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师论文优秀6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教师论文,快回答整理分享了6篇教师论文。

教师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有德之人、做对社会有利之事。本文从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师德建设两方面,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师者”的职责和角色意识多样性,即教育者是研究者、传道授业者、管理者、朋友和心理医生等角色,分析了角色意识的作用、师德建设对现实的意义,分析了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对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和作用。本文认为,为了成功履行教师的应有角色,目前需要完善教师的师德修养。

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历代圣贤都崇尚德治。而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师如何以德育人?其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两者在完成教育使命方面互为补充。

1教师的角色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的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一个国家、地区、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科技知识、依赖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学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而职责意识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充当多种角色。在家你可能是子女、父母、夫妻;在单位你可能是职工、领导或下属。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职业角色更为丰富和多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对教育内容的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角色意识是角色素质的前提,而大学教师的角色威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科学地组织知识,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各种知识组织起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角色意识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1.1研究者角色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大学教师是知识界的精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培养下一代的知识才能,必须终身勤奋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必须追踪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改造老专业,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还必须研究学生、研究社会、研究时代,以便增强自己对主体意识的自觉追求,增强教育实践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以便更好地承担起传道授业的重任。

1.2传道授业者角色

唐代大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韩愈在《师说》中就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点明了“师者”的职责与作用。“授业”是指把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巧妙传递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理论的基础;“传道”是指教人做人,传给学生“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等。大学教师就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使学生真正感觉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以德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师应该传授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另外,未来社会的劳动分工将更加细致,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更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途径日趋多样。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宽容,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3管理者角色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结构建构过程。大学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着它自己的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的落实需要靠教师。在许多情况下,教师是以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不断扩充知识。由众多个性鲜明的学生组成的团体必然会产生摩擦,所以教师还必须是团队工作的专家,必须具备处理团体工作的能力和掌握团队管理方法。

1.4朋友角色

研究表明,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是具有民主作风、关心体谅别人,平等亲切,对教学精通,被学生视为朋友与知己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要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要平等地与学生沟通而不是以“师”压“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多方面。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学习的质和量上也就存在差异。教师必须了解并摸清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对其成绩的评估要尽可能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技术,力求科学、客观、公正。教师还应能分享学生的忧与乐,做到在讲台上是教师,而离开讲台则是朋友,是学生成长的导师,人生的引路者。

1.5心理医生角色

大学生特别是新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与适应期,他们渴望并强烈地要求肯定自己和保护自己,他们的自尊心异常强烈,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由于家庭、社会的原因而共产生了许多问题的青年,表现为行为异常,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症、强迫症、缺乏自信、自卑等心理障碍。这一切当然可以依赖心理医生来解决,但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主要还是靠教师来处理。教师需要了解孩子们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运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导解决。教师要紧紧围绕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等,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与潜能开发,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有效地应付转折期,健全他们的人格。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他们在运动中相互运动、相互转化,教师由教育角色转化为学习者的角色;学生由学习者转化为教育者角色。即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受教育,转化为教育者(自我教育),而达到不育的目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地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再次转化为学习者,以使自己学识不断充实,境界不断地提高。正是在这样的角色相互转化中,既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也塑造了教师的人格。

2师德建设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的道德标准往往影响到一个群,影响到一类人,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内涵,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诸多内容。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道德要求要比其他职业具有更高的层次和标准,师德属于全社会德育建设中最高职业道德理想之列。为此,在师德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以德修身,做人之模范

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工作是负有历史责任的。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教育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和影响。因为青少年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老师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知识上对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教师在课堂以外的道德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和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有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决定了教师要时刻用职业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要“以身立教”,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当然,一个真正具有道德魅力的教师必须同时具有知识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并持之以恒。

2.2增强涵养,严格自律

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书应当以育人为目标,而育人又是以教书为基础的,教师的道德教育往往贯穿于知识教育中。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应注意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调整自身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应注意以怎样的道德去熏陶、影响学生。教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不仅意味着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存在。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经常反省自我: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尊严了吗?珍视学生的存在了吗?平等对待学生了吗?教师在习惯行为中还没有真正地把学生作一个“人”平等对待。一个人假如缺乏尊严地生活,必然导致兴趣与信心的失落,进取心的衰退,学习的失败,生命的色彩也会黯淡无光。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让教育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2.3广施爱的甘霖

爱可以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是教师手中的魔杖,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

