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全国十大模范教师事迹(优秀12篇)(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教师事迹)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这里的12篇全国十大模范教师事迹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全国优秀教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一

我从事初中教育工作快三十年了,我从一名充满激情,方法简单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安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省“555”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我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每天用心去工作,去观察每一个学生,去发现他们可爱的地方,优点和缺点。我觉得教师这个工作充满了挑战和创造。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用老眼光,老办法对待他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们的进步,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问题,这就是因材施教吧。

初中三年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有人说初中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第二高峰期,心理断乳期,他们半成熟,半幼稚,自我意识迅速增强,逆反,爱发表意见,容易偏激。对老师家长的话有时听不进去,同时也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依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工作中我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有成人的理智,又有孩子般的童心。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既有泰山一样的胸襟,又有大海一样的情怀,包容学生,期待每个孩子进步,一方面要像朋友那样对待他们,另一方面又要关系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赢得学生的信任是我做教育工作的法宝,常言说“信其师,从其教”。我对学生坚持客观公正,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学生犯了错误一视同仁受到批评和教育,做了好事一样受到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事不对人。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其次,我在工作中总是蹲下来开展教育活动。初中生多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极强,受不得委屈,感觉敏感。我就顺应孩子的身心变化特点,我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平等的与他们交流。不训斥他们,比如谈话时请他们坐下,不给学生贴标签,包容学生的缺点,允许他们反复。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善良的,你是在关心和帮助他们,学生们常这样评价我说“我的老师善解人意”。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让学生愿意来上学。让班集体对学生有吸引力,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作用,有事干。我很少向家长告学生状,不给学生乱扣帽子,比如像男女生的交往问题,男生打架问题,反复犯同样的错误问题,我都把它看成是学生成长过程的正常问题,期待学生的醒悟与进步,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中体验到学习与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现在我从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进班听课,与老师一起备课,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我的主要工作。七中以和谐教育、英语教育、现代技术教育为办学特色,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张扬个性的乐园。

回顾三十年的从教经历,是学生成就了我,我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的善良、可爱,让我喜欢这个职业,是你们的叛逆、淘气,让我不断的学习研究。是你们对社会的贡献,让我的执教生涯绚丽多彩。

全国十大模范教师事迹 篇二

我叫王伟峰,施庵镇第六中心小学教师,担任三年级数学兼班主任,参加工作以来,曾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本人能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和教学纪律。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工作中能够始终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努力、刻苦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为此,我常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徳教育,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从热爱故乡、母校、亲人、师长、国旗、国徽等周围具体事物入手,逐步了解并热爱祖国的光榮历史、灿烂文化、杰出的英雄和伟大的人民。教育学生具有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感,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独立自主。教育学生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立志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个别谈心,或者是黑板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等等。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教育学生不断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慣;教育学生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具体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主动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争取家长密切配合,为学生安排合理的家庭作息时间和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条件。

三、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当前我校教育工作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方位、多角度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帮助和安排好学生的课外生活,引导学生在课余开展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将课外活动变成课堂教学的继续。在活动中教给学生活动方法,告诉学生活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课外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和调节,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全力协助各任课教师工作,加强班级自身建设。

近年来,本人工作努力,踏实肯干,积极进取。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后,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从工作大局出发,淡泊名利,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在各位任课教师的努力下,我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过去的两年半里,我班总共获得了四次“优秀班集体”和“一次“爱护公物班集体”称号,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努力工作,服从领导的安排,紧密的就团结各任课教师,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创新工作、切实发挥我班的先进作用,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作√快回答★www.kuaihuida.com√出积极贡献!

