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班主任教育案例(精选7篇)

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特定现象的客观描述。案例在许多学科中被广泛使用。以下这7篇班主任教育案例是来自于快回答的班主任工作案例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篇一

关键词:关爱; 谈话; 家校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65-001

这个教学案例的主人公名叫张磊(化名),是二年级上学期刚刚转学到我们班的一名新生。第一次见到张磊的时候,他主动跟我打招呼。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有礼貌的孩子。但他的妈妈向我介绍他的时候,我隐约感到,这个妈妈对孩子没有太多的褒奖,更多的是一种指责和不满。当时,我并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也很不认同他妈妈的看法。我想当然的认为,可能是先跟老师说明,这个孩子比较调皮,希望老师能够严格管教吧!

后来,真正跟这个孩子相处起来,我发现了教育上的巨大的难度。首先,这个孩子在语言表述上面较差,说话是片段式的,连贯性差;其次,虽然这个孩子已经接受了一年的教育,可是纪律性很散漫,上课的时候,他会随意地把脚抬到课桌的横档上,斜坐着,眼睛不自觉地斜视黑板或老师。下课的时候,喜欢到处跑,甚至自己跑到别的楼层。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个孩子缺乏基本的自尊自爱之心。有一次站队的时候,他大声地跟同学们说:“我是马桶,你们都到我身上拉屎来吧!”说完自己哈哈大笑!类似这样的言行、举动时有发生,导致孩子们非常轻视他,继而出现了随意翻他的铅笔盒、拿走他的学习文具等我非常不想看到的情形经常性地发生了。在年幼的孩子们的心里,他们认为张磊真傻!

并不是只有孩子们这样认为,最要命的是他的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入学刚没有几天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让我感到无比震惊的事情。

礼拜一的早晨,张磊满脸伤痕地来上学了。脸上的瘀伤很严重,一块青,一块紫的,连眼睛里都充血了,还带着非常明显的抓痕,耳朵也是青的。我非常惊讶,询问他原因,他淡然地说:“我妈打的。”一个亲生母亲,怎么可能对孩子下手这么重啊!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是多大程度上的愤怒,导致成现在的局面了呢?他的家里是怎样的一种亲子关系?抑或是怎样的一种家庭构成呢?我必须找他的妈妈好好谈一谈,了解他的家庭背景。

当天晚上,我便给他的妈妈打了电话。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通话中,我了解到了这个孩子大体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孩子生下来刚刚30多天的时候,就做了一次大手术。因为麻药过量,孩子晚了三个小时才苏醒过来。后来,妈妈因为在日本工作,一两个月才回来看孩子一次,孩子严重缺乏母爱。再后来,父母离异再次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这样伤害的背后,孩子呈现出来较为明显的各种“傻”的表现:似听非听的状态,似懂非懂的表情,在严格的妈妈面前,孩子表现的唯唯诺诺,很听话的样子,因为一不听话,妈妈就是一顿打,妈妈认为,只有打了他,他才能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可一旦离开妈妈的视线,孩子就判若两人,撒谎、调皮、哗众取宠等等。妈妈曾经一度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傻子,还带着他去做过智商的测验,智商显示为一般。妈妈担心孩子上学跟不上,所以总是提前让孩子预习,每天晚上7点开始,就要求这个只有8岁的孩子坐在桌前学习,一遍不会10遍,10遍不会100遍的学写几个生字,导致孩子脑袋都木了,用妈妈的话说:“一到学习就屏蔽大脑似的。”电话那头的妈妈几次落泪,话里话外都是为孩子操碎了心。最后,妈妈明确的表示:对待自己的这个孩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基本的责任。但是从内心里,对孩子没有一丝的爱。

听到妈妈这样的讲述,我感受到家庭教育的严重问题,感受到孩子的无助和可怜。正是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真正的关心,孩子才会呈现出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因为来自家庭的爱的严重缺失,教育的严重失误,才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作为班主任,我意识到我有着巨大的责任。我必须要做出一些事情,帮助他真正的成长。

第一步:与孩子平等的、走入内心的交谈。有一天,是个周五,我打算利用中午散步的时间跟他真正的谈谈心,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想到我们谈了很久,谈话中间没有以往多次的说教,没有批评,我们就像是朋友之间那样平等的谈话。

