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6篇小学教学研究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教学研究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篇一
一、选题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温儒敏教授也提出海量阅读,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进行课外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和阅读能力。但纵观目前的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且处于一种严重缺失的状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家长观念比较陈旧,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问题,有些甚至还认为读课外书那是“不务正业”;有的家长虽重视孩子阅读,但总苦于无从下手。
2.相当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对课外阅读问题的研究,所以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缺少指导经验。
3.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们往往对阅读没有持久的热情。
4.学生阅读书籍经典较少,鱼龙混杂。
5.学生阅读能力亟待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我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课例研究。
二、过程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等方面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小学而言,长期以来的经济落后,使得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缺乏,阅读渠道狭窄,孩子们手中的课外书籍都以考试类、辅导类书籍为主,接触其他的阅读材料少,语言积累比较困难,无法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更加难以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渠道,让学生以书为友,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功能
1.满足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求知欲望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的信息资源比较落后,而处于中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9~11岁,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正好能够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可以让他们通过阅读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及世界。
2.有助于陶冶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情操
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的黄金阶段,由于他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们缺乏有效的人生引导。因此,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渠道,能让处于该年龄段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思想上启发、情感上熏陶和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拓展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渠道的措施
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和人生价值形成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进行阅读,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沉浸在课外阅读中,去思考、去体验和去享受。
1.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合理利用资源。
班级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更应是一个经典图书的汇聚场。班级图书角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村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缺乏社会关注和资金,因此因地制宜建立班级图书角对于农村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
收集图书是最考验班主任的一个环节。仅凭我们班主任微薄的工资不足以撑起这个图书角,所以要尝试借力经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图书,建立图书角。
①发动学生自愿捐借
发动孩子自愿每月借出或者捐出自己已经阅读过的书籍,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交换阅读。这种大多数家庭都容易接受的方式,很容易使班级小小图书角拥有足够流通的图书数量。
②动员家长自愿捐赠
如果能够获得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的捐赠,也可以解决图书角建设之初的燃眉之急。我在班级图书角走上正轨后,通过班级微信群动员部分家长捐书。这样班级图书角的书丰富了,可以满足学生读书的需要。
③鼓励老师自愿赠送
作为图书角的创建人,作为班主任的我捐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从家中挑选一些适合学生的书带头捐赠给班级,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鼓励班级科任老师捐赠。
班级图书角建立之后,我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充分利用好班级图书角,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泛的阅读资源。
2.结合语文教学,拓展相关阅读资料。
当代改革教育家李希贵说过:长期以来,以数理化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会,语文水平不可能提高。因此课题组老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如果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变,教学只是死死盯住几篇课文不放;如果阅读教学的过程不变,老是繁琐分析,繁琐提问,繁琐练习;如果阅读教学的方法不变,课内教学不能举一反三,拓展课外阅读也只是一句空话。
改革阅读教学,要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教课文要力求突出重点,简洁明了。或紧扣一词,教活一篇;或抓住一句,串联整篇;或精导一段,拨通全文或突破一点,举一反三。
针对农村小学生阅读资源缺乏这一现状,我充分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精心挑选,拓展相关阅读资料,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更多便捷。如我校第二届“母语文化节”的“最美教研”,我执教《黄河的主人》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羊皮筏知识,学生对羊皮筏的了解,加深了对艄公沉着、冷静以及高超的技术理解。在课堂要结束时我总结:你们动情的朗读就是对艄公最好的`褒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女传承了黄河的精神,他们像艄公一样凭借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成为黄河的主人,时代的英雄!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风浪,让我们像艄公一样,不惧险阻,成为生活的主人!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大森林的主人》,思考并与同伴交流:谁是大森林的主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森林的主人?作者是怎样展现猎人的智慧和勇敢的?