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情感的引导者,还应拥有一颗博爱、宽容的理解学生的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伟大的父爱,不仅意味着一种博爱的胸襟,而且更深地代表了一种培养的责任。一名教师不仅要循循善诱,还要从不同角度、高度和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接触,以不枉“良师益友”的称呼。热爱学生就要多方面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不只是学习上,而且从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要信任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要努力倡导和营造启发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环境,给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关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这种关爱,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但在一定程度上,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

爱生就是教师时时注意言教与身教的结合,事事处处努力做学生的表率。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诚实正直的品质,勤奋好学的作风和礼貌待人的素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平等地对待学生是教师重要品德,也是邓小平同志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具体要求。如果说师爱是师魂,那么师德就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要以身作则,要充满热情和激情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决心和自豪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材料,公正地评价学生;设置挑战,激励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正在不断增强的能力,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技巧,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一旦你的教学方法顺应了学生的风格,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和创造力有明显提高;在不时的赞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设计一些“surprising”来吸引学生,用愉快的语调、关爱的目光、个别交谈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一旦成功,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能同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21世纪的教育呼吁着品德高尚,受到社会尊敬和爱戴的好教师,他们既要为“人师”又做“经师”,堪称师德典范;他们既要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祖国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拥有严谨细致、忠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塑造良好的形象,给学生以较高的文化熏陶和道德感召,使之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因此,营造高等教育专业管理特色氛围,建立师德健康成长的土壤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大事,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

师德不仅直接垂范于学生,而且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甚至使他们受益终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整体素质的核心和基础。特别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角色意识是职业工作成功的首要前提;而师德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基本价值要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它要依靠成千上万的高素质教师去实施,才能完成此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只有把教师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靠自己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力量,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并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庄西真。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师[J].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编,2001.10.

[3]萧灼基。新经济急需型人才[N].扬子晚报,2001-8-20.

[4]李伟忠。让教育闪耀人性的光辉[J].成才导报,2001-12-25.

[5]刘然。实力,人才[J].人民教育,2002.1.

教师个人论文 篇二

【关键词】阅读;知人论世;教学相长

Reading and the teaching center said

WUYong-fu

【Abstract】 the stud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the teacher promotes in the teaching. Teaches both to be in during the change with study both sides, then continual readjustment, thus achieves harmonizes. In reading although has each center, but serves teaching this center. Embarks from the reading teaching, greatly may not need a Yu center. Or said if regards it is the center, was inferior to still treated as the pronunciation. Said on in the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so long as is helpful to reads the solution, that is useful.

【key word】 reading; Judges people and the times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97-03

阅读以什么为中心,可谓各有言说。最为传统的解读是以作者为中心,也即知人论世。孟子有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披文入情,以意逆志,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态度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要了解古人,又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所处的时代。人都处于一定的时代及环境中,知人还得论世,或者说论世更能知人。王国维认为:“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这便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统一起来了。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就读法上说甚为传统,但仍有现实意义。既有助于认识不同时代的特色,更是为了走近作者。

读书,是尚友古人的行为。至于为何要尚友古人,孟子又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这是延伸,也是扩展。接理说尚友古人,自然也是多多益善。不过不见得谁都能性情相投,所以免不了寻寻觅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才把发现精神上的友人视为阅读的真正开始。他认为:“一个人如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至于阅读所得,则可迁移到写作中去。一个人在写作中很少先想好什么笔法修辞之类,而都是在行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此种能力便得益于阅读中的潜移默化。这并非说读与写之间有着完全的对应关系,而是在写作中,有一个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参照的过程。有趣的是林语堂自己写作《生活的艺术》,就坦承是受到了一伙精神上的朋友的影响。他所说的朋友,主要是明清之际那些不受传统规范而又甚为看重性灵的士人。作者在梳理这样一个传统时,显然从写作的内容到形式都颇多借鉴。换言之他发挥生活的艺术,是先找到了思想旨趣的根源。

知人论世要通过文本,但不局限于文本,还有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读解。由作者中心转到文本中心,则甚为看重文本的内涵。文本有种种不同,但大体上可分为抽象的与形象的。抽象的文本,在乎理解,有所会意。至于形象性的文本,则要懂得欣赏。就文学作品来看,文本中心即为情境。阅读就是要能进入情境中,好好体会,进而产生共鸣。文本中心,强调从文本中读出内涵。既要细读文本,又要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鲁迅说:“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里讲文本的解读,要关联到作者及所处的社会,换言之就是还可结合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

