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精选9篇)5-16-39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快回答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精选9篇)。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一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因此,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自主学习教学法通过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等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动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中,通过采用语文学习小组等方式学习高中语文,有利于学生间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发挥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狂人日记》时,通过小组学习方式的自主学习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作者的基本概况、写作背景、文章特点和其他著作等进行全面、认真、细致地了解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热情的激发,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学校有必要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以丰富高中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根据教学提纲要求,按部就班地要求学生分析和学习这一文章。而是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就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自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文章的内涵和特点。一方面,将自主学习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又被动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自主学习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

所谓学习小组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对基本学习内容和特定课题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良好互动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学习不仅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而且丰富了传统的被动课堂教学模式。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且有利于形成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有必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要保证学习小组积极、有序、高效地运行。因此,教师必须采用随机或其他合理方法做好学习小组的分组,由学生推选负责人的小组组长,引导学生运用讨论和交流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赏析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自由讨论和交流关于这首词的语言韵律、写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

语文知识竞赛是将语文基本知识和常识性内容组织知识竞答的比赛,是自主学习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定期组织语文知识竞赛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学生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分组模式将语文知识竞赛引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同时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检测。因此,应将定期组织知识竞赛的方式引入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实践活动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将“穷兵黩武”“买椟还珠”“为虎作伥”“羽扇纶巾”等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整理出题,以个人参赛方式进行高中语文基本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水平;教师也可以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唐宋家都指谁”“《史记》是第一部什么类型的史书”“四书指什么”等常识性知识整理归纳,组织高中语文常识知识竞赛。

三、结语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二

关键词:高中语文;国学文化;传承策略

国学文化包涵的内容多样化,其中包括了古代思想、哲学、政治、书画、音乐以及医学等多方面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力,甚至随着国学的发展历程,逐渐的出现兵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等,而这些思想的存在对国家的治理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其中一些文化对我国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文章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文化的传承途径进行分析。

一、通过演绎进行国学文化传承

高中语文是教学中重点学科之一,而高中又是教学重点的阶段,因此师生之间一直追求的都是成绩的高低,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更别提国学文化的传承了,所以说教师需要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培养自己的能力,其中就尤以演绎教学为主,因为通过演绎教学,每个学生都是演员,通过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情节设定,继而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编写剧本等过程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任务的颁布者进行引导教学,而学生才是主导者进行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掌握国学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演绎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事和做人等能力。比方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据的教学比例面积非常的大,而文言文正好又是国学文化最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进行演绎。例如,文言文教学中最著名的一篇文章《鸿门宴》,讲的就是项羽、刘邦灭秦之后的一场宴席,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工具书对文言文进行自行的解析,然后在课前进行材料的搜集,由学生进行自由的角色分配或者抽签决定,然后由决定出来的编剧或者学生共同编写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但是这种国学文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时间的管控上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然后设定每个小组进行的表演时间,因为一节课堂时间45分钟,如果小组是三组,每组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如果是四组,每组的时间则不能超过8分钟,这样一来,教师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教学,而小组之间的分工、角色演绎由小组自行抉择,这样做的目的则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交流思维表达能力等。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演绎,可以让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加深文言文的理解,学生能够自行查找相关的资料,确定角色的分配,进而投入表演,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形象的演绎模式,直接提高了学生的探索之情,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以此促进学生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各方面的国学文化知识传承[1]。

二、通过唱歌的方式传承国学文化

我国古代在国学的教学上基本都是文曲搭配的形式,因此在进行高中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将语文课与音乐课进行结合教学,通过歌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摒弃传统死记硬背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因为曾经有研究表示,每个人类的感官记忆力都有绝对的能力,就所以一旦将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进行结合记忆,就会产生1+1绝对大于2的记忆力,使记忆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高中生古诗文、文言文占比非常大的教学内容上,可以多次的引入各种吟唱的方式进行教学,比方说邓丽君的《虞美人》、《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等歌曲,其实就是将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内容通过音乐唱了出来,教师在讲解这些古诗文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教学,使学生能够跟着音乐一起进行演唱,当然除了这些已经有的音乐之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开发一些演唱曲目或者让有W生自行创作,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不用再死记硬背,而且比以往背诵更加的轻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的体会到背诵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学文化掌握情况,比方说定期的举办国学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学生通过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国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分析、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国学文化的传承效率和语文教学的成绩[2]。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传承国学文化

