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改革(优秀9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这9篇教学改革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教学改革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教学改革 篇一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校对实验诊断学进行教学改革前后的两届医学检验系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共计47名,作为对照组;接受改革教学的学生53名,作为观察组。1.2方法。传统教学方式紧贴教学大纲,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安排学时安排为3∶1,教学流程为“讲课-实验-考试”;改革教育方式的要点如下:(1)教研室成立实验诊断学教学小组,师资力量由过去的单纯的检验科老师增加为由临床内科、检验科专业老师共同组成的团队,教学小组绩效考核项目纳入学生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评价;(2)教学目标以训练学生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判断能力为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职业信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3)教学方式增加病例引入式教学、增加学生临床内科、检验科见习课课时、也增加学生在教研室科研项目中的参与机会,力争教学内容当场消化;(4)课后作业增设文献调查、案例分析和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与视野。1.3观察指标。1.3.1期末成绩考察。两组研究对象均于学期末进行笔试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笔试考察包括基础知识25分,检验原理25分,临床思维25分和综合能力25分,共计100分;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共计20分;学生总成绩中笔试占80%,实践操作占20%,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1.3.2教学整体满意度调查。由学生在期末时在教务网上评价完成。调查表由课程安排、教学质量和教师教风三部分,共计21道题组成;评价等级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教学整体满意率=持满意评价的例数/总例数×100%。1.4数据处理。收集两组研究对象期末考试成绩、教学整体满意率等于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期末考察总成绩及合格率。教学改革后,观察组期末总平均成绩和合格率分别为(80.21±9.78)分和88.86%,均高于课程改革前对照组的总平均成绩(74.23±10.25)分和合格率85.11%,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成绩比较用t检验,t=3.2678,P=0.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合格率的比较用χ2检验,χ2=0.2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就考核具体内容分析来看,两组比较用t检验,检验原理t=2.37,P=0.02,临床思维t=3.41,P=0.001;综合能力t=6.64,P<0.001;动手能力t=6.44,P<0.001。以上四项考核内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础知识t=1.44,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2.2两组研究对象对教学整体满意度评价。教学改革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在课程安排、教学质量和教师教风上的满意率分别为(57.45%和79.25%)、(63.83%和73.58%)和(76.60%和86.79%),可见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教学改革的急迫性。自实验诊断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教材至今已经历数次改版,检验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令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由书本不断更新补充的内容来看,过去检验科工作的职能就是提供给临床及时而准确的辅助资料以帮助医生开展诊疗,而今医学检验已经在逐渐向检验医学过度,是着重于研究实验数据的变化原因,即在解释临床病理、生理结果的同时能对疾病诊断、病情变化、疗效评估、预后判断这整个临床过程做出前瞻性的判断[3]。未来对检验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器操作员,熟练的操作能力、成熟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必然才是适应未来检验医学发展需求的职业素质[4]。为培养具有高素养的检验人才,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医学教育不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国内外均有报道指出,课程改革需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课程安排、考核制度上下功夫,临床医学教育更需紧密的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学生创造浓郁的学科环境[5-6]。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为了构造更好的教学环境,现阶段高校均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学生对教育整体满意度的反馈能为教育质量提供循证数据,为教学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7-8]。3.2实验诊断教学改革成果。本教研室成立实验诊断学教学小组,在教学改革上将实验诊断与临床的“桥梁”关系作为基本,重点强调课程的实用性,落实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临床思维以及创新意识。教学改革使用了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与同类报道相似[9],这种以“实例提出-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实战演练-评价总结”为思路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教学成果来看,观察组学生在检验原理、临床思维、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上的成绩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整体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的提高,说明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有更好的教学效应。3.3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目前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1)由于教学经费限制,教研实验室无法做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全自动化的实验仪器,为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在本科目教学改革中特地增加了学生见习课,然而由于临床工作的严肃性,学生在检验科或临床科室并无太多动手机会,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2)随着检验医学与世界标准的接轨,一些新兴的或者有技术垄断性的进口仪器设备都以英文界面操作为主,学生在见习课程中普遍反映了双语教学的需求,这将是未来教学小组可发展的地方。(3)在期末考核成绩分析中,教学小组发现学生在案例分析主观题上失分率较高,这可能与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均以“典型”为主,导致学生思考过程简单化,临床思维仍较片面相关。(4)现今“90”后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鲜事物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今网络公众平台[10],一方面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上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实验诊断教学小组应与时俱进,让移动互联网对课程进行有益的补充。

