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有理数,快回答整理分享了10篇有理数教案。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数学学案;概念;模式;类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42-05
所谓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学案教学为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提供了全新思路,有效改善了数学教学、教材教案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局面。教师的教学,则由直接的工作变成间接的工作。为了真正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中心的地位,教师要像乐队指挥、球队教练那样,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真正地参与活动过程。为此,许多数学教育研究者深入教学一线,开展学案教学改革,真正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再次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符合课改理念的学案教学,能够作为一种有效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它既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又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热点。数学学案教学为何受到如此关注?有何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将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数学学案概念、教学模式、学案类型、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数学学案相关概念的梳理界定
通过期刊网检索和相关资料查询,目前国内外相关数学学案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数学学案内涵的界定,二是数学学案特点的分析,三是数学学案构成要素的思考,四是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五是数学学案教学类型的案例分析,六是数学学案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1 数学学案的内涵。
(1)学案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对学案一词给出了自己的界定,虽然所使用的文字不尽相同,但对学案内涵的理解基本一致。学者们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学案是教师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遵循教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创编的供学生自学、探究、研讨、练习、梳理、总结的文字资料嗍。学案,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是指由教师集体在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学生建构自主学习的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集思广益,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简言之,学案即学习材料。
学案是相对教案而言的,它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或在教师指导下为学生设计的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学习能力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使用的学习方案。学案,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二度消化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案。简言之,学案即学习方案。
由此可见,学案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层面的,无论学案是一种学习材料,或是一种学习方案,亦或是一种学习案例,它都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学案是教材的深度理解与加工器。学案不仅反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所以它是对教材进行的深度加工。其二,学案是教师的教学方向与指挥棒。虽然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过程决定了学案知识的呈现方式,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总指挥,教师要有计划地调控教学方向。其三,学案是学生的学习向导与路线图。学生按照学案规定的路线开展学习,在学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寻求知识养成的捷径。
(2)学案与教案的区别。《百科全书大词典》、《教育大词典》等工具性书籍并未给“学案”以确切的定义,实际上,“学案”一词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由“教案”衍生而来的。有的学者认为“教案”突出“教”,侧重“学会”;而“学案”突出“学”,侧重于“会学”。有的学者认为教案是“封闭”的,是教师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方案;而学案是“开放”的,是学生如何学习的剧本,主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有的学者从设计理念、角度和针对性出发,认为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案的使用者是教师个人,是针对教师教学而设计的,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接受知识的“跑道”,主要体现了师生课堂教与学的环节;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自主发展的“通道”,主要体现了课前、课中及课后完整的教学环节。
笔者认为,教案与学案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三点:(1)教学理念不同。教案往往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而学案的教学理念更为自主、开放和创造。(2)使用主体不同。教案的使用主体是教师,而学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导学方案。(3)教学环节不同。教案环节的设置以教师构思为主,主要应用于课堂授课环节;学案环节的设置以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为出发点,同时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实际上,讨论教案与学案的不同,并非要割裂两者,或区分伯仲,“存异”是为了“求同”,教案与学案不可避免存在许多共性与交叉点。不管使用教案还是学案,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 数学学案的特点。
基于对学案内涵的理解,专家学者们对学案的特点,即学案设计的原则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详见表1)。
学者们对学案的每一种特点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都是学案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充分反映了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每种学案原则可能也适用于其它一些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学案本身所凸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学案的导向性。学案有明确的指向性,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案学习目标、内容、问题的一一展开,不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引导性呈现,更是学生在知识不同学习阶段有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学案层层递进的导向性特征明显。
(2)学案的探究性。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循序渐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案的编写就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教学探究的成果;学案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进行探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学案如何与其它教辅资料、课后作业配套使用,也是需要探究的问题。
(3)学案的灵动性。教师教无定法,但学生学有可依;
教师机动灵活,且学生灵感闪烁。学案在学习内容上是开放的,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有不同的学案呈现方式;学生学习学案的方法也是灵动的,可以将学案单独作为教材使用,或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或作为练习题皆可,一切都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定;学案不仅在课堂上使用,在课前、课后的其它时间也可以使用。
(4)学案的发展性。在学案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学生在使用学案进行主动、操作性学习的同时,不仅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数学学案的构成要素。
学者们在编制数学学案时,对学案的构成要素即结构进行了如下探讨。有学者从“学案”的内容出发,认为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师生互动的设计、梯度训练题、推荐作业七个部分㈣。有学者从学案的内涵出发,认为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学习课题、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测评与资源链接。有学者认为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自学检测、问题讨论、基础训练、能力训练、学习小结、推荐作业。
思考数学学案的构成要素,不仅能够为学案编制提供编写框架,而且能够更好地设计数学学案的内容。笔者认为,无论哪种结构的数学学案,它都立足于两类要素,一是教师“导”的要素。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数学能力的洞察、数学交流的培养、数学评价的养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和数学相关背景知识的梳理等。二是学生“探”的要素。包括:数学知识的嵌入和理解、数学活动的参与和领悟、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迁移,以及数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所有这些要素融合于一体,并得到有机调控,才能真正发挥学案的完整性、有效性。
二、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
1 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溯源。
在了解学案内涵的同时,我们也对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溯源,发现以下理论给学案教学、学习以很大的启发。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教师向学生提供知识结构的相关材料,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去发现问题的结构和规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旧。我们认为,充满启发性的数学学案,就是这样一种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材料。
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法”、鲁姆的“掌握学习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㈣等都为学案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让数学学案素材的呈现问题化,学案的设计面向所有学生,并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弗莱雷的“提问教学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都启发数学学案的教学交流对话的主体转向学生,重视让每位学生自发投入学案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事实、概念、命题、定理等数学知识的有意义学习。
2 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许多教学理论都给学案教学以很大的启发,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的数学学案教学模式都充分践行着教与学相统一的理念。
