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灯光》教学设计一等奖【10篇】(《灯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10篇《灯光》教学设计一等奖,希望在灯光教学设计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灯光》教学设计 篇一

一、导入

谈说“灯光”。

二、质疑

1、反复朗读感受1、2两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1、2两段。)

2、从两段文字中提问、质疑:

⑴ 我为什么会喜欢在晚上去天an门广场去走走?

⑵ 广场上千万盏灯为什么都是静静地照耀着……

⑶ 为什么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⑷ 为什么要强调是清明节前一天晚上?

⑸ 听到“多好啊”这声赞叹,我的心头为什么微微一震?

⑹ 我回忆什么?

三、整体感知

师:哪些是回忆的内容?

(3到11自然段。)

师:那么课文12自然段又在写什么呢?

1、由回忆切入到3到11自然段,点拨前呼后应这种写作手法。

2、朗读3到11自然段。

3、概括整个故事:

⑴ 比较详细地复述。

⑵ 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

四、初探,回扣

1、对各个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2、当谈及“多好啊”,引出描写营长言语的段落4到7段:

师:多好啊这几个字在课文哪里也出现过?

(多媒体出示4到7自然段。)

⑴ 生读4到7段落,读懂背后的意思。

师:这里的多好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讲出来的?他看到什么觉得多好啊?

⑵ 找到描写郝副营长看那副画的句子。

(大约……沉思着。)

师:就这么一副普通的画为什么郝副营长看到以后就觉得多好啊?

⑶ 学生补白。

师:那时候没有──没有──没有──他们向往──就如同郝副营长说的──

⑷ 读好郝副营长所憧憬的话。     (理解憧憬。)

师:这样的生活不单单是郝副营长一个人所憧憬的,人们都是这样憧憬的,而如今──

⑸ 带着幸福激动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广场上……感到温暖。)

师:除了这繁华的街灯,我们还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郝副营长却再也看不到了,因为──

五、感动人物

1、朗读8到11段,边读边划下令感动的句子。

2、学生自己说,引导到描写营长壮举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后来才知道……打中了。)

师:是呀,郝副营长点燃的那本书可是他之前所挚爱的呀(看情况☆www.kuaihuida.com☆朗读),而如今,他却把它点燃了,这书一点其实就代表了什么啊?(学生自己补白)代表了自己将暴露在敌人面前,代表了自己将被敌人的机枪射击,代表了──但是郝营长却义无返顾地──

(带着感动、崇敬再次朗读这段话。)

3、由结尾引导到第1自然段品读,读懂光明、温暖。

师: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生朗读在天an门……下)我又想起了这位亲爱的战友。

(多媒体出示,朗读广场上……感到温暖,放音乐。)

六、拓展延伸

师:是啊,虽然仅仅一面之缘,也没说过几句话,但是他的那种高尚的情操已经深入我心,使我回想起来那么亲切,那么(生读温暖),那么现在你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

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想法,并交流。

《灯光》教案 篇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重点讨论: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

师: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地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

(二)分小组自学课文,感悟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回答问题。

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2)交流自学情况:

①突击连的任务就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②战斗打响后,因为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高举起用火柴点燃了的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敌人被歼灭,他却因暴露而牺牲。

师:“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生:就好像有千斤的重量拴在一根头发上,形容十分危急。

师:说得好,那么课文中的“千钧一发”应该理解为什么呢?

生:比喻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

师:对!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然后用一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有:我很伤心,我很感动,我很敬佩郝副营长……

——老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说:你为什么感动,为什么敬佩呢)

其中一生回答说:我想,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后续部队找不到缺口,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点亮光,虽然很小很小,但却比任何灯光都亮,那就是郝副营长啊!这怎能不让我感动啊!

师:是啊,说得太好了!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吧!

