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快回答整理了7篇职业生涯规划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德育课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实施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1]。当前一些技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直到毕业都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为了让技校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对他们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课在目标上具有重叠性,因此,利用德育课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值得研究。
一、技工院校德育课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尤其是迅猛发展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服务业,普遍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符合社会和企业要求,具有过硬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从业者。对技校学生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二)推进技工院校深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技工院校的发展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需求,但职业教育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统忽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由于技校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将立即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他们职业道德是否良好,职业素养是否全面,直接代表着学校教育成果的丰硕与否。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技工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德育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促进技校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
有些学生职业认知不明,职业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技工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学生入学开始,贯穿学业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行业动向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确定明确的职业理想,制定可行的发展措施,规划科学的职业人生。
二、技工院校德育n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
(一)德育课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相互促进。
1.德育课教学是直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平台。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法制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就业创业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适应岗位。可见这两者在内容上有很多交叉之处,在教育目的上高度重叠,这就决定了德育课教学可以成为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德育课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化、生活化,展现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实际,大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更多样化、新颖化。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有效地提升德育课的内在价值,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
3.德育课是配合学校各部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第二课堂”。
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单靠德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师肩负着配合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的日常教育,延伸课堂教学,组织丰富有益的实践活动,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任。我校创建的“职业能力训练中心”,就是针对各专业,设计不同职业能力训练活动,寓教于乐,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将来适应岗位要求做好准备。同时,每个专业部的德育教师还会围绕本专业部的职业生涯教育,精心策划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型活动作为德育课的课外实践延伸。如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举行大型“商贸嘉年华”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货源并向全校师生推销。这个活动让学生有了初入职场的真实生涯体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二)德育课程教学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1.专门课程教学。
根据教育部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是技工院校学生一年级上学期的德育必修课。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门课程,主要教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和策略,初步确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在该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刚入学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失败者”的心态,结合课程职业理想和自我认识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重树信心,在对未来充满美好期望和发现自己优点的成功体验中走出失败的阴影,愉快地学习并走向职业生涯成功的教育。
2.其他德育课程渗透。
目前,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心理健康》等。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内容,在深入研究每个内容的体系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在每一门课程教学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可以进行职业礼仪、职业形象、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遵纪守法教育,要求学生遵守职业礼仪、增强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可以介绍社会大环境、行业发展动态、消费观、市场竞争、就业形势,让学生了解企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竞争观念;《哲学与人生》课可以从实际出发分析主观条件,进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理想、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客观看待自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感恩社会报效祖国;《心理健康》课应教育学生悦纳自己、耐挫折,建立和谐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心理素质。
3.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分阶段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活动,必须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从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出发,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分阶段、“梯度式”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我校根据年级目标将德育课教学大致确定为三个教育阶段:职一年级是“职业认知与定向”阶段,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对学生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进行测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对各专业的就业方向、社会需求和行业动态做全面介绍,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职二年级是“职业素养积累与规划”阶段,即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包括指导学生为实习积极准备求职简历,教授求职技巧、面试礼仪,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职三年级是“职场实践与完善”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并合理利用就业信息,顺利就业,适应岗位,获得生涯发展。之后的实习阶段,德育教师做好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适就业心态,修正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技工院校德育课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一)拓展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1.巧用教学方法,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堂教学。
(1)运用小组合作法、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法即德育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课前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交往礼仪,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校园里、职场上的交往礼仪,并让学生懂得如何自觉践行这些规范。
案例教学法即教师精心挑选典型案例,如本校的毕业生案例或本地、本专业的岗位能手案例等,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直观。选取的案例最好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易于接受,也可以促动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效果较好。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课堂上不能用同一个榜样的案例,否则缺乏说服力。电子商务专业用马云的案例,计算机专业则用乔布斯的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兴趣,帮助他们对将来的就业树立信心。
(2)运用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以致用的能力。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条件,模拟现场环境,仿真实际运行过程,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2]。如“做好就业准备”的教学中,可以模拟人才招聘会现场,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企业面试官和不同层次的求职者,模拟求职环境。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面试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职业能力的不足。
