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2篇一年级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一年级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一年级教案 篇一
1.仔细观察,了解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2.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能体现一个人很好的修养。
让学生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能体现一个人很好的修养。
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在学校图书室里,同学们在安静地看书,两位同学在一旁高谈阔论,你正在看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探究图意,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
1.简介课文插图。
课文展现了三幅插图。图一:一个女孩正在图书室里看书,一个男孩走过来和她说话。
图二:老师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一个小学生走进来,告诉老师他捡到一块橡皮。
图三:一个小朋友走上讲台,给大家讲故事。
2.引导学生领会图画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说说画面的内容。
3.思考:观察三幅图后,你觉得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4.点名说,全班交流。
三、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实践。
1.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餐厅吃饭时。
2.当老师点你起来回答问题时。
3.“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相声节目时。
4.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公时。
小结: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语气不一样,声音大小也不一样,我们要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
四、拓展练习。
下面的场合你该怎么做?
1.你到同学家去玩,正巧他的妈妈在休息。
2.你遇到了一个难题,去向老师请教。
一年级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一年级《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要点:
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难点:
运用方法创作。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具:
范画
学具:
卡纸,彩笔,图画纸
板书设计:
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撕纸(剪纸)贴纸添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明标:
1.看视频:微课堂:变废为宝巧用碎纸片(教师打开视频,播放,教师配音)
2.教师总结视频:视频里播放的是利用废弃的纸片,然后用了添画的方法来画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添画。
3.出示课题: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二、自主学习:
1.看课件:撕下来的废纸。问:同学们看看这个小小的废纸片像什么?答:切了的西瓜,弯弯的小船?纸片转换角度。问:现在又像什么呢?答:月亮,镰刀?再变换角度。问:现在像什么呢?答:拱桥,蜗牛?
2.总结:原来废弃的纸片可以变换成这么多的东西。那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经,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把简单的图形,变成复杂的图案。
三、合作探究:
1.分小组讨论,出示课件:圆形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答:球,头,西瓜?三角形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答:屋顶,帽子?半圆形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答:蘑菇头,拱桥?
2.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太棒了,想象力很丰富,都会用简单的形状变成复杂的图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别人的贴画。
四、展示交流:
1.出示课件,比一比,谁的贴画画的好,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依形添画非常有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在废纸上直接画图形就没有达到添画的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依形添画。
五、评价提升:
1.出示课件,欣赏大师添画作品。两张作品进行对比,请学生比较你认为哪一张好,为什么?(答案分两种可能性,一一说出原因)。黑白搭配对比较大,物体就很显著。装饰的图案多一些,画面就会更丰富。分析作品。
2.教师总结:色彩对比大的颜色鲜艳,画面显著。画面丰富,饱满的画更美观。
3.那我们添画的绘画步骤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撕纸,贴纸,添画。
4.板书:撕纸,贴纸,添画。
六、当堂检测:
1.运用学的添画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要求画面丰富,饱满。
2.教师点拨,逐个指点。
七、拓展练习:
1.教师总结;
2.出示课件,拓展眼界,欣赏添画剪纸国内外大师作品,教师加以说明。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训练学生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通过添画,撕纸大胆创作,是很典型的“学与玩”的结合课。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感知,审美能力;通过亲自体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与实践能力。整个课堂上孩子们都积极地举手发言,在实践中也大胆地去创新,总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在引导学生创作上,我仍然有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一改进。
一年级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
本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邻里之间的关爱之情,文中没有什么难懂的句子,因此教学宜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采用初读感知—品读真情—再读体会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关爱老人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生活的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教育。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唤起生活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歌曲《爱的奉献》、轻柔的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课文朗读CD、生字卡片、三颗心或相关课件。
学具:本课生字的偏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主题
1、孩子们,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还可以一起唱一唱。(播放儿歌《我的好妈妈》。)你从儿歌中感受到什么。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读《三颗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示读课文的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宁宁一家关心老爷爷的故事。)
3、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看谁读得最正确。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字词:
(1)“轻轻地”: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
(2)“凳脚儿”:只有凳脚儿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冬冬冬”的`响声。
4、检查学生的生字学习情况。(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词。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学生练读。)
适时指导“响”、“病”是后鼻韵,“楼”是边音。
(1)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2)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6、现在,听老师读,注意听朗读时的轻重、停顿,看看谁是最会听的孩子(播放朗读CD)。
7、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读体会
请孩子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读后请人答):
1、“三颗心”代表的是哪些人。(爸爸、妈妈、宁宁,并贴上写有爸爸、妈妈、宁宁的三颗心图片。)
2、你最喜欢哪颗心。请找出写你最喜欢的那颗心的句子,并勾画下来,读一读,看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学生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品味真情
1、你喜欢哪颗心。为什么。
2、我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爸爸妈妈非常关心老爷爷。)
(2)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对老爷爷的关心。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轻轻地”,并指导学生读出轻柔、小心翼翼的感觉。