师:不管是什么感受,只要是你用心体会出来的就是最有感情的。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师生齐读,再用引读的方式来读)

灯光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题

1、谈话: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今天我们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2、王愿坚在解放战争期间,当过战地记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过渡:预习是考验自学能力最好的途径。昨天,己经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都有认真的去完成,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谁的自学能力最优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以下词语:郝副营长、挺进、、突击、战地、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千钧一发、焦急、璀璨。(个别读全班读)

2、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写为线索?(灯光)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作者以“灯光”的描写为线索,那他又是从哪里的“灯光”入手呢?

三、品读感悟

1、(出示天安门广场灯光图片)请看,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

师:天安门广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那永生难忘、举国欢庆的日子,那激动人心、举世瞩目的时刻,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定格。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多好啊!)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同桌讨论。

4、汇报、交流。

(1)、第一次出现是: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这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引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相机板书:千万盏灯(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①一句“多好啊!”说出了心中的什么感受?(指名读,谈感悟)

相机板书:吊着的电灯(羡慕)

②齐读。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师范读,生读

采用个性演读的方式:

郝副营长眯着眼睛,望着远方说——

郝副营长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兴奋地说——

郝副营长一边抚摸着图画,一边深情地说——

郝副营长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深情地说——

师引读: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希望愿望梦想)

师: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师板书:憧憬)

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愿望实现了吗?他见到电灯了吗?

5、“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他为什么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牺牲了。)

(2)找出文中语句,再读一读。(相机板书:火光指路)

过渡:无论岁月怎样流逝,无论过去多少时间,革命先烈永远在我们心中。

6、“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相机版书:华灯璀璨)

(1)读、悟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引导习作中运用。(副板书:首尾呼应)

(2)体会倒叙的手法。(副板书:倒叙)

小结过渡:同学们,像郝副营长这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壮烈牺牲的英雄还有很多。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容易吗?

板书: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2、拓展: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说些什么?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

如: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

(郝副营长,您虽然没有见过电灯,但您的一颗心却照耀着千千万万的人,您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您真勇敢,我敬佩您!)

过渡:同学们写得多好啊!看来收获不小。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1、引导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畅谈收获。

2、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说说你对“灯光”有什么新的认识。

(灯光象征了幸福生活。)

六、布置作业

1、阅读王愿坚的革命题材小说《小游击队员》,或观看王愿坚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2、写读后感。

《灯光》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 联系上下文和历史背景,理解郝副营长生前说的一段话。

3、 初步感受课文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知道文章倒叙的描写手法。

4、 学习课后的《金钥匙》,继续练习在阅读时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习惯作不同的自读笔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课文二部分三次描写光的段落,尤其第二次写光的七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郝副营长生前说的那段话。

课前准备:

1、课前学生查找1947年左右人们靠什么照明,那时的灯是什么样的?现在的灯什么样的?利用语文天地“畅所欲言”进行交流。

2、老师准备马灯、煤油灯、烛灯图片。

3、查找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

1、 读单元题目导入:今天学习七单元课文《灯光。》。

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王愿坚)

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著名的作家?

2、出示天an门的夜景图:孩子们看,这是——?

天an门的灯带给你什么感受?

3、作家王愿坚每次晚上漫步天an门广场又是什么感受呢?孩子们打开书p80,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雄伟的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老师过渡:让我们心头也带着这种温暖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交流资料。(10分)

1、 这一课有好几个词都容易读错,在学习新课之前我要检查大家有没有和他们交上朋友。孩子们有信心没有?强调“围歼战、夹着、划着、倚着、华灯、璀璨、憧憬”。

2、 现在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灯光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a、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板书:1947、郝副营长、英勇牺牲。

b、哪些自然段在回忆1947年发生的事?

