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范文【优秀8篇】

这里的8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范文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春蕾计划遭质疑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 篇一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所谓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创造教学条件,去选择组织和传递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经验的过程。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设计的依据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要以国家课改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1.综合性。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指定性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应充分体现综合性。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发展学生综合学习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实践性。教学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这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以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突出教学实践的设计,注重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要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使整个教学设计以操作训练为主,在操作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体悟。以操作训练为主线,这也是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设计区别于其他学科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志。

3.可行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注意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和基本教学环节(诸如准备器材、导入新课、讲解演示、学生实践操作、总结评价、布置作业、整理器材等)加以具体分析,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参与和经历劳动过程,进行愉快的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程序

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采用诸如参观、故事、实物展示等布置学习任务。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实践范围,诱发探究动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进入探究状态,在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归纳出问题之所在。

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学生就要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在开放的情境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思路点拨,促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以科学的态度从不同角度认识自我,形成多种形式的“作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之后所取得的“作品”(实物或有关材料)进行交流、研讨,与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

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基本模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主题。这与一般程序大致相同。

2.激趣导入。可以由实物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亦可由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活动,还可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感受和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进入实践活动环节。

3.启发探索。教师集中或小组合作进行,安排活动时间,提供活动相关资料和工具,通过引导确定活动具体内容、开展形式、实施进程、方式方法等。

4.实践体验。活动实施阶段,多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进行,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小组、集体活动等。有些活动可以采取师生或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外指导者合作的方式进行,但教师主要作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方法、资料、工具等辅指导。

5.总结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倡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6.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提升活动水平。

这6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灵活安排的,但不论如何,整个过程都应体现学生是课程实施主体、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程理念。这个模式的重点在于突出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性质,但也没有忽略教师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参与和促进的作用。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为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优质服务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实物”作品,诱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2.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出对技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3.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技术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都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5.根据中小学生的性别差异控制好学生的劳动强度,做好劳动保护。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安全。

6.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新的资源,尤其要注意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作者单位

社会管理责任体系 篇二

论文关键词 经济法 行政法 社会公共性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区别的典型观点

(一)国家干预经济说

该说认为二者区别为:(1)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权力从属关系,一般不直接具有经济内容;而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组织和管理。(2)调整方法不同。行政法主要采取单纯的强制性方法;经济法则是采取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3)主体不同。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而行政法主体只限于国家行政机关。(4)任务不同。行政法着重于巩固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经济法主要是巩固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5)诉讼程序不同。属于行政法调整范围内的行政处分,纯由行政诉讼程序解决;而属于经济法调整范围内的经济和行政纠纷,则视问题的不同,分别由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解决,将来还有可能由单独的经济诉讼程序解决。

(二)国家经济调节说

该说认为二者的区别:(1)管理目的不同。一般行政管理,专于保障国家正常的行政活动,以维护政治、治安及其他社会秩序;国家经济调节,在于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按照国家意志发展。(2)管理方式不同。行政管理主要采取行政命令或直接管理。经济调节则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利用强制方法、计划、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3)管理原则不同。行政管理贯彻命令与服从的原则。经济调节则贯彻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和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基本原则。(4)管理内容不同。行政管理主要涉及政治、治安、文教等非经济领域,也包括一些经济领域。经济调节只涉及经济领域。(5)侧重角度不同。行政管理主要是微观管理。经济调节主要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和宏观角度进行调节。(6)管理主体不同。行政管理主体为行政管理机关。经济调节主体不限于国家行政机关,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

(三)社会公共性说

该说主张二者的区别:(1)调整对象的性质不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而不必强调社会公共性。(2)利益目标不同。经济法首要实现的利益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法首要实现的利益目标是国家利益。(3)主体不同。经济法中的管理主体除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外,还有社会经济团体。

(四)体制区分说

该说认为: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根据在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划分。二者的区别:(1)调整范围不同。经济法调整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与相关行政机关和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协调、调节和控制的关系;而行政法则调整行政机关自身、行政机关与党的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以及这些机关与公民权利行使之间的全部政治关系。(2)功能作用领域不同。经济法的功能作用领域是政府经济管理领域;而行政法的功能作用领域则是政治领域,包括政党执政领域、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领域、民主政治领域等。(3)两者性质不同。经济法具有社会经济性。行政法具有国家政治性。

二、现有观点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干预经济说之不足

国家干预经济说存在三方面的不足:(1)未认识到行政法也采用指导性的方式。该说认为行政法主要是采用单纯强制性办法是不正确的。随着服务行政和软法治理的观念引入到行政管理之中,行政法除了采用传统的强制办法外,也开始采用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指导性的方式,而且指导性方式的采用呈扩大趋势。(2)主体界定的不合理。经济法主体不应包括司法机关,若司法机关能成为经济法主体,那么其岂不是可以成为所有法律关系的主体。(3)对行政法的救济程序认识不充分。行政法领域产生的有关纠纷,除行政诉讼救济途径外,对于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事实行为,也可以采用一般民事诉讼程序加以救济。首先《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次从诉讼实践上看,最高院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一直将此种侵权纠纷作为特殊类型侵权纠纷之一,列入民事案件的案由。而且民法典草案也列出了这种侵权类型,以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利益,弥补国家赔偿的不足。

(二)国家经济调节说之不足

该说所论述的经济法与行政法在管理目的、管理方式、管理原则、管理内容和侧重角度上的存在的差异有其合理性的,但其在管理主体所做的区分存在不合理之处,其认为经济法主体应包含司法机关,犯了与国家干预经济说一样的错误,扩大了经济法主体的范围。

(三)社会公共性说之不足

该说不足在于:(1)否认行政关系的社会公共性。按照现代行政理论的普遍解释,行政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公共性。基于行政本身具有公共性,则反映行政要求的行政法也必然具有公共性的特征。(2)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明确区分。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存在模糊性。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转化的,同一主张可以以不同的名义提出,每一种主张并不一定只属于一个范畴。社会利益是私权与公权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融合的结果。(3)忽略了作为行政主体的社会团体在主体上,其认为二者区别在于经济法中的管理主体还包括国家机关之外的社会经济团体。但在授权性行政主体中,也存在社会团体因授权作为行政主体的情形。

