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8篇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篇一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比较感人的作文,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应侧重于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对全文情感分析,让学生从中感到震撼,并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并自然引出对标题的分析。并让学生课前合作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思那段历史,反思人性,得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领会贯穿在全文的压抑、沉重的感情。

2.使学生记住那段历史,反思那段历史,反省人性,珍爱和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

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文章主体分析

请大家思考一下,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明确:第7—15自然段;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并划出来。)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布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

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

如果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好不好?

不好。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三、文章细节分析

我读这篇文章时,不只读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时有沉重、压抑的感受,就是读整篇文章都有这种感受,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1、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觉?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二

天津市扶轮中学 姜 春【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⑴ 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⑵ 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文本解读与感情融合

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搜集相关资料,下面就分别请小组代表,根据罗森塔尔参观顺序,到前面来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同时对于阅读中的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依次台前出示幻灯图片,并阐述理由,之后,请一名同学做解说员,朗读课文。

三、交流质疑,深入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在老师自己阅读时有一个失误,没有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吗?

生: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或问: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预设:

1、景物描写:

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反语,与历史不相称。控诉。

2、标题吸引人:

《奥》文,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写作手法:

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虽是消息,却运用了一些典型细节,找出并说明好处。

作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四、谈收获和感受

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牢记历史导入播放影片:焚烧尸体。

【教学总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炉、盒子、照片。

茫然、浑身发抖、惊惧万分、感到窒息。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三

其次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也是我在实习期间上的一篇新授课。下面,我将会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这五大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一、教材分析。

这又包括了四个内容,即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特点和作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它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 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前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学生已经复习巩固了新闻的相关知识。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 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 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基于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了解本篇报道与一般消息的不同;掌握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暴行的强雷愤怒;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设为:引导学生领会记者是如何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鲜明情感,同时,还要品位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含义。

二、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展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大屠杀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分析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点,传授知识。

其中点分析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自主探究法以及问题法。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会展示一些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营造一种低沉的氛围,然后通过对比,过渡到二战期间欧洲的大屠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感受法西斯的残暴。以此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环节2:检查预习,浏览课文,巩固字音。这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翻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3:背景介绍。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导语部分,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历史,教师再做一定的补充。(由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离我们有一定的时间差距,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它的背景,便于理解)

环节4:文本主体分析。

在这部分,我以多媒体展示两个问题:

问题一:作者看到的现实的布热金卡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比分析奥斯维辛集中的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有利于过渡到下文的学习。)

问题二:记者带我们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参观主体是谁?(设计意图:明确本文的写作线索)

环节5:文本细节分析

在上一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了本文是以参观的地方为线索组织新闻材料的。而参观的地方分别有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留个地方。(板书)而参观每个地方,作者和参观者的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依据参观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毒气室——恐怖、终身难忘。

在结合细节描写“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理解“令人终生难忘”的原因。赏析这个句子,要求学生在讨论探究后掌握对比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对教学重点的落实。

按照这个教学思路,我会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参观每个地方游客的感受。焚尸炉——浑身发抖;女牢房——惊惧万分;实验室——羞;纪念墙——沉思;绞刑室——窒息。

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意味的句子,我会通过提问、讲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重点研讨的句子有:

1、在女牢房里,作者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难道真的没有了吗?

2、参观实验室,为什么会羞红了脸?

3、“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可以祷告的地方。”如何理解这个句子?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接着,就是一个小结提升。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板书,学生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把自己和参观者的感受当做新闻的主体内容来写,并表达了自己的鲜明感情,即对纳粹的控诉,对受害者的同情,对历史的反思。从而使本文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的限制,独具特色。

环节6:解题,明确中心。

问题:既然奥斯维辛集中营没有什么新闻,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下这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

(引导学生结合新闻的特点以及文本去分析。)

环节7:延伸拓展。让学生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谈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

(强调谈学生本人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文章内容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挖掘独特的内心感悟。)

最后一环节就是布置作业了,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要求,写一篇小作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体现了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学以致用。

那么这就是我的板书了,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四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区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二、说学情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将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我会通过初读、再读、研读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相关的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

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观点。

2、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我运用诵读、设疑、点拨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2、学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领悟情感,学会赏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教学方法,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传统黑板教学,并利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我的主要准备工作是备好课,搜集作者和“二战”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并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思考,积累感受。

