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快回答可爱的编辑帮大家收集的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 篇一
【关键词】信息传导;知识结构;教师能力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承担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新时期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将决定和影响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教学信息传导背景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
1.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基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土壤。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舒尔曼将教师的知识分为七类“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和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按照舒尔曼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的内容知识是两类重要知识,这是一个学科教师区别于另一个学科教师的根本所在,而PCK知识是与社会其他行业或专业人士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标志性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学科基础知识,这是由一系列基础实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所组成的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学科发展史知识,主要是阐述该学科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演变特点的知识,是我们了解一门学科发展过程的重要历史知识;三是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的方法论知识,学科不同所应用的方法论也不同,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基础,了解和掌握学科方法论有利于教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更好地教授学科内容,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教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仅仅掌握基础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最有效、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因此现代教师应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地学习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儿童心理学,学校卫生等教育科学知识,深入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知识的内在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动态,并加以吸收借鉴”。如果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不了解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发展规律,他就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教学规律来进行授课。杜威指出:“为什么教师要研究心理学、教育史、各科教学法一类的科目呢?有两个理由:1.有了这类知识,他能够观察和解释儿童心智的反应―否则便易于忽略。2.懂得了别人用这有效的方法,他能够给予儿童以恰当的指导。”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懂得而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一般来说,教师要掌握教育学的知识主要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的普通知识,这是阐述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学方法论、教学论、学习论、教育史、学科方法论等;另一类是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教育学知识,主要包括学科教学论、学科学习论、学科方法论、学科发展史、学科心理学等知识,这是教育学与学科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学在学科中的应用和发展,这类知识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科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方法论。
3.信息技术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有线通讯技术、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等。作为教师,应该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技术知识。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才能为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高校的教学形式、教育体制和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贯穿于教育科研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到传播全过程的有机整合。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途径的信息检索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最终应用于教师的备课、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改进传统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本应用,这是教师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和各个领域的应用技术,这是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技术。信息技术的文化、安全、法律等人文知识,这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文化学知识,掌握该领域的知识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上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正负作用,熟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安全道德等问题,有利于我们防止和控制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创造环境。
4.相关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必要补充和扩展
在教师传授信息,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化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门学科知识既相互分化,又相互综合。作为教师,就必须适应时代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充分重视交叉学科对教育的影响,努力学习相关的人文社科类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便为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供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同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不仅是顺应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需要,更是社会高度复杂化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很难确定将来所工作的职位和领域,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宽厚的学科基础,为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就必须顺应和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要求,主动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各门学科知识,在掌握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和知识技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二、教学信息传导背景下教师的能力结构要求
教师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要求,是教师多种角色、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反映。“所谓教师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
1.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教学能力是教师作为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教师缺少了这种职业素质,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真实体现,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讲,知识的储备量、与学生课堂教学的沟通方式,提高观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都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积累出来总结出来的。完善的教育素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要具备不同的能力,组织教学及合理使用教材的教学技能。结合教育其他学科了解学生,管理学生的技能。以及正确运用语言教学及非语言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的能力”。
具体来说,作为教师要具备以下基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反映教师水平的指标就是看教师能否把深奥复杂的学科知识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获得教育;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授课内容、安排授课计划、分配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管理课堂学习气氛的能力,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烘托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条件;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实施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能力,我们所讲授的学科知识都是经过前人逻辑推理所形成的科学的知识,要讲好这些知识就必须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把握好学科内在的发展规律,把知识有条理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2.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能力的基础
“教育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具体地讲,是指研究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教育现象和过程为对象,探讨和研究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认识和了解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教育教学规律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把学科发展的规律教授给学生。因此,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科研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前,在高等学校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学科研究、轻视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教育教学水平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只关心自身的科研成果多少和水平高低,不关心甚至无视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关心自身的科研成果怎么样对教育教学起到作用。这严重制约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影响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实际上,从教育教学研究的内涵上来看,它是与学科教育密切相关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离开了这点,就会对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就必须要像对待学科研究那样,一是要善于发展和找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是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前提;二是要有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三是要有逻辑推理和科学假说的能力;四是要有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五是要有撰写相关教育教学研究报告的能力;六是要有发表和教育教学成果的能力。
3.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能力是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教师应当具备信息时代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的能力就显得格外地迫切。“信息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人的基本能力,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具备信息能力,不同行业的人又因领域的特点而有其各自特殊要求的信息能力……而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培育。从一定意义说,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信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现代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显得极为迫切与重要”。
教师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能力主要包括:一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更是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必须把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发展信息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熟悉和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概念、发展历史、现代进展和教育、课程的整合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形成信息技术能力奠定基础。这主要包括: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使用计算机查找相关的教学与科研信息;能正确使用计算机与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媒体设备从事课堂教学;学会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设计各种教学课件;学会使用国际互联网操作技术查询、下载各种信息并加以整理等。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教育信息技术要想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托教育来发展信息技术,传统的信息技术虽然可以应用到教育中,但是,真正要想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功效,就必须把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起来,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使教育真正成为应用信息技术的教育,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把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掌握他们相互融合的能力。三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能力。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获取对教育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就成为教师能力发展面临的重要考验。信息收集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4.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素质
“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操作能力。它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教学工作有条理、有系统和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对教材的组织管理能力,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如何把课本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就成为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关键和标志。对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也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工作,面对个性、气质、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其目的就在于要善于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工作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或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对心理调适、身体调试、教材教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选择等活动。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必须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导学生,才能使学生始终在好奇、热情、向上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便为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供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自身素质,才能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的若干视角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64-66.