教学改革 篇二

[关键词]英语教学建构主义语言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一、引言

英语是当代最通用的国际交际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综观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十多年

前,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这与当时国际交流较少、毕业生主要是依靠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外科技经济发展的社会是适应的,如今,随着我国同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强,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新规定,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开始了全国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语言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是认知发展领域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维果斯基(Vogotsgy),布鲁纳(Bruner)。

建构主义者主张: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就教学模式而言,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与互动理论和社会文化论相吻合,学习者是在互动活动中通过协商合作的过程而学习的,因此,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师看作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的观点还可以在Johnson&Johnson的合作学习理论中得到印证。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的相互依赖和人际技巧可以得到充分锻炼,沟通策略的能力得以发挥。

围绕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环境的研究有很多分支。如认知论,互动论,任务型教学思想,以及以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的浸入式教学法等等。总之,现代外语教学的研究前沿趋向于多元化的特点,从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宏观视角提出不同的理论,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更为注重环境对语言学习的作用。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整合理念,制定措施。

1.在课程设置上,尽管还是以综合、阅读、听说等课型为主,但内容应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其原则是最终要走向注重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将综合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尤其是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要致力于网上教学的开发,推进英语软件教学;实现基于局域网和校园网或者互联网的多媒体听说课程和基于课堂的读写译课程的设置。这种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使他们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保证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总之,教学模式的改变对于发展和培养学生迫切需要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

2.在教学评估上,坚持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教师如何通过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3.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实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做好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课外活动提供平时课堂教学难以实施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第二课堂指导小组,由外语教师负责组织筹划具体的英语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团体、校园电台、校园网等的作用,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角色上来,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自身素质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并不是外语教师的优势的现实情况下,培养英语师资应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积极鼓励教改实践,参与教改项目的研究、开展同行的学习交流,不断加深对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改方向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氛围,使教改取得成效。

四、结束语

对于教学对象,外语教学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需要从更新教学理念、确立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上述的分析是笔者对近年外语教学的背景,现状和方向进行的浅显的思考,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2004.