(四)体制区分说之不足

该说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与狭义政府对经济的调节等同起来。事实上二者明显不同:(1)政府经济调节的主体是财政机关、税务机关、海关、工商机关等政府机关以及授权的其他执法机关,属于狭义政府的范畴。国家是广义的政府,除行政机关外,还包括立法、司法、军事等国家机关。(2)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力的综合运用。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政治职能属于行政权的运用。如果用经济法规范来调整因行政权运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将会导致法律适用的错误。第二,调整范围的界定有待商榷。对政治关系的调整与规范,除了一部分属于行政法所规范的行政关系之外,很大一部分属于宪法的调整对象。比如政党执政、国家结构形式等。

三、重新认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一)调整对象不同

根据部门法的划分标准,将经济法与行政法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部门法的划分标准,学界对调整对象之外是否包括调整方法,存有争议。而且一般认为经济法没有自己独立的调整方法。另外采用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相结合的“多标准交叉划分”存在着逻辑不周延的问题。因此以调整对象作为唯一的划分标准,才能理清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实践中,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法理论基本上也是从调整对象角度论证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可是在具体调整对象上,各种学说的观点不一。但对这些学说加以抽象概括,可知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管理关系,而行政法所调整的是行政管理关系。因此从本质上讲,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就是经济管理关系与行政管理关系的区别。对于这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学者从经济学的发展与发展变迁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行政管理关系先于经济管理关系产生,二者是共存的关系;经济管理关系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国家经济职能的增加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只能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不外是适应经济性即社会协调性要求的法律,也就是主要为了以社会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有关经济循环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的法律。这种法律是为了填补传统空白状态的。这表明两种关系是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应由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此外两种关系的主体不同。经济管理关系的主体是国家和个体,行政管理关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例如国家税收管理中,有关税率的规定,是国家基于国民经济总体状况作出的规定,其调整的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而不是政府与个人间的关系;在具体税收征管中,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所形成的关系则是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为主体的行政关系。

(二)主体不同

1.经济法主体中所包含的国家机关有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而行政法主体中所包含的国家机关只有行政机关。经济法律关系作为一种国家干预或者管理经济所形成的关系,经济法主体必然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方主体,由于经济管理权力来自于全体人民的让渡,只有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才能行使这一权力,因此严格意义上讲管理者只能是国家,抽象意义上的国家不能直接行使权力,只能通过国家机关或者社会团体具体地行使权力。行使经济管理权力的国家机关的范围只包括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权力机关属于主体之一原因:一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不单单行使立法权,还行使行政权;二是权力机关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三是权力机关的主体地位是通过经济决策主体与监督主体体现的。当发生经济争议与纠纷时,司法机关才介入,形成的是一种救济法律关系或者诉讼法律关系,受程序法调整。所以司法机关不是经济法主体。

2.行政法中的社会团体的范围要大于经济法的社会团体的范围。经济法主体与行政法主体都包括社会团体,但是经济法中的社会团体一般只是一些具有经济性质或者为经济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例如行业协会、商会、会计事务所、公证单位、基金会等。而行政法中的社会团体除了包括前述这些社会组织外,还包括宗教团体、共青团、妇联、村委会、居委会。

(三)有无独立法律责任不同

1.行政法有对应的行政责任。虽然学理上对于法律责任的种类划分存在分歧,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但是行政责任都是属于其中之一的,行政法是有与之对应的独立责任,即行政责任。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功能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队伍的组成离不开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对辅导员的相关地位、角色、功能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于大学生班主任角色认识的研究相对缺乏。为了厘清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的区别,保证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各司其职,顺利且高效的完成各自的工作。因此要对大学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实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1大学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意见)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年来,有些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班主任的角色探索,作为创新的出发点,若干高校让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作为低年级学生的班主任。这些学校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担任班主任会对低年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相当熟悉,会比较了解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也比较接近,沟通相对比较容易,思想工作的效果也会比较好。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展开,其问题也凸显出来,首先是学生班主任的学生角色与班主任的角色协调问题,高年级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他们的精力必须放在学习上,他们面临着就业、考研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好班级各项工作,这肯定在完成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影响;其次是学生班主任管理的连续性问题,按照高校从大三优秀学生中挑选班主任这一制度,班主任在大四就要离校,这使得班主任通常任职期限为一到二年。当班主任离校后,其所管理的学生已经到高年级,原有已经相对熟悉和磨合的状态不再存在,需要学生重新去适应。同时,这对于下一任班主任老师来说,交接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接下来的学生工作不太有连续性。因此,学生班主任作为长期的制度化是不具有可能性的。《05意见》指出,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原则上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有些高校实施由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主要是从所带班级专业教师中选择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强、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作为班主任。首先,保证了在学生大学四年管理时效的连续性,不存在中间班主任更换的问题;其次,保证了班主任与学生思想沟通的深入性,这是由于青年专业教师作为他们所在班级的专业教师,在教学时与学生有专业亲切感,同时又在年龄上与他们接近,没有年龄疏远感;最后,由于青年专业教师的班主任负责范围仅限于一二个班级,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教学科研范围之外,有足够精力完成班主任工作。因此,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制度是目前最理想的。

2大学生班主任的功能失调

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多高校没有聘用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仍然是由辅导员兼任班主任,即一个辅导员管理一个学院(系)整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也是整个年级每个班的班主任。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事很难对于一个班级情况全盘了解,更谈不上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压力,使他们的工作难以深入细致,只能疲于奔命的完成上级任务和整个年级的思想政治工作。另外,辅导员具体的班级事务,大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种琐事都需要去处理。学生会觉得辅导员并没有尽到一个班主任所应尽的义务,而对辅导员有生疏和排斥感,这样不但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加难以深入进行,无法保证班主任的工作能够有效完成,使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使班主任并没有有效发挥其功能。2.1思想释疑解惑不及时。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快速化,大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难度增大,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实践和认识的局限,制约着其对问题的准确判断和清晰认识,使困惑、迷茫和不解成为生活中常见现象。长期不解的思想疑惑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郁闷,进而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和处世态度。在高校环境中,作为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培养,那么,首先,就要做好思想方面的释疑解惑的工作。然而,现有许多高校没有专职的班主任,更谈不上来履行这一重要功能,即使有些高校有专门的班主任老师,也不一定能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方面的工作,实现其对学生思想的释疑解惑。2.2品行培养提升不到位。品行培养提升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认知及其行为水平的作用。但是,矛盾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超出了其应有的张力,它就会从社会思想发展的动力转变为阻力。将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承担这一职责和使命。班主任承担着向学生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学生可以交接、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要求,并将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的思想行为不断趋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责任,也就是对学生品行培养的提升工作。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品行方面的培养做得并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该履行的这一功能。2.3科学文化教育不重视。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的班主任对学生科学文化的教育并不是都很重视,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素质,科学价值观。科学文化教育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素质,科学价值观。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内容,同样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的进行教育和指导。因此,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是都能够有效实现这一功能。2.4劳动技能培养不充分。班主任在教育任务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使学生深刻了解到,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班主任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该履行的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这一功能。2.5心理健康教育不积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班主任应该尤为重视。在现实的高校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不够积极主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仅限于说教,并没有解决学生如何能够自我教育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该履行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这一功能也未实现。

