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8篇教学评价论文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教育评价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教学评价论文范文 篇一
目前,中职教学质量评价已具有了多元性,但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五轻重”,即重量轻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奖惩轻发展、重评价轻改进、重体系轻制度。
二、四变———制度构建的观念转变
制定合理的系统的细化的中职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势在必行,首先要实现四个观念的转变。
(一)变统一为灵活
对文化课、专业理论、实践课的教学质量评价,不能采取一把尺子衡量,各种课程类别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不一,应该在大方向下有细化、有针对的评价内容。对于教师的评价,大方向可以涉及教学态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诸方面,而不同课程类别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不一;对于学生的评价,大方向可以涉及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或各种能力等,而不同课程类别的具体内容也不一。另外,教学存在动态性,经常会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发展、新改革,评价制度也应有一套与之适应的完善制度,逐步增删评价内容,实现对评价的再评价。
(二)变单一为多样
中职教学质量的多元评价制度,不仅体现终结性评价,还体现过程性评价;不仅体现师生、学校评价,还体现自评、第三方评价;不仅体现结果性评价,还体现发展性评价;不仅评价教学或学习成果,还评价教学或学习态度、行为。
(三)变繁琐为整体
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自然显得繁琐,如何变繁琐为整体呢?策略为各评价主体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运用相同评价内容(标准)评价教与学的过程,进而将各相关制度明确化,做到内容体系化促进制度整体化,运用制度化推动体系化。
(四)变形式为实质
多元评价得到提倡并实施,确属改进,但往往流于形式,以形概质,这就需要制度化,对制度实施督导,让评价做到实处。评价也不是评价结果,关键在于对结果的处理,利用结果改进教学,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发展。
三、四化———评价制度构建的原则
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构建的原则涉及到“四化”,即保障化、整体化、细致化、动态化。
(一)制度保障化
多元评价制度的制定应起到规范作用,进而起到促进、提高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制定有关制度落实的保障制度,如多元评价制度的落实责任制等,明确评价人员的评价职责、追究职责,同时,制定显化评价过程的流程制度。另外,为了保障制度制定的科学顺利,也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如明确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及职责、具体制定主体职责、制定程序、确保制定经费及时到位等。
(二)制度整体化
制度整体化是指将多个评价主体依据多方面的评价内容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的评价整合为一个系统,这是多元评价制度的主体部分。
1.从整体上看,横纵结合。
横向为是从时间即教或学的过程进行评价,纵向为从方式、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横纵结合就是在教或学的过程这一横向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及相应评价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制度。另外,纵向还表现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相互纵向渗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率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涉及教师组织的模块测试(即阶段性测试)、学业水平测试等。
2.从过程上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例如,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定随机评价制度(用于常规评价)、定期评价制度(用于结果评价),用这两个制度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及结果。再如,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制定平时表现评价制度、模块评价制度(等同于阶段性测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等,用这三个制度规范对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
3.从内容上看,态度、方法、行为、能力评价相结合。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涉及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上课、备课、科研能力、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等。这些内容贯穿在教或学的过程中,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中都有体现,且按照一定的比重连成一体。
4.从方式上看,自评、互评、师生评、督导评、专家评、企业评等相结合。
渗透到教师的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学生的表现评价与模块评价等中去,尤其注重第三方评价。不同评价主体,能够从不同角度发现不同的优点及问题,有利于更客观的评价教师与学生。
5.从目的上看,注重评改相结合,共性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评是为了改,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应注重评后反思、思后举措、行后再评的循环性评价;学生既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应注重共性化的学业水平测试,也应注重个性化的模块测试(即阶段性测试)。
(三)制度细致化
在制度整体化的基础上,对各个评价部分要细化。对不同课程类别的评价制度要区分,对不同形式、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评价制度要明确,对评价制度的落实责任制要详细,对制度的再完善制度要完善。
(四)制度动态化
任何一个评价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与完善,才能趋于完善。多元价制度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空间性,允许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允许评价内容的机动性等。在制定整体的制度、细化各制度的基础上,应考虑这个方面,在评价制度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留有再完善的空间,如撤换陈旧的评价内容,增加新的评价内容;采取加分制增添新出现的内容等。
四、三制———制度构建的内容
根据以上所述,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可以分为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三个方面。管理制度侧重管理层,为后两个制度提供保障,做到公平、合理;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侧重教师层;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侧重学生层;教师制度与学生制度又有所渗透,相互促进。
(一)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管理制度
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管理制度,为多元评价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效保障。多元评价管理制度分为制定保障制度和实施保障制度。制定保障制度涵盖制度建设领导小组责任制、制度制定责任制、制度制定流程制;实施保障制度包含制度组织管理制、评价人员追责制、评价使用制、评价结果使用制、评价流程制等。
(二)中职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
按照思路制定总的《中职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规定评价阶段(时间点)、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比例、评价具体内容等,进而细化其中的学生评教制度、学生座谈制度、教师谈话制度、课堂抽查制度、随机听课制度、家长评价制度、企业评价制度、定期评价制度(含自评、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
(三)中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
按照制定总的《中职学生学习质量多元评价制度》,规定评价时间、主体、内容、方式、比例,针对文化课、理论课、技能课有所不同,同时,明确平时表现评价制度、模块评价制度、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等,对其中使用的各种评价细化为学生自评制度、学生互评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督导评价制度、实习评价制度等。以上就是在对目前评价现状的研究基础上,从制度构建的观念转变、原则、内容等展开论述,旨在构建合理、科学、系统、灵活的中职教学质量多元评价制度。