老师小结:3到11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我看见有孩子在做记号了。

c、老师过渡:1947年,那时国家还没有解放,因为常年战争,人民非常贫穷。通过语文天地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那时的人们用马灯、煤油灯、烛台灯照明。

出示各种灯的图:请孩子们看,这些灯发出的光看起来怎么样?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昏暗)

四、细品课文。

老师过渡:孩子们,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让我们的思绪随着明亮的灯光一起回到1947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初秋。

默读第二部分,用“——”勾出写郝副营长的句子,体会郝副营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边读一边根据自己的习惯做不同的笔记,或勾勾画画,或圈圈点点。(战斗英雄、亲爱的战友、爱学习、年轻的)

同桌先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一)、汇报四自然段。(8分钟)

1、你了解到郝副营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知道的?学习第一句。(板书:喜爱学习、英勇善战)

a、学习第四句,还从哪些词体会到他喜欢学习?重点理解“微弱的、破旧的”。引读“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什么样的光看什么样的书?”再读这句。对这句话还有补充的吗?

b、学习第三句。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读书?老师引读:“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一手——,一手——。

c看图理解“交通沟”。孩子们看,这就是交通沟。就在战前的一会儿休息时间里,在战场的交通沟里郝副营长划着火柴却不是点烟,而是看书。多么爱学习的郝副营长啊!

2、训练朗读。这么热爱学习、英勇善战的年轻的战斗英雄,我们应该——尊敬他。那谁能带着这种尊敬读读这几句话,赶快练习练习。请学生读这两句话。

老师小结表扬:你抓住动词读,让老师感觉郝副营长就在眼前一样。

3、 多么爱学习的郝副营长,引读“他注视着——”

孩子们想想他也许在默默地思考什么?(要是咱们也能用上电灯,多好啊!”)

你是怎么知道他是这样想的?(七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书。

老师过渡:联系上下文真好,能让人茅塞顿开。

4、难怪他自言自语地说——(引读)“多好啊!”

自言自语、情不自禁地说该怎么读?训练朗读,老师激qing:读出了向往,读出了对电灯的渴望……

5、 其实啊,郝副营长的想法他已经说出来了,孩子们读读下文就知道了,赶快读读在第几自然段?

6、引导小结自读方法,学习《金钥匙》:刚才孩子们体会得真好,那你们在读书时都做了什么笔记?学生汇报,老师总结介绍课文后的“金钥匙”,让学生学习在自读时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不同文体做不同的笔记。

(二)汇报七自然段。(6分钟)

1、请学生继续汇报写郝副营长说话的句子,谈体会。

2、训练深情的朗读说的话。郝副营长深情地说什么?女生读。什么多好啊?一起读书。

3、当时22岁的郝副营长还没有见过电灯,其实,这是他对未来的——(希望、愿望、憧憬)文中也有一个词,找出来。

憧憬就是——向往。

4、怎么憧憬的?我请一个同学读读这句话,其余孩子一边听一边用“.”点出他说话时的神情和动作,想想从这你又体会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憧憬)

讨论:点出了哪些词?同桌交流交流。联系上下文想两次划着火柴是为了什么,理解“又划着、又望、深情”。

5、多么深情的憧憬啊!拥有电灯让孩子们读书,那是郝副营长最大的愿望。孩子们看这段话,你能给“深情”换个词吗?自己读读想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学生补充句子:他又划着了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能在那样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一边填空一边训练朗读:你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由衷、感动、动情、向往、满怀激qing、含情脉脉) 拿着书齐读这句话。

6、说完,他把头——引读。质疑:孩子们,读到这,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他还憧憬了什么?

老师过渡激qing:是啊,他还憧憬了什么?让我们闭上眼睛,走进郝副营长的理想世界,让我们的思绪飘啊飘,和郝副营长一起去憧憬。在那战争的年代,国家非常贫穷,郝副营长多么渴望能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那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那他还憧憬着有什么样的生活呢?学生汇报。

(三)学习十自然段。(8分钟)

1、你还了解到郝副营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知道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聪明机智)

a、学生汇报十自然段,理解“千钧一发”。

b、战场上,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在千钧一发之时,郝副营长怎么做的,从这你又体会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引读10自然段。(聪明机智)

老师引导:他当时犹豫过吗?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他想起了这样的好方法,毫不犹豫地点燃了书本,从这你体会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她晚几分钟再点燃书本或没想到要点燃书本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c、读到这里,你是什么心情?为什么?训练朗读。(悲伤、悲愤、自豪)多么机智聪明、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郝副营长,我们为他伤心而又为他自豪,男生一起读10自然段。

2、看书上的图,郝副营长正在做什么?