五、全力协助教研组长工作及其他

身为数学教研组中的一员,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起表率作用,团结同志,助人为乐,以身作责,从不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并取得了好成绩,坚持每周四上午的教研活动,积极的与各位长辈教师互相切磋,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和进步。每学期,只要是组计划的学校活动我都要求参与,认真学习。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指导思想,培养学生。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三

从事教育工作十八年来,她始终以“做人勤为本,做事实为基”为人生信条,勤勤恳恳教书,得到学生、同事和家长的好评。

一、坚定信念,献身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该同志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敬业奉献。遵守学校各项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爱校如家,工作兢兢业业

该同志爱岗敬业,总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校和学生身上,几乎每天都是很早到办公室、教室,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尊重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心成就教育。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品行不正的学生,以“爱心、责任心、耐心、”去感染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班里田素荣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整天酗酒,该学生只能依靠奶奶打工挣钱上学,该生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在初二青春期到来时变得十分叛逆,奶奶年龄太大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困难,作为班主任,在假期及开学的时间里,一直对这个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到现在为止孩子思想行为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我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公肯定和好评。

四、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交流,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总而言之,她用朴实的人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生信念,捍卫着“教师”这一神圣职责 。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四

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

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五

该同志自199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2012年至2013年在济南市饮马小学支教一年。近几年,不断思考探索,迈开成长的脚步,开启了自己教育教学的新篇章。2008年4月被聘为小学高级教师,至今已六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小语会先进工作者,济南市语文中心组成员,济南市师德先进个人,济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槐荫区名教师、槐荫区优秀教师、槐荫区支教工作先进个人;被聘为国家教师培训团培训专家,兼任济南市小语会理事;执教课例均获省、市、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并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12年4月成为全国期刊《小学教学》杂志封面人物,进行专栏报道。在全国、省、市小语界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热爱教育工作,注重修养提升

多年来,该同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为人师表,重视、关心学生的终身成长,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受到学生、家长、领导、老师的一致称赞,所带班级多次获济南市优秀班集体,本人荣获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积极投入教改,追求高效创新

在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磨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注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总结出阅读教学的课题突破――深入研读――拓展练习的基本模式。在习作教学方面,总结出了读写一体――交流评改――品评赏析――完善誊抄的习作教学方法。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通过反复研究,总结出了情趣导学――同伴互助――语境实践的三段式教学法。这些方法的总结提升,日益形成了她扎实而独特的教学风格。

将思索付诸实践,该同志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机。经过多年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赞誉。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百余名学生在全国文学大赛、市、区作文竞赛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多名学生的习作刊登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所执教的语文成绩历年来均保持级部第一。一批批热爱阅读、善思乐写的学生从她的课堂走出,乐享自信人生。而她自己也在善思中成长起来,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小语会先进工作者、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槐荫区名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济南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兼任济南市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在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执教的课例被教育部出版发行。

该同志更有幸成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弟子,通过挂职访学面授,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二十余次,先后赴北京、上海、郑州、福建、银川、鄂尔多斯、潍坊、淄博、东营、泰安等地执教观摩课、展示课三十余节。2012年5月,被国家语文社聘为专家团队成员,赴内蒙等地培训名师,先后执教观摩课十余节,作专题报告十余场。在全国、省、市小语界享有较高知名度。

三、潜心课题实验,推广科研成果

课题研究、科研创新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发展的原动力,它使教育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此,多年来该同志一直致力于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创新。

她组织参与了山东省十一五课题――创建阳光课堂的研究。依托于学校和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建的资源优势,学校教师团队和山东师大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结成了专业共同体,共同致力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她带领老师们先对原有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创建阳光课堂,用现代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同志与语文团队一起探索出了阳光课堂的基本特质,并研究出了语文阳光课堂特质及其教学策略。阳光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赋予了课堂教学以生机和活力,专业共同体的组建促进了包括她在内的每一位教师的真实成长,开创出了一种有效的教育研究范式,是值得推广的组合方式。这一课题已于2010年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结题,并申报省精品课题,科研成果显著,得到省、市专家的关注。

目前,又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十二五课题小学‘阳光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化研究,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除此之外,该同志还主持开展济南市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研究,倡导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执教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获得市、区一等奖,四篇心理教育论文专著均获省、市一等奖,并执笔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这一课题已于2006年7月顺利结题。还参与全国小学学科四结合课题实验单元整合比较阅读拓展训练课题研究、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济南市习作教学研究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该同志勤于总结科研经验,撰写的十四篇文章在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评比中获一等奖。2012年4月成为全国期刊《小学教学》杂志封面人物,进行专栏报道。