有学者认为,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数学学案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四个基本阶段:导向、导学、导练、升华阶段。有学者从高中数学学案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为:问题探索、讨论交流、揭示本质、知识整理、巩固练习。
有学者认为,数学学案教学模式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依案自学、讨论创新、总结检测,并认为这种模式改变了数学知识的传授途径,建立了教材、教案与学案的相互补充与协调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综上,每种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有国内外许多科学合理的理论作为基础。学案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主体性发展等。数学学案教学同样遵循教师教学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实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和谐发展。
三、数学学案教学类型的案例分析
对于数学学案教学类型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学案“题型”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根据学案“课型”来分类。根据学案题目类型,可以分为填空式、选择式、表格式、问题式、习题式、辩误式、例题式旧。实际上,在一份学案中往往涉及到几种题型的相互组合。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案类型来进行案例分析。
1 概念课学案设计。
数学概念课学案的设计需关注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联系,并建立概念与实际情景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分类,弄清概念的外延。例如《有理数的概念》,我们这样设计学案(见表2):
2 命题定理课学案设计。
命题定理课学案的设计需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到命题、定理学习的必要性,并能够通过尝试、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究定理的形成过程,学会用定理解决其它数学问题。例如《探索勾股定理》,我们这样设计学案(见表3):
3 公式法则课学案设计。
公式法则课学案的设计要让学生能推导法则,能举例说明公式法则的意义,能判断使用公式法则的时机,并会利用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同时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由此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例如《同底数幂相乘》,我们这样设计学案(见表4):
4 解题课学案设计。
解题课学案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能应用相应数学知识解决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并能体会此种解题方法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解题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二次函数的应用》,我们这样设计学案(见表5):
5 专题复习课学案设计。
专题复习课学案的设计要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思想解决一类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发现此类问题中的不确定因素,正确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某类问题。例如《几何图形中的分类讨论》,我们这样设计学案(见表6):
四、数学学案教学效果的价值体现
数学学案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究竟能够给数学教学带来怎样的实效呢?为此,我国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学案教学的实验研究,不仅有各个实验班的点上的研究,还有各个实验学校甚至是一类学校层面的研究,实验研究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浙江金华一中1997年首次在全国提出“学案教学法”,采用诱导式、开放式、技能式教学程序,运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探究学案与学生学习成绩、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很快大面积推广,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2008年,乌丹三中制定了“示案自学、分组讨论、点拨引导、达标训练、反馈小结”五步走的学案教学方案,经过
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教师转变了角色,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广西南宁沙井镇小学教师编写的《小学数学新学案》主要包括:学习准备、导学指路、学习巩固、创新舞台、学习寄语,学案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优于一般教学模式,且对农村小学中年级以上数学教学同样适用。
另外,还有苏州唯亭学校、北京第一七一中学、潍坊中学、浮桥中学等都以初中、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学学案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均证明了数学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数学学案教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体现:
1 有助于转变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使用,充分发挥了教师“导”的功能,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思考中讨论、在交流中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发展。
2 有利于完善和优化教师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学案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也能够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完善和优化学案教学方法。
3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数学学科学案教学和学习理论。
就当前数学教学实际而言,发展数学学科学案教学、学习理论,对我们进一步掌握学案的内涵、作用、学生能力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数学学案教学研究的方向展望
综合以上各个层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专家学者们对数学学案的研究涉及面相当广泛,但更多的是实验的组织与成果论述,在调查与实证研究方面仍有许多困惑与不足。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应以数学学案教学为主线,将理论线(内涵、原则、模式等),实验线(问卷、实验、访谈等),教材线(案例、方案、体系等)三位一体进行整合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思考、有效整合数学学案教学的内涵与教学模式。
研究数学学案教学的内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研究不仅着眼于数学中哪些内容适合学案教学,研究“外显”的解题活动类型的数学学案,也关注“内隐”的创造性思维建构类型的学案,如数感、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
数学学案教学的模式科学合理、动态发展。虽然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和课堂操作程序各有不同,但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由无数个数学教学和学习环节构成,主旨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成为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研究应充分体现课改理念的学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数学学案教学方法等。
2 量化研究、质性探究数学学案教学与学生知识养成、能力发展的关系。
目前,对于数学学案教学的调查研究多集中于一个学校的几个班级,样本较小,且研究结果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数学学案教学的质性化研究也几乎没有。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层面的量化研究,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层面的质性研究。
开展量化研究,探究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三大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掌握程度。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确定问卷内容,以网络调研的方式进行,不仅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自动生成数据库数据,按照所需调研的内容进行遴选和统计。
开展质性研究,聚焦学生能力维度:数感、符号感、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不同的能力维度有各自的类型和层次。以解答题为主设计问卷内容,以质性探究的形式展开调研,制定评价标准,划定知识层次、能力维度,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价其学习能力。
3 探究、剖析数学学案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在数学学案教学中需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研究如何整合数学学案教学与学习。基于学案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行为的构成,教学信念、教学环境、教学态度的变化研究;学生年级、性别、数学成绩等因素与学案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以及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学案教学的关系,相互作用研究等。这一研究有助于寻求促进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学案教学策略和方法。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二
[关键词] 数据结构 案例教学法 线性表 树 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1]。该课程的原理和算法比较抽象,难以根据实际问题自行设计数据结构及其算法,因此,很多学生感觉学习难度大,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针对上述问题,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事先精心策划和准备案例,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案例,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将知识融入案例之中,重视实践,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2]。
案例的设计
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案例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在备课时精心选择案例。在选择案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选用难易适当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应具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特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点。
本文作者使用耿国华的《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1]教材,根据书中章节安排设计案例如表 1。
表1 案例设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分析案例。在开始讲解某种数据结构时,教师应首先给出案例问题及要求,然后引导学生首先分析出问题中的数据结构,然后确定存储结构,并说明该类数据结构的特征以及操作特点。(2) 讨论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要结合本节知识,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且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3)评价总结。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予以评价、总结。在评价时,应注意以正面鼓励为主,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将案例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学生,并进一步让学生课后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法与案例中的解决方法,各有何长处与不足?”
