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快回答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英美文学教学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美文学 篇一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许多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院校都开设有英语专业,许多没有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面向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程中也有英美文学。这种形势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和科研得到了很大发展,英美文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英美文学课程在我们国家开设时间较短,自然而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缺乏对本门课程的人文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时候施以更多的人文审思。这样一来,这门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也有利于在搞好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培养目标。
一、英美文学的人文传统
英美文学课的人文性特点是由英美文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传统决定的。在西方文化中,“人文”一词是由“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来的。从这个词原初的含义看,“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希腊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当时,新兴的世俗学校开设了“人文学科”(studiohuma-na),它的内容就是希腊罗马传下来的各种世俗性古典学术。与这个意义密切相联系,“人文主义”还代表古典文化中所表现的与基督教神权学说相对立的人为一切中心的精神。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早期的希腊哲学就已孕育出了西方文明中科学和人文精神。希腊哲学“最初主要是对外在的自然感兴趣(自然哲学),只是逐渐地转向内部,转向人类本身而带有人文主义性质”。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就是古希腊人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露。对人的自我生命之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和探究,就是整个西方文(快回答★www.kuaihuida.com)化的人文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人文传统)决定了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贯穿着深沉而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这就是西方文学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英美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这里就有一个文学传统的继承问题。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领袖T.S.艾略特说:“任何诗人,从事任何艺术的艺术家都不能独自享有其完整的意义。他的重要性、对他的评价同对已故诗人及艺术家的评价是联系在一起的。”西方文学从古代希腊、罗马开始,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直到当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人文传统就不曾终止过。
文学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人是文学描写的核心,展示人的生存状况、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是文学的作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都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奢侈品。谈到文学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作用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说,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下,草木的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茂畅,“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机,生来就需要宣泄生长,发芽开花。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现,生机便遭到窒塞残损,好比一株发育不完全而呈病态的花草”。英美文学自然也着所有文学都普遍具有的表现人生的作用,这也是英美文学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美国文学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较快,尤其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翻译的第一首西方国家的诗歌就是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颂》,这一选择也体现了我们很早就对美国文学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
二、人文审思视角下的教学误区分析
由于受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对英美文学的人文性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英美文学在教学方式和内容各方面还存在种种误区。首先,教学内容主次不分,主要表现在文学教学仍重视语言训练和知识传授,忽视文学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其次,教学方式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宰着文学课教学,不能让学生结合文学理论多维地、立体地认识本来具有开放性的文学作品。
(一)教学内容主次倒置,把握不住文学课的精髓
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人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所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是文学教学的着重点和优先考虑的因素。与之相比,知识传授应该排在第二位。长期以来,开“文学史”课还是开“作品选读”课一直是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界存在的争议问题。对英美文学课应该怎么组织教学,传授哪些内容,颇有分歧。宏观和系统是“文学史”强调的重点,而微观和具体是“作品选读”的着眼点,正是考虑到二者不能兼顾,又出现了“文学史+作品选读”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任课教师首先是讲授大量的文学史知识,然后对支离破碎的不系统的作品选段再作语言点分析,这就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学背道而驰了。部分教师把英美文学误解为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课程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内涵。他们在讲解具体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浓墨重彩地大讲特讲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等文学史基础知识,这样一来,文学课的精髓也就偏离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了。比如,在讲莎士比亚时,重点讲解什么是悲剧、喜剧或正剧,它们的内涵、区别和联系以及文学史知识。事实上,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和排演剧本的过程中去体验莎剧、感悟人生。莎士比亚写剧本的首要目的是反映人生,这从莎剧里的一句话“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中可以得到佐证。通过读作品,我们对别人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了解别人更好地了解自身和感悟人生,从而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莎士比亚精神”才能被我们真正把握,我们教和学莎士比亚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事实上,英美文学课的精髓就是对作家或作品精神的把握。
(二)教学方式模式化,文学理论不能融入文学课堂
很多教师在讲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时,先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学生对这种被称为“四段论”的程序化了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不能激发起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文学的精髓更难以触及。这样一来,多元化的文学理论在文学课堂中得不到体现。不难看出,我们传统的文学学习方法———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的“知人论世”的文学观,在这种“四段论”的程序化了的教学方式对文学背景知识的强调中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多元化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明显发展趋势,批评家们重点分析的内容呈现出的就是多元化的态势,他们分别从作者心理、作品形式和读者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文学批评。要把不同的理论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上,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也就相应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