(3)出示第3段。你能把爸爸妈妈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自读体会。)请人读。你觉得他(她)读得怎样。请人评议后,再请人读。
(4)老师范读。
(5)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再齐读。
(6)男女生比赛读,看谁更能读出爸爸妈妈对老爷爷的关心。
3、我喜欢宁宁这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宁宁这颗心。(因为他很关心老爷爷,遇到问题还会动脑思考。)
(2)你真棒,能自己读书思考。能告诉其他同学,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7段(学生回答后请他朗读相关段落,再请小组读。)
(3)指导朗读。
第5段:这段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着急、生气的地方。(老爷爷需要休息,凳脚儿却发出“冬冬冬”的响声,打搅了老爷爷的休息。)(课件出示凳子图片,并配上课文第5段。)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己练习朗读,请人读,再齐读。)
第6,7段:怎么办呀。(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瞧,宁宁他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读慢)。凳脚儿再也不发出响声了,宁宁心里怎么样。(十分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这句话(出示第7段,齐读)。
(4)刚才,在练习中,有的小朋友读得有滋有味。敢不敢和同桌比比,看谁读出了宁宁的着急和高兴。(同桌比赛读。)教师巡视,发现读得有感情的孩子,然后让他示范读。
(5)读得真棒,请喜欢宁宁的学生齐读。
(6)学习第8段。
宁宁真棒,要是你是宁宁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夸他。
爸爸妈妈怎么说的。(学生自己去找。)请人读出。
他们真的在夸凳脚儿吗。(是在夸宁宁懂事。)
我们一起夸一夸宁宁。(齐读。)
4、引导体会爸爸妈妈的心与宁宁的心的关系。
(1)宁宁这么小就会关心别人,他的这种品质是受了谁的影响。(引导看第3段体会,宁宁是在父母影响下才学会了关心老爷爷。)
(2)看来,宁宁父母这种好的品质影响了宁宁,让宁宁也学会了关心人。同样,我们的爱、我们的言行也会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一年级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认知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同学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外表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笼统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识别、拼组。
同学状况
同学93人,其中一局部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四种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基天性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了解。而另一局部同学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认知还不够清楚明了,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区分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扮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俺是谁呀?今天俺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俺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身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同学自由回答。
让同学触摸物体外表,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身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1:摸起来挺硬。
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知平面图形。
[激发同学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同学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同学感到十分亲切有趣。再让同学触摸物体的外表,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同学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同学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同学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俺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同学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同学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①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②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③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同学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同学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局部同学在生活中已经认知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同学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教师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同学发明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俺们能不能自身想方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同学考虑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同学“作品”,并让同学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俺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同学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同学评价结果。
[如何对同学的已有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同学自身想方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同学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分房子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也让同学对图形的认知更增进了一步。]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 m.kuaihuida.com 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俺们认知的哪些图形。”同学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衣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同学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同学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同学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俺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
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
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同学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同学自由选择。
有的同学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俺要在这儿安俺的家,俺住这,小猫住这,等等,俺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动身……
拼好后,同学们离开座位互相观赏学习。有的同学看见了他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身的座位上修改自身的作品。可见同学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同学广泛观赏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同学各自说说自身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局部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同学自身设计活动,并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同学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发明欲望得到满足。在同学的作品中,俺们能充沛感受到同学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发明。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同学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同学离开座位观赏,给同学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同学学会自俺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同学自信心的培养。]
六、活动延伸。
小熊猫:俺们今天认知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诉俺。小朋友再见!生:小熊猫再见。