[2]赵虎。传统到现代――教师知识结构的实然性建构[J].前沿,2009(8):191-193.
[3]杜威。思维与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248.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4-53.
[5]胡艳春。论高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1):37-38.
[6]廖惠敏。论教师能力的开拓与创新[J].高教论坛,2008(2):127-131.
[7]张波。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5):39-40.
[8]姜营。论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J].现代商贸工业,2009(7):226-227.
[9]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及其培养微探[J].沧桑,2009(4):224-225.
[10]滕聿峰。信息时代教师信息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17-118.
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篇二
【关键词】专家型教师;TPACK:校园课程;隐性知识;基于设计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09-05
一 引言
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产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不断丰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积累、问题解决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成为专家型教师。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把专家型教师称为在教学上具有“专长”(expertise)的教师:能够将更多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高问题解决能力;富有洞察力。近年来,随着技术对人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这一框架批判了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中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相分离的弊端,强调技术、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有效整合,注重教师对整合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突破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专家型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要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其在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管理自身行为和控制学习活动,对教学实践的处理达到一种自动化的水平。根据这一目标导向,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课程、组织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进行的。这套模式在课程设置、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上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 以显性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设置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课程主要为教师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使他们形成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多元的知识结构。专家型教师培养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只有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才能灵活应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以及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的能力。职业道德类课程则促进专家型教师形成一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精神。由于专家型教师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因此实践课程主要是他们的现代教学技能,通过组织专家型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技术类知识促进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提高教师将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
2 以经验反思为基础的校本培训
对专家型教师的培养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校本资源,校本培训是专家型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学校通过培训、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反思性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使教师将积累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进而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其基本方式是:首先,定期开展培训和优秀专家型教师讲座活动,将专家型教师丰富的教学知识与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使他们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其次,通过观摩讲课与专家评价,提高教师将系统化、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鼓励他们在听取其他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学习其长处,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三,定期举行研讨会,教师通过发表自己对培养内容和效果的意见、总结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3 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校本教研
要改变传统教师“教书匠”的形象,使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创造者,就必须使其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校本教研是一种主要方式,它是一种以学校为本位、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活动。通过校本教研培养科研型的专家教师,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不断思考、研究、总结中发展和提升自己。校本教研鼓励教师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限制,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并确立主题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导师制,为他们的科研提供相关的指导意见,保证科研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将科研与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要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行动研究中来,真正做到“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教育发生的地方研究教育,有效地加强教育研究与学科教学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研究教学,通过研究促进教学,最终达到教育和教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适应了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以分科课程和分科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也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分科课程和分课教学以学科专业知识内容及其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优先性。忽视了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法、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有效融合,割裂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密切联系。这使得教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专业知识,导致了专家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法的分离,同时也造成了学科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分离。
1 学科知识内容与教学法的分离
传统专家型教师的培养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专家型教师真正成为具有“教学专长”的教师。但这仅仅是单独向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分离。教师即使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法知识,也不能将它们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应用,从而降低了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型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更要掌握学科内容和教学法的整合知识,掌握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恰当地利用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2 学科知识内容与技术的分离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对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方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应用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当一种新技术产生时,不假思考就盲目地要求教师进行学习,并要求其必须用最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事实上,技术自身的先进性并不能自动地转变成其在促进教育教学上的先进性,更不能保证其有效性,重要的是要将技术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才是专家型教师培养中应该关注的。另一方面,在专家型教师的培训过程中,虽然开设了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却没有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开设,造成了学科内容与技术的分离,这样不利于更好地发挥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之间的有效融合,盲目地学习教法、追随技术,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仅仅是把它们生硬地照搬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应用方法和技巧。一名真正的专家型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学科内容、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样一来,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显然迫切需要借助于一个新的概念框架,而TPACK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
四 TPACK:专家型教师培养的新框架
TPACK,它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及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是对教师在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实施有效教学所需知识类型进行理解和描述的一个新框架,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这一概念框架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彭亚·米什拉(Punya Mishra)和马修·克勒(Matthew Koehler)于2005年首次正式提出,并于2009年做了发展,而其思想基础则是李·舒曼(LeeShulma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PCK(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旨在使教师理解技术与学科内容知识的整合以形成有效教学。
1 TPACK的概念架构
