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应用题教学【优秀5篇】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开始,是小学生打好应用题解题的关键,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个教师需要做到的,本文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整编的应用题教学【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篇一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权印小学 王续红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1、复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列式。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用除法)2.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谁是标准量,谁就做除数。)3.口答,只列式不计算。(用投影出示)(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4.板书应用题。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分析: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谁是标准量? 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呢?

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分析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3。

例3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1)学生默读题。

(2)例3与复习题4比较,有什么异同?(两道题条件相同,问题不同。)问题不同在哪儿?

(复习题4求的是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教师在例3中用红笔画出“多”字。

(3)在这道题中,谁是单位“1”?是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教师用双引号画出单位“1”。

(4)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分组讨论。(意思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板书: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5)根据多的公顷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怎样列文字表达式? 板书: 实际比计划多的÷计划的(6)怎样列式计算呢? 板书:(14-12)÷12 =2÷12 ≈0.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问:14-12是在求什么?

问:为什么除以12,而不除以14呢?(7)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

14÷12-1 ≈1.167-1 =0.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问:14÷12得到的是什么?再减去1又得到什么?

2.把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问:你怎样理解“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这句话的? 问:谁做单位“1”?(实际公顷数)问:怎样用文字算式表达? 板书:少的÷实际的 问:怎样列式计算? 投影订正:(14-12)÷14 =2÷14 ≈0.143 =14.3%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3%。问:14-12得到什么?为什么再除以14呢? 问: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板书:1-12÷14 问:为什么例3与改变后的题得数不同?(单位“1”不同。)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解题思路完全一样。)3.把例3的一个条件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2)指名说解题思路。(3)板书算式: 多的公顷数÷计划的 2÷12≈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问:此题和例3相比较,哪儿相同,哪儿不同?(条件不同,问题相同,解题思路相同。)4.把3题的问题稍作改变。

一个乡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1)学生只列式不计算。(2)说解题思路。

板书:实际比计划少的÷实际的 2÷(12+2)(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四)巩固反馈

1.分析下面每个问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电视机的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6)第二季度的产值比第一季度提高了百分之几?(7)十一月份比十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在练习本上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题。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抓住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使学生很自然地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两个知识点连成一线,融会贯通。在新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一题多变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区别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思维水平。

应用题教学范文 篇二

【关键词】 认识;重视;思路;训练

一、认识和概括数量关系,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

数学应用题里都含有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都是带有一定抽象性的。要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引导中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有待于在学习中发展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按照应用题的文字叙述形式给学生概括出怎样的应用题用加、减法或乘、除法等是十分不可取的;而应该在教学时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或熟悉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内容,在指导他们解题时也要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或创设情境使他们能够用实物或看图进行数一数、摆一摆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使题目的内容成为他们可以感知的。再从具体的题目,具体的数量中发现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学生尝试概括一些数量关系。例如探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一数量关系时,先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所完成的工作”,“工作时间是指一共用了几小时(几天、几分、几秒)”,“工作总量是指在这几小时(几天里、几分里、几秒里)一共完成了多少工作任务”。最后总结出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总结出关系式后,学生的认识还是不深的,为此,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里,还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相关习题。先让学生指出各习题里哪个数量是“工作效率”,哪个数量是“工作时间”,哪句话是指“工作总量”。然后让学生说说已知“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总量。最后再让学生动手计算、解答。这样通过说、练的训练,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说理辨析能力。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

应用题之所以难教难学,问题本身一般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从教学方法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缺乏应有的训练,使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把它同计算题作一比较,就清楚了。如:做计算题时,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和步骤,都是清清楚楚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计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来,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计算得对与错一目了然。计算题通过训练学生容易掌握。而解决应用题就不同了,学生首先要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要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言语的形式进行的。这种用内部语言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更合理、正确,有无错误,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训练方法有:

1.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2.画批。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波浪线、直线、着重点等)划出来,以利于分析数量间的内在关系。也可以画线段图,把题中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说理。说理就是在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

通过上述读、画、说,学生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表现形式,有利于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了应用题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三、多种形式的应用题基本训练

应用题教学范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解题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63

应用题解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由于传统因素的束缚,使应用题解题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从而使教学开展的活动与学生之间的学习难以结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应充分掌握应用题解题教学的重要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题与检验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在针对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取应用题材料时应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将现实生活中学生常遇到的问题引入应用题教学中,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水平等,对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从而使应用题教学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求两数之和”的应用题中,可以利用本班级人数作为题材,如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等于多少人或者第三排人数与第六排人数之和是多少。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进行应用题解题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题解题的能力。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审题、检验能力

