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法英语论文【优秀10篇】(英语教学法教程论文参考文献)

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为了让您对于英语教学法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10篇教学法英语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浅谈的英语教学法比较与分析论文 篇一

一、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小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上,还是从英语歌曲中所透露出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上来说,通过歌曲来学习英语都是一种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首先,音乐是一种让人享受的东西。一首歌曲是歌词跟旋律的有机结合,对小学生来说,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旋律,会让他们有不同的享受。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要控制抽象思维,右半球控制的是记忆,语言,音律等形象思维。通过听歌曲可以把我们的左右大脑一起利用起来。因此,将英语歌曲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能极大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英语歌曲中有大量的词汇。一首歌曲中有很多的歌词,也就有很多的词汇,记住了一首歌曲,也就记住了整首歌中的全部单词,即使小学生不能把整首歌的歌词都记住,但是一首歌中有很多重复的部分,他们也会记住这些重复的部分。通常小学生记住了一首歌是很难忘记的,同样里边的歌词也就很难忘记了。最后,一首英语歌曲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文化。通过歌曲,学生不只是可以学到单词、句型等,还可以学到歌曲所在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几乎不会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英语歌曲,学生可以顺便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应该怎么将英语歌曲运用到教学中呢?

二、教学中怎么运用英语歌曲

首先是英语歌曲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小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只有一点点,他们会的英语单词也很少,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歌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旋律比较好,单词容易记,适合小学生听和学的歌曲。其次是英语歌曲怎么运用到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遍选好的歌曲,熟悉旋律。接下来,学生可以跟着旋律哼歌。然后就是将旋律跟歌词配合,在这之前,教师要将歌词中的每个单词都解释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每个单词的发音。然后学生先跟着教师唱几遍,熟悉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唱了。在理解了歌词意思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会比较的容易。一般,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歌时,会提前跟学生解释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歌曲的大体意思。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手和脚的运动等来引导学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英语歌曲的作用

歌曲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轻松、有趣,既不用去看枯燥的英语书,也不用去学习单词和句型,只要坐下来听就可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唱歌,在他们心中,唱歌不是一种学习,只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一首英语歌曲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感情。

让小学生背诵一篇英语课文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让小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小学生对学习歌曲有兴趣,他们喜欢这件事。当学生学会了一首英语歌曲,不论是在课堂上唱,还是回家唱给家里人听,都会得到夸奖,在得到夸奖的同时也会更加有继续唱下去的欲望。

对英语歌曲有了兴趣,自然对英语也就有了兴趣。其次,英语歌曲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英语的句子是由一个一个的单词组成的,有的单词很难记忆,有的单词很容易忘。如果教师能够将难记忆的、容易忘的单词跟英语歌曲相联系,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听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部分。听英语歌曲是一种练习听力的好方法。跟听力材料相比,英语歌曲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有兴趣。

最后,学习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学生开口说的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开口说,我们的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特殊的发音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一遍一遍的演唱,歌词一遍一遍的重复,英语口语也就提高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来教学生学习英语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口语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者:虞俏俏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小学

项目教学法论文 篇二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色

1.学生是重点

一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更像是表演者,而学生更像是观众,两者的角色关系较为固定,教学过程显得生硬刻板。然而,在项目教学法中,这种角色出现互换,学生才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针对项目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需要学生自行操作实践,直至项目所设定的目标完成。

2.教师是导航

学生变成教学工作的中心,意味着教师的角色由此发生转变,在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时,虽然要强调学生完成项目的独立性,但是也不可忽视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导航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实施项目的基本方向负责,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此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项目是载体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与教师的所有活动都建立在整个项目的基础上,项目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同时也可以看到,项目不仅仅是载体,它还对师生活动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设计的项目是否具有活力、能否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实施前:确立目标,制订计划

中职英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质、能够在各行业第一线工作的人才。因此,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要切合中职英语教学的特色来确立目标,如,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为目标,或者以增强学生的英语现实应用能力为目标等。项目具有怎样的意义、所含意义的大小都取决于所设定的目标。有了目标,就可以构想项目的具体步骤。如何巧妙地将项目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与整个项目过程较好的融合,是项目教学的关键。