教学改革 篇三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学;教学改革

广告学是培养广告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业界对广告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从能力层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人才要具有较强的数字表现能力,能够在不同界面进行广告设计,并且广告内容不只局限于主题的呈现,还要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容。另外,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样,广告人才需要具备出色的整合能力,实现广告资源与传播渠道的匹配对接,从而在纷繁的广告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要求下,广告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广告人才。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广告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下进行详细阐述。(一)由“封闭”向“互动”转变。传统的广告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等内容,而这些媒体虽然能够实现信息的传播,但具有较大的延迟性,即不能在第一时间完成信息的,比如当我们通过报纸了解某个消息时,已经与消息的发生时间产生了较大的时间差。在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后,广告信息的传播速度获得了极大提升,而且还能通过相关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广告信息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直播平台,基本可以实现广告信息生成与传达的高度同步,让人们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内容。这样的形势下,广告学教学应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由“封闭”向“互动”的转变,不仅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还要鼓励学生基于自身需求选择学习方式,并能在与教师的充分互动中获得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广告知识。通过这样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对新媒体获得更充分的认知,在了解其优势的同时也能将其不足“了然于胸”,从而为新媒体广告学知识的传达创造有利条件。(二)由“感性”向“理性”转变。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得到改变,人们能够通过更多渠道获取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信息滞后所造成的决策危机进一步减弱。而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原先依靠“新奇”特征获取人们注意力的方式在新的信息格局下不再具有优势,比如过去有的广告信息在制作时刻意夸大广告效果,就是借助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狭窄这一特征达到宣传目的,但在新的形势下如果广告行业想要继续发展下去,需要转变广告信息的制作方式,实现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目的是增加广告信息的内涵价值,通过文化感染力激发人们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提升人们对广告信息的认可度,实现更好的广告宣传效果。从这一角度分析,深刻的情感共鸣是新媒体时代广告行业的重点关注内容,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做出调整,要让学生认识到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而不是只追求外在形式的“华丽多姿”,那样虽然能让广告信息闪耀一时,但却会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三)由“创意”向“务实”转变。追求“创意”是广告设计中的核心思想,如果没有“创意”则意味着广告内容毫无特色,进而会在广告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里所谈到的由“创意”向“务实”转变,并不是说“创意”不再重要,而是针对“创意”方向的调整。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广告人士在追求“创意”时将重点放在了营销层面,希望设计出的广告不仅信息丰富,还需要像艺术品那样形式精美,但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具有极大难度,如果执着于此,则会让广告教学变得虚浮,成为无根之萍,从而极大影响广告人才的培养效果,比如在有的广告教学中,教师会将广告外在的呈现形式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无所不用其极”地达到博人眼球的效果,但是却在广告内容质量方面没有严格把关。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在教学理念上做出调整,充分认识到追求“创意”应该以“务实”为基准,如果“务实”程度达不到要求,“创意”就可能变得一文不值。只有让广告作品首先满足实际需求,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思考提升艺术价值的方式,即凸显“创意”,才能让广告作品走得更远,达到更高的水平。(四)由“平行”向“交叉”转变。传统媒体广告与新媒体广告相比,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但是也具有自己的优点,比如纸质媒介广告有着独特的设计方式,并且依托独特的运营方式拥有特定的读者群,因此在广告教学中不能一味传达新媒体广告知识,而是要将传统媒体广告融入其中。由“平行”向“交叉”转变,代表的是广告教学理念的变化,目的是促进广告教学通过“各取所长”提升最终的教学成果,比如在借助新媒体技术、渠道等进行广告信息传播时,广告信息制作要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较为严格的审核,从而为提升广告信息质量提供保障。另外,广告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是愈发紧密,除了各种技术类学科外,人文性学科也是推动广告学良好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重视“理性”的潮流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会影响到广告作品的内涵体现。学科“交叉”是广告教学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广告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必须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告教学获得更好地开展效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在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教学改革方向进行明确后,可以制定相应策略给予支撑,以下对具体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一)革新教学理念,制定前瞻性教学目标。在广告学教学中,要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对广告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更具前瞻性,比如从新媒体的“互动性”来分析,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广告设计中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从而让受众对广告内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而后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而这也是让前瞻性教学目标更具指导价值的重要支撑。在这样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能够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加良好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前瞻性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人为设限,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当学生具有新的想法时,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完成想法提供相应协助。(二)重视内涵价值,引入实用性教学内容。在新媒体时代,广告作品的内涵价值更加重要,只有具备深刻内涵的广告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才能在广告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这样的要求下,广告教学中应该引入更多实用性教学内容,而不是“徒有虚表”的设计技巧,比如人文性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逻辑性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性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只有与实践项目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发挥作用,才能让学生的人文素质、逻辑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等得到切实培养与提升。学生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中发挥相应作用,比如教师在布置相关广告设计任务后,可以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搜索材料,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筛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与学习能力。(三)设置实验课程,探索务实性教学模式。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基础,而想要切实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需要建立在务实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以彰显广告内容”为核心的思想理念,目的是让学生在广告设计中注重广告内容的信息呈现效果,保证广告作品能够快速得到人们的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关于广告作品的“艺术性”,不同受众会具有不同的理解,这意味广告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受众群体的差异灵活变换设计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过度强调自身感受。实验课程要真实全面,不仅要构建扎实的理论课程体系,还要提供切实可用的各种实验设施,如图形设计实验室、摄影室、影视广告制作室等,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另外,在广告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通过相关渠道获得与广告设计相关的各类信息,比如市场需求信息、就业信息等,并将这些信息及时有效地融入实验课程中,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与指导。(四)构建实践平台,拓展交叉性设计技能。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教学虽然要积极引入各种新媒体技术,但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培养,并且为了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实际参与到相关项目的设计中,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准备项目时针对各种能力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比如想要提升学生的人文设计能力,可以在项目中提出相关要求,并在设计完毕后让学生做出解读。交叉性设计技能是拓展设计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广告设计者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基础。“校企合作”是构建实践平台的重要途径,而在构建过程中,校企双方需要通过及时沟通调整实训内容与培养方式,比如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为其提供较为独立的设计环境,并结合及时到位的指导培养学生“独挑大梁”的能力。(五)优化评价体系,提升广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是反映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教学中,其评价体系也要在由“封闭”向“互动”转变、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由“创意”向“务实”转变、由“平行”向“交叉”转变的指导下进行优化,首先,评价方式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教师评价学生,还要构建学生评价教师的渠道,并且能在师生互动中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其次,在评价过程中,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要合理、充分、全面,不能只选择有利指标而忽略负面指标,否则就会使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偏差;再次,评价指标的获取方式要切实可行,要采用主观影响最小的方式,目的是保证所获取的评价指标公正公平;最后,要引入多种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需要合理调配,尤其是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中,只有采用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才能获得更准确地评价结果。评价体系得到优化是提升广告教学效果的保障,而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得到其他教学环节的积极支持,才能让评价体系切实发挥作用。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广告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出调整,而想要使这些措施切实发挥作用,需要建立在强大的师资队伍以及严格的教学考核的基础上。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教学考核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样才能为培养更加优秀的广告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佘世红,周智伟。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逻辑驱动中国广告学教育转型——基于广告学教师群体的调查[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06):4-10.