2.在“图”结构中的应用。案例描述:实现高速公路查询系统基本功能,任意城市之间都有可能通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双向的。具体要求有:(1)设计某国各个城市,城市个数不超过200个;(2)为用户提供城市信息的查询;(3)为用户提供任意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查询:两个城市之间是否通有高速公路?如果有,有哪些通路?哪条公路是最节省时间的?(4)如果要走访多个城市,如何设计路线最节省时间?
案例分析:(1)首先抽象出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问题的描述,本案例中要处理的数据对象是城市及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由于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任意性,也就是任意数据元素之间都可能有关系。可引出数据结构——图。(2)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如何存储各城市及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信息?可引出图的存储结构,有邻接矩阵、邻接表等。并给出各种存储结构在C语言中的类型定义。(3)算法设计。确定本案例存储结构,如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按照案例中要求完成的问题(1)可引出创建图的操作和问题。(2)可因此掌握图的各种遍历方法和问题。(3)可引出求图中任意结点之间路径的问题及最短路径的问题。(4)可引出求图的最小生成树的问题。
总结与扩展:由教师总结各组同学的讨论结果。如题目中描述的图是无向的带权图,即无向网。总结了无向网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操作的实现后,教师可再扩展出其他形式的图,如有向网,可假定高速公路是有方向的,便可引出对有向网的操作,如求有向网的关键路径问题。
总 结
在案例和问题的驱动下,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产生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经课堂实践证明,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也可以引入到计算机类其他软件类的课程中。
参考文献:
[1]耿国华.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2]宗瑜.案例教学法与《数据结构》教学改革[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2):30-31.
[3]刘娅,孙锦霞.《数据结构》案例教学的探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0):128-130.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应用
作为研究社会随机现象、统计普遍规律的重要数学分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其方法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科学发展、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子弹的命中率问题、航天器的碰撞概率问题到硬币投掷问题、中奖问题都需要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解答。正如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所言:“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在实质上只是概率问题。”可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高等数学中的概率与数理统计教学要充分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他们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我国当前部分高校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重技巧应运用、轻数学思维”的现象,使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理论知识后,即便是得到较高的书面分数,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及提高,而且还会因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思想的指导加强实用性教学。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的实际问题,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相关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及优势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实际问题,并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并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等相关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其他数学课程一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具有理解起来难度高、理论内容丰富抽象、相关试题复杂多样等特征。基于这些数学学习特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抽象、难懂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具体案例的讨论分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从教学的层面而言,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沟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桥梁。
二、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相一致,案例教学法同样也要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案例的选择。要选择与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密切且难易程度适中、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案例,还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拓展性,让学生一方面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案例中,提高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在经典案例的指引下,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史上,有很多像“平分赌金”一类的经典案例。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背景、社会趋势的具体变化,审时度势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案例,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实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2、案例教学的具体组织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案例引入的时机和方法。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先为学生设下悬念,以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再带领新生开始了解和认识新知识,等他们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结合之前案例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自由发言。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场指导和问题解决工作;在学生发表观点后,教师要及时地就发现的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有效方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对课堂时间的整体把握,要把握好案例讨论和观点表达的时间,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实例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从每道例题到专题讨论都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下文笔者将结合几个具体案例,对案例教学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结合经典的“平分赌金问题”,引入数学期望和古典概率的相关知识。
案例1: 保罗和德梅尔是两个赌技术相当的赌徒,现他们各出六个金币做赌注,赌前约定:谁先赢三局,就可以拿走所有的12枚金币。而已知共堵了三局,保罗一胜两负,但由于特殊原因要结束,问如何分配这十二枚金币,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在引入这一案例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根据已经比赛的结果来对金币进行分配,即保罗可以拿到1/3(4枚金币),而德梅尓可以拿到2/3(8枚金币)。在同学们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来分析这种分法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赌两局会有以下四种结果:德德,德保,保德,保保。前三种情况都是德梅尓先胜三局,那么他就可以获得12枚金币。只有最后一种情况是保罗先胜3局,可以得到12枚金币。因此,整体看来,德梅尔和保罗能分别获胜的概率为 和 ,那么该案例中金币合理的分配方法应该是,德梅尓得到 (9枚金币),保罗得到 (3枚金币)。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接着这个案例再进步一步引出古典概率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引入一个随机变量 ,用来代表再继续赌两局后德梅尓所得,则 的取值为0或12,概率分别是 和 。因此,德梅尓的期望所得为: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的 期望值就是 可能值和其概率相乘的累加,并引出“数学期望”的相关概念。此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还有经典的“三门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三门问题”的引用,以加深学生对概率统计原理和思想的认识及理解,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案例2: 美国二十世纪70年代有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三扇门,在这三扇门后面有且仅有一扇门有奖品,节目参与者可以在这三扇门中任意选择一扇门,主持人把另外两扇门中没有奖品的一扇门打开,然后问参赛者:“是否要换另外一扇门,还是坚持选择最初的那扇门。”这时大部分人凭直觉认为,剩下两扇未被打开的门中,有奖和没奖的概率都是50%,因此没有必要再做改变。然而用概率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却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原因是在最初参与者进行选择时,能选中有奖门的概率为 ,其余两扇门的中奖概率是 。然而当主持人打开确定没有奖品的门之后, 的概率都集中到另外一扇参与者没选的门上,而不会与参与者最初所选进行二次概率分配。也就是说如果参赛者能坚持最初的选择,那么中奖概率仅为 ,而如果参赛者改变选择,中奖概率为 。因此,主持人打开一扇门之后,如果参赛者改变最初的选择,则会提高中奖概率。
参考文献: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四
关键词:案例分析;《离散数学》课程;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
