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快回答整理了9篇语文教学,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篇一
运用语言表述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较高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国外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保证。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神奇般的意义和作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规范准确,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它也许只是只言片语,也许只是一笑一频,也许只是一个细微的眼神……可是却能够使教学环节自然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引导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点燃智慧的火花……
下面我从教学口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无声语言)两主面论述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
一、教学口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口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口语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按照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种预期效果而使用的语言,它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据统计,在传统的、比较正规的课堂教学中,平均有70%的时间是教师在讲话,教师在进行着讲授、提问、概述等教学活动。即使在一些学生活动较多的课堂上,教师的口语活动仍占重要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应加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教学口语受教学内容、任务、对象、时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表现出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时空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口语的水平,因为教师口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更重要的,还影响到学生思维、口语、审美等诸种能力的培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口语,就可探知到老师的思维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
教师的教学口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且还是榜样,教师给学生做出了运用口语的最直观、最有效、有形无形的榜样。教师良好的教学口语对学生口语习惯与能力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师长期熏陶下,学生会对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掌握灵活运用语言的本领。
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师应有美的语言表达,他说:“我们要善于这样说话,使孩子们在我们的话里感受到我们的意志,感受到我们的修养,感觉到我们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指出美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他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的教学口语本身就可以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激发审美想象,丰富审美情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记得中小学时代,听有的教师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一段精辟的阐述,让人终生难忘,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同学敞怀大笑,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使我们既放下包袱,又羞惭不已;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解,常常激起对老师这一职业的热烈向往。所以,人们常说:“教师全凭一张嘴。”此话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
2、教学口语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在职业技能上教师应把语言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那么,对语文教师教学口语的要求有哪些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这些都说明口语与内部修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口语艺术水平,就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时代精神、法规观念、心理知识、专业知识、审美情趣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修养,有了浓厚的内部修养作为基础,才会给人以充实之感,才有感人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其次,还要使自己的教学口语做到规范、科学。规范就是教学口语必须语音正确,用词恰当,说话符合语法、逻辑。语音正确是指教师的教学口语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对象、场地、内容、人数决定说话的响度、速度、清晰度。声音宏亮,但不过高;平直但要高低起伏,长短交错,抑扬顿挫,要做到字正腔圆,表意清楚,说话流畅。音节之间、句子之间承接连续,不断断续续,不说半截话,不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句与句、层与层之间有依存关系,给人完整的感觉,不掺杂口头禅。科学性表现在思想内容的正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上,同时,规范性本身也就体现了科学性。
再次,要使自己的教学口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生动活泼,循循善诱。教学口语在教学过程中常以一段话的形式出现,这时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口语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领,把握精神实质。另外,教学口语要使学生愿听、爱听,就要注意掌握口语的表达技巧,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场地等因素变换口语的表达方式,使其具有吸引力和诱发性,增强教学口语的表现力,俗语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教师的口语要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力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错落有致,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切忌故弄玄虚,矫揉造作,语调呆板。
最后要使自己的口语符合普通话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语言又表现为多种方言。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不以普通话作为统一的标准口语,要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实在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普通话是我国汉语言的标准口语,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地说普通话,善于辨别同音字、音近字和多音字,注意掌握各种复杂的音变现象,说得通顺,流畅,完整,清楚,切忌半土半洋或用方言土语授课。