“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包含三个主要部分:TK(技术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和PK(教学法知识)以及由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知识:TPK(整合了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CK(整合了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PCK(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TPCAK(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是在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它并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强调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有意义的整合。技术、教学法以及学科内容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在不同情境下,技术、教学法及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专家型教师要能够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学科教学,能够根据教学实际创设独特的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方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 TPACK对专家型教师的新界定
马修·克勒和彭亚·米什拉曾指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不良型的领域,而造成这种复杂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知识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整合技术的复杂性来自于整合知识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提升,这种复杂性的提升又来源于多方面的、动态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要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的这种动态复杂关系,能够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专家型教师更要以技术、教学法及学科内容整合的观念进行教学。
当今的技术增强型社会要求专家型教师深入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并根据社会要求和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技术融入特定的学科教学中,通过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的整合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一个真正的专家型教师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添加到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在新技术引入的过程中,对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的整合形成高度的灵敏性,掌握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维持这种动态平衡,并创造新的平衡,以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使技术、教学法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 TPACK对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新发展
在TPACK概念框架的指导下,新型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强调教师在掌握系统知识、教学法和技术的同时,更侧重于如何让教师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这需要经历不同的层次。以数学教师为例,玛格丽特·尼斯(Margaret L.Niess)等人曾在《数学教师TPACK标准和发展模式》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整合包括识别、接受、适应、探索和提升五个层次。因此,在对专家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促进教师知识整合层次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知识整合的能力。我们认为,基于TPACK框架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有以下几个关键。首先,要通过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以及三者整合的知识;其次,要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培养教师将整合的知识应用于复杂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再次,要在行动研究这一导向的基础上,采取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培养专家型教师应用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以此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1 显性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在注重对以显性知识表现出来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掌握的同时,更注重其基于隐性知识基础之上的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在课程设置上,要突破原有的以显性知识为本位的模式,在以显性知识为基础的校园课程(campus curriculum)的基础上,开设面向隐性知识习得与发展的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并把校园课程与经验课程整合在一起,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
以显性知识为主的校园课程主要是为了丰富教师的技术、教学法和专业知识,使其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在培养教师显性知识的课程设置中,除了要开设使教师掌握系统化专业知识的专业课程、教学法知识课程之外,还要开设专业教学法知识课程,使教师将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有效融合,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要努力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使他们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技术。鼓励教师参与到技术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使他们通过对技术设计过程的参与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并联系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合理建议,使技术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尤其是通过对技术的使用,让教师体会到将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约束性条件和独特优势,并结合学科实际情况,恰当使用技术并结合教学法进行学科教学。
经验课程则是在为教师提供各种参与活动的环境,使教师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TPACK视域下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注重提供培养教师隐性知识的经验课程,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身的隐性知识。基于显性知识培养的校园课程与旨在丰富隐性知识的经验课程的相互融通,促使教师在把握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基础之上,积极主动地对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并促进教师将整合的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一自然主义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应用中以隐性知识为基础,促进显性知识的习得与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隐性知识在自然主义情境中的应用,促进其向显性知识转化,从而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形成一个超循环结构,推动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持续成长。
2 在经验反思基础上,立足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校本培训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给教师提供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与技术整合的系统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具有高度真实性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应用系统知识解决复杂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利用现有资源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在注重经验反思的基础上,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的技术培训,更强调教师立足于真实问题情境的体验式学习,要让教师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在促进复杂教学问题的解决的同时,提高他们应用整合知识进行实际教学的能力。
彭亚·米什拉等人在2010年提出了一个通过设计进行学习的方法来发展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并在最后形成一个体现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知识的复杂螺旋式教学设计。通过进行这一复杂螺旋式的教学设计使教师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掌握所设计的内容,把握技术、教学法与所设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整合知识,促进教师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借助于这一框架,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参与以及与他人的比较与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比赛或汇报讲课等活动,使教师在沟通交流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参与教学观摩、实际教学等活动,使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系统化、多元化的整合知识应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教师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在对专家型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为教师组织实践社团,并鼓励他们积极组织并参加基于实践社团的各种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引起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的兴趣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其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 基于设计的研究导向下的校本教研超越了行动研究中单纯的实践问题解决取向
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为教师提供一种真实、自然的研究环境,使教师在了解现实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等过程,得到符合现实需要的理论,促进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这就需要在原来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校本教研中引入“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新的方法学框架。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于“真实、自然的情境”,每一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都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教师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下,与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教师通过参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突破了行动研究中单纯的问题解决取向,达到了问题解决和理论发展的双重目的。教师在真实、自然地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促进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TPACK视域下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方法学,要求学校在为他们提供真实、自然的问题情境的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促进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根据专业教学经历确定主题进行教育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同时提高教师将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使他们通过科研发现并解决整合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知识的理解。鼓励教师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导向下的校本教研提高研究能力,使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 篇三