[2]李庆。数字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9):156-157.

[3]杨龙飞,疏仁华,葛贤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铜陵学院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9(03):113-116.

[4]张薇。“互联网+”背景下的广告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传媒,2019(15):88-90.

[5]赵伟。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广告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01):158-159.

[6]李琼。技术性与艺术性:高维媒介下广告学教育之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7]张春蕾。探究地方本科院校“广告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传播与版权,2015(04).

[8]温志彧。翻转课堂在高校广告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24).

[9]宋玉玉。对发展广告学中制度的阐释理路[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9(06).

教学改革 篇四

关键词: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1引言

现行的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的培养。会计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掌握会计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充分认识会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采取各项措施,才能不断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水平。

2目前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2.1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传统会计教学是由教师在讲台上拿着教材对下面学生直接讲授,对课本里面的知识和原理进行阐述,案例分析讲解,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缺乏交了沟通,下面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这种僵化且被动的模式不符合现代职业教学理念。2.2教学内容滞后。目前会计主要的方向定位是企业内部财务的数据管理,从而开设的课程也是以这个为起点,着重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以关注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为主。但是,决定企业的发展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的,忽略了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对企业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目前会计课程体系中对外部因素的分析的课程开设少之又少,整个财会课程完全着重会计分录的书写,账本登记,报表编制的传统账务处理。这个对现代企业需要的中高端的技术性综合人才需求的培养相去甚远。就目前来讲,教学观念还是相对落后。2.3过于侧重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传统会计教学侧重灌输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解决日后财务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学生能学会如何去做分录,编制报表等一系列财务操作,但是在如何利用这些生产的信息帮助企业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显得不足。

3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3.1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授课模式需要改革,学生的学习应由被动转换为主动。基于这种想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也称之为“颠倒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理念。自学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课本知识的学习应由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自主地学习掌握,而课堂的时间主要是给予学生讨论与研究学术的问题。在此翻转课堂教学模模式下,学生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与教师一同探讨学术研究及各项专业技术面临的问题上来,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学的学习里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此期间学生应更多地去提升自学能力,而不是处处依赖老师。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运用可以尝试。教师不用在课堂上进行乏味的讲解课本的内容,这些知识则由学生在课前掌握;在目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各种学习的途径数不胜数,学生亦不会因找不到学习的路径而烦恼。这样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给学生指明方向,布置任务及提醒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由学生掌控。教师则起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将学生带入更真实的学习中来。3.2完善体系改革,提高教学内容综合性。目前,在我国高校许多会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要滞后于时代的进步速度,其重心还是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会计发展的方向必须多元化,如只关注内部而忽视外部因素的话,迟早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外部的竞争和行业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多元化决定了我们会计人员要与时俱进。因此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培养现在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待改革和完善,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压缩相近课程,同时为了适应未来发展应增设网络会计,大数据技术等技术应用型选修课程,增加学生的选课空间,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知识范围,以适应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应针对目前会计教材实践教学内容不足的情况予以改进,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各类会计案例和实务操作内容,促进学生的操作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的提升。3.3改革教育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融入进来,否则效果肯定不会理想,所以外界力量的参与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走校企合作之路,是目前这是最为合适的发展之路。教学不应故步自封,要眼界开阔,了解并预测未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跨出校门,到不同企业去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此外,还需要与权威的会计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由对方提供拥有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找准未来的方向。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工作,时刻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向。

4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的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时,要将教学的重心落实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和一线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完善整个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符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填满社会对中高端财务管理型人才的缺口,但这一过程坎坷而又充满挑战,各高校必须了解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未来发展方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为最终目标,不断创新及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小燕。论网络时代的会计发展趋势[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2]王伟。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

[3]董春华,张光照。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董春华[J].职教论坛,2012(33).