四、发挥骨干作用,引领教师成长

工作中,她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领老师们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与学校语文老师们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磨课、上课、研究课题,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执教多节评优课、研讨课,选拔课。先后指导十余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比赛,均获省、市、区一等奖。其徒弟杨静老师已经成长为区骨干教师,祝彩霞、谷翔、王延群等老师成长为区青年骨干教师。该同志于2012年至2013年到农村学校支教,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名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地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研,取得多项市区级教学成绩,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学生、与团队伙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业精神、指导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该同志带领、参与的学校语文教研组于2011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教研组,并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素质大赛中,连续两届获得团体一等奖第一名。

在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不断耕耘、收获,享受着教育创新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今后,将继续保持激情,不断进取,做教育创新路上富有勇气和实干精神的开拓者,努力实现美好的教育教学理想!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六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06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2006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年的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2007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08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七

邓红梅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求实创新,教学成绩优秀。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德育工作经验丰富。多次被市、区、校评为“模范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教师。

一、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1996年8月,邓红梅同志被分配到杨家浩小学工作。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踏上了农村教育的征程,呕心泣血,勤奋工作,课堂上一缕缕师生情结,生活上一幕幕母子关爱,学生与她结下了深厚感情。她每天上下班要往返近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多次问她:你怎么不调进城里?但她坦诚地说:“我舍不得这里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一干就是11年,她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矢忠教育,尽显光辉

邓红梅同志以事业为荣,以学校为家,以他人为友。工作中虚心求教,锻炼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水平,优化教学行为。她勤于课改,潜心教研,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为基础,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课堂上,优化教育资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坚持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多年来,她的教学成绩优异,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优质课竞教也在区、校赢得好评。

邓红梅同志担任教务员,带头上好研究课、示范课,与教师一道学习理论、钻研教材、勤于实践、优化教学、强化科研、扩大交流、注重反思。在她的指导下,许多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三、德育引领、率先垂范

邓红梅同志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期间兼任大队辅导员三年,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德育经验丰富。她严以律己,言行举止堪为表率。在班集管理中,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从常规入手,以活动为载体,培养班级干部,营造优良班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信任,因势利导,帮助后进学生,引导问题学生,关爱留守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师生关系和谐。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经常在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班集体”,许多学生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四、播洒爱心、铸就师魂

邓红梅同志经常说:“教育事业就是爱心事业”。学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与伙伴,她与学生朝夕相处,欢度节日,分享快乐。她不辞辛劳,足迹踏遍每一个村落,为学生补课,送学生回家,为学生买学习用品,与家长谈心,她体会到只有在爱心的浇灌下学生才能健康成长。1999年秋季,她班上来了一位学生叫卢存林,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体弱多病,家境十分贫寒,学校免费让他读完了小学。百般无奈的父亲苦于生计,没有能力供他上初中。在爱心的驱使下,邓红梅同志下定决心要帮助他继续学业,从那时起,她就包揽了卢存林的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初中毕业后,邓红梅同志为他联系了一所职业技术学校,送他报名,缴清一切学习费用后,每月还要负担几百元的生活费。为了顾及家人的感受,邓红梅同志只有独自承受着经济的压力,倍加节省自己的开支,就连儿子过生日,也只是花费几元钱买上一件小礼物,每每想到这些,她都会偷偷地流泪。尽管如此,她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强。有人计算过,照这样下去,卢存林完成学业,至少要花去她好几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遍家庭、一位平凡的女性,可不是一个小的付出,但是她坚持了四年,而且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邓红梅同志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把自己的爱心和青春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她用爱心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和共产党员的风采。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八

1米65的个头、梳着短短的辫子,爱笑却不爱讲话,见到陌生人就拘谨。8月23日,在云南省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记者采访了全国优秀教师、普义乡小学的哈尼族教师周永珍。

学生走出大山,就能带回变化,今年37岁的周永珍老师,1983年3月中师毕业后,在普义乡干塘村的一师一校点———大桥头社小学当代课老师。“当时是复式班,有二年级和三年级两个班,40多个学生,各科都只有我一个老师来教。”周永珍跟记者忆起了刚当上老师的日子,“那时候住在学校,自己种菜、做饭,吃水要走上1公里去挑,当时哪怕吃点油都非常难。”