[关键词]创新型体育教师 知识 能力 素质 培养途径
一、前言
在以现代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和身心健康及发展个性为目标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下,对体育教师的思想素养、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其自身的思想作风、业务水平、综合素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①。为此,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构建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途径,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教师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有关研究资料十二篇,并对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研究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2)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调查量表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有关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与能力培养内容的问卷调查表,采用“调查―再调查法”对量表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检验。(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获的数据运用常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特征分析
1.学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化特征。体育教育的科学化是指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体育教师及其教学辅助人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订科学的教学训练计划,广泛地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②。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科学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特征。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实施有效的优化监控。第二,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使其方法和手段不断得以改善,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成果加强教学的研究工作,重视体育教学信息的搜集与传递。第三,运用现代人体学科知识,排除危及学生健康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医务监督,使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础。
2.体育教师知识的全面性特征。由于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与技术的传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采用科学而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育知识的全面性越来越突出,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其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也越来越系统化。这就使得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体育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去从事教学工作。
3.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性化特征。教学活动的人性化是对学生的内在需要、主动精神、个性发展视为崇高目的的一种教育③。人性化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所要求的是:注重从学生的内部去寻找创造性的源泉,通过对学生兴趣、动机、情绪及个性的培养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教育,既是针对现代学生的片面发展和人格缺陷而提出的,也是对当前体育教育功利性倾向的纠正。这就要求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实际需要出发来设置教育目标和规划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趋向于娱乐化、生活化和个性化,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分析
1.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分析。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组成教师知识系统的各学科之间组合方式及其比例关系。通过一定中介形式,使各学科的知识组合为创新型体育教师体系中的“元素”。就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元素”而言,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基础知识又是多元的,既包括教育学科知识,又包括人体科学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人体科学知识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等知识。基础知识既是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新问题的工具。其次要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这一点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不仅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核心,同时也是从事体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元素。因为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才可以熟练地把握体育技术的发展规律和教学特点,并能够迅速获取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不断更新教学理论和方法提供保障。再次高校体育教师还应具备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管理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因为现代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才有可能驾驭其教学活动④。
2.创新型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上完成创新过程。这种应具备的能力不仅仅指的是某一种专项能力,而指的是各种能力的集合和多种功能及多个层次的综合体。其内在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1)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敏锐地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拿出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案来付诸实施。(2)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将创意付诸于教学过程并让学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体育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该能力表现为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综合、移植、改造、重组等创新技巧。(3)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学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会涉及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步骤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上进行周密的设计,以使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
有关体育教师能力的研究已大量存在,但如何结合现代体育教学发展趋势的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能力方案,可以说还不多见。为此,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创新型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构成的五种因素:(1)观察能力:包括灵敏感觉能力和对技术战术敏锐的洞察力;(2)获得信息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3)创造思维能力:包括想象力、多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捕捉敏感能力;(4)创新预测能力;(5)创新设计能力。为了进一步说明创新能力构成因素的重要程度,我们对百色市八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见表1。从对“非常重要”的选择频数中明显看出,获取信息和分析利用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所在。
3.创新型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素质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因素及专业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现。创新型体育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心理品质;(3)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与技能;(4)非常注重对体育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具有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为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各种素质在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进行了调查,其统计结果见右表2。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体育教育的创新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途径
由于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为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不断创新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师为了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素质,以求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⑤。为此,创新型体育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1)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不可缺少的手段。(2)在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同时,采用培训、进修等方法全面更新教师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以增强体育教师的知识面,达到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3)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使教师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积极引导教师根据现代教学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思路并大胆运用于教学实践,变单纯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全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锻炼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4)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师的个人潜力,体现个人特长,为营造创新型体育教师的良好环境创造条件。
五、小结
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注释]
①张洁。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118-119.