简单的课后练习,为同学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有利于同学发明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熟练认、读、写整时,以及接近整时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在学生亲自动手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简单的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
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首先能熟练认、读、写整时,以及能够正确表述接近整时的时间,这是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经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能力、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认、读、写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特殊时间的表述以及接近整时的表述。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在制作钟表中熟练再认识表盘出示:钟表家有这样一块表,(出示没有数、没有表针的表盘)你看完整吗?请你想办法很快就能给每个数宝宝找到家?(老师准备好数和表针,让孩子到黑板上把表盘补充完整)【设计意图】经历钟表的解构过程,熟悉钟表的表盘构造。让学生经历“给数朋友找位置”以此来熟练认识表盘、表针,为更好的认、读、写整时打好铺垫。
(二)复习整时
1.回顾看整时的方法出示以下钟表:师:我们做这些事是在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你认真读一读、并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时间。出示:请说出午休和踢球的时间是几时。
2.熟练认读特殊时间出示课件:小猴家的表真的坏了吗?这是什么时间?【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熟练认识整时的方法。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殊时间“12”时的认识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中熟练认识特殊时间。
一年级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新颖,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勤奋练功,另一只却十分懒惰,什么也不干。课文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应该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从而来告诉我们的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一直什么事都靠父母这一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语文课程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是学
生发展的娱乐场,学生饱满的情绪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更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的学习从每个学生出发,运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续编故事等形式让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一次又一次激发。
2、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课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挖掘重点词语,联系句子,看看插图、做做动作、反复诵读感悟,体验课文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勤学本领的好孩子。
3、注重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体验。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本课的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初步学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喜欢阅读类似童话故事,愿意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喜欢文中的勤狮子,为懒狮子担忧,希望他能改正缺点,刻苦学习,渴望自己也是刻苦的勤狮子,长大成为真正的狮子。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就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剪辑动画片《狮子王》片断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辛巴是谁吗?
2、说说你对狮子的了解?
3、那今天我们要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又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出示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小孩子都有爱看动画片的特性,我从谈话是否爱看动画片入手,是否认识辛巴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更能引发学生的注意点,提升学生的兴奋点。)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朋友用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4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每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小组长领着小伙伴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做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办法。)
(教师并没有先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体验,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方法识字,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要比教师领着他们学,扎实牢固。同时,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也有了兴趣。)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读书不是盲目的,要思考,要解决问题,要讲究好方法,所以在安排让学生读课文时是有目的性的,如: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求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这是尊重了学生个体感受。)
三、创设情景,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出示图片,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图中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2、自由练读,读写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的句子。
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1)指名读。
(2)说说这小狮子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谁能用动作来演一演滚、扑、撕、咬的动作?
(3)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为什么这小狮子要整天练这些呢?
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1)指名读。
(2)让学生演一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这个词贴到懒狮子的旁边。
(3)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3、指名学生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余小朋友配合着配上动作表演。
4、学到这儿,你想分别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些什么吗?
(第三板块的安排,我一开始就从图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建立了图与文字的联系,比较直观的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通过一些动作的表演,使学生更能明白地知道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当学生真正感悟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后,自然的生成了情感,这时让学生读,一定能读得有滋有味,要比老师先讲解如何读要好得多。接下来从你想对着两只小狮子说些什么呢?人与动物的沟通与对话,是情感的交流。)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用生字组词读。
2、游戏巩固生字。
(本课生字较多,用一课时解决,任务较重,学生识字快,忘得也快,必须把识字任务分散快,每课都识字,每课都巩固,这样就容易扎实的掌握。)
3、指导书写练、习
学生先观察,说说注意点等。
教师范写,重点讲解练。学生描红,练写。
师生讲评。
(写字谦让学生观察很重要,通过他们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我归纳,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有重点的指导怎么写,其实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体现的是师生的合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朗读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只小狮子》。
二、导读37自然段
1、自由练读。
2、同桌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1)小树看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会怎么想呢?