我国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校内的文化与社会文化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进行演绎和歌唱,因为最真实的演绎和歌唱就是模仿,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进行模仿演绎歌唱,以此来传承国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方说,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出自于《史记》,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以及上文提到的《鸿门宴》等,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类文章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其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有相关的电影,电影中演绎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事情,其中包括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以及负荆请罪三个环节,从这三个环节中展示的是廉颇和蔺相如高尚的一些思想品质,并且从中还能感受出两者虽然一文一武,但是却同样都是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人士,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电影观看等方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一些其他的国学文化,使学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领略国学文化的风采,以此加深国学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而高中语文教学又是语言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国学文化通过演绎、诗歌传唱等方法进行传承,提升我国国学文化教学的传承效果,进而培养高中生的各项综合素质,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韩丽。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 生物技术世界,2014,03:140.

[2]王焱。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5:44-45.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三

关键词:高职;英语竞赛;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在2006年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相关文件的推出、政策的扶持以及资金的投入,我国的职业教育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各类针对高职学生参加的竞赛项目面向各个专业、以各种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英语竞赛也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和参加英语竞赛的现状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首批10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第二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院开设高职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专业,每年还有大约20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入校。

该校近年来每年积极备战的英语比赛主要有三个: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010年更名,以前是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以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该校每年从新生入校,就开始积极准备,从校级初赛到校级决赛,再到区级复赛,最后参加部级决赛。主要流程如下:

参加比赛的选手经过层层选拨,从班级到学校再到全区,乃至最后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决赛,可以说过关斩将,着实不易。2009年该校的两位选手首次代表宁夏赛区赴北京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全国决赛。2010年该校的一位选手在宁夏赛区复赛中脱颖而出,将参加今年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全国决赛。虽然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屡创佳绩,还是鼓舞人心的。

该校不仅积极参加英语比赛,近年来还主动承担起部级比赛地区级复赛的组织工作。除了每年在校内举办专业和非专业的英语口语竞赛,2010年上半年受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宁夏赛区初赛”,下半年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的委托,圆满地举办了“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宁夏赛区复赛”。通过举办这样大规模的比赛,为该区各高职院校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二、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不断坚持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活动,推动了该校英语教学的改革进程,提高了该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而且也为参加高一级的比赛选拔、储备了人才。同时,参加或举办区级或部级赛事,也使该校在全区乃至全国扬名,为该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真正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也获得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赢”的效果。但是,在参加和组织比赛的过程中,方方面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参赛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尽管目前高职学生在就业及在校时的待遇等方面与普通高等专科生待遇相同,但由于高职生源的入学起点比较低,学生在入学时外语基础与普通高中考上大学的学生相比要相对薄弱一些,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这是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无法回避。在与普通本科或专科院校的学生同场竞技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例如每年举办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不分专业,不分年级,但是在宁夏地区的比赛中,高职学生显然处于劣势。2010年11月由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宁夏赛区复赛”,反映出高职参赛选手整体的英语水平不高,必须承认他们无法与普通高校的比赛选手抗衡。

2.教师辅导呈现盲目性和随机性。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学生自身的勤奋努力以外,辅导教师认真负责的悉心指导功不可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些高职院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殊荣,除了学校自身的优势,与他们严肃对待、早期准备、刻苦钻研的精神也密不可分。比赛前对选手进行耐心细致、科学系统的辅导对于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作为选手的辅导教师,肩负着责任与压力,更需要科学的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辅导教师普遍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是力不从心,不知应该怎么有效地帮助参赛的学生进行准备。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找些资料给学生就可以了。高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仅靠他们自己去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客观地讲,这也与对辅导教师的管理机制有关。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本上是教师每年轮换为学生辅导,这就造成以下情况:有些教师对比赛情况不了解,没有辅导经验;有些教师刚刚经过辅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次却被撤换掉了。因此,始终没有形成一支过硬的辅导教师团队做好比赛的指导工作。

