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幼儿教师教育论文【通用7篇】。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一
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二、现代教育理念
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再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育论文1800字 篇二
【摘要】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元素,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创新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促使幼儿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和指导,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视,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改革创新,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为幼儿未来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关键词】
新时期;学前教育;改革
一、构建开放的幼儿园教育平台,促进幼儿共同成长
为了保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更为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对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加以培养,幼儿园教师首先应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幼儿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能够接受幼儿园教师的正确指引,进而实现幼儿的共同成长。具体来说,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建立开放式的人际关系,让幼儿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能够自发的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各项互动交流和娱乐活动中,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友谊,逐步构建开放式人际关系,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该组织幼儿开展互动式学习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互动式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开发智力,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幼儿后期学习相关知识奠定基础。这样,借助开放性教育平台的构建,幼儿在互动交流中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对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二、在课程活动中对幼儿实施循序渐进的引导
一般来说,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陌生化的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积极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以尝试对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加以培养,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仔细分析幼儿的行为,结合幼儿的表现对幼儿提出层次性引导问题,进而激发幼儿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欲望,让幼儿在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
三、对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加以培养
(一)让幼儿接触和欣赏艺术的美
为了让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接触和教师的引导真正感受到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幼儿园教师首先应该对幼儿实施美术课程教育,引导幼儿欣赏较为经典的幼儿美术作品,然后在实践环节中尽量多设置一些相对自由、灵活的美术创作题目,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和联想完成美术创作,并将幼儿的作品与美术作品进行对比,指出幼儿作品的精彩点,让幼儿在对比欣赏中对艺术美形成初步的印象,发现美术艺术的魅力。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相应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加以培养,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品味游戏活动中的美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实质上也蕴含一定的美感,幼儿园教师在设置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尽量选用能够激发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材料,促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如在“摆放物品”游戏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对相关物品进行合理摆放,幼儿在选择摆放方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对称美、规律美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可见,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对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有助于对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加以培养,为幼儿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自然材料的应用,只有将大自然中的相关材料应用到幼儿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才能加深幼儿对自然的感悟和体会。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尽量布置一些植物花卉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借助自然材料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加以强化。
四、注重对幼儿实施个性化教育
现阶段,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对个性化教育相对忽视,严重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基于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幼儿实施个性化教育,保证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唯有如此,新时期学前教育活动的开展才能够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增强学前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强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对幼儿未来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保证幼儿教育的科学性,才能够为幼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幼儿未来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因此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对幼儿的自身潜能进行挖掘,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幼儿 评价 监管
一、引言
《纲要》提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发展评价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教育活动的主要反馈信息对幼儿教育机构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一般会反馈给家长,因此也是家长的关注点之一,也更体验了其重要性,其中教育评价方式方法的科学合理与否尤为关键,是影响幼儿发展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内外对教育评价的研究已经不少,但是对幼儿教育评价情况的个案研究还不多,因此更确定了本次研究的意义。
二、幼儿发展评价理论概述
(一)幼儿发展评价含义。对幼儿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将幼儿教师的评价能力定义为:幼儿教师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的活动、幼儿在教育中的受益和所达到水平做出判断的能力。
