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这15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菁选是来自于快回答的有余数的除法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 篇一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并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高气爽,天气也变凉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更开心了,你们看:(出示主题图)你能不能看着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呢?(学生看图提问)
二、探究学习新知
师: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宣传拦
前面一共有几盆花?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х5=15(盆))
师:最近我们要开一个联欢会,现在我们要把这些花放到会场上去,要是把这些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呢?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为什么?(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
15÷5=3(组)
师:谁来说说这些数字在这个算式里是什么名称?
这是我们以前就学过的除法横式的写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导写除法竖式。
(1)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不一样。“) ”是竖式的除号。被除数写在里面。除数写在外面,表示把总数进行平均分,把15每5个分一份。那么分得的结果就写在横线的上面,这条横线和加减法竖式的横线一样也相当于等号的意思。
(2)指导怎么进行竖式计算。
3 …注意: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5)15 … 被除数
15 …5和3的乘积
0 …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分的结果)
师:用除数5乘商3得15,这个15写在
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分掉的数,用被除数
减去分掉的数15,正好分完,得0。
追问:商写在什么地方?被除数下面的15
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
(3)练一练:
4) 8 8)72
三、发展性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错的改正。
8 9
6)48 7)63
48 ——
——— 0
0
思考性练习
在 ( )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9)2( ) 8)( )2
( ) ( )
———— ————
0 0
四、小结:今天你觉得你学的最好的是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 篇二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梨、盘、图片、小棒、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
1.( )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书上做)
3 ×( )< 22 4×( )< 37
( )×2 < 11 ( )×5 <38
2.用坚式计算除法。(齐做并指名板演)
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1 6÷3=
引导学生操作,用圆片代替梨,小棒横放代替盘子。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
边操作边思考,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
分后列式计算,学生口述,教师板书:6÷3=2
试让学生口述算理后回答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被除数6表示被分的数,3表示平均分成3份;2表示每份是2;被除数6下面的6是2与3的乘积,表示每盘分2个,3盘共分了6个,也就是被分掉的数;横线下面的0表示6个梨全分完了,没有剩余。
教师在“0”旁板书:没有剩余。
(2)出示例1 7÷3= 先按题意列式7÷3=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按照6÷3=2的方法操作,观察7÷3也就是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操作演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把7个梨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有没有分完?每个盘子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教师启发讲解:剩下的1个,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还能分吗?既然不能,就只有剩下它了,那就是说,把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还剩1个,那么用竖式如何表示7÷3=?
教师用6÷3=2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
被分的数是几?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写?
每盘分得几个,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2×3=6)那个分掉的数“6”应写在什么地方?
7个梨,分掉了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写在哪?
教师强调:7个梨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这个“1”要写在横线下面,表示分剩下的数,这个没分完剩下的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彩笔板书“余数”)
横式怎么写呢?在等号后面先写商“2”,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2的后面要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2余1”。教师领读算式7÷3=2……1读作:7除以3等于2余1.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求出商以后还就叫做。
(板书课题:)
(3)对照、观察、比较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异同点,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一般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同点:算式表示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列式方法相同;被分的数,平均分的份数,每份分得的数及分掉的数,在竖式中书写位置相同。
不同点:6÷3=2正好分完,没有剩余:7÷3=2……1没分完,有剩余。正因为有剩余,所以在得数的写法上及读法上不同。
(4)反馈练习:
拿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先摆一摆,再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
在学生操作、分析、列式、计算完成后进行订正,重点提问被除数11的下面8表示什么数,横线下面的3是什么意思,横式等号后边怎么写,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演的意义。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 2: 38÷5=□……□
(2)学生尝试计算、思考,遇有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并总结出试商方法。试算、讨论后回答:把38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怎么想?(每份是几,分成5份,
就是5个几,想5和几相乘的积要比38小,不然的话不够分,前提是不能正好分完。)
相乘的积太小了还可以再分吗?(说明没分完,还可以分,一直到不够分为止,所以5和几相乘的积不仅要小于38,还应最接近38.)
那么5和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38又最接近38呢?5×( )< 38,商6行吗?商8行吗?为什么?
所以计算有余数除数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比被除数小且最接近被除数。
(3)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比较例1、“做一做”、例2,这三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计算,余数要比除数小。
(4)反馈练习:
14÷4=□……□
订正时指名学生说思维过程,重点说试商的方法。
三、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察板书,思考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纠正性、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随堂练习
1.(1)口述计算过程。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5= 38÷6= 47÷9=
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着重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忘在横线上写余数。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
布置作业
计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巧用余数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概念。
2.初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老师:一张年历(2003年的).