3.高职院校对英语竞赛缺乏足够的、全面的重视。高职院校无论参加省级、市级、区级乃至部级的比赛,还是举办此类的比赛,对院校自身都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既能让外面了解学校,也能使得学校走出去,与其他兄弟院校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开阔眼界。对于宁夏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对英语竞赛给予足够的、全面的重视。然而,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全面的重视,或者说重视的程度不够,奖励的力度不大。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这几年也开始对全国大型的高职类竞赛越来越重视,鼓励师生参赛,对一些重要奖项也公开给予了表彰,同时,还开辟了一项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各专业参加和组织高职类的竞赛活动。这些举措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推动了该校竞赛氛围的形成。但是从具体、长远来看,这些措施的力度和深度还是远远不够,参加比赛的选手和辅导教师压力还是很大。他们即使再认真准备、再刻苦训练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在比赛中获奖。

4.全国高职英语竞赛的数量少,种类相对单一。虽然目前各类高职学生参加竞赛的项目日益增多,但是专门为高职学生设立的竞赛还是比较少的。如果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同场竞技,高职学生显然处于劣势。而且由于二者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同,难以做到真正的公平竞赛。同时,竞赛的种类也比较单一。目前,在全国性的高职英语竞赛的项目中,众所周知的只有“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这个大赛到今年举办了七届。去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至于前面提到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并不是专门为高职学生设立的比赛。还有一个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虽然明确规定适用于高职学生参加,但其中还包含了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专科生,甚至研究生。

三、今后参赛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总结的现阶段高职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多次参与组织高职比赛以及辅导学生参加各类高职竞赛的经验,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期能够真正发挥高职英语竞赛对英语教学的推动和改革作用。

1.培养一支专业的竞赛辅导教师队伍。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辅导,从心理、竞赛技巧、竞赛内容与技能方面帮助学生为比赛做准备,因此不能忽略了对辅导教师的培训,因为竞赛和教学是不同的。应该为教师提供机会,派他们出去多参加高职竞赛,这样,一方面他们可以对竞赛内容、组织形式等有所了解,熟悉竞赛规程,另一反面,通过观摩比赛,他们会对比赛的整体水平有一个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有效地做好辅导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随着高职大赛的日益增多,要把每个大赛的辅导教师固定下来,不能随便轮换。否则,一个辅导教师今年辅导完,刚刚对这个大赛熟悉了、积累了一些经验,明年又换上新的教师重头来,得不偿失。另外,还要组织一些竞赛研讨会,让辅导教师之间利用这个机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既然这些高职比赛年年都要举行,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逐渐培养并最终形成一支成熟、高效的高职竞赛的辅导教师队伍。

2.高职院校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竞赛管理体制和奖励机制。2010年颁发的“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文件中,首次明确将普通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评定职称的条件区分开来,而且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得一定级别的奖项列入评审条件,成为其中的一个可选项。可见现在竞赛已成为教学以外的高等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专门针对竞赛的管理体制。从比赛信息的、参赛学生的选拔、指导教师的配备、培训设备的提供等各个方面对各项比赛进行统筹管理。同时,不管是参赛选手,还是辅导教师,无论获奖与否,都要对他们的参与精神和辛苦劳动给予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励、物质上的奖励与激励。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竞赛在学校的发展,从上到下都重视竞赛,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意识,发挥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3.丰富高职英语竞赛,向多样化发展。目前举办的高职英语竞赛主要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与教育相关的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外语研究出版社等图书出版单位以及诸如举办“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等的一些权威的高职院校来组织比赛。应该扩大举办比赛的机构,特别是要让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比赛的组织工作,丰富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同时,除了目前已举办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技能方面的比赛,还应该开设其他英语技能的比赛,如翻译、综合能力、文化等方面的竞赛,以此推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3] 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Z].2010.