(二)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儿童几乎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社会性的人性,不是超时代和超阶级的,人的欲望以及人的选择都要受到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不是统一规范下的“标准的”人,教育应尊重人的个性和情感兴趣,突出人性的丰富性、具体性和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割断一个人特有的成长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孤立地评价一个人。因此,要做到对人全面、真实评价,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个人成长背景中。
哲学关注的是普遍的人性问题,教育则更关注人性的实现问题。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命题,杜威认为: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经验的过程,表现为经验的不断重组与更新,人的发展就是不断面对新问题并进行新的创造性的回应。他指出,个体在与环境的作用中是主动的,教育的全部问题就是如何创设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兴趣指导下的个体经验的活动。
三、教师对幼儿评价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南昌市某幼儿教育机构李老师的幼儿评价工作。
2.研究方法:本调查采用是质的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典型个案抽样"法,选取的是南昌市某幼儿教育机构教师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个案,以了解当前南昌市某幼儿教育机构教师幼儿评价工作的一般情况。
南昌市某民办幼儿园的李老师有五年的幼儿教龄,是教育专业中专毕业,教学经验较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并结合日常观察来进行研究。即首先查阅李老师近1年幼儿评价工作所保存的文献资料来了解评价工作的进行情况,然后对李老师就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访谈,并获得文献里面也不能反映的问题。访谈采用书面访谈和面谈结合的方法。
3.研究过程:首先,找出李老师近一年的各种评价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家园联系手册、家长问卷调查表、学期内容总结。家园联系手册是该幼儿教育机构自编的和家长进行书面沟通的工具,内容包括幼儿教育机构简介、幼儿情况、教师寄语,以及各种行为规范、幼儿发展参考指标和每月一次的家园联系表;家长问卷调查主要是幼儿教育机构为提高保教质量而进行的不定期的匿名问卷调查,其中大部分内容针对家长对教师的保教质量的反馈,小部分是家长对幼儿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以后的期望;学期内容总结是教师对自己班级的学习内容的总结,定时发放给家长,请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考察,留下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教师。
然后,对李老师进行了访谈,并且进行观察。
(二)影响幼儿发展评价的因素分析
1.校外因素。就校外因素而言,主要是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是否为幼儿教师评价及监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根据访谈得知,南昌市地方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支持力度和支持策略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譬如,南昌市幼教管理随意性很大,部分校长把幼儿教育机构当作营利机构,幼儿收费大多用于补贴公用经费,甚至用来给幼儿教师发福利,这种模式不利于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基础条件改善和办学质量提高。甚至有些地方从教师工资中“节约”经费,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评价及监管更无从谈起。
同时,在落实幼师教学资质方面缺乏监管。部分身份和教学能力不被认可的教师也被列入编制,这种体制影响了幼儿教师评价及监管的热情,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
2.校内因素。学校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小环境,也是和教师素质最直接相关的环境之一,作为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不可避免地在教学条件、工资等方面对教师的评价及监管产生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讲,根据访谈,幼儿教师评价及监管主要受学校制度和文化的影响。
该机构要求幼儿教师每学期做听课笔记,教学案例等,并鼓励幼儿教师相互学习,并进行课业交流,有些幼儿教师简单抄袭别的幼儿教师案例,以应付学校制度。这种方法和现状就曲解了学校规则的本意。
3.教师因素。专业精神是幼儿教师评价及监管的重要动力,在幼儿教师中,有不少人对幼儿教师的地位定位不高,简单地认为幼儿教育评价及监管就是如何更好地“看孩子”。
其次,幼儿教师对教师评价及监管缺少规划,根据访谈,该机构往往满足于学校各种活动,忽视教师评级等专业性比赛,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缺乏幼儿教师的创新。
最后,很多幼儿教师仅把幼儿教学看成是一项谋生的手段,是经济的一种来源,甚至有些幼儿教师存在“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不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导致幼儿教师的评价及监管缓慢。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评价中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度
在活动中,幼儿教育机构老师要能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进步,对幼儿个体差异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要因材施评。访谈中李老师就谈到:写评语其实是一件苦差事,其苦多半不在“写”本身,而在于评语内容枯燥,词语缺乏。笔者在观察一些幼儿教师定期总结评语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教师对幼儿的评语笼统含混,套话连篇,看多了就觉得之间存在很多相似。这说明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评价内容全面,但是比重不平均
根据访谈,该机构对幼儿的评价内容广泛,涉及到了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有生活卫生习惯、动作发展、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但是在单纯智力测查方面比重明显多于其他方面。
3.幼儿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知识和方法的缺陷
幼儿教师要发挥其评价能力,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扎实的评价知识和对自己评价能力的把握,这其中包括评价观念、评价目标等。
首先,幼儿教师对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很模糊,这个没有搞清楚评价就无从谈起;其次,是对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特征,没有足够的认识,就很难把握评价与幼儿身心发展契合;最后,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要达到或可能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清楚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适时适宜的评价方法。
该教育机构开展幼儿发展评价的标准有专业的,也有自编的。"有的解答需要专业知识,有的需要灵活掌握",专业知识即此幼儿教师所掌握的关于幼儿的理论知识和幼儿生长发展参照指标。通过在家园联系手册上幼儿教师的评语,能够看出,老师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评价的标准不尽相同。
四、教师对幼儿评价的发展及监管策略分析
(一)提高对幼儿评价发展和幼儿个性发展的认识
我国学者赵学勤在他的论文中提到,评价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可见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接受的评价有密切的关系。
(二)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评价方法的运用
1.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儿童发展评价的技巧
幼儿教师的知识背景在评价过程中非常重要,知识背景的不恰当,可能使教师丧失了对幼儿进行评价的能力,随着人类科技日益飞速的发展,教师的知识系统在评价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具有扎实的评价知识是教师准确评价幼儿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幼儿教师要加强对评价理论的学习。评价的实施要有理论基础,才能不失重心。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发展性评价的思想都源自于这些理论的精髓,需要教师认真领会各个评价理论,融合他们之间的精华于评价过程中。
从教法上,教师首先要理解文本,灵活掌握。一位教师要能客观地记录幼儿的发展现状,缺乏对文本的理解是不行的,要真正做到让文本体现每个孩子的不同成长轨迹,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