3大学生班主任的功能实现

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制订的各项教育要求和教育计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班主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高校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充分实现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各项相关功能。3.1运用正确方法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对教育对象释疑解惑的职责,即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解教育对象思想中的疑点,排解教育对象认识上的困惑,帮助教育对象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责任。从而充分实现对大学生德行培养提升的功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惑功能做了集中阐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总书记从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惑功能和职责。因此,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当中的一员,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更好的发挥帮助大学生进行解疑释惑这一功能。3.2引导学生在知信行过程中形成实践。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对大学生德行培养的教育功能。也就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素质。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可通过三个阶段完成。首先,向学生传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有意义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合乎人性的道德观,从而解决“知”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导的环节,帮助学生获取有益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根据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变成现实的存在。将这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从“知”到“信”再到“行”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实践的环节,在知-信-行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班主任通过这三个阶段使学生行为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即正确且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3.3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可具体通过传授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增强识别各种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能力,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牢固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保持思维的独立性、敏锐性、辩证性、发散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素质教育包括劳动技术的教育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劳动技术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劳动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等。班主任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能力是劳动技术的基础,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除了学习和掌握劳动技术以外,还必须培养和锻炼自身应具有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加强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还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劳动技能丰富和完善自身,实现全面发展。3.5通过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和培养。首先,班主任要正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其次,班主任要有根据理论认识及经验积累,客观判断出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再次,班主任要有指导或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健康、民主、安全的班级氛围,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并能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自我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顺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实际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一个班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高校在保证聘用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角色的同时,应该使班主任能够有效且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实现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相关功能。使高校大学生健康且顺利的完成大学生活,为不断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做好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Z].

[3]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Z].

社会管理责任体系 篇四

关键词:社会责任;综合价值;供电企业

作者简介:王小溪(1982-),女,辽宁辽阳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对外联络部,经济师。(辽宁 沈阳 110006)孟伟民(1973-),男,辽宁沈阳人,大连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助理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60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49-03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新的发展方式、新的沟通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推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个新的探索。自2005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引入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已连续七年进行系统研究、分层试点、持续推进,保持了“责任央企表率”建设在中央企业中的领先地位。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以推进社会责任工作转型为主线,以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全面试点为中心,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两个融入”(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提升)的指导思想,并在每一个省公司确定了一家地市级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要求试点单位深入开展“15333”工程(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推动“三项”基础管理融合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开展“三项”社会责任管理专项工作、系统梳理“三方面”社会责任管理创新成果),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从个别试点迈向全面试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整体部署,努力践行“四个服务”宗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公司向社会了首份年度社会责任实践报告,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省长陈政高对公司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在朝阳、鞍山公司启动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朝阳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27家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单位之一;公司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度社会责任工作先进单位。

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部署,对全面加强公司内质外形建设,促进公司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公司将积极探索实践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力争形成既具有普遍性和可复制性、又凸显辽宁公司特色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

一、管理创新目标

以协调推进公司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以全员参与(全体干部员工形成责任意识,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工作实践)、全方位覆盖(将社会责任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提升)、全过程融合(将社会责任与建设和运营电网的全过程及公司日常运行机制融合)为推进目标,以“安全”、“高效”、“绿色”、“和谐”为绩效目标,构建符合工作实际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增强电网运营对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积极塑造“责任央企”品牌形象,促进公众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公司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坚持“三个结合”和“顶层设计、分层试点、深入推进”的原则,推进履行社会责任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融合,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1.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保障安全生产、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深化优质服务的重要导向,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切实取得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三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推进公司和谐、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环境、关注社会价值的重要抓手,提升员工能力素养,营造内外和谐氛围,努力实现公司与员工、社会的和谐发展。

2.顶层设计

建立从社会责任基本概念到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再到对公司价值的再度认知的完整体系,把握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和方法路径。

3.分层试点

在朝阳公司、鞍山公司启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适时选择有意愿、有条件、有特色的单位扩大试点范围。

4.深入推进

根据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工作要求,选择适当时机在全公司深入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现公司综合价值最大化。

二、管理创新实施

1.规划引领,战略牵动

明确目标,确定了“理念为先、统筹谋划、全面融合、责任根植、持续提升”的工作思路,对试点单位推进模式和推进路径进行总体策划,根据远期、中期和近期推行步骤进行统筹规划,对各个领域的推进过程进行整体部署。突出重点,在规划和战略引领下,重点开展了“十项重点工作”,即社会责任现状诊断、融入制度流程、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责任根植、沟通改进、品牌建设、能力提升、绩效传播、绩效指标体系创建研究、标准制定等,推动了试点工作由理念导入向专业融合转变、由岗位发动向重点实施转变、由责任实践向责任管理转变。打造亮点,实施“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所建设、岗位发动”的推进模式,力争在社会责任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项工作融入、责任根植、绩效衡量与社会沟通改进等方面创造经验。拓展试点,扩大社会责任试点范围,在沈阳、大连、鞍山供电公司启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研究,几家单位各有侧重、相互借鉴、共同提升。

2.领导表率,体系推动

建立组织体系,成立总经理、党组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施总经理办公会定期研究、领导小组月例会、牵头部门周例会等制度,形成了试点工作的强大引擎;建立目标体系,编制五年责任规划,制定三年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品牌责任年”主题活动,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推进体系,全年分解了30项重点任务,对目标、时间、责任、绩效细化分解,采用了理念化导入、互动式学习、系统型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类推进、台账法督办的工作方法,强势推进;建立保障体系,调配业务骨干,落实专项资金,提供良好办公环境,对人员、资金、环境等各方面需求全力支持;建立考评体系,将社责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评先选优。

