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的9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反思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一
在国人心目中,知己很重要。
《战国策》中有言“士为知己者死”,鲁迅也有联云“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话语,正道出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知己对于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历史上来看,许多人以为真正的知己是极其难得的。
唐代韩愈在《马说》中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的伯乐,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知己,就是能认识对方价值的人,就是能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此人不是知己又是谁?
宋代岳飞在《小重山》中怅惘:“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处讲知音少,实在是“无知音”,否则何以有“弦断有谁听”?
知音如此重要,知音却又如此难觅。
由此,千百年来,人们对“伯牙绝弦”的故事津津乐道,正是折射出了中国人对于知音的渴求与知音难觅的无奈。
进入当下,对于“知音”,今天的孩子较之往常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青春的孩子,渐渐走出童年,开始寻找自己的坐标,开始要向人世证明自己的独立,开始在人群中寻求“彼岸”,他们对于支持感、亲密感的获得,第一次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也就是说“知音”在此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常识而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文课本里的故事而存在,它已然是一种实体存在,一种与孩子的生命与灵魂相关的存在。
因为它与孩子的需求相关,与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节律相关。
面对这样的文本,在尊重这个故事历史面貌的前提下,作为价值引领者的教师,自然要引起警觉:透过这样的故事,或者说通过对这样的故事的解读,我们将以怎样的一种“知音观”传递给当下的孩子?
“知音”是什么?如何面对“知音”?这是《伯牙绝弦》一课摆在我们面前的价值引领课题。
二、知音是什么:在“善鼓琴”与“善听”的背后
从严格意义上讲,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是一次“偶遇”,是第一次见面,这与我们对“知音”的理解是有出入的。在日常的想象中,“知音”是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要成为“知音”,会有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有一个相互之间认识、了解、理解、相知的过程。那么,伯牙与钟子期只是见了一面,何以成为知音?
这就需要从了解这两个人物开始。
首先一个问题是:伯牙是一个怎样的人?
伯牙是一位宫廷琴师,学琴道路却是颇不寻常。
《乐府解题》中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己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我们知道,音乐艺术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艺术,音乐对于”高山流水”的描摹不可能很“写实”,不会像绘画等艺术门类那样直接把形象呈现出来,而是以独有的语言来表达,这就使音乐成为了一门高度抽象的艺术。所以就有了故事中的“移情”之说,故事中所谓的“移情”,是要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有了这个事物,就形象起来了,所以可以反过来又用这个被感染了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也就是要用琴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表达自我的志趣。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伯牙具有高超的琴艺,这种琴艺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心之所“志”以乐曲表达出来。文中所讲的“志”,在《说文》中是这样说的:“志,意也。”《孟子》中说:“夫志,气之帅也。”《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春秋・说题辞》中说:“思虑为志。”引用这些是想说明,“志”并不像“想”那么简单,“志”在这里具有“志趣”“意向”之意,用今天的话来说,具有理想情操的意思。伯牙是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情操。那么,他用什么事物来表达情操呢?用“高山”“流水”,因为这两个事物在国人心目中,并不简单,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两个事物代表了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因此,当伯牙用“移情”之法表现这两个事物的时候,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趣、高尚的人生理想。
因此,有时,我们在课堂上看到教师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把花、鸟、雨、雪等事物代替文中的“高山流水”,说些“绵绵兮若春雨”之类的话。作为一种语言训练,当然也可以。但倘若从文化的角度看,伯牙恐怕是不大会用这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的。
可以想见,伯牙这样的音乐艺术和人生理想,要在现实中找到“知音”,尤其是要在宫廷中找到“知音”,难度的确是很大的。无怪乎要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了。
那么,钟子期又是谁呢?
他是一名樵夫,砍柴的人。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笔者想,应该是对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人生境界的向往吧。
所以,这样的人物,对于伯牙而言,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伯牙可以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般的释放的感觉。
更何况,钟子期深得伯牙“移情”之法。伯牙之志,钟子期心里很清楚,即所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在描述“听后感”时说的是“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此中用了一个“若”字,意思是“好像”,听起来的感觉是钟子期好像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听懂了伯牙弹琴之所“念”,而是用一种试探性的语气说:“巍峨得如同泰山一样啊!”“水波浩渺如同江河啊!”既然是“必得之”,何用这样的口吻来说话?在笔者看来,这实际上表明钟子期深得“移情之法”,并不是钟子期不敢确定,而是因为他知道,在一个音乐形象的背后,是演奏者“志”的表达,是不是泰山、是不是江河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伯牙想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宽广的胸怀。
知音是什么?是理解,是对理想的共同认同与守护,是对“彼岸”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三、面对知音:“终身不复鼓”的价值观冲突
在笔者所听过的许多《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教师对于伯牙“终身不复鼓”的行为往往大为赞美。
的确,对于伯牙而言,在钟子期离去以后,断然地“擗琴绝弦”,就是要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
我们知道,在真正的艺术家的心目中,如果要中止他的“艺术生命”,与剥夺他的自然生命并无区别。因为他的生命本身就与艺术成为一体,“艺人合一”。
所以,伯牙“擗琴绝弦”,实际上是以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也就是以“死”谢知音,表现出伯牙对“知音”的极端重视,也表现出在伯牙心目中,音乐为“倾听者”存在,为“知音”存在。
笔者想,许多课堂里赞美伯牙的这种行为,都是在不自觉地为这种音乐观、知音观辩护。
问题在于,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后,这样的价值引领、“人生示范”对于今天的孩子是否合适?