学生:每组一张表格(第 组学生生日一览表)
活动过程
一、准备知识。
2003年共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各有31天。
二月是28天。
四、六、九、十一月各有30天。
7天为一个星期。
二、分组。
每组4至5人,自愿结合。
选出组长做组织者和执笔人。
三、调查填表。
填出本组每个学生的姓名和生日。
第 组学生生日一览表 (9月10日:星期三)
姓名
生日( 月 日)
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今年生日是星期几
四、小组合作。
一起研究、讨论、完成表格中的后两列内容。
注:计算生日是星期几的方法:
如:张某生日是11月2日,从9月10日到11月2日共53天。
53÷7=7……4
(四、五、六、日)
张某的生日是星期日。
五、集体交流。
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计算的学生生日是星期几,老师出示2003年年历,集体对照订正。
六、评价。
根据各组计算正误情况,评选出优胜组。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篇三
有余数的除法(一)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
教学重点:
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
教学过程:
复习乘法口诀。
一、结合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1、教学p49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
(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
[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
[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
[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
(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处处有除法。
(6)学生汇报。(略)
(7)师:以上这些活动,你们在那里见过或自己亲身参加过呢?
生:(略)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且使用除法计算的?
(可根据全班的总人数,每人一组坐可以坐几组……)
二、练一练,圈一圈。
大家来圈△,一共有15个△。
1、每份3个,共几份?
2、每份4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3、每根5个,共几份?
4、每份6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三、摆一摆,填一填。
1、∮ ∮ ∮ ∮ ∮ ∮
6 ÷ 3 = □
2、 ∮ ∮ ∮ ∮ ∮ ∮ ∮
7 ÷ 3 = □
四、汇报自己这节课学会什么。
五、总结下课。
有余数除法 篇四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练习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难点: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游戏、练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53页第3题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大家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用动物卡片盖住的那个数字最大是几?
2.课件出示53页第2题
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一种包装方法。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面包,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和总结。
(二)综合练习:
1.出示54页第5题
先请学生做做小医生,看看他们做得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2.出示54页第6题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请学生灵活的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3.出示54页第7题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
(2)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
(3)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4.出示54页第8题
(1)问:这是个几边形?每边长多少厘米?
(2)圈一周是多少厘米?
(3)怎样求彩带的长?(“3×8+2=?”)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第1题,第4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家作业:随堂练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篇五
有余数的除法(四)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练习内容:
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
练习目的:
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4×7-28= 34-5×6= 4×8-24=
2、在( )里最大能填几?(略)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
37÷4 49÷6 32÷5 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 )
(2)33÷7=5{WWW.JIAOXUELA.COM}…………2 ( )
(3)63÷8=7…………7 ( )
(4)5×6+4=34
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略)
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有余数的除法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
2.认识。
3.掌握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整除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复习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出示卡片:(能口算的要口算)
24÷3= 25÷3= 38÷2=
180÷12= 39÷2= 184÷12=
3.导入:通过刚才复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已掌握了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板书课题:)演示课件出示课题 下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整除概念:
(1)教师出示出刚才口算卡片中的除法算式
24÷3=8 25÷3=8……1 38÷2=19
180÷12=15 39÷2=19……1 184÷12=15……4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每题的得数,将以上六道除法算式分类吗?
指名到前面重新将六道算式按照要求重新排列,进行整理。
①24÷3=8 ②25÷3=8……1
38÷2=19 39÷2=19……1
180÷12=15 184÷12=15……4
演示课件出示两组算式 下载
学生讨论:根据什么这样分类?