五、结语
教育评价论文 篇二
课程应以学生素质发展而非学科为核心,课程改革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要义。课程改革的目的: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课程改革的内容: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当前我国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改课程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换言之,课程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课程结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课程内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课程实施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课程评价以素质教育为标准;课程管理突显素质教育的要求。
2.课程改革必须持有科学的精神和审慎的态度
教育改革是一项严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需要科学的预测、翔实的规划、完善的设计。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更应科学对待、审慎处理。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做到:第一,必须对社会现状作全面的分析。课程改革不仅和学校、教师、学生等本身所具有的因素直接相通,而且涉及政治、经济、制度等方方面面。改革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引起多方面的变化。只要某一点考虑不周,就会导致整个改革的失败。世界上由于对教育改革所涉及的种种因素考虑不周而导致改革夭折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二,必须明确改革的目标。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考虑改革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我们当然能理解在改革的初期所出现的改革的多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平参差、良莠不齐的现象。
但是,如果不明确目标,“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旧一轮课改的精神尚未完全吃透,新一轮课改又已粉墨登场,搞得广大教师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这样的课程改革势必让人心生厌倦、失去信心。第三,改革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只有符合自己的利益,人们才会积极去维护、去行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没有他们的参与,或者教师参与的热情不是那么高涨,课程改革永远也不会成功。因为改革设计者制定的目标,要通过教师去实现。教师对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使学生对改革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课程改革成功,那么,作为课程改革执行者的教师和作为课程改革接受者的学生实际上也就成为了改革的受益者。因此,如果课程改革能与大多数人的利益相一致,改革就能得到更多的拥护和支持,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较大。
3.正确对待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也应正视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重理念轻操作,理论脱离实际;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本土理论研究、校本教研不够;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不完善,整个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受社会因素、价值取向、体制机制的制约;教学管理、人事制度改革不配套,等等。总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积极的信念、科学的精神、审慎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必将取得成功。
教学评价论文范文 篇三
1.1教学质量评价不完善
原有的教学质量评价都是他人评价,缺乏教师本人评价。教师本人评价过程也是一种反思过程,反思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发展。中职学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培养的学生怎么样,社会、企事业单位最有发言权。加入社会、企事业单位评价,深化校企合作,才能改变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与中职课程内容陈旧,知识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实现促进中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的目标。
1.2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就学生评价而言,以往的学生评价仅在学期末进行,最终老师看到的只有分数,注重的也只有分数,从而这种终结性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提升教师发现问题、改变问题,对教师的成长起不到促进作用。原有教研室主任、督导组评价仅在学期末对教师进行终结评价,即忽略了日常教学检查反馈,又反映不出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劳动与付出。
1.3偏于教,忽略学
原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注重评价教师教的怎样,忽略了学生学的怎样,学生学会了没有,学的知识过不过时,是不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知识。
2现代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情况,我校构建了现代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新增加了教师自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社会、企事业单位评价,完善了学生评价和教研室主任督导组评价,加上原有的同行评价,形成的评价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分别权重为:学生评价40%,教师自评10%,同行评价10%,教研室、督导组主任评价20%,学习效果评价10%,社会、企事业评价10%。
2.1新加入的教师自评和社会、企事业单位评价
(1)教师自评。教师自评[2]旨在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从而提升自我,提高教学质量。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30分,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内容;专业知识方面30分,包括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内容;专业能力方面40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内容。总分100分。(2)社会、企事业单位评价。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要进入社会就业的,企事业单位是检验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各个教研室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人员、行业专业构成第三方评价,就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方面,同时,参考学生的考证率、就业率、就业底薪、企业的认可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2.2完善学生评价和教研室主任、督导组评价,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
(1)学生评价。学生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期末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定质,每班聘请一名教学信息员,每天填写教室日志,每学期中,举行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根据学生反馈良好、合格、较差,系数分别为1.05、1、0.95。期末学生测评定量,分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态度方面20分,包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态度认真、因材施教等内容;教学组织方面20分,包括维护课堂秩序,组织管理学生、下班辅导答疑等内容;教学方法方面20分,包括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启发、重点突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等内容;教学内容方面20分,包括熟悉教学内容、内容新颖、讲授准确,布置并认真批改作业等内容;学习效果方面20分,包括专业认知、情感认知、个人成长、知识获得等内容。学生评价分数=期中学生评价系数×期末学生评价分数,满分100分。(2)教研室主任、督导组评价。教研室主任每月对教师从教学态度、备课情况、上课情况、作业情况、辅导情况、考试考查、实验实训、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测评,权重70分。督导小组成员每天对教师的教师态度、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评价,权重30分。满分100分。每月公示一次,学期末进行统计。
