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4篇初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在日方抗议中国新地图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高考历史模拟题及答案 篇一
试卷试题: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4分)春秋后期郑国的正卿子产和晋国的赵鞅,他们把刑法铸在铜鼎上,让公众知晓。而孔子则明确反对“铸刑鼎”,认为“失其度矣”,但他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子产强调依法治国 B.社会逐步转型的现实
C.量刑定罪相当严苛 D.法律保护贵族的特权
2.(4分)如图为北宋汴京平面图。据图可知,当时的汴京城( )
A.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 B.属于封闭性政治中心
C.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D.经济功能的大大增强
3.(4分)如图是某经济学家对清代人均GDP的测算,呈现出如图趋势,其中对乾隆年间(1736﹣1795)状态的合理解释是( )
A.西方殖民者东来劫掠 B.农业发展刺激人口增长
C.北方的人民大量南迁 D.自耕农经济的严重衰退
4.(4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男女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还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等。这反映太平天国( )
A.意识超前符合历史的潮流
B.获得了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
C.旨在化解列强入侵的危机
D.冲击了纲常名教和统治秩序
5.(4分)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这反映了( )
A.中国对外政策由被动转为主动开放
B.列强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国际市场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
6.(4分)1938年徐悲鸿创作了一幅寄寓着无限深意的激情之作﹣﹣《负伤之狮》并题记“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聊抒忧怀!”,这幅作品( )
A.体现时代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B.属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范畴
C.反映画家对社会不平等的抗争
D.受到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
7.(4分)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举行,至1970年会谈共进行了136次。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双方就彼此关注的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换意见。中美大使级谈判( )
A.反映国际形势逐步缓和 B.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改变
C.体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D.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
8.(4分)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福建农民合股组织长途贩运的消息,认为长途贩运对国家、集体、社员都有利。随后中央文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长途贩运不属于投机倒把范围。这反映出当时( )
A.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
B.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
C.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束
9.(4分)如表为不同文献中关于陶片放逐法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被投满六千票才可以放逐
B.满六千票中的多数票即可放逐
C.超过法定票数即可被放逐
D.被放逐者没得六千票投票无效
10.(4分)20世纪初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在联邦政府建议下国会相继通过大量的经济方面立法,如《工厂检查法》、《纯净食品和药物法》、《肉食检查法》、《童工法》等,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政府职能不断扩大
C.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 D.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11.(4分)工业革命前欧洲制造的燧发枪工艺水平精细到如同机床加工的效果,铁水提纯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同时,欧洲的古代建筑对于工程的严格计算和施工水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说明( )
A.长期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B.部分行业在工业革命前已完成技术革新
C.古代中西方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巨大差距
D.技术优势是工业革命发展的根本性保障
12.(4分)如表是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关于欧盟成员国人民对欧盟作出重要决策的不满意度的最新调查表。根据表格可知( )
欧盟的重要决策希腊人不满意度瑞典人不满意度意大利人不满意度法国人不满意度
对难民问题的决策98%88%77%无统计数据
对欧债问题的决策92%无统计数据78%73%
A.世界经济逆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
B.世界区域集团化的潮流遭到重大挫折
C.欧盟的邦联体制带来了治理困境
D.欧盟成员国的决策最终决定欧盟决策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将大批重要文物集中收藏,遂建立了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珍贵文物数百万件,包括古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像、古罗马遗迹、美洲石器等,有些文物的收藏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文物原生地。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中国文物,如英国冒险家斯坦因从敦煌盗取的大量文物。一战后博物馆成立了研究实验室,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进行修复和保存,许多被破坏的文物在修复者和先进仪器的帮助下重获新生。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大英博物馆”词条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一些中国官员在参观了外国博物馆后正面肯定了其对开启民智的积极作用,维新派更是提出了开设博物馆的具体设想。实业家张謇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于19创办了以“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的知识”为宗旨的南通博物苑。在该时期,中国博物馆多以介绍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劝业型”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型”为主,以为富国强民之助,人们更看重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下设自然、人文和工艺三馆,并明确提出“自然馆中……求其利用中国材料。人文馆中,求能系统的表示世界文化之演进,中华民族之演进。工艺馆中,表示物质文化之精要,尤其关于国防者,用以激励国人。”40年代,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要求各省都要成立科学馆博物馆,解放后不少省博物馆就是在原科学博物馆或科学馆基础上重建的。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英博物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博物馆的认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注:①图1包含这一时期中国自建和外国修建铁路;
②图2包含货运、客运专线、高铁所有铁路;
③台湾专题资料暂缺,欧亚铁路延长线限于篇幅未标注。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1949年以前和有关中国铁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三、[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
15.(15分)材料 1958年,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条例》规定农业税平均税率为常年产量的15.5%(60年代初国家大幅调减了农业税,此后基本稳定在此水平上)。同时,在征收农业税(正税)的同时,还允许地方征收一定的农业税地方附加。据统计,从1949年至,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农业税成为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
材料二 ,国家开始大幅度降低农业税税率,并选择吉林、黑龙江进行全部免除农业税的试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降低或取消。一些地方还根据本地的财力状况,自主决定多降税率或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国家对592个扶贫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并进一步降低其他地区农业税税率。,废止《农业税条例》,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至此,中国农民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而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也宣告终结。
﹣﹣根据《中国人大网》等相关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税条例》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我国农业税收政策调整的趋势,并分析政策调整的原因。
四、[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