[4] 刘建珠。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外语水平竞赛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5).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四

关键词:学科竞赛;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80-02

作者简介:徐胜舟(1982-),男,湖北孝感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IT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要求不断提高。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多以语法讲解为主,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验证,教学重点几乎都偏向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项目锻炼机会,更谈不上得到高强度计算思维的训练了。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内容,也多是对理论学习内容的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学科竞赛,如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机器人足球比赛等,竞赛题目大多依托于实际问题,涉猎内容广,且大多数项目要求学生组团参加。学生在参与这些竞赛过程中,能够得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全方位的锻炼。为此,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相关活动,对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1 学科竞赛优点

1.1 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学科竞赛和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不同,它不仅题目难度大,而且涉猎的知识范围广,要求参赛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分析与建模,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竞赛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竞赛题目都是以英语作为文种给出,参考资料也只用英语表述。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得到较大提高。而良好的英文写作和阅读能力是计算机学院学生就业或进一步深造的必备条件。

1.2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与心理素质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规定每支参赛队伍由3名在校大学生组成,规定在5个小时内,共用一台电脑,求解8道以上复杂的编程问题,评判采用严密的联机测评系统与严格的测试数据,由计算机自动评判[1]。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为团体赛,要求学生按照要求组团完成作品。这些竞赛场面宏大,竞争激烈,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合理分工,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心理素质和团队协调合作能力,都是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1.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竞赛的辅导和平时的教学差异很大。竞赛要求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通过对知识的不断梳理和应用,教师可以把竞赛中的各种案例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把一些好的思想和理念传授给学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学科竞赛驱动教学改革内容

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 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2]。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这几门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也是与学科竞赛联系最为紧密的几门课程。因此,将这3门课程进行整合,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和高效的教学模式。

2.1 课程内容整合

程序设计主要采用C语言教学,包括基本语法规则、数据类型和各种运算符、三种基本结构、常用函数和指针等。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广义表、树、二叉树、图、查找等。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算法效率分析、归纳法、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回溯法、分支限界法等。

C语言教学如果单纯讲语法会比较枯燥,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难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可将部分数据结构内容穿插在C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如将数据结构中的数组、排序和查找放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讲授,并把相应的案例放在C语言指针这一章中,以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在数据结构教学中,也穿插了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相关知识,如在讲授Huffman树和图论中的最小生成树时,将贪心算法融入其中;在讲述图论中的最短路径时,介绍动态规划算法[3]。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要求对所有算法涉及到的数据结构都进行详细分析,而且绝大多数要求用C语言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改革

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时学生还没有入门,因此该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上机练习为辅的方式。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讨论的表现直接计入平时成绩。《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要求自行准备、上台讲解,教师进行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案例式教学方式,为了与竞赛结合更紧密,可将每门课程的练习题描述成程序设计竞赛的形式,按照背景描述、输入、输出、测试数据几个部分提供给学生。一方面增强趣味性,另一方面创造一种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环境,以训练选择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能力。

为了配合实验教学和竞赛训练,我们引入了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教师通过系统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评测系统提交作业,系统对提交的程序代码实时反馈。系统显示的排名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督促学生在上机时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线评测系统将教师从繁重的实验报告批改任务中解放出来,能从系统反馈中很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薄弱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重难点。

2.3 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3]。这3门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是平时分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这样的考核方式偏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忽视了平时的学习过程,很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难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对课程考核进行了改革,评分标准如下:课堂考核10%、上机考核50%、期末闭卷考试40%。

课堂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包括出勤、提问回答、讨论发言是否准备充分等。上机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包括课内上机实验和课外在竞赛平台上答题和完成测试的情况。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包括对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侧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竞赛驱动的教学改革保障措施

3.1 竞赛指导团队建设

学科竞赛题目的设置不同于一般的考试,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很难做好竞赛的辅导工作。因此,我们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扎实专业功底、吃苦耐劳且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吸收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组建一支业务过硬的指导教师团队。

教学上,小组成员首先根据各类竞赛辅导的需要,集体讨论相关课程的大纲,然后分工合作,按照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课程相关资料的准备,再集体讨论课程的讲授方法和讲授内容。

在竞赛辅导上,小组成员根据各类程序设计竞赛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培训目标和计划,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分类,分清主次和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将竞赛的辅导融入到常规教学过程中。在课后,利用程序设计竞赛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将解题思路写出来,并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讲解,讲解完后教师进行梳理,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