情境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情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特别符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融为一体的教学要求。如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时,可创设场景“职场零距离”。教师当顾客,请几位同学分别当营销人员推销商品,再点评这些同学的表现。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努力提高岗位胜任力。
2.加强实践教学,设计德育活动课,调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积极性。
德育活动课是与德育学科课程相对应的德育教育的一个途径。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听”的理论教学模式的束缚,设计一系列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趣味游戏、辩论赛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团队活动中接受教育。如在教学“职业价值取向”时,可以设计以下活动贯穿整堂课:以小游戏“孤岛求生”导入,让大家做出选择“如果必须舍弃一样,你会舍弃什么?”、“第二样?第三样……”;接着团队活动“演讲:我身边职业价值观高尚的人”;最后每位同学做测试“我的职业价值取向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通过活动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教学效果显著。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生动性,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内容更形象,可以使枯燥难懂的德育课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更显著。如在教学“认清就业形势”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职来职往”节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求职面试需要一定的礼仪和技巧才能成功;教学“就业与创业”时,准备一些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资料集照片,介B其职业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另外,课堂上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在竞赛中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二)开发辅助教材,做好个别指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
1.创新教材,跟踪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技校学生处在青春期,思维活跃,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好能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跟踪教育的方式。作为德育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辅助教材,我校开发设计了《职业生涯规划成长手册》。该手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设计中职三年不同阶段的内容记载。如第一学年以“设计适合个人发展目标”为主题,设置“了解我的专业”、“职业素养第一次测评及小结”、“职业素养提升行动规划”、“三年学业规划”等任务;第二学年以“寻求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途径”为主题,要求完成“职业素养第二次测评及小结”、“专业技能作品汇报”、“主题实践活动小结”、“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第三学年以“形成能够实现的个人发展目标”为主题,包括“职业素养第三次测评及小结”、“企业实习小结及鉴定书”、“职业生涯规划总结”等内容。学生在每一学年分阶段记录填写,不仅为学生的职校生活留下了宝贵的成长档案,而且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跟踪管理。
2.分类指导,以赛促学。
德育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日常观察了解,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职业分析为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针对目标模糊的学生,应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和发展道路,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方案;针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帮助他们坚定信念,敢于尝试,提高职业素质;针对缺乏恒心的W生,帮助他们抛弃幻想和杂念,促使他们脚踏实地认准一个目标而奋斗。另外,德育教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指导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德育教师应对学生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做出指导,鼓励学生按照竞赛要求修改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在内容上体现了专业及职业教育特色,在形式上拓展了德育课程教学功能,通过竞赛能有效帮助学生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
(三)加强实训,组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校外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职业训练活动,即实习、实训、工学结合等,这是树立职业意识,锻炼职业品质,提高综合职业素质的最有利契机。如我校建立的国际商务实训中心,数控机床实训基地,计算机硬件、网页制作等多个标准机房等,都尽力营造仿真实训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岗位要求;烹饪专业学生则安排到酒店进行工学结合,让他们在实际岗位中感受职业角色,提高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在此期间,德育教师应充分做好职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工作,借助一切时机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作为课外延伸,德育教师还可以经常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本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身边的生涯人物”等社会调查活动,对本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访谈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基于技校特色,创新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全方位发展。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主体涉及学生、学校和企业,评价内容有很多属于主观、抽象的,外人无法观察。因此,以往单靠分数衡量学生课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德育教师应创新思路,针对专业特色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客观的职业生涯评估体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考核,德育教师除了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外,还应借助一定的专业工具,为学生做职业性向测评,并教会学生用SWOT分析法客观认识自我,引导学生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初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对刚毕业的学生应进行追踪调查,建立档案,搜集学生的就业建议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及资料,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情况加以评估[3];对已经就业1―3年的学生,应定期做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从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与管理能力上做出评价,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杨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09.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范文 篇二
【关键词】浅析 德育教师 引导 指导 诱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182-01
根据教育部德育课程改革方案要求,从2009年秋中职学校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对刚入学的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较差、职业认识模糊,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已成为摆在德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笔者认为德育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导”是学生学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关键。
一 德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其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德育教师应从新学期开始就让学生明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如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序言的教学时,对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你对未来有什么想法?”“你想事业有成吗?”等问题导入,针对学生“规划不如变化快,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观点而产生的“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引导其列举成功人士的事迹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对规划与将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有规划和没规划其人生是不一样的,树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的观点。
二 德育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目标是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中职生在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指导建议后对自己和职业才有了清醒的认识,逐渐确立职业目标,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首先,德育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和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了解职业内容、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制订发展规划,将学生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留底保存,建立起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规划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若不能很好地执行等于没有制定。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去管理,并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 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诱导中职生学会规划职业生涯