使学生明确:根据得数有没有余数来排列的。
(2)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组题
教师提问: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除数、商各是什么数?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很多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并且没,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整除。(继续演示课件)这种条件下,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如24÷3=8,我们就说24能被3整除,也可以说成3能整除24. 下载
引导学生同桌试说:算式38÷2=19和180÷12=15,谁能被谁整除。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学生判断时说明理由)
下面哪个除法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6÷3 48÷6 80÷16 91÷17
2.教学: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
教师提问:观察第二组题,在这些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引出概念:像这组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并且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
(示课件出示有余数除法的定义) 下载
反馈练习:出示以下各题目:(投影)
13÷2=6……1 38÷19=2
49÷5=9……4 26÷3=8……2
教师提问:以上4道除法算式中哪些是呢? 38÷19=2叫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在里,余数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正误:
19÷6=2……7 19÷6=3……1
使学生明确:余数都比除数小。(教师可用彩色粉笔描一描黑板上第二组各算式的余数。)
(2)教学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
25÷3=8……1 184÷12=15……4
引导学生说: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各是哪些数。
让学生先观察再思考:上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怎样求。
启发学生回答:
3×8+1=25 12×15+4=184(教师对应着每个算式板书)
教师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板书)继续演示课件 下载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
下面的除法计算,请你验算一下是不是正确。(投影出示)
367÷23=15……22
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根据是什么。
(三)巩固发展(投影)
A组:
1.填空:
(1)一个( )除以另一个( ),商是( ),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
(2)28÷14=2( )能被( )整除。
(3)一个( )除以另一个( ),得到的( )的商以后还有( ),这样的除法叫做( ),( )都有比除数小。
(4)被除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数。
2.选择:在整除的算式下面画上横线。
(1)124÷3= (2)45÷9=
(3)72÷9= (4)52÷4=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9350÷46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被 除 数
除 数
商
余 数
175
23
18
21
5
478
13
10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组:
1.境空:
(1)在126÷3=42中,( )能被( )整除。
(2)如果a÷8=4,那么( )能被( )整除。
(3)a、b都是整数且b≠0,如果a÷b=5,那么( )能被( )整除。
2.第一行的各数能被第二行的哪些数整除,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48 70 91 100
2 3 5 7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1320÷35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被 除 数
除 数
商
余 数
175
23
18
21
5
478
13
10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组: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23÷6中,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
(2)480÷25=19……15.( )
(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4)只能被7整除。( )
(5)360能被2、3、5这几个数整除。( )
2.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等。
36900÷210
3.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4.练习十六第3题。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数。
被 除 数
除 数
商
余 数
175
23
18
21
5
478
13
10
5.练习十六第5题。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几个?把这些数加起来,还能被3整除吗?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数涂上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整除,什么是有余数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怎样验算有余数除法。
(五)布置作业
1.按要求把算式填写在指定的横线上。
324÷4= 52÷8= 40÷3= 72÷9= 120÷10=
能整除的等式有___________;不能整除的算式有___________.
2.练习十六第4题。
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3.练习十六第6题。
新学期开始,李老师给同学们买来250本练习本。平均分给全班40个同学后,还剩10本。平均每个同学分到几本练习本?
板书设计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
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考考老师: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规则;伸出左手,从大拇指起数数,1,2,3,4,5。再轮回来从大拇指数6,7,8,9,10……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同学们,只要你说一个数,老师很快能说出对应的手指。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
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
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感悟中学习有余数除法。
有余数除法 篇八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比较两组算式,师:象21÷5和25÷3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除法,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样的除法可以怎样去计算,然后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生独立思考,研究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各种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
3.师:刚才我们用画图、想乘法、想口诀……计算出了21÷5和25÷3,知道这两个算式计算时都是有多的,我们就把多的这个数叫做余数,用……来表示。现在谁能看图,说说这两个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生看图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余数,还能用各种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其实除法也能用竖式来进行计算。猜一猜,除法的竖式会是怎么样的,与加减法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说竖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5.试一试:用竖式计算13÷3、47÷6。
思考:纵观本节课教学,在老师精心创设的运动会的情景中,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节课,就会发现本节课“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孩子过多地关注生活情节,孩子们对生活情景的兴趣大于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较多,使教学花费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量不够,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
是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呢?能不能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中追求实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重新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新知部分教学,旨在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上做一种新的尝试。
【案例二】
一、把握起点
1.师:小朋友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什么知识吗?
