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写《荷花淀》教学反思优秀6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快回答美丽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写《荷花淀》教学反思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一

以前的课堂,都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强。新课标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在课堂上体现主导作用。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中,发现更精彩的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深的发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遵循和贯彻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对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思考这节课从准备到具体实施的过程,我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不足,也领悟到很多的教学技能,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

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依据教学理论的指导去寻找、开发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尽量做到:

(一)明确这一节课的实施原因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45分钟内要达到以上目的去要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我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法,通过分析小说三要素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学习运用对话、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预习工作,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生字新词的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文章内容分成了三大段。课前让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段情节。

(三)精心设置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部战争小说,《荷花淀》的意境是优美的,语言是诗化的,与传统战争文学血雨腥风的场面大相径庭。为了体现这一特点,我上网搜寻许多战争场景的图片,加深学生对“诗化”小说的理解,同时截取荷花淀视频,帮助学生融入美丽的荷花荷叶场景中去,获得感官多重享受。

(四)多次修改、试讲,及时调整思路和设置的问题,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和同组的老师的宝贵意见,共同商讨教学重点、难点,怎么导入,怎样引导,怎样深入等等,及时变更教学思路。

反思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一)充分设置让学生发问的平台。

每当学习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学生总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也可能是学生思维深入、探究问题时所迸发出的火花。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有问题意识,以赏识启动探究。课堂中教师要留一些时间请学生发问。这方面没有设置得当,赶时间,认为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成教学目标即可,这样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反映出教师问题意识的淡薄,并没有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初衷。

(二)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进行文本的解读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我牢牢抓住三要素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爱情、亲情、友情是人性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荷花淀》在表现抗战的重大主题时,把战争的硝烟溶解于军民的欢笑之中,显示的不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是战争留下的创痕与血污,而是军民在战斗之后所获得的喜悦与欢乐。它有意避开重大的战斗场面,而选择充满生活情趣的题材来表现主题;它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沿着生活的自然顺序,用细腻的笔触从容不迫地表现白洋淀人民战斗的抒情画面;是用诗一样的抒情笔调来描摹一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画面。在此我设置让学生讨论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领会平凡的景象中点染出生活茫然的失意、从容的谈笑、隽永的诗情,读后余音缭绕,暖流潜身。《荷花淀》在塑造人物方面,重点写了水生夫妇月夜话别,他们既没有豪言壮语,也不存在悲痛伤感,从那简短传神的对话和精练含蓄的细节里渗透出诗意。在这里我设置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揣摩语言,通过语言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它还写了四个妇女,她们相约探夫,一路上无忧无虑,说说笑笑,给战争的环境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乐观的气氛。特别是她们相聚在水生家里,与水生女人商量去探亲,五个妇女五句话,或乘巧、或直率、或老实、或急躁、或爽快,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给小说注入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学生对语言生活化和形象化表现出极大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

(三)课堂开放性的教学策略需落到实处

以前的课堂,或者是满堂灌,或者是满堂问,总而言之,都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课堂上没有真正的思想的火花。即便有时出现精彩的辩论,也是老师一手精心策划的,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强。新课标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很多老师又误解了新课标的精神,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做法,如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谈,随意发挥,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的观点,老师也没有加以纠正或否定,反而大加赞扬,其结果是让学生往歧路上越走越远。新课标还有一句重要的话,老师要在课堂上体现主导作用。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笔者认为,首先,当学生的质疑有明显偏差时,老师该否定的就得否定,不可助长偏差之风。其次,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中心时,应当及时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及时的拉回到主题上来。再次,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中,发现更精彩的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深的发展。

反思三:关于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

(一)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活动形式的反思

这一节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及师生问答式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觉得应该更好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使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多沟通与合作,相互质疑,能够自主阅读文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动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让学生产生兴趣,但是学生由于临时怯场,发挥并不是很好,没能将人物性格通过语言充分表现出来。

(二)对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让学生概括拟订段落小标题时,如果能够概述故事情节之后再拟订小标题则更好,兼顾到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另外应该加强景物描写对人物烘托作用的梳理,让学生去找景物和人物和谐的地方——“白色”、“月夜下”将水生嫂纯洁柔美烘托得很到位,可以顺势深入探讨文本烘托人物形象的解读。另外,今后的教学应该如何走出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设计是我目前必须探讨的内容,或许走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才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高级形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表现反思

