境以及外部情境等共同影响其建构。由此可见,学校所进行的能量建构实际上是为学校持续发展所积累的力量、潜能,是一种系统内部自我发展的原动力。而学校改进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这样一种能够自我发展、又能够应对外部变革的力量。
从能量建构的角度来看,学校内涵发展其实恰恰是建构学校的内部能量。校内的全体人员有效地利用外部支援和机遇,切实发展自身的学习能量,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如果改善办学条件是为学校的教学奠定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的话,那么,内涵发展实际上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构内部能量。前者可以喻为“输血”的过程,后者可以喻为“造血”的过程。内涵发展的目的是为学校的发展建立内部动力,练就“内功”。学校内涵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学校自身有能力进行自我改进,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学校内涵发展就是为学校建构内部能量的过程,那么,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境下,如何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即进行内部能量的建构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途径:能量建构的要素
如果我们将学校内涵发展看成是学校内部能量的建构,那么就可以用能量建构五个方面的要素来分析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显示,要实现学校的能量建构,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现结合我国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途径。
(一)形成分享的目标
分享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享学校的发展愿景、发展目标以及教师对学生的高期待。学校发展的愿景也就是学校领导办学时所持有的价值观,即办学理念。学校发展目标,是指与学校未来的愿景相关的具体可操作的发展目标。在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该使校内教师个人发展的目标与其相结合。对学生的高期待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业能力的信念,即学生能做到什么程度以及教师期待他们所能达到的程度,它是学校能量的重要指标。
实现学校内涵发展,首先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要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包括每学年、每学期的计划。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这些理念、目标、计划的制定都应该在校内达成共识,校内的全体人员应该认同这些理念、计划,这就是分享的意义。只有有了认同感,教师、学生才能够将自己的行动尽量与学校的理念、目标保持一致。“对学生的高期待”实际是教师的学生观。在众多因素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影响学生学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期待,学生的学业表现就会有提高。笔者对北京两所中学的个案研究也发现,教师不放弃学生,对学生有一定的期待就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发展的含义是广义的,包括了学业成绩、也包括道德、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发展。
(二)促进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包括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社群的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个体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改变四项基本要素。以斯托尔等人对专业学习社群的文献回顾为基础,专业社群的发展具有以下四项特征:教师能够聚焦于反思性专业探究,学校成员间能够合作、相互信任,学校成员具有集体责任感,教师个体和团体的学习得到促进。
学校内涵发展的实现,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学校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只有当骨干教师带动身边的教师,使校内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教学变革中,进行反思性专业探究,形成信任、协作的文化,最终形成专业发展社群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发展。在北京市两所中学的个案研究中发现,学校以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为突破口,逐渐在学校建立专业的学习社群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乃至学生的学业成就都有重要的影响。
(三)建构组织的能量
组织能量包括学校结构和学校文化的变革。学校结构和学校文化是一体两面,学校结构是学校文 化形成的基础。学校结构包括学校制度的制定、人事的安排、组织的管理方式、学校的决策方式等。学校文化主要指学校成员共享的价值观、规范、信念和假设。
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有的时候需要变革学校的管理,例如制度建设、机构的改变、人事的变动等。例如,有的学校为了促进骨干教师的发展专门制定了骨干教师的问责制度,通过这项制度希望让骨干教师能够帮助其他教师,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还需要学校文化的变革,有的学校为了促进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特别安排了固定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用以鼓励教研组的同事进行合作,共同提升。不过,学校文化的建立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学校领导综合使用各种策略来确立、强化学校共同的信念、价值观。
(四)关注课程与教学
英美的研究发现,发生改进的学校在课程方面会呈现出一致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学校在课程、教学、评估和学习氛围等方面,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总体规划,并且能够利用这个规划来指导学生和教师的具体实践。国外的课程设置更加校本化,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个体教师决定课程的设置和课程资源的使用,因此,课程的一致性是重要的。在教学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教学的新资源和技术。
不过,在我国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对北京两所中学的个案研究发现,在新课程改革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课程这个层面的能量建构体现为学校课程的校本化。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形制订符合学生、教师的课程是学校改进取得成果的途径之一。由于国家有统一的国定课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的校本课程,更能适应校内学生、教师发展的需要。研究显示,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校本课程,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改变。因此,我们理解课程这一个能量建构因素时,应当以我国的具体情境为出发点。此外,对教师教学所需资源的提供和支援也是促进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五)建立高效能的学校领导
国外一些研究显示,高效能的学校领导体现为校长的转化型领导。转化型领导主要是通过提升组织成员的能力来达到改进学校的目的。这类领导对学校改进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导致对文化的影响。
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毫无疑问需要校长的领导。校长需要通过确立办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途径来促进学校发展。但是,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对于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班子的人际关系和谐、工作中有统一的目标和方向、能够相互信任与合作是促进学校改进的重要条件。
在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领导班子不仅要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同时,还要努力使师生对学校的愿景、目标有认同感,教师能够不放弃学生。利用各种策略促进教师个体与专业社群的发展,建设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当调整学校结构来配合学校工作的展开,进而引起学校深层良性文化的建立。
综上所述,如果从能量建构的角度来看学校内涵发展的话,就能够比较清晰的搭建一个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框架(图1)。即学校内涵发展可以理解为学校内部能量的建构,它的实现包括上文提及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它们在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学校的改进。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以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为切入点,但是要实现学校内涵的发展需要五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八
