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以下这3篇我的漫画老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我的漫画老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我的漫画老师 篇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漫画头像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思想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漫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制作宣传漫画的能力。
教法学法特点:通过综合信息,分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运用课件,突出美术学科强调视觉感受的特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增进友谊。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今天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老师非常高兴。老师也希望快乐能常伴同学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每天生活在高兴与快乐之中,因此诞生了很多运用幽默手段给人们创造快乐的艺术形式,那么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看大屏幕图片(如:小品、相声、滑稽舞蹈、马戏小丑等等。)美国有个幽默天才——卓别林,中国有个幽默大师侯宝林。侯宝林大师有一句名言:“相声是有声的漫画,立体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平面的相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平面的相声” ——漫画,用漫画的形式,展现属于自己的幽默人生。
二、板书课题:幽默人生(同时大屏幕出示)
三、新课程学习
(1)那么什么样的画是漫画呢?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出示漫画、欣赏漫画)。第一幅:简洁生动 ,第二幅:富有联想 ,第三幅:诙谐有趣。第四幅:变形夸张。总体都是诙谐幽默的。
打开《知识小词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有的漫画幽默讽刺,有的漫画幽默搞笑,还有的从幽默中传达对某个人的崇拜与尊敬,这样我们可以将漫画按照不同的用途分为: 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等。
下面这几幅分别属于哪一种?出示漫画。(学生分辨)有时候漫画根据内容的需要,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来看一下主要用到的几种形式(出示漫画)。同学们可根据教材第8页最后一段内容,分辨一下这几幅漫画在漫画形式上分别属于哪一种?(学生回答: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那么我们怎样画漫画呢?(在构思,创作手法,线条的运用上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并回答)(幻灯片出示)
(2)发挥联想,寻找漫画灵感
(3)合理的选用夸张、比喻、对比的创作手法。
(4)画面线条应简练概括。(比如人物的脸型塑造和表情塑造)
现在很多同学已经都等不及了。准备好了么?准备好的画吧。
四、我的幽默:老师出示漫画作为示范
学生作业:用你喜欢的绘画语言创作一幅漫画,形式不限,题目自定。要求:(1)创意幽默有趣,内容健康向上。(2) 形象夸张有个性。(3)线条简练概括。
五、我幽默我自信(作业点评)
(1)内容的幽默程度。(2)形象的夸张变化。(3)线条的简练概括。
六、课堂总结
我的漫画老师 篇二
由我园老师执教的大班阅读活动《假日里的一天》给我们组织图画书的阅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在走走停停的教学艺术中让幼儿学会阅读,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一、一幅一幅地读,读出的漫画会说话
课上,老师让孩子们从封面看起,把一本大的漫画书打开,一页一页地让孩子们看,看时适当地让孩子们说出图意,看后老师适当地加以配文。正因为孩子小,不可能一下子把那么多图都消化,也就更谈不上理解了。老师让孩子们一页一页地看,其实更符合孩子认知、读书的规律。其实,孩子读书都是一页一页地向后读,一边读一边咂摸。
这里引用台湾著名儿童文学教授杨茂秀的观点作为佐证。
现在我们要建议的方式是,不要把所要讲的故事作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儿童的反应作为主要目标。举例来说,讲故事好像领小朋友到郊外走一趟。故事有起头也有结尾,郊游有开始也有结束。有的郊游是健行式的:努力赶路,赶到终点,算是完成了一件事。路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都不许停下来观赏或研究,要不然走走停停,怎么走得到目的地?想要有效地使用讨论与对话的故事,绝对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应该用走走停停的方式;小朋友有了反应,便是一个机会,可以“顺水推舟”,让他们的思想去发展。