2.注重评价方法,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
改变传统的单向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整个评价体系呈现具有真正发展意义的新格局。幼儿发展评价的结果应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共同把握孩子发展的情况,知道怎样教育和引导孩子,并且根据幼儿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需要,教师要调整和修订教育工作计划和幼儿教育要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加以提高。
(三)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学干预模式和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除了在观念和知识上提高自身水平,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差异化教学模式为例,其实幼儿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等。幼儿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就是可以被利用的课堂资源。识字学习教学的出发和归宿都是让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划分学习小组,使得那些较高认知能力的学生能够带动认知差的学生。
(四)建立教师评价监管体系
1.加强立法来规范幼儿教师
从可行性来看,目前实行国家层面的幼儿教育立法工作条件己经成熟。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至今己有十几年,在实施这一条例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中的相应条款时,各地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各地参与幼儿教育立法的专家学者可成为全国性立法的重要人力资源,各地所颁布或即将颁布的地方性幼儿教育法规则可成为全国性幼儿教育法的重要蓝本,国外和我国港、澳、台湾地区已有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也可为我们借鉴。
2.制定幼儿发展评价的标准
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注重差异性评价;构建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评价内容;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倡导以观察和描述为基础的评价方法等;幼儿发展评价应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并强调评价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通过评价来认识、理解幼儿,为提高幼儿教育机构保教质量服务。
3.幼儿机构要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
当幼儿教师有了自我评价及监管意识,才可能有意寻找学习机会,才可能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赵汝娟。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行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2]康靖玉。重视多元评价主体[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8.(7,8).
[3]张波。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J].黑河教育2008.02.
[4]应灵敏。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05.
[5]刘霞。试析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07.
[6]李海燕。幼儿发展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5.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四
我国幼儿英语师资大多来自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也有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或社会上有一定英语水平,且有一定学历的办学从教人员,这些教师由于其专业背景、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的参差不齐,导致幼儿英语教学水平高低不一。具体来说,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接受过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训练,英语水平尚可,但缺乏对幼儿心理和学习活动特点的认识,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及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基本的幼教理论及一定的幼教经验,但未经过英语学科的专业训练,英语表达能力特别是英语语音差强人意;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幼儿教学技能,但又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英语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缺乏系统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纲要》还进一步明确,要通过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措施普及学前教育。依据《纲要》对未来十年教育发展形势和任务的规划,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分析新疆小学和学前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提出了“大力培养和培训小学、学前教师”。当前,新疆各地对学前英语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而现有幼儿英语师资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担当迅猛发展的幼儿英语教育重任。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对幼儿英语教学的迫切需求和新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兼具英语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幼儿英语教育人才就成为学前英语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当务之急。
二、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定位
(一)国内外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现状
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张允归纳了目前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存在的教学目标混乱,幼儿英语专业师资匮乏,教学存在小学化倾向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目标、建设合格师资队伍、教学要生活化和游戏化、营造良好家园共育环境等相应策略。绵阳师范学院教科院刘丽英和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唐林兰分析了幼儿英语师资匮乏,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缺乏适宜性与系统性,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等问题,提出了职前训练与职后培训相结合,明确幼儿园英语教育目标,构建适宜教育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等策略。国内外研究者还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对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定位的见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整体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由此将幼儿英语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三类。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指出,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目标定位应考虑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幼儿初步英语语音感和语言敏感性,幼儿透过英语感悟不同文化存在并建立文化多元基本概念这三个方面,提出幼儿英语学习“全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遵义师范学院李贵希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三种幼儿英语教学模式及目标指向,指出基于汉语的英语教学模式采用行为主义教学目标观导致教学目标小学化、成人化倾向突出,全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关注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活动的情景性却依然未突破前一种模式的价值追求,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追求教学目标的生成性与表现性、促进幼儿英语学习和其他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以上对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表明,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正逐步明确地趋于指向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英语教育引导幼儿感悟多元文化,关注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和方法,重视幼儿在情境交互活动中自然习得第二语言。这些幼儿内部学习品质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正逐步取代词汇量多少、听说和认读能力高低等单纯注重外部品质的英语教育目标。