关键词:专业建设;内涵;金属材料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2-03
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实体,维持这个实体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和实施教育所需要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专业的设置在我国目前基本是刚性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是专业,所以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本文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结合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实践,探讨了专业建设的内涵。
一、专业的内涵和建设着力点
“专业”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2],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这里,专业的划分依据为科学分工和生产分工,所以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除符合科学的分类外,还要符合生产实际、面向市场[3]。在高等学校,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其设置在国内基本是刚性的。从社会的需求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从传授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途径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4]。
在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5],按照学科门类对专业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就业方向、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而专业的建设是围绕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及课外活动的要求。在本科生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基本是按培养方案实施所规定的教学环节,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
根据专业的定义和教育部对现行专业的介绍,专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专业的设置、师资、办学条件、教学基本建设等。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专业内涵应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基本建设方面,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课程的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高等学校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应该采取哪种组织方式,是专业的实质[6]。据研究表明,传统的固定模式、单一的批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型人才欠缺,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科研课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多目标的、动态的以及多层次的[7]。
专业内涵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8]。专业建设要综合考虑专业发展动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更好的满足《教育规划纲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由于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4],人才培养则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来实现。在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的确定显得尤其重要。一个专业开设什么课程,才能达到该专业的要求,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关于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虽然在本科专业目录中[5]做了介绍,但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多样化的趋势,课程体系既有共同的规范和标准,又充分体现多样性。
根据以上要求,在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框架下,特别强调课程为实现专业目标服务,我们建立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1)通识教育课程;(2)学科大类基础课程;(3)专业基础课程;(4)专业培养方向课程;(5)实践教学环节。
三、关于课堂教学
教学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创新就必须课堂创新。在课堂教学创新中,要树立由钱梦农同志于1982年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主要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点和熏陶,而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实行教学互动,调动学生能动性,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创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关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特色
从专业内涵发展的视角来看,创新是内涵发展之源,质量是内涵发展之本,特色是内涵发展之魂。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9],提出在专业建设上鼓励特色的原则,相继在高等学校实施了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主要是依据本学校的办学定位来不断建设形成。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要体现特色,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
根据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围绕材料学科的中心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金属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通过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保证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初步提出了本专业的特色[10]:(1)金属热处理方向;(2)金属腐蚀与控制方向;(3)金属结构的失效分析方向。通过以上专业特色方向的提出,可以充分体现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并可有效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针对专业培养方向,我们就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程,进行了创新改革,设置了和金属材料工程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使得人才培养更加与企业紧密结合,以适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五、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是保证人才知识储备的有效手段,也是最基本的学习。理论教学主要通过阐述、推理、演绎、归纳等方法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各种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知识储备。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同样不能忽视,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调查、实验、实训、实习的方式实行,通过以上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应完善课程内涵的建设,引入企业工程实例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在金属材料的课程体系中,除了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设置了材料科学基础开放实验课程,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能根据个人兴趣和想法,独立设计实验内容,并独立完成实验,强化两个课堂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依赖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金属材料的工程应用密切相关。从满足社会和企业所需人才为切入点,从提高综合训练的实践效果出发,深入领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工程内涵,通过典型零件的热处理、油气田腐蚀知识、管道失效及完整性等工程应用课程,更好的体现注重知行统一,更符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六、关于因材施教