[4]华耀军。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5).

教学改革 篇五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虽然不像数学课程的改革那样受到重视,理论性也不够。但是建国以来,我国在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还是做了许多尝试,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当前,我国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正处在一个高原期,回顾和反思我国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所走过的风雨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无疑对我国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走出高原期和新课程的成功实施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30年来我国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综述

数学教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率先进行了改革,通,过吸收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国情,国内数学教育界走上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之路,标志之一即为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在全国普遍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少数学教学方法走上了科学化,理论化的道路,上升为与之对应的教学模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实验只是昙花一现,目前只有少数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仍发挥着作用。

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对改革实验进行了经验总结,指出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存在的弊端,同时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素质教育合作学习方式,高效率教学以及有效教学等先进理念,为新时期数学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理论探究献计献策;还有部分研究者针对数学教学方法选用的现状,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方法的选用改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对现有数学教学方法的整合及优化。如何使现有数学教学方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数学教育评价体系相协调,努力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将是未来数学教学方法研究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二、改革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

2.1 建国以来至“”前

建国初期,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盛行的教学方法是“讲深讲透”,至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又发展为“精讲多练”。从“讲深讲透”到“精讲多练”也可看作是数学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但那时的“讲深讲透”和“精讲多练”实质上都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是自上而下地学习苏联、学习凯洛夫《教育学》的结果。

2.2 “”时期

在此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尽管广大教师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开展一些教学活动,然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无从谈起。

2.3 1977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教学改革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方面。这次改革的特点是:1)以当代国内外先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逐渐普及为前提;2)着重研究“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与“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3)研究与实践、引进与创新相结合;4)地域广、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5)一反以往各次教学改革“自上而下”的常规,完全是由基层发展起来的,具有群众性。这一时期的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在这期间人们开始认识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巩固和发展实验成果,需要与教学领域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国教学领域的改革逐步向整体、综合的方向发展,这就给教学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此为契机,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学力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阶段。

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成果的分析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者为了使其教学方法的名称能充分体现其改革的内容特色,显现与众不同的新意,在方法的命名上都下了一番工夫。从笔者整理的这115篇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文献资料分析结果来看,约有1/5的教学方法是按教改的基本阶段或基本环节的多少命名的,如“三环式”教学法(第一环:信息的输入;第二环:解决问题;第三环:信息的强化),“三段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指导训练―检查与小结),“三段六环”教学法(提纲、认同预习、讨论(课堂段)讲解、辩论评讲、引探(课后段)分类、建构作业、反馈)。约有2 /5的教学方法是按基本的操作程序或基本改革步骤命名的,如“自学―议论―讲解―练习”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教学法。约有2 /5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方法的内涵和改革思路命名的,如“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课堂自学,边讲边练”教学法,“自学,引导,反馈”教学法,“数学启导自学教学法”,“数学小单元教学法”。按理说,对方法的命名是无可厚非的,它仅是改革者对其运用的教学方法的一种称谓。然而,当我们把名称与内容结合起来作一比较研究时,就会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对数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4.1 理论研究仍然薄弱

改革中对某些概念的本质特征及某些问题的探讨不够,许多文章中认识不一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如什么是“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科学还是艺术,课前预习值得提倡还是不值得提倡,平面几何用自学法合适吗,发现法有助于大面积提高质量还是会扩大两极分化等等,这些方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很好解决。

4.2 促进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传播和吸收

以布鲁纳、赞可夫等人为代表的现展教学观,以及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原则”等现代教学理论的传播,对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探索新的数学教学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学改革 篇六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改革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而对于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这一转型,引发了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岗位的各个学者的思考与探索。怀化学院宋克慧提出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合理确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1]。南京工程学院吴中江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与突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2]。鲁东大学刘焕阳教授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立足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三大系统工程[3]。不论从哪个观点出发,从理论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大同小异,但结合到各自学校所属地方经济的差异,教学实际有很大差别,也有不少同仁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有针对课程体系的,有针对实验教学的,有针对专业实训的等等,相互之间不能照搬照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针对具体教师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较为鲜见,仍需地方本科院校不断努力进行探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邢台学院,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责无旁贷。结合我校办学地位和邢台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已经制订了13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设置了相应课程,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将成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笔者以生物技术专业的部分必修课程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希望能对地方院校的本科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理论教学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到“悟道、受业、生惑”的转变