16.材料 19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之初,政府要员梁士诒对袁世凯说:“德奥以小敌大,战之结果,必难悻胜。在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辅。”袁世凯死后,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我国参加,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198月,中国参战后,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同时获得协约国许诺: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起暂缓五年偿还(俄国仅同意缓还1/3),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远撤销(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0.91%)。19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并在会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和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19,国际联盟成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
﹣﹣根据凤凰网、《参考消息》网等文章整理
(1)据材料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参加“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五、[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
17.材料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开拓者。1948年赴美留学并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冷战背景下,邓稼先响应新中国的召唤,谢绝老师与朋友的挽留,克服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扰,于1950年毅然回国,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1958年,中央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邓稼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项严格保密的国防科研工作之中。在物质相对匮乏和技术设备落后的环境下,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广泛调研,创造性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如曾使用算盘这种“土办法”进行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他还经常到戈壁试验场亲自领导并指挥核试验,掌握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他领导众多科技工作者成功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此享有“两弹元勋”的崇高称号。
﹣﹣摘编自《百度文库﹣﹣邓稼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稼先积极投身国防科技事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邓稼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孔子虽然反对把刑法铸在铜鼎上,让公众知晓,但是他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说明孔子不得不认同社会转型的事实,故B项正确。
材料不是强调依法治国,故A项错误。
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B。
2.【解答】根据图片中的“夜市、鱼市、瓦肆”可知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D选项符合题意。
宋朝城市市坊分开的格局被打破,A选项排除。
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3.【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乾隆年间的赋税制度改革和高产作物的引进,刺激人口极大的发展,因此人均GDP呈现减少趋势,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4.【解答】A.材料的措施没有体现出符合时代潮流的特点。
B.材料看不出,获得了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的表现。
C.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了抵御列强入侵的危机。
D.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考试规定考拜上帝教的教义,而且出现了女状元,妇女还可以分得土地,这冲击了传统名叫纲常和统治秩序之下对妇女的约束。
故选:D。
5.【解答】从材料中的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可以看出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江浙地区的农户都从事桑蚕种植和家庭纺织,没有心思从事种其他的植业发展,说明列强的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题,故B正确。
近代史上中国一直是被动开放,没有主动,排除A。
材料反映的是民间桑蚕养殖和丝织业的发展,不是民族工业的产生,排除C。
D项表述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B。
6.【解答】A.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把中国比作雄狮,但是抗日战争受到重创,反映了时代对艺术的影响。
B.材料看不出属于传统的人文画。
C.材料不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抗争。
D.看不出属于现代主义绘画风格。
故选:A。
7.【解答】中美大使级会谈由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和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负责,在两大阵营对峙的背景下,这说明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
此时的映国际形势既紧张又缓和,故A项错误。
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故D项错误。
故选:C。
8.【解答】“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长途贩运不属于投机倒把范围”表明当时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9.【解答】A.材料是强调投票总数要达到6000.。
B.材料不是强调满6000票中的多数。
C.材料的意思是要超过法定的投票人数。
D.材料没有体现出,没有6000票就无效。
故选:C。
10.【解答】A.材料中的法律看不出前面干预的特点。
B.从材料中联邦政府建议国会立法,可以看出政府职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
C.材料没有反映出三权分立,遭到破坏。
D.材料看不出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故选:B。
11.【解答】A.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之前欧洲的技术积累已经到达相当高的水平,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
B.部分行业工业革命前完成技术革新的表述是错误的。
C.材料不是强调古代东西方之间科技差别。
D.材料看不出技术是工业革命的根本性保障。
故选:A。
12.【解答】A.材料没有看出逆全球化的趋势。
B.材料没有反映出世界区域集团化潮流遭到重挫,主要反映的是欧盟内部的问题。
C.从材料可以看出欧盟内部国家对处理问题表示不满意的比较多,说明欧盟的邦联体制带来了治理的困境。
D.还要看不出成员国的决策,最终决定欧盟的决策,只能反映出很多不满意。
故选:C。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解答】(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逐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的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英国社会对文教事业的重视。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收藏并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推动思想解放;推动实业救国热潮,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为后世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本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博物馆是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发展博物馆事业应建立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科技和思想理念推动其发展;博物馆发展应体现和平交流、保护传承为主的理念,反对以保护为名对其它国家进行掠夺。
故答案为:
(1)特点:国立公共博物馆;许多文物来自对落后国家地区的掠夺;藏品丰富,种类繁多;运用先进科技保护文物。
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英国社会对文教事业的重视。
(2)影响:收藏并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推动思想解放;推动实业救国热潮,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为后世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博物馆是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发展博物馆事业应建立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科技和思想理念推动其发展;博物馆发展应体现和平交流、保护传承为主的理念,反对以保护为名对其它国家进行掠夺。
14.【解答】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中国铁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可以从我国铁路分布越来范围越来越广;密度越来越大;区域差异缩小(区域分布更为合理);延生出本国范围,出现洲际铁路;由外国修建铁路和自建铁路并行到中国自己修建为主;铁路运行速度越来越快;铁路技术程度越来越高。等方面进行分析,信息提取只要符合事实、逻辑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信息一:区域差异缩小。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铁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是由于传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较多,外国修建铁路主要集中于该区域;现在国家统筹安排,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因素,我国铁路向西部延生,布局更加合理。
信息二:延生超出本国范围的洲际铁路。