但,即便一页一页地看,也得有些方法。老师采取的方式是把这些图片分张出示,边看边解读对图画的理解。而且,整个活动从开始老师就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老师都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比如,在“读”完第三张图片后,停下来,让幼儿猜猜后面的故事,这样的设计,一举多得,让幼儿有了思维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有许多孩子把自己对“爸爸和叔叔会把儿子带到一个怎样的地方?”的想法加入其中。当老师再引导孩子们继续看图的时候,他们都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符合书上的内容,都能以较大的热情投入下面的教学环节。不过,这样的边讲边议和猜想故事也要张驰有度,过多则会消除孩子们的新奇感。总之,要适度。
另外,在读图时,老师更没有忽略画中画。正如安东尼·布朗说:“我喜欢在图画里加入一些小东西。读者看第一遍时,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可是再看一遍时就会有新的发现,这可以使一本书值得读者再三阅读。”于是,老师在带着孩子回味图画书的环节时,重点带孩子们读了三幅画中画:
图中,孩子在行驶的汽车上熟睡着,爸爸、指挥交通的警察以及车上的人的表情和动作。这里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父子情。
图中,爸爸带儿子来到了森林公园。这里,活动中补充了《美丽的森林公园》和《森林公园真好玩》二个讲述环节。
读完所有图后,老师又带着孩子再读封面图。图中,除了爸爸、儿子和叔叔,在图的左上角有一幅太阳图,这样巧妙地与主题“父爱”又结合在一起。爸爸是儿子心中的太阳,儿子更是爸爸心中的太阳。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其实,在漫画中还隐藏着许多“宝贝”,封面上的爱心气球,孩子睡在正在行驶的车上,爸爸和警察叔叔放在嘴边竖起的食指,露出的汽车一角……正因为在指导孩子们读图时,老师有技巧,有方法,通过这样的指导,孩子们读出来的漫画书也会说话了。
二、一幅一幅地讲,讲出的漫画更精彩
杨茂秀教授还建议“阅读故事书”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
第一,不要赶进度,讲到哪里停都可以。
第二,不要扮演知识的权威或仓库的角色。不要以为儿童一提出问题,您便有责任给他一个标准的、正确的答案;但也不是让小朋友觉得一切都没关系,什么问题都没有正确的答案。大人要做的是和他们一同研究,一同寻找理由、找证据、作说明,一同找意义。大人是小朋友的知性研究伙伴。
第三,不但要容许,更要鼓励儿童进行观念及语言的游戏,在游戏中要抓住机会,提供良好的练习,借机会进行思考的训练。
其实,上面这三个原则,我们做老师的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们强,知识比他们丰富,技能比他们娴熟,因此,不免处处去教他们。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同时也指出“老师应该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该是孩子们情境的引导者、创设者,不是希望孩子强迫自己相信,而是轻松地质疑和思考,然后表达。在孩子的面前,要尽量示弱,而不是示强;不然,压抑了孩子,他们会无话可说的。
在这个漫画想象阅读教学活动中,老师做到了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表达。整个活动,老师能注重调动孩子们情绪,比如,让孩子看图画时,老师能适当地运用体态语、动作乃至眼神,引导孩子们发现图中要表达的奥妙之处。课堂上的老师和孩子一起表演“轻手轻脚”、“嘘”(保持安静)、“偷偷地笑”……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让老师和孩子都沉浸在快乐之中。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随时保持了足够的注意力,也提高了活动情趣,再就完成了情感到情致的发展。在引导幼儿看图,理解图意时,老师特别注重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更加深了对漫画情感的理解,把孩子们引向对父子之爱的认识与体验。
比如,让幼儿看“爸爸和叔叔轻手轻脚地把儿子抬到了汽车上”这幅图时,老师引导幼儿去寻找“爸爸和叔叔要把儿子抬到哪里去?”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和叔叔是怎样把儿子抬到汽车上的?”孩子们发现了露出的汽车一角,再看看爸爸和叔叔弓着的身子,神秘的表情,孩子们明白了——原来是讲爸爸和叔叔轻手轻脚地把儿子抬到了汽车上!接下来的一幅幅“汽车开在大马路上,警察让来往的车辆保持安静,爸爸让车上的人保持安静”“爸爸和叔叔把儿子抬到了森林公园,爸爸在偷偷地笑,儿子醒来后感到很惊奇”……老师不用说,孩子们只须看图后就能回答了。更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表达和漫画书的表达大同小异。孩子们大都会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比如“躲起来”、“轻轻地抬”、“偷偷地乐”、“奇怪”等。当老师把漫画故事中的一些关键文字贴出来的时候,孩子们是多么惊喜呀!他们就是漫画书的作者!于是,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始终弥漫在课堂中。
我的漫画老师 篇三
几笔简单的线条勾勒,几段搞笑的夸张情节,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几许点睛之处,再外加些许弦外之音,让人们在会心一笑中浮想联翩――这就是漫画的魅力。