理论教学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到“悟道、受业、生惑”的转变,关键在于授课内容的“精”与“实”。“精”是指课程设置精选、理论学时精减、教学内容精细;“实”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4]。《微生物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主干课,同时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只有将理论充分的联系实际才能将之学好学活,教师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也应随之创新,灵活运用。在这方面,教师主要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尽可能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如讲解“生产菌种的分离与筛选”以“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为例,讲解“诱变育种的一般程序”以“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诱变选育”为例进行,将科研问题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同时将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渗透在理论教学中。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疑问在理论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化解,使学生自然顺畅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其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实现学生从“会操作”到“会思考”再到“能实战”的转变

(一)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理论学习往往占主导地位,实验教学只为验证理论课的某些内容而设立。因此,无论是在教学课时数、学分数,还是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均无法与理论教学相比。而现代社会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转型发展的关键。13版生物技术专业中《生物工程实验》、《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的设置旨在通过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不仅可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将各门知识进行有机串联,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生物工程实验》有关《微生物工程》部分的内容,教师在理论教学时就在恰当的时间布置作业———完成《碱性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与酶活测定》实验设计,然后在《生物工程实验》中按照设计进行实施。为了保证其可行性,实验设计在实施前上交,教师根据实验室仪器、药品等实验条件对其进行把关,将设计方案相近的学生结成实验小组,将方案做出细微调整,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实验室处于开放状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安排实验进程。因此,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不同小组进行不同阶段的实验,各项操作要求学生人人参与,独立完成,涉及通用的材料、仪器设备等,各组间可以分工合作,相互协调。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先在组内或组间进行讨论解决,若学生不能解决,则将问题报于老师。老师视情况可选择当场引导、分析、解决,亦可选择在理论课上将相关内容渗入,使学生领悟。随后可再延伸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使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责任心得到锻炼,而且使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学生“助研”

“本科生助研”是我校经过数年的本科教育与实践凝练总结出的一条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学院在这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生物技术专业而言,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师的科研方向,学生可以自行拟题,也可在教师的研究课题中承担一部分工作,以子课题的形式参与进来,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整个程序包括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项目实施、实验结果观察与数据记录、撰写论文、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分别在各个阶段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同时强调不要加入主观意愿,试验结果要实事求是,这是试验而非实验,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失败分析失败原因,与预想不同分析其可能性,要做到科学严谨。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我院针对13级生物技术专业专门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内容之一。连续3周的生产实习,学生被安排在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邢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个单位,参与采样、样品处理、测样、撰写质量报告等各个程序;指导教师在此期间主要负责住宿安排、安全教育、小组分工、专业指导等工作。整个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参与和完成各项工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了解了质检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切实懂得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结点,使学生的自主性、责任心得到锻炼,使其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培养与升华。总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助研和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为主,教师重在导”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从“会操作”到“会思考”再到“能实战”的转变。笔者认为在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实践教学。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希望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开设成以实验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设置成连续性、开放性的大实验。教师教学过程必须要求学生做到:(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组成员应根据实验安排积极参与,自觉进行各项操作,遇到问题积极思考,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向老师咨询等多种途径主动解决。(2)加强实验耗材的管理。由于多组实验同时进行,需要比较多的实验器材,不能为自己使用方便,把其他组的器材拿来就用。公用的器材要放于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意摆放。将要使用完的耗材及时登记上报老师,以便及时购置满足后续实验的使用。(3)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受实验经费、实验条件的限制,共用的器材比较多,小组间要相互协调,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4)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学生每次做完实验均要进行卫生扫除,养成个人产生的垃圾个人清理的习惯,如培养皿、三角瓶的清洗等,然后安排值日组,每天轮班进行全局的垃圾清理,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三、学生考核实现由“考生”到“学生”的转变

学生的考核体系遵循“重能力,重成效,而非重分数”的原则。目前理论课程的考核包括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分别占70%和3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日常的上课出勤、听讲状态、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实践教学考核重技能,重操作。如《微生物学实验》最终考核时是采用操作的形式。在考核前两周教师告知学生考核形式、考核范围,然后开放实验室,允许每个学生随时进行相关的仪器设备使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考核时,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顺序和考查题目,教师在认定成绩后,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通过考核知道自己的错误或失误在哪里,留下深刻印象,掌握规范操作。这样的考核,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重在成效而不是分数,实现由“考生”到“学生”的转变。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学术型人才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中间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最为核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现传统的常态的“传道、授业、解惑”向非常态的“悟道、受业、生惑”教学转变,即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多方位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导的教学模式,解决学生的“学”的问题,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会操作”到“会思考”再到“能实战”的转变,突出技术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注重能力,将“考生”变“学生”。总之,通过这样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改善,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转型。