第二步:与家长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达成我们的共同目标:首要的一点是不能再体罚孩子了,因为这样没有任何的益处,只会带来更大的恶果。我要求妈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取消孩子一切的娱乐活动,只能坐在那里学习。妈妈也答应我适度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了。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啊!因为我认为,正是因为孩子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他才会在学校里乱跑,上课的时候出现站起来打拳的现象。

第三步:每天的在校表现评价本。我送给张磊一个在校表现评价本,里面记录下他每天在学校的三个好的表现。这对他的激励非常有帮助。起初的几天,我总能很容易地发现他的进步。比如,站队比以前迅速了;吃饭的时候不再是最后一个吃完了,改掉了先玩后吃的坏习惯;上课的时候,在老师的眼神提醒下,能坐好一会儿了等等。

后面要做的,就是坚持对他的监督与鼓励,同时也要坚持对妈妈的鼓励,让我很高兴看到的是,妈妈在做积极的改变,对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味的指责了,也没有再明显的体罚孩子。我真的没想到,在期末复习的最后阶段,张磊呈现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表现:踏实了,不那么心浮气躁了,也逐渐懂得了自尊和自爱。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稳稳当当的张磊,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审题、答题,最后再认认真真地检查。

班主任案例分析 篇二

一、德育案例的含义

所谓案例,又被译为个案,实例等,是对某一实际情境的描述而引起分析、

讨论、演绎、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而德育案例是案例与德育两个概念的综合,是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对工作中所碰到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所做的反思与总结,以此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种手段。

二、德育案例的特征

1、情境性。德育案例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

叙述的是一个有时间,地点,具体人物(一般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的情境,它使班主任或学生在看了之后都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或似曾相识的感觉。

2、问题性。在德育案例过程中往往包含班主任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所

碰到的问题或疑难情境,这些问题是很多班主任会时常碰到但又觉得比较难以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中可能还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不注意挖掘与思考比较难发现而已。

3、典型性。任何班主任在每天的班级管理实践中会碰到太多的问题,但不

可能事事都去记载,这就要求在工作反思中所撰写的德育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是信手拈来的,但能够在该问题的解决中给班主任带来深刻的启示与普遍的指导意义。

4、真实性。德育案例展示的是师生间充斥矛盾或趣味的故事,但德育案例

与一般的故事存在的本质区别是故事可以杜撰,但德育案例中所涉及的情境是在处于自然状态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源自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撰写德育案例的作用:

1、分清工作重点与难点。班主任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善于运用批判性思

维,加强自己的工作反思,对自己日常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而找到印象深刻的却是感到困惑的那些工作情境或事件。通过这样的梳理,使班主任在统筹兼顾同时,将自己的思维集中在那些难点与重点上,力求通过解决这些事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经验沟通与共享。由于现行的学校管理大多实行行政班管理,所以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更多的是处于个体化管理的状态。而通过撰写德育案例,则利于班主任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多样性,并且在提炼中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态度,通过反思性批判实现共享。

3、引领德育工作专业化。班主任是行动研究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在实践中

研究,为实践而研究,班主任不应再是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生产者”。案例撰写为班主任提供了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机会,发展了班主任研究德育工作的问题意识与能力。班主任将理论作为一种参照,采用分析、比较、判断等手段,反思自己的日常工作得失,逐步建构生本德育、情感教育等理念,不断拓宽德育“田野”,在此过程中,引领德育工作走向专业化。

四、德育案例的构成要素:德育案例没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但从构成要素而言,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1、标题:德育案例总要有一个合适的标题。一般来说,确定德育案例的标

题主要有二种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提炼出来作为标题。

2、背景:背景能够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背景必须向读者交代该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以及这些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背景的介绍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问题:在案例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产生,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原因有哪些,而且问题中必须要阐明主题,在德育案例撰写的初期可以较为鲜明地提出问题,随着案例撰写的深入,则逐渐要将问题与其他材料交织在一起,读者通过分析问题才能确定主题的所在。同时,要注意德育案例的内容必须要充分渗透德育管理过程中“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以及潜能的开发。