新中国建立前主要集中于中国境内,主要是受制于战乱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经济条件等制约;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融人世界需求和经济的全球化等因素,中国铁路延出国境线。
信息三:中国铁路线路出现多样化、专业化。
建国前铁路货运、客运线路没有分离,主要是受制于经济实力和战乱环境等未出现专业性铁路;当前铁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发展和铁路技术的更新升级,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出行舒适性和快捷性的追求等原因,铁路线路出现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新特征。
三、[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
15.【解答】(1)依据材料“农业税成为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20,国家开始大幅度降低农业税税率,并选择吉林、黑龙江进行全部免除农业税的试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降低或取消”“20,废止《农业税条例》,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至此,中国农民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而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也宣告终结”可知趋势,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知原因。
故答案为:
(1)为国家农业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有利于农业税的征收;为国家财力提供了重要支柱,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推进。
(2)趋势:逐步减低并最终取消农业税。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的进一步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谐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四、[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
16.【解答】(1)依据材料“我见,正不妨明白对德绝交宣战,将来与和议中取得地位,与国家前途,深有裨辅”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收回山东主权;借此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大;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2)依据材料“1917年8月,中国参战后,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起暂缓五年偿还(俄国仅同意缓还1/3),免加利息;德奥赔款永远撤销(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0.91%)。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并在会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和会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通过参战,废除了与德奥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开近代中国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先河;停付或缓付了庚子赔款及其他对德借款的息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中国进入国际社会创造了契机,并与其建立了制度性联系;但作为战胜国并未获得应有的权益,也未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故答案为:
(1)收回山东主权;借此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大;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2)通过参战,废除了与德奥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开近代中国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先河;停付或缓付了庚子赔款及其他对德借款的息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中国进入国际社会创造了契机,并与其建立了制度性联系;但作为战胜国并未获得应有的权益,也未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五、[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
17.【解答】(1)依据材料“在冷战背景下,邓稼先响应新中国的召唤,谢绝老师与朋友的挽留,克服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扰,于1950年毅然回国,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并结合所学可知背景;
(2)依据材料“在物质相对匮乏和技术设备落后的环境下,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广泛调研,创造性地解决一系列问题(如曾使用算盘这种土办法进行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他还经常到戈壁试验场亲自领导并指挥核试验,掌握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他领导众多科技工作者成功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此享有两弹元勋的崇高称号”并结合所学可进行简要评价。
故答案为: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冷战的国际形势,西方国家的核垄断与核讹诈等,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家起点低、底子薄的现实;主观上,邓稼先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
(2)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两弹一星成果,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淡薄名利、拼搏奉献的精神激励后人等。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下表中。每个小题3分,共60分)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2.现在我国处于“十二五”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吗?( )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D.进行三大改造
3.你爱看《法律讲堂》栏目吗?构建和谐中国,必须重视法制建设。你知道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 54年 D.1978年
4.“”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期间(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C.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D.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和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
B.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76年粉碎“_”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1949新中国的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6.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 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
7.如果你想实地考查了解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不应该去( )
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香港
8.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的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改革开放的实行
9.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因为:( )
A.他经历了“三起三落” B.他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 神枷锁
C.他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D.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0.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的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www.kuaihuida.com≥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2.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13.我国导弹事业发展的背景包括:①打破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②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③与美国对抗 ④当时得到苏联帮助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钱学森 B. 华罗庚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15.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技发展,各国都把抢占科技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因素,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发展我国高科技的( )
A.“星球大战计划” B.“九五计划” C.“尤里卡计划” D.“863计划”
16.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无限的娱乐和信息,但随着上网装置的普及和便利,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也持续上升,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表明:
A.网络技术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 B.网络技术增强了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