作者:唐蕊 张雪辉 武宇红 单位:邢台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4-98.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教学改革 篇七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变化,我们的教材也在跟随社会的发展在变。新教材不仅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变,教师的教学要变,而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要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得当,可以激发生活乐趣,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化学教学。

新教材在理论知识上难度降低了,只是加强了化学与现实生活和现代科学的联系。比如,化学反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同的蜡烛在不同的容器中燃烧的时间长短不同?如何防止水的污染?如何净化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些类似"生活小常识"的知识在新版化学课本上有较多体现。教师上课时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联系生活,付出真实感情,喜怒哀乐油然而生,化学课堂将更加丰满、真实,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学习化学将成为一件乐事。

一、探索崭新的教学模式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在讲台上讲成就、谈关系,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对化学缺乏兴趣的意念。而如果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的内容播放有关的录像内容:五光十色的塑料、巧夺天工的合成纤维、去除污垢的合成洗涤剂、除疾去病的药品等化学工业产品,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变化、化学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化学与建设祖国的密切关系等。奇妙的化学世界展现在学生的跟前,学生不由地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进行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探讨有关实验的操作标准、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的方法,并作好各种记录,然后展示标准的典型示范,找出自己实验的不足。这样不仅节省大量的时间,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既规范了操作,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现代化的事业是一个互利互惠的事业,具有合作意识,拥有合作精神是开创事业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课题。学生的相互探讨、相互合作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如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有的学生准备蜡烛,有的准备秒表,有的观察记录,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很快就完成了实验,同时他们相互释疑,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现象也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利用多种手段优化教学组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意义无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我们可以优化使用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录像机等,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适当地选用媒体。例如可用实物投影仪投影演示实验,而不单纯以计算机模拟。由于投影仪具有投影放大的功能,扩大演示物的可见度,使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都能看到演示实验的现象变化过程,加强直观性教学。要让学生从感性上得到认识,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理论的生成是为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使学生了解理论指导实践是改革者最大的初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中的生活。回顾历史发展,我们发现化学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新材料,也更新了人类的观念。就象新教材开始说的那样要是没有了化学,我们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完全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想像。火的掌握为人类赶走了野兽,提供了熟食,与茹毛饮血时代划清了界线,身体更加强壮,不再怕寒冬,不再怕黑夜。取火方式也历经"自然火--钻木取火--火柴"到如今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取火。再比如在家里烧火做饭,原来是烧柴草,每次都要生火,后来烧煤球不必每次都要生火,但烟熏火燎,气味难闻,火候难控制,再后来用煤气,火候易控制却带来了煤气中毒的危险,现在通过石油化工的分馏、裂化等过程我们有了液化石油气,方便易用,随用随开,不必烟熏也可以烧出美味可口的饭菜。历史上的青铜器、铁器自不待言。我国的精美的陶瓷曾经与黄金等价,甚至于China(中国)也是由china(瓷器)而生,许多瓷器既实用又美观简直是一种享受。由于化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材料不断涌现,比如说我们的吃穿住行越来越舒适,比如说借助高科技人类已经实现几千年来的梦想,上天、登月、探测火星、遨游太空,神舟六号的成功更体现了这一点。

三、完善新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多媒体

有的教师认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就是教学工具的革命,即用电脑代替教师、黑板、粉笔,产生了"电脑万能观",误认为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有的几乎整节课都在播放内容,动态的画面、千姿的文字等,可谓十分丰富。教师成了"放映员",丢掉了"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了"观众",丧失了"主体者"的地位。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当然对一些限于条件所致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那是很可取的。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望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每种多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功能和局限性,一种多媒体的局限性往往又可由其他多媒体的优越性来补充。我们知道任何所谓好的课件,它无法预测课堂变化,它也无法进行课堂秩序的调节。多媒体教学并没有排他性,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能抛弃,应该发扬。在教学过程中,要继续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中的合理部分,恰当引进现代教学媒体,使二者有机结合。