笔者认为这样的阅读姿态只是一种“读进去”的姿态,一种用仰观的视角来看的姿态。换句话说,是站在伯牙的立场上来看待伯牙的行动,只是一种“理解取向”的阅读。是的,站在伯牙的立场上,哪怕他为知音的离去而选择死亡,我们都能理解他。问题是,如果我们是以一种“读出来”的姿态,用一种平等的视角,站在当下儿童的立场上来看待伯牙的行为,采用作为一种“学习取向”式的阅读,那么我们今后该如何面对知音?是不是也像伯牙一样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甚至于结束自己的“自然生命”?
所以本课的价值引领的复杂性在于,在“知音观”的冲突背后实质上是“音乐本质观”的冲突。
也就是说,我们还必须问:音乐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关于音乐的本质,有两个视角。一是以德国的汉斯利克为代表的“自律论”者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和规律在于音乐自身,音乐的本质在于音乐本身的音响结构;另一种以李斯特为代表的“他律论”则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人的情感。
两种音乐的本质观从今天看来,都有失偏颇。音乐的本质既在于音响,也在于其承载的人的情感交流。伯牙即便是失去了情感的交流,他的音乐本身就具有价值。因此,我们还必须看音乐的接受。
从历史上来看,文学和艺术的接受与理解需要跨越时空的例子比比皆是:卡夫卡、梵高等等,尽管在今天看来,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但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为此,作为艺术家,即便是得不到接受与理解,忍受孤独与寂寞也是常有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艺术的应有之义。
发展到今天,在当下的社会里,就科学条件而言,音乐已经可以跨越时空而存在,“知音”的寻觅也已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信息化的时代里,知音寻觅的难度与成本迅速变小了。
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音乐接受、艺术接受正在发生着变化。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二
一、练在文本留白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讲究“留白”艺术,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各种空白。这些空白处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是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捕捉文本中的“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进行练笔,可以触动学生的真实情感。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练笔时“无米之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将相和》时,学到廉颇知道自己错了,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去请罪,文中省略了廉颇如何请罪,蔺相如如何对待。此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想象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样的练笔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学生易于接受,把廉颇、蔺相如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得生动形象。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令他们情不自禁对两人产生了无比敬佩之情。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品味人物的品质,还训练了其抓住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
二、练在文本精彩处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
朱自清的《匆匆》一课,作者运用排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我们的日子是怎么过去的?同学们有的说:“游戏时,日子从笑声中滑过。”有的说:“唱歌时,日子从歌声中飞过。”有的说:“踢球时,日子从脚尖上跳过。”有的说:“弹琴时,日子从琴键中跃过。”还有的说:“写作业时,日子从笔尖上溜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又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一组句式工整、内容相关、结构一致的排比句:“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将作者与山中“好友”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让学生练习仿写:你会怎样跟山中的其它朋友打招呼?孩子们一听兴趣就来了,有的写:“你好,美丽的野花!你绽开动人的笑脸,是要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吗?”有的写:“你好,可爱的小鸟,你唱了一曲又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们吗?”有的写:“你好,漂亮的蝴蝶,你扇动着彩色的翅膀,是想和我比美吗……”这样的练笔让学生兴味盎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再创造,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的理解感悟,还丰富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何乐而不为呢?