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审题,并且第一步也是整个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审题的过程不仅是要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还要从题目找出所蕴含的数学逻辑关系,学生只有通过认真的审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教师在应用题的解题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来完成审题步骤,这样学生就能初步掌握题目的数学逻辑关系,从而完成整个解题步骤。另外,检验作为解题完成的最后一步,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还需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解题检验的习惯,通过检验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解题习惯,同时还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应用题教学有较大的作用。

三、加强应用题解题教学的整体性

目前,我国小学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中,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内容都是通过应用题的类型与解题的运算步骤为基础来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可以较好地将应用题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分类,但是不同类型之间的联系程度不高,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定向思维。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对应用题整体性的引导,将单一的应用题和复合型应用题教学相结合。例如,在乘法的应用题中,可以结合其他运算法则的应用题教学讲解,着重培养学生在四则运用中的解题能力。

四、掌握应用题解题教学的重要教学规律

应用题解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则在“应用”方面,所以教师在进行应用题解题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规律的把握,将应用题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题解题教学的规律。在掌握解题教学规律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利用数字、符号来将现实中的事物进行表达,随后还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握应用题内所隐藏的数学逻辑关系。

五、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适时的增加互动环节,例如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解题练习,同学之间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学习,还可以预留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同时讲解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通过这样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不仅可以对每个学生本身有一个学习比较作用,还可以学会和了解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对以后在应用题解题方面进行调整,以促进自身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解}教学是既简单又复杂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的讨论。小学数学虽然是初等数学,并且只是数学这门学科的一个起步点,但是教师在应用题解题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和检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强自身对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郭红梅。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6).

[2] 米亚会,崔光佐,魏雪峰。构建数学辅助解题工具的问题解决模型――以线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1).

[3] 胥维江。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33).

应用题教学范文 篇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线段图 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0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用线段图的解题方式,可以将题中的多个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下面就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线段图的应用问题。

一、巧用线段图,帮助解读数学信息

在应用题教学中,有不少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将题目中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线段图,学生才能对应用题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有形象化的认识。

例如“篮子里面有30个苹果,梨的个数是苹果个数的3倍,香蕉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4倍,试问:篮子里面有多少个梨?多少个香蕉?香蕉的个数比梨多多少?”

在解决此类型应用题时,学生要根据题目的信息,用线段图将苹果、梨、香蕉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如下图。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是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通常会看到“比谁多”就加,看到“比谁少”就减,而通过这样一个线段图就可以避免这些错误的判断。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线段图,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效率。

二、运用线段图,构建数量关系模型

在解应用题时,大部分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准确把握数量关系,因此无法顺利解题。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要带领学生将应用题中的数学信息巧妙地转换为线段图,构建起数量模型。

对于此类分数乘法应用题,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有关数量与标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快速找到解题的思路。通过线段图,学生就可以建立起鸭子与鸡的数量关系模型:鸡的数量=鸭子数量+鸭子数量的3/4。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段图构建数量关系模型,清除学生解题思路中的障碍。

三、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线段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是单纯从字面分析题意,描述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得很吃力,必然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让学生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要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范文 篇五

关键词:授课说题;习题教学;案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04-02

进入高三二轮复习,习题教学占很大比重,师生都在习题中摸爬滚打,因而习题讲评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约复习教学的质量与效益。鉴于我校高三教学实际,我们开展"说题"活动进行习题教学优化的尝试。下面就从学科的角度讲讲对"说题"的认识。

1.对习题教学的思考

1.1从福建高考模式看化学二轮复习中的习题教学。在当前情况下,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是一种公平合理的方式。具有国家标准的高考试卷决定学生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目前福建高考模式为"语数外三门分数+理综(文综)",在理综(满分300分)中化学学科的分值只有100分,而化学学科考点多,这导致许多学生害怕化学及重视化学学科程度不足,于是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如何通过"减量不减质"的有效教学,达到突破重点难点、巩固知识点,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差的学生变好,好的学生变优等一系列问题摆在诸多化学教师的面前。

高中化学的很多知识点,尽管教师讲得清,学生也记得住,但在试卷中的考查方式却是灵活多样的,恰当地选择例题或习题是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熟练和活化的必要手段。