3.理念导入,愿景驱动

适时组织全员培训,8次邀请国家电网公司外联部领导、社会责任管理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开通社责专题网站;开设责任大讲堂;编发职工履责学习手册;编制22期工作简报,编印了32份会议纪要,整理了近30万字的学习培训资料;面向全员征集提炼了履责宣言。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社会责任理念入脑、入心、入行,进决策、进管理、进文化。

4.责任根植,岗位发动

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提出“12310”履责战略,支持城市快速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在市公司层面,实施了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的“1335”工程,即制定一个五大体系建设价值传播提升的工作方案,实现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制度、流程、标准的三个固化,加强社会沟通、利益相关方、风险应急三项管理,开展负责任的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建设。在县公司层面,实施了融入专业工作的“1463”工程,即在一个县公司开展全面融入示范,在三个县公司分别开展融入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供电所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示范,并在梳理出的融入点中,选择六个点进行重点根植,争取成功三个。根据总体工作思路和方案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本专业的融入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融入措施,落实了推进计划。制定下发了融入工作要求,编制了融入规章制度、流程标准指导材料,实施了分片包干,督促各专业开展融入工作,提升了融入质量。

5.履责实践,载体联动

一是以建立工作室为载体,不断提升履责能力。先后成立了以专家命名的“姜广敏工作室”、“杨占生工作室”和“营销创新工作室”,引领自主创新和提升履责能力。工作室积极开展履责实践,开设了服务设施农业建设的“棚户大讲堂”,为广大棚户讲授卷帘机、水泵的安装维护知识,安全用电常识,建立设施农业电力配套设施技术支持平台。二是以社责案例征集为载体,系统梳理履责成果。广泛开展社责案例征集活动,编辑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成果系列丛书“三册”,分别是《特色履责实践案例获奖作品集》、《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案例获奖作品集》、《社会责任感人故事获奖作品集》,把履责实践成果外部化。三是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履责质量。部署实施了12项专题活动,落实了33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了履责质量。四是以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编发为载体,全面总结试点成果。先后了省、市、县三级公司首份年度社会责任实践报告。报告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省长陈政高对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形成了良好的履责氛围。启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编制,将于近期。

三、创新成果

通过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初步实现了机制优化、管理转型、品牌提升,走出了一条责任与管理融合、品质与价值契合、执行与创新结合的探索突破之路,相关工作经验被《国家电网工作动态》和《企业软实力》杂志专题刊发,获得各方好评。

1.公司和电网发展明显转变

在公司发展方面,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融入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对各项日常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改进,有组织、系统化、分步骤地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特别是在融入和服务“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责任与“五大”同行,从制度、流程、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为“五大”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一些重大决策得到有效落实,提供了可靠保障。建立了与政府对接机制等30多个新机制,成功解决了诸多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在电网发展方面,采用周报、月报、推进会、专题汇报等形式,与政府及时沟通,明确政府是电网建设主体;开展针对利益相关方的专题宣传,明确电网利益主体;邀请多方参与电网规划,明确电网合作主体。建立环境监理机制,公司实施绿色施工机制,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在500千伏利州变输变电工程中,改变了大面积开挖的传统工艺,节约了土地13亩,减少植被破坏21亩。

2.员工素质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通过系列宣贯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了全新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从社会责任视角想事情、做事情,实现了认知改变、行为改变和绩效改变。随着思维观念的变化,逐步建立了新的工作方式、运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沟通方式,安全供电、绿色供电、和谐供电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迎战台风“达维”、“布拉万”的侵袭中,公司迅速启动社会责任应急预案,市、县、所三级联动开展电网抢修和恢复供电工作,做到了水退、人进、电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灾后供电,赢得了广泛赞誉。

3.公司发展环境发生明显优化

通过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推动社会沟通行动以及创新社会沟通方式,公司社会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沟通水平和成效得到持续改进。针对困扰政府、社区、居民、供电企业等的弃管居民小区公用设施管理维护难题,开展了履责探索,推动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确定了“政府补偿、房产牵头、社区主导、供电配合”的实施原则,获得政府、居民等各方的高度赞誉,被媒体誉为“探索破冰途径,全省首开先河”。社会各界对公司的了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公司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内心深处和实际行动上支持公司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电网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电网征地动迁框架协议,及时解决近20个施工受阻难题,个别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论

通过对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企业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是顺应时展趋势、遵循企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与社会各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当前社会推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整体环境还不容乐观,公众及试点单位之外的员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不深刻,尤其是对垄断行业还存在很多认知误区,亟待企业加强和改进社会沟通方式和方法,实现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美]沃多克,鲍德成。全面责任管理指南[M].李伟阳,肖红军,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 篇五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14-02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活动实践家,其劳动和劳动教育思想在他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接受了马卡连科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如果不是劳动教育,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一观点,因此他认为:没有劳动的教育,至少是片面的教育;劳动与教育绝对不可分;劳动是全部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和促进人类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教育是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既十分重视劳动的作用,也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劳动的意义。他认为:劳动首先表明人在外在世界发生作用,进而改变自然界,改变周围世界。在改变自然界、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人对它们有了认识,与此同时,外在自然界、周围世界又反作用于人主体自身,使人主体也可能都得到改变,从而认识自己。主体认识自然界、改变自然界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改变世界的过程,而认识自己就是改变自我,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的过程,即改变或提高自身的精神状态,就是说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他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感到幸福愉快;反之,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精神上就越感到满足、愉悦,劳动便越成为一种自我需要,更愿意为人类作出无私的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自然、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他明确指出: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完成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目的即劳动的社会目的、思想目的。

劳动的社会目的,是通过劳动和通过劳动教育,一定为社会创造财富(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即劳动能带来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素质,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

劳动的思想目的,指通过劳动、劳动教育改变人的思想面貌,丰富、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及与之相关的审美情操,培养创造性的劳动态度,不仅把劳动看成生活之必需,而且使它成为人们一种生活享受和生活乐趣,劳动成为人们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他认为:劳动教育的任务有两个方面:

1.使学生掌握熟练而完善的从事实际劳动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本领。

2.要培养学生喜欢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怀,激发他们的劳动意愿。只有在唤起他们热爱劳动、愿意劳动、渴求劳动的情感时,才有可能产生对劳动的积极、自觉的态度。

(三)创造性劳动:是其劳动、劳动教育理论的精髓。内容为:

1.创造性劳动要用足够的知识、充实的智慧、精练的才干去丰富劳动内容,完善劳动过程,提高劳动效率。

2.创造性劳动也要用新技术取代传统劳动程式,用机械代替单纯体力劳动,以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创造性劳动还要手脑并用,手脑结合,使劳动者在精神上得到提高。

总之,他的创造性劳动的内容的确非常丰富,也非常新颖,它是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劳动教育理论的精髓所在。

(四)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在他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劳动是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在他看来,教育的任务还在于通过劳动要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为社会、为人民、为他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树立愿意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崇高思想和情操[1]39。

二、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20世纪30、40年代以及50年代最初几年,由于过于强调劳动者知识化,而普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人才,50年代中期后,中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高校招生计划非常有限,而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一是没有就业的思想准备,二是没有相关的就业技能,致使大批中学生到处游荡,成为游手好闲之徒,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很多家长、学生都鄙视劳动,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一种耻辱,许多人不愿做普通工农劳动者。在此背景下,他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其核心就是“把青年培养成为积极的、能切实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2]424,这样劳动教育思想便应运而生。

三、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

他的劳动教育思想不仅仅是获得劳动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劳动的情感、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今天对于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怀,形成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牢固树立终身服务三农的意识,坚定职教信念。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我们的农村职业中学、普通中学职高班的学生进行教育。第一,我们应抬起头来做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职高生并不低人一等,在竞争残酷的年代,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广阔的农村可以发挥我们的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第二,要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感情,牢固树立终身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要有一种稳定的职业心理,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都能成才,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行行都可以出状元,人人都可以成为行家里手;第三,当前,农村急需各种应用性、技能型的人才,那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热诚欢迎各位有志之士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其次,我们应该摒弃一些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给我们各位家长洗洗脑,而实现却令人担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儒家文化的观念,早已走入千家万户”[3]29,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深入骨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而广大的农民习惯于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教育,轻视农业,鄙视劳动的思想还大有市场,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艰苦,这是目前的现实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致富能人;同时加大农业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加以宣传;还要教育人们牢固树立一种观念:种田并不可耻,并大有作为;学农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

2.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平民教育、全民教育。当时,苏霍姆林斯基是针对升学与就业的问题而提出对所有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他论述了劳动创造性与学习好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只有让学生在热爱劳动的思想基础上热爱科学,并掌握充足的知识、技能、技术基础,才能谈得上热爱劳动和发挥劳动的创造精神”[2]436-437。今天,我们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应该是全民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同时将技能培训与文化知识的补习有机结合,使学习者既能学习文化知识,又能获得生活、生产的实际本领。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他说:“劳动教育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多样性、经常化、持续性、弹力性诸要求”。[2]437我们从中应受到一些启发,首先应明确我们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用得上、留得住、能吃苦的技能型、应用性的人才。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服务三农。那么相关课程的设置应该符合当前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培训、城市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而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解决他们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他们生产、生活中最需要什么,而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尽量应该教什么,以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使他们能够不断懂科学、用科学,真正做到既能增产又能增收,同时必须持之以恒,经常化,而不是一时热血沸腾或者应付检查就做一下,应该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农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再次,教学模式应该针对成人的特点,尊重成人学习的规律,可以仿照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与养殖场、种植场、粮食加工车间等生产基地紧密结合,学校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则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这样来共同培养人才;同时要尽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力求新颖、有趣、灵活,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农闲时候,集中培训与个别教学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其职业的适应性[3]28-29。

结束语

今天,三农问题是一个触及很多“肉食者”神经的敏感问题。因为它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把三农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措施,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同时每年党中央、国务院都要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以唤起全党、全国人民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政策,这对于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农民普遍缺乏文化知识,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增产不增收;种粮成本不断攀升,农民种粮积极性锐减,摞荒现象十分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民抗灾害的能力缺乏;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加大,导致辛勤耕作的农民心态不平,弃农经商或者外出打工的人数不断上升。总之,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三农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非一日之功,是一场持久战,限于国力,就目前而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对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跃。试比较我国颜元和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J].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杨跃。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社会管理责任体系 篇六

【关键词】 高校管理会计; 社会责任; 应用体系框架

【中图分类号】 G475;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0-0002-04

自高校大幅扩招以来,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尽管实现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相关产业发展,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高校债务风险加剧、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尤其是近年,针对高校爆发的各种乱象如权钱交易、功利化盛行、学术造假、道德败坏等,社会各界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加强内部管理建设,承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是高校与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

一、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催生背景

随着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学科布局、专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动,高校所拥有的经济实体逐渐增多、经济性质越来越复杂、内外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内部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各级各类管理人员配置互有交叉、各实体的管理模式差异性明显,仅从会计核算模式与财务管理上,即在并行使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学校“大账”);《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校办产业、独立核算的后勤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期刊社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教育基金会或教育发展基金会);《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学校基建项目)等多套财务和会计制度,管理幅度变大、管理层次加深、风险点明显增多、监管难度更高,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社会责任承担的认知和要求在提高。

自David et al.[1]首先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后,会计界主要从“财务会计”领域对此展开了研究,直至现在,把“管理会计”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文献仍不多见,Pavel et al.[2]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ISO管理系统,冯巧根[3]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观”考察了管理会计的框架结构,也有部分学者探讨如何在管理会计的某个方面如“战略绩效评价”[4-5]中融合社会责任,这些研究为我们全面、系统地将社会责任融入到高校治理和高校管理当中,并为进一步升级和优化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二、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理论缘起

(一)社会责任理论

1.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理论最开始是基于企业而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始于英国的Oliver Sheldon[6]。在此基础上,Carroll[7]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即企业社会责任涵盖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面;Dima[8]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性社会责任(自由决定的策略性责任和自由决定的慈善性责任)。这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关注和社会效能:在承担受托经管责任(实现经济责任、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也承担对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监管部门、社区、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由此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最为密切相关”,是“公司该为谁承担责任”的最好答案[9]。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只有关注社会责任并将其作为“遗传基因”的企业才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正如John[10]指出,企业应同时满足“自身发展”与“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社会福祉”;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三重底线的统一平衡发展。