2.3“教、学”同评,继承同行评价
(1)学习效果评价。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已就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技能试题库建立的基础上,技能考核成绩权重70分;国家、省市、学校技能竞赛成绩权重30分。满分100分。(2)同行评价。该项工作由各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主要从听评课和教学研讨两方面进行。听评课方面70分,教研室组织包括教学管理部门在内,至少1/2以上本专业教师参加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推门听课,对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等;教学研讨方面30分,教研室组织本教研室成员的教学研讨中,学识渊博,注重把自己的教学新法和技术向同行传导,或者积极学习,注重自己的知识更新,这种评价方式可强化教师间的合作和研讨意识。总分100分。
3结论
教育评价论文 篇四
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是毫无异议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一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低,教学效果也很差,然而,有的学生由于个人的勤奋努力学习,平时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由于家长的得力辅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很高。也有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较高,但少数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努力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一个教学质量很好的教师和教学质量很差的教师,他们遇到不同的班风、学风和学生整体面貌差距很大的班级,同样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取得不同的成绩。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当然有责任教育学生,但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光靠任课教师是完全不能解决部分学生不愿学习的问题的。这个问题需要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风教育、班主任工作、团队的活动、家长等几个方面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质量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就要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不同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工作的不同质量做出准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公正的评价,也才能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公平竞争力,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学校管理者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个人的私情及利益关系为出发点,光把文化成绩作为唯一的依据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就会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些思想品质低劣、师德差、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低的人,搞投机钻空子,而让那些思想品质好、师德高、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和奉献精神的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二、近年来
学校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出现的不公正、不科学、不符合教师本人实际和学生实际的、片面的、错误的评价,导致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公正、不科学、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错误性评价。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片面性的错误评价,导致了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这就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给教育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要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大力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极大付出和在付出中取得的成绩,要得到符合客观事实的评价,得到公正的认可。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唯分数论这个不客观、不符合事实、不科学的评价模式,要始终按照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评价原则,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公正公平为前提,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对教师做出公正科学的评价。
教育评价论文 篇五
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学生、教师、学校评价机制,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认清制约教育评价的因素,探索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教育评价的发展过程教育评价(reducationevaluation)是评价者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在对教育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就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的判断的特殊认识活动
教育评价的发展大体经过四个阶段:
(一)心理测验时期。自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的80多年,为教育评价的第一个时期,教育测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在考试的定量化、客观化与标准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强调以量化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量。然而,当时的考试与测验较为片面地要求学生记诵教材的知识内容,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教育测量的第二个时期,当时泰勒(Tyler•R)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并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三)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文(Scriven.M.)、斯塔克(Stake.R.E.)和开洛洛(Kellogg•T.E.)等人对教育评价理论作出巨大的贡献,学者们把这一年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四)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发展到第四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关注的是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智慧的教育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已成为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中起着导向、鉴定、改进、反馈、展示、激励、检查、监控的作用,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倍受社会关注。但现行的基础教育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的改革步伐,制约了素质教育的积极有效推进。
二、影响教育评价的因素
(一)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是影响教育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集权的教育体制,强调评价模式的统一性,强化评价的鉴定评比功能;而分权的教育体制容易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模式,并把评价的功能主要放在为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咨询信息上,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在集权化向分权化转化的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方面的主动权不大,主要控制在国家及省市等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手中,且教育评价还使用统一的评价方案,从而影响了教育评价的发展。