4、过程与结果: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成为重要的一环。

这部分内容要详尽地描述,既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要交代某种德育措施实施的即时结果,包括教师的感受与学生的反映。在这一要素中,切忌把问题解决简单化、表面化,德育案例之所以与其他文体不同,就在于对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过程,认知冲突详细的记叙,对问题解决过程细致的描述。

5、反思与讨论:撰写案例的过程是德育工作者对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心路

历程进行再分析的过程,也是梳理相关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反思与讨论涉及到的问题有:我的教育理念对头吗?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我是否真正在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我的教育帮助?反思与讨论也不见得要面面俱到,选择重要的方面或印象深刻的方面加以思考也就可以了。

五、班主任撰写德育案例的基本要求:

1、多投入,积累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撰写德育案例的基本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中学生在认知、心理等方面尚未等到很好的发展,所以班主任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治管理;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到学生中间,运用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学生中的一系列信息,特别要关注学生自主管理中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与思想问题,并及时记录相应的素材,力争占有更多丰富的感性材料。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范文 篇三

大家好,我是来自水泥产业天能水泥公司生料车间的赵肃疆,今天由我为大家介绍我们车间的班组建设推进工作。

作为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致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绩效型、社会责任型的水泥企业。不仅解决了天业集团各产业内部废渣,还消耗了周边工业企业废渣。水泥产业天能水泥分公司肩负着吃干榨尽的重任,天能水泥生料车间是天能水泥的生产源头,其主要消耗的原料来自于各产业废弃物:电石渣,粉煤灰,净化灰,硅粉,炉渣等,车间现总人数75人,其中正式工74人,劳务工1人,平均年龄35岁。天能水泥生料车间共有5个班组,分别是铁骨小分队班组、天天向上班组、华胜班组、先锋班组、超越班组。此次工作汇报小结分以下5点:1.一个贯彻;2.一个夯基;3.两个落实;4.落地实效;5.下一步方向。

6月11日,集团召开班组建设项目启动大会,确立了以党建为龙头、文化为引领、安全为基础、班组为抓手,“四位一体”全面生产力革新的总方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天能水泥公司荣幸的被选为班组建设试点单位,体现了集团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也让我们倍感压力。但是,压力就是动力。开始阶段,车间主任亲自给大家讲解开展班建的意义和目的,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班组建设,然后由让班长在建设工作推行时给员工去讲解,同时,车间也在班组中对班组员工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工作。

生料车间人员少、现场工作量大(一岗多能),生产任务重,再开展班建工作,身心疲惫,大多数早班都无法正常下班。这是我们的现状,也是员工一开始的普遍意识。

一、一个夯基。

在当今的社会里,不愿学习、进步,就会被淘汰。集团引入了外部咨询机构,努力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提高员工自主管理。我们也以班组建设为契机,通过班组团队建设提高班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将原来的管理模式由强制式转变为激发式,让工作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我爱做”“我愿做”。

1,首先,车间召开启动会,帮助了车间的班组建设推进计划表,同时通过该计划的制定,帮助班组制定了自己的班建计划表。

2好的团队要有凝聚力,在理解了班组名片的作用后,各班组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班组名片(班名、班标、口号、班歌、目标、安全目标,等).

3班组内也采用了人人担当一责任的班组管理机制,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班组建设中出一份力,更能体现出员工价值。

4有了团队就要有规矩,集团有制度,厂里有规定,班组有公约,将班组日常管理尽可能做到了管理无死角,同时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公约的形式对班组制度进行了增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公约。

5在开展建设前期,员工的建设积极性不高,为此,车间积极号召党员先动起来做一个标杆,从而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意愿。

6班组建设前期我们先将我们的资料整理收集便于将来工作整理和优化。

7学习了好的方法就要有行动,我们鼓励班组对原有的班前会形式进行优化,7.1重点是对时间的把控,在合理的时间尽可能开的高效:先让班组对班前会简单的试行,车间根据每个班组的实践去分析班前会时间的合理时长。7.2班前会里设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的环节,在活力调动和谐氛围养成的同时也是为了观察每位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帮助每天工作的安全开展。7.3班前会的小课雏形阶段,车间对小课的要求是从自身工作出发,不限制范围,先让大家愿意说,从而逐步提高每一位员工的表达能力,同时进行知识经验的分享交流。