2.项目实施中:学生行动,教师引导

首先,教师要负责向学生传达项目的目标、内容、任务等,以确保项目实施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其次,整个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行为,但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大方向的把握,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统一分配和协调,对项目的时间和质量要负责。另外,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现实工作中知识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较为常见的例子即场景再现教学,学生通常被分为多个小组,要提高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设置任一个生活场景并对其进行模拟再现活动,具体场景和台词由学生自选,整个过程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担任协调的角色,并对项目全程进行控制。

3.项目实施后:评估成果,反思进取

项目教学阶段完成后,应重视项目评估工作。项目教学的评估不仅考察项目最终呈现的成果,还注重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考察,对师生配合能力、学生学习的实际收获等都会做出相应的评价。另外,项目实践过程不可能尽善尽美,项目完成后,师生要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吸取教训,以便下次获取更大的进步。

4.注意事项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普及,为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作用,我们还应注意一些细节,这也是项目教学法的要求。首先,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要达到规定的水平,其所具备的英语知识技能应该能够基本上熟练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虽然项目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人,但是现实情况中,有的教师以尊重学生主体角色为理由,对学生放任不管,体现了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错误认识,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这种情况。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了传统的、僵硬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双方的角色发生互换,对教师的策划协调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且更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目前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普遍性,介绍它的几大特色,并主要分析当前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希望能使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更为完善。

项目教学法论文 篇三

摘要:项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本文主要讨论了项目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社会需求;综合实践

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因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非常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顺利的适应专业岗位需要,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质量。

1计算机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强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学方法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而是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应用于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1实验教学法。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看,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仪器设备,通过独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巩固并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同时要明确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1.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把现实中的真实情况进行典型化的处理,采用引导、启发和双发参与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的主导者是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性分析后的结果,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化。

1.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或者分组来完成相对独立的项目,学生进行项目的信息收集、实施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掌握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和每个过程的细节。

2计算机专业的社会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应用和操作转换为创新性的应用,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才能谈上如何创新,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当今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工作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在招聘的时候看中的是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大创项目、是否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工作,有的公司面试时直接进行现场综合实践能力的测试,考核学生项目开发能力,企业不可能再去花费成本进行培养毕业生了。社会需要的是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根据调查,企业对人才综合知识技能要求的占到八分之八十左右,说明企业更多的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能够从事职业的各类资格证书,具有熟练技能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软件编程、网络管理、软件开发能力和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能力外,还需要学生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语能力等。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法也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

3项目教学法应用

高校不仅要提高就业率,重要的是要提高就业质量,要提高就业质量,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基于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更新,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项目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将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3.1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对于项目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项目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要考虑学生实际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兴趣等因素,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而言,数据库设计部分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项目中的数据库设计部分,让学生对该围绕该项目进行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步骤,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为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实训课程,例如C++课程设计或者数据库设计实训,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的软件开发项目,要完成该项目,需要进行项目背景研究、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和测试等任务,其中包含了软件工程知识、语言课知识、数据库知识等,使学生将多门课程的知识能够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应用。

3.2项目教学法成果考核。项目教学法除了项目实施外还要有对项目实施结果的考核,若没有考核学生可能会对项目的完成出现懈怠、复制等现象,当然考核的方式必须正确。考核方式为文字形式的报告和结果的演示并进行答辩,文字形式的报告可以培养学生撰写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从文字报告中可以检验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项目结果的演示和答辩可以检验学生做项目的认真性、独立性和创新性,考核过程中不仅是教师一个人评价,学生也同时参与,每个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方法的改进。在进行演示和答辩时也可以每组推选一位同学进行,当答辩学生出现回答不全面或者错误时,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其他组的成员除了听取之外,还要进行提问,这样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项目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知识,有的项目甚至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要完成项目并得到好的评价结果,必然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知识的能力都起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作用。总之,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尤其是实训和课程设计课程中是非常有效的,项目教学法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通过模拟生活实际或者工程实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法论文 篇四

试论教育为何就是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涉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痼疾,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教育究竟是什么?它该如何定义?这个问题引发人们思考的同时,我们不由得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有发言权。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细微到一针一线,可谓“润物细无声”;为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渗透到一问一答,可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学者,他们对教育的定义更是追根溯源,颇有“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之风范……但教育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否真如数学题一样需要一个标准答案来一锤定音,告诉世人“……才是教育”,笔者认为不然,正如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而教育不也正是这么一回事儿吗?