(二)评价对象窄化评价对象作为评价的内容主体在教育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整个教育评价都是围绕评价对象展开的,不同类别的评价对象、不同发展阶段的同一类评价对象,对应的评价模式都是不同的。我国传统的教育评价是由上级评价下级,管理者评价被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校长,学校(校长)、教师为恒定的评价主体,而校长、教师、学生分别成了评价的客体,实际的评价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业成绩、优秀教师的比例、学校硬件条件几个方面,而把评价的其他内容放在了次要位置。
(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方法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根据评价原则选定的有利于各种评价力量协同工作的一套活动方式和操作程序。它是计划、组织、调控、评价实施活动的技能和手段,以及搜集、整理、优化评价信息资料的知识和经验。我国近几年在评价方法方面投入的力量很多,主要集中在实证主义方法论范畴,重点研究的是如何制定指标体系,从而造成目前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教育评价模式,对指标体系能否真正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考虑的不多,用这种单一的方法来评价教育,必然会造成不良的评价后果。
(四)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教育价值观直接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它们的判别标准。教育评价观是一种关于教育事物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以人们的教育价值观为基础的,持不同教育价值观的人对同一教育事物的评价结果必然有差异,而教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因各自所从事的实践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主要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教育主体的发展价值,评价往往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强调其鉴定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激励和发展功能,注重外部目标的实现,忽视了评价对象的内部需要,忽视了利用评价机制激发主体的内部动机和促进评价对象的主动发展,笼罩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行政管理主义的色彩。
(五)教育评价基础理论薄弱,评写作论文价者素质不高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及实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时间短,评价基础理论薄弱,对教育评价中的有些问题还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如对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技术手段,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定的科学依据,可操作性较差;另一方面评价者的素质不高,教育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者才能胜任。
三、提高教育评价质量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深对教育评价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基本目的就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证明、改进、决策、定向的作用,因此教育评价不应该是外在的力量强加给学校的一次性管理活动,而应成为学校完整的科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它作为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基础,是学校教育活动实现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活力,应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同时必须明确我国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的主要依据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也就是说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二)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评价过程的多阶段性,决定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整体性。发展性的教育评价,强调的是评价者要对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作全面了解,根据评价对象过去的基础和现实表现,预测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目标,鼓励学生之间、同行之间互评,评价对象可以自选评价者,或者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协商制定发展目标。自我评价也是当前比较提倡的方法,因为它能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受时间和场合的局限,简单易行,并可长时间反复使用。评价方法必须作到四个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地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结合。超级秘书网
(三)突出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教育评价的整体过程要围绕评价对象,不仅是学生、教师、校长、教育界领导等,还涉及课程、教学计划、政策法规、教育改革方案、教育发展战略等各种教育现象和事物,包括软件评价,也包括硬件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事业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评价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教育评价应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价值,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教育评价应是一种双向性的评价活动,应采取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互评,消除原来主客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对于双方扬长避短、互相学习、促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四)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育评价队伍评价队伍客观、公正、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评价理论是评价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培养参评者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评价者要本着大公无私、实事求是、对教育事业、对被评者负责的态度,认真执行评价的各项规程和标准。
教学评价论文范文 篇六
传统的中职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性太强,理论高于实践,普遍采用演绎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无法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知识。说明这种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应中职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深化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提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岗位化教学。
1.1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入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使学生的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相对接,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穿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在时间、空间上有机地融为一体。项目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项目教学的创新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项目,并进行项目教学评价。将企业真实生产产品引入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并将真实产品经教学转化,开发出能够开展教学的教学项目。
1.2深化岗位化教学