8.有了开展就会有问题,车间定期收集汇总各班的问题,及时引导大家去解决好问题。

9.车间也非常重视工位工的技能提升,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技能比武大赛,促进岗位工的技能提升。

10.在学习与技能的提升时,车间不忘将车间的事故案例进行优化,班组建设前期车间先组织大家统计案例找案例,简单的进行分析。

二、两个落实。

学习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是员工胜任岗位的必要条件。因此,车间把小课法和案例管理法作为两个抓手,促进员工的知识技能提升,从而为生产保驾护航。

首先是小课。

1.车间制定了车间的学习计划书,明确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并进行一一落实。

2.三级联动炼化小课效果显著,车间如何炼化小课?由于我们所处的阶段问题,目前采取了如下方式:班组先制作小课,由车间引导班组小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车间特点来开展),而班组负责对小课进行优化。然后,车间组织内部的小课比赛,营造学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通过比赛,各班组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也借鉴了别人的亮点,三级联动有效提高小课质量,也让班组更有了开展小课的动力。

2.1 大家为了小课更有有效,请八九点的李老师现场指导进行纠偏,并由车间多次跟进落实改善。目前,各班组班前会所采用的小课形式较为多样化,同时也能将小课和案例分析加入班前会议中。

2.2为了提高小课质量,车间搭建平台给员工展示小课,利用赛场机制让大家比一比,赛一赛,评一评,练一练氛围。

2.3赛场上我们邀请了集团公司姜部长,产业总工姜总对大家讲解班建的意义和小课的目的,也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一种检验。

2.4大家对得奖班组进行点评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赛后持续改进自己班组的小课。

2.5车间推选优秀班组进到产业进行对标,在对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学习到别的产业班组的亮点,从而帮助我们提升。

2.6不断的总结标杆经验,然后树立新的标杆,大家再学习标杆!这样就能达到《比学赶帮超》得学习效果。

接下来是案例管理法的开展。

3第一阶段的我们主要看的是,案例分析是否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3.1案例分析不过关,问题出现在哪?众多的问题依靠员工自身无法解决。车间将班组案例分析采取了进行问题反问的方式:1.为什么大家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分析问题?2.安全道理都知道为什么一干活就出错?3.是不是没有找到问题的重点?

3.2车间对班组进行一对一引导让大家对案例问题点分析,使用群里群策的让大家都参与其中,但是效果不好!

3.3带着问题,我们借用外脑请教八九点公司李老师教授了我们案例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鱼骨刺图、5W法,等)。

3.4车间根据老师课件要点进行分解,制作了表样,里面加入了(事件分类、原因分析、结合自身预防措施、整改措施),让大家进行参考,根据事件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

3.5表单制作后,由班组进行内部评选,然后车间搭建平台让各班组进行对标。

3.6目前,车间要求每个班组每周交一到两篇案例分析,由车间与班组长们进行兑标,大家使用评议机制选出一到两篇好的案例给班组加分并给个人奖励,获奖作品也会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借鉴学习。

3.7这是我们车间现阶段班组基本案例分析状况:20%的人能做出优秀案例,60%的人写的案例水平一般,其余20%的人知道案例但需要进行提高。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小课课件进行分类,经车间选出的优秀课件进行统一归类存放,形成车间的知识库。

三、落地实效。

1.通过对标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群策群力改善自己班组的薄弱点,每个班组现阶段都能将班前会的游戏,小课,安全点告知、委员轮值安排、前一天工作总结和今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实施、总结

2.多样化开展小课:我们的小课为了解决枯燥乏味的问题,各班进行对标后,在小课的讲解过程中增加了反问、提问、抽问、板书展示、实物对比等多种学习方式。

3.有工作计划的开展就要有总结,周会和月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周会总结1、每周会议要结合自身工作来进行。2、本周召开一次班建总结。3、本周工作未完成项自动成为下周工作计划中的一部分。

月总结:1.本月工作完成情况。2.本月未完成工作项总结。3.讨论如何完善班建工作。

4.大家学会了用案例分析将问题追问到底。4.1案例中发现小问题制作成找问题做改善,也可以从车间隐患自查表里找问题做改善。鼓励员工自发的对车间显现的小问题及时整改。4.2通过每周车间组建对标发现班组中有需要提高的部分,展开学习讨论并再次制定班组内部互学。