三、练在文本延伸处
教材中许多课文学生读完以后意犹未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总想探寻事情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是教师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继续写下去,让文本的空白得到填充,给课文画上一个更为圆满的句号。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4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运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易于准备和操作的往往是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就如同架设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信息桥梁,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灵动的姿态,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价值,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然而,只有有效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才能使其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为宗旨,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从而引领学生深层次触碰文本灵魂。同时,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
一、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些课文资料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有丰富的动画、歌曲等影像资料。而一堂课的容量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一呈现全部的资料。因此选择什么内容和性质的资料在课堂中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本身的情况。只有那些为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同时为该学段的学生年龄、身心特点所接受的资料,才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于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教师应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1.视听资源的开发选用
(1)图 片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特征,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些语言文字比较抽象,让学生凭空想象难度较大,此刻运用图片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背篼》一文时,文中的“蜿蜒”、“炊烟袅袅”、“田埂”等词语,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在教学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包括这些词在内的一组词语,让学生提出疑问。当学生普遍问到“蜿蜒”一词时,我就适时出示几幅表现河流、山脉蜿蜒盘旋的图片,边出示边对该词做出解释。这些图片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教学目标中预设须掌握的这一词汇。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解读和把握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音 乐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应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情感和灵魂。而借助音乐叩响人类心灵,触动人类灵魂的魔力,则可以更好地为解读文本服务。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与音乐家有关的课文。比如,《伯牙绝弦》、《月光曲》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时,运用音乐资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读到“凡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此刻,配上美妙的《春天交响曲》,以动人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扬科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是那么陶醉,那么快乐,不仅让学生对扬科痴迷于音乐的特质有了感性的认识,更让学生深切关注起扬科悲惨的命运。
(3)视 频
阅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也就是说,作品的语言是第一层面的,然后是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进而才是内在意蕴和情趣。教材中一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因受其认知和阅历的局限,会产生体验的隔膜。教学时运用形象的视频资源,可以启发学生更好地去体会和感知文本。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读到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壮观的气势用朗读表现出来。当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用声音表现那样壮观的气势时,再播放视频。通过比较,学生会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感到震惊。这样再来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文字资料的开发选用
视听资源在教学中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但过多过滥地运用这类资源,可能造成学生依赖视听资源,不愿意认真阅读文章的倾向。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因此,高年段语文课堂中,文字资料的涉入更为广泛。而这些文字资料也分别以文章、段落、诗句、对话等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教学《江姐》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那一天,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的阴暗牢房里还关押着大批的共产党人。1949年11月14日,就在即将攻克重庆的时候,丧心病狂的敌人在他们逃离的前夜,凶残地杀害了这些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在被害的共产党员里,有一位29岁的女性,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江姐”。(出示课题,齐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回到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姐的世界……
二、把握契机,有效运用。
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更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时机,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触碰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可以说,把握最佳教学时机,事半功倍;失去最佳教学时机,事倍功半。同样的,只有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最佳时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作用。
1.导入新课,激发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诱发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文本。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我摒弃了原来设想的以音乐创设情境和课题设疑等导课方式,出示了这一组名句:“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然后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这些学习资料中,每一句都有“知音”一词,而所有的句子都在抒发“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这个含义时,追根究源的好奇心便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紧接着,我以这样一段导语引出了课题:是啊!千金易得,知音难觅。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音”一词最早的出处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去重温这段关于“知音”的千古佳话。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这又是一个超越音乐的故事。这样,以带有“知音”一词的古诗文引出本课,引起学生追究“知音”一词源头的好奇心,也将课文的主题基本确立。 2.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同样是教学《伯牙绝弦》这一课,我并没有在教学的开始就出示主人公俞伯牙的介绍资料,而是将这个资料展示的契机稍作调整,在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处出示了该内容:“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后为晋国大夫,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