学习语言固然要学好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但更应当在怎样使用语言方面下功夫,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实践,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加强知识的运用,熟练地掌握规律和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教学的能力。
二、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口语虽然是教师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它也有言不尽情,辞不达意的时候。据研究,口头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只能表达人的思想的30一35%的内容,而体态语言却能直到很好的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作用,对口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补充或辅助作用。因此,在强调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应注意研究并培养老师的体态语表达能力,以提高教师体态语表达的艺术水平。
教师体态语表达艺术是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态语因素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并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塑造教师的自身形象,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恰当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甚至端庄大方的穿着打扮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有人比喻说,知识好比种子,老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的愉快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知识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
体态语表达系统可分为面部表达系统、姿态表达系统、外表修饰系统等。各系统体态语表达的形式、作用各不相同,现分述如下:
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全班学生的注视之下,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何充分利用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面部表情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是眼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在教学过程中,眼神的灵活变化及丰富的内涵,有时比语言表达还来得微妙。如某教师提问后,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来。这时老师立即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大胆地举起了手。当他回答稍有犹豫时,老师又投以鼓励的目光,仿佛暗示他:别紧张,慢慢说,会答对的。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此例说明,眼神能很好地反映人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维认识活动。正如俗话所
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面部表情除了眼神外,还可通过脸色、眉毛、鼻子、嘴等外形的变化来表达感情。如通过脸色表示满意、赞扬等:通过眉毛的上扬、下垂、紧皱、舒展来表示兴奋、愁苦、思索、无奈等心情。
总之,面部表情是人内心情绪的晴雨表。教师要学会控制和运用表情来教育学生,同时,又要善于察颜观色,以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姿态语表达系统主要包括站立姿态、行动姿态、手势等。运用这些姿态语,对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效果都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如一个学生正做小动作,某教师发现后并没有停下讲课批评他,而是不动声色地边讲边往他那儿走去。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赶快停下手里的,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已近身旁的教师又暗暗地伸出一只大拇指,意在夸奖他改得好。学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有被揭露,于地兴致勃勃地听起课来,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了。再如用手指着某同学请他发言:单手一劈表示“就是这样”,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等简练自然的手势,也可真实地表达感情,并给人以美感。
另外,还要注意老师的外表修饰,通过在教学情景中的服装、发型配合等修饰打扮来表示老师的内心修养、品格气质,也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语言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的要求。
有人说,体态语言就是无声语言,它与有声语言有机配合,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但是,体态语言运用不恰当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之外是一个社会上的普通人,而一旦进入课堂,他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老师的行为规范,他日常生活中的体态语言就不能原原本本地带进课堂。课堂这个空间环境就对教师的体态语提出了独特的要求。比如,老师在教学时的模仿,比划的动作必须能让最后一排的同学也看得见,动作幅度要大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同时要求教师与教学无关的动作尽量少一些,如抓耳挠腮、挖鼻孔等不雅体态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损害教师的形象。下面就综合形式和功能两方面分几点谈谈语文教学中运用体态语言的要求。
(1)头部体态语的要求。教师扫视的方向有变化,不要形成习惯,总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扫视的范围分布要合理,不能总在教室的某一区域扫视。教师的注视要有目的性,不能只顾讲课而忘了自己,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同学。眼神要自信,真诚,不能翻白眼,不能流露出焦躁、迷惘的眼神;眼神有丰富的变化,不能呆滞。常带微笑,不能老是板着面孔,神情文雅自然,不能嬉皮笑脸,点头很肯定,摇头较和缓;常微歪着头表示注意倾听,少用侧头以耳直接对着学生,那样既夸张又不礼貌。
(2)上肢体态语的运用要求。两手在胸前大约150度的范围内做动作,不能超出身体自然感受的区域,那样显得做作又费力;手部动作的量很大,要注意不可过量,手舞足蹈可不雅观;少用翘起大拇指的动作表示赞赏:多用掌心向上向内的手势,少用掌心向下向外的手势;模仿、比划的手势要准确形象又简捷,忌表达不清乱比划的手势。
(3)整体体态语的运用要求。整体体态语是全身的综合体态。教师登台的步伐要轻快,一上台要正面对着学生,教学中不可长时间地背对学生;大篇幅的板书最好先准备好挂图;教师的巡视脚步要轻;教师的站姿要挺拔,双肩要放松,倾听学生的回答时要略略前倾,不要在讲台上过多地来回走动。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外表修饰,包括穿着要整洁朴素,不穿奇装异服,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留奇特发型,不化浓妆等。
以上表明,教师的教学体态语既有积极作用,亦有消极作用,这就更需要每位语文教师加强自身体态语言的修养,努力做到举止适宜,恰到好处。
语文教学 篇二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
语文教学 篇三
原点就是事物的本质所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我们不能把事物的所有本质都看作是原点,只有本质才是原点。我觉得语文课程的原点是语文味。因为语文味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语习文的听说读写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在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中,让学生体验到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那种充满诗意与美感的语文课堂教学。
那么,从语文课程的原点思考,我们怎么才能不致使“语文味”在语文课中淡化和流失呢?
