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活泼刺底”,尤其为人所称道。形成了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快回答分享了10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宿新市徐公店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篇一

《宿新市徐公店》本诗以清新活泼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在教学时,我先让把诗中有理解难度的'字、词都让孩子们提出,孩子们不能解答的,再由老师提供帮助。比如“急走”中的“急”有急忙的意思,和“走”在一起可以理解为“跑”在梳理通字词的意思后,让孩子们连起来说诗意。

接着我就结合插图,让孩子们观察诗句中描写的景物,再次感悟特点。同学们找到了篱落——疏疏、径——深、树——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通过仔细查找,同学们还找到了菜花——与黄蝶同色、大片大片。

在找景物及景物特征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诗中描绘的画面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对诗意的理解也加深了。此时,引导学生感悟田园诗这一特征,拓展了解《池上》《绝句》等,学生对此诗歌就有了总体的把握。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篇二

周二我讲了杨万里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课前我认真地备课、复备,课后仔细回味,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首先,虽然只是开学的第二天,但是孩子们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课上能够积极思考、大声发言。并且当堂就可以把古诗背诵下来,这让我很欣慰。

回顾我的教学流程,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1、从导语上我注意了简洁,语句少而精才能让学生理解你提出的要求是什么,他该做什么。而且课上的语速应适当放慢,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

2、解题时注意以生字着手,先解生字“宿”和“徐”,再记忆字形和组词。扫平困难时再理解题意就容易多了。这样的方法适合低年级教学。

3、合理运用插图。解诗句“儿童急走追黄碟”时,我投影出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看到了什么。尤其是体会“急走”一词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想象孩子追黄碟时心情怎样。学生说他很着急,想赶快追上蝴蝶。这是老师适时指出“急走”在古文中就是跑的意思,学生纷纷点头,印象十分深刻。

4、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①多媒体投影诗人,介绍其生平简历和古诗的创设背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情感。

②学生吟诵古诗时,播放古筝的高山流水,使学生在想象的意境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情感。

5、学习古诗后,我鼓励学生根据古诗意思编一个小故事,学生一边编故事一边重温诗意,一举多得。

6、能注意形近字的对比练习。如“离和篱”、“疏和蔬”,为以后的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遗憾之处也是有的,分别是:

1、解题时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不多,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担心学生不能顺畅解题。现在想想,如果多给些时间,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他们应该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解题的。

2、制作课件时应注意选择图片与教材的统一,在教“篱落疏疏一径深”一句时,我选择的图片中的小路不够深远,不能体现出“深”,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3、根据古诗编故事的环节是想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但是因为开篇时用时较多,此环节没能展开训练,要是时间可以多一点的话就联系得更充分了。

《宿新市徐公店》 篇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内容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3、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笔下描绘的儿童扑蝶欢乐场面。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理解诗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请同学们齐背。请一位同学讲一讲古诗词的大意?(略)

二、导入新课、初读古诗《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过渡语)同学们学习掌握得不错,老师想考考大家,《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背诵《小池》、杨万里。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3、复习读生字词(杂、篱、徐、疏、锄头、剥),使学生能读懂字词,读通诗句。

4、学习《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1)解读课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宿:投宿、公:对男子的尊称)请你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2)认识作者。快速浏览作者简介

(3)听范读诗歌,画出朗读节奏

(4)生读两次古诗(齐读、小组)

三、看图初读走进古诗,理解大意

1、老师讲故事入诗。

2、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慢慢散步来到徐公店的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此时,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齐读、个别读)。

3、解释理解:篱、疏

4、抓和老师一起读古诗,注意节奏。

四、难点理解,疏通诗意

1、抓关键词、利用注释了解景物,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完成下面练习:(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树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2、 利用插图的方法。看插图,想象,师说诗意,生说出诗句。

A、想一想:你是从哪个字看到儿童是奔跑着去追蝴蝶的?(走)在古代“走”是奔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

B、漫步在春意盎然的乡间小路,儿童被美丽的蝴蝶吸引心生好奇,忙着去追蝴蝶。儿童追到蝴蝶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无处寻)在金灿灿的菜花一大片一大片,而黄碟和菜花的颜色差不多,孩子一下子分不清,不知所措。“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找到;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五、吟吟诵诵,深入诗学境

1、词背诵古诗。同学们,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叶子还没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到这样的景色,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呢?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3、 配乐读诗。(播放音乐)

4、小结: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默写2次

2、摘录于春天有关的古诗3首

七、【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诗情 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喜爱 意 儿童 黄蝶 菜花 (动)