师:从这段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伯牙在当时已是极富盛名的大音乐家了,大家觉得这样的人平时会缺乏赞美吗?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呢?
师:设想一下别人是怎么来赞美伯牙的琴声的?
生:真好听,弹得太好了!
师:而这一切赞美同子期发自心灵深处的赞美相比都显得那样的空洞、虚假。
师:当子期尚未出现时,伯牙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失望、寂寞孤独,感叹自己无人理解,曲高和寡。
师出示俞伯牙的名言: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请学生读一读)
师:一日伯牙在汉江口弹琴,子期出现了。听到了子期发自内心的赞美,伯牙会是什么感觉,会说些什么?
生:快乐,激动。感到幸运,感到欣慰。……知我者子期也,酒为知己饮,曲为知音鸣……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生: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最后做出那样壮烈的举动,是小学生理解的一大难点。而通过资料的展现与适当点拨,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3.调动情绪,把握情感。
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发掘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满足。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以轻易感知学生的情感是否到位。有时通过提供一些的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世界,触摸到作者鲜活的灵魂,是十分必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感到学生由于没有此类生活体验,又从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个虚假的童话故事,所以不能很好地将小女孩又冷又饿、孤独无依的感觉用朗读表现到位。于是,我出示了这段资料: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然后我告诉学生:“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深刻的生活根源,即使是虚幻的童话也不是作家空想的产物,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中有着安徒生自己母亲的血淋淋的影子,所以他的文字才那么富有感染力。”而后,我请学生再读一遍这段话。这一次,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准确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读得非常投入,感情也很到位。
4.总结写法,升华认识。
还是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读到这一句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有学生对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作者却用这样的语句来表现,不太能理解。我于是出示了安徒生的这段名言:“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我问学生:“在安徒生的眼里,活着才能真实地把握幸福。你觉得安徒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结局的?”学生经过思考体会出:悲愤、谴责、控诉、含泪的笑……于是我最后总结:这是“以喜衬悲”的方法,这种写法令人倍感辛酸。
5.课外延伸,巧妙迁移。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学习完这篇课文,我出示了《故乡》里描写中年闰土的一段话:“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可以想象,闰土少年时与中年时的形象反差,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闰土究竟怎么了?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于是,我就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介绍小说《故乡》以及其他鲁迅相关作品给学生阅读。
三、适度拓展,走出误区。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和拓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但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也并非越多越好,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必须把握好“度”,课堂上的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拓展必须走出盲目拓展、为拓展而拓展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四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那么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学习新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生硬,毫无创意,只是让学生作简单的问答游戏,想着让学生从文字上找答案,这样根本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问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教者就要做好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该刨根究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习惯。
根据学生问题的不同类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
一、在反复朗读中释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求解。比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他因什么而终身不复鼓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后,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读出语气、从中体会情感,从而抓住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伯牙的思想变化,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我释疑。
二、在同类比较中释疑
有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必须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积累运用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课文《将相和》,以三个故事来分析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学生比较阅读如《我的母亲》《再塑生命》等文章,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先通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得出各部分结论——最后串连起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三、在启发引导中释疑
有些问题,涉及到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理解,如果我们能启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教学《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的宝库?然后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来释疑。联系课文,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这样,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释疑,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路。
四、借鉴资料释疑
对于那些涉及面广的问题,光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来自行解决。比如引导学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径,查阅哪类书籍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教学《狼与鹿》这一课,可引导学生提问:“人类选择除掉狼之后,鹿的天敌消灭后,它们的生存为什么会更加不健康呢?”促使学生去搜集种种与保护生态平衡相关的材料,直至明白人类的好心干预反而会破坏生物链的正常发展。使学生不仅通过收集资料解答了这一问题,而且提高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五