《离散数学》课程是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众多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前序课程 [1]。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概念和公式与具体计算机实践比较远且过于抽象,所以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导致其学习效果很差。笔者在该课程的几年教学过程中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实践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导致他们很多理论性的学习的效果很差 [2]。为了在《离散数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改善这一情况,笔者试图利用案例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1案例教学方法
教学中案例分析法起始于西方的教学,该方法比较适合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如商品营销等专业[3]。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理论联系实践,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并能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该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力的保证。但是由于《离散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偏重于理论,其实践性较弱的特点,故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很少能够体现。针对《离散数学》课程知识的特点,笔者尝试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大程度的引入案例教学法,边研究边实践,努力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次教学改革。这次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还是以提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离散数学》课程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主。
2 案例教学和《离散数学》课程
《离散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高年级学习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础。该课程的每一部分都有其广泛的计算机专业应用领域,但是该课程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抽象。从这些特点上看将案例教学的方法糅合进《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是可行的。
2.1 教学案例之设计
案例选取是案例教学方法的重中之重,案例选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效果[4]。在《离散数学》课程中对于案例的选取,要有几点原则。首先,案例的内容要贴近知识点,方便进行授课;其次,案例的要贴近学生的专业领域,内容要生动活泼,能很快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最后,案例使用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2.2 具体案例研究
为了具体的表现案例教学在《离散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本文特举一个例子进行演示。
案例:结合数据库中的关系运算讲解集合及集合运算。
案例分析: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的特点、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就是一个数据的大集合,对集合里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排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等这些很难采用传统的数值计算,却可以很方便地用集合运算来处理。在对《离散数学》课程中的集合论进行讲解的时候,用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Office Access进行联系和效果演示,提高理论讲解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案例设计:首先推出数据库案:学生成绩管理系y,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然后结合集合论里面的集合和关系的概念、关系的性质以及集合的运算等《离散数学》集合论里面的知识逐点的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直到整个系统被完整剖析和实现。
3 结 论
经过基于案例分析的《离散数学》的教学实践,该方法改变了以往的“定义(定理)+证明+练习题”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试检验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莫愿斌。 凸显计算机专业特色的离散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4):111-117.
[2] 梁吉业,李德玉,吕国英。 服务计算学科的“离散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9,87(5):130-132.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五
摘 要:“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已经逐步渗入教育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善常态课堂中教师“独霸”课堂教学的现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主要以初中数学教育为例,针对“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以此促进整体性发展。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为更好地满足新课程发展要求,将“学案аА苯萄Х椒ㄔ擞玫浇萄Щ疃中,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且也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活动得到良好的开展,提升教学质量。初中数学目前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学案导学”的基础上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一、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所谓的“学案导学”,简单来讲就是“学案”加上“导学”,与往常的教案不同,“学案”的形成由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探究这两个方面共同组成。因此,“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案”的基础,将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探究这两方面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育中,正是由于现阶段的初中教学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有效性难以提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的讲解占据主要的课堂时间,缺少对学生有关方面的锻炼,难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提高不了教学有效性。
2.学习难度系数上升,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初中数学知识点的难度系数比小学数学提高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显力不从心,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而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二、在初中数学中合理运用“学案导学”的对策分析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好“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针对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基于“学案”基础上做好预习工作
首先是课前阶段,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预习时期。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前阶段与平常的预习时期是不同的,传统的预习阶段强调的是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阅读和记忆,缺少对知识的初步理解,而“学案导学”方法下的课前阶段为加强学生对“学案”的思考过程,教师要在所设计的“学案”中融入更多的问题,以知识的理解为主,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外延的联系,以此为学生学好新知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初二数学“黄金分割”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且提出问题,如“黄金分割点是什么”,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这一概念的意思,而且可以以此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促进学生预习有效性的提高。
2.在“学案导学”基础上创设情境
其次是课程进行阶段,在这一阶段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还需要结合情境教学法,以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案导学”的基础上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而设置的问题情境,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毕竟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也可以引入有趣、发人深省的典故,或者是设置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拓宽自身的思维,不被教材中所提供的材料局限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还是以上述“黄金分割”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学案”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也可以在“学案”上附上不同的矩形图片、建筑图片等,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主要从课前阶段和课中阶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来促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六
虽然新教材使用已有两年了,可今年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两年间别的同事对新教材的看法和见解我也颇有耳闻。当我拿着这本书时,觉得真是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到处都是生动的图画和一些类似与漫画书中的对话框,而且很多题目、事例都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常见的事例,整本书把我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日常的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到一起,用一句话形容:数学来自于生活!