4.3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使用案例分析法来分析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工作中哪里有缺陷。

4.4这个事件发现为了安全我们加装了防护设备,但同时给我们带来了设备的隐患?最后我们车间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4.5当一个事件发生后,通过群里群策和使用正确的分析法,可以追溯出各类隐藏的问题。

4.6为提高生产质量,车将定期组织召开用案例管理法为载体的质量分析会,让大家根据分析法去查找质量缺陷原因。

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四

把班级建成一个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集体,是每位班主任苦苦探索和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众说不一。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潜心研究初中学生心理,认为班主任和学生各是剪刀的一叶,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就是“剪刀差”。

初一年级是学生对中学生活的适应期。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同学,一切无不从“新”字开始,同时也是新的风气、新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班级工作抓得好,极有利于养成良好班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和学生的交往上,要做到“离多接少”。此时的学生,大都愿意把自己的长处、优点显露给教师,而不良习惯在新环境中处于自我抑制的隐蔽状态,不敢冒头。学生也愿意在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纪班规中约束自己,展露才华。这段时期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学生也在了解班主任,他们通过班主任处理每一件事的方法来摸清班主任的脾气。班主任此时应和学生保持“离多接少”的距离,对学生严而有方、严而有度,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严。这一时期中,班主任认真带领学生做好班级的每个第一次,形成良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到初二年级,学生进入初中生活的转折期。随着学生对环境的熟悉,自身的缺点、毛病也开始暴露,松懈情绪出现,同时从生理心理上已基本跨入青春发育期,学生情绪不稳定,动荡分化较为剧烈。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期的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已不再是初一那样“离多接少”,而已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对学生的教育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让学生觉得老师虽严,但严而有据,严而有爱。在工作中能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

初三的到来,对学生而言是人生道路的转折期。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信任,尤其是教师的支持与鼓励,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有一种紧迫感,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均较以往增大。此时班主任应和学生多接触、多谈心、多理解,保持“离少接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打成一片,建立亦师亦友的亲密、和谐、平等的关系。教育中掌握“以教为主,教训结合”的原则,讲究工作方法,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时班主任工作更应细致深入,从关爱学生出发,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让学生感到师爱的温暖,体验到被信任和被尊重的幸福感,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并乐于接受班主任的要求和指导,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朋友和指导者。

从初一到初三,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由不了解到逐渐了解,再深入了解的整个过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经历了最远、渐近到最近的变化,这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班主任和学生各是剪刀的一叶,剪刀张口最大处,两刀叶相距最远,处在初一,师生距离最远;慢慢随着岁月的推移,两刀叶之间距离缩短,师生间距离逐渐缩短;到初三结束,刀叶交叉并拢,相距最近。在对学生了解得越来越深的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如丝丝春雨,润物无声,已深深浸入学生的心扉,班主任也已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案例分析 篇五

彭×,男孩,14岁。单亲家庭,和妈妈、外公一起生活,一直在深圳生活和学习。母亲平时忙于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受周围环境影响比较大,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学习成绩一般,尤其是英语成绩。

二 原因分析

通过与孩子家长的交流,得知,该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笔者归纳出该学生心中充满怨恨,没有安全感。原因如下:

母亲忙于工作,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父亲很少来看孩子。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亲情,但成员之间的相互满意度不高,缺乏密切的沟通,父母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进行有效的沟通。该家庭基本条件还可以,家里有一些藏书,有一些报纸杂志,但书籍的摆放非常凌乱。孩子存在的问题:不爱学习,没有上进心,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薄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行为规范意识淡薄。与父母的关系不亲密,不愿和父母沟通。父亲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很大程度上给了学校。父亲学习意识淡薄,没有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且不善于处理亲子关系,教子观念落后陈旧,又忙于工作,没有发挥其教育指导作用。母亲的文化程度不高,无力给予孩子很好的教育指导。也不能在行为和学习上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也只是采取简单的责骂方式。该个案家庭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导致对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没有严格的管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也没有有力的监督。家长空闲时间都用于娱乐,看报纸都很少,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不浓,从而影响到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该个案家庭中父母亲在科学教子方法上颇多欠缺,手段和方法太少,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不善于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满意度不高。家长的激励方法、亲密沟通方法、指导方法急需改善。由于家庭缺乏学习氛围和家长对孩子缺乏约束等原因,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精神和心灵上,亲子之间缺少融合与互动,父母没有意识到榜样的重要性,没有做到言传身教。