一、巧设情境,感受高山流水依依韵
文言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空的距离,还有情感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理解、体验作者,感受文本的意蕴。《伯牙绝弦》这篇课文虽然只有五句话,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1. 故事创境,走进文本感受相遇之喜。
《伯牙绝弦》的故事之所以传唱千古,是因为那份纯真的友谊缘于一次偶遇,而且是发生在两个身份悬殊的人(樵夫/音乐家)的身上。文中第二句描写的正是那一次偶遇。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伯牙、钟子期初遇的故事情境(师语言描述):伯牙,楚国人士,著名的琴师;钟子期,一介樵夫,(樵夫就是砍柴的),这两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在一个仲秋的月圆之夜,不期而遇了,从此,一段动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随着话音,课件缓缓出现文中插图并伴着《高山流水》的音乐,随之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接着要求轻声读句子,并思考从中体会到什么?
故事情境的创设,缩短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伴着“高山流水”琴声的美妙意境中,学生自然是泉思如涌,妙语如珠——“真不愧是善听的子期呀,他从琴声里就能听出泰山、长江、黄河来。当然这也说明伯牙善鼓,要是弹得不好,子期怎么能听得出来呢?”“他们真是心有灵犀,不管伯牙弹什么,子期都听出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兴趣盎然,真切地感受到伯牙、子期相遇之喜。
2. 情境模拟,角色体验感受心灵相通。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把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符号中的情感,真实而自然地“移情”给学生。如当学生体会到伯牙、子期相遇之喜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到知音的心灵相通,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深刻内涵,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模拟,用文中句式创设师生对话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师:善鼓的伯牙,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只有高山,只有流水,还有许许多多——现在我就是伯牙,抚琴,志在——(清风、明月),你钟子期曰(要求学生用“善哉,?摇?摇?摇?摇?摇兮若?摇?摇?摇?摇?摇!”来对答。)带着角色体验的真切感受,在教师创设的“知音式”的对话交流情境中,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演绎“善哉,习习兮若清风!”“圆圆兮若玉盘!”……而教师则运用文言进行恰切的评价——“善哉,知我者,子期你也!”“悠悠明月兮,唯有子期你懂”……让学生沐浴在古文的情境中,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古代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所谓知音,就是那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也因此使学生在悠悠的琴韵中为伯牙、子期如“高山流水”般的情意绵长而感动。
3. 故事补白,吟短歌感受失知音之痛
文言文语言凝练,却意味深长。要充分了解文中意境,了解言语的言外之意,就要对文本进行拓展补白。教学《伯牙绝弦》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理解,让学生体会到伯牙的痛苦、绝望,教者特别补充了一段背景资料(师深情讲述):伯牙和子期在江边依依惜别,临别时,他们约定来年仲秋再相见。第二年的秋天,伯牙如约赶来。他是多么渴望能再见到他的知音子期呀!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死后,要把他的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那一刻,伯牙为之心碎,忍不住悲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因为有了之前“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喜”的铺垫,今日不见知音人的“痛”才显得更加难以抑制。因为伯牙为子期的“破琴绝弦”,“高山流水”的知音情深才更感人。教师的动情补白,仿佛在孩子面前打开一扇窗,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走进文本,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诵读品味,感悟千古传唱知音情
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并品悟出文言文的美感。
1. 落实初读,方法习得中感受趣味。
在《伯牙绝弦》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其次引导学生自主读,结合课文注释,基本弄清句意。对一时不能读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求得大致意思,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以意会之,再请教教师得到进一步解决理解。方法的点拨,使学生能迅速、熟练地把握课文的整体,了解课文的意思,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后,教学生学会自然停顿,并试着读出文言文的“味”,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再一遍遍地读,读出层次,读出趣味,读出韵味美感,为下文的精品细读打下良好的学习与心理基础。
2. 细读精品,语言感悟中体会情浓。
文言文简洁、凝练,真可谓“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只有引导学生细读精品,才能领悟其语言表达的精妙。如《伯牙绝弦》中的“绝”字,在课题和最后一句话中出现。这个“绝”讲的是伯牙为了知音子期断绝琴弦,一辈子都不再弹琴。学生一般把它理解成“断”的意思。因此在初解课题时,先设下了一个悬念,这个“绝”是“断”的意思,当学到课文最后一句时,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已了然伯牙绝弦的真正原因后,再回扣课题问学生:这个“绝”字还仅仅是“断”的意思吗?学生的感悟自然更进一层——“弦断了还可以接上,但这里却是讲伯牙一辈子都不再弹琴”“绝弦,是讲伯牙绝了弹琴的念头。”教师适时结合板书引导“是啊,伯牙绝弦,不仅仅是琴弦断了,而是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擦掉板书“断”),然而,在伯牙的心中,不绝的是——(生1:对一个又一个往事美好故事的回忆。生2:不绝的是对子期深深的怀念……),伯牙是为痛失知音而绝弦。”就这样,抓住“绝”字,不断地读,不断地品,不断地悟,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深感于知音难觅的悲凉,深悟到伯牙对子期的情意深重。
3. 吟诵经典,声声传唱中浸润心灵。
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乃至背诵,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最终达到积累的目的。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诵读。如在教《伯牙绝弦》最后一句,可以运用语言情境引读:(课件一字一字缓缓出现“子期死”三个字)师引导:这一刻,他心如刀绞,泣不成声——(三个学生分别读——子期死)“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再没有人听得懂我的琴声了,伯牙——(生齐读:谓世再无知音)再没有人明白我的心声了,高山流水从此黯然失色,伯牙——(生齐读:乃破琴绝弦)我还能弹给谁听呢?我还可以弹给谁听呢?于是他决定——(生齐读:终身不复鼓)子期已逝,知音不再,伯牙心中悲痛无法言喻,一起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六
在古中国,“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古琴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伏羲时代,古琴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河床流淌数千年,最终在东方文化中形成积淀,成为天下独绝的中国琴道。中国琴道因了厚重悠久的历史,因了整个民族对琴的厚爱和认同,古琴自此深深地凝铸了中国文化。
古韵绵长
古琴一般用百年以上的桐木、杉木为面板,梓木为底板。旧木的使用使古琴在质料上获得历史感与苍古美。古琴经过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往往出现各种不同的断纹。有断纹的琴音质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琴由于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制作方法,其音色就较其它乐器古朴、苍劲、低沉、浑厚,具有历史风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就构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明代冷谦《琴书大全・琴制》有九德之说,可作为评判古琴的标准。一曰“奇”:谓轻、松、脆、滑者乃可称奇。盖轻者,其材轻;松者,扣而其声透,久年之材也;脆者,质紧而木声清长,裂纹断断,老桐之材也;滑者,质泽声润,近水之材也。二曰“古”: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韵。有淳淡而无金石韵,则近乎浊;有金石韵而无淳淡声,则止乎清。三曰“透”:谓发音清亮绵远而不咽塞。四曰“静”:谓之无杀飒以乱正声。五曰“润”:谓发声不燥,韵长不绝,清远可爱。六曰“圆”:谓声韵浑然而不破散。七曰“清”:谓发声如风中之铎。八曰“匀”:谓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九曰“芳”:谓愈弹而声愈出。