3.2 学生竞赛队伍培养

学科竞赛毕竟不同于平时考试,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要求都很高。建立和培养竞赛队伍要做到: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选出好的苗子,以成绩优异或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为基础,成立程序设计兴趣小组;②通过宣传竞赛,吸纳一些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学院的竞赛,通过学院竞赛选拔学生进入队伍。对进入队伍的学生,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要求老队员分享参赛经验与竞赛资源,通过指导上机的方式帮助新队员熟悉竞赛平台。这种方式不仅能加快新队员的融入速度,对老队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4];③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竞赛兴趣。如对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不仅颁发相应的证书和奖金,还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奖励,与学校的评优评先挂钩。另外,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形成榜样作用。

4 结语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建设改革,将竞赛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程序设计能力,引入竞争、讨论、团队合作机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实践表明,该课程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在考研或找工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更受导师或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田贤忠,刘楠,孙国道,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学习模式探讨[J].高教与经济,2009, 22(4):46-49.

[2]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 煤炭高等教育,2006(6):113-115.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五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人文性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的必修内容之一。然而高中古诗词教学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以记诵为主,忽略了让学生感受诗词深处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这种单纯为了考试而记诵诗歌的教学方法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加以突破,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诗词意境,体会诗词的意象美,增强情感体验。

一、品诗作画,感受意境

古诗词往往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一些具有画面感的诗歌时,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画出来。这一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借助具体物象,通过不同形式来感悟诗词意境。

范仲淹的《苏幕遮》是一首很有画面感的诗词,教师在教授这首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即兴作画,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不必在意画技的高低,只要能画出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可以了。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学生,向学生提出:“这首词上半阕主要是写景物,下半阕主要是抒情,整首词情景交融。作者用绚丽的笔墨写了碧云、黄叶、芳草、翠烟等场景。大家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来尝试画出自己在阅读诗歌时所看到的场景。”有的学生画出了“碧云天,黄叶地”的唯美场景,展现了清秋的原野那宁静而辽远的一面;有的学生不仅画出了自然景观,而且还画出了诗人的形象,展现了一个借酒浇愁、夜不能寐的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作画,在绘画的同时对诗词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尝试画出诗歌意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进行联想,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辨析和理解来剖析诗歌作品中的特殊意蕴,从而更好地透过语言符号的表象来感受其深层意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诗词。

二、知识竞赛,巧学典故

在诗词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记诵诗词外,诗词中渗透的浓浓人文情韵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诗词中有很多历史典故、背景知识,阅读时要联系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等来理解,这才能更好地感受诗词。与其通过直接灌输的方法来教授,不如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在学习古诗词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诗词的意蕴及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全方位地自主学习,从不同方面了解诗词。如在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诗词中运用的典故、创作背景、他人的赏析等方面来全面了解诗歌。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教师可以围绕诗歌中的词句展开提问,如:“‘元嘉草草’中的‘元嘉’指的是什么人?作者借用他的什么故事来说明什么问题?‘封狼居胥’又有着怎样的典故?作者用这个典故起到了怎样的隐射作用?”教师也可以围绕诗词的创作背景来提问:“辛弃疾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当时宋朝处于怎样的境地?”教师也可以围绕后人对辛弃疾这首词的评价来提问:“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你认为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你是否同意杨慎的看法?为什么?”在那些丰富多彩的题目中,学生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巧妙地学习并记忆各种典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会因记忆大量的知识点而产生腻烦心理,反而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穿越扮演,领悟情怀

如果能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法来学习诗词,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穿越故事感兴趣的特点,让学生进行“穿越成为古人”的角色扮演游戏,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来演绎诗词故事,在扮演诗人或者诗词中主人公的过程中领悟诗词情怀。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代著名的描写音乐的诗歌,形象地刻画了琵琶女这一角色和诗人自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深处所蕴藏的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演“穿越剧”,围绕《琵琶行》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大家除了可以展现琵琶女悲凉的身世以外,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现诗歌的情怀,那就是白居易本人,大家可以思索一下,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歌时,他的人生处于怎样的境遇之中?为什么他觉得琵琶女的曲子和她的故事能让自己感同身受?大家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小品剧中将这些内容展现出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展开了对“为什么江州司马青衫湿”问题的思索,除了音乐感动人外,与白居易的境遇也有关。在进行小品剧表演时,学生能将自己的想象融入其中,很好地演绎了《琵琶行》。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感,从而体会诗人或清淡高远,或胸怀大志的不同意趣,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各种艺术形象。