由文本转移到读者,便形成读者中心。王国维这样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虽是对写而言的,其实读也是这样,要能入能出。着眼于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能动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本不妨各有理解,从而体现出个性化来。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不管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仍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个人。这说明强调主体并不等于排斥文本,得辩证地看。即既要有文本的依据,又不必拘泥于文本。从接受来看,阅读还有自我发现及发展之义。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到:“这就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脚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此种阅读中的角色认同,还是浅层次的,往往是自我意识不明。成熟的心灵才能发现自我,从而体现出个性化来。

各个中心之说,对应于阅读方法,实是各有侧重。大致说来,是由作者而文本而读者。就纵向而言,反映了阅读风尚的演变;但就横向来看,则又各有强调。也许,这也会构成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或者说阅读风尚仍会不断地演变,但各个中心或方法也处于消长之中。传统的读法,即知人论世,主要是以解释或阐释为主。由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则看到了文本的重要,或者说以文本为依归。但文本是静态的,还要化静为动,这便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来。接受主义代替了文本主义,无疑是突出了主体之义。但接受主义不能无视传统,如此对话理论便悄悄地改造了接受主义,从而达成读者与作者及文本的交流或沟通。直到解构主义的出现,这才颠覆了文本。但解构之后不能一无所有,仍得有所建构。从建构出发,或许对各个中心可以有所整合。阅读的演变,大致就是由解释及阐发再到解构及建构的过程。

其实中心之说,尚不止于此。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到:“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再就是“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朱光潜所说,大致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中心的明确,就是要有所关注。以问题为中心,可对书本材料重新疏理及整合,从而搞清来龙去脉。再就是以现实为参照,还可看出问题的现实意义。大抵读书治学,都很看重这个中心。且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所提问题有现实的针对性或将来的预见性。

就自主阅读来说,多个中心并没有多大的妨碍,反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阅读教学中就不然,中心多了,就可能没有中心,从而在教学中无所适从。传统的教学是居高临下的,大多是满堂灌。而今更为强调互动,但又不等于迁就。倘一味迁就,也不利于教学。如果说居高临下的满堂灌不可取,那闹哄哄的多元解读也不足道。教与学,原本处于一个矛盾之中。《礼记・学记》中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才是教学之道,也就是教与学的中心话题。从教学的中心来看,仍就是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教师则在教学中提升。教与学双方都处于变动之中,然后不断调整,从而达成谐调。阅读中虽有各个中心,但又得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从阅读教学出发,大可不必偏于某一个中心。或者说与其视之为中心,不如仍当作读法。就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只要有助于读解,那就是有用的。再就是如朱光潜所说,也可以结合文本的特点,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大致说来,既要使课堂互动或对话更为顺畅地展开,又要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及人文的养成,这个中心之义就体现出来了。

教师专业论文 篇三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发展,以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课程改革将促讲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更新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当今的教育教学在继续关注3T(teacher、text、test)的同时,已经把重点转到了对教师的关注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这一行业从职业(vocation)向专业(profession)的层次跃变。这一跃变将教师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校本科研、教师专业生涯发展、教学团队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并成为学校的立身根本。

从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形成以下的观点:我们不缺校长.缺能够对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进行诊断的学校领袖(schoolleader)。新形式下的领导理念。对校长的要求已不再仪仅是学校事务的管理者,而应该成为一"对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进行诊断的.集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和评价专家为一身的学校领袖。

我们不缺教学能手,缺能够引领教学团队的教学导师(mentorteacher)。长期以来,教学被看作是个人化的独立试误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仍然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次上。这一状况既影响了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播,又限制了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如果能够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并予以推广,那么,教学导师将不只是带动一个教学团队、一个学校的发展,而是会引领一个地区、一个城『苻,甚至于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对教育教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是教学导师必备的素质,而确立以教学导师为核心,由教学导师引领学校教学团队的发展,将会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地位。

我们不缺教书匠,缺的是教学专家。中国古代将教师称为舌耕者、教书匠,这些占老的称谓一直延续至今,影响了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而教师自身的惰性也降低了教师的专业形象。一教师教书30年,只是把第一年的经验重复了29次而已。欧美各国将备课称为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课前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把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评价、教育测量、情境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进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设计。这样的备课,无疑会很大程度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并进而提升其社会地位。

我们不缺数据,缺对数据的量化分析。每一位教师手中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数据。这些数据中,蕴涵着的可能就是新的教育观点,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量化数据,挖掘财富,将会使教育教学升到更加科学的层次。