②申立,兰自力。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4-167.
③何忠,许志林。论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性化与课程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116-118.
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 篇四
一、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根本不能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化学教师开展研究是提高化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有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须积极追踪现代专业前沿知识,还要广泛融入综合性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多方面、广视角融人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科研不断反思,为落实新课程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l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篇五
[关键词]教育硕士,实践性知识,专业必修课程,学科教学历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4-0064-05
自2009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研究生大规模招生以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诸如“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等问题,①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也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施良方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确的选择”。②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有四门:“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和“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这四门课程的设置需要从“教师理解”“课堂教学”和“学生体验”三个维度来理解:1.“教师理解”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在研究《方案》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所领会的课程,即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理解。2.“课堂教学”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运用相关教学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并与学生交往对话的整个过程。3.“学生体验”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学生通过研习任课教师提供的专业学习材料以及在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后所获得的体验或W习经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实践性”。“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硕士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建设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就必须突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并回归到中小学教育实践。
有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①这给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定位和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体系都是依托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学科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学术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制约下,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专业性、技能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被淡化”。②美国一些大学则运用NBPTS(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构建教育硕士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NBPTS提出了教师专业的五项核心主张: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承担责任;2.教师熟悉所教科目的内容,并知道如何把它们教给学生;3.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组织学生学习;4.教师能系统地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③据此,美国明尼苏达―杜鲁斯大学教育学院为教育硕士设立了与NBPTS五项核心主张相一致的课程,针对上述NBPTS第一项和第五项核心主张,该校设置了“系统情境中的教与学”和“领导、变革与合作”等课程,确定了教育硕士与同事在课内外的合作活动和在社区开展的工作;针对第二项核心主张,设置了“教和学的基础:课程理论与设计”等课程,确定了现场教学、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经验联系起来等运用理论于实践的活动。④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在职人员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重视培养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每个研究方向的课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各专业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课程(在其中学生必须修习几门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专题研讨课程(专业方向内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问题),⑤课程设置较为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以“运用理论于实践”为核心目标重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十分必要的。
实践取向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历史学科教育的实践能力,同时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理论特征。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专业理论层面,历史学科教学方向有自己的学科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学位课程必须建构较为系统的老师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知识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必须达到优秀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课程教学知识。2.实践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必须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并能够有效搭建起“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专业必修课程的落脚点是历史学科教育实践。3.理论与实践交互的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实施的着力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从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中抽取出学科教育的理论特征,又能把掌握的专业理论语用到具体情境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历史学科教学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
美国学者舒尔曼最早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俗语,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具有实践特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由课程知识、内容知识、学习者知识、情境脉络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目标等经过教学推理行动形成的,⑥这种推理行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知识”等静态的知识进行理解、转化、教学、评价、反思并产生新的理解,才能产生学科教学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的合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Cochran、DeRuiter、King等人发展了舒尔曼研究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中的“knowledge”一词的含义应是“knowing”,该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教师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背景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四种类型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Cochran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是:“教师对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①具有实践性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合金;2.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3.是一种内隐的知识;4.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表现。由于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而促进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致力于历史教师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取向”的特征。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基础是掌握必备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即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的语言表述必须是专业的,但是有了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必然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历史教师,其中最为关键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如何把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
(二)依据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性知识已有的水平
我们通过对上海、江西和甘肃三所师范大学新入学的62位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发放问卷,主要从基本情况、学生时代历史学习体验、本专科期间专业学习、历史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四个部分进行调查,发现如下:
1.生源构成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大部分教育硕士没有教师从业经历。
2.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中学生时代经历的历史教学策略对于其对历史教育的理解影响比较大,大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论教师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的阶段。