2.高校社会责任

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企业尚且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而在“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11]的当今,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高校更应深刻认识并践行社会责任。 Ortega

Y. Gasset[12]较早提出了大学“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内涵,认为大学不应该是“象牙塔”,而是要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承担“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而后中外学者对于大学在社会中的功用、高校社会责任的内涵、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索[13-16]。自200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像企业一样,积极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倡导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涵盖服务责任、诚信责任、社区责任、环保责任等内容的社会责任报告,充分展现了这些高校对学生、教职工、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人文关怀理念。高校社会责任即是高校作为人类活动的参与者,在经济、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进程中对各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二)管理会计理论

1.企业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后逐渐由执行(追求效率)转向决策(追求效益)。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对管理会计进行了反思,其中我国学者李天民[17]把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划分为“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他认为尽管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然而创新学派却是“严重脱离实践”,“所做的各种数量模型毫无实用价值”。迄今为止,对管理会计的整体框架“尚未形成共识性认识”,其基本问题“很有探索价值”,管理会计“尚是一门发展中的学问”[18]。20世纪90年代直至现在,世界挺进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传统业态和商业模式受到颠覆性挑战,现代管理会计在进行一场“新的复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基于我国“管理情境”的管理会计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主题”[19];特殊情境导致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和原创性要求”[18]。

2.高校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尚未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得以“广泛运用和发展”,从而制约了其“理论的完善及实务的发展”[20]。在理论研究上,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会计”[21]。因此,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法应用于我国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促进高校加强价值创造和维护、增强自身发展实力,这不仅是我国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可能突破点之一,也是我国高教财政体制改革取向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会计是基于一定的理念和通过专门的方法,对战略、财务和业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传递并帮助高校管理人员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的管理活动。以高校的职能发挥为中心,高校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和维护”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和师生员工等个体价值的尊重和保障上,也体现在对各领域,比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的关注与增进方面,“以人为本”、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均是高校管理会计应贯彻的重要原则。

三、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概念界定

高校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以社会责任为内生动力和制度安排来重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高校社会责任和管理会计的融合

1.高校管理会计应充分关注社会责任

管理会计是环境变迁(经济、科技、文化等)的产物,因此必须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甚至国际环境的变动趋势。随着我国传统工业的扩张、人口红利和低成本竞争模式的终结,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带来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由于教育支出在公共服务支出中比重较大,因此客观上急需改变原来较粗放的教育财政经费投放和管理机制,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新常态”。高校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中是否科学合理地安排预算经费,是否尽到了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促进创新创业等社会责任,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回应公众关切等,均是高校管理会计体系构建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管理会计的发展充分关注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诉求,有利于调动内外部因素的积极性,抑制管理伦理冲突并控制声誉风险,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绩效和公益价值。

2.高校社会责任通过管理会计来实现

财政部会计司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解读时指出,“要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预算安排”;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统计和考核体系”,这反映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重要性。那么管理会计如何引导和保障高校履行社会责任?大学社会责任是“古老而又时髦”的话题[22],这个话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教育转型发展”的当今尤其重要。高校社会责任不仅需要决策者及其管理团队建立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数据系统和过程监督等管理会计方法作为重要抓手来保障履行。高校应积极应对精细化管理“新常态”,以“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信息技术升级为手段,充分应用价值分析、业绩管理、前景预测、风险控制等工具,以“管理创新”来驱动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概念

由此可见,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是以管理会计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发挥大学职能和履行社会责任为战略目标,通过专门的工具、方法和技术,将高校的社会责任及战略、财务、业务有关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呈报高质量、相关性强的价值信息,以辅助高校内外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应预测和决策、规划和控制、分析和考核的管理活动。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在体系构建上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特征。

四、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应用体系

高校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其具有的“公共性”“非营利性”“财政预算”等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单独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应体现在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上。

(一)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构建

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角度来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如刘永泽等[20]认为应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具体包括预测系统、管理决策系统、全面预算系统、预算管控系统、项目管理与责任会计、业绩评价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基于此思路,高校应结合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领域,如战略规划(总体战略、财务战略)、管理预测(前景预测、风险评估)、管理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各类支出控制)、薪酬设计(薪资结构与水平)、资金管控(收费管理、资金结算)、投资管理(基建投资、校办产业投资)、资产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资产运营(运维、处置及效益评估)、后勤管理(节能、环保及安全)、纳税管理、责任会计、绩效评价、信息报告(信息生成、信息应用)、内部监督等,构建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的应用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管理理念、制度和流程的变革。

由于预算管理贯穿于高校的各类经济活动,是高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中心,因此本处将上述“成本控制、薪酬设计、资金管控、投资管理、资产采购、资产运营、后勤管理、纳税管理、责任会计”等纳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全流程”,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从而形成相应的体系框架(图1)。

(二)应用体系运行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高校利益相关者由外部利益相关者(政府职能部门、校友、学生家长、行业组织、媒体、社区、捐赠者、其他社会公众)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学生、教职员工、工会等社团组织、管理人员)构成,以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注和权益保护为重点,在上述高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框架的建设和运行中,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考虑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等因素,分析学校的社会责任战略定位,制定战略发展总体目标和相应的财务策略。

2.在资产采购、价款结算、外来经费(如纵横向科研经费、社会捐赠收入)管理、科研成果转化中,加强合同管理与执行,维护学校的社会声誉。

3.应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管理等工具,考虑社会责任成本,加强精细化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

4.分析生均培养的“量-本-结余”,探索办学成本的社会分担与补偿机制,建立学校发展投入、员工薪酬和学生资助之间的优化分配模型。

5.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并控制经费使用风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培养社会满意、“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6.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为指导,建立融入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具体业务的互动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和改进投入机制,推进学校绿化、节能减排、安保和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工作,建设“节约型校园”“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7.在收费、招生、纳税、还本付息、三下乡、支教、社区服务、参与慈善活动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守法激励与道德激励机制。

8.应用平衡计分卡、QHSE等绩效评价工具,建立高校经济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标准体系)。

9.对学校相关管理信息以信息推送、内部共享、外网公开等多种方式进行披露,强化内部监督及“准公共产品”的社会监督等。

综上所述,作为广泛存在而又备受社会关注的组织,高校若想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冲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在管理上寻求改革和突破,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高校管理会计融入社会责任,能够拓宽高校管理会计的“价值”内涵,丰富高校的职能和战略发展目标,同时管理会计也是高校社会责任履行的重要抓手,通过管理会计与社会责任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耦合关系,进一步挖掘其功能发挥的运行机理。

【参考文献】

[1] DAVID F, et al. Socio-Economic Accounting[J].The Journal of Acccountancy,1968,126(5):37-42.