我们不缺经验总结,缺带有科学态度、富含科学精神的教育科研论文。教学经验总结看似平淡,但是,一旦给以教育教学理论的充实、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并加以规范化的文献检索和引用,这些看似平淡的经验总结将会得到升华,并为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学校领袖、教学导师、教学专家与一般的校长、一般的教学能手、一般的教师的区别,在于他们能够有效地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能够收集教育教学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这也是当今的教师教育和教研所关注的问题。圜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破片面强调教师的定向和计划培养的框框,引进竞争机制,设霞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是突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必要性及措施

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会(CarnegieForum)和霍尔姆斯协会(Holmesgroup)分别公布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ANationPrepared:Teachersforthe21stCentury)和《明天的教师》(Tomorrow’STeach—ers),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professionalism),强调学校教育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要建立与教师专业相适应的衡量标准;教师教育的责任是培养符合专业标准的教师。自此,在美国掀起了教师专业化运动,并波及其他国家,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教师专业化热潮。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1.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壤的高低,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如何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呢?

(1)依靠制度创新,注重为人师表。从客观上讲,要增加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法》,使教师的切身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和运行机制。从教育系统内部而言,应进一步落实教师“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的指示精神,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在中小学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教师聘任制,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以及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以此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应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指标,坚决抵制教师对学生的歧视行为和不平等对待行为.坚决取消品德不良、影响恶劣的教师的从业资格,而对于那些表现突出,成绩卓越的教师,则应给予表彰,并且要树立典型,在舆论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氛围。

(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教师道德判断能力。一方面,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在职教师系统地学习《教师法》、《职业教育》等,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使教师明确自身的使命、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首先鼓励教师参与研究活动.通过研究活动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因为批判思维能力足教师进行道德判断的基础。

作为一种人格品质.批判思维主要包括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谨慎性、敏感性、灵活性、心胸开阔和善解人意等。因此,批判思维不仅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在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可以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人员联合.共同组成科研小组,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合作意识,可以使教师掌握一整套科学的技术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术研究活动,能够使教师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2.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中小学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1)强化政策导向,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支持。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围绕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制定一系列取向明确、调控力度较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使广大教师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强化专业发展意识,努力营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优秀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

(2)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共生机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离开社会的人是不能存在的。虽然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但是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往往离不开教师群体组织的影响和推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可以促使教师围绕学校共同目标,持续不断学习,体验生命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在相关学习、交流、合作与竞争中,共同进步与发展,形成教师与学校整体协调发展的共生机制。

(3)引导自主实践,实现每个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在于教师自身。教师自身的自主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活力,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力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激发内驱。“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智力、能力和创造力资源。”13l激发和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这种内驱力来自教师对于自身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来自于面对教师改革、课程改革的挑战而产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来自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激发教师的驱动力,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其核心是强调教师要真正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着重新“洗牌”,教师要想在这场“牌局”中赢得主动,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投入课改,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变革行为,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更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直至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

其次,实践体验。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很多都是过去的专业经验和理论所难以解释和应付的,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着眼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应以研究、体验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以此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促进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师范院校。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在造就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和教育家队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必将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有利于充分认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现实意义。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师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关注质量问题。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两大主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关注教师教育质量也是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对高师院校提出挑战所带来的反应。综合性大学及其他非师范类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对传统的以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来说,是一个可预见的严峻挑战。再次,关注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伴随着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并在逐步强化其专业化特征。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最后.关注教师教育质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因人才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深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方式。这一切都要求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

教师教学论文 篇四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音乐课上教师的肢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在教唱歌曲或是带领学生欣赏一首作品等等都需要用一些肢体的动作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例如在《行进中的歌》一课中,老师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带领学生在《进行曲》中走正步,感受它旋律的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等特点。通过参与培养了他们的乐感和创造性思维,也使得他们得到情感体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指挥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跟随手势变化会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这种肢体的动作会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作品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使得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当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乐感和想象能力。

二、以乐感人的教学思路

(一)积极备课

在备课中老师所选的作品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每一首作品都需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结合学生喜好,符合学生接受心理。一遍又一遍地聆听音乐作品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备课步骤,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作品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及有关作者的一些小故事都可以讲给学生听。在教学设计一环节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设计“聆听、律动、表演、欣赏、编创”等环节,使音乐要素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设计当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提升他们的音乐情感,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在课堂中应把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心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有一位老教师说的一句话曾让我记忆尤深,他说:“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音乐本身上来,而不是额外的东西上。”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学生通过音乐课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位老师曾在讲《黄河》这一节课当中,他关注了作品中最本质的特征,从四个乐章中挑选出来几段钢琴对黄河水声的描绘,使学生如同置身于黄河之中。情由境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作者流淌于黄河当中的真挚情感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动脑,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多设计一些能与所要欣赏作品相一致的情境,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三)深挖音乐要素