一、直面实事:教育本身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引论中指出:“我们对逻辑学所提出的规律的意义,对‘概念’、‘判断’、‘真理’等等及其各种划分做初步反思时,我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词’,即‘对语词单纯的象征性理解’。那么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1]所以,我们谈到教育,就得回到教育这一事实本身。研究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必过的坎儿,所以我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要素的理解,对“何为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马克斯范梅南解释道:“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2]因此,学生能不能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有着莫大的关系。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并且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但这些教育工作人员真是教育者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在《语文建设》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其记录了一节公开课结束后的一个片段:主持人: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语文课?学生: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不喜欢老师讲给我们听。学生的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根本问题本就是人的发展问题。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尽管在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旧忽略了教育这一本质特点,如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并在学生满脸疑惑想继续问下去时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而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学生思维活跃,超过了自己的预设,致使自己无法掌握课堂。

从何谈起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呢?甚至让我们从何谈起教育呢?做教师易,做教育者难。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做孩子的先生,先要做孩子的学生。”若教师只是将受教育者当作道具,将课当成舞台,那就是假教育。而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试想,若教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使学生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那我们谈教育中介系统也无多大意义,谈教育更是“索然无味”。

二、追根溯源:教育背后

在探求事物的本源上,西方哲学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传统,认为事物的根源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背后,故我们再从教育背后谈教育,怎样探究教育背后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我们唯有不断从问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教育目的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方针中有鲜明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此段话中,可看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即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人才性质的要求,而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政治的产物”,这些恐怕都是对这段话的过度解释,还有甚者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着手,认为“教育是经济的产物”,这更是不恰当的解释。故谈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还得追根溯源从人那里开始。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

[4]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唯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人和创造幸福的人生的人。如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版)极其强调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其中“主动”一词出现12次,“自己”一词出现了45次,可见课堂逐渐从传统的“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语文老师也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戴老师在上《想念地坛》这一课时,她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力。课上她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读文本,使得学生在深刻领悟史铁生的人生态度这一基础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将语文的“人文性”贯穿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源是人。

一些教师原本的出发点是好的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却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从而在课堂上问一些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展开讨论,尽管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讨论得面红耳赤,但问题的结果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他们都不得而知。这种“伪讨论”、“伪合作”的教学也是对教育的过度理解,是一种忽略了根源、架空了根基的“伪教育”。所以,教育是真心诚意为人服务的,而人主动发展后又试图将所学知识、所得经验教育给下一代,故为人服务之根本还是为教育服务。教育本身就是这个样子,它不是被某个词汇、术语或概念所规定的,应该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像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也就是说,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就在这儿!就在这儿!”[2]

三、实事本质:教育就是教育

在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在许许多多微小的经历当中,人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意识就产生了,这种意识被马克斯范梅南称为“教育学意向”,即“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回应”。[2]他说:“教育学的意向也是我们面向孩子的最基本体验,我们将孩子看作是走进我们生活的另一个人,他向我们提出要求,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因此我们今后遇到“儿童的阅读体验本身是什么?对一个年幼儿童而言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意作答,倘若仅凭借自己对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理论的掌握以及平时的教学经验就设定答案,这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身处其中进行人文体验后才能作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作文时,教师应做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自己先下水”,即教师勤练笔,就作文题目进行认真思考,然后写成文章,体会学生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再在评讲时谈谈自己对该题目的思考以及文章的不足,这样教师才是真的与学生感同身受,并能在教学中找准着力点,加强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而回答“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而究竟该如何着力,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单单是身体,心智水平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根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内涵,而有的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万不可以同样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来要求这些不同的学生,应做到耐心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才是对教育最忠诚的态度。