(2)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3)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么读懒狮子的话。
4、引入情景,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1)我当懒狮子,小朋友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2)我当狮子妈妈,小朋友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3)懒狮子们,听了妈妈的话后,你们在想些什么呢?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
(4)同桌互相说说,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结合前文勤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5)在刚才说话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
(第二环节的设计,我是这样想的:所谓读有所想,读有所感,读到情深之处,必有真情的体验,那么让学生说出来,表演出来,顺其而教,可谓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课堂教学就生动有趣了。另外,安排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小朋友,把小朋友当成了朋友,学生兴趣倍增,相信他们一定会读得很投入。还有,孩子们不能直接体会到什么是狮子的本领,但生活中他们自己有这样的体验,联想到了自己,从而也就领悟了狮子,明白了狮子妈妈的话。)
5、4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三、扩展训练,积累词语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
中搜集。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注重学生的积累,除了教师做引导之外,也注重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从而扩大了阅读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四、指导书写
(教法同第一教时的书写指导)
五、联系生活实际,总结
学生课文后,你觉得自己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呢?夸夸班级中的勤狮子。
(课文与实际联系,在这样的联系之中,学生的想象由文本转移到了人本,自然加深了对狮子妈妈的话的理解,对童话教育意义的领悟。)
一年级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能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到美好。
3.会认花、朵写七个生字和组词,含写火我字。
二、设计思路
充沛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火我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花朵课件;带拼音课文和去掉拼音课文内容课件;布满星星的夜空课件;焰火燃放的情境课件;学生们玩耍的情境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进入,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花朵课件,说出花朵的`名称,感受花的美。
师:这些花美吗?它们都是些什么花?(菊花、向日葵、水仙、牡月)对,这些花都是花朵,揭示课题:(板书:1.花朵)
2.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说的桃花、梅花、月季花等许多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指课题)生齐:花朵。
3.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请翻开书,自身读一读,就知道这是什么花。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师:能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板书:星星、焰火、我们)
2.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读。
三、指导学生读,师生一起正音。
1.课件:环节①有拼音的课文;环节②去掉拼音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认读。
②去掉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把要求认的字和会写的生字读正确。
2.老师示范读,学生比较,感受(感受老师读,有停顿更好听)
3.再读课文:认识逗号、句号。
师: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你是怎样知道的?告诉学生逗号是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句号是一个句子说完了就在后面写一个句号;一个句号就是一句话。
4.让学生感受逗号和句号的作用。(比较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难受不好听;标上符号后句子读起来顺畅、好听)
例句: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老师一口气读完,提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标上逗号和句号读一遍。
今天,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让学生感受有逗号和句号后读起来顺畅、好听)
5.老师带读一遍,跟着读一遍。
6.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四、指导背诵、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句子(一组读一句)
2.指导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晚上的夜空吗?是什么样的?
②出示夜空的课件:
师: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像什么?然后闭目背一背
③指名背、齐背。
师:你觉的有星星的夜空美吗?你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3.自学第二句:
①指导读句子:
师:你们见过焰火吗?它像什么?
②出示课件:焰火燃放的景色。(协助学生体会背诵)
师:多美的焰火呀。燃放在夜空中就像花朵一样。
③指名背,齐背。
4.朗读体会第三句:
①齐读句了:
②出示课件:学生在操场上玩耍的情境。
师:同学后看,谁在操场上玩?玩的开心吗?