3、他点燃书的火光什么样的?用书中的话回答。

这灯光,一闪,又一闪,是那样微弱,可却为后续部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你用什么词来形容郝副营长点燃的火光?为什么?(生命之火、希望之光)

(四)升华主题。(6分)

1、是啊,正是这希望之光,生命之火,点燃了部队胜利的希望,照亮了部队前进的路,减少了部队无数人的牺牲。

2、填空。现在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了和同桌小声交流。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因为郝副营长_______,所以这一仗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取得了胜利;因为________,所以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牺牲了年仅二十二岁的生命;还因为________,所以今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3、除了郝副营长,你还知道有哪些英雄曾经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牺牲了生命?

4、老师小结:是无数像好副营长一样的人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的好时光。这灯光来之不易啊!这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啊!板书:来之不易。

那现在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现在、我们、珍惜生活,感念。

老师小结:是啊,因为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不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还要感念像郝副营长一样的无数先烈。(放音乐。板书:不但……而且……)

5、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无数先烈们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一起朗读11自然段。

6、师叙述: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难怪文章的开头作者这样写道——(学生读开头)老师过渡:原来作者心头温暖是因为想起了郝副营长。

7、难怪文章的结尾作者又这样写道——(学生读结尾)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天an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了什么样的战友?再读。

四、作业。

1、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悟文中开头结尾句的深刻含义和作者这样安排的写作深意。

2、查找其他英雄的故事来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文章开头、结尾句的深刻含义及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

2、体会作者以灯光为线索的巧妙构思。

3、听写本课生字词,比赛背诵和积累本课的好词和好段。

4、给郝副营长写一封信,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给郝副营长写信。

教学难点是理解开头结尾句的深刻含义及作者以“灯光”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什么样的郝副营长?

2、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一读。

二、品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1、课文以“灯光”为题,文章几次写到灯光?用波浪线勾出来。

2、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3、文章开头结尾写天an门广场的灯,为什么?有什么样的用处?(表达自己对郝副营长的思念)

为什么称他为亲爱的战友?

4、老师激qing:孩子们看,这就是郝副营长。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认识了郝副营长,坐在这样明晃晃的灯光下,你心中一定有别样的感受,此时此刻的你,想对他说什么?赶快拿起笔给他写吧!

学生给郝副营长写信。

a、自主写信。

b、同桌互读。

c、大家交流。

d、评点。

三、作业。

誊写书信。

灯光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计划

一课时

课时一

教学过程

一、教师直接板题,学生读题。

二、学生初步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干,学习作者倒叙的表达方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灯光”的句子。

2、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读一读课文描写灯光的句子或段落。学习文章前后照应与倒叙的表达顺序。

2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灯光”,围绕“多好啊!”感受所今天这种充满光明、温暖的幸福生活。

过渡:

t:我因为什么把“天安门前的灯光”与“插图上的灯光”联系起来的?

3围绕课文的第二个“多好啊!”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体会主人翁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明白“灯光”象征着革命志士对光明而又温暖的幸福生活追求。

4学生读文章8、9、10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战斗的危急与惨烈,从而体会出郝副营长的为革命勇于献身的革命情怀。

t:战斗打响了,而我军遇到了生么困难?(顺便引导学生理解“千钧一发”)

t:不解决这个困难将意味着什么?解决困难的关键是什么?

t: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说说读后有什么感想?