倘若非得就“教育是什么”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笔者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回答,那就是“教育就是教育”,颇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的气势,而且,“教育就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尽管这一回答非常简单且万能,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从教育的自身来阐明、解释教育,张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了教育的本源意义,这是对当今社会纷纷质疑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无用的”最有力的回答,而他也主张人们就该问题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展开,并沿此走下去,因为我们与其多说教育,不如多思考、多领悟、多体验、多践行,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弄得尽可能明白、清楚一些,这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薛晓阳。教育原理与策略[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4]叶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法论文教育学论文 篇五

题目: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主要的必修学科, 不仅非常难以理解, 而且还非常抽象。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帮助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更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讲述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高中数学; 教学;

不可否认, 数学学科是一门贯穿实际生活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 如何更好的学好数学成为广大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 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不相同, 所以就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含义与现状

高中生由于学业繁多, 再加上要面临人生最大的抉择―――高考, 难免会出现一些压力, 导致学习状态不佳, 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 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灌输性教育, 不利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再加上每个学生的智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相同, 很难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又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 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种愉快的情绪, 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课堂上实现分层教学, 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课下也能自觉地学习, 并且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受,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如果分层教学方法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就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式, 帮助学生重新找回人生目标, 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和练习作业的设计, 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深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逐渐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时, 就不会再责怪老师偏心, 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师生之间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合作和学习。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中可以总结自身的不足, 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 提前做出充足的准备, 使高中教育更有目标、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教学目标层次化

因材施教, 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而如何真正地实施因材施教, 是广大教育者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分层教学法的提出, 就完全符合这一教学理论, 并且在多个国家都被使用, 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数学的学习, 并非一味的记数学公式和概念, 每一个人记忆能力和智力发展都不相同, 对于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所以数学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学生而言, 也许每个人的起点都是相同的, 智力也都相同, 但就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逐渐有了差距, 就意味着他也许一生都会与别人有所差距。

教师在教学时, 不能一味地强求统一,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统一跟上教学进度, 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为学生之间划分一个等级, 合理的依据每层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教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熟悉地了解这节课的知识, 教师就给他们提出一些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教师可以为他们反复讲解, 让他们真正清楚知道如何获得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基础选择学习目标, 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 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 作业辅导层次化

对于作业分层辅导化, 就是运用一种阶梯原理, 每层学生的作业都不相同, 让学生们都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学习过程。分层作业辅导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理解, 让每一个学生在遇到难点知识时都能够及时的消化, 或者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也是一环连一环的, 当学生对上一节的知识难点都没有掌握, 以后的学习就会感觉更加吃力, 如果教师不进行复习, 而继续讲解新的知识, 学生就不会学以致用, 反而会更加厌恶学习。

在教学中, 对于中等生, 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掌握本节知识并进行巩固;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教师先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预习, 联系已知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于差等生, 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利用好每一次的学习时间, 掌握好新知识的预习, 旧知识的复习。再布置课堂练习题时, 教师尽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 建立分层评价制度

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 这只是教师单纯片面的看法。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一无是处, 或许他们在另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 教师需要通过自己去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 引导他们走向正轨。

学习差的学生, 也会有自身的长处,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找到不同学生的优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就应当在学习中不断地鼓励和支持, 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热情关心, 会对自身产生信心, 去学好数学。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教师要让他们戒骄戒傲, 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补充自己。也要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教师的评价可以激励鼓舞学生, 所以在教学评价中, 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长处, 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受到教师的尊重, 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动力, 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才会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完成高中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立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初探[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 , , (3) :9

[2]陈明。探究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交流, , (4) :130-131

[3]孙慧。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8) :139-140. DOI:10. 3969/j. i ssn.2095-3089. 2016. 18. 148

浅谈少儿英语教学法论文 篇六

浅谈少儿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于外语学习者年龄的问题,科研界曾有过一些争论。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开始学习英语。近年来,儿童早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的说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证实。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早在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成年人学习英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儿童有明显不同,导致成年人掌握外语的速度远远没有儿童迅速。

研究者还利用核磁扫描技术对儿童和成人外语学习者大脑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外语储存在“布罗卡斯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人在学习外语时已无法将外语储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同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儿童早期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切实利用好这一关键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儿童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早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有极大的敏感性,他们听觉敏锐,语言感受能力极强,模仿能力也极强,心理障碍少。