一、品味词句,错过了语文味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综观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词并茂。在语文课堂上,值得去反复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掂其分量、拨其心弦,必能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活阅读内动力,于无形中把握语意、敏化语感、享受品之乐趣,形成浓浓的语文味。语文课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教学难免会因缺乏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和浅薄,语文的味道也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
二、注重技巧,违逆了语文味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往往出现一种急功近利的偏向,简单孤立、刻板机械、枯燥乏味地进行纯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舍弃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品味课文中的人文内涵的过程。教学中的坐标点片面地只定位于“训练”这一纵轴上,当抽象的理性认识过早取代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时,当血肉丰满、情文并茂的课文成了支离破碎、韵味全无的“零部件”时,训练就成了游离于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这种淡化形象,冷却感情的语言文字技巧训练课,就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也缺失了“语文味”,因为语文味的“味”只能来自情感之弦的颤动。如一位四年级老师在《长城》一课中,只让学生了解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没有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所以学生读起课文来没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三、凸显情节,淡化了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味的散发源,但是学习文本并不等于课堂就充满了语文味,还有一个散发什么、如何散发、散发得是否充分的问题,这就关系到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深入到文本内部去,研究文本写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不然,文本鲜明的表达个性和语言特色被完全架空,语文味也就随之被冲淡乃至消失。在阅读教学中,语言具有双重身份。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语言,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重要的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如一位四年级的老师在教学《颐和园》时,只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长廊的景色,万寿山的景色,昆明湖的景色,没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课的小练笔:我要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结果许多学生都不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凸显了写作的个性,培养了创新意识。
四、无限拓展,淡忘了语文味
课程资源的开放,强化了语文课堂与时代精神、社会生活、学生的生命发展之间的联系,把多种知识的获得与多种能力的培养熔于一炉,使语文课堂呈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多起点、多指向、多路线、多焦点的开放格局。但是,有的教师曲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了体现语文课堂的综合性、开放性,课外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什么都让学生收集。课内文本内涵的感悟、语言文字的研究匆匆走过场,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花样繁多的活动上。长此以往,语文训练不到位,不扎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语文教学教案 篇四
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语文教学教案 篇五
[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抓好作文的指导与评讲教学呢?笔者以为,应注意如下两点:
1.精心设计指导课。人们知道,作文教学主要包括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三个程序,其中作文指导是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因为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其要素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抓好作文指导,既十分重要,又难度极大。因此,应注意抓好有关的三项工作:一是着眼解决误区。即解决“作文是学生自己练好的”、“读归读,写归写”这两个误区。假如片面理解“作文是学生自己练好的”,教者就不会去设法解决学生作文过河的“桥”与“船”的问题,学生是难练好作文的。假如不解决“读归读,写归写”的误区,就会读写脱节。如教师讲解课文只达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而对“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问题根本不涉及或一带而过,以至于一篇课文教完,学生直接受益的只是学完了几个字、几个词,知道了文章的大意。在作文教学时,要么即兴地讲点写作知识,要么提纲挈领式地概述一下知识短文的有关内容。不联系学过的课文去有理有据地指导学生作文,而是弃课文于不顾,把动态的写作流程变成了静止的原则,孤立的规矩和死板的方法。这种读与写的严重脱节,其结果必然是使讲读和写作都难以取得预期之成效。二是着力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方面,而课文是学生作文的榜样。只有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相应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要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教师就必须着力抓好语文教学。如在语文课中自始至终贯穿作文指导,从概括、评论课文的思想内容,联系到写作的立意构思;从欣赏、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联系到写作的谋篇布局;从赞叹称颂课文的语言技巧,联系到写作的表情达意。三是着手精雕细刻。首先要写好符合要求的指导课教案。即要从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作文目标任务出发,与讲读教学密切联系,符合职高生的认知和情感心理,有明确的重点要求。总之,指导课教案要合实际,能实用,有实效。其次要创造性地运用指导课教案。如在作文指导教案的指导下,出好作文题目后,先用五分钟时间,发动学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对题目展开讨论,以便搞清题意,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然后再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紧扣题目,各自立意构思,编出文章段落提纲;最后,针对题目提出几种开头破题的方法供他们参考,鼓励他们不落俗套地独创。
2.突出上好评讲课。评讲作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以便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里提出评讲课“突出”之意,是相对作文批改而言的,意即说明教师勿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一篇篇的作文批改上,而应重在指导与评讲上。为腾出精力上好评讲课,笔者以往批阅作文时,在坚持及时的前提下,批阅原则是三条:一、大部“走马观花”;二、少部“下车伊始”;三、采集“百花酿蜜”。这样做,既保证了及时批阅上百篇作文,又胸中有全局,及时地分析归纳作文中的主要情况,详细地写好评讲教案。在评讲课上,我的作法是四条、16字。即: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这样评讲起来,有点有面,有正有反,材料丰富充足,内容具体贴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效比以前大得多。
语文教学 篇六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中专语文教学;专业特点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中专教学也在发生着改变,中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度重视,倡导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中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分析并总结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探究式学习方式相对灵活和生动,在使用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相对良好的互动,并且借助较为平等的方式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充分探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挥空间,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做出科学指导[1]。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对课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对课堂进行自主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方式有所了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一内容进行使用,从而吸引注意力,对中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对《石缝间的生命》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堂进行设计,学生对这一文章的相关资料进行查找,认为《命运交响曲》可以充分诠释这篇文章,并且要求在播放音乐时,加入学生剪辑好的视频片段,从而进一步强调生命的顽强。此外,有的学生愿意在视频和音乐播放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悟作为解说词,或者将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作为解说词,从而对文章进行相对直接的解释,这样就更便于对文章进行理解。学生对这一环节进行设计,教师充分配合,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在他那就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专业特点,创设多种实践活动或体验性活动