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基本素质等,有针对性的教学,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为此,可采用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积极创新,不断开拓探索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11]。对以专业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可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来体现和实施因材施教。
课程实行必修、选修制,尤其是在专业方向课程上,必修、选修制是按因材施教原则实行的选课制度,要求选修课程的学生可分属不同特色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选修课程[12]。通过开放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实现个人的想法,有利学生个人的培养和发展。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由毕业设计题目的分配方式改变为学生选择教师给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以此来推进学生以自身兴趣和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基础,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有动力去研究探索,拓宽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和储备,为人才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逐步实现到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研究内容。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已经为达到学生自主选题做了必要的准备,如自主进行实验内容设计的开放实验,与工程结合典型零件的热处理、油气田腐蚀知识、管道失效及完整性等课程,以及科技写作。
七、结束语
专业是高等教育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实体,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为保证我国人才培养的顺利发展,加强专业建设,丰富专业内涵势在必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为国家金属材料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加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发展,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有效促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应深入理解专业建设的内涵,理清建设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和特色,才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从专业的定义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着重探讨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专业建设的特色,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18.
[3]杜冬云。面向市场的专业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
[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270(7):47.
[7]张岩峰,王孙禺。迎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体制改革研究现状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2):59.
[8]张维红,蒋林。关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离教研究与评估),2006,(7-8):96.
[9]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Z].2007.
[10]王荣,杨爱民,张骁勇,雒设计。关于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1):46.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九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枢纽,是学校教育能力的核心元素。有效领导学校课程建设,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长正在履行的新职责,也是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想和校长朋友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基于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如何科学认识学校课程建设在学校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从课程改革到课程建设
学校天天和课程打交道,那么,学校在课程领域应该干什么呢?前些年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改革,当前,或许需要更多关注课程建设。
自2001年我国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逐渐成为中小学热议的话题和实践的重点。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探索,推出了许多大刀阔斧的举措,如重视校本课程、课程生活化、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等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校长和老师日益认识课程、思考课程并逐步变革课程,慢慢树立起了课程改革意识,即学校课程需要不断调整、革新,需要不断“做手术”。课程改革意识的确立,相对于以前学校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选择。在课程论界,课程本质上是知识还是经验?是生活中心还是学科中心?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是学习实用知识还是发展一般能力?是打好共同基础还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这些有关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改革就是不断具体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课程改革的常见做法是用B替代A,基本逻辑是A不行,B很好,所以弃A用B。一段时间后,发现B也不行,又用C替代之。再过一段时间,发现C问题也很,多,于是,又回到A。由于ABC各方案不断粉墨登场,又不断黯然退出,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上,就整体呈现出课程左右摇摆的所谓“钟摆现象”。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大抵是基于某种课程主张来回答课程的基本问题,难免陷入主义之争、道路之争的漩涡。这或许正是世界各国大型课改鲜见成功范例的根源吧。如果学校总是按照这种改革逻辑左右摇摆给课程“做手术”,未必有利于持续稳定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来思考:学校能否在课程改革之外,真正把课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所谓课程建设,就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合理把握和具体落实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实施的教育效能的各种努力。如果说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主义之争、是方向定位,是课程理念与方案的更迭,那么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实用理性、是问题解决,是课程持续的提升与发展。打个大致的比方,课程改革是“做手术”,课程建设则是“养生”、“锻炼”:遇到大病当然要“做手术”,但有病没病就“做手术”,恐怕健康人很快也给整残了:“养生”、“锻炼”是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以为,就学校发展来说,课程需要改革,更需要建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这客观上要求对课程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例如,一个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否越多越好?课程热萏近实际生活,是否越生活化越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否信息化程度越高越好?课程的跨学科综合,是否越综合越好?在课程实施上,是否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在课程管理上,是否越凸显学生个性需求越好?等等。课程改革总体指明了课程朝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的分寸把握和实现机制问题,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的填补,离不开课程建设,即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目标精准化、课程资源多样化、实施形式个性化等方面自觉进行课程创生活动。分析多年的课程实践可以看到,有些学校从实际出发,注意辩证把握知识与生活、分科与综合、共性与个性、守成与变革之间的合理分寸,具体措施得当,取得了较好效果;有些学校分寸把握得不太好,具体措施也不怎么到位,不但没有解决好原来的问题,反而又催生出一大堆新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在不同的学校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每个学校在课程自主建设、积极创生上下的功夫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宏观设计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是学校真正在课程领域大显神通之处。