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虽不必尽信,但可以肯定的是史料中的制琴者都是古之圣贤者。古之圣王是以“德”作为其人格生命的表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圣王同时也是音乐家,换言之,古琴应该不止是一种乐器,它的价值也不在于演奏,而在于修身养性,进而教化天下以通神明之德。
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行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古琴音乐能够制造恬和的心境,它的声音“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灌灭而不闻,平和、中正、舒适、悠闲,合于中和之道”,所以“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古人认为“颐天地之和,莫先于乐,穷乐之趣,莫近于琴”。早期的古琴并非士的专利品,但春秋战国士阶层崛起后,琴与士的关系开始得到确认。魏晋以后,琴逐渐脱离民间,成为主要流行于士及上层社会的乐器。中国古代有“士必操琴,琴必依士”的现象。
清丽而静,和润而远
古琴的音乐风格是倾向含蓄的、古淡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即所谓的清丽而静,和润而远。
古琴绝不少诗情画意;若论体玩抽象,亦不让游走笔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才能体味到其中变化无穷、余音绕梁的美妙韵味。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堪称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拿出古琴,弹唱起来。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司空图在《诗品・典雅》里说:“玉壶,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可见绿荫幽鸟、白云飞瀑的幽静环境再杂以知音好友的聆听对于弹琴者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
择幽静处而鼓琴,以简静指法体悟琴境。何谓琴境?白居易有《清夜琴兴》诗言:“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这种描写古琴琴境之超然空灵的琴诗还很多,比如阮籍的《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还有李白《幽涧泉》:“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心寂历似千古,松飕兮万寻。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乃缉商缀羽,潺成音。吾但写声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涧泉,鸣深林。”琴境中所蕴含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遐思绵绵。这正是:削木制琴奏妙乐,纤指繁弦音韵长。
欲将心事付瑶琴
古琴逐渐演变为文人雅士自娱修身的工具,它们或出现在文士的陋室书斋,或出现在羁旅归舟的山林月夜,或由于宴飨酬唱的助兴之需而出现在文士的觥筹交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好琴之人都与隐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想对现实有所作为的庄子,为无数隐士开辟了一条“隐心”的道路,他认为“鼓琴足以自娱”。嵇康、阮籍等竹林隐士,都是善琴之士。田园隐士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几度遭贬的王维,过着参禅悟佛,亦官亦隐的生活,与好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的确,中国古代文人集“琴、棋、书、画”于一身,审美理想要求古雅、含蓄与个人内心的自省。琴使人可“性然自怡,处穷独而不闷”,最后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隐士大都追求清虚、恬淡的生活,注重修身养性,力图摆脱世俗生活的庸俗和繁琐,这无疑又使古琴与隐逸走到了一起。
古琴大量琴曲中都表现山水诗意之境,使得有着隐逸情结的士人们,无论处于何处,都能通过弹琴体味山林之乐。这使抚琴者产生一种万物融合、浑然无间的感受。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古琴多以山林修竹、清风明月抑或幽窗鹤影来做烘托陪衬。所谓“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这种轻松闲适的恬淡之情不仅是隐士们所追求的生活境界,也是他们于千载外向我们传达的鼓琴一曲所富含的生活意趣。闲来无事他们可以“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忧思难解他们可以“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即便是积郁于心、怀才不遇他们也可以抚琴而高唱“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这就是所谓的古琴“平心”。欧阳修说“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苏轼说“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平心”。很多时候,士人们所捍卫的“道”是无法实现的,唯有“仰天长叹,援琴而鼓之”。他们只得隐没在琴曲中,以“隐”的方式栖身于丘壑,在园林山水中抚琴自娱,寄托自己的忧愤和情思。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潇湘水云》
南宋浙派琴家郭沔创作。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
《广陵散》
《广陵散》被推测为以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相为题材的大型器乐叙事曲,它以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表现了一种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
《广陵散》因聂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进行了整理,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又回到了人间。
《渔樵问答》
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此曲反映了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乃,隐隐现于指下。
《平沙落雁》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意。
《胡笳十八拍》
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去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这曲《胡笳十八拍》据传为蔡文姬作,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阳关三叠》
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曲基本上用一个曲调反复变化,叠唱三次,故称“三叠”。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情真意切,激动而沉郁。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七
一、整体设计符合古诗文的特点
抓住感悟知音这一情感主线,注重朗读训练,从读通读顺,到读懂,最后读中悟情,一气呵成,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老师的引导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补文的选择恰到好处
古诗文的解读必须去挖掘文本背后的东西,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如适时呈现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让学生发现两个身份、地位、年龄都相差甚远的人何以成为知音呢?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呢?(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对音乐共同的爱好和理解是他们成为知音的基础,这真是“千里知音一琴牵”);出示《高山流水》创作的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感受到的除了那高山,那流水,更有那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的情操,像流水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出示悲痛欲绝的伯牙,面对这块冰冷的墓碑曾写下的诗句让学生走进伯牙的内心,感悟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
三、教学做到三个一
记得一位专家讲过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三个一:激发一点兴趣,读出一点韵味,揣摩一点语言。高老师的精彩处是这三点把握得好,表现在:
1.激发一点兴趣
高利用多种手段营造了浓厚的古文氛围――如用简单的文言语言进行评价(善哉等),配乐创设情境,师深情范读;铺设台阶引导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拓展文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读出一点韵味