生:有余数的除法。
2.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借机了解生的认知基础。
生1:就是除起来有多的除法。
生2:就是点6点再写一个数的除法。
……
3.师:看来小朋友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谁能来说一个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生举例:7÷310÷4
二、感知意义
1.观察生举的算式,说说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1:这个除法算式算起来还有多1个的。
生2:找不到乘法口诀的。
生3:不能直接算的。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篇九
有余数的除法(二)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5×( )< 16 ( ) × 6 < 25 4 × ( ) < 23
13 3 × ( ) 47 > ( ) × 6 ( ) × 8 < 26
2、计算:
8 ÷ 4 = 45 ÷ 5 =
二、新知。
1、教学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15 ÷ 5 = [ ] (组)
(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商 (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ˉˉ1ˉˉ5ˉˉ…………… ……被除数
1 5 …………………5和3的乘积
ˉˉˉˉ0ˉˉ
(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
(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 ÷ 5 = 4 (组)………… 3 (盆)
4 ∶
5/ˉˉ2ˉˉ3ˉˉ ∶
2 0 ∶
ˉˉˉˉ 3ˉˉ…………………余数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巩固。
1、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 ÷ 6 = 33 ÷ 8 =
小组讨论
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2]、[3] 略
3、作业练习。
(1)找病因(并改正)
(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60 ÷ 7 = ( )………… ( )
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
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有余数的除法 篇十
有余数的除法
24÷3=8 25÷3:8.….·1 3x 8+1:25
38÷2:19 39÷2:19'....·1
180÷12=15 184÷12:15……4 12x 15+4=184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弧得到整数商还有余数]被除数二商x除数+余数
(整除) (有余数除法)
欧拉的故事
欧拉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从小就喜欢数学,即使在放牧羊群的时候,
也常常捡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呀,算呀,就像着了迷似的。
十二岁那年,有一天欧拉帮助父亲修建羊圈。父亲钉好了四根木桩,构成
了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小欧乒帮助父亲测量长和宽,准备计算场地面积和所需
要的篱笆材料。根据父亲说的数,小欧拉很快就算出了结果:“羊圈长40米,宽
15米,面积600平方米,周长110米,需要110米的篱笆材料。”
父亲听了闷闷不乐地说:“现在只有100米的篱笆材料,如果宽减少5米,面
积就要减小到400平方米,那就太小了。”
小欧拉看着面带难色的父亲,在心里悄悄地计算着,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
说:“如果长减少到35米,宽不变,羊圈的面积不就变成了525平方米了吗?”父
亲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
这时欧拉又说:“爸爸,让我再算一算,明天咱们再干吧。”父亲同意了他的
建议。
回家后,小欧拉依次计算着一组数据,寻找最佳结果。最后,小欧拉终于发
现:当长、宽都是25米时面积最大。他把结果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非常高兴。
欧拉通过刻苦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终于咸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师。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课外读物》第6册第64-65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十七。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
(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
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下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探究算法,明确含义
(一)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1.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它的结果除了用摆、画、列横式表示,我们还可以写成除法的竖式。
2.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
3.思考后讨论。
(1)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学生可能会知道13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1叫余数。(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2是4和3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二)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
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竖式。
2.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1)教师板书:“(2)继续板书:“4表示每4根一组。“
”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被除数13表示有13根小棒,除数”表示什么意思?
(3)请学生按要求把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①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3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②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的?
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③我们在“12”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要平均分13根小棒,已经分了12根,还剩几根?
④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书写除法竖式过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直观感知书写除法竖式的方法,深入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为其今后学习除法试商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多让学生说一说,有利于培养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三)迁移类推学习表内除法的竖式。
1.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学生分一分,并列出横式,教师板书16÷4=4(组)2.学生自主尝试,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3.比较交流。
(1)竖式中的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2)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把1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的有余数的竖式书写迁移到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提醒学生注意在竖式计算中,避免商与除数相乘时出现把被除数照搬的情况。】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
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3.改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三道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正确的书写除法竖式。】
四、对比反思,全课总结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除法竖式和除法横式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呢?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余数的现象称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49页主题图,学生准备20张相同的圆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喜欢体育课吗?老师今天带你们在体育课上学习数学知识。
出示主题图,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有打篮球的、跳绳的,有花盆、有树、有小旗。”……
师:“谁能根据这个画面,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
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问题一: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教学竖式
(1)学生尝试列竖式;
(2)认同除法竖式的。一般列法;
(3)体会除法竖式的含义。
A.用圆片代替花盆师生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
B.观察竖式,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交流解惑。
三、小组交流,释疑解难
问题二:16盆花如果每组摆5盆,结果怎么样?
1.学生活动:用圆片代替花盆在桌子上摆一摆,结果用竖式表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3.思考:
A.如果有17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余几盆?
B.现在又21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余几盆?