有实验研究表明,英语教学班的孩子较普通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性格更开朗,言行举止更大方,礼貌用语的使用更频繁。语言的训练与使用促进了儿童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今天取得的成就也受益于小时候接受了英语教育。

一、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特征极其简单,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兴趣很容易培养。如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引导或影响下,儿童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儿童很容易适应和接受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等。在学习的同时也容易培养有效的学习对策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儿童的心理负担轻,情感因素简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外语学习差异的重要因素。在少儿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十分喜欢老师,那必然会对本科目产生极大的兴趣。儿童思想单纯,他们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很容易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心理教育

在对儿童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通过我们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就是我们的教育理论中说的人格感受的作用。比如说老师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和热心支持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很喜欢他们。如果学生感到老师很喜欢他们,又时时鼓励他,他就会感到学习有意思。比如老师在课下和学生的沟通,如:每次上课时提前几分钟到教室,与学生聊聊天,问问他们的学习,问问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难,喜不喜欢上英语课,问问他们最喜欢课堂上的哪个游戏,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些困难时,积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当读错音、做错题的时候,要耐心帮助他们,还可以说一些“It’sOK,noproblem。That’sOK。Don’tworry!”之类的话。上课中能在各种学习、活动的间隙中走到同学中,以便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此外,在儿童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应该确保每节课都非常有意思。学习外语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从英语本身来说,当老师用英语上课,学生听不懂,老师就可以用手势辅助教学,学生还听不懂,就可以用图片或实物来进行讲解,如再不明白,可以放慢速度,用简单的词重新说一遍。这样一来,英语课堂就像是猜谜语课,最后到学生明白了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自己能知道老师的意思。除了用英语上课可以吸引学生外,老师还要经常带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玩具、学习用具、图片及实物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像个魔术师,每天可以变各种东西。所带的东西可以用来做教具,也可用来猜谜语。这时,可以对学生说:Lookhere。Guesswhat’sinmybag?边说边可以把Isit…这个句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猜。这样一来既玩了又学了。教师每上一节课都应让学生感到没有任何的压力。

三、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教和学既统一又对立。当老师的方法得体时,学生们就喜欢学,自觉学。那么究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活动呢?布鲁纳(Burner)将这一ZPD(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理论喻示孩子在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大厦的过程中,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像脚手架一样必不可少。维果茨(Vygotsky)在他的ZPD理论里也强调了高质量的引导活动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实践证明,少儿学英语是坐不住的,他们能保持纪律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3~5分钟,这时就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组织课堂,当纪律特别好时就可以马上做活动,一旦纪律成了问题时就可以通过朗读来解决,并且在组织活动时要提前进行设计,活动时间也不宜太长,5~8分钟最好。活动时间短,学生的兴趣还没起来,太长,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如适时地邀请一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表演,如购物短剧,分组进行歌谣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适时抽单个差生,走到他的身旁开始问问题,可适时给予帮助,通过各种活动,可以使教学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活动实例

在教授完新单词时,可以做一个Bingo游戏来检验效果。先让学生在所学过的生词里选9个写出来,然后当老师念到一个词的时候,如果学生的词和老师念的一样就把该词划掉,当老师念完9个词,其中最先和老师所念出的词完全一样的就获胜,老师可以给予奖励,使他们觉得做游戏是有意义的。

Simonsays游戏,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可以做这个游戏,老师通过Simon来发令,让学生判断哪个该做哪个不该做,如:OK,everyone,let’splay“Simonsays。Ifhesaysdance,youshoulddanceatonce。Ifhedoesn’tsayanything,youshouldn’tdoit。在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有的学生还反应不过来,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相互提醒着,最后共同对付老师。这种游戏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们从座位上站起来活动,以便消除疲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事实表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美术教学法论文 篇七

美术教学法论文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

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项目教学法论文 篇八

论文摘要: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课程沿用了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是中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市场营销》课程项目教学法改革很有必要,而且已取得了可喜的实践效果。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项目教学法

1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项目教学法改革的客观需求

《市场营销》是一门理论性、业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要求将营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仓新能力。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已迫在眉睫。