现行的课堂教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较少,导致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想让中专语文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必须要让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探究性学习属于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习方式,中专学生对不同语文技能和学习进行掌握过程中,难以对一些任务情感进行准确的掌握,这就需要中专语文教师积极对教材进行研究,结合社会就业形势以及学生的专业等,对语文教学实践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实践对语文知识具有新的体验。教师对语文知识进行教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经验进行重构,学生通过实践也对自己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经验进行重构,进而形成较为适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例如对幼师专业的学生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充当教师,并且在课前进行“备课”,学生在“备课”过程中,相当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一次预习,针对不懂的内容,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提高,同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变通能力上以及组织能力上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再如,对《职场起点》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友感悟采访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对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采访,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当下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口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2]。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让学生深入到角色当中去,模拟采访过程中的真实氛围进行对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有利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兴学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忘”。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对学生的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例如在学习《项链》这一文章的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主人公马蒂德生命中一共发生了两次巨大的变化,这两个变化是什么?”,“发生离奇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这时,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因为这一问题可以突出文章情节当中的情节发展,所以学生对其具有较大的探究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总而言之,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所在,灵活的对探究式教学法方式进行中专语文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尹艳丽。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J].成功(教育),2013,03:111.
语文教学 篇七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句式练习
语文教学 篇八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教学对象是素质日益降低的学生,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金坛市为例,2013年公办普通高中文化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00分,即使是金坛四中艺术特长生,他们的录取控制线也在450分以上。而笔者所在学校除综合高中班外,其他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多集中在300~400分数段,300分以下者也比比皆是,和普通高中的差距一目了然。这就造成了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的现象。就语文学科而言,具体表现为:语文基础知识薄弱,不少学生把日常用字写成错字或是别字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较正确地使用成语的学生少,多数学生的作文几乎都是口语化表达,且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个别学生甚至通篇都是病句。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有一种“被强迫”的感觉,缺乏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而本人学习目标不明确,基本上没有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与普通高中无实质差别,学与教都缺乏热情。再加上一些学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速成”专业人才,只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文化课的教学,压缩文化课的课时,采用试卷这种单一的学科评价方式。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中职语文课程发展的障碍。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没有特色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仍停留在“就课文论课文”的阶段,没有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特别是一些与普通高中篇目相同的课文教学中更是受到普高教学的影响,甚至完全以普高教学中该课文的教学目标为“蓝本”,没有形成职业学校的职业特色。同一篇课文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和在普通高中教学区别不大,毫无职业特色的体现。但是,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中职与普高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应该有很大区别。
(二)中职语文教师对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意识不清晰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各大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有就是从其普通中学借调进入。从这两种主要渠道进入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进入学校前都对中等职业教育接触较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没有完全掌握。因此,他们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中展现职业特色的意识不强。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语文教育研究机构对中职语文教师的区别性培训也不重视,一般就是直接把中职语文等同于普通中学语文,中职语文教师难以得到中职语文职业教学意识的启发。
(三)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全国虽然没有统一的中职语文教材,但是各地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以收录不同体裁的篇章为主,而且篇章的编排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内容基本相同,注重的是语文技巧的特征性,力求知识教学系统的完备性,而在趣味性、人文性、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较弱。如有些中职语文课本中有70%以上的文章同十多年前的高中课文相同,这样的教材也就基本等同于普通中学教材,内容枯燥,毫无职业特色可言。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为例,江苏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用的语文教材均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这套教材一共4册,以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为依据,于2001年6月编写成,2005年7月又作了一次修订。整套教材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较局限于传统名目,2012年的最新版也仅仅是对老版本个别篇目进行了调整。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的大发展,普通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却不太令人满意。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依然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到底,“老师在上面满堂灌,学生在下面满头晕”的现象是屡见不鲜。即使有部分教师有意识要改变教学方法,但是效仿的对象往往是普通中学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承袭了普通中学教学方法的衣钵,又怎能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出职业特色?