C.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D. 网络技术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17.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
A.教育 B.高新科技 C.高等教育 D.电子产业
18.31年前,我国运动员许海峰取得金牌,实现了中国人奥运会上零的突破,他夺金项目是
A.体操 B.游泳 C.射击 D.乒乓球
19.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⑤ D.②③④
20.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下列体现了这一做法的有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实施“安居工程”
③改革养老保险制度 ④建立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二、简答题(14分)
21.小明准备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为此,搜集了大量关于“农业、农民、农村”的资料。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2)20世纪 50年代初,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对农村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改造?(2分)
(3)从1958年之后的20年间,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的失误有哪些?( 两点即可)(4 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2分)
(5)如果让你进行一次城市调查,你会设计一个什么问题?(2分)
(6)对于今天我国农村、城市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2分)
三、分析探究(22题16分,23题10分,共26分)
22.材料: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也有人说外交是妥协的艺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彻底告了任人欺凌的时代,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重返联合国,改革开放后又取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1)请你从材料中找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政策。(2分)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的“中国声音”主要指的什么?(4分)
(3)建国初期,美国政府的对华的态度是什么?(2分)什么时期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并走向正常化?(2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成功加入了APEC和WTO等国际组织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2分)
(5)今天国际形势变化无常,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继续提高国际地位?(2分)如果你立志做一个未来中国的外交家,你会做何准备?(2分)
23.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 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1)新中国成立后,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1分)
(2)请你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战斗英雄,并简单说明选择的理由。(4分)
初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题及答案 篇三
一、选择题
1-10 ABDAC DCBDA
11-20 ABBDB BDBCC
二、判断题
21-26 BABABA
三、填空题
27.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8.民族区域自治 一国两制
29.江青 刘少奇
四、材料题
30.(1)土地改革。1952年。
(2)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
(4)农业 ;农村;农民。
31.(1)浙江嘉兴。
(2)井冈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3)第二件大事:三大改造。第三件大事:改革开放。
(4)发挥英雄模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精神等的高度重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人教版初二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篇四
选择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能充分说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运动 D.三大改造的完成
“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我国成功实现这一情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地位提高B.综合国力增强C.军事力量强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
,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两会”曾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是( )
A.1987年B.1992年C.1993年D.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和而不同”是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 )
①万隆会议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我国重返联合国 ④巴以冲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表明(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图是1949--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苏联解体
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刚刚在贵阳落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
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C.“希望工程”D.“863计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 )
A.教育B.高新科技C.高等教育D.电子产业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将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某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准备利用暑假时间编撰不同时期《革命英烈小传》分册,其中一组搜集到了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该组英烈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北伐英烈B.抗日战争英烈
C.人民解放战争英烈D.抗美援朝英烈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设会
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某同学利用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抗美援朝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扩展到经济领域
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是一场内乱”的是 (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报告D.南方讲话
列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日本政客一方面表示希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在进行有悖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化的举动,这不禁让人怀疑日本有否认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而这是不为世人所容许的。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一个国家一旦迷失前进方向,注定会陷入焦躁状态。焦躁又会让其更加起劲地瞎折腾。日本的两出闹剧,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发生的。不顾亚洲各国的正义呼声和严正抗议,204月23日上午,日本168名国会议员集体到靖国神社拜国。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分子非法进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寻衅滋事。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商业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胡锦涛讲话稿(节选)
(1)结合材料一,写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事变。(2分)
(2)结合材料二,说说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几次分离?(3分)
(3)根据材料三写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2分)
(4)结合以上材料想一想,日本怎样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答出两点)(2分)
问答题
某中学准备开展以“期盼民族复兴、探求强国富民之路”为主题的德育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请用学过的知识来一试身手。(11分)
材料一、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1分)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分)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二例即可)(2分)
(3)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什么?(1分)
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4篇初二历史下册期末模拟题及答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日方抗议中国新地图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