《宿新市徐公店》 篇四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 两首诗的意思。

3、能说出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和 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名句。

学习过程:

一 、 自主预习:

1、搜集描写春天和田园风光的古诗或名句。(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2、搜集有关叶绍翁和杨万里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自主读悟,合作探究(8分钟自学,5分钟合作交流)

同学们,自学古诗时可以借助资料、也可以问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品味诗句的意思。

1、自己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和使得韵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理解诗意。

方法指导:

(1)解题: 不值: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2)抓词语,明诗意。

读古诗,从重点词语入手,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重点词语可记在书上)

应: 怜: 屐齿: 苍苔: 小扣: 柴扉: 篱落:

疏疏: 一径: 深: 急走:

(3)看画面,想诗境

结合课文的插图,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一幅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悟诗情,巧诵读

《游园不值》一诗表现了作者

《宿新市徐公店》表现了作者对 的赞美和

对的喜爱之情。

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诵读,比比谁背得既快又有韵味。

三、交流展示(7分钟)

四、做一做,看看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7分钟)

1、默写古诗。

《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 怜: 小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

4、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3到5句)

五、快乐积累:(8分钟)

描写春天的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描写田园风光的: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宿新市徐公店》 篇五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以游戏法为主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

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二、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

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

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

“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三、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四、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出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点】

古诗教学的难度无疑会比教学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得多。然而,这则设计由于教师的慧心独运,不仅使古诗易于理解,而且使课堂充满了参与的乐趣。如以多种多样的趣味练习教学《绝句》,让学生找到了一条进入诗情的通道。用游戏法将诗句变“胖”(扩句)变“瘦”(缩句)。用对抗赛学《宿新市徐公店》,更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教学模式,而成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多了印证。

(周一贯 评点)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碟的生动场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古诗所描绘的情景。领悟《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ppt等。

一、导入

1、(播放ppt)你们听,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庞,带来了清新,掠过那枝头增添了新绿,她又把纤手一挥,装扮了五彩世界,渐渐地,她已来到了我们身旁,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妩媚与生机。

2、“美丽”似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词,所以历代诗人都把对春天的喜爱化作了一首诗篇,你记得哪几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学生交流:《咏柳》《江南春》《游园不值》……

3、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二、解题

1、解题

1)谁来读一下课题?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公”是对年长人的尊称。

3)读了题目,你觉得缺了什么?(作者)

2、介绍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

三、初读课文

1、出示全文,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来到乡间感受春的气息。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指名读诗并正音。

篱 落

3、听听别人又是如何吟诵此诗的(听录音)

4、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朗读此诗。(齐读)

四、精读感悟

1、学法指导: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经常用什么方法?

2、像写景的古诗我们一般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

3、请大家自己图文对照想想诗中所表现的情与景,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交流

4、交流

诗人漫步田间,看到了什么景象?

第一、二句

1)交流诗意

2)“篱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篱笆。

3)“小路”是诗中哪个字?(径)如:“曲径通幽”就是诗中“一径深”所描绘的意境。

4)“一径深”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向远方延伸。

5)“未成阴”:“未”就是没有,树头的花儿落了,树叶还没长得很茂密,“未成阴”就是没有形成树阴。(点明时间:暮春)

6)谁能再为我们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导:稀疏的篱笆,枝头的新绿,小路静静地、幽幽的伸向远方,一切都显得那么——

板书:幽静(深远)

7)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与诗人一起陶醉 齐读

第三、四句

1)导入,正当诗人为眼前的春景陶醉时,什么又引起了诗人的兴趣?

2)交流诗意

3)你能体会儿童当时的心情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快乐(追,嬉戏)

着急(急走,快跑)

失望、沮丧(无处寻)

4)当诗人看到眼前儿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童趣(喜爱、回忆)

5)谁能把这充满童趣的画面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读好?

指名读、齐读

4、配乐朗读

我们读诗,往往要透国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次用心领悟诗人对幽静的春景,充满童趣的追蝶画面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齐读

5、谁已经把此情此景记在了心里?