三 辅导过程及效果

理清了原因,在这些问题中,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亲密沟通,亲子的情感交流缺乏科学的方法是这个家庭的核心问题。

开始做孩子母亲的思想工作,启发她转变教子观念和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加强亲情交流,遇事耐心引导。父母亲开始试着用一种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慢慢地,他们亲子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有所提高。孩子也开始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主动和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1.第一阶段——开局工作思路

第一,帮教老师先找孩子的父亲进行沟通,说服孩子父亲承担抚养责任,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父爱。

第二,利用家访的时间,把孩子的父母集中起来,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们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共同去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也树立自己的威信,同时也让孩子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使家人之间能和谐相处。

第三,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孩子理性、宽容地看待父母所做的事,教他学会换位思考,对父母的爱要学会感恩。

2.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思路

采取的主要方式有:(1)送给母亲一些正确教育子女的书和光碟,使母亲学会怎样去教育孩子。(2)教会孩子母亲怎样与孩子沟通。(3)让其家长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学习一些民主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具体方向、方法指导的家教理念和方法。

3.第三阶段——巩固工作思路

采取的主要指导方式:(1)让父母学会在与孩子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增进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及亲情。(2)使孩子在父母为之付出爱的同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去爱父母。(3)跟孩子进行心与心的碰撞,进一步引导他去理解父母,理解别人,学会与人相处,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通过为期一年多的跟踪指导,父母和孩子的问题都得到了改善。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父母和孩子的沟通顺畅。

指导实践效果:(1)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提高显著。(2)上课听讲较专心,作业能按时完成,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3)打架现象减少,与同学和睦相处。(4)较以前开朗、活泼,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热爱劳动,个人荣誉感增强。(5)家长对他的进步感到满意,与家人关系融洽,主动和老师联系,父母更自觉地进行家庭教育,协作老师工作。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范文 篇六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病案教学法 传统讲授法

心血管内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医学教学组成部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要重视心血管内科的授课教学,又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我国中职学校经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更加强调教学主导性,降低了医学生求学的主动性和热情,求知欲望不强甚至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严重干扰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医学综合能力,为从事临床内科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医生,教学需要努力提高心内科的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传统的讲授法是我国中职学校课堂心内科临床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而病案教学法是新发展起来的教学法,具有生动形象、实用性强的特点。本研究比较了传统讲授法和病案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区别,以探讨更有效的心血管内科学教学法。

一、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1级三年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人分为两组――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组50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心血管教学法,实验班采用病案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法,由同一个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为期1个月的教学时间。

二、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

1.教学方法。对照班完全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以讲授的形式给学生授课,教师主要是讲解,择机提问,要求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实验班则由教师讲授大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然后主要结合心血管内科相关的临床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结合独立分析提出方案和分组讨论提出方案的形式教学,以例释理,以例证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时受限,案例分析讨论应该安排在每个系统疾病理论学习完成后。所以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则将准备好的案例分析留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析讨论,再在新的课堂教学接着案例的分析讨论。最后要对案例教学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要引导学生把握案例的本质,排除干扰,把握重点,揭示本质特征和教学内容的必然联系,但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尽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营造积极的讨论环境,加强学生学习交流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2.评价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统一考试对比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教学效果反馈调查表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独立填写答题卡并收回。对问卷进行编码录入,用SPSS17.0以X2检验公式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分析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全面了解和评价两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统一考试以闭卷笔试的形式,包括单选、填空和问答题型。成绩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的教学效果反馈普遍比对照班好,实验班39个学生认为教学气氛活跃,比例为78.00%(39/50),而对照班有16个,比例为32.00%(16/50);实验班31个学生认为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比例为62.00%(31/50),而对照班有13个,比例为26.00%(13/50);实验班42个学生认为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比例为84.00%(42/50),而对照班有17人,比例为34.00%(17/50);实验班43个学生认为能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例为86.00%(43/50),而对照班有19个,比例为39.00%(19/50);实验班39个学生认为该教学法优于其他教学法,比例为78.00%(39/50),而对照班有13个,比例为26.00%(13/50)。两组比较,P