2项目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已有的书本知识细化分成若干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逐一实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是学生高效、快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破了现行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也必将对未来的《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项目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3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项目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在明确岗位工作流程和职责的前提下,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等5个阶段完成。下面,笔者就以市场营销促销活动方案为项目,结合汰渍洗衣粉市场促销活动方案实例来加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商品推广活动策划:

汰责洗衣粉在南京地区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比较喜爱的品牌,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该品牌产品在南通地区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决定于20xx年10月1H在南通市某超市举办一场促销活动,以推动该品牌的洗衣粉在南通地区的销售。请拟定一份活动的策划方案。

根据材料,完成一份活动方案。

第一,认知情境的创设。

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的汰渍洗衣粉闻名全国。事前准备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的概况以及生产的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及汰渍洗衣粉的宣传广告去污的神奇功效以吸引学生的有意识注意。

第二,项目任务的确定。

项目任务的确定是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任务。商品的市场促销活动方案是促进销售策略教学模块的一例典型实训项目,也是商品促销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学生理解商品促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将总任务具体细化为三个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分小组完成项目任务。

第三,项目任务的实施。

任务一:社会调查:

(1)教师,

(2)走读生,(

3)住校生。

任务二:根据调查资料进行筛选拟写汰渍洗衣粉市场促销活动方案

任务三:汰渍洗衣粉市场促销活动方案的评价

第四.教学情境创设。

真实学习情境:通过社会调查与消费者亲密接触。了解消费者对汰渍洗衣粉的认知.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计划的制定与完善,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价和资料的选择归档。

合作学习情境:将32人的班级分成8组,每组4人,分工明确,兼顾各个层次,男女学生的组合搭配,以保证强弱相随,强弱相融和强弱相长,为合作学习做好组织保证。

以比促学情境:在整个项目进行中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问的比赛,以比促学,增强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意识。

第五.归纳总结。

各小组对照考核及评分的要求对组内成员的活动策划方案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推选一份组内优秀方案在班级交流。

第六.评价总结。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对其子项目设计、实施、完成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衡量.最后将本项目研究的知识成果及时评优。

第七,教学评价设计(附教学评价表)。

教师巡查: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巡查:

学生自评:对照评价表,对自己实施该项目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小组互评:对照评价表,对本组学生实施该项目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教师评价:对照评价表,对学生实施该项目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上述几种方式的评价,帮助学生在反思评判、问题解决和过程优化中实现能力的发展。

4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项目教学法是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当“演员”,教师当“导演”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最终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生A信心增强。项目教学法营造宽松、和谐、互助的学习气氛,学生能够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怕出错,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制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课内的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

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彼此合作、彼此交换思想、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有效地培养了集体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市场营销》课教学中,通过对《市场营销》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改革,使得学生一接触课程教学就产生一种身临市场营销第一线的感受,迫使学生断地面向社会、面向顾客,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注重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行为的模仿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真正使学生存校学习的两至i年时间内.实现从“进来是计会人”到“出去是职、人”的转变。

英语教学法论文 篇九

关于英语教学法论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才开始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起步较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模式,致使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受到制约,使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意义十分重大。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阐述思辨能力

作为技能概念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观点不一,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是将思辨能力概括为一种反思性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来判断事情[1]上形成了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可从认知和精神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思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理论品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明显重视度不足,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颇深,沿用老套的机械记忆法开展英语教学,虽然对巩固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起不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提炼主题、阐述过程和分析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思维出现断档,即便写出了答案,也是思路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二是忽视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有机协调。大学生很多认识仍停留在感性层面与自身和教师均有很大关系,学生平时懒于思考,教师也大多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没能培养学生理性探究意识,没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本质,未能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有机协调发展,因而难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三是课堂教学注重“提分”而非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具备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注重提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有些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不能有效地认同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使学生学习英语应有的兴趣丧失,求知欲降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对思辨能力的认识,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一是下大力气提高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要求通过宣传等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广大在校师生不断提高对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在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为英语教师创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之间通过课程观摩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横向交流,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系统知识,促使教师成为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者与行动者,也可使得教师在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与带动性。[2]高校还应该不断组织精干教师研究系统的培养方法,定期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增加优势。二是注重对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对广大师生的束缚,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评估中加入思辨能力评估,并将其评价定位多个维度,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考试测评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使学生考试压力降低,从而有心思、有精力、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推理和探讨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英语课堂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为重,缺乏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专题课程设置,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优化,适当增加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专题课程或专题活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培养思辨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5月第34卷第5期:147.