告诉学生:我们在祖国的关怀下健康生长,可爱的象花朵一样,所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通过画面闭目感受背诵)
③全班齐背。
5.背诵课文《花朵》
小组同学互背→齐背→板书→符号,然后围着课题画一朵花。
6.今天晚上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教案 篇八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答:春季)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
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听赏歌曲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1、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1)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2)加入古诗朗诵
(3)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
三、总结归纳
一年级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及估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张秉贵的照片,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生:不认识。师: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是一名优秀的售货员。他的特点就是顾客要多重的糖,他一把抓起来放到秤上一称,准得连一块糖也不差,所以被人们尊敬的称为“一抓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抓得那么准吗?就是因为他勤学苦练,练就了能够准确的估算物品质量的绝活。你们想不想向他学习?生:想。
二、实践活动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模仿一个购物的场景,评选出咱们班的小“张秉贵”。
1.活动要求:
(1)同学在小组活动时要互相帮助。
(2)当你在准备称物品时遇到人多地情况下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候。
(3)活动时说话要轻,不要影响到其他组。
(4)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估计物品的质量,先不考虑物品的价钱。
2.活动过程:
(1)同学们把要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最后拿到售货员那里称一称,看看你的估算准不准,把估算和实际称的数据请记录员帮你记录下来。
(2)老师想先做一次售货员,你们做顾客,你们同意吗?(同意)请你拿出带有红色标记的物品,先在手中掂一掂,再估一估,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指名回答)咱们把物品放到秤上称一称,看谁估算的最准。(500克)请同学们再来轮流掂一掂,这就是重500克的物品。
3.你还想买别的物品吗?
(1)角色分配:每组选定一个售货员,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其他同学做顾客。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略)。
(3)全班交流。同等质量的物品都有哪些?(小组汇报)
(4)评选小“张秉贵”。每组评选出一名同学。
(5)提数学问题。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手中的物品,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后小结:
出示生活中的物品:
1、出示一袋奶,你们估计它有多重?出示一盒奶,估计它有多重?出示一袋包子,估计它有多重?
2、药品:在药盒上找数学信息。师:克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3、营养配餐:找数学信息。(师指说含量)师:克的知识能让我们的营养均衡。看来克与千克的知识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年级教案 篇十
★识字游戏
游戏一:种小树。
目的:巩固生字的识记。
准备:学生自备树叶状生字卡片,一张16开的白纸。
方法:
1.老师引导:“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我们来做一棵发芽的小树,好不好?请大家把已经认识的字卡贴在小树上。”
2.以小组为单位,先读生字后贴卡片,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树叶长得最茂盛。
游戏二:开火车读词语。
目的:巩固词语的认记。
准备:词语卡片(可以是本课新学的词语,也可以是由学过的熟字组成的新词),吸铁石。
方法: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外加框当成火车车厢,再板画一些适当的修饰,使之呈火车形,然后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全部读对的小组为火车组,给予适当奖励(6个词语构成一列火车,车厢上的词语可以更换)。
图31火车样例
游戏三:词语搭配游戏。
目的:学会恰当地搭配词语,逐渐练习词语的使用。
准备:词语卡片(“暖和的、绿色的、雪白的、漂亮的、衣裳、小伞、云朵、衣服”等)。
方法:老师把卡片分发给同学。然后同学们有节奏地拍手,开始游戏。其中一位学生拿出一张卡片(比如“衣裳”)说:“嗨、嗨!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学生举着卡片(其词语为“暖和的”)说:“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同学齐读:“暖和的衣裳”。此游戏可重复进行。
游戏四:猜字游戏。
目的:巩固生字的认记。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
方法:老师将生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由一个学生指黑板上的生字,另一个学生背对着黑板猜他指的是哪个字,其他同学当裁判,看他猜得对不对。
比如,一个学生指“四”,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四”,其他同学就说:“‘四、四’,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开”,同学们就说:“‘开、开’,猜错了,请你再来想一想。”依此进行游戏。
★阅读游戏
游戏:角色想象游戏。
目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想象能力。
准备:熟读课文。
方法:请同学们边思考、边想象,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会怎样感谢爷爷?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又会对小树说什么呢?同桌中一人当爷爷、一人当小树,合作表演上面的情景,然后由学生自告奋勇,选择伙伴上台表演。
一年级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 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 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3、 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交流,发展学生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创设“买文具”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买文具。看,老师请来了智慧小博士,他听说同学们都很聪明,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智慧小博士出题了:
(智慧小博士: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将通过闯七个关来共同学习许多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你们如果通过一关就像往塔上爬高了一层,到最后看哪些小朋友最聪明能爬上高层。)让我们准备好开始吧!