(二)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定位对高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英语教育专业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科目为学科基础,同时注重与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的综合叉学科。幼儿英语教育注重幼儿内部学习品质,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向对幼教人才培养在学科专业化、幼教理论化及幼教实践操作技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提供了人才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根据培养目标而设定的课程体系,根据目前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小学和学前教育教学一线需要的‘用得着、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教学能力,具有实用的组织课外英语语言活动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课程设置已由过去单纯注重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转变为“教师综合职业文化素养、教育、教学知识及沟通管理技能、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及技能、英语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及技能”四位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具体到面向幼儿园培养具有幼儿英语教学能力、兼具引导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幼儿教师层面,在四位一体综合课程体系中各模块相应的课程群内则应侧重幼教基本理论、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等课程的设置,以突出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分层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三、学前英语师资培养策略
幼儿英语教育在教学中目标不明确、专业幼儿英语师资匮乏及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引起各教学部门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学前英语师资培养和培训更加科学规范,解决幼儿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应明确师资分层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已将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小学和学前教师,并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重新调整了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依据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分层培养的要求,为实现学前英语师资培养学科专业化、幼教理论化及幼教实践操作技能化的目标,新疆教育学院还应进一步尝试面向幼儿园培养英语教师,以保证即将开设英语课的幼儿园能够聘请到有专业英语基础及幼教理论的幼儿教师任教。
(二)实现幼儿英语师资培养“英语+幼教”双专业化
目前师资问题是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最主要的障碍,幼儿园教师英语水平不高、英语发音不准确、缺乏必要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对儿童英语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把握,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幼儿英语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英语在我国有着不同于母语的语言体系和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英语教育专业在幼儿英语师资培养上要致力于实现幼儿英语师资培养“英语+幼教”双专业化,以保证所培养的师资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发音准确、口语流利、善于创设语境并能灵活地用英语进行教学,又具备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并善于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
(三)加强对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五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本文从国家投入、制定专业化标准及教师的自我追求等方面,提出幼儿教师教育的应对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而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一个部分,显然也必将向专业化方面发展。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对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笔者提出幼儿教师教育应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旨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一、国家应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由于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这决定了从培养教师的机构——幼儿师范院校到幼儿园及教师的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都必须给以政策上的倾斜与资金上加大投入。只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才有提高的可能;只有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工资提高了,幼儿教师职业对人的引力增大时,以及幼儿教师筛选、竞争机制的完善实施,那么一个求职时业择人,任职时人敬业的良性循环就有可能出现。在目前幼儿教师地位不高的情况下,提升幼儿教师地位的最为直接的手段,莫过于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使幼儿教师成为收入可观、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
从国际背景考察,一些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例如,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儿童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予以认同。在国内,有学者提出“研究型标准”,认为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创新性课堂的建设者、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探索者。有学者则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针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总体要求标准。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则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当然,可操作执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讨论,并在实施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三、幼儿教师自我对专业发展的追求