我觉得新教材更能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能更好的体现大纲的要求。比如,让学生通过数轴探求物体的两次运动的结果,让学生认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这个过程学生自己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他们既能发现又能解决问题,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就是这种能力。
二教学前的思考
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章,对于所有的新生来说,这是他们的新起点,这一章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学习这门功课的信心和态度。所以,本章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就是说,每一节课必须让绝大多数学生能轻松掌握,不能为了赶进度,一定要夯实基础,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并不是很难”。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1.地位:本章是数与代数这一部分的起始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知识的奠基部分,这一部分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后面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今后实数的学习!包括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2.主要内容:书上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理数的概念,另一部分是有理数的运算我个人认为可分为三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包括正负数的认识、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和有理数比较大小),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3.知识结构:
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正数
零
负数
数轴
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比较大小
相反数
绝对值
有理数
4.课程学习的目标: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是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5.本章的重点:有理数的运算,其中以有理数加法和乘法中符号法则尤为重要。在小学里,我们只有在运算是才会见到括号,而现在,我们学习负数时,很多时候用把负数括起来,比如:-(-5)、-|+3|、15+(-9)等,由于符号更加复杂了,学生在很多时候容易弄混淆,如:-|-5|=-5很多学生却等于5。
本章的难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习的关键:数轴的掌握,绝对值的理解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6.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章的数学方法主要有:
①数形结合思想。本章数与形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基本支撑点——数轴。有了数轴这个基础,数与形就联系起来了,就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了。利用数轴规定有理数的顺序,既直观又涵盖了有理数比较大小的各种情况,书上16面有这样的规定:在数轴上表示,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利用数轴分析物体运动的实例,可以非常直观地获得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从而引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出有理数乘法法则。有了数轴,上述内容就能够清楚地呈现。
比如教材上12面的第1、2题和17面的第2题: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3/8,0,0.15,-30,-12.8,22/5,+20,-60
②分类讨论的思想。本章中关于有理数的分类,就利用了这一思想。
如: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零正数
负整数负整数
有理数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数
负分数负分数
③对立统一的思想。由于本章引入了负数,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使加与减、乘与除统一起来,在小学数学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都是对立的,现在则不同了,所以,在这章中,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思想方法的教育。如:在进行有理数减法学习时让学生观察4-(-3)=7和4+(+3)=7由此可得4-(-3)=4+(+3),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可以化成加法的。最后让学生总结减法法则。
④转化的思想。本章中,通过“绝对值”的概念和符号法则,把有理数的运算转化为非负有理数(即小学学过的算术)的运算来解决,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它的引入不仅解决了有理数的运算问题,而且对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6.教学建议:
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认识到数与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②搞好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
③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速要稍慢。
④适当练习。
⑤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⑤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7.几点思考:
①对于负数、有理数的认识,强调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感受、和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②对于“有理数的运算”,降低了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强调以三步为主,降低了要求,有利于学生学习。
③本章在有理数概念的教学中,有理数的运算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如认识大数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大数的情境,了解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数感,光年和纳米就是理解大数和小数的实际背景。
8.典型例题的处理:
教材第23面例4,图文并茂,我采用多媒体展现题目,既省时间,学生又能清晰了解题意。书中第一种解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来,第二种解法由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计算小结,让他们能通过小组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四中考回顾
1.同位素的半衰期表示衰变一半样品所需要的时间,镭—226的半衰期约为1600年,1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6×103B:0.16×104C:16×102D:160×10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七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52-01
二十一世纪的是科技竞争的时代,作为科学的基础,数学必将在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有必要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为未来祖国的未来以及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偏向于理论的学科,在学习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光靠死记硬背达不到任何效果,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使得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为更加有下促进学生发展必须针对现有教学中问题进行分析改进,进一步完善导学案教学。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脱离教学目标的情况。导学案教学的基础是案例选择需合理,一些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脱离了问题的本质,使得问题看起来似乎涉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但从根本上来看该问题更多的涉及到了其他部分知识,从而忽视了对教学知识的反应,无法让学生掌握到教学重点,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绝对值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案例加深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因此教师往往会以数轴为例讲解,数轴就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数学导学案。在学习数学时常常需要借助图形进行深入研究。绝对值的定义就是在数轴的基础上给出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数形结合能力,绝对值的定义理解起来就比较麻烦,以此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掺假一些数形结合思想。于是教学慢慢演变成为对学生数形结合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对绝对值概念的讲解,实际教学目标并未达到。
2.未确定学生的主导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学生全员参与进来,确定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而不是让教室变成教师和一部分学生的主场,其他人则是观众。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了绝对的主角,教学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的任务就是强行将老师讲授的知识吸收。同时教师的通病都是喜欢只与一部分自己喜欢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直到学期结束可能对其他同学仅仅是面熟的程度而已。久而久之,被忽略的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这门课与自己无关,只需遵守基本课堂秩序即可,消极学习的情绪不断延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被淡化,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导学案教学的教学目的是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常见边长为3、4、5的三角形进行讲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通过有效提升让学生自行发现规律,而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以及探究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3.课堂交流效果不佳
传统教育里,教师永远是主导者,学生被迫听从老师的教诲,然后强迫自己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强行消化。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已经渐渐被时代所抛弃。新式教育里,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老师要做的就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现在学生的特色转换为先进的学习方式,把正常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的场所。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一起沟通解决。针对有些同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的情况,可以教导一些趣味学习方法给大家,让大家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