3.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本、专科期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综合化程度不高。
4.历史教育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认为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中学生阅读量有限,学生史料的查阅和辨析能力偏低,等等;(2)教师方面:缺少有效指导中学生的策略性知识,文献史籍阅读量不足导致对教科书解读不深,依赖网络资源,难以把握教学内容,对学情分析不足,不知道如何唤起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历史意识,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中学生管理纪律等方面缺乏经验,课堂讨论容易偏离轨道,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等等。
调查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的知识均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状态,历史学科知识的欠缺、学科教学知识都严重不足,而最为突出的则是后者。
施良方教授认为,一般说来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标准:1.“注意课程内容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c相适应”。②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与中学教育历史课程内容最大的不同是专业性的,参照国际上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以从参考以下三个要素来选择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
(一)参照《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标准》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强调中学教师要以“能力为重”,认为合格的中学教师需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这套标准主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体规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其中,“专业知识”部分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专业能力”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而2012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也特别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其课程内容设计指向实践性的原则是:“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主要参照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在专业能力部分提出了“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要求。上述两套标准的颁布,为合格历史教师和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强化“历史专业知识”,获取与“历史教学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内容,要对学科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成长为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国外历史教师的专业标准也为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005年,美国伊利诺伊州颁布了详细的教师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资格证获得者,必须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并决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从“教职人员的总体要求―教师标准―社会科学核心标准―历史学具体标准”四个层次提出要求,强调历史教师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后,还必须具备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研究方法和专业理论。①这个标准强调,合格的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历史学本体性知识,但前提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个性发展与学习、差异等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2006年,澳大利亚历史教师专业标准项目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历史教师课程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参与作了规定,对专业知识提出的要求是:1.教师需要知道的学科知识;2.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如何学习历史文化;3.教师要知道他的学生。②其中的第二条,则相当于舒尔曼所说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对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而言,第二、三条是直接指向历史教学实践的,应该是重点学习的知识。
(二)参照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最新成果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一致强调历史本体性知识,认为教师的知识体系主要由历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以不同水平的历史教师为个案开展的质性研究发现,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呈现出个性化、情境化、默会性和综合性特征,这些研究为历史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分析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固然要服务于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如果课程内容不能与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有机结合,对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也不会很大。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他们学习的特点,并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在未来成为高素质的历史教师,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具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优秀历史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新入学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他们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这种现状与优秀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已有的水平出发,注重基础性,确保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四)面向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
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要面向真实的专业生活,理论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能够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中,备课、上课、考试评价、听评课、日常管理都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完成的专业事务,也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绕不开的内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T士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历史学科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学科教学与案例分析”“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和“历史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历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指向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2014年以来,我们已在上海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两届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将历史学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能力,也即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很有必要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整合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提高他们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历史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在实践中体现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节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抉择。因此,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可直面这些问题,以案例教学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教育部教指委规定的四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交叉,如都包含历史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教学实施、历史教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但又各有侧重,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也应注重联系,并有所侧重。“历史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包括历史课程与教材的基本内涵和编制的基本理论,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熟悉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体系,形成较高的教科书解读能力,并具备独立从事对教科书不同类型内容进行分析解读的研究能力。“历史教学与案例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怎么教的问题,具体包括掌握历史教学设计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流程,形成历史教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流程并在实践中运用,具备独立从事案例研究的能力。“历史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主要指向历史课程、教学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如何测量与评价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课程评价”“历史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历史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历史教师评价以及我国历史学习测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等。这四门课程的核心内容都必须指向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与其他相关课程有效衔接和沟通。“历史教育前沿专题研究”主要了解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不同方面最新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动态,并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专业领域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并训练文献综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无疑应当是学科教学知识,但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并实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是优秀的历史教师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国家历史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客家史和苏区史领域的研究很有特色,因此,在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贯穿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容,对教育硕士硕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的研究生对这方面内容特别感兴趣,通过“王阳明与赣南地域文化”“客家迁移史与客家文化”等高中校本课程案例学习,比较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硕士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篇六