由于中职生年龄较小、没有社会经验,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认识有些模糊,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教师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和及时鼓励,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再到“活用”。
1.采用故事法
精选一些感人的故事,通过阅读、讨论、讲述、归纳、反思等让学生在感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教育。教材中的故事有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生活中的故事也成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如学习“如何创业”内容时,鼓励学生看CCTV-7《致富经》节目。在讲授“中职生同样可以成才”时,收集了我校已毕业的学生在餐饮业中发展的故事。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感悟、思考,让学生感到成功就在眼前。
2.采用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学强调让学生从案例中悟出道理,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案例丰富,针对性强。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案例的内容,从中受到启示。学生了解别人怎样规划职业生涯,联系实际开始考虑设计自己的未来。根据单元练习册每单元的学长学姐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诱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写职业规划书。
3.采用讨论法
为了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先由学生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极大地锻炼和提高。如在讲授“就业形式与择业”时,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你所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去哪里工作?都干些什么工作?都干的怎么样?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引导,结合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教学内容。
4.通过活动诱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现状,以任务为引领、活动为导向。在作业布置上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做简答题明白“为什么?”让学生上网收集知道“有哪些?”,让学生调查成功人士的事迹学会“怎么办”。同时展开技能比赛活动——“开启梦想规划人生”优秀作品展,要求学生人人参与,评选出作品优秀的进行展示。
总之,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中职生在教师的“导”下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了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诱导,中职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观念、规范行为,相信在德育教师的引领下中职生一定会编织梦想、规划美好的人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范文 篇三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案例教学 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而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中最形象的一种方法,它集引导、启发、参与等多种教学方式于一身,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探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现状将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革与完善。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发端于20世纪初的哈佛商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与单方面“灌输”、封闭式的、单向的、理性的,更加注重直观思维判断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加民主、开放、多元化,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具体而言,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互动性强,有助于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变传统的单向信息沟通为全方位的多向沟通。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就某一具体案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开拓思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不断的分析、辩护及反思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
2.参与性高,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索、鉴别的奋进精神,它致力于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由于是实际生活中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情形,能使学生直面真实而具体的现实问题,情境模拟的方式进一步使他们置身于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最佳的途径。
3.现实性强,有助于学生对现实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一般而言,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现实的缩影,案例的内容真实,表现直观、形象,背景深刻、具体、丰富,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有了更多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对学术问题的兴趣,促进了学习动机的内化和个性品质的增强,这将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提高对社会现实生活适应的能力。
二、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很新但非常有潜力的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相结合的课程,集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能运用工具测评、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才传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刚刚起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也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转型社会的急剧变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是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尝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还很不规范、很不成熟,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把案例教学混淆为举例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集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新兴学科,目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多数仍旧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阐明某些概念和原理之后会给学生讲解或讨论各种例子,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认为这就是案例教学,其实不然。当教师在阐明概念和原理之后用例子和例题来说明或论证,一般被看做是传授具体概念、原理和系统技术的有效方法,被认为是举例教学。举例更多地停留在对概念的认识与对原理或其他理论知识的理解上。而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分析案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置身于案例之中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不足。案例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教育,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充当“导演”的角色,起着策划和引导的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中,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又要具备与职业规划设计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大多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将该领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一些教师又缺乏案例学方面的培训,因而难以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制定周密的案例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并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2]。而且,很多学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一般由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学校党务、和学生辅导员等人来承担,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凭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学习、人生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案例教学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瓶颈”。
总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起到多方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范文 篇四
关键词 在职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07-02
每一个社会劳动者都是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量,其个人的发展进步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大部分的社会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教育,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定位,更缺乏正确引导,而各用人单位由于人员众多、资金问题、体制问题等,也不可能为员工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