然而现今教师在利用导学案教学时并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导学案的应用只是改变传统教学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强行记忆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并开始逐步讲解,将各个知识点细化,意图通过知识点结合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教师看似用心良苦,但却忽视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并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讨论,缺少了课堂交流导学案就失去了其作用。
4.未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国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有效应用到问题解决中,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知识一贯按照自己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迫于展开教学,并未对学生通过题意列方程的能力进行了解,很多学生在学元一次方程组后难以独立列出方程组,教学效果不佳。
5.教案演练过分借助多媒体技术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其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中不用再承受教师填鸭式教学的洗礼,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哪个沉迷于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向学生展示部分功能,并强行将教学内容通过一些看起来很神奇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让导学案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课堂教学实践成为教师展示多媒体的时间,一些教师似乎对此乐此不疲,从而忽略了导学案教学的重点。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学生直观了解相关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可以利用相关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 理解重难点知识,简化教学的复杂性。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控制多媒体展示的比例,很多教师过分利用花花绿绿的多媒体图片或视频等占据学生的课堂时间,实际教学实践被压缩,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得不到保障,直接导致后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加大。
另外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远达不到黑板演练的效果,通过板书形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进行导初中数学学案教学时应合理化使用多媒体技术。
6.结束语
导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定义,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导学案教学的出现让教师们看到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看到了自己成才的道路。在进行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幕后推动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八
【关键词】高职;经济数学;数学案例教学
1经济数学教学案例特征分析
(1)真实性。数学案例是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事情的描述大体上是真实的,及时某种情况下会为了一些需求进行一些情节的设计,可是并非是单凭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随意编出来的。(2)典型性。数学案例教学当中,事件通常会设置在某些时空框架当中,安排一个或几个问题共同构成,内容上确保一定的完整性,详细的情节,具备了特定的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3)综合性。好的案例可以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与分析内容中的普遍性的问题,涵盖特定的抽象高度,其要求案例要与一般的例子更加丰富一些,不单单需要学生具备最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对各类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以灵活巧妙的方式对数学案例进行灵活性的处理。(4)动态性。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是主体。案例教学不但是教师与学生、学生相互间的一种互动和交流,同时是存在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相互间的一种交流,整个数学课堂是处在动态化变化的状态下的。
2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需遵循的基本准则
(1)针对性。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挑选最为适合的数学案例。在教师制定了一堂课的特殊目标情况下,可挑选与之相应的数学案例同时配合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较为常见的有:用概念性与说明型案例传授基本的理论与基本知识原理;使用概念型与发现型案例来激发起广大学生的学习乐趣与学习知识的积极能动性;使用说明型与概念性案例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使用诊断型与发现型案例可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2)客观性。数学案例教学过程当中所选择的案例,对广大学生而言皆是客观存在的。学生需对现实中存在的这些案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站在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客观性的判断,提出自己对问题的一些理解和具体的处理方案。而教师要挑选出与案例最吻合的一种处理方案,增强学生的现实感觉。(3)参与性。辨别数学案例教学水平的一种关键指标就是学生对经济数学案例教学的参与度。在学生参加数学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相互间慢慢的会学生相互合作,每一位学生对他人的意见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为此则要求广大教师,在高职经济教学过程当中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广大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能动性,合理分配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激发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能动性能。(4)可接受性。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的可接受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数学案例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最大限度上去适应广大学生自身具备的基础性条件;其二,数学案例教学当中一定要关注广大学生未来发展的走向。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等都要以满足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可是,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难度,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到的知识,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5)创新性。创新性原则则要求广大学生在对案例的浅析、判定及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案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及创新,不可单一的重复其他案例或者他人给出的一些意见。针对一个案例,没有最好的一种处理方法,也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给出自己专属的处理方案及相关论证依据。(6)循序渐进。针对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受到学生未接受到经济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此缺乏对实践方面的一些真实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数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则需要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3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经济数学中应用策略及重要意义
(1)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提高经济数学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可促使高职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潜存的一些教学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使得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有效的改善、使得广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能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促使高职院校获得全方位的进步与健康的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譬如: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Q可以看成是价格p的一元函数。一般来说,需求函数Q为价格p的单调减少函数,那么把一件商品的需求函数可定义为Q=1200/p,问当p=30时其需求弹性,同时也对经济意义进行了探究。在此数学案例当中,要站在数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综合性的分析。站在经济学角度分析:商品价格的升高、需求量会缩减的。可是,商品的需求量并非是特定不变的,商品不同,其在需求量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需要按照商品的实际状况针对具体需求量做出详细的统计,论题中提及的需求弹性是商品外界中的影响性因素对商品需求量所带来的影响,在了解商品需求量与商品实际价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对需求弹性做出具体的计算;站在数学教学分析,通过经济学浅析的基础上,题目准求与解答方法就会非常明显,在进行函数导数设置后作出相关计算。(2)强化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经济数学案例教学过程当中,高职院校需要不断的强化对数学案例教学的重视,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现代化数学教学的实现,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从其他学生中引入更多优秀的数学教学方案,把案例教学真正的落实到日常的经济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为广大学生供应优质的数学学习氛围,促使经济数学案例教学得以实现。
4结语
由于数学教学包含的知识非常广泛,所以在平时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会感到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其实数学原理都是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的,可是,当前的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方式都是非常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根本没有相关的实践内容,这就会造成整体上的数学学习十分枯燥。为此,高职经济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改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促使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促使数学教学成效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敏娜。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之实践探讨[J].中国市场,201102(185).