至今,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园年轻的幼师,大多数是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一般属于大、中专学历,而大中专学历相对于当今的日益发展知识社会来说,很显然是较难适应幼师专业化不断发展要求的。在一些比较规范的幼儿教育机构,各级幼师的压力事实上都不轻。当然,这一方面,来自于幼儿园岗位竞争等外部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现实中,一些已获得中高级教师职称的幼儿教师,也是幼儿园的骨干力量,但在她们看来,她们的专业化水平并不高,还有待于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也有很多年轻教师渴望进一步学习、进修,获取更高一级资格、职称。从这个角度上说,幼儿园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对隐含于自己日常专业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关于自己学会教学过程的观念予以价值澄清,加强与幼儿交往、同事的合作,以及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进行积极的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分析自己的工作成效,悟出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幼儿学习成败的相关性,从而负起对儿童的责任,也就是使自己经验性的教学行为上升为有理论指导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情况,事实上也是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
四、实施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
应该说,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均为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而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出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在课程结构上,教育专业课比重明显偏低,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而且往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对学生从教技能的锻炼起关键作用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也存在时间短、次数少、实习基地少、指导教师少、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另外,当前的师范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专一性与基础性比较突出,缺乏新型的、应用的、边缘的和交叉性的学科与专业,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和知识面,也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难以适应现代教师应具有宽厚与综合性的知识与理论结构的要求。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应该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
结合当前我们幼儿教师现状,笔者认为,幼儿教师教育专业与课程应在“深”与“广”两个方面进行调整。“深”即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深度,开展相应的专业学习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深度。“广”即幼儿教育的综合知识的宽度。努力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为引导参与为主的模式,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并培养科学兴趣,由“谈科学”到“做科学”。拓宽和加深幼师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构筑多元化、综合型、有时代性的幼师课程;在专业理论课程中,除了原有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四门专业理论必修课外,增设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中外幼儿教育史、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学、幼儿园管理等课程;在选修课与讲座中开设玩具制作、幼儿环境创设、幼儿文学创编、幼儿歌曲创编、电脑设计与制作、美学原理、合唱指挥等;实践活动中,实习由过去的完全集中和目标较单一,改为见习实习结合、保育教育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保教实习与科研实习、管理实习结合等。为此,只有进行科学的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弥补了过去的空缺,优化了课程结构,我们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才能持续得到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才能最终实现。
五、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训制度,健全发展机制
笔者赞成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改革思路,把职前、入职与职后教师教育连接成一个整体,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目标,要求建立“开放型”教师培养模式。事实上,这一思路在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中得以实践。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已经开始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进程。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师范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国家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更为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开辟了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的渠道。
在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模式下,要求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终身学习的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提高都存在“高原现象”。研究表明,教师在其从事教师职业五六年后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继续教育,使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等全方位更新,其职业水平将在垂直层上出现停顿。解决的办法就是落实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对于我们在职的幼儿教师来说,就必须变学历教育为资格教育,即教师培养必须跳出学历教育培养的模式,转变为一种在学历教育基础上的资格证书教育,同时使师范院校从以往单纯学历教育的机构,转变为学历教育和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培训机构。这种相互结合,将更加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事实上,教师专业化必须变学历教育为资格教育,这就如同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过去总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之下进行,不断地改革,但改来改去还是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一旦把计划经济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新的框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我们目前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化的许多问题,不跳出学历教育的框架是难以解决的。
要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一是要更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认识到教师教育是涵盖了职前、入职、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专业化的教育,进而摆正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地位;二是要明确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要把幼儿教师专业化看作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灵活多样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切实发展幼儿教师的实践性反思能力,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三是把握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坚持“教师为本”的继续教育,以幼儿教师发展为本,切实把握幼儿教师现状,根据幼儿教师自身需要和发展需要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重视“园本培训”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毛美娟,华培。实践反思——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幼儿教育,2001,(10).
[5]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2001,(12).
[6]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教育研究,2001,(11).