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有过规划,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影响,没有真正履行对自己的承诺;另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给自己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跟着感觉走,靠惯性生活。这样都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法顺利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更不会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总之,目前中国社会中,在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国家和社会缺乏支持、用人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个人没有认识到终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
1 国家和社会方面
个人工作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已经不再在教育系统的职责范围之内,更多的是要强调个人的自觉规划和有效实施,以及用人单位发挥教育或者培训的主体职能。但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其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美国政府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和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这种经验,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要求,规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实现全民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另外,国家人事部门可以组建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作为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此举既能节约社会成本,又能弥补学校和用人单位专业指导人员欠缺的不足,还能有效解决大部分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
2 用人单位方面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工作对于员工来讲只是谋生手段,工作单位对于员工来讲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可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充斥着人们的头脑。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应该主动承担起员工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任,坚持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帮助员工取得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同时,实现单位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
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以内部晋升为主线、以能力为主要依据的人员选拔制度,为员工创造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有能力的员工能够完成自我实现。同时,要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员工各司其职、各展所能,进而爱上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培养与企业同步的价值观。这样才能降低员工的跳槽率,为实现员工的终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有利条件。
2.2 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
企事业单位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规划导向,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以目标激励为先导、竞争激励为核心、利益激励为后盾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2.3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力度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才能实现个人和单位的更有效结合,每个个体的成功可以叠加为单位的巨大成功,各个单位的成功发展则可以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因此,单位要注重员工个体的成长,帮助员工培养终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创造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条件。
3 个人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归根到底还是对于个人自身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学校期间得到学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没有自身实践,再好的规划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意义。个人对于自身的规划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变化:有些人开始没有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规划了;有些人开始规划了,但是工作之后又改变了规划内容;有些人按照自己以前的规划一直有目标地走下去;还有一些人有过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随波逐流,迷失了自我。
要实现每个人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除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努力之外,个人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行。
3.1 提高个人执行力
有没有执行力,或者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亲自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规划;另一个是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规划。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毅力来执行自己的实施方案,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也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收效甚微的最主要原因。
3.2 健全自身职业规划实施反馈与促进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的长远性和独立性。因此,需要每个人自己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估反馈机制,做到定期总结、实时评估、及时反馈。在评估反馈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不断修正个人规划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是需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来做好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当然,首先www.kuaihuida.com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来培养民众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不能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局限于大学阶段,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将教育的时间拓展到整个人生过程中,将教育的主体拓展到整个社会,将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每个社会成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才能教育好年轻一代规划好自己的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1]吴玉蕾。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0:31-33.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科学地树立职业生涯观,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好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2、使学员充分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正确审视自我,正确评估自我。
3、克服职业发展的困阻,注意影响职业生涯的几个因素,努力提升职场竞争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本事。
教学难点:
如何在职场竞争中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本事。
教学重点:
如何科学地、合理地制订好自我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教学方法:讲解、**、多**投影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2小时
教学过程:
一、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1、职业生涯:指职业发展的历程。
2、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做出比较全面的、长远的计划。
3、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设计职业生涯目标,提升职场竞争本事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获得更大的事业成功。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问题1:本人从事的工作既不是管理工作,也不是技术岗位,怎样规划也难成才。
事实证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科学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都能够成才。
例如,某企业有一位打工妹,她的工作是打扫卫生,虽然她的工作与那些搞设计、搞管理的人相比,有必须的差别。可是这位打工妹有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做清洁工,把厂区扫得干干净净,还经常给企业提提议。之后,叫她学业务,学得又快又好。以后提升为科长,她又**得很出色。之后让她学财务。从事财务工作,她把帐目算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最终,当了这个企业的经理,并以她的才能入了股,成了企业的股东之一。此时,不少人对这个打工妹的发展感到惊讶,那些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还没有当上经理,她倒当**经理呢?论相貌长相**,身高一米五五,又黑又矮;论**可是职高毕业;论路子,她既没有后门,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她能当上经理呢?有人探测其秘密,结果发现她的秘密武器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她做清洁工时就树立了当经理的目标。所以,她每从事工作,所研究的问题,甚至她言谈举止,都不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目标而努力,都在为她的目标积累素材,创造条件。
(二)问题2:有人会问,不提高职业生涯也能,你看我此刻不上主管、经理了吗?
不错,不搞职业生涯,也可获得事业,可是,如果你做了职业规划,你的事业会获得更快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例如:你此刻住着平房,想在院内盖小厨房。当你确定了盖厨房这个目标后,就会注意收集砖块、瓦片等材料。你走在街上就会注意哪里有砖块、哪里有瓦片,碰见砖块捡块砖块、碰见瓦片捡块瓦片,用不了多少时间,你就会把原料备全。这就是说,两个人在同一条街上走,一个有目标意识的人和一个无目标意识的人,其收获大不相同。
三、如何审视自我,自我评估与客观地分析环境。
1、自我分析:
**:
1)我是谁?