让漫画动起来,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的飞跃,是漫画家江村和中国动漫艺术爱好者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江村投入了二十年的精力和心血。在这艰难而充满希望的二十年里,江村完成了从“漫画男孩”、“漫画大师”到“中国创意”的理想“三级跳”,也闯出了一条动漫产、学、研、用、商为一体的中国动漫研创之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意”,这条路到底有多远?又有多少人在为缩小其中的距离做着自己的努力?从江村所做的一切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动漫的哲学
江村从小就喜欢勾勾画画,母亲是小学美术老师,父亲是从事文艺领导工作的老红军。在父亲、母亲遗传因子的作用下,江村对画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痴迷”。而父母对艺术和理想孜孜不倦的坚持和追求精神,也使江村的意识里从小就熏陶着思想艺术并重、艺道不分家的理念。
中学时,江村便开始用漫画的形式,讽刺当今社会不文明行为现象,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好评。再后来,他的漫画作品开始见报、见刊,并在当地小有名气。
1982年走向社会的江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漫画为自己的立业之本。他在一些企业、杂志社从事漫画编辑和插图工作,对漫画的执著和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
1984年,江村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两面佛》。1986年,中国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到辽宁本溪进行学术交流看到江村的作品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说:“这是一个对漫画有着独特见解的年轻人,后生可畏,前途无法估量。”
受到老艺术家的看重和鼓励,江村信心百倍。几年之内,一千多幅诙谐幽默、寓意深刻的作品散见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其中《都市之光》、《错位》、《飞机降落时》等精品,入围第四届自由漫画联盟网络国际漫画节。
频频拿奖的他,透过名誉的光环开始思考漫画真正的精神、意义是什么?漫画因被美术界视为简笔画而边缘化;被当做政治的工具指向敌人而工具化,被当做哲学家的涂鸦与玩具而娱乐化,它在直抒人们心意的那一刻,“人格”被林林总总的目的“分裂”,导致其在艺术的殿堂上永远不能“正襟危坐”,接受人们的“跪拜”。但是,其简明的线条、夸张的造型,为什么会带给人开怀大笑或深深的思考?具象背后隐藏的属性“真相”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与困惑,江村一边笔耕不辍地从事漫画创作,一边开始了对漫画理论的探索。他请教于相声艺术大师侯耀文,与先生探讨过漫画的意义。“在诸多笑的艺术形式中,漫画是一种世界性、大众性、人人都能接受的开放式艺术。”大师的话给了他更多的思考和启发,他将对这一问题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全部记录在《漫画必读》里。这是一部漫画理论和创意专著,填补了我国漫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使《漫画必读》成为大量漫画热爱者枕边“第一书”。
漫画中的“漫”字是漫无边际的“漫”,也是浪漫多彩的“漫”;漫画家应是个“杂家”,漫画家的心灵世界有多丰富,笔下的漫画就有多精彩;漫画家的思想有多深邃,笔下的漫画作品就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漫画家必须富于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因为漫画天生就比其他的艺术作品承载着更多的社会使命,“善与恶”、“美与丑”在漫画这面“哈哈镜”里会被格外地放大,而这面“哈哈镜”就是漫画的“精髓”,是表现新时代精神的“标志”。由此,江村开始了漫画师的培养和资质考核鉴定工作,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多的漫画理论,也被《漫画师》职业标准所采纳和借鉴。在漫漫的漫画之路上,江村完成了从“匠”到“师”的蜕变。
漫画家、漫画大师……如果江村愿意,沿着这条道路行将下去,世上一定会多出好多精彩的漫画,他也会接受更多漫画爱好者的顶礼膜拜。但是,艺术家应该赋予自己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艺术作品必须服务、发展民族文化,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功成名就的江村开始了另一种思考。
中国需要创意
其实,动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下一代教育的战略文化。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甚至达到八成以上。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在日本动漫“产业链”中,中国廉价的动漫劳动力大量承接着其中“片段”加工工作,主动成为动漫加工环节中“简单”的劳动力身份,这种执著于动漫产业末端的操作行为本身,已经使我国动漫人才在该行业的竞争中丧失了动力和影响力。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这3篇我的漫画老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我的漫画老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