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音乐要素,如: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教师需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这些音乐要素,而不是简单地用灌输等教学手段带给学生这些音乐知识。而如何将音乐元素贯穿到整个课堂当中,如何注重音乐的完整性正是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所要注意的。教师首先要熟知音乐作品,体会出音乐中不同音乐要素的作用,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情绪以及音乐情感的变化。要知道音乐要素变化了,随之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学生欣赏音乐时,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音乐情绪是什么?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地揭示作品当中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多注重音乐表现的情景、场面是由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而来,由浅入深把需要学生学习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要素等渗透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们,将会把音乐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艺术使命去对待,如何把音乐还给音乐教育,把快乐还给音乐教育,这是我们肩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学习。

教师专业论文 篇五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IntegratedDocumentaryAccounto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Abstract:Withtheresearcho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gainingpopularityinthepastthirtyyears,especiallysincethe1980s,findingsinthisrealmhavebeenemerginginlargeamount.Itcanbeofdirectionalandenlighteningmeaningtogeneralizeandsummarizethefindingsduringthisperiod,aswellastodescribeitstrends,analyzeitsproblems,anddiscoveritsdisadvantages.Thisarticleincludesstatisticalanalysisofarticleso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fromfiverepresentativeperiodicals,namely<TeacherEducationResearch>,<GlobalEducation>,<EducationalResearch>,<EducationExploration>,and<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andMethod>,seekingtofindnewbeginningsthroughthisprocess.

Keywords: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tegrateddocumentaryaccount

本研究是基于对五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类专业杂志《教师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研究》、《教育探索》和《课程。教材。教法》近三年来所有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与涉及的内容两个角度来分析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为什么要选取以上五种杂志?理由是,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国际性的问题,近几年,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速度快、形势好,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文章非常多,笔者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文章。而以上这五种杂志都是全国的核心期刊,它们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发行量很大,对我国的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并且相比其它的核心期刊来说,它们涉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文章较多,除《教育研究》之外,都设有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栏目。另外,从这些文章的撰稿人来看,有教育领域的高层领导、专业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大学里的教授、老师们,它们所撰写的文章代表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

本文收集到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章402篇,其中有关国内教师教育的文章373篇,有关国外教师教育的文章29篇。对国内教师教育的研究,又根据所涉及到的内容分别归入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和教师在职教育阶段。有些论文同时涉及到以上几个问题,在统计分析的时候笔者根据其文章内容归入主要涉及到的项目,不作重复统计。由于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丰富、结构庞杂、研究课题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加上本人的水平有限,所以本文所做的归类也是一种尝试性的。

一、从论文的数量看教师专业发展

本文选取近三年来发表在《教师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研究》、《教育探索》和《课程。教材。教法》五种杂志上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有关国内教师教育的研究论文373篇,具体的分布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2003-2005年五种期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数量

阶段2003年2004年2005年合计比例%

教师职前教育42382910929

教师在职教育748710326471

合计116125132373100

图1不同阶段的论文数量的发展变化

从表1和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三年来,我国发表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论文总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涉及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论文在逐年递减;涉及教师在职教育阶段的论文却以较大的幅度在递增。这个现象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普遍关注职后教育,与整个社会的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它们正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变化。

除了统计每个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的总数之外,笔者还对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职前教育和教师在职教育两个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试图理出不同时期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以及同一时期对不同内容的关注程度。

(一)对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研究。如下表2和图2所示。

表2教师职前教育阶段论文数量

项目2003年2004年2005年合计比例%

师范教育改革或

师范院校转型2218105046

课程设置与教学1719175348

师范生22266

合计413929109100

图2内容项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

从论文所涉及的三个主要内容来看,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的论文最为集中,占到总数的48%,它成为各个时期教育者所关注与讨论的重点,而且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师范教育改革或师范院校转型也倍受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师范教育改革、师范院校转型、师范专业建设等不同的层面展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有关师范教育改革或师范院校转型的论文在2003年出现一个高潮,然后以较大的幅度逐年递减。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局势,整个教育界掀起了由专门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思潮。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杂志从2004年开始更名为《教师教育研究》。另外,有关师范生方面的研究比例相当低,说明在教师职前阶段容易忽视师范生这个“人的因素”。