[2] PAVEL C,et al.How can SMEs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CSR Agenda?A UK Case Study Perspective[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4,11(3):140-149.

[3] 冯巧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会计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2009(8):80-87.

[4] 徐光华,陈良华,王兰芳。战略绩效评价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166-167.

[5] 陈弘,白晓雨。社会责任预算管理初探[J].财会通讯,2011(20):124.

[6] OLIVER S.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S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1924.

[7] CARROLL A B.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1,34(4):39-48.

[8] DIMA J.The Case for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07,112(1):1-27.

[9] DONNA J W, et al. Stakeholder Mismatching: A Theoretical Problem i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rporate Scial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1995,3(3):229-269.

[10] JOHN E. Partnerships from 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st-century Business[J].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1998,8(1):37-51.

[11] 严隽琪。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求是,2013(6):44-46.

[12] JOSE O G.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M].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

[13] CLARK K.The Use of the University[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14] DEREK C, et al. Beyond the Ivory Towe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5] 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6.

[16] 龚放。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118-127.

[17] 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J].会计研究,1988(5):23-28.

[18] 杨雄胜。管理会计体系之理论基础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5(6):13-14.

[19] 胡玉明。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会计,2015(1):6-12.

[20] 刘永泽,况玉书。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2):28-34.

[21] 胡玉明。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元素”[J].财务与会计,2015(1):11-12.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 篇七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一项积极、稳定、长远的就业促进政策。

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职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连接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问题,与经济、就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世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优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促进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有效、被誉为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2002年,德国青年绝对失业率为9.7%,而OECD国家平均为13.1%。

加大就业竞争力的“筹码”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采取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一项新的政策目标。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成功地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短缺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瞄准劳动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培训与促进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在教育部与世界银行的一项合作研究项目成果中显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已将“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优先录用的标准。这说明了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由于职业院校普遍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我国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攀升:2000年为85.4%,2002年为94.6%,2004年为95.4%,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所上升。

必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就业需求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切入点,实现就业是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同时,促进就业也是劳动与教育政策组合的结合点。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对就业的有效促进,需要动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提供保障条件,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根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里要强调的是首先要纳入劳动就业规划,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务,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劳动部门要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教育部门要像抓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抓好职业教育,保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企业要落实发展支持职业教育搞好职工培训的社会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行业企业还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有关管理服务工作。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江西共大;三农;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和农民一直都是立国之本。毋庸置疑,若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重视“三农”问题,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对我国国情的深刻领悟。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国家把发展生产、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头等大事。江西共大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办起来的。历时22年的江西共大不仅探索出了一套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更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江西共大是如何贯彻落实“三农”的?仍然值得人们去探索与借鉴。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发现问题是智慧之匙,分析问题是关键之举,解决问题是进取之路这三个方面。

1发现问题是智慧之匙

其一,基于农业需要发问。农业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农业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也把农业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发现问题时也基于农业需要。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尽快实现农业的“四化”,江西共大应运而生。建校初期,江西共大就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改造农业需要科学与人才的支撑。那么,“江西共大应如何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农业技术队伍呢?”就成为其亟待考虑的问题。为了解决吃饭和读书的问题,江西共大坚持劳动建校,学生边劳动边学习,经过长期的努力,教学和生产从根本上达成一致。但由于缺乏经验,在生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劳动任务规定不恰当、教学时间与劳动时间安排不当、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矛盾的等问题。因此,江西共大继续秉持基于农业需求发问的原则,提出:如何很好地完成教学与生产任务,保证搞好生产,又搞好教学?半劳动半学习到底学到学不到东西呢?实行半工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等问题。

其二,着眼于农村实际发问。毫无疑虑,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着眼于农村实际发问,势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在分校选址这一问题上,江西共大一改其他全日制大学办学选址的原则,着眼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敏锐地觉察到当时农村现实需要以及现实困难——既没有技术,也缺少人才推动农、林、牧、渔、副多种生产的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因而为了掌握技术,培养农业人才,它将分校都分散办在山区和农村,用当时的话说是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以便可以就近解决农村的缺乏农业人才、技术问题。学校创办后,江西共大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开办国家少花钱,农民受教育的社会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必然产生。不仅如此,江西共大招的都是农家子弟,学的是农、林、牧,为普及农村的科农知识和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使得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促进教劳结合?是江西共大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三,立足于农民利益发问。江西共大认为,大多数的农民在物质上是无产阶级,在精神上是文盲,这一情势由传统教育造成的。传统的教育是花钱的教育,没钱就读不起书,仅这一条就把广大的农民子弟关到学校的大门之外,批量生产了大量农村文盲。农民没上过学,文化素质较低,要说的说不清楚,要写的东西写不出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困难。传统的教育体制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受教育权利,也截断了农民发家致富之路。再加上,农民自身的局限性,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只有国家办学,不能群众办学,群众只能接受教育,不能办教育,办教育、办学校只是少数专家的事”等思想的束缚,使得农村“文盲”大军日益壮大。毋庸置疑,发展教育是改变农民命运的重要途径。江西共大立足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想农民之所想。提出:“为什么农民做大学都没有资格?”“我们到底在为谁办教育?”等问题。

2分析问题是关键之举

其一,坚持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过程是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举,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环节。分析问题时,坚持全面分析,是克服主观性、片面性结果的关键之举。因而,必须坚持全面地分析问题。江西共大创办之后,社会各阶层仍然对江西共大这个新生的事物产生了种种疑虑。有人提出:江西共大以生产劳动为主,教学为辅,不像个大学。那么,江西共大究竟是搞好了还是搞坏了呢?对于这一问题,江西共大坚持全面分析问题,一个学校好不好是多方面的,应该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并着重强调: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另一方面是生产劳动的好坏。首先江西共大一成立就受到人民的拥护,招到好多学生,不证明我们是搞好了吗?其次,学校建立起来后,学生没饿坏,还发展了生产,还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这不是挺好吗?再次,我们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全国都知道江西共大,这也不坏。最后,1961年,农村遭了灾,江西也莫能例外。但是粮食产量仍然可以保持或略高于去年,因而,我们的成绩是伟大的。有人说我们搞坏了,我看是搞好了。”