(三)开展阅读活动,推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中年级学社的课外阅读主要呈现反复性、趣味性和选择性等特点,且对很多事物缺乏坚持的恒心。为此,老师可以结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在班级我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或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或好诗好词,或阅读心得,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心理,也能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让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的知识。同时,我还开展班级读书手抄报活动、阅读笔记评比活动,评比读书小明星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以更高热情投入课外阅读中去。
三、成果形式
通过一年实践探索,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可喜的发现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读书热情越来越高涨。知识面拓宽,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提高。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我班学生语文成绩高于全镇均分。
另外,我的阅读教学理念改变,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跟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在这一年里我上了一节海安市公开课四年级语文《黄河的主人》一课,获得与会老师一致好评!一篇《农村小学中年级拓宽课外阅读渠道研究》论文发表在《小学生作文辅导》20xx年第12期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摘要: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小学语文诗意阅读课例研究”,关注学生,关注教师,活化教材,探讨了“语文诗意阅读”的操作策略,初步探索了“诗意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诗意语文,操作策略,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篇二
一学期来,我们xx小学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实施“教育强市”工作目标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认真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教研组的辐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以下是我校此次教研活动总结。
一、认真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
1、一学期来,学校能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摸索、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模式。全面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继续开发校本课程,办出特色。
2、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着重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
3、加强艺体卫管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强化质量意识,基础学科的。教师能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分项检测、基本技能检测等质量监测工作,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好于往年,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明显地进步。
二、认真抓好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继续开展“一师一课”活动,集中进行评课,并做好评课记录。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育讲座、资料包、教学录像等。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业务学习做到“五有”:有安排表、有主持人、有考勤、有交流、有活动记录。
2、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发挥集体备课活动的作用,在语文、数学学科中首先采用单元备课负责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学习理论,钻研教材,实现自己增值。在课余时间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及理论创新,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选、业务技能竞赛。
3、能认真落实并开展好“四个一”活动。本学期,认真落实“教学反思课改理论学习教学案例学生访谈录”四个环节,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4、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共同探讨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努力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强化教育科研,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质量
我校能充分认识到骨干教师培养对提升全体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本学期,我校继续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尽可能多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各级各类研究会和课题研讨活动,以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面对我校实际,在不能满足让所有教师参加高一级培训的情况下,通过教师返校后把学习精神带回来与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篇三
一、课题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常忧心忡忡。前辈教师叹息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竟然不喜欢写作;作家则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如此难看……
既然叫“作文教学”,学生作文写不好,教师难辞其咎。事实是,很多写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写好,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多读书,自己悟出来的,练出来的。教师只能适当地指导大概写法,更多的是要靠学生体悟、实践。但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了解作文教学的现状,多方面寻找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水平往往优于作文的水平,原因在于习作就是一种创新,比起单纯掌握语文知识难得多,而我们又往往忽略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技巧和创新能力,因此如果不对作文教学进行创新的研究,理论上作一个整体的、序列的和系统性的'探索并加以实践,就难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作文教学的创新水平和学生的习作水平。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确立了《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要探索和总结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在新课标下,如何促进作文创作过程的优化及如何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创设学生作文创作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结构。本课题要对如何促进课堂教学优化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要充分发挥学生生活经历的优势,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特别要对作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经历以及学生的特别体验等要素的整合方法进行研究。
三、界定关键词。
新思路:是指打破传统的“课程观”“教材观”和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用素质教育核心理念为指导,遵循新课程、新教材特点与规律,以新的观念、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作文教学的新思想、新办法。
四、文献综述。
当今21世纪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始终不变,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投入的研究精力日益增加。《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都将习作教学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们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出了多种作文教学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五、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对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典型学习指导经验和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寻找内在规律。
2、调查研究法:直接深入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访谈和调查等形式总结提炼相关材料。
3、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对各子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根据课题的要求有所取舍,从而得出结论性的见解。
4、综合研究法:即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一)从“传统说教”到多元模式,改变作文课堂教学方法。
(二)从“单一训练”到读写结合,明确阅读教学重点。
(三)从关注素材积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从单纯描述到入情入境,提倡张扬特别文风。
(五)从重“批”轻改到重改轻“批”,扬自主创新的习作信心。
七、课题组成员及管理网络。
为了保障本课题正常有效的开展研究工作,我制定了完善的课题领导管理网络。
课题组组长:何存利
副组长:赵江田
组员:丁全民、程欣欣、田西航。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
周至县终南镇东大坚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九、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xx.1020xx.11)
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着手开展研究。
2、实施阶段:(20xx.1220xx.8)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实验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实验等探索课题目标的实施、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累过程性资料,并定期小结。