三、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
鉴于上述中职语文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下面探讨一下未来中职语文教学的出路。
(一)优化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且切合实际地运用各种教法,成为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正确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也要尝试新颖活泼的教学策略。如角色扮演教学法,它是一种在教学中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比较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借此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方法。此方法特别适合培养需要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如市场营销、文秘、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优势是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掌控灵活、操作容易、教学效果明显。它不需要特别的设备,也不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只需要简单的道具就可以实施。同时,角色扮演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它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体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情感,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文本,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当然,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效率,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2]
(二)凸显情感教学内容
好的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奔腾的感情激流,引导学生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教师要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熟悉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刻剖析作品,进入角色,与作者创作时的匠心相契合,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文章的字词、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
将原来过于刻板化、统一性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目标,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所有基础不同、能力不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有成就感。此外,教师可以深入研究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等特点,制定多元的、可执行的具体目标。三个层次:基础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其中,基础目标保证达到《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双基”标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而且可能达到的目标。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择。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难易不同、要求分层的教学活动中各得其所。
(四)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
语文教学教案 篇九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手段
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的大众化教育了。而伴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捉襟见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所下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优质的人才培养,就需要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而多媒体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板书口述授课相比,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被广大高校运用。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两面性,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可能会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方能稳步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带来感官效果,更直观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这两个渠道来进行信息接受,这也是人类获得信息最多的渠道。多媒体教学就是充分运用图像影音素材,从而使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到教师传递的信息。另外,多媒体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而且在课堂中更为积极。(二)多媒体教学能提升课堂知识的容量,促进思维发散多媒体教学能够减少花在板书上的时间,能让教室拥有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传递更丰富的知识,学生也能拥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探讨,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多媒体教学还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性的课程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三)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升感知效果某些课程既需要教师言传身教,还需要学生观察、感受来获得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素的感知和了解。多媒体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场景。(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修改及保存教学内容和素材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反馈,对教案素材进行不断的修改和优化,传统纸质教案需要较大的工作量。而多媒体教学的电子教案授课,则利用电脑修订,教师会更加轻松。另外相比纸质素材,电子教案具有携带方便、更容易保存等特点。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的更新,教学思想、模式以及观念都需要与时俱进。先进的教学思维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一线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教学的内容完美结合于教学形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戏剧单元的教学困扰着很多教师,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剧本的大概意思。针对戏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对戏剧认识的模糊性,笔者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给他们播放自己选取的精彩戏剧视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一节课后,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进入剧本,而且避免了戏剧学习的枯燥。(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不断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一线教师长久研究实践而总结出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而摒弃。传统课堂注重教师主导,要求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和应变能力,这正好是多媒体教学缺失的环节。所以虽然倡导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应当把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不能完全把自己的讲课拘泥在多媒体课件当中,这样往往会削弱多媒体的应用价值。笔者曾听过一名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但发现该教师一开始就展现“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画面。的确,对学生进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没错,但这种过度、不适时的运用却使学生失去了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满诗意的诗歌没有品出诗意,不能不说是课堂的一大败笔。其实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准则,整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上。(二)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变成解说员的角色,从以前对课本的照本宣科到现在的多媒体放映员,把多媒体当成主角,师生互动过少,课堂死气沉沉。多媒体教学应该加入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而且教师的教学艺术也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出现而被摒弃,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三)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接受情况多媒体课件往往具有通用性,但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准备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去用心准备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素材,以学生能够接受的进程来开展多媒体教学,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实际接受。例如《外国文学》鉴赏的课堂上,有些经典著作会有多个版本的影视资料,教师不应只看个人喜好,还应与学生探讨商议,在课堂上展示最为经典、学生总体最为喜爱的片段,这样的课堂效率才是最佳的。(四)培养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能力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自身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播工具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他提到整合的一个基本点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三、结语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多媒体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优势,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要让自己传递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被学生消化、吸收,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朱成虎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思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9篇语文教学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