实现课岗对接,即学生开设课程与企业岗位相对接。主要学习针对数控专业岗位的主要技能知识。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岗位教学法根据企{WWW.JIAOXUELA.COM}业具体岗位的工作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工作过程,真正实现了学习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多组,互相配合,按工作流程同时进行岗位实践。岗位化教学实际就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针对与数控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从中小微企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法组成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与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与同伴合作中“获取资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反馈评价”,在亲自“动手加工零件”的实践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习得对应的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2改革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充分利用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运用行业前沿信息,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修改教学内容,改革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行业专家的作用,共同建立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科学的、完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2.1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在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典型职业活动目标细化,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依据,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多层面的评价标准。
1)根据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专业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合作态度、创新意识、客观处事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2)根据企业要求和专业实际,参照课程标准,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制定过程性考核方案,确定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一是评价标准细化,校企双方依据课程标准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考核工具进行认真地设计。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在评价标准中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如出勤、学习态度、行业规范、专业技能、任务效果、职业素养等。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在专业课程中引入企业评价,使学生技能水平更接近工作实际。学生在自评、他评的活动中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四是评价方式多元化,采用任务考核、项目考核、案例分析、技能大赛、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
2.2建设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评价模式
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形式,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技能鉴定形式。每年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理论考试内容和实际操作考核内容,并适时修改。技能评价分阶段评价、技能鉴定型评价、技能鉴定和生产评价。阶段评价采用学生小组互评、个人自评、专业教师抽查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重点是实训过程中操作规范评价、过程质量达标评价。技能鉴定型评价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教学计划结合国家工种职业标准,进行学生技能综合评价,重点是学生实训课业标准。技能鉴定由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对学生进行国家技能水平鉴定。将学生各项考核情况及生产实习情况汇总、分析、反馈,进行生产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结合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技能鉴定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虽然属于终结性评价,应该以具体的产品来实施评定。但是由于进行的是职业教育,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同样重视项目加工过程评价,重视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每个步骤,重视每个个体的情感及职业素养,从而激励学生改进工作和学习,为企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3结束语
教学评价论文范文 篇七
1、个人参与。有两层含义:作为阅读主体—学生要使其心智全方位参与;作为实施教学的教师要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主体参与阅读活动。
2、自我发起。就课堂上某一次阅读活动而言,学生可以借助外部的推动或刺激使其转化为自我阅读的需求,才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形式化的表面上升为阅读的本质—理解内容并伴随着各种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及阅读情感的实际体验与交流。
3、自我评价。积极的阅读体验和自我评价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美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因此,阅读体验的强烈程度和评价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具体体现。
当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从而缺乏相应的、及时的课堂教学环节评价,即形成性评价。阅读课上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检测阅读理解效果的提问或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或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相互“应和”上,而大多数学生更多的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方法必须加以改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的不仅仅是语篇内容的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使教、学和课堂评价一位一体;课堂评价应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课堂评价始终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将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是进行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一、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实施的理论依据—形成性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明确规定:“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还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思想,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因素。如果形成性评价使用恰当,就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并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形成继续进步的动力;也可以让学生反省和反思自己的欠缺之处,调整学习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适当监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将课堂教学程序评价化的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实施前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给学生阅读的具体目标及策略。学生在阅读中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运用了这些策略,这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
李静纯先生的“阅读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大的参照性,见下列卡片:
卡片一、阅读过程
1、Consideringthepurposeforreading.