这堂课往日活泼的学生由于教室后有许多老师听课,显得特别安静,不能够充分发挥6班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我的表现也比平时紧张。在时间把握上没有处理得当,拖了几分钟课。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我们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是可能就会过度依赖多媒体,束缚自身教法的发挥,所以这堂课总是关注着电脑的操作,在教学过渡上做得不是太好,以后对文本的探究与分析应该更深入些,细节过渡等问题设计应该更详细些。最后就是以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板书,很少在黑板板书,加上操作多媒体画面切换的时候稍微快了一些,学生大多没有记录下重点纲要,是这次公开课以至所有多媒体教学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

反思四: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而不是传授太多的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那么他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深思的地方。当然,深思固然重要,但更要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尝试。只有敢做,勤做,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才能轻松地驾驭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教学的乐趣,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二

语文课该怎么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以前都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不少,但学生却没掌握多少知识,尤其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新课标认为,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主要的作用是“导”。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遵循和贯彻“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对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思考这节课从准备到具体实施的过程,我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不足,也领悟到很多的教学技能,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了综合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文本的目标,我们在备课和上课时才会有针对性,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引导学生鉴赏环境描写和分析人物性格,进而完成对主题的挖掘。为了在45分钟完成这一目标,我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法,通过分析小说三要素来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分析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的性格,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2、考虑学生实际

《荷花淀》这一课安排在了必修二中,学习本文时学生进入高中已经半个多学期了,经过着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是还缺少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考虑到这些,我提前布置预习工作,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生字、新词以及阅读课文的浪费教学时间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的融入课文。

3、精心设计导入

作为一部战争小说,《荷花淀》的意境是优美的,语言是诗化的,与传统战争文学血雨腥风的场面大相径庭。为了体现这一特点,我以战争来导入,上网搜寻了许多战争场景的图片,放在导入中,形成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诗化”的理解,同时搜取了许多荷花淀的优美图片,帮助学生融入到美丽的荷花、荷叶场景中去,获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

4、听取前辈指导

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精心查阅资料,多次修改,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和同组的老师的宝贵意见,共同商讨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实践

1,预设问题

为了把学生导入到预设情境中,很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老师往往要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本文中主要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站在水生嫂的角度为文本拟订标题;通过阅读体验环境描写的优美;美丽的家乡遭到外族入侵,主人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三个问题就将情节、环境和人物三要素串到了一起,把学生导入到了我们的预设情境中。

2,思考时间

有了问题之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但往往是老师怕课上完不成教学任务,给学生留的时间不充分,甚至不够,说是四分钟,过上两三分钟就开始提问,这样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更不能有条理的将问题回答好,老师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修改或者否定,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以后可能就不敢主动起来回答问题了。在这一点上我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再加上学生课前预习的。好,所以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学生都能够回答的很好。

3,小说教学

情节、环境和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所以学习小说时要牢牢抓住这三点。但情节并不是小说的重点,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小说是用来写人的,写人的命运和遭际,写人的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所以人物性格的分析才是小说的重点。《荷花淀》在塑造人物方面,重点写了水生夫妇月夜话别,他们既没有豪言壮语,也不存在悲痛伤感,从那简短传神的对话和精练含蓄的细节里渗透出诗意。在这里我设置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揣摩语言,通过语言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它还写了五个妇女在水生家里相约探夫,五个妇女五句话,或乖巧、或直率、或老实、或急躁、或爽快,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给小说注入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学生对语言生活化和形象化表现出极大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

三、课后反思

1、课堂气氛

本节课由于有许多老师听课,学生显得有些紧张,我的表现也比平时紧张,没有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整体显得有些沉闷。

2、教师语言

在一些环节上语言罗嗦,很想把问题讲明白,害怕学生听不懂,但却是越讲越不明白,在这一点上以后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

3、教学设计

开始在设计人物分析这一环节时,我设计的是先讲水生嫂,再讲五个女人的对话,但在课堂上学生却先说出了五个女人的对话,我就及时调整思路,分析了五个女人的性格后,问:“在这些人物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又把问题引向了水生嫂。课下我思考这一环节,发现这样做比我设计的要好的多。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那些更能贴近生活的对话或描写,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这一方面下功夫,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的突破口。

4、教学行为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传授多少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那么他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深思的。