[2]李丽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科教导刊,4月(下):117.

项目教学法论文 篇十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必要性,然后根据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最后对使用该教学法应重视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本文可以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发展给予一定的建议与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项目教学法

前言:

我国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以及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目前,计算机行业属于我国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之一,因此,计算机专业自然也就跻身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主要专业,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怎样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水平的发展,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概述

通过观察大量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时常出现有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对课堂基础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与掌握的状况;一些老师与学生仍然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学习的方式,对于计算机教学中与计算机维护或是网络应用相关内容的学习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致使教学质量的失衡,然而大部分学生以为计算机的教学价值是学习怎样高效快速的使用软件与工具,导致了教和学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除了较为常见的实践教学与基础内容教学之间失衡的情况之外,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未来方向的选择还是相当迷茫,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无法保持步伐的统一,这也就意味着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始终无法胜任社会上技术性较为高端的职位。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制定项目的教学目标

对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是要制定相应的项目教学目标。项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根据计算机教学的实际内容来进行,并且结合计算机工作的具体状况,应当是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相统一。例如“计算机编程教学”,对于该科目的项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包含如下几点:其一,将计算机编程教学中所运用到的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结合使用作为基础,制定教学流程,确保任务和学生能力相符合或是稍微高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此预留一定的学习空间;其二,提出学生应以实际工作的完成作为主线来进行项目的要求,并且以团队的方式上缴项目报告书。对于项目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进行一定的限制与固定化,包含各小组成员的实际工作、理由以及项目完成的过程、处理问题的方法、项目总结与自我评价等。设定这样相应的教学目标不但包括了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还包含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发展目的,例如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总结能力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力等。目标越是明确的项目教学目标越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评估与总结。

2、实行项目教学

在制定了合理科学的项目教学目标后,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从主体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角色。项目教学目的实现以任务的方式分配给学生,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将学生均质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由学生组合而成的学习团队来进行与工作行为相关的项目可能还缺少相对成熟的处理形式,因此老师可以选用如下两种处理方式,其中一种形式是以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去完成项目;另一种形式则是先对项目的进行作出预先的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完成项目。下面仍以变成项目的教学为例,在老师指定相关教学目标后,对程序设计公司的编程部门所处理的日常工作项目的程序做一次演示,让学生清楚一个编程小组中所包含的各种角色以及各个岗位相应的责任与任务。接着再由学生对其所在小组进行角色的分配,根据编程工作部门的作业形势,实行编程项目。虽然说项目教学是老师设立的教学目标并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过程,但倘若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也应当协助学生建立支架,点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进行教学评价与总结

项目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发挥重大的教学作用在于学生完成项目之后,老师能够依据学生所上交的项目报告书来对学生某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而老师在进行项目报告的评审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之后,老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分类,对各个学习团队的配合情况、组员的学习表现、职业技能的发展等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将一些较为特别的项目报告书拿出来作为典范,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与评价,找出各小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劣势与优势,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对项目报告书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批评学生的不足之处,二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点的欠缺与改进。但不管是老师评价或是学生小组之间的互评,都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最大限度实现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地方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就相当于一名顾问与导向,指引学生更好的展开项目的学习并且把实践和理论有效的统一起来,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处理与项目相关的问题,激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还应注意的是老师在运用项目教学前应充分考虑对学习情境的设计,这一点对于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学习情境的资源应当来自于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并且推动其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应依据实际的教学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与培养方向,选取合适的项目,要突出一定的重点所在,但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

四、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态度,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继而相应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并且推动学生的职业水平发展,推动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晓伟。浅谈如何在技校计算机教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赤子(上中旬),20xx(03):115-116.

[2]许建伟。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策略[J].电子制作,20xx(05):122-123.

[3]朱永信。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亚太教育,20xx(08):125-12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这10篇教学法英语论文是来自于快回答的英语教学法论文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