其二,秉持革故鼎新。革故鼎新简言之就是敢于破除旧制,突破旧思想,站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分析问题。江西共大一向坚持革故鼎新的分析方法。在建校选址的问题上,江西共大重新思考了学习的办校目的以及办校宗旨,坚持革故鼎新,认为:不能把分校建在城市,江西共大是为农村服务的,应把学校建在山区,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后备军,培养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这样不仅能够迅速解决学校的生产自给,还能直接开发山区,更能把文化带上山,因而将大多数分校都办在偏远山区和農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每办一所共大分校就相当于建设一个新农村。针对城市知识青年中普遍存在的“爱城市,厌农村,重工业,轻农业,愿脑力劳动,不愿体力劳动”等旧思想问题与就业问题。江西共大依然坚持革故鼎新,指出:“青年人要进大学,有机会还是要进江西共大。”学生在江西共大经过教育与锻炼,破除旧思想,端正新思想,形成爱劳动、爱人民的优良品质,既可以掌握了现代化的工农业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新的生产技术,不论在哪里都是国家又红又专的人才。

其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奉行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江西共大,必然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江西共大认为:一切知识是从生产劳动中日积月累而来。如果人人读书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学会生产,弄不到饭吃,无疑会饿死在书堆里。因此,光读书不行,必须走半工半读的办校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习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充实理论。此外,江西共大强调:教学方法要以實践为基础,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劳动,不仅政治理论上有了提高,而且在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比如:养羊、养兔、野生油料和野生纤维的鉴别、采集、利用等技术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经过试验总结,上升为指导性理论。因而,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与用紧密结合,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行三大结合。换言之,即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实行教师、技术工人和学生相结合的方针,造就真正地有知识懂技能的人才。

其四,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曾将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无独有偶,江西共大也同样强调这种分析方法。众所周知,江西共大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为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应该开设哪些课程为生产服务呢?江西共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农村、山区和各垦殖场的特点和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各分校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与经营重点。在山区的分校,以林业为重点,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在平原和湖滨的分校,应以粮、棉、油为重点,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在丘林地区的分校,应以粮、林、牧并重,各分校均应争取实现粮、钱双自给。同时,江西共大还根据当时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开设一些短期的会计,质保等训练班,实行长期的专业培养和短期的训练相结合。此外,江西共大在教学方法上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校制宜,因系制宜,尽量使得生产内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指出:在有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地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要抓多种经营,在有条件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的地方,大力发展林、副和畜牧业,采取重点发展与多种经营并重的方法,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程度。

3解决问题是进取之路

第一,教育支农。邓小平曾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江西共大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一直强调,依靠教育支撑农业的发展,通过教育进行技术扶贫。针对如何设置专业的问题,江西共大明确指出:不论何种专业,都必须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学习内容要贯彻生产服务的方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比如兽医专业,如果只了解疾病防治,不注重实践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不系统地学习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就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再如:造林业,如果只学习造林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造林、育林等生产技术,没有森林调查设计以及林副业生产,也不能满足国营垦殖开发和综合利用山区资源的要求。因而,专业的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且不能分得太小,要注意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为支撑农村发展服务。为了真正做到教育支农,还要对农民、对学生进行技术扶贫,安排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科学研究,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以此对农村进行技术扶贫。比如:针对杂交水稻良种培育的研究,农作班的师生经过两年多的实地研究和精心培植,终于在当地率先制成第一批良种,成功总结了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的经验,并积极向社队进行宣传与推广。可见,江西共大通过教育支撑农业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扶贫的作法,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第二,教育亲农。江西共大在办校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农民、帮助农民、亲近农民。不仅注重知识扶贫,更注重情感扶贫。针对如何设置系科这一问题。江西共大将系科的设置与资源条件适当地结合起来,使得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大体上一致。为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开展群众性的试验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师生请老农担任技术指导,主动向群众学习,并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总结群众经验结合起开,使学生学到农业模范、先进生产者的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与农民群众的情感,亦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需要。而在毕业生的分配问题上,江西共大继续秉持这一原则。由于江西共大培养的学生来源于农村,并服务于农村。因而,毕业生按照“社来社去”的原则以及培养目标进行分配,分配到垦殖场、农场和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参加一年以上的生产劳动学习,然后根据表现的好坏正式分配工作。那么,毕业生在参加生产劳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与农民同劳动同学习,这样就拉近了江西共大与农民的距离,达到了教育亲农的目的,为普及农业技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当然,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点,江西共大的校领导认为:那都是暂时的,只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遵守群众需要和群众自愿原则,真正地为民服务,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并强调:学校的教育就是为民服务的,不能出现“教民”分离,应该把生产记录念给老妪听,如果老妪听不懂就改,就继续改,直至听懂为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毕业生更加贴近农民群众,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真正地落实教育亲农。

第三,教育惠农。毋庸置疑,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才能为农村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江西共大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把教育惠农当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众所周知,江西共大是在“三无”即没有校舍、没有设备、没有经费的条件下把学校建起来的。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减轻国家负担,江西共大强调生产建校,并制定了为农村建设出力的办学思想。本着教育惠农、经济扶贫思想。江西共大在教学上紧紧围绕为农民和农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就近建立生产基地,就近解决生产问题,促进教劳相结合。此外,学校专业的设置也是立足于农村的需要而设立的。比如:“1965年,针对农村缺医少药、医学院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的问题。”江西共大总校应需增设一个农村医疗系,要求学生全部社来社区,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培训毕业后全部回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这一举措使得教育的成果惠及农村、农民,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半工半读的江西共大不仅解决了生产自给,使国家少花钱多办校,而且对开发山区,建设农村,支援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人才、资源的支撑。

作者:田丽娜

[参考文献]

[1]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汇编。《半工半读育新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5.

[2]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 江西农业大学综合档案室编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重要文献资料汇编[B].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1995.

[4]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革委会办公室。邵式平同志的一些讲话、报告选编[B].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1975.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8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范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春蕾计划遭质疑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