3、总结阶段:(20xx.920xx.10)
通过文献、实验等研究,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小学教学教研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能有锻炼的良好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精神面貌的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5、训练学生跑的能力。如:接力跑、短跑、拍球跑比赛等,设计跑的游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6、训练学生跳的能力。如:单腿跳、双腿小兔子跳、青蛙跳、立定跳远、跳绳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7、训练学生掷的能力。如:掷纸飞机、掷垒球、掷沙包等。
8、设计各种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踢毽子、转呼啦圈等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综合素质。
(二)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严格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辅导老师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班级多,学生多的特点,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坚持快乐体育活动为主,群体竞赛为辅的原则。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将体育和艺术融为一体。
三、活动要求
1、每一位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到活动中去。学生因病不能参加活动需向班主任请假。
2、各班在指定位置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开展活动,确保40分钟活动时间。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3、各班不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来补课。
四、器材准备
班级组织自备和学校提供器材相结合。
五、场地划分
根据季节的变化、活动项目的改变而不定期的改变学生的运动场地
六、活动内容安排
依据校本教材内容开展。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篇五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一言以蔽之,“作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名目繁多的语文课题实验中,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主持的“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改革实验”,是一个与新课标、新形势完全吻合的全新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20xx年我们承担该课题的子课题——“‘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想借“以学为主”这一课题研究,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促进我县初中语文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本课题属于学科教学实验研究,侧重于实践应用。旨在树立“大语文”作文教学观,探索一条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的途径。课题实验积极体现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新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建立起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科学民主的评价机制和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开阔视野,丰富体验,陶冶情感,磨砺思维,历练能力,全面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作文与做人一起进步。
三、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
(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处理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
(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五)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六)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
课题的研究、实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本课题以当前的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有效做法,有极强的理论包容性和丰厚的学术内涵,是一个开放性、生成性的课题。从实践上说,本课题的着力点放在教学实践上,操作性强,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课题实验和研究,可以进一步转变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改革落后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带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周密的实验计划,积极发动学生,提高学生参与、配合改革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一些确有成效的经验积极推广,组织全县初中语文教师观摩研讨。及时将实验体会形成文字材料,向报刊投寄,并参与论文交流和评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接受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实验计划和内容。
六、课题的具体实施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目标。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其教学目标应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具体说来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多元性。“以学为主”作文教学目标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三方面内容。我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整合教学目标,确立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维目标,让学生既学作文、又学做人,既培养能力,又习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内驱性。“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提倡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写作的内驱力,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最终达到“我会写”。
3、选择性。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以学为主”作文教学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个体差异的一刀切的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等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特点灵活地制订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4、开放性。“以学为主”作文教学强调写作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教学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5、发展性。写作教学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选择、增加新内容,如随着人才推向市场,求职信、自荐信等应用文文体的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应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另外要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积极运用新的教育技术。
(二)、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积累,丰富写作储备。
学生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勉强去写,往往也是随意编造,敷衍成篇。因此,我们注意指导学生加强自主体验和积累,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1、自主阅读,以读促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袁枚说:“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元代程端礼也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因此,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弥补学生直接经验不足、丰富学生素材储备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越广泛越好。我们还注意加强阅读指导,如怎样选择读物、怎样读懂文章内容、怎样培养好的读书习惯、怎样提高读书速度等。进行读书指导,不仅要讲道理,而且要教一些具体方法。如要求他们认真看准字词句段,做到边读边想,细心体会字句的意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等;可以引导他们先通篇粗读,后重点细读、不大理解的要反复读、反复想;可以辅导他们先了解文章大意,后体会文章中心等。并教育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
2、开放课堂,走进生活。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叶圣陶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因此,我们带领学生到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感受、体验,如组织春游,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组织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让他们领略美妙的自然,感受火热的生活,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鲜活的素材和写作的灵感。
(三)、开放写作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
1、开放写作内容,引入生活活水。“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强调写作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教学中,我们开放作文的内容主题,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