指名背,齐背

五、写话

1、诗的语言洗练精当,同时也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从诗中看到的感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放音乐)

2、交流

3、评价

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稀疏 小路深长 黄蝶飞舞 儿童急走

树头花落 叶未成阴 融入菜花 无处寻觅

景 人

静 动

《宿新市徐公店》 篇七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诵读感悟。但仅有感性的认识会使古诗感悟陷入臆想的泥沼。古诗教学中,让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语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学习理趣并存,从而感受诗、画、话、语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初夏荷塘》画面;课文放大插图;适合配古诗朗诵的相关乐曲。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理解难度。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悟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过程中,摒弃教师的独白,让学生联系前几学期所学的诗句,并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环相扣的步骤。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掌握一首诗,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同时,课内的指导使得课外作业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真正落实。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未、追、店、菜、宿”。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设计意图】制作“诗画卡”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

【特别建议】

本设计强调古诗学习的理趣结合,在教学中要讲求“自然”。学习中的“自然”形态从何来?从教师尊重学习规律中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中来。

1.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2.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八

以游戏法为主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2.铺垫性练习,为学习诗句打下基础。

(1)照样子填词。例:了(停)宿篱未追寻

(2)交流所填的结果,并指出“同义复指”的作用。

3.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4.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5.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出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点]

古诗教学的难度无疑会比教学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得多。然而,这则设计由于教师的慧心独运,不仅使古诗易于理解,而且使课堂充满了参与的乐趣。如以多种多样的趣味练习教学《绝句》,让学生找到了一条进入诗情的通道。用游戏法将诗句变“胖”(扩句)变“瘦”(缩句)。用对抗赛学《宿新市徐公店》,更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教学模式,而成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多了印证。

◆[2004-01-26]

《宿新市徐公店》 篇九

课题:2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 主备人:梁桂珍 审 核:二年级语文组 执 教:

智慧导学案

教 案 一、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查字典) 1、自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写会用并积累词语。 2、给“我会写”的生字各组2个词。 ____( )( )____( )( )____( )( ) ____( )( )____( )( )____( )( ) ____( )( )____( )( )____( )( ) 3、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二、走进作者相关搜索。 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理解诗句中词语,会用自己的话讲解诗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解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主要写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宿新市徐公店》主要写什么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细读诗文,深入思考,质疑解疑。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提升。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要联系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拓展。

你想到了哪首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模仿写。 你想赞美什么,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自学掌握生字音形义;会写会用。 2、朗读诗句,了解内容,疏通诗句。 3、会背诵。 二、学时:2节 三、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四、课后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 篇十

《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音频。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 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师口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 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听范读音频。)

(1) 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 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 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①个人读;

②同桌读;

③指名读;

④检查读。

要求:借助拼音练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3、交流初读情况

a 、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 、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 、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二、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 离  原

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  枯  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  火  烧  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

4.第四行(齐读)

识字:吹  又  (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春风/吹/又生。

三、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四、朗读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音频,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2。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深入学习诗文

1、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 、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 、问: (1) 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 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 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 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 离”两字读重一点。

c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 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即发芽──茂盛──变黄──干枯)

(2) 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请几位同学说说)

(3) 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 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 “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 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 、 (1) 师: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黄,野火一烧,烧了个清光,但为什么又说"烧不尽"呢?(边讲边将草改成黄色,画上熊熊大火烧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图地上的草)

(2) 让学生说说(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 教师画简笔画

(4) 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尽"字中的"尺"像杯子,杯子倒过来,里面没有水了,所以"尽"意思是"完"。

(5) 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 (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 教师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第4句诗的意思,学生根据"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了短短的草芽。教师又让学生说说他画的意思。

(7)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2、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 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 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 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师: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 拼搏。)

3、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熟读成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2、师: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为什么?

3、背诵全诗(开火车背、小组齐背 、指名背)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课外延伸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原诗的后边还有下面的内容呢!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六、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划线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课后反思】

《草》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前我先伴着背景音乐,口述出诗文内容,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有一个印象,然后采取"以读带译"的教法,即先读通、读熟、读懂、读好译文,然后再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好古诗。在讲解古诗时,一是通过质疑来解词、析句、翻译;二是画诗为画,使诗句内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诵读、吟唱。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内容,体会诗情,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无处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根据诗中描绘的情景,结合插图,编写一个小故事。

教学重点:

1.读懂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

一、前提测评

1.复习《草》的诗文内容,口述诗意,诗人表达的情感。

2.回顾学习方法。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提问: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三、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四、指导学习古诗

1、 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疏疏: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       篱落,指篱笆;

径,是指小路。 深,远,很长的路。

诗意: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板书:篱笆 (疏疏)  一径(深)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理解第2句:又写出什么景物呢?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思。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诗意: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

板书:树头 未成阴

师: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3)理解第3句: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 黄蝶  菜花

“急走”:奔跑。

这诗句的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师:儿童追到了蝴蝶没有?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再看图(后两句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2、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3、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板书:喜爱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四、巩固练习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心情。

3.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10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宿新市徐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