在接触文本之前的几秒钟内对阅读目的进行定位。
2、Identifyingthetypeofthetext.
确认文本的体裁
3、Predictingwhatmassagemightfollow.
随着视觉扫描进程不断地对接踵而来的信息进行预测。
4、Controllingthespeed.
依据阅读过程的实际需要把握阅读速度。
5、Scanning
跳读
6、Skimming
略读
7、Decidingwhattheactivewordsshouldbeinthetext.
根据阅读目的确定文本中起作用的积极词汇。
8、Decidingwhatthereceptivewordsshouldbeinthetext.
根据阅读目的,确定文本中需要暂时接受的词汇。
9、Decidingwhatthrow—awaywordsshouldbeinthetext.
根据阅读目的,确定文本中可以忽略的词汇。
10、Storingimportantinformation.
为了后续的需要,把扫描过程中的有用信息暂时存储在头脑中。
11、Recognizingthepresuppositionsunderlyingthetext.
确认作者根据接受对象而预先略去的信息表述。
12、Recognizingimplicationandmakinginference.
确认隐藏在文本“深层”的因素,并据此进行意义上的猜测。
卡片二、阅读策略
1、Keepingupconfidencein&nb
sp;comprehension.
自始至终保持进行理解的信心。
2、Usingcues,cluesandhintstodetectthehiddenrelationships.
运用各种暗示点对隐藏的事理逻辑线索进行探查。
3、Mappingideasintomeaningclusters.
在头脑中汇合并合乎逻辑的重新组织意思。
4、Jumpingoverdifficultiestofollowalineofthought.
排除语言困难,跟踪全篇思路。
5、Referringtolifeexperiences.
能够恰当的参照生活经验。
6、Formingpicturesinmind.
能够把文本连续不断的转换为心理图像。
(二)实施中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形成性评价实施的过程,就是探究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容易导致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比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在的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强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按照这一改革的导向,教师应该为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而进行教学程序设计,使得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都包括评价。也就是说:促进探究教学的过程也是积极开展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形成性评价与其它教学活动一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的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学,我主要采取四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设计阅读课教学的程序,即通过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合作评价四种评价形式,使课堂每个教学环节评价化,详见下表:
表格一、课堂阅读教学评价化程序。
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评价形式评价意义
限时阅读课文大意学生自读,找出个人的疑难问题。自我评价培养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思考,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及需要帮助的地方。
解难释疑
就课文内容编习题小组竞赛形式:
甲组A学生提问,请B组学生回答,反之亦然。如果B组B学生答不出,C学生继续答,这样其它小组的任何一个学生(包括不会的B学生)在听他人节使得过程中也在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对错评价。自我评价
互相评价使学生有机会检查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从而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一个更明确的概念,逐步增强“我也能做”的信心,同伴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意识到“同伴文化”的力量,以及友好气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和向他人学习。
必要时教师讲解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教学内容的同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教师要示范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评,管理学生学习,当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给予指导和支持,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
划分段落中心思想
口、笔头复述课文
拓展知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评价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有必要参与进来进行评价。教师、学生合作评价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反思和自评,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再及时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当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和学生互评或学生本人自评时,无论成绩是优、良或中,效果都是非同一般的:学生喜欢听老师和同学描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的过程,因为学生这样做就能感到他们的价值和学习责任。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同学和老师都表示出对他的信心,具体分析他们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间的交流过程就是相互认识、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过程,这样,通过评价,学生学会了咨询,学会发现和改进自己的不足,学会评价自己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三)实施后
认真收集两种反馈:学生作业反馈与学生自我评价反馈,以使教学相长。
表格二、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反馈表
编号评价项目是否具体情况(在提示词上打勾)
1你是否在课上自我评价中检查了语言知识?全面迅速部分掌握少量掌握未掌握
2你在课堂上是否精力集中?很集中集中一般有时集中
3你在课堂上是否感到心情愉快?很愉快愉快一办有时愉快
4你是否积极呼应了老师或同学的提问或指令?次数1、2、3、4、5、6、更多
5你在课堂上是不是主动提问或主动讲话?次数1、2、3、4、5、6、更多
6你是否接受了与过去活动有关的阅读材料?教材评价手册课外读物练习册
测试题
7你是否与同学一起评价课上的活动?积极主动评价有时评价偶尔评价
8你是否愿意接受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积极采纳部分采纳很少采纳