(二)对教师在职教育阶段的研究。如下表3和图3所示。

表3教师在职教育阶段论文数量

内容项目2003年2004年2005年合计比例%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159234718

教师素质1212113513

教师个体发展1927358131

校本教师培训273124823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0712197

合计7386105264100

图3内容项目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

从论文所涉及的五个主要内容来看,校本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发展方面的论文最为集中,各占31%,它们成为各个时期教育者所关注与讨论的重点,但是两者的发展趋势又有很大的不同。校本教师培训在2003-2004年处于各内容中最高的地位,且有所递增,但是在2005年有了大幅度的递减。有关教师个体发展的研究,呈现大幅度的逐年递增趋势。波动最大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其在2003和2005年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在2004年却遽然下降到接近最低水平。教师素质的研究一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最值得关注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从刚开始的0篇,直线上升并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充分地说明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从不同层面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这种趋势可能成为将来研究的主流。

总之,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近三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致轮廓:(1)我国发表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论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有关教师职前阶段的论文在逐年递减,有关教师在职教育阶段的论文以较大的幅度在递增;(2)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从师范教育改革或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学这两个角度进行的研究比较多,但较忽视师范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3)教师在职教育阶段,校本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发展成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专业发展的研究,成为一大亮点;(4)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聚焦于教师个体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二、从论文研究的内容看教师专业发展

(一)关于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研究的内容

涉及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论文,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改革或师范院校转型、课程设置与教学、师范生等三个方面。从师范教育改革或师范院校转型角度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点:一是研究者们基于对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认为师范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尤其处在21世纪的师范教育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因此,探讨师范教育的改革模式、思考师范教育的新发展,提出通过推进师范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二是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专业建设暴露出很多问题,研究者提出构建专业培养的目标体系、建立专业发展标准等。三是关注职前教师培养的质量,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者们的关注点,尤其是在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点上已经形成一些粗浅的认识,很值得深入探讨。

随着教师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师范教育面临转型的问题,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由老三级师范向新三级师范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尝试性的、不容易把握。从已有研究清晰可见,一方面,师范教育改革主要停留在宏观决策层面,而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微观层面,师范院校内在的活力没有被激活,教师们主动参与职前教育改革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学校内部处于被动改革的状态。另一方面,对教师教育改革的性质和目的缺乏时代性的认识,用习惯话语来解释今天的职前教育,对职前教育改革的艰巨性与社会各方面的关联性缺乏认识,尤其缺乏与基础教育的密切联系。导致的结果是往往采用行政的手段推进教学,对于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穷于应付,所采取的措施是割裂式的,而不是将职前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乏在职前教育这个完整的大背景下通盘考虑改革的整体性,以及缺乏与职后教育发展的呼应。

从课程设置与教学角度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点:一是研究者们对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对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措施,如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建立课程体系等,并针对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从课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尝试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通识性跨学科课程及学科的综合性创新等。二是研究者认为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不很乐观,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教育学课程要进行意义重建和知识结构优化、心理学要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法的问题最多且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需加大改革的力度。三是认为实践性课程往往容易被忽视,研究者提出通过教育实习来培养反思型教师,认为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在推动师生双向专业化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四是研究者们认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公共教育学的教材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急待改进,教学有效性问题也备受关注,如提出在教育学的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探讨全程共振教学法、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实施教学改革及关注学生反馈等等。

课程设置与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西方的课程思想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学问题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地认识到课程问题的重要性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已有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每个研究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开设什么课程,而没有认识到,若课程的设置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或已有背景知识,且各课程之间不能形成有机的联系,哪怕开设再多也无济于事,况且师范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开设的课程也有限。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选用好的教材,对教师职前教育是有推动作用的,但具体实施的师范院校和教师是否能够主动地依据这些标准,更进一步说,高校的教育者自身是否能够很好地把握课程与教学,能够针对师范生的实际需要和即将面对的就业环境等等,还是非常值得深究的,目前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此外,有关师范生的研究很少,仅有的研究局限于如何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和教书能力方面,很少强调多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缺乏促进师范生健康、主动发展的研究,尤其缺乏如何使师范生尽早地投入实践过程,并思考实践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更充分地为就业作好准备的研究。这说明职前教育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容易忽视师范生这个“人的因素”,很少关注师范生的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关于教师在职教育阶段研究的内容