四、实践创作,写出新意

尝试进行实践创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但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实践创作并非是指单纯尝试创作古典诗词,它不是一种简单仿写,而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创意的创作。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诗词改编成散文、小说等形式,从而写出新意。

《声声慢》是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名篇,是她晚年时期的作品。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用极其抒情的方式展现了自己晚年生活的凄凉,体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她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词写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有人赞叹她的这句词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声声慢》进行创意写作,李清照的作品描述了深秋时节的景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用散文形式写出深秋的景色,但要注意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也可以围绕《声声慢》的叠字名句入手,让学生尝试模仿用叠句写出各种不同心情的句子,如欢乐之情、愤怒之情、悲哀之情等。在这样的创意写作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思索,写出内心感想,提高写作水平。

尝试实践创作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人文情怀,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将简单的阅读行为变成了形式多样的创造行为,这样的教学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进行教学时,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要在考虑到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记诵式诗词教学不能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可采用知识竞赛、品诗作画、穿越扮演、实践创作等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诗词情韵,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杨爱国。言出天地外 思出鬼神表[J].中学语文,2012(4).

[2]孟萍萍。以《琵琶行》教学设计为例浅析教学内容的确定[J].学语文,2013(11).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六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我国的相关教育部门对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对教育制度积极创新,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大,国家推行的学习竞赛为驱动的英语教育模式也非常受教师以及学生们的喜欢,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们的肯定,对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同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学习竞赛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优化提升,从而推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

1.课堂英语教学效率低

当前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基本的英语意识,导致在遇到英语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够对课堂中以及实际过程中对相关英语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并提问,而且课堂英语教学效率比较低,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生课堂英语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部分高职院校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明确对学生英语教育的方向,使得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不强并且在遇到英语问题时不能够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从而不能保证高职高专生在遇到相关的英语问题时能够积极地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英语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从而不能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这就对课堂的英语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高职生的英语教学效率。[1]

2.英语教学目标不合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学科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制定了过高的英语教学目标,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如果高职院校制定了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英语目标没有差异的话,由于高职生还没有具备高尚的人格、进步的思想、过硬的政治素质,过高的目标只会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排斥的心理。因此高校在制定英语目标时,应结合高职生的基本政治素质、专业基本知识、对自身英语技能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度等实际,否则过高的英语目标,只会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产生排斥的心理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但没有学习到基本的英语知识,而且还不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2]

3.教学方法单一

对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老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时仅仅只能在课堂的教学上,缺少和学生们在课堂下的交流,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互动。高职院校也很少为学生组织一些英语教学讲座,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当代的著名学者接触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从而缺少了对国家最新前沿知识的了解,缺少了对英语学习的激情,也缺少相关的英语知识学习。高职院校的老师也很少为学生们推荐英语课外读物,让学生们与老师和学校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从而不能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以及爱上自己的学习,不能给高职生的成长提供帮助。[3]

三、高职学习竞赛教育模式的探索

1.重视对高职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只有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都不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在对学生提问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而且教师在课下也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多举行一些英语知识竞赛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增加学生上英语课的兴趣,教师通过英语知识竞赛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英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地思考英语问题以及提出英语问题才能够让自己的英语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提高他们对英语问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思考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4]

2.创造积极课堂氛围

英语教师在开展课堂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科学合理的应用学习竞赛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们的英语认知程度和他们的特点,根据学生们在英语学习竞赛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来调整学习竞赛教学方式,方法有心理暗示、小组之间的互动、多开展一些英语知识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方法既能释放?W生们的心情,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激情,还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出一个充满快乐的、积极地、相互信任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而且教师要认识到高职生自主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高职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英语自主学习的快乐氛围。[5]

3.借助图书馆进行英语竞赛活动

高职院校中的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高职生素养重要的地方。古人云:“好读书,读好书”,但是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开展好相关竞赛活动,而且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更加增大了对高职生的诱惑,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的次数越来越少,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低,而图书馆的大量英语书籍对学生学习英语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借助高职图书馆举办英语知识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英语兴趣,还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竞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兴趣是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在英语的教学中对学习竞赛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6]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方式