第一关:我的文具店里有这些文具,学会说说它们的价格?说一说
(老师评价)
第二关: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吗?认一认幻灯演示出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老师评价)
第三关:你们想买什么文具,用哪种面额的人民币?拿一拿问一名学生想买什么文具,让学生们一起把需要相应面额的人民币拿出来。
(学生评价)
二、设计情境,学习换算
第四关:说一说,一元可以买哪些文具?说一说
(学生评价)
第五关:你们会兑换人民币吗?换一换(生一起评价)
老师拿了一张一元钱的买了一块橡皮,可是售货员没有零钱,找不开,你们能帮帮老师,换一下零钱吗?你们怎么和老师换呢?
板书:
1元=____角,1角=_____分。
再换:
五元能换( )张一元。
二角能换( )张一角。
五角能换( )张二角和( )一角。
三、拓展运用,巩固练习
第六关:学会数钱,练一练。课后填一填的第二,三题,做在书上,一生到幻灯处演示并说说怎么数的。
(生一起评价)
第七关:欢迎你们到我的文具店来购物。买一买
请听购物要求:购物时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选好商品后,排好队结帐。待会小售货员有权力评选出你们小组的文明小顾客。(购物开始)
现场采访小顾客买文具,算帐,找钱的情况。
到班里反馈买卖情况,让售货员评出文明小顾客。
评价:请智慧小博士评一评你们能不能过得了关?
智慧小博士:同学们,你们很喜欢动脑筋,都好学的好学生,智慧小博士恭喜你们闯过了七关爬到了最高层,未来还有许多科学高峰等着你们征服,你们有没有信心征服科学的高峰呢?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于人民币的这些知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人民币接触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留意,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做个生活的小主人。
一年级教案 第十二篇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是体验新课程以来我最大的困惑,总觉得“口语交际”和“看图说话”差不多,先让大家观察图画,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表达的内容也很单一,并没有真正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交际。如何突破传统的看图说话的巢穴,渗透新课程的理念,让口语交际变得富有吸引力呢?在准备新学期第一堂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的时候,我思考了好久……
翻阅《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教学建设中均未强调交际知识与交际方法,但特别强调的是态度、信心以及教学活动应该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突然间我有了大胆的想法:让我们的校园变为活的、动的课堂,把教室搬到校园里,不是要说春天吗?让孩子们边体验、边享受、边抒发情感不是更有意思?
阳光暖暖的春日里,阳光、微笑、花朵、青草以及空中偶尔传来的几声清亮的鸟鸣,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整个世界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我带着班里的孩子来到校园里,笑着告诉他们:“春姑娘悄悄来到我们的校园里,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她。你和小伙伴一起,用眼睛看,用小手轻轻摸摸,用小鼻子闻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五、六分钟后,我和孩子们在大操场上坐下。大家一时还安静不下来,叽叽喳喳地说着。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找到了!”一双双小手伸到我的鼻尖底下。
“别忙,先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听听!”小伙伴之间自由地说着。
“谁来说听?”
在“树木发芽了,花儿都开了,小鸟飞回来了”这些言语之间,大家时时发出令人惊喜的声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这是胡菡婕活用了《识字一》中一段话发表的言论。
“花坛中有些粉红色的花瓣,是被春风吹落的。”姚一婕观察得可真仔细!
大家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陆易忽然指着操场边的一排小香樟树说:“我发现原来新叶子并不都是绿的,瞧,香樟树的新叶子是带点红色的……”
顺着他的指点看去,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啊,真的!”
……
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上得很轻松,说得也很开心。而我呢,真正体会到口语交际原来可以上得这样有趣!让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使校园环境和语文教学组织有机地结合,是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鲜活的例子。在带领孩子走出课堂的同时,充分注意到让每一个学生有自我表现的天地。在孩子们的口语交流中,教师并不只限于教科书的内容,而借助身边的课程资源,借助大自然这一具体的交际情境,鼓励大家奇思妙想,各抒己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原来新叶不都是绿的”。
作为一线的新课程教师,我们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可以大胆地开发教学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12篇一年级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