二、从校本课程到学校课程
课程需要建设,那么,课程建设的对象或重点是什么?自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大量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从校本课程建设转向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新动向。
校本课程建设热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设置、开发和实施的课程。课改方案出台后,广大中小学的关注点、兴奋点迅速转向校本课程开发,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小学,每个学校累积开发的校本课程数以百计,即使一些普通学校,一般也会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几十门。在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涌现出了很多课程建设的经典案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了一门国扔窝Э纬蹋每年组织学生在国内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黄土高原),游学课程融地理、历史、文学知识于一体,融文献研究、社会访谈、标本采集、科学观察、报告撰写等方法于一体,堪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范例。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门类,拓展了课程形态和资源,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小学是否只要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就够啦?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校本课程究竟占有多大比重?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校本课程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毫无疑问,校本课程提供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资源,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是比较低的,并不是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如果学校把全部精力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闻不问,是否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认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开始出现一些新动向,如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学科大纲研究、教材二次开发、学科资源库建设、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等等。透过这些动向,可以得出一个大致判断,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正在转型升级,即从局部的校本课程开发转向整体的学校课程建设。
所谓学校课程,就是指学校用来培养学生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学校里实际存在并组织实施的各种课程。也有专家称之为“本校课程”。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独立的课程意识,作为开发主体的课程权利,分解地看待课程:而学校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综合的课程意识,作为实施主体的课程权利,整体地看待课程。关注学校课程并不排斥校本课程,它依然是学校课程中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组成部分。但是,学校课程的确不等于校本课程,它包含学校在课程领域的所有工作。就课程设置主体而言,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分,但是,从课程实施主体来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样,都是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学校同样负有具体建设的责任。而且,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格局看,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成分,是培养国民基本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基本保障,是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战场,如果学校不在国家课程建设上多下功夫,恐怕就是舍本逐未了。由此可见,从关注校本课程到关注学校课程,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逻辑决定的。
关注学校课程,这就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对象,是课程建设方向的合理回归。
三、以学校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如上所述,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那么,在整个学校发展战略中,如何定位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呢?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学校群发展的战略高地。
基础教育群发展的实质,就是从教育规模扩张转向教育质量提升。学校靠什么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包括管理人才)、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学校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对教育质量有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看,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在宏观全局看,课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枢纽。首先,课程仍诘匕含着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设定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格(热莩煞趾退平层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与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建立了、细化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标准。例如,当前一些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大纲研发,意图把比较抽象的国家课程标准细化为融内容要点、水平要求与行为表现于一体的学科大纲,就是把一般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可贵探索。其次,课程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核心的文化养料。学生身心发展是学生汲取人类文化养料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课程通过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养料,并合理规划其学习吸收的进程。课程资源建设事关用什么资源来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近年来,众多中小学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建立校妊Э谱试聪低常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学科核心文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历史人物、案例、习题、图片、教学视频、动态信息,等等。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的育人功能就真正落地生根了。最后,课程是学校资源配置和有序运营的核心基点。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的配置,都与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密不可分;学校诸要素的运行,也是以保障课程教学任务为主线而编排的。由此可见,学校课程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确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是学校需要重点经营的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