1.2习题教学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纵观目前高三习题教学课,就题论题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教学中往往被固定在这样一≮www.kuaihuida.com≯种模式中:教师以"下载试题――分发试题――报答案"为主要工作,学生以"做题――对答案――修正错误"为中心任务。课堂上,教师容易陷入"一讲到底"、 "直线讲解"、 "就题论题" 、"忽视方法"的误区,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很少。很多学生都反映化学难学,课上教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就感觉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了。教师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某些题目已经反复又仔细讲解,可是学生在碰到类似问题还是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表现为不明白、且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试题的功能认识不到位。

2."授课说题"教学的基本内涵及

近年来,许多学校成功实践了说课、上课的二个循环模式,对于说课、上课并不稀奇,但说题较少见。三者有所偏重,说课可以反映和培养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上课更能看出教师的基本素质,说课、上课能较好体现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实践中,说题方式较多。基于我校实际情况,本文主要阐述"授课说题"。什么是"授课说题"呢?指的是教师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对解答习题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解题依据等方面进行小结,并在课堂上通过对试题的讲解指导学生作答养成相应的答题习惯进而达到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3."授课说题"的主要环节

3.1选题。二轮复习时间短,我们针对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题型比较固定的特性,对复习部分的内容精选习题,题目多采用近几年高考、省质检理综试卷中化学部分的试题,因为高考、省质检试题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解题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因此选题是授课说题教学的重要一环。在选题时,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同时注重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和题目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题目的选择还应具备以下特点:灵活性、典型性、综合性。

3.2做题。教师如果没有精心做题,就无法理解习题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解题依据等方面,也就无法把握考题的趋势与方向,习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3.3授课说题。授课说题是所有环节里最重要的一环。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说命题意图。教师说题时,应依据"考纲"指明试题能力立意及所考查的知识能力,通过说题让学生明确习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②说习题特征。让学生明确习题特征及题目的题眼。③说解题思路和学科思想。习题教学的目的有二----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教师归纳模式为主④说习题拓展。让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学习探究。

3.4点评或小结。点评及小结的重点是考点、题型、思路的调整点拨和方法的归纳,此后还应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部分进行相关题型的矫正性训练。

4.案例展示

例【2012·福建卷】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 )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师:这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电化学知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电极反应,电子流向及原电池与电解池结合应用。正确答案是A 。但许多同学选择B,原因何在?先来回顾相关知识。

学生:负极氧化、阳正阴负、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师:因为Zn比Cu金属性强,所以Zn作原电池的负极,Cu作原电池的正极,Cu电极是发生还原反应。正确答案是A。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B选项貌似正确。但ab这一环节是在溶液中导电,是离子导电,电子并没沿此路径流动。C选项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选项中是滤纸a点是阴极,氢离子放电,溶液中氢氧根暂时剩余,显碱性变红色。

师:若将甲、乙两杯溶液交换,将K闭合,装置中有电流通过吗?

学生:讨论,众说纷纭。

师:无电流通过,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通过外电路将电子传导给正极,但更换溶液后,Zn将直接与Cu2+反应,没有将电子传导给正极,不构成回路,所以无电流通过。

5."授课说题"教学的感悟

5.1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由于在说题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和资料,深刻研究化学知识结构与分类。长期坚持说题,必然提高教师自身对化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其理论学习变得越来越广博而深刻,理论应用变得熟练而有效,从而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产生飞跃性的变化,即由经验型教师逐步变为理论型教师、科研型教师。

5.2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说题活动往往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通过"说",发挥了说题教师的作用。通过课堂的具体实践,又使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得以提炼,也给旁人提供参考,集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们经常围绕着共同的课题进行讨论,在共识中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

5.3说题教学让教师更精心备课 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理会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及解题思路和学科思想,通过备课及批改作业迅速准确的判断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努力从学生发生错误的角度去解读学生,了解学生错误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5.4说题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说题教学中,设置了"说习题特征"、" 说解题思路"等环节,这能让学生在做同类题过程中,通过联想、归纳、总结,达到认识上的飞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授课说题教学有利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题目的解决复习更多的学科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思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和思维能力的双重目的。因此,"说题"不失为提高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 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走进新课程》

[3] [美]G.伯利亚著,涂泓、冯承天译。《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9月

[4]余文森主编。《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5]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