论文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科学(3—6年级)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在小学阶段新开设的综合课程之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也就是小学科学教的素质关乎科学课程实施的成效,关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目前,小学科学课教师大多为非专业出身,教师总体胜任力不强。调查显示,能胜任科学课教学任务的占11.8%,比较吃力的占52.9%,很吃力和不能胜任的占36.3%。而且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设置重知识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实施重讲授轻活动参与的方式、课程评价重鉴别轻发展功能等问题。对此,应构建基于小学科学教师发展需求的先进性、可行性的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从小学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探究。
一、课程目标: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要求,确定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提升专业综合素养,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虽有不同,但一般认为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三个方面。所以,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目标旨在提升科学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具体地说,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使他们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科学课程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课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策略、教学反馈与调控、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探究学习环境创设等教学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合作意识,提高其自我规划、自我调控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不断促进小学科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设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的课程
我国目前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科学课教师较少,调查表明,现任科学课教师中有70.1%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工类学科,有6.4%来自音乐、体育、美术等文体类学科,有23.4%来自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学科。这些非专业科学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科学课、其他学科教学实践的锻炼,虽然已具有作为教师的一些专业素养,但由于缺乏科学教育专业的系统培养和切合科学课教学的专业培训,他们还欠缺胜任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一些专业素质。所以,他们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紧迫性的困惑或问题将是培训的主要内容。
依据科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五维度:教学理念、学生理解、知识体系、行为能力、专业成长,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发展需求,遵循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专业能力的实践性、专业发展的合作性与自主性等原则设置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本文主要从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四个课程模块选择最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内容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课程
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都属于专业知识素质,它们是教师从事有效学科教学的基础。
学科知识单一是目前影响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因素之一,调查表明,25.9%的小学科学教师最急需得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科学课是一门融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课程,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知识。针对小学科学教师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术语和科学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应加强包含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在内的跨学科知识的培训。为了达到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科学本质,针对我国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观理解的偏差,可以开设科技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
总之,通过开设科技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综合科学知识、生命科学基础、物质科学基础、地球与宇宙科学基础这些课程,加深小学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课程
仅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并不是教师知识的特征,教师应掌握如何把特定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0ntent Knowledge),它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塔米尔(TaHlir)提出学科教学知识应包括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知识、评价知识。据此,相应地确定科学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标准深层剖析;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知识,为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尤其要提到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学习的知识,这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进行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必须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如何学习科学、已有的科学经验等知识。另外,上述教学知识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就形成了下面所要阐述的教学实践能力,所以,课程设置时把教学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相结合,重点在下面的教学实践能力课程模块中详细阐述,本模块中的教学知识和评价知识整合形成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指导这一内容。
(三)教学实践能力课程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中的核心构成。一般认为,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调控、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中尤其要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的能力。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在科学课教学中,是在“讲科学”。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也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应强化教师如何运用探究教学策略的指导,提高教师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的能力。另外,在一些教师抱怨实施科学课程的资源缺乏时,却忽视了教师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所以,通过对教师如何进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效指导,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小学科学课的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教师的专业态度中一般都提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反思与合作等方面。尤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教师自主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自主发展是其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与合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分析、反思、概括,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25%的小学科学教师最急需得到“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培训,为此,开设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训专题,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促进其逐步成长为“研究反思型教师”。自我反思和合作交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反思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反思,激发教师不断自主更新与发展的原动力,促进教师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还要密切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创建教学共同体,共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为此,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合作案例的解读,提高参训教师反思、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结合小学科学优秀教师成长案例的分析,激励参训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提升。 转贴于
三、课程实施方式:采用参与式、案例式、校本培训等多样化方式