特别在读通读顺这一环节,高的分层次朗读训练中注重了读法的指导――生自由读,抽生读,师范读,重点指导读(由文中两个语气词“哉、兮”引出朗读时语速延长、停顿一下,会感觉一咏三叹,颇有音韵美;由体会“谓”“世”的意思知道这两个字是两个词,所以应该分开来读引出要读好停顿;接着理解“善”的一字多义,异字同义的是“志、念”引出要读好停顿,我们还要准确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
3.揣摩一点语言
文言文的教学经常会出现“有言无文,有文无言”的现象,高的课堂吟出了古诗文的味道――如重温2000多年前那一次难忘的相遇,吟诵钟子期说的两段话时,高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伯牙席地而坐,他志在高山,挥指之间,苍劲浑厚的琴声在山间飘荡。(音乐)子期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高山?于是,你情不自禁地高声赞叹――“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多生、齐读)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八
怎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呢?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读出“语言”味
这里的“语言”,主要是指文言文文本的语言形式。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音乐感,读起来抑扬顿挫、古朴悠然,有不同于白话文的特别韵味。初学文言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诵读文本,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文言文的技巧,如:关注多音字的读法,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文本读正确、读流利;要引导学生体会断句、停顿,让学生感知语速、语调,音断气不断等方法,从而读出文言文语言的
味道。
如《学弈》一课的教学:
师:读古文讲究“断句”。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老师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
(师范读)
师: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
(生各自练习朗读)
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生笑。)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生继续练习,不少人摇晃起来,气氛很热烈。)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敢站起来晃一晃吗?(众笑)
师:好多了。再重读一下这一句。(示范:“为/是其智/弗若与?”)注意是问号。
(生重读此句)
……
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到,教者的讲述、示范、标画、练习,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学会诵读文言文。值得一提的是,教学文言文,教师的范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音韵优美的教师范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较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诵读节奏,读出轻重缓急,读出古文的韵味,从诵读中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二、读出“意境”味
所谓“意境”,主要是指文言文文本语言中包含的内容及思想、情感。入情入境可以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获得“意境”体验,是离不开“读”的。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咀嚼文本中的语言文字, “意境”的解读会越来越形象饱满、情感丰富,仿佛文本中的那人、那物、那景、那情,就在眼前。有时候,声情并茂的诵读比费尽心思的逐字逐句翻译更能引领学生进入意境、体验情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的过程,“读”才是首选策略。
如《伯牙绝弦》一课的教学:
师:善哉!“哉”字后边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读得好,你这个“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真好啊!当你读着这个“峨峨兮”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高高的泰山,显得很巍峨。
师:巍峨高耸的泰山,请你再读,读出这种画面来。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高耸入云的、顶立于天地之间的泰山。
师:体会得真好,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
(男生齐读,很豪迈、很有感觉。)
师:不愧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不愧是顶立于天地之间的泰山。第二句谁来读?
(女生齐读,很有感情。)
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宽广的“江河”。这里的“江”是指我们中国的长江,“河”是指我们中国的黄河。想到这长江与黄河,你的脑海中跳出了哪些词语或者诗句?
生:我的脑海中跳出了“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师:我听你说这两个词语的时候,一点波浪都没有。
生:(很有气概地)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师:就是这样“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江河,请你来读!
生:我想到了一句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师:正是这样磅礴雄伟的泰山,正是这样汹涌澎湃的江河,一起读。
(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这个环节,教师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读出了泰山的雄伟巍峨,读出了长江黄河的澎湃汹涌,把理解与朗读结合起来,用朗读促进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掌握了学习方法,获得了理性的审美感受,这就是读出来的意境味。
三、读出“文化”味
这里的“文化”,是指文言文蕴含的人文内涵。当我们面对经过历史淘洗的经典文言文时,我们总能感觉到其文字背后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也能深深体会到优秀中华经典文化需要我们代代传承。
如《伯牙绝弦》一课的教学:
师:同学们,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
生:俞伯牙,钟子期。
师: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男生一起读!
(男生读)
师: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女生一起读!
(女生读)
师: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
师: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1)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
(生集体激情背诵)
师: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
生:知音。
师:(板书: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将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
生:知音!
《伯牙绝弦》一文,“知音文化”是其语文价值核心。教师巧妙地将课后资料袋按时间梳理成五个节点,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还原故事场景,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诵读,将知音这份情演绎得荡气回肠、酣畅淋漓。这样有情味的诵读,留存在学生心中的,自然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自然就是“知音难觅”,自然就是“要继续怀抱愿望,寻寻觅觅着生命中的知音”了,知音文化的浸润当然就水到渠成了。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篇九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拥有神秘高超的琴艺,民间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传说。尤其是他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列子·汤问》《风俗通义·声音》等多种文献中俱有记载。后来此故事作为“知遇型”故事母体的原型在明清话本和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得到大量的渲染和改编,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诗人以高山流水为喻,来表达自己的知音情结,如唐寅“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等等。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子期死了,伯牙为何非得“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不只伯牙,历史上的琴人因琴友亡故而绝弦不弹者不乏其人。琵琶、古筝等其他乐器也有情志相投者,他们为何没有伯牙这样决绝的举动?