涉及教师在职教育阶段的论文,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素质、教师个体发展、校本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五个方面。其中有关教师个体发展和校本教师培训的论文数量非常大,还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已越来越成为关注点,因此,接下来主要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教师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在逐步成熟的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的审视下,人们逐渐关注教师这个“人”的因素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斯滕豪斯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教师即研究者”,主张教师通过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和重建,寻求自身及其实践素质的提升。康内利(MichaelConnelly)、柯兰迪宁(JeanClandinin)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教师由“能动的实施者”再推一步,使教师本身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性的“教育资源”:教师的过往经验、日常生活、生命体验、情感、趣味┈不再是被摒弃于“专业活动”之外不予考虑的内容,它们本身就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组成部分,因为专业活动是由教师这个独一而完整的人“活”出来的。[1]在2003年研究者们就频繁的致力于教师个体发展的研究,且近两年来有逐渐递增的趋势,见下图1。有关教师个体发展的研究,一部分研究者从理论层面展开,探讨教师进行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及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教师专业自主的问题。大部分的研究者是在基于实践的背景下展开,如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还有教师生命成长等方面的研究。有关教师个体发展的研究实在是太丰富了,充分地体现了教师自身的角色意识,极大地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如果职前教育中也有如此丰富的有关师范生如何进行专业发展的研究,那必将推动整个职前教育的发展。

图4教师个体发展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

从校本教师培训(school-basedteachertraining)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不断深入,教育界人士包括教师本身充分地认识到中小学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一方面,研究者们积极探讨教师如何开展以校为本的研究,以及学校如何为教师搭建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针对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如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人资料档案、教师信息技术三整合、参与式及育、研、培、导一体化培训模式等。还有,教研组是长期存在于我国学校内一种颇具特色的组织形式,当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时,这一话题被再度提及。教研组特别是学校一级的教研组,是教师直接面对的、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组织。研究指出,原有的教研组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教师发展的要求,很有必要对教研组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与发展,以满足教师不断发展的需求。

此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是近两年兴起的,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专业发展学校”、“教师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教师发展学校”是2001年1月由首都师大教科院提出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和中小学校的合作,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2]“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则是国内的部分研究者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及的,笔者也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大类目的概括名称。无论上述哪一种说法,都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3]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个主题,出现了教师文化和教师合作共同体的研究,国内学者们展开了诸如以教师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建立共同研修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共同体、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及创建教师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容

从整个世界范围看,教师教育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国的研究者们也十分关注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近几年来,对国外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增长的趋势,就本文而言,共收集到文章29篇,所介绍引进的内容涉及到美、英、德等6个国家,其中国外作者撰写的有三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改革、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共同体、教师文化等。

研究表明,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一方面,在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如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的“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EntryandDevelopmentProfile,简称CEDP)制度和PRP(PerformanceRelatedPay)教师评价制度、新加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1998年建立了新教师的“入职档案”(CareerEntryProfile,简称CEP)制度,2003年又对上述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推出了教师的“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EntryandDevelopmentProfile,简称CEDP)制度,这是关注新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成长、突出教师专业生活的连续性和过渡性方面的重要举措,从而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4]以上这些充分地说明,许多国家对教师教育改革十分的关注,如美国自二战之后,教师教育体制逐步由半开放走向全面的开放,传统的专门师范院校也逐渐升格转型为综合性大学,由此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对我国的教师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王少非在《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一文中,通过对美国医学教育的发展的分析,获得一些有关我国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5]

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从教师的职后培训开始,我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而英国在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和“建立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教育的有效策略与途径,其中在教师职前教育过程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与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较有特色的尝试,如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这种伙伴关系能够较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未来教师的入职能力,使他们在毕业时就能顺利地以合格教师上岗。还有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这一实践探索已经对我国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或者大学教育学院来进行,都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熏陶,严重忽视了教学技能的培养。我国若是也能从职前与职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力图摆脱传统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相互脱节的局面,必将为职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希望。

总之,国外教师教育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实施层面、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发展都相当不错,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着力于研究国外的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介绍国外好的经验,或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真正能从国外,特别是美英等国的已有理论和实践出发,致力于如何促进我国的职前教育发展,以及职前与职后的统一、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并不多见。

三、结论

以上通过对近三年来发表在五种刊物上的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论文分析,试图理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从中不难发现,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的内容在逐步地深入,研究的角度在不断地更新,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不过,就总体而言,对以下问题缺乏关注。