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三

(一)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活动形式的反思

这一节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及师生问答式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我觉得应当更好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使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多沟通与合作,相互质疑,能够自主阅读文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动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让学生分主角朗读也让学生产生兴趣,可是学生由于临时怯场,发挥并不是很好,没能将人物性格经过语言充分表现出来。

(二)对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让学生概括拟订段落小标题时,如果能够概述故事情节之后再拟订小标题则更好,兼顾到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本事的培养。另外应当加强景物描述对人物烘托作用的梳理,让学生去找景物和人物和谐的地方——“白色”、“月夜下”将水生嫂纯洁柔美烘托得很到位,能够顺势深入探讨文本烘托人物形象的解读。另外,今后的教学应当如何走出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中的知识,并且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设计是我目前必须探讨的资料,或许走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才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高级形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表现反思

这堂课往日活泼的学生由于教室后有许多教师听课,显得异常安静,不能够充分发挥6班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我的表现也比平时紧张。在时间把握上没有处理得当,拖了几分钟课。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来说确实简便了不少,可是可能就会过度依靠多媒体,束缚自身教法的发挥,所以这堂课总是关注着电脑的操作,在教学过渡上做得不是太好,以后对文本的探究与分析应当更深入些,细节过渡等问题设计应当更详细些。最终就是以为多媒体能够代替板书,很少在黑板板书,加上操作多媒体画面切换的时候稍微快了一些,学生大多没有记录下重点纲要,是这次公开课以至所有多媒体教学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

反思四: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而不是传授太多的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那么他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深思的地方。当然,深思固然重要,但更要能在自我的教学实践中来尝试。仅有敢做,勤做,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才能简便地驾驭课堂。在简便、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教学的乐趣,成为学生喜爱和敬重的教师!

《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四

《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的声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沟通。因此,本课将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

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昨天请大家阅读了一篇小说《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吗?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引导学生畅谈,如果学生能谈到人物对话的精彩就直接定向研读。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的,就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就锁住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文中有很多处人物对话。那么,把握人物语言的最便捷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结合语境,诵读品味,比较揣摩。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自己所选取的对话语段,找一句自己认为最传神,最动人的话,何大家交流自己的赏析和感受。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神态细节描写

2、设计语言变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揣摩

3、引导学生将语言鉴赏深入到人物思想和形象鉴赏上

4、组织学生演读

具体语言鉴赏点:

1、怎么了,你?(你怎么了?)倒装句式急切,关心

2、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说/斜着眼说;就你积极)心态真诚,羞涩、无奈、自豪顺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水生的“脸红”“气喘”和避闪拖延的态度,体会他想说又怕说不知道怎样说的。矛盾心理,水生嫂察言观色、急于求知的心态,都体现在人物语言中。

3、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嫂说此话时,既没有愤怒的表情,跟没有偏激的行为,只是一个普通妇女突然要承担家庭一切重担时本能的反应。从后面对话可见,她提出家里困难,是希望丈夫理解而已,绝非设障碍拖后腿,虽无豪言壮语,但她那识大体明大义甘愿牺牲的美好心灵同样熠熠生辉。水生嫂表现出的人之常情,使人物更贴近生活,与普通人距离更近,越发真实可爱。

4、嗯。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好。行。)嗯,发音沉重厚实,嗯出了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情操:因为挚爱丈夫,她心情极其沉重,说不出轻快的字眼;为了丈夫的安心抗日,在艰难的任务,他都会坚决完成,无需夸口,也不会信誓旦旦。

5、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抓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还是要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因为有时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有的人表现得太随便了。这是丈夫对妻子的珍视,不能收到侮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小结:从这段夫妻话别中,我们不难看出水生嫂理解支持丈夫,吃苦耐劳,淳朴善良,舍小家为大家,深明大义,任劳任怨。还可以看出夫妻情深,生离死别的凄美。

学生诵读后,引导学生活动:

1、揣摩说话的意图,补充水生嫂的后半句话。(我们要去得小心啊。)实际上是巧妙地将要不去得划转到了如何去上了,比别人想得远,显得沉稳。

2、为每句话的人物加上神态描写。第1句托辞自然,精明乖巧;第2、4快人快语;第5句忸忸怩怩;水生女人沉稳。

如:一个新媳妇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忸怩地说:“……”

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稳重或羞涩,跃然纸上。都表现出对丈夫想念牵挂,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

学生诵读,女人们忘记不痛快,说笑起来后,为什么骂丈夫?骂了什么?