9你是否能读懂课文大意?全懂大部分懂少部分懂不懂
10你是否能口、笔头复述课文?完全能少部分能不能
11你是否能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能差不多能不能
12互评与合作评价对你帮助大吗?很大大一般无
13你喜欢阅读课的这种教学方式吗?很喜欢喜欢不喜欢
14你对老师有什么要说的心理话?
三、阅读课教学程序评价化实践的收获与不足
收获:
1、学生阅读时,心理上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极大的降低了畏难情绪。
2、学习信心增强。
3、阅读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
1、课堂上评价标准不甚明确,不太系统,记录无连续性,没有精确的反馈数据做参照,导致对教师教学的反思模糊。
2、提高阅读能力,不应只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多进行课外阅读,向学生们推荐浅显易懂的英语读物,以使阅读形成习惯。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课堂程序评价化教学,不应只体现在阅读教学上,还应广泛用于听、说、写的技能教学上。
2、下一步要建立学生学习的个人档案袋,及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资料,通过师生分析、交流、共同协作,建立起学生个人需要,以及班集体需要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3、探索与教学相适应的、可操作的课堂表格化评价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1、葛文山“新《标准》新特色高要求”《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
2、陈瑛“主体参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
3、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教学评价论文范文 篇八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评价全面性选择评价的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一件十分重要和非常困难的事。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对象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等。这种评价更多地表现出评价的主观性,缺少客观性。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评价的主体信息的获得拥有广阔的途径。网络资源的方便快捷,并且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的对象本身、教育者、用人单位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网络为评价的多元化、系统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评价人员队伍专业化网络技术在评价体系中的深人,使得评价材料丰富多彩,评价主体多种多样,评价内容纷繁复杂,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这也给评价人员的队伍建设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不仅需要认真负责的评价人员,而且需要具有多种工作技能以及文化修养的综合性工作人员。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在评价人员的选择方面更加的严格。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人员的队伍培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
(一)网站建设的评价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信息的途径,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促进的作用,建立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能够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有力工具。目前高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已经初具规模,多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学校师生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得途径和交流工具。这就迫切地需要学校及各院系建立自己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运用评价的手段进行跟踪评价,以保证网站建设的有效应用。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评价在网络技术空前强大的今天,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并且及时对于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客观的有效的评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校很容易控制其教育方向和目标。但是互联网是不分地域限制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网站获取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和参考。
(三)网络教育者队伍的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受到教育队伍的影响。网络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获取的信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更加专业化。这就需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培训、选拔更加的严格。网络教育队伍既需要有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需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时刻做出警觉,并且通过网络的途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做出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对网络教育者队伍的评价可以从这几方面人手:队伍的构成、专职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层次、开展的具体工作、网络工作事例、培训经历等。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对于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所获得思想品德教育的结果。对这一结果进行评价既有利于前一阶段教育方法的研究,又有利于后一阶段网络教育的开展。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正面信息的数量、讨论的积极程度、网站及栏目的点击率和参与人数、影响程度、学生反映等情况得出结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的8篇教学评价论文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教育评价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