4.交流、评价。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就是平均分后有剩余。
四、团队竞赛,激励评价
甲队、乙队相互出题,交换解答,然后组长评价。老师可以
当好裁判,进行点拨、评价。
五、训练提升,小结巩固
师:同学们再把主题图中的其他内容编成应用题,列式计算。 A组,打篮球;B组,跳绳;C组,插小旗;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六、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练习十二1、2、4题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9~60有关余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草莓图、小棒
一、激趣定标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有余数除法》 第十四篇
一 除法
课题
分桔子 (有余数除法)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二年级
教 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页
学
习
目
标
1、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点
拨
自
学1、 书上那个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2、 请你看看课本是怎样解答的;3、 请你写出横式:□÷□=□(盘)……□(个)4、 你能写出竖式吗?请写在右边空白处。5、 题目做完了,请答:14个橘子可以放( )盘,还剩( )个。6、 今天学的这个内容叫做( )除法,2就是这道题目的( )7、 请你接着看第3页“试一试”那道题目: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横式这样写:□÷□=□(个)……□(个)竖式怎么写呢?请写在右边空白处:最后,请答:每盘放( )个,还剩( )个。8、 请你尝试计算: 9、钉一件上衣需要6个扣子,现有25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 )……□( ) (请把竖式写在右边空白处)10、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 )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
流
解
惑
1、除法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重点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3、反馈练习: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合
作
考
试
练习一、填空
81÷( ) = 9 ( ) ÷6 = 9 42÷7 =( ) 27÷3 =( )
练习二、( )里最大能填几?
( )× 8 < 44 7 ×( )< 54
9 × ( )< 62 ( )×6 < 40
( )× 4 < 30 5 ×( )< 48
练习三、用竖式计算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自
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五篇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除的概念及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二)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运用这种关系对有余数除法进行验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整除及的概念,会对进行验算是教学重点。但学生对理解整除概念时,对整除算式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的几种不同叙述方法分不清,容易混淆,因此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乘、除法,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个新的概念——整除和。(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整除。
(1)出示口算题(包括除得的结果有余数和没有余数)。
整 除
(1)24÷3=8 (2)25÷3=8……1
38÷2=19 39÷2=19……1
180÷12=15 184÷12=15……4
先算出各式结果,填在表中。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下面各题。
①这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都是什么数?(整数)
⑧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有什么不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
得出:第一组的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第二组的商是整数,但有余数。可以分成两类。
(2)初步感知整除的概念。
引导学生明确,像第(1)组算式那样,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说这样的算式是整除,以前所学的除法都是指整除的情况。
启发学生说一说,什么叫整除?(学生可能说的不准确,认为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商是整数,就叫整除……)
(3)完善概念。
教师提出,如果10÷o,能说这个式子能整除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知:o虽然是整数,但o不能作除数,这个算式没有意义。
教师提问:应该怎样改,就能说明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推出: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出示结语,并在口算表第(1)组上方板书:“整除”。
让学生结合口算题说明两个数的整除关系,并通过自己举例说明两数的整除关系。
(4)强化整除概念。
教师提问:根据什么判断两个数是整除关系?25能被4整除吗?
引导学生再次明确整除的概念,如32÷8=4说明32能被8整除,32也能被4整除,8能整除32,4也能整除320
25不能被4整除,因为商虽也是整数,但还有余数。
反馈:试算78页中间的“做一做”。
2.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启发提问:
(1)通过刚才练习的一组题,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这叫做什么除法?
板书写在口算(2)上面。
(2)观察一下,和整除有什么区别?什么叫?
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
(3)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关系及其应用。
(1)回忆一下除法各部分问的关系是什么?(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那么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问的关系是什么?
出示: 25÷3=8……1 184÷12=15·....·4
怎样求被除数?
学生讨论后得出:
3×8+1=25 12×15+4=184
引导学生用关系式怎样表示?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板书)
(3)怎样应用这个关系验算呢?
试算: 145÷14。
订正时说明怎样验算。
145×14=10……5
lo×14+5=145
(三)巩固反馈
1.口答。
将下面各式按要求填在有关的框里。
35÷7 32÷6 65÷13 143÷15
45÷8 121÷11 49÷8 250÷6
能整除的
2.将上题能整除的算式,说出整除关系。
3.判断正误,口答。
(1)24能整除4。
(2)100÷5,100能被5整除。
(3)56只能被7整除。
(4)一个数除以12,余数最大是11。
4.笔算。
试算第78页“做一做”。
(四)启发学生总结
(1)什么叫整除?什么叫?
(2)怎样验算?根据是什么?
(五)作业
练习十六第3—5题。
板书设计
25÷5=5
整 除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24÷3=8 (2)25÷3=8……1
38÷2=19 39÷2=19……l 25÷3=8……l 184÷12=15……4
180÷12=15 184÷12=15……4 3×8+1=25 12×15+4=184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 被除数=商×除数十余数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 35÷7 32÷6 65÷13 143÷15
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45÷8 121÷11 49÷8 250÷6
能整除的 有余数除法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
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
叫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5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菁选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有余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