2)我想干什么?
3)我能干什么?
4)环境**允许**什么?
5)我将是什么样貌?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找到了它们的最高共同点,也就有了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1:我是谁?
应当对自我有一个深刻的反思,一个清醒的认识,优点或缺点,都应当一一列出来。
1)思考你所扮演的各种主角与你的特征,如儿子、科长、兄长、父亲等。
2)本事如何。
3)个性是什么样的。
尽量多的写出各种答案,你将会清楚你承担的职责、主角和性别。想想哪些是暂时的,哪些是应当保留的,哪些是必须改正的。
问题2:我想干什么?
是对自我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每人在不一样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会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固定,并最终盥洗室自我的终身梦想。
首先用几分钟思考你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每一个图,画出过去也画出未来,仔细研究,它将成为什么样?然后在上头标上表示你所在的位置。
问题3:我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则是对自我本事与潜力的全面总结,一个人的职业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自身的本事。而他职业发展空间的获取新局面于自我的潜力。对于一个潜力的了解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去认识,如对事业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确定力以及知识结构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问题4:环境允许**什么?
这种环境**在客观方面包括地域性,团队惯性。例如经济发展、人事**、企业**等等,人为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关系、亲戚关系等,两方面的因素应综合起来看。
明析了前面的四个问题,就会从各个部门中找到对实现有关职业目标有利或不利的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的、自我想做并且又能够做的职业目标,那么“自我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
问题5:我将是什么样貌?
在职业生涯中,我将完成什么事?有哪些成就?仔细思考,然后写在纸上。回到眼前,思考你的职业梦想。想一想你想在工作中得到的特定的东西。
四、如何自我分析、自我论断。
(一)自我分析
1、明确自身的优势:我做过什么、我对哪些方面比较专业、我最成功的是什么。
2、发现自我的不足。
3、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自我经历不一样,环境的局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一些经验条件的欠缺,异常是应对招聘单位纷纷打出数年工作经验条件的时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我还没有认识到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善于发展,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4、性格的弱点。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我的影响。例如,一个**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当**管理者的重任。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
(二)自我论断
1、论断问题发生的领域,是家庭问题,还是工作问题;或是期中两者或三者的共同作用。
2、论断问题的难度。是否学习新技能?是否需要全神贯注?是否需要个人改变态度与价值观。
3、论断自我与**相配合情景。自我是否作出贡献,是否学会在**内部适应自我的职业领域中发挥专长,和其他**人员的团结协作怎样,**对自我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自我制定的职业规划是否冲突等。
(三)客观的分析环境
1、社会分析。这就需要做社会大环境的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我所选择的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景;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自我所选择的单位在未来行业发展中的变化情景;°本行中的地位、市场占有及发展趋势等;对这些社会发展大趋势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自我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我职业选择紧跟时代脚步。
2、**分析。适应是个人着重分析的部分,**将是你实现个人抱负的舞台,**有关职业发展有句名言:“你选择了一个**,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异常是现代**越来越强调**文化的建设,对员工的适应生存本事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应对你将挤身期中的**的各方面做详细的了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仅有两者之间拥有较多的共同点,才是个人融入**的最佳选择。
3人际关系分析。个人处于社会庞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人打交道。所以分析人际关系状况显得尤为必要。人际分析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将与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会什么样的上下级、同事及竞争者,对自我会有什么影响,如何相处、对待等等。
五、职业生涯中的四个发展阶段现四个职业危机阶段。
(一)人生有四个职业发展阶段。
1、探索阶段:15岁~24岁之间
2、确立阶段:24岁~44岁之间。这个阶段有包括三个子阶段。尝试子阶段(25岁~30岁之间)、稳定子阶段(30岁~40岁之间)以及职业中期危机子阶段(40岁~44岁之间)。
3、维持阶段:45岁~65岁之间。
4、下降阶段:66岁以上。
(二)人生有四个职业危机阶段
1、第一时段:定位危机。定位危机发生在从学校毕业时。
2、第二时段:升职就业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在工作了2年后。也就是大约在30岁左右的时间段里。
3、第三时段:方向危机,俗话说“四十不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40岁左右会出现职业生涯的第三次危机。
4、第四时段:饭碗危机。过了50岁,进入“知天命年龄,而市场经济并不会给老年人职业生涯以异常的思想。这个时间段最让人担忧的是饭碗问题。
六、制定计划,规划未来。
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术?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