5学生读文章11、12自然段聚集情感,再读文章1、2自然段,然后读课题。说说读后的感想。

三、读文巩固所学。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本课生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本科练习册。

3、预习《为人民服务》

4、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5、连线。

《灯光》教学设计 篇六

【学生视角】灯光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在生活里非常普遍,课文为什么以“灯光”来命题?“灯光”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灯光”的重要含义,进而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教师思考】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是本组教材的略读课文,表达了革命先烈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歌颂了他们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以作者回忆为主线展开叙述,以“灯光”贯穿全文,饱含深情,催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教育的优秀教材。

【重点】抓住人物的表现,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设计特色】仔细品读,体会感情,联系实际,交流感悟。

【信息资料】查阅作者王愿坚的相关资料。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qing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以抒情性的语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奠定学文的情感基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2、介绍交流收集的作者相关资料。

3、渗透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以情引入,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急于读书的欲望,学习目标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努力的方向,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二、自读课文,质疑讨论

1、正确流利的地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组内互检互助。

2、动笔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大胆质疑。

3、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共同梳理提出的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三、组内合作,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讨论在读书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问题。

2、全班合作探究。

⑴ “多好啊”一词三次出现,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⑵ 你对“灯光”的怎样理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是学生表达独特见解,感受的时机,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既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收到了教学活动的良好效益。)

四、感情朗读,联系实际,交流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畅谈学文后的感受。

五、实践活动

收集阅读王愿坚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引起回忆

灯光  “多好啊” 憧憬未来

英勇献身

《灯光》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理解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大家都很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今天我们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的作者是王志坚,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板书课题:

灯光

二、自学课文,布置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查阅工具书。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最受感动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了?

3、小组讨论交流。

三、集体汇报,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挺进:军队一直向前进。

围歼战: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间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突击连:对敌人发起突然攻击,为大部队开路的连队。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起来的短墙。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2、课文讲了这么一件事:

“我”看到天an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故事。在同国民党的战斗中,解放军的好副营长为了找到突破口,在黑暗中用火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而自己却牺牲了。

3、学生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出受感动的原因。不理解的问题题出来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那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那些段落是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⑴ 幻灯显示: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an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① “我”为什么看到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心头会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呢?

② 朗读以上句子。

⑵ 幻灯显示: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幅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附图,默默地沉思着。

从以上句子体会到郝副营长在激战之前心情是很平静的,才会去看书上的插图。从他的“沉思”中体会到他对光明的向往。

⑶ 幻灯显示: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① 引导学生谈体会。

② 指导朗读以上句子。

⑷ 幻灯显示: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① 引导学生谈体会。

② 指导朗读以上句子。

⑸ 幻灯显示:

在天an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从以上句子体会到“我”对战友的深切的怀念,并决心不忘过去,发扬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

五、思考

细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在书旁写上批注。

1、学生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写上批注,同桌也可以进行交流。

2、集体讨论汇报:

⑴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⑵ 第一次出现是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时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an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可能想到的是今天我们的祖国富强了,人民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二者一切,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由此引起了战争时代的回忆。

⑶ 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等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郝副营长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一本破书上的一幅插图,图上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等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可能想到的是:图上的孩子能够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读书时多么幸福啊!而我却还没有见过电灯,要是也能用上电灯,那该多好啊!

⑷ 第三次出现,是在郝营长憧憬未来时说的。他说这句话时,看到的还是那本破书上的插图。可能想到了,如果革命胜利了,我们也能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3、指导朗读课文,文中三处出现“多好呀!”句子的段落。

六、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七、交流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八、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yóu qí jī liè zì yán zì yǔ qiān jūn yí fà

(  ) (  )(   ) (   )

wēi ruò zàn tàn zhù shì

(   ) (   ) (   )

zhèn tiān dòng dì jiē èr lián sān huá dēng

(   )(   ) (   )

2、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由天an门广场上的_____想起了一个有关_____的真实故事。在同_____军队的战斗中,“我”的战友_____为了找到突破

口,在黑暗中用火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方的路,而自己却_____了。

3、把你学习《灯光》一课后的感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看到:千万盏灯

引起回忆 听到:多好啊

来到郝营长身边

对未来无限憧憬

灯光 回忆往事 高举点燃的书照明

献出宝贵生命

怀念战友

教学设计:《灯光》 篇八

一、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稚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练习缩写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具准备