(二)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由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导入,并用多媒体演示诗歌《蝴蝶》内容,播放相关配乐,我深情朗读后,导入:这是一首感人的诗,它的作者叫巴维尔,是个犹太人,写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3岁时,法西斯把他投入毒气室,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陨落了,他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么,奥斯维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走进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同时,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介绍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有关背景情况。

【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相关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

2、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我先以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的特点,引导他们注意本则新闻视角的独特。

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我板书生字词,如:毛骨悚然song3、和煦xu4、踉跄liagqiang4、祈祷dao3.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这则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那么它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2)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圈点勾画相关句子。学生朗读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发言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发言后,我进一步明确,多媒体演示相关要点。

【这一环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使他们的情感随着文中的参观者变化着,有助于他们走进文本。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旨在培养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全文,这有助于接下来对课文的研读与品析。】

3、再读文章,揣摩细节。

我进一步设疑,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我来回巡视,适时启发、引导。

(1)文章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美好画面,但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结尾处也有样的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

(2)本文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请从文中找出几例,仔细揣摩品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怎样理解14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我小结明确,并用多媒体演示内容要点。

【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设疑,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体味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这有助于接下来对文章写法的鉴赏。】

4、研读文章,赏析写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接着在第6段、16段中也用否定的语气说到了这个意思。这一连串的否定句有什么含义?它们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2)本文有很多精彩之处,透过文中的叙述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请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后,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小组派代表发言,我启发、点拨,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教学重难点问题由易到难,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样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

5、拓展延伸

我借助多媒体介绍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引导学生就德国与日本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谈感想,并以此进行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将行文与现实联系,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6、布置作业

请就身边新近发生的事写一篇小新闻。注意要选取有价值的事件,报道要真实客观并学习本文将情感蕴含其中的写法。

【这个作业的设置,不仅能巩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体会新闻中蕴含情感的写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对法西斯的愤懑与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它能够系统、直观地展现全文的内容、结构,并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最后一个章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基本能够独立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主人公对家园之思的深切之情。

一、导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人类历史的车轮,并不都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是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这首诗,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苦难的体味,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的复杂的人生百味。

出示本文学习目标。

二、读

1.学生自由诵读、翻译。

重点理解的句子:(1)岁亦莫止(2)我心孔疚(3)载饥载渴(4)王事靡盬(5)我行不来(6)彼路斯何(7)四牡骙骙(8)小人所腓(9)象弭鱼服(10)雨雪霏霏。

2.整体把握

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问题:你觉得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要点提示:

第一、二、三、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以及军旅生活之劳苦。

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三、析

1、观察本诗前三章,看看形式上有何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从4-5章来看,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场面的特色。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3、诗歌小结:这首诗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重点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采用了起兴、重章叠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起到了强化画面、音韵、情感的作用。

四、探

1、播放余光中的《乡愁》,为诗歌情境作铺垫。

2、齐声诵读,抓住重点诗句进行品读,把全诗的内容梳理分为三个阶段,采薇思归、疆场思归、归家之哀,重新回顾全诗内容。

引用渲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3、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前人赏析佳句:

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方玉润《诗经原始》

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钱钟书

⑵参考赏析: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春天里,微风吹拂,杨柳轻柔飞扬。——依依惜别之情

寒冬时节,雨雪飘飞,纷纷扬扬。——伤感哀痛之情

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焦虑不堪的家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王夫之

③对比

时序 “今——昔”

景物 柳——雪”

人生 “往——来”

活动小结,画面再现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边战士,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4、背诵比拼

齐读诗歌。

教师提示要点,鼓励学生个人背诵。

齐背诗歌。

五、拓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赏析: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有感而发

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互相点评。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六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 熊文斌【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提问:这条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如今这里一派宁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会带领我们再次走入这扇大门,去碰触那段我们不愿碰触地历史。

二、感悟新闻内容

1、新闻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明确:即使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的表达。

2、自由放声的朗读课文,本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此可以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及文中的“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3、那么本则新闻重点在写什么?