[2]刘广丽,刘晓菊。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
[3]向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中的应用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九
【关键词】高职;数学;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教育实践的情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高职的数学教学应当适当地采用案例教学法,从专业实际的案例出发,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加强针对性,体现应用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数学教育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的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差,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深奥的数学定理,学生往往有着厌学、惧学的心理。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强调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一改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乏味、单调。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把高职数学教学转变成一种研究活动,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共同对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数学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基础上,根据案例进行讨论,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有着独到的作用。
同时,使用案例进行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把一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真实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实际的场景出发,既巩固了理论知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结合所学案例将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案例教学是用案例的形式,把某一个问题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以案例当事人的角色身份,深入到案例的具体情境中去思考问题,寻求更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与真实世界相似的环境,使学生获得一种近似于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在讲授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时,除了列举一些常规的零点定理应用例子之后,特给出如下问题:一把四脚等长的矩形椅子在不平的地面上如何才能放平?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实例,学生首先感到很熟悉,带有亲切感。教师要使案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尽量选择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有代入感。教师接着可以用实际的椅子做试验,将椅子绕它的平面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让椅子放稳。这种真实的问题更加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上的巨大作用。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整个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兴趣等等,使案例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始终认识到,学生才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相互学习、比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分析、讨论案例,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让学生从案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探寻特定案例情景的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3.用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不能脱离所学的数学知识,但同时又要紧密地联系实际。教师要通过案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比如讲到不定积分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现实中常见的案例:某段高速公路上限速80公里/小时,某车在该路段出了交通事故,交警到现场测得该车的刹车痕迹有30米,又知该车型的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米/秒2,交警判其超速行驶,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让学生去分析交警的判断是否正确,依据是什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出一些数学概念,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变成了易于接受的实际,让学生从实际的案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再比如在讲完不定积分后, 教师可以列举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研究分析。美国原来将核废料封装在铅桶里沉入大海,但若海水较深,海底岩石较硬,会使铅桶到达海底时速度过大而撞破,如何论证其安全性?在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和组织,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思考、讨论和分析评价,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结语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不同的案例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高职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案例,把握案例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有理数教案范文 篇十
关键词:二级学院 教学档案管理 问题对策
教学档案是指运用文字、图像、声像等介质对教学实践及其教学管理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保存的,具有档案保存查考价值的教学资料的统称。教学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所有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过程,是一所学校成长与发展的真实的记录。因此,一般来说,教学档案是具有历史查考和证实的效用与价值,同时也是高校档案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各二级学院教学档案资料的数量随之快速增加,因此对教学档案收集和管理就至关重要。
一、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般来说,教学档案、学籍档案、教师业务档案一起构成了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其中,又以教学档案最重要,数量最多。程卫民、刘音认为,教学档案是指:“高校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载体材料”[1],包括:关于高等教育的规定、途径、专业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和实施细则、每学期教学任务分配表、专业见(实)学习表、教师工作量计算、使用教料、题库、试卷、考试记录、试卷分析、论文答辩和其他材料。
一般来说,高校有了教务和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设立与否存在争议。然而事实是,各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材料是平日教学工作材料的收集,是档案收集和管理的基础和根本,是处于一线的档案管理工作单元。其对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的维持、高校档案建设和管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些档案资料是二级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主要依据,是对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有力保障。
(一)教学档案管理是维持教学秩序和发挥教学功能的重要保障
学校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是教学,教书育人是其根本宗旨。但是要维持日常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效发挥学校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就离不开日常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每学期初的教材订购、课程安排、课表制作以及教学计划收集等,缺少教学档案的支撑就无法高效合理的运行。而每学期末教学档案的收集又是一个学期师生教学活动的记录和凭证,为下一年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对良好的教学手段的学习和成功经验的借鉴,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档案是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和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评估提供重要资料和依据,教学档案管理的优劣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评估的好坏。教学档案作为教学管理的综合材料,是反映和衡量整个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重要的学术和管理水平的依据。“高校实际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各个条目的评分标准,都以教学档案作为评估的依据,每个条目的内容都是教学档案的具体体现[2]。”
教学档案在教学评估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体现在教学管理的年度考核、教师的教学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查询等等方面。只要保存完整的教学档案就可以成为追溯历史的原始凭证,能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教学管理需要教学档案的信息支持和反馈
建立和管理教学档案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原始资料的收集,其主要内容不仅涉及教学管理的评估,而且对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坏也具有直接的信息参考价值,是高校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依据和信息来源。这种信息帮助和信息回应,能为教学改革出具无数的教学案例材料,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尤其是师生的反馈信息对今后的教学改革能否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合乎教学改革的基本规律和学校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给予支持。
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发展,并随着高校二级学院的迅速发展,各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建设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一)二级学院的领导和教职员工对教学档案归档意识淡薄