书写缩写课文范例的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围绕课后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他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把课文分成三段,怎么分?(第一、二自然段为一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一段,中间部分为一段。)

3.指名按分的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把这一段分成三层,想一想,每一层的主要意思;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为三层。(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是第一层,第八、九自然段是第二层,第十自然段是第三层。)。

(4)请三名学生分三层朗读课文,每人朗读一层。

四、指导理解第二段的内容。

(1)指名说第一层的内容。(大致内容是)在围歼战开始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上的插图,看得那样人神。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的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他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三层的内容。(内容大致是,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失败的可能,情况非常危急。就在这个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指了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这次围歼战获得了完全的胜利,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葬了郝副营长的遗体。)

(3)指名说说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事。

五、布置作业

1.准备缩写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思考练习第二题,复习课文内容练习缩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朗读全文。

2.指名说说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事。

二、指名理解“思考·练习”第二题。

1.讨论:“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革命胜利后的和平时期,“我”在清明节晚上到天安门广场散步,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对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的赞叹:“多好啊!”第二次是在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之前,郝副营长在交通沟里、借着火柴的微弱亮光看书。看到书上画的电灯,说出了“多好啊!”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和我在交通沟里谈话时,说到革命胜利后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该多好啊!”)

2,讨论:他仍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对学生讨论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只要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清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三、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名读“思考。练习”第四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第二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1947年初秋;二是那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四、学生做缩写练习,教师巡视了解缩写情况(用10~15分钟)

五、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六、挂出写有缩写范例的小黑板,供学生修改参考。

缩写范例

1947年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准备围歼国民党军57师。战斗开始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书,憧憬着未来)战斗打响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却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牺牲了。)

七、学生根据范例修改自己的缩写。

分辨事物和联想

(读写例话)

教学要求

学习分辨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这些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例话,初步了解例话的主要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默读例话,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讲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第二自然段以《月光曲》这篇课文为例,具体说明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第三自然段讲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对阅读和作文都很有好处。)

二、指导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学习怎样分辨事物和联想

1.提出自学要求: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对照《月光曲》这篇课文想一想,《月光曲》这篇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内容是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月光曲》中的事物和联想。(先让学生充分自由发言,再引导学生总结出例话中讲的三层意思:贝多芬由在茅屋里见到的事物而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皮鞋匠由所听到的琴声而联想到大海的动态变化;皮鞋匠由妹妹的表情联想到妹妹仿佛也看到了大海。)

三、联系本组其他课文,加深理解

1.《菩萨蛮大柏地》一课中,哪些是作者见到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作者看到的是彩虹、雨后斜阳下“关山阵阵苍”的景色,还看到当年“廖战”留下的弹痕。作者由看到的这些事物,想到了那次激烈的战斗;想到那累累的弹痕,把关山打扮得更加好看了。)

2.《灯光》一课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和背后传来的“多好啊”的赞叹声,是作者接触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对郝副营长牺牲经过的回忆,是由接触到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四、小结

以后读书,就要像这样,注意分析文章里讲的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五、布置作业

预习“基础训练2”。

《灯光》教案 篇九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要求做到正确、流利,画出不懂的词语,想办法理解。

2、我会读:战地 突击 歼灭 陷入 憧憬 阻击 点燃 性命 焦急

3、再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的。事。歌颂了 ,说明 。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

(1)“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找出来。

(2)这句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3)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读“这一仗……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体会“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生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的含义。

四、感情朗读,领悟写法。

读课文第一节与最后一节,想一想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课堂作业。

作者用“灯光”作为课文的题目有什么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灯光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录音带、幻灯片。

教学方法:

读、思、讲、议、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1.导语:《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2.通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词。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思考,互相讨论。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积极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事物——看(灯)

灯光联想——往事

事物——想念战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10篇《灯光》教学设计一等奖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灯光教学设计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