明确:罗森塔尔的目光始终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4、文中哪几段集中在写参观者神态、行动的变化。

明确:7段──完。

5、读这些段落,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⑶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⑷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⑸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表情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6、依照参观者的参观顺序由老师充当解说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看看这些表情的变化是由于看见什么引起的。

(出示三张集中营图片,略。)

三、句子研读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物的美好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因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最相配。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灭绝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毁灭。

四、课堂总结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德国人对自己曾经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灵魂深处的颤抖,促使过去60年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把大屠杀视为“全体德国人的耻辱”。西德前总理甚至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祈祷:“上帝宽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歇。”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时曾提出“救赎我们的人性”。只有人性的不断被唤醒,才能遏制人性的恶,避免悲剧重演,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七

一、关于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另附后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另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二)写作背景

(投影显示,补充;可让学生提前上网查找)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三)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四)结构内容

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新闻的导语部分。

这个导语比较长,写的内容很多。第1段是写布热金卡的环境,有自然环境“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也有社会环境“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段照应第1段,说明布热金卡应该是一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3段是写游人来到这里的不同目的。

第4、5段是介绍集中营的情况及其一定的历史背景。

总之,导语部分,一方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现状,一方面又写出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里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已成为人们悼念死者的地方。新闻一开始,就把这种情感定格在了对死者的悼念,对法西斯的痛恨上。

第二部分(第6~16段),新闻的主体部分。

这一部分的安排,整体上按照参观的顺序去写。

第6段写作者自己写这篇新闻的目的:是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也就是一种责任感。

第7段,写参观者的感受,是从总体描述的,“默默地”“慢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复杂心情。

第8、9段,写到人们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采用的是特写的方式,重点是写人们的感受: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用“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的表情动作表现参观者的苦痛与愤恨。

第10段是写女牢房的小盒子,实际上写集中营中住处的拥挤:“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这一段中重点还是写参观者的感受:有特写“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有一般性叙述“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句话意味深长,不是没有值得看的,而是不忍看。

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第12、13段写长廊里的囚徒照片。

先是总写,“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着”,“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多么残酷的画面!多么让人同情的人们!后是特写,写许多囚徒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作者不由得要问:“她在想什么呢?”是啊,同学们想一想,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害怕的面容,却在“温和的微笑着”,是想到了慈祥的父母,还是想到了死去的奶奶?是想到了可爱的家乡,还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是想到了美好的未来,还是想到了万能的上帝?接着作者又有一问:“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可以再想像一下,她是在想父母已经安康?她的恋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西斯终于灭亡了?或是面对着众多的善良的参观者表示感谢,或是羡慕?这一特写,引发我们多少思考!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里残酷的被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

第14、15段,参观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是让人窒息的环境。作者又写了两个细节:一是一位女参观者跪下来,在自己的胸前祈祷;一是参观者们用目光彼此交流,然后告诉解说员,“够了”。这两段文字很短,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很深的。一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说明这里纯粹是一个人间地狱。愤恨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最后一段,描写周围的环境,与开头照应,再一次表达出: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

本文把参观者的感受融入到参观的过程,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虽无新闻,却收到了比新闻事实更好的效果。

(五)研讨问题:

1、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3、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4、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六)文章主旨: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 篇八

一、 导入新课 走近文本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她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比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佛塔、道观等,(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使得中国的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共同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吧。(板书课题)。

2.走近作者(多媒体演示,略)

3.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

①.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写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②.理解课文的关于建筑特征的一些独特论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③.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

【问题设置】课文主要讲的是中国建筑的特征,那么什么是中国建筑?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文本,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在第一段中找。

【整合答案】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这样的鉴定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

三、 自读梳理 理清结构

【问题设置】作者一共概括了中国建筑的几大特征? 请分别找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拨】注意从三个方面去概括

【整合答案】

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②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③(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四、思考讨论 解决重点

【问题设置】

作者写中国建筑九大特征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拨】

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整合答案】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 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五、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

【问题设置】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每组找一个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

【教师点拨】考虑一下修辞手法的运用。

【整合答案】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六、探讨写法 写作指津

【问题设置】

《中国建筑的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文章内容非常的丰富,但是繁而不乱,有条不紊。那么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学生活动】再读全文,思考交流。

【教师点拨】抓住说明顺序。

【整合答案】

作者按照事理顺序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不得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采用科学的说明顺序这一写法,对我们写作论说文提供了启示。

七、课堂小结 强化重点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学习到科学的说明顺序和合理的说明方法对文章的重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八、课堂实践 检验效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7.简要分析选段第四段是如何使用说明方法的。

8.怎样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用语言和文学打比方。

E.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

【参考答案】

7."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类比说明"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举例说明

"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在举例说明中作比较

8.作者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比较,说明中国的建筑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是有着相同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性。

9.解析:A项,"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此可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与某一个建筑大师没有必然的关系。C项,"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可见两种建筑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〦项,"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可见尽管形式不同,但内容是相同的。

答案:BD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这8篇高中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精品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