总之,教学改革的本质是教学模式的更新问题,教学模式的更新,其本质是模式教学的不断创新问题,努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加强素质教育,把新教材作为教育科研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目中都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合作意识培养,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走入老路,我们的教改就会失败。

参考文献

[1]李晓莉,郭飞君,李梅。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尝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2)

教学改革 篇八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多年来,我们音乐教师都不断地述说着教材老、线谱难等实际教学困难,寄希望于教育部门及早更改教材。现在,终于盼来了新课改。但当我们欣喜地拿到“新课标” 和“新教材” 的时候,我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因为对于“新标准” 和“新教材” 的大变革,我们一时还无法领悟,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 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一场挑战。

为了尽快尽早适应和执行“新课标” 的精神,在教研员过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新课改理论,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讨活动,尤其是对音乐的新课标多次学习理解消化,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明确了音乐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在“知识”“学科” 等狭隘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的素质教育思想。

通过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及现代教育意识的培训与强化,可以说我已能较深刻地理解新课程全面改革的意义与精神,转变了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并不断地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

二、全面贯彻精神,改革课堂教与学

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真正地“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1.开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单调刻板,只能让学生感到纪律的约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与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方凳,师生围圈坐在地中央,尽情地唱啊、跳啊,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学习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编排方式。

2.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多层次美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音乐语言的简捷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在以往的教学中,自己不重视板书的设计,认为音乐课重在教唱歌曲,进行表演,再加之自己缺少美术细胞,很少去设计、构画板书。在新一轮教改中,把音乐审美摆在了核心位置。起初是逼迫自己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板书设计,创设情境,逐渐尝到了图文并茂的板书为音乐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每堂课都尽可能地变换花样地设计板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既体现了新课标“潜移默化培养美的情感” 精神,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喜欢音乐,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一年级编织声音故事《小白兔盖新房》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进行模仿与创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材来让学生看图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道具与乐器,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编织声音故事,进行学习汇报。当学生排练完毕邀请我来当他们的免妈妈时,我欣然戴上头饰、加入了他们的表演行列,和他们一起忘情地表演起来。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积极性高涨,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表演着,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获得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思想上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就比较注重学生小组学习与竞赛的环节设计,抓住教材中生动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合作创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都分享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一年级歌曲《在动物园里》短小的四乐句,欢快上口的旋律唱出了狮子、猴子、小鸟的形态动作特点,学生们非常喜欢唱。我抓住这一良好的学习时机,结合这吸引学十的有趣内容,来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四人一小组,一人一句,来共同编唱一首新的《在动物园里》,并逐一进行汇报演唱。孩子们积极投入创编,演唱了十几首《在动物园里》,可谓千姿百态、百花齐放。

3.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教学改革 篇九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本次教学改革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有些经理论概括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

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里,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基础,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

那么,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我们一定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改革是场攻坚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对于本次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教学管理和评价问题。他们盼望、呼吁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管理、新评价。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需要在进。

二、教学观与学生观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前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句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战,“戴着钦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c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奖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一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3、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4、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祛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儿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过程,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反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话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重结论,过程,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即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扩提出问题,是一种创新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的不断的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的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沉重要面临问题的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表现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迪却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丰厚的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的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5、教学关注学习还是关注人?

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学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的使命。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的表现为:

第一,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围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苏联教学讼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的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

第二,重教书上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育从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读者》上有一段利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皮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教学过程不能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的失职。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人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转向以人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李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和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学生在堂上是兴高采烈日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助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步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恩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帅H能学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待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区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会法权利Z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7、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万间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忽视、侵犯学生的权利。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素乱,还表现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寿划一切,包办代替。这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既,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利过是包办代替,都不是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看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帅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褡。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严感和幸福感。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所队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现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会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我们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也要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总之,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最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三、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Z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菜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Z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Z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能力。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行生活毫无关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社区也要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正地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9.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③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位学生的独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力祛和思维,问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仆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件发展和白越成任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后患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四、学习方式

10、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像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转变学习方式究竞意味着什么?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11、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但是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有直接或间接之分,直接兴趣指向过程本身,间接兴趣指向活动结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自己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真正的自我学习。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的过程。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的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的根本弊端。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待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要有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

三、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因此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四、体验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公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已的脑子思考,而且要伯自已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快回答★www.kuaihuida.com√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二,重视直接经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喾珠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得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就会失去其教育意义的发展的价值。

五、问题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这9篇教学改革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教学改革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