1、职业道路选择与自我提升发展计划。西门子公司就异常鼓励员工根据自身本事设定发展轨迹,一级一级地向前发展。他们认为最好的。人才是“有很好的人生目标,不断激励自我”,随着职业、职务的变化,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自我发展计划以备应对。预测自我在**内提升步骤,个人如何从低到高拾阶而上;预测工作范围的变化情景,不一样工作对自我的要求及应对措施;如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工作不适应或解聘)的话,如何改变自我的方向;预测可能出现的竞争,如何相处与应对,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径。比如你想从事销售工作并想有所作为,你的起步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业务**,你能够设定道路计划,从业务**做起,在此基础上努力,经过数年逐步成为业务主管、销售区域经理,最终到达公司经理的梦想生涯目标。
2、分解目标,灵活规划自我。目标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小目标。一般来说,以2至5年左右的时间为规划阶段为宜,这样就会很容易跟随时代需要,灵活易变地调整自我,太长或太短的规划都不利于自我成长。
3、自我肯定与提高。清楚的了解自我以后,就要对症下药,无则加勉,有则改之。重要的是对劣势的把握、弥补,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分析:1)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自身素质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工作本身问题;2)自我修正的可能性与**,可经过什么方式、方法,是知识学习、专门业务培训还是改变职业方向。
课堂小结:
经过本次培训我们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与学习,期望大家能正确的分析自我,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做一个有活力、有强烈发展欲望、有信心的优秀的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的
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响应“2+1”教学模式**,06级的同学即将要下岗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为实习作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这个一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职场新人,就能量化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职业的设定和规划,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目前在什么位置上,要到达什么位置,起点和终点之间有多少距离,你该如何到达。只有这样,所有的行动才是有目标性和动力性!所有努力也才不会因为盲目地瞎忙而茫然了。
二、教学主要内容
1、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2、 一些基本的职业生涯信息:职业生涯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3、 职业生涯规划四步曲:
步骤一:了解你自己;
步骤二:清楚目标,明确梦想;
步骤三:制定行动方案;
步骤四:停止梦想,开始行动。
三、教学过程
1、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1)实施战略举措,经营美好未来
职业生涯设计或规划,简而言之就是对人才与职业进行匹配与再规划过程。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来断发展的变化过程。职业规划不是应变之策,而是经营未来。有效的职业规划,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起来。“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励人们去奋斗,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目标,以免漫无目标四处漂浮,随波逐流。
(2)把握自己,争取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人的认识为基础,又要解决目标问题的,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也就把握住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个精明的从业人员,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实竞争的残酷,并不允许你慢慢地成长,它要求每个人不仅要看清自己,还要看清前方,快速地成长起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有困惑,可以有迷茫,但绝不允许自己放弃努力。
(3)先给一个高度,经过努力会跳得更高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大致设计好一个自己将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在前进的道路上,先给自己定下一个合适的高度,然后再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直至达到既定高度后再设新的高度,渐行渐高,那个前方的高度就是我们的未来。
(4)没有规划的人生注定要失败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他生活的意义仅仅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完全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是注定要失败的。
2、一些基本的职业生涯信息
职业生涯(CAREER)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地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
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为五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完成的任务。 中期规划,一般为五年至十年,规划三年至五年内的目标与任务。 长期规划,其规划时间是十至二十年以上,主要设定较长远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
(1)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
(2)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3)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
(4)连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能持续连贯性衔接。
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进取心与责任心、自信心、自我表现认识和自我表现调节、情绪稳定性、社会**性、社会接纳性、社会影响力。
3、职业生涯规划四步曲:
步骤一:了解你自己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只是协助你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也是帮助你真正了解自己。
步骤二:清楚目标,明确梦想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你本人看来是伟大的。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
步骤三:制定行动方案
你的职业正在帮助你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吗?你是否有一种途径可以让你现有的职业与你的人生基本目标相一致?