第一,对职前教育内部的整体改革。职前教育要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否则,职前教育改革就会出现“割裂式”的现象。职前教育不是教给师范生更多的知识,而是要提升师范生的基本素养,培养师范生的发展意识与能力。这样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不断地获得发展。现有研究要么从宏观层面上提出职前教育改革或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作“描述性”研究,缺乏从师范院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的改革或研究;要么着重对单一内在或外在因素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而缺乏从整体上对职前教育进行通盘考虑,比如职前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构建、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融通等。

第二,职前与职后的互动。职前教育的教学、科研,不仅要为培养师范生服务,更要直接为现实社会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也就是说,职前教育要加强教学过程中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要引导师范生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使师范院校的师生成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队伍。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师范院校独立设置的必要性和它不可由其它学校替代的社会价值才会真正存在。现有研究缺乏职前与职后互动的框架体系,要么从职前的某一角度抽象地加以论述,缺乏具体行动上的落实和制度上的保障;要么在职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由大学的理论工作者在中小学另起炉灶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缺乏整个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与实践。

更为重要的是,已有的这些研究对师范生自身及师范院校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视。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的研究中,很少把师范生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予以考察;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很少有探讨师范院校的教师自觉地对自我及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负责,对师范生的后续专业发展会有多大作用,以及通过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吴刚平主编,王建军著:《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王长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教师教育研究》2005第7期。

[3]转引自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4]余源晶、洪明:《英国推进教师早期专业发展的新举措——“入职档案”和“入职发展档案”制度述评》,《教师教育研究》2004第6期。

[5]王少非:《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5第3期。

[6]杨小微、刘卫华主编:《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叶澜主编,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师教学论文 篇六

一、多读――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阅读,写作就没有了源头活水,即使要写也总觉得底气不足,只能干巴巴地几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如现在的初中生写作文章一样,由于受应试的牵制,阅读面不广、阅读量少,知识面捉襟见肘,写文章时搜肠刮肚,只能以“记流水账”应付,靠“吃老本”为生,写作水平非但没有比小学时进步,反而在退步。只有经常阅读,及时补充能量,增加新鲜素材,开阔我们的眼界,增加我们的理论素养,才能触发我们的教学灵感,写作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旁征博引、一泻千里。

在阅读时,我们除了要读一些教育教学类的经典名著外,还可以多看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船小好调头”,由于教育教学类报刊的每一篇文章都自成一体,我们就可以有选择、灵活地阅读;也可以上网阅读别人的帖子,以丰富我们的见识,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时看到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就会产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使自己豁然开朗,甚至文思泉涌。

二、多做――前提

“实践出真知”,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写文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摆脱不了空喊口号的嫌疑。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会,才能有话可说,有话可讲,才能讲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而不是无病,空悲切。而这种创作构思和创作灵感的来源,就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和总结。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潜心研究、勇于实践、敢立潮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想出一些“金点子”,创造性地搞好课堂教学,并及时将自己独到的做法叙之以文。我们可以在课堂导入、动态生成、结尾艺术、作业布置和批改讲评等方面尝试一些创新的做法,并就此大做“文章”。只有那些原创性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的、一线的、鲜活的观点和做法才有生命力、有价值,不仅利己,也利别人。但是有些教师平时对教育教学不肯投入,浮于表面,写文章时千方百计地“剪刀加糨糊”,或“复制粘贴”,东拼西凑成所谓的“论文”,这样的“垃圾文字”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也助长了自己的浮躁情绪,是毫无益处的。

三、多写――关键

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在平时我们要善做有心人,想到了什么观点或者有了灵感就要及时将之记录下来,待有空时就可以细细地进行创作,否则这些灵感转瞬即逝,激动一下就无影无踪。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得与失,对教育教学都有一些真切的感悟和体验,这时候就应当赶紧用笔把它记录下来。我们不妨先从周围发生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入手,有些事情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你能巧妙地分析,从中细细地品味,写出来也许就是一道不错的“好菜”。

“独创”是写好教学论文的关键,你在构思写作时要不断反思,我写的内容够新颖吗?我采用的表现形式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吗?能让读者眼睛一亮,相见恨晚吗?说到底,你的文章得有自己的个性,从行文到内容,都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借鉴和模仿别人的;要不落窠臼,不要动辄堆积枯燥的理论或教条,或一大堆“新课程理论指出”。只要有创意,有“卖点”,就不会在一大堆稿件中“泯然众人”,这样,编辑一定能记住你的名字。

四、多改――保证

“善作不如善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修改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写完后至少要改几遍,做到“改你千遍也不厌倦”。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曾写道:“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摒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可见,好文章都是经过作者精心修改推敲出来的。多改,是保持的秘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6篇教师论文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教师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