在大桥头社呆了两年,周老师又先后在普义乡的干塘、普胜、闪片房等多个小学担任代课老师,1998年才转为公办教师。周老师告诉记者,刚开始代课时,每个月只有40块钱的工资,1986年转为合同制代课教师后,工资才提高到60元。条件艰苦、工资不高,为什么还能坚持下去?周老师笑着说,“教了几年书,就对学生产生了感情,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自己也显得年轻了。再说,我从小就想当老师,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叫同学上黑板做题,答对了就会在上面打钩。课后,大家就在黑板上模仿老师打钩,而且认为谁打的钩比较像,谁长大了就会当老师。”说到这,周老师有点得意地笑了笑,“我那时候打的钩,还比较像回事,没想到真的做了老师。”

十几年来,周老师每到一所学校或一个校点,总是把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放在首位。为此,她经常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挨家挨户把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向家长讲明白。为了让孩子重返校园,十几年来,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周老师,为几十位困难学生垫交了学费,她告诉记者,“我们这太贫穷了,哪怕我教的少部分学生走出大山,也能带回很大的变化!”

不关爱学生,就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多年来,周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她所教的班级也经常被评为文明班级。多年来,关爱学生一直是周老师施教的基础。对家庭困难的同学,周老师经常去家访,而且每次都会带上山村急需的大米、衣物、药品等物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很简单的道理——不关爱学生,就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认真听课;平时在生活上关爱他、学习上帮助他,他们学习就会更用功。”周老师说。

关心学生的周老师,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她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上课前认真备课,弄不明白就查阅资料或者向其他老师请教。不但自费订阅了《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等多种报刊,每年暑假还自费报名,参加云南省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刻苦钻研教学的周老师,她所任教的班级多次在全县或全乡的统测中名列前茅。

看到学生娃娃在水里挣扎,就冲下去了,采访周老师的时候,她不断地咳嗽。一旁的女儿说,这是前年妈妈救学生留下的后遗症。

2002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午饭后,在金坪小学任教的周老师到把边江岸采摘野菜,忽然,断断续续地听到“爸……救……”的呼救声。她闻声看去,只见刚从她身边走过、随父亲去捕鱼的学生白建泽在江水中忽隐忽现。“我不会水,当时哪还有时间去想这些。看到学生娃娃在水里挣扎,就冲下去了。”周老师迅速跳进水流湍急的江中,紧紧抓住学生。就在他们被江水呛得奄奄一息时,她看到江面上露出的'一块石头,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把学生推向石面,自己却失去了知觉。

后来,听白建泽的父亲白伟说:当时,他听到隐隐约约的喊叫声,发现刚才还在身边的儿子不见了。意识到事情不妙,立即朝出事地点冲去。只见儿子趴在石块上,江心中漂浮着周老师的一小撮头发。白伟赶紧跳进江里,把周老师拖出了水面。此时的周老师,已经脸色铁青,四肢僵硬冰凉。

那次救人之后,周老师留下了后遗症,咳嗽、腰酸背痛。2002年9月,为了就医方便,周老师被调到普义乡中心小学任教。2003年3月,身体基本康复的周老师,主动向领导请示要重返讲台。在今年7月的全乡统测中,周老师任教的三年级名列全乡第一。

为了山里孩子,周永珍一直在努力着。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九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副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着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姓时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膊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这位小朋友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位姓余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她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已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过程中,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要到深夜1、2点钟才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报名前往,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审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着,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玄武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吴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吴邵萍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篇十

俞大忠同志是我校的一名普通物理教师。他于1997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在工作的第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成绩优秀,可称我校的楷模。

一、努力钻研业务,耐心教育学生,教学成绩优异。

在工作中他能努力钻研文化业务知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工作中,对学困生进行说服教育、耐心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事例是数不胜数。因此,他所教班级在全旗统考中,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二、服从领导的分配,积极参加活动。

他能够做到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都能够愉快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这正是一位普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的体现,是勤恳踏实工作的行动,是他能取得成绩前提。