表1显示,两组比较,P

四、讨论

近年来新的医疗环境带给教学和临床实习新的困难和影响,心血管内科的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很快,使得心血管患者快速增多,因此,心血管医生的工作也越来越繁重。而培养高素质的心血管医生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同时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与传统授课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表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的理论考试成绩情况,实验组平均分为81.58分,对照组平均分71.52分,实验组有31个学生成绩≥75分,比例为62.00%,对照组有19个学生成绩≥75,比例为38.00%。两组比较,P

再者,病案教学更形象地结合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通过模拟临床工作中如何处理病人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获得完整的系统性知识结构,将理论知识综合到实践临床案例,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为日后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病案教学法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张和医学教学的实际要求,属于开放性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和辩论的良好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于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实践性,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和创新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实用型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莉 刘志伟 程牛亮 等 新形势下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8,79。

[2]谢启应 孙泽琳 杨天伦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临床教学工作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02),564。

[3]孙秀丽 论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要适度[J].科技创新导报,2009,9,132。

班主任教育案例 篇七

[关键词]:班主任 教育 案例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我在2008年11月接了0627班,这个班是一个五年大专班,但是他们在丁岗呆了一年,由于原来的班主任是一位退役军官。所以对他们来说服从纪律是第一位的,然而对于学习确是兴趣缺乏。学生学习自觉性比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后进生。他们日常行为规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个别家长也不对他们抱什么希望,听之任之。有几个学生的父母下岗,父母为了生活日夜奔忙,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孩子的学习。我接班时,班级综合评比在系部倒数。面对这样的一个班级,如何才能在短时期内转化班风,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并在工作中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真情投入,从我做起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我从来都把我教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我费尽了心思。首先,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学生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平时,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班的卫生就是个大问题,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打扫卫生,毕竟他们已经高三了,大致都知道打扫卫生应该干什么但总有遗漏,最关键的是他们不注重保洁。课间有同学买东西吃,吃完了就会随手往地上一扔,这样地上就会有各色包装带。非常难看。为此我问同学们你们在家是不是也是垃圾随地扔呢?三岁的小朋友都知道垃圾要放在垃圾筐里,何况是你们这些高三的“大人们”了。在我的提问中一些同学低下了头,有的脸红了。这以后他们会及时将垃圾送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框中,偶尔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会自觉的把它捡起扔到垃圾筐中。这样我们0627班在月度卫生工作这一单项评比中获得了流动红旗。

二、热情鼓励,增强自信

刚接班时,我就鼓励学生,我们现在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具体合理的目标,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比如,我们班的学生,我要求他们在学期初,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学期计划。班里的巫伟同学是最令我头痛的一个学生,不完成作业,各科成绩都不理想。该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平时上课任课老师都说他,对他比较反感,他曾几次与老师发生口角。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他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我又不忍放弃。于是,我先告诉他自己所处的状况,如果再有三门不及格他就会留级;然后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他比较爱劳动,我就利用大扫除的给他展示的机会,鼓励他表扬他劳动认真积极。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终于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上课能专心听讲了;纪律有进步了,下课再也不像一匹野马了;作业能完成了,任课老师也肯定了他的改变……总之,爱心+细心+耐心,这“孺子”居然可教了。在这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只有一科没有及格了。

三、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我们班有位同学,学习有困难,该生进校的时候成绩不算很好,有的时候表现也不太好。所以我就将他的座位调到成绩比较好点的同学身边。不久我发现他变了,任课老师也说他变了,不仅能够自觉不讲话,而且每天主动去老师办公室问题目,边问还边记录。每个课间的时候别人出去玩了,他却总是坐在座位上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全部抄下来,回家慢慢复习。期中考试居然达到了全班前一十五名,脱离了特差队伍,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我在心里也特别的开心。我就及时给家长发了喜报,家长也很开心。增强了自信心,在上学期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

四、捕捉亮点,因势利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7篇班主任教育案例,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班主任工作案例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