高山流水知音少,不是知音不与弹。这不得不从古琴特有的知音情结谈起。
首先,古琴是一门严肃的音乐艺术,寄托着古人天人合一、征道崇圣的神圣信仰。“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桓谭《新论·琴道》)古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代表三百六十六日。前广后窄,代表尊卑。上圆下方,模拟天地。十三个琴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中间一个徽代表闰月。五条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古琴的命名如“岳山、龙池、凤沼、雁足、天柱”等,涵盖了山、水、天、地、鸟等物。可以说在古琴身上,体现着天、地、人三者在至高境界的完美结合,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
正因为如此,古人对古琴持有神圣的信仰和尊崇,对弹琴规范亦有着严格的限定。《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钟子期提到古琴有“六忌”“七不弹”:忌大寒、忌大暑、忌大风、忌大雨、忌迅雷、忌大雪;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弹奏时必须静心息虑,端庄肃穆,反对弹奏时瞻前顾后、形神支离,认为这样弹奏就会失却琴道的高雅。除此之外,古琴对弹奏的时间地点也很挑剔:月高人静的夜间,古松幽篁的所在,激溅飞瀑的山涧,抑或竹篱茅舍的院落……
其次,琴人们多具有凌俗高洁、凛冽孤傲的个性,他们视古琴为高尚人格的表征,将之作为超越世俗、寄托志向的首选乐器。
嵇康孤高傲岸、耿介刚正,一生与琴为友,看中的就是古琴清高超拔的品格。)快回答○www.kuaihuida.com(他不以俗世权势为尚,追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逍遥和自由,古琴是他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思想得以寄托的最好器物。《晋书·戴逵传》记载“:戴逵字安道,谯国人也。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太宰五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1]宁可琴破也不愿做高门士族的锦衣乐奴,屈身侍奉浅薄无知的高门。从伯牙摔琴谢知音到戴逵的破琴拒做谄媚讨好的王门伶人,俱表现的是历代琴人不媚尘俗、行气如虹的铮铮傲骨。此外,还有方正好义、贫贱不移的萧长夫,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邝露等。明清长篇小说中的琴人多是些高行懿德的贤达之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和诸葛亮、《东周列国志》中的邹忌、《封神演义》中的姬伯等。一些女性琴人也不例外,《林兰香》中蓄有古琴的燕梦卿就是一个处处隐忍克己的贤德之人,作者通过另外两个高人季狸、公明达的评论,表达了对她凛冽超俗的人格不被现实世界所容纳的深切同情和惋惜。《红楼梦》塑造了一群精通琴棋书画的大观园奇女子,而唯独把琴赋予了清高孤傲、目无下尘的林黛玉,作者的用意同样是深远的。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境遇中,黛玉最后人琴俱焚魂归离恨天,其间对自我灵魂的张扬和守护以及对污浊现实的悲剧性抗拒,恰是其高洁清峻之人格与旷世简傲之琴格的绝妙叠合。[2]
再次,古琴是弹奏艺术,更是一门驰骋想象的听觉艺术,对听琴者要求很高,遇到一个好的知音很难。明代琴家冷谦在《琴声十六法》中指出,琴人只有充分地发挥想象,才能“弦与指合”“指与意合”“音与意合”,到达浑然天成之境。徐上瀛《溪山琴况》说:“盖音之于远,境入希夷,非知音而未知,而中独有悠悠不已之志。”优秀的弹者可以使虚堂凝雪、草阁流春,也可以使玄霜降、白鹤临、游鱼出听、六马仰秣……善弹如此重要,善听同样不可或缺。“自非曾是醉翁客,莫向俗耳求知音。”这要求听琴者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想象和琴艺修养,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为知音”(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旷远渊静、放达至精的胸怀和素养,是古琴知音的必要前提。否则,就如《红楼梦》第八十六回林黛玉所言:“宁可独对那青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3]但遇到知音谈何容易!“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罕有知音者,空有流水声”“欲取鸣弹琴,恨无知音赏”。薛易简《琴诀》叹曰:“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难也。”南宋夏珪《临流抚琴图》、元王蒙的《溪山高逸图》等名画俱表达了琴音难觅的悲慨。
对知音的期待是历代弹琴者最为迫切的心灵饥渴,这也决定了知音之间必定倾力相助的原因和必然。《前定录·杜思温》篇讲一个喜欢弹琴的年轻人,深夜临水弹琴时得到一个老鬼的嘉许。出于知音之谊,老鬼冒险冲破禁忌将杜思温的未来前程打探出并秘密告知,再三叮嘱他当化险免灾:“慎勿为武职,当有大祸,非禳所免,志之志之!”很可惜,杜思温无力改变命运的捉弄,最后丧失了性命。
知音的难寻难得、情志的相得相投使得琴人们情感决绝,一旦知音死去就意冷如死、绝弦心灰。“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嵇康死,好友向秀哀痛,从此“绝弦罢流水”以哀悼挚友。“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孟郊在知音包大监死后,从此绝弦不弹。“谁念文园倦客,琴空在,懒向人弹。愁何及,楚天老月,偏是到窗前。”胡翼龙与琴友的情谊堪比痴情男女。子猷和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五子和第七子,两人既是一对亲兄弟,又是一对好琴友。子敬死后,悲痛欲绝的子猷坐在灵床上为弟弟弹琴,月余遂弦断人亡。顾彦先和张季鹰是一对琴友,也是一对情深意切的莫逆之交。顾彦先死后,张季鹰不胜其悲前往凭吊,“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真挚情谊,感人肺腑。
据说,伯牙“摔琴破弦”故事发生那年,子期27岁,伯牙39岁,正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时期。两人素不相识、本为陌路,江湖一见,即因《高山》《流水》志趣相投而相见恨晚,引为知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了解了古琴“知音情结”背后蕴含的丰富复杂的琴文化,伯牙摔琴绝弦谢知音的决绝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古琴文化的浸入及其在古代小说中的文学功能”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52WW1202。)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57-2458.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9篇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伯牙绝弦教学反思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