2、开放写作形式,鼓励创新表达。如果把各种鲜活的思想和内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压抑、个性的湮没。“以学为主”作文教学强调开放习作形式,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记叙、议论、抒情或综合等表达方法和诗歌、剧本、广告词等体裁,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如我们进行了“活动作文”教学,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如“信息技术作文”,即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开展作文教学。其一,运用多媒体创设优美的习作氛围,努力营造唤起学生作文意识的良好氛围;其二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其三可以虚拟现实的环境,多媒体可以精确、生动而安全地虚拟一些事物、现象、情景,让学生获得真切体验。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练笔、想像式练笔、改写缩写式练笔、感受式练笔等形式的训练,使他们养成善于动笔的好习惯,学生基本上做到了精彩的文章读了写,优秀的影视观后写,生动的叙述听了写,感人的事件见了写。
(四)、实行多元化评改,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的开放,彻底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和讲评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多做正面引导。评价时,还要有育人观念,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实行多元化评改。
①自我评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在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②合作评改。学生有了自评自改的基础,我们还引导学生互评互改。采用自找伙伴互相评改,按相同内容或按相同表达形式为小组互相评改,要求学生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思想认识的问题,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转换,互相沟通,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③集体评改。评改的重点是“二类文”,这些文章基本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将这些作文印发给学生,集体进行“病文会诊”,让学生做“大夫”,集体诊断治疗。学生在评改中加深了对写作要求的感性认识,比起老师“空对空”的大而化之的传统讲评,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实际收获。
④家长评改。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请家长评改孩子的作文,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特别是有些写家庭生活的文章,家长比老师更有发言权。
2、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我们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激励成功”。
①编写作文集。笔者认为让学生汇编自己及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己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加上家长或老师写的序言,不仅能够展示每位学生的才华,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加写作活动。
②向各级刊物投稿。为鼓励学生投稿,老师可专门印发省内外小学生报刊、杂志的邮编、地址,供学生选择,使投稿有针对性。学生作品一旦发表,应立即向学生表示祝贺,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地做出行动。
③开辟习作发表园地。在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习作园地,并在一旁附有师生的小评议。
七、实验的成果开展课题实验三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写作品质和写作习惯。“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把学生放在写作的主体位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作文由“怕”变成了“爱”,学生逐渐想写、敢写、乐写、善写。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改善,养成了认真观察、广泛阅读、积极思考、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2、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提高。学生能熟练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情感、表达认识。三年来,学生发表和获奖文章达110多篇,成立了“青未了”“雏鹰”文学社,在全县统一调研考试和中考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3、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强调写作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写作的过程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逐渐学会深刻、辨证地认识事物,同时,学生在实践、感悟和习作中得到情感的熏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本课题的开展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和教研的能力。课题组成员乐于实践、勤于反思,三年来,上作文公开课12节,撰写论文50余篇,发表30余篇。苗贵旭、李梅英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我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总之,“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让学生回归到写作的主人位置上来,给了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和张扬个性的环境,学生逐渐学会以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丰富多彩的现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大千世界和百味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历练和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走向抒发真情、张扬个性的写作之路,取得了“作文”与“做人”的同步发展。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篇六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时间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了,这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的这一现象已刻不容缓了。可以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基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具体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努力)内,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是卓有成效的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⒈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⒉在所在学校形成阅读教学高效性研究的氛围,带动学校青年教师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所在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⒊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⒋努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段:
⒈阅读兴趣的培养;
⒉预习习惯的`培养;
⒊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⒋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段:
⒈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⒉概括能力的培养;
⒊质疑能力的培养;
⒋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段:
⒈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⒉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⒊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⒋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以上内容,由各位实验教师结合个人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总课题的指导下开展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
⒈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⒉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⒊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⒋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五、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保证
本课题实验者都是一线教师,大部分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一定的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经验。为了使该课题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有如下条件保证:
⒈教育专家的引领,我们将聘请特级教师王文丽为研究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⒉课题组在区教科培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科学管理,采用竞争机制,调动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⒊利用“名优教师”的“教育论坛”、“教育博客”及“课题组QQ群”这三个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群体智慧的交融与提升。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
(一)研究步骤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
成立课题组,小组成员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8月)
课题组综合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
(二)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⒉加强管理,指导研究
课题组成员实行层层负责制。根据低、中、高年段研究内容的侧重设立子课题,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备课组长担任子课题组长,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实施组长负责制。
⒊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网络研讨教研活动内容,交流实验情况。
(2)通过博客等平台建立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3)结合“五段式”开展研究活动,加强子课题组间的交流。
⒋提炼成果,总结推广
参研人员要强化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学教学研究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小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