他始终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理念,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让学生欢迎、让社会满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他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学生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脸,友善和蔼的样子,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赢得了社会、学生、家长、学校的赞扬,正是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才真正成为了教师敬业奉献的楷模。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第十一篇

陈xx,1992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热爱教育工作,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和积极向上的班风形成,论文、课例多次参加各级比赛获奖,曾获得区“优秀班主任”,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

陈老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更喜欢班主任这个工作。在培育学生的花园里,她不断地耕耘,不停地创新,不弃地探索,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吴某是一名先天听障儿童,二年级时转到陈xx老师的班中,陈老师为孩子的不幸感到惋惜。她很想让这名同学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于是,讲课时,尽量离他近一点,声音再放大一点,语速再放慢一点。陈老师一遍一遍地帮他纠正错误的发音,一次一次地指导他写好每个字,当学生进步时,会给他画个“笑脸”,对他竖起大拇指。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进步飞跃,书写漂亮了,说话清楚了,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六十多分上升到九十分了,他的家长非常满意,陈老师也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学生经常会把老师比作妈妈,因为妈妈是给他们最多关爱的那个人。一次,陈老师正在讲课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姑娘吐了,她连忙走过去,用手轻轻拍她的后背,可是过了一会儿,她的头还低着,陈老师慢慢地帮她转过身子,想让她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这时却发现她的右手和右腿在不停地抽搐,程老师赶忙把她抱到了办公室的桌子上,她还在不停地抽搐,眼睛紧闭,口吐白沫。陈老师急忙联系家长,之后又毫不犹豫陪同家长和孩子去医院。陈老师在去医院的路上,不停地叫着孩子的名字,不停地用纸帮她擦吐出的污物。到了医院,帮家长挂号,照顾孩子输液。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了,孩子的妈妈哭着感谢陈老师。当陈老师回家时,外面的天是黑的,是冷的,但陈老师却让家长感到温暖了,让孩子感到了关爱。

由于过度劳累,陈老师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医生多次要她不要当班主任了,可是她放不下,舍不得。陈老师总说,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永远充满活力,感到工作永远充满乐趣,感到生命更有价值、有意义。

在学生们成长的百花园中,她甘愿成为那饱经风雨洗礼的片片绿叶,托起那一朵朵姹紫嫣红的鲜花,让他们尽情地开放,健康地成长!

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第十二篇

一、基本情况:

杨鹏,生于1971年,1991年参加工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并获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高中语文教师,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担任郯城一中教务处副主任兼高一年级主任,15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

二、申报理由

(一)政治思想觉悟高、师德高尚

本人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勇于探索,服从工作安排,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当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获得师生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让人信服的教学成绩

15年来,无论期中、期末还是其他各级各类考试,我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居校、县第一名,1998年、20xx年、20xx年、20xx年高考连续四届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平均分、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一,连续四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绩奖,多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学成绩奖。

(三)硕果累累的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15年来我一直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过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调控、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做及时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创立“心灵氧吧班主任工作室”,并精心编制“心灵氧吧班级小报”,以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成为自立自强的时代新人,班级各项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1998年中考我班正榜40人,居全县第一;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一榜进线25人,再夺全县第一;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一榜进线20人,在全县名列前茅;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一榜进线50人,再次居全县第一,其中重点院校32人,马瑞松、黄森两名同学均被北京大学录取。

(四)不断超越的教学水平

教育是常新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一直积极参加省、市、县等各级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我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请教,业务水平不断提高,1996年获市讲课比赛一等奖,1997年获市电教课比赛一等奖,1997年执教市公开课,20xx年参加县、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五)丰富的教学心得

工作之余不断总结,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97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巧用媒体激情引趣》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98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巧用媒体弹奏美育最强音》获市二等奖,20xx年撰写的三篇教学论文《例谈中学生作文思维素质的培养》、《巧用媒体强化美育》、《抓好课外阅读落实素质教育》分别在省级以上刊物《科学教育》、《教育艺术》、《教育教学研究论丛》上发表,20xx年撰写的论文《摭谈古典诗歌中的虚实效应》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12篇全国十大模范教师事迹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全国优秀教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