步骤四:停止梦想,开始行动
行动。这是所有生涯设计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因为行动就意味着你要停止梦想而切实地开始行动。如果动机不转换成行动,动机终归是动机,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
职业规划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后,在求职过程中不断与那个目标看齐。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远见,定下自己的目标,并有计划地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但这一点对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即行动。无论你是处于大学毕业刚刚踏上职业路途的年轻人,还是40岁左右并且正陷在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之中的中年人,现在都是你进行职业规划的好时机。只要你还没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时候开始你的职业规划都不为晚。
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范文 篇七
[关键词]案例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 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37-01
始于2009年的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更新,更对德育课的课堂教学、教材的使用及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从2010年起开展了以部级课题“行为导向教学法”为主导的课改与教改活动,这项活动与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正好相呼应。本文选取“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子方法“案例教学法”进行阐述,分析其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契合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功能特征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具有鲜明的体验性,适宜进行体验式教学。该课程体验式教学具有待阐释的纲领性、开放的实践性、活跃的生成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生接受心理进行备课、上课;更要求教师创新实践方法,创设出宽松、民主、理性的课堂展示空间,精心策划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合理选择专业。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正是这种关注真实情境、关注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学形式,它最符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功能特征。
二、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关注基于个体生命本位的知识与能力的有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者并非消极地回应或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与独特生活经验的完整的人。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而提供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个案例即一个真实的、多极的故事,包含一个或多个矛盾,引发学习者调动自身经验与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化的答题模式,学生可以融入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在与同伴观点碰撞中逐渐明晰带有鲜明个体生命烙印的新的认知图式。
在德育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新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每一章每一课每一环节的编排设置,都是在启发和引导任课教师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每一门课中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由任课教师灵活选取,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并提高其相关能力。
(二)积极倡导 “师生互动型模式”。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主要围绕案例的剖析、讨论展开。教师不是话语的垄断者,不能霸占学生的自由言语时间,操控学生的言语形式与内容;教师应该创设轻松、自由、和谐的言语环境,鼓励学生呈现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言语成果。教师也并非课堂的缺席者、言语的失声者,放任学生无序、无意义地讨论交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教”应该借助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是抛出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分析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并给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让课堂在交流沟通中呈现健康、活泼、愉悦的形态。
(三) 通过情境、探究与合作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 情景学习。
情景学习强调以真实活动为学习背景,认为只有将学习镶嵌于该知识萌发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才是有意义的。案例教学叙述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包含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他们在特定情节中所遭遇的难题或困境。可以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发学习者在高度仿真的活动情景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并在将来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能将其活化运用出来。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做好就业准备”教学中,就可以模拟2013年秋季人才招聘会情境,设三间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指定三位同学扮演招聘单位的面试官,同时准备一些道具(如写有招聘单位名称的广告牌,包括需求职位,符合条件的招聘启示内容)。指定八位同学扮演不同学历层次的求职者,排队应聘,并指定一位“小记者”以现场报道的形式采访,以展示应聘者不同的就业、择业观,通过创设角色情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
2.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关注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探究意识以及探究的习惯、技能,而不是呆板的书面知识。案例教学并不热衷追逐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以案例材料作为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点。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第3课的案例故事“水上种菜的现代农民”。这个案例中的设计了两个问题:1、小陈为什么想当农民?他的成功与那些机遇有关?2、让小陈赚了大钱的水上种菜方式,与他的学生时代、职业经历有什么关系?学生去思考、讨论、分析这一系列的问题,将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通过分析、思考、回答等环节,学生沉浸于重要问题的探究中,最终提升科学探究、问题解决的技能与批判、反省的思辨能力。
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案例教学需要形成学习者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分担学习的责任。因此,案例教学在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发言权的前提下,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案例并撰写案例报告。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尊重、互相鼓舞、分工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有助于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的形成。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合作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中职生参加工作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与同事合作,所以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合作能力提高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顶岗实习工作。
可见,案例教学法从理念上看是引导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笔者认为,中职生原本存在的问题是“心力萎顿”,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屡屡受挫后的“习得性无助感”及“主观无能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实际上,案例教学法就是要努力去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个问题,在激发学生内驱力时要给他们创造和提供成功的机会,唤起学生内在的力量;案例教学法还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养成学生大胆沟通与礼貌倾听的习惯,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就是使德育课堂成为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中心。
参考文献
[1] 潘涌,王奕颖。论中小学案例教学[J].教师报,2010,(3).
[2] 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3] 蒋乃平。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上面的7篇职业生涯规划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