[7]叶澜。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六
(一)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目前,幼儿师范学校音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大都是按照中师院校制定的,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过于重视课程的深度和难度,没有对课程之间的联系和互补作用进行考虑,严重忽略了音乐教学与其他艺术专业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较窄,音乐专业能力过于单一,不能够做到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也没有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能力,以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例,现代幼儿音乐教师缺少伴奏的能力,音乐的专业素养比较低。想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专业素养强的毕业生,幼儿师范学校首先应该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提高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设置,以保证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线,教师只是将乐理知识一股脑儿的倒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更别说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来帮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了。原有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倾向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凭借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方式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交给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三)严重忽略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目前的音乐教材中过于老化,与实际的应用严重脱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的设计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学生毕业之后才发现,在学校所学的内容根本用不上,工作中需要的东西自己又没学过,感觉自己严重缺少实践能力。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多的涉及一些实践的内容,尤其是教师在准备课堂教案之前,应该针对相关幼儿学校的实际需要进行考察,然后再将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交给学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能力。
二、如何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做好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
(一)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体情况设置合理的音乐课程
新课标中强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展开一切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了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幼儿师范学校应该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对学生的人体差异、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建立一套既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同时还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选择具有互补作用能够相互促进的教材。对于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课程设置的重点,受到扩招的影响,学生进入学校时自身的音乐素养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首先,应该按照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分组,不同组学生的教学进度不相同,以便学生都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
(二)实现教学手☆www.kuaihuida.com☆段的多样化,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于观察学生的优劣势和性格特点。然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然后根据表演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设置适当的实践课,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七
关键词 瑞吉欧教育理论 幼儿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76
瑞吉欧教育理论起源于1963年瑞吉欧当地的群众自发建立的幼儿园,这所幼儿园为3-6岁儿童提供免费入学的机会,最后马拉古奇将其发展壮大。瑞吉欧教育理论由于它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教育方案,受到了各国的关注。瑞吉欧教育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教育观念和教师行为一体,教研员根据价值观、教育目的,把儿童、家长和幼儿园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1瑞吉欧教育的理论
1.1 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瑞吉欧教育理论在儿童观上借鉴了杜威的“儿童中心”理论,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抛弃了儿童是被动的学习者,儿童的学习不需要灌输和填鸭,他们是主动学习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
(1)儿童是独特权利的个体,文化的创造者。儿童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参与者,是共同历史的演出者,也是自己历史文化的创造者。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出生后儿童就开始不断的像他人和周围的事物学习,在入学前儿童就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经验,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
(3)儿童是具有巨大的潜能,正如洛克说的“儿童出生的时候犹如一张白纸”,因为巨大的潜能他们富有好奇心、创造性、可塑性,而发展成为各色各样的人。
(4)儿童是坚强的,他们有能力担当自我成长过程的主角。儿童虽然具有差异性,但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生长过程中的曲折,试图通过与他人交流、互动来找到自己的定位。
(5)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能够广泛的运用各种语言、符号和媒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儿童通过各种绘画、雕塑、音乐等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只要成人不加以约束他们就能成为自己成长过程的记录者和艺术家。
1.2 教育观
瑞吉欧的教育观是与儿童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一种教育。瑞吉欧的教育观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案,依恋儿童自己的内在动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去设置课程,教师和儿童共同负责并且评估的一种方案教学。
(1)教学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幼儿形成完满的人格。瑞吉欧的教育把环境看成是儿童成长学习的第三位老师,认为学校并不是生活的准备,它本身就是生活。他们还认为应该把自然乐趣、自由以及探索的过程提供给孩子,提出教育不仅要注重外在的目标,而且更应该注重教育本身的内在目标。
(2)教学方法上,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环境帮助儿童主动构建。瑞吉欧的教育反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反对填鸭式的教学,反对把知识的学习放在首要地位,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瑞吉欧的教育认为应该给儿童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现的机会,对环境进行创设,帮助儿童在生活中去主动构建知识。