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现状

1.高效课堂的认识误区。

有些教师对高效课堂存在误区,认为高效教学就是高速度、高水平、高知识含量,在授课时急于求成,希望通过短短45分钟的时间完成2、3个课时的内容,教学信息量过大,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缺少学生思考的余地和师生互动的环节,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有些教师重视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往往矫枉过正,课堂上给予学生过多的讨论和自由发挥时间,但是没有明确讨论的主题和方向,学生盲目开始,混乱中结束,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价值含量低;甚至有些课堂活动是“为了讨论而讨论”,流于形式,毫无意义。

2.优化教学方式的理解误区。

优化教学方式,是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对教学方式改进和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有些教师思想更新不够,缺乏创新思维和应用实践,只是在立足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修改,适当剔除,缺少实质性的变化,没有突破性的教学进展。

3.优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误区。

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优化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创新是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泛滥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重大误区。在多媒体教学发展初期,有些学校以“减轻备课压力、节约板书时间”为初衷激励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这容易使教师形成错误的潜意识: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备课省力。在课堂中多媒体应用泛滥,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平面描写直接转化为立体图像,学生缺乏心理塑造和内心想象的缓冲时间,不利于情感的传递与表达;用画面和语音直接代替教师朗读,难以体现真人朗读的亲切感和生动性;在课文内容中,教师引用影视作品,学生沉浸在对电视剧的讨论中,偏离了视频辅助教学的初衷。

二、优化教学方式、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

1.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知识理解能力。

多样化、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破教学形式化导致的感官和精神疲惫;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得到开拓和发展;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学生可以寻找出适合的学习方式和应用技巧,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具有直接的帮助。

2.学习人生哲理,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高中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涉及的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语言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化,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情感更具哲理和深意。高效课堂,除了基本的知识理解外,还以学生能够深入文章情感、感受读者妙思。学生通过对段落、语法的学习,掌握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更好地学习;对文章深层次的了解,学习古人的家国情怀、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实践引导,实现学以致用,是思想和文化上双重的熏陶,是人生理念的升华。

三、优化教学方式、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实现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从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入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创新。

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各教学要素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并设计适合教学方案的过程。充分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三个明确”,即明确授课内容、明确学生学习进度、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授课内容,需要教师作出课堂规划,在前10分钟做好导入工作、在中间的20分钟是正式授课,最后是练习巩固时间,这需要教师掌握课堂节奏、注意课堂时间、把握课堂进度;教师在授课前,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熟悉的内容,可以简单略过,普遍存在难点和重点,反复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要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以服务学生为目标、了解学生为基础,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明确学习目标,要针对性地教学,同一知识点,学得清楚、学得扎实才是进行下一个教学任务,避免盲目性的“一把抓”和蜻蜓点水式的学习。

2.多样化教学,促进学以致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趋向多样化和信息化,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牢记深化教学、服务课堂的初衷。运用多媒体,避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循循善诱、导入式教学,由简单的理解文意到深入的融情入景,层层递进,中间利用多媒体穿插煽情的背景音乐、贴合内容的画面,最后实现情感的升华。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避免使用过度的现象,注重多媒体教学与教材的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不是沉迷于此,最终还是要回归课本,适度使用,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组织教学活动,活跃教学氛围。

高中学习中枯燥的学习生活,利用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还能起到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目的。在语文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结合教学内容展开语文知识竞赛、文言文比拼等活动。还要注意贴合学习生活,以学习难点、重点为切入点设计题目,实现教学的趣味性与扎实性相结合。现在笔者以高中语文的教材为例展开文言文竞赛活动。

(1)文言文的一词多义:

①爱,性本爱丘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安,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既来之,则安之。

衣食所安。

(2)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在《劝学》中学到了哪些人生哲理?