二级学院的教职员工对教学档案材料的归档意识淡薄,对教学档案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如何归档和管理都不明确。
首先,二级学院的领导在对待教学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上认识不够,既没有建立相应的资料收集保管规章制度,也没有设立专门的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导致二级学院大部分都是兼职档案员,兼职的档案管理员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增大工作难度;而且,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因此很多时候也是敷衍了事,工作积极性不高。
其次,教师基本不会主动移交教学资料,每年归档时都要催交,有的老师对教学资料的归档存在抵触态度,认为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是自己的教学成果,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不愿意作为公共资源来保存;还有的教师工作中本来就比较拖拉形成习惯,再加上在对待自己教学档案的提供和建立上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在资料收集上存在困难。
(二)教学档案管理缺乏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且不稳定
目前高校很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的专职档案人员,他们不是档案管理学专业出身,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首先大部分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员都是由教学秘书兼任,而教学秘书平时要处理烦琐的教务教学、实践等事物的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平时学校也不会安排他们去参加相应的培训,因此对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熟悉,很多时候是应付了事;其次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经常更换,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也经常变动,有的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几乎每年都在变动,队伍极不稳定。
(三)教学档案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制度
对档案材料的整理没有明确的范围和要求,许多不同种类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工作习惯来组织、整理,因此各二级学院保存的教学档案资料不统一。二级学院除了教学档案还有科研档案、学生档案、行政档案等等,这些档案基本是谁收集谁存放谁管理。由于二级学院办公场所有限,所有档案都放置在一起,又没有专业人员统筹管理,因此档案存放比较凌乱。二级学院几乎没有专门的独立的教学档案室,教学档案管理环境差,难于进行集中管理。
(四)二级学院档案教学及档案利用率不高
教学档案资料的保存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日后能利用,能作为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参考和凭证。由于档案收集、建设和管理需要人员、场所和资金,而大多数高校二级学院领导和教师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教学档案的重要性,加之建设资金严重缺乏,使得教学档案管理未能实现网络化收集和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不足,只能限于目录检索上,实际利用年率不高;而且由于教学档案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不高,基本的设施和人员不足,使得档案的文件目录及文件的重要内容未能及时录入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增加了教学档案的信息检索难度,致使教学档案的利用耗时长、查准率与查全率较低,难以满足教学管理的需求和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五)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意识薄弱
教学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扫描设备、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介质的教学档案,根据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档案资源的过程[3]。”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在当代网络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我国高校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发展的产物。虽然档案数字化发展是未来档案建设的发展趋势,对高校教学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高校档案数字化起步晚,学校领导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不够重视,无论在建设资金或专业人员配置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因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二级学院教学档案依然采用纸质档案管理方式,这必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发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今全球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这不得不是一个需要相关领导引起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三、提高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领导、老师和档案管理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二级学院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尽量配备专业的专职人员负责,至少也要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并做好人员更换时的衔接工作,确保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其次,强化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要求教学工作的教师积极配合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档案管理的不利局面。
最后,学校应派档案室的专职人员经常去二级学院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最新动态和学科前沿的一些理论实践知识,还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结合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内容,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
(二)加大资金的投入,规范档案管理
各高校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管理改革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对各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非常之少。为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化,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二级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学校应加大对教学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进行资金投入;增加或者引进专业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派出学院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外出进行档案类专业的培训。此外,学院还可以制定一些针对教学档案建设的扶持政策,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从而提高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提升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
档案利用和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的素养密切相关,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端正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二级学院应加大力度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如通过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知识的业务培训,或安排到省、市举办的档案培训班学习,或到其他高校参观取经等方式,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尽快达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二级学院的教学与管理。
(四)学校应建立完善教学档案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管
学校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明确教学档案的内容和各教师的责任,由各二级学院主抓教学的副院长主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配备工作认真并有奉献精神的专兼职档案员。同时,还应当对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或者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补助和奖励进行制度化规定,从制度上支持和鼓励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服务。此外,对于二级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定期按照规章制度,由管教学的副院长和相关人员进行监管督促和检查,以保证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地开展。
(五)加强教学档案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的建设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学档案也应跟上时展的脚步,逐步由原来的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建设档案信息化。目前,大学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并推动了教学档案和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例如,现在高校实行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全校师生可以随时进入学分制系统查询成绩、课表、课程安排和考试安排等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都是永久的保存。因此我们应加大力度建设校园信息平台,将更多地教学档案录入校园网的数据库,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良好的快速的档案管理,轻松地为教师和学生提高资源共享服务。
参考文献:
[1] 程卫民,刘音。浅议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作用及其管理[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的10篇有理数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有理数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