(3)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应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与儿童为中心进行紧密联系。儿童在课程的选择和决策上是有发言权的,教的环境创设不仅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制定,还要根据儿童的心声来决定。
(4)以学定教、预设生成课程,儿童选择活动的时间、空间、维度和层次。在教与学之间瑞吉欧更注重学,在主题教学中虽然教师也预设课程,但在真正的活动过程中却是以幼儿为中心进行开展的,可能也会偏离预设的目标,并且由幼儿决定主题进行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在活动中也有自己发表意愿的权利,幼儿的学习也是教学的关键因素,为教师提供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设性的想法。
(5)在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时机。这时教师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对每一位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观察,找到正确的方法,进行适时适当的介入,以协助儿童发现问题,帮助儿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能过多的介入儿童的活动当中,正如瑞吉欧人所讲:“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到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站立着。”
(6)学前教育机构是一种幼儿、教师、家庭社区之间的沟通,瑞吉欧教育重视把学校、家庭社区联合起来。瑞吉欧提倡的是儿童、教师、家长三中心,学校、社区、社会三环境的融合,即注重家长、环境、空间、社区等多因素对幼儿的影响。
1.3 多样化的教师角色
(1)教师是儿童的倾听者,作为倾听者是瑞吉欧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幼儿教师通过倾听幼儿的谈话,并对其记录了解幼儿的活动状态,发现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通过倾听使教师更加了解幼儿,从而根据幼儿的生活兴趣,更好的确定下一次的活动主题。
(2)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和支持者,在活动中教师参与一定的角色扮演,以幼儿的伙伴参与游戏中。教师充当儿童的伙伴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心理和参加活动的情况,而且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3)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瑞吉欧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记录者。教师记录着每一个幼儿发生的点点滴滴,因为马拉古奇说过儿童有一百种语言,而他们表达这些语言有不同的形式如音乐、唱歌、绘画、喜剧、舞蹈等多种方式,但他们的记忆是短暂的。他们需要教师来为他们记录并保存下来,帮助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并且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的幼儿园生活,根据幼儿的谈话生成下一阶段的主题,因此对幼儿的记录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4 注重关系的建立
幼儿和教师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处于权威的地位,教师是不容侵犯的,学生没有地位、没有特殊的权利,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瑞吉欧则倡导儿童有特殊的权利,教学应该根据儿童的心声来进行,根据儿童的兴趣设计活动,由儿童来确定活动的时间、空间,儿童才是学习中的专家,即使错了也是一种经验。
1.5优质空间的设计
对于环境的创设,瑞吉欧提倡的是和幼儿一起营造出舒适、温馨、令人感到快乐的舒适环境,和其他儿童一起重温以前的经历,找到其蕴含的道理。优质空间的设计还有专门的工作坊,工作坊就是受过训练的驻校艺术老师负责,他们参与幼儿的活动中,还负责记录。工作坊鼓励幼儿用各种象征语言表达世界的各个地方,是激发创造性的地方,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地方,是教师进行研究的地方。
1.6 教学记录的影响力
教学记录是教师通过认真的倾听、观察,采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对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行为的收集与记录。教学记录不仅可以使教师对幼儿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幼儿进行评价,观察幼儿与其他伙伴的对话,来作为对整个活动实施的好坏进行评价的依据。教学记录也为教师下一次主题的生成提供依据,是家长了解幼儿并与幼儿学校互动的切入点。
2瑞吉欧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瑞吉欧教育理论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模式,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瑞吉欧的教育理论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学习的方向。
2.1 以儿童为中心
瑞吉欧儿童观的改变,为我国提供了依据,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兴趣设计活动,使我国的幼儿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设计活动,把儿童的权利放在首要位置。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的时候,让儿童一同参与环境的创设,根据儿童的能力来设计活动,在课程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考虑儿童内心世界。
2.2 教师角色的改变
传统的教育儿童成了W习的机器,而现在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倾听者、参与者、伙伴和研究者,和儿童一起创设生成活动。瑞吉欧的教育使我国的幼儿教师与儿童一起参与活动,并观察儿童的表现,倾听儿童的声音,作为伙伴融入儿童的活动中。这不仅使老师更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幼儿也能更好的信任老师。改变老师在儿童心目中可怕的形象,从而使幼儿愿意与老师一起生成课程。瑞吉欧的教育理论要求老师蹲下来并倾听幼儿的讲话,与幼儿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
2.3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瑞吉欧的教育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不仅可以让家长服务于自己的孩子帮助其它幼儿,还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材料。我国的幼儿园也开始注重家园合作、亲子游戏的开展、家长会的举行、晨接谈话等活动的开展。
2.4 教育观念的改变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就是知识的获得,填鸭式、灌输式的考试机器,注重的不是生活习惯的养成而是识字、算术的练习,让本该快乐的童年在黑暗中度过。受瑞吉欧教育的影响,我国开始注重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目标不在于知识的习得,而是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完满人格的养成。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而变成了探索和创新,认为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环境。
但是,瑞吉欧的教育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可能有些理论就不适用了,他们的教学记录对于我们来说就很难实现,他们进行的是小班教学,而我们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条件,更不用说对幼儿进行一一详细的记录。教育的公平问题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各地幼儿园的质量参差不齐,各地的教育质量,家长的观念都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因此在研究学习瑞吉教育的时候,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国情利用瑞吉欧飞理论,使其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国)甘第尼,(美国)福尔曼,(美国)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济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娇艳。瑞吉欧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影响[J].学理论,2014(23).
[3] 刘军。瑞吉欧教育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迪[J].教育导刊,2004(11b).
[4] 徐梅菊。瑞吉欧中国化的“宜”与“难”[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4).
[5] 付洪岭。瑞吉欧方案教学对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的启示[J].幼教新视野,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