反观几个女人骂夫,全是夸夫,骂在嘴上,夸在心里,这种俏骂帮衬的高明夸法,体现了白洋淀妇女的幽默风趣。

学生诵读,讨论:

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咱们来读一读,品一品,辨一辨。同桌间讨论一下。

小结:

第六句首先可以排除;第一句是撅着嘴说的,有点撒娇的味道,气质不像;第四、五、七句充满了不服气,与水生嫂深明大义的特征不符合;第二、三句有可能,但这两句与她沉稳的个性也不能完全匹配。这里没有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其实,这时候,究竟谁是水生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

由被动旁观到主动投身战斗反映出这群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平日里守着家、编着席对丈夫想念牵挂显得真挚多情的荷花淀妇女在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对于这群没有名字,也淡化了肖像,却能和男子一样保家卫国的荷花淀妇女,我们怀有的只能是深深的敬意。这恰如孙犁自己说的:“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给我们品尝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也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

齐读最后一段,下课。

写《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五

(一)对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活动形式的反思

这一节课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及师生问答式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我觉得应当更好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使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多沟通与合作,相互质疑,能够自主阅读文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动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让学生分主角朗读也让学生产生兴趣,可是学生由于临时怯场,发挥并不是很好,没能将人物性格经过语言充分表现出来。

(二)对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让学生概括拟订段落小标题时,如果能够概述故事情节之后再拟订小标题则更好,兼顾到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另外应当加强景物描述对人物烘托作用的梳理,让学生去找景物和人物和谐的地方——“白色”、“月夜下”将水生嫂纯洁柔美烘托得很到位,能够顺势深入探讨文本烘托人物形象的解读。另外,今后的`教学应当如何走出课堂,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书本中的知识,并且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设计是我目前必须探讨的资料,或许走出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才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高级形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表现反思

这堂课往日活泼的学生由于教室后有许多教师听课,显得非常安静,不能够充分发挥6班学生活跃课堂氛围的优势,我的表现也比平时紧张。在时间把握上没有处理得当,拖了几分钟课。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来说确实简便了不少,可是可能就会过度依靠多媒体,束缚自身教法的发挥,所以这堂课总是关注着电脑的操作,在教学过渡上做得不是太好,以后对文本的探究与分析应当更深入些,细节过渡等问题设计应当更详细些。最终就是以为多媒体能够代替板书,很少在黑板板书,加上操作多媒体画面切换的时候稍微快了一些,学生大多没有记录下重点纲要,是这次公开课以至所有多媒体教学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

(四)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而不是传授太多的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那么他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我想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教师深思的地方。当然,深思虽然重要,但更要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尝试。仅有敢做,勤做,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才能简便地驾驭课堂。在简便、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教学的乐趣,成为学生喜爱和敬重的教师!

《荷花淀》教学反思 篇六

一、文学常识

1、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2、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3、《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白洋淀地区的抗日斗争生活,没有着重表现战争场面,而是独辟蹊径,从青年夫妻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主要从水生女人为代表的青年妇女这一侧面去表现意义重大的主题。

4、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

二、结构

《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

三、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主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五、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六、生动的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 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打捞战利品,也有许多细节描写。

如: “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的拿手戏。”这里,把打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摸鱼揉合在一起。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船上”,几个青年妇女又把掉在水里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去,又丢过来,渲染了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戏谑的情感。

七、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了故事情节。

水生和妻子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微妙心理活动和人物的精神面貌)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们几个呢?”──侧面打听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流露出她的温情和忧虑,表明了她对丈夫的关心、体贴,也表现了她细心、稳重的性格。

当她得知淀里的斗争形势变了,丈夫报名参军后,她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来“你总是”这种口气多半用于责难,可这里却用于对丈夫的称赞,写出了她对丈夫的依依不舍,也写出了她识大局、明大义,积极支持丈夫参军的崇高品格。

从水生嫂的言语中流露出依恋丈夫的感情,为下文伏击埋下一笔,是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础。

几个妇女商量去马庄探望丈夫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

巧: 来得不巧,巧遇敌人,巧逢亲人,无巧不成书。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这段对话,把她们羞涩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反映出侥幸心理,促成她们归途遇敌,躲进荷花淀,无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为歼灭敌人创造了条件,这段对话对情节发展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