课程实施主要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两个阶段。集中培训阶段主要完成重要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研讨与体验,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课程的强化训练、案例分析、参与体验;分散研修阶段一方面是对集中培训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和深化,尤其使教学实践能力在小学科学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是通过设计选修课程,开展更切合小学科学教师个体情况的培训,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一)集中培训
传统教师培训存在重讲授、轻参训教师主体参与,忽视培训者与参训教师积极互动、平等交流等问题,为此,适用有利于参训教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体验、互动交流、反思实践的培训方式。针对小学科学教师普遍欠缺且需要专家引领的理论内容,可以采用讲座与研讨结合方式,这样在倾听、思考、研讨中深化小学科学教师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培训方式,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将主要采用参与式、案例式、工作坊式等多样化培训方式,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培训效果。
1.参与式
参与式培训是在全员参与的氛围中,参训教师亲身经历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自身教学观念、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师应运用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但如何有效实施科学探究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参与式培训,让小学科学教师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中体验,“做”中学,在主动参与的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科学探究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2.案例式
教师的在职培训应和他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案例式培训是以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的解析为主线,以所学教学技能的运用为内容,在教学观摩、研讨、反思、实践中,逐步提高参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案例式培训一般指向小学科学课教师遇到的教学问题,所以,培训更具针对性、更具实践操作性。
3.工作坊式
工作坊(workshop)式培训是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过程,且参与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并一起讨论方案如何推动、如何付诸实践,以及如何反思、改进完善方案。它一般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由参训者、优秀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共同互动交流、积极思考,制定主题的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分散研修
分散研修阶段,参训教师将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继续参与培训,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校本培训与网络培训方式。
1.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以校为本的培训,是在学校情境中,基于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小学科学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主渠道。短期的集中培训难以有效训练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在小学科学日常教学实践中,在运用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中,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具体实施中,在教师相互观摩、交流中得以训练。校本培训更有助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
2.网络培训
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规定的指导下,发挥教师网络联盟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各地市教师教育网,建设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丰富资源,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同行交流互动等网络学习方式,为小学科学教师之间、小学科学教师与名师、科学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一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良好发展氛围。
四、课程评价:促进教师提高的发展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导下,为参训的每位小学科学教师建立档案袋,实行教师档案袋评价。
教师档案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选择、收集被评价教师的一些文本材料、实践记录等成果,展示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状况的质性评价方法。它不仅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而且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篇七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师 学科教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49-01
引言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阶段中,中小学基础英语教师应该在知识、能力和观念三个层面上实现自发和自觉的转变(徐仲林等,2003)。因此,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有先进的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支持,才能够带动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活动设计上的变化。
一、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Shulman(1986)首次正式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PCK)这一概念。Shulman(1987:8)指出PCK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朱晓燕(2004:64)指出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师知识是各种知识元素的有机结合,主要融合了教学目标、课程知识、主题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自我认知知识。是专家教师所独有的一种综合知识结构。吴一安(2008: 35)的“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是指“融通外语学科知识和外语教学知识的整合性知识”。主要基于英语教学除了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与管理,还包括教学推理、课程知识、学生的了解、和教育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从以上概念得知,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的多样化是因为不同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定义不同,但是把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一种综合性知识的研究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的研究表明PCK已经深入地被研究,从而形成它的基本概念的扩展和延伸。
二、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Shulman(1986)指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整合。Grossman(1995)把专家教师的PCK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教学目的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教学情景知识和自我认知知识。Andrews(1999)认为英语PCK由六个部分构成:教师语言意识、主题认知、学生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情景知识。Tsui(2003)认为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学习管理和课程设置。朱晓燕(2004)指出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师知识是各种知识元素的有机结合,融合了教学目标、课程知识、主题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自我认知六种基础性知识。吴一安(2008)提出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知识、教育情景知识、教育目标知识。
三、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特征
(一)非客观性
吴一安(2008)指出英语PCK具有非客观性,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反映他们的教学观,以及学科教学能力。另外,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还包括教师如何教的知识,所以需要具备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科教学能力,这是整个教学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不同的教学观和学科教学能力,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技能性
英语学习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说和阅读实践。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实际使用能力。英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之处在于既教知识又教技能,让学生掌握并运用。
(三)实践性
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建立在教师反思的基础上。来源于课堂实践和生活学习中的经验反思,经过归纳与总结,从而不断获得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获得基于有经验、有目的、有重点的反思。
(四)创造性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较强的创造力,外语教学中,缺乏相关的社会文化情境,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建构生成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方面知识的不断综合并且创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需要不断创新。
四、中小学英语教师PCK研究的意义
首先,英语学科教学知识能够促进有效的英语教学。俗话说的好,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在这个教师知识量的关系中,不仅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还有其他的知识,如果忽视的话,将不能完全发挥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对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中各种成分的研究,可以为英语教师教学知识发展提供指导。并且为构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Andrews,SJ.the Language Awareness of the L2 Teacher:It’s
Impact upon Pedagogical Practice.Language Awareness,2001,v.10n.2,
p.75-90.
[2]Grossman,P.L.Teachers knowledge.In M.Dunkin(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nd edition.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