采用小组竞赛、分别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在一词多义中,学生对不同语境、不同词性的文言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中,学生通过全文回忆,对文章进行复习,加深了印象,加深了理解,能够熟练背诵。

四、结语

在学习和探索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工具,不断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最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八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组合作 有效性

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价值极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挖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贯彻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及人文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并且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学生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当教师突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时,学生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为重,改变学生无从适应的状态。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流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给出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将针对学生合作得出的成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带着学生走一遍小组合作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实战中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技能,例如如何查找学习信息、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等。在传授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逐渐放下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学习,更能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出和谐、活跃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抓住合作学习时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应当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当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式的问题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小组合作相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灵感。例如在讲材料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针对这一材料作文,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主旨?这篇材料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当面对较复杂的语文问题时,教师除了可以运用直观教学外,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师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因为文言文涵盖的语文知识面太广,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分工,一些找古今异义词、一些找文章的主旨、一些找特殊句式等,像这样子分工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使教学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方法的,教师应当明确把握教学时机的重要性。

三、丰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是竞赛式学习形式。学生在高中阶段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团体荣誉感,教师应当积极把握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加以利用。竞赛式学习形式可以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间的竞赛模式有很多种,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优生辅导、实验活动等。下面以知识竞赛为例,在进行《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为五人一个小组,并将事前准备好的竞赛题发放给学生,让各小组成员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可以以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句子翻译、文章主旨等作为竞赛题的内容。竞赛的结果以小组成员所得分数之和作比较,教师应当适当给予赢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在知识竞赛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强化竞争意识,更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基本功。

其次是游戏学习形式。例如在进行《拿来主义》的讲解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学习模式,教师先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人抽签,并让抽签的学生比划,签上写有各种东西方的传统节日和文化,然后让同一个小组内的另一个猜,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最多的一组获胜。对于这种游戏互动教学,学生通常都对其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是展示成果式。是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完成,然后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文言文这种较为复杂且需要学生合作的教学任务。在成果展示式教学中,学生大多会经其他小组的启发,获得新的灵感,进而打开学习思路。

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合理使用,不断解决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行为,将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12.

[2]金荣。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9.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篇九

关键词: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综合运用能力

一、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英语新课标明确规定将综合实践活动定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并且将语言技能放在内容标准之首。英语语言技能能包括听、说、读、写和译等几个方面。所以,要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运用英语,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等多层面的技能,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从获得知识的角度讲,是为了把英语学习从课本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自主的学习知识,通过这一过程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全面提高其英语素养;从培养能力的角度讲,是为了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换言之,以往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今的素质教育则强调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能力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

二、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1.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语言学习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提升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还需向课外延伸。为了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我们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诸如朗诵会、演讲比赛、实地调查、生活Party、小型辩论赛等等,都可作为英语教学向课外延伸和拓展的手段。通过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接触到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学生的参与意识随之不断增强,交流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的方式。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了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

2.通过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素质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我们主要从备课、课堂教学和布置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层。如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培优工作方面,我们开设《新综合英语》、《妙语短篇》和《公共英语》等选修课程。对“落后生”重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

3.通过优化练习与测试 提高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效率

练习与测试是学生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著名教授Richard Yorkey说过,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并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训练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才能提高训练效益,我们发挥备课组的合力,精诚合作,结合教材内容把握重难点,精选和精心设计测试题。我们不仅研究练习的内容,还研究练习的方法和策略。训练不以多取胜、以量取胜;而是以精取胜和以质取胜。讲究命题的信度和效度,认真研究历年中考试卷和命题走向,把握尺度实实在在地提高练习效率。

4.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英语竞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各级各类英语竞赛有区、如初中英语听力竞赛、初中英语口语大赛、初中英语作文大赛、初中英语电视大赛、初中英语知识竞赛、初中科普英语竞赛、全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等。先从每个班级中进行初赛,选出的优秀学生再进行统一的校级公开选拔,胜出的学生代表学校参赛。教师在学生比赛前及比赛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以提高学生比赛的质量和学习外语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英语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开展英语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迁移和延伸,学生的英语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提高。

5.通过延伸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眼界

英语新课标要求初三毕业生阅读量必须达到15万字。为了增加词汇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我们从初中起始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平均每天阅读两篇文章,文章内容由潜入深,并同时做一份课外词汇手册,学会查字典,背诵精品文章,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和英语语感。阅读材料选择范围有《阅读训练300篇》;《新概念英语》(2,3)册;或利用网络资源等。通过几年的实践,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