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里的9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98页练习十八6、7、8、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2.通过动手画垂线和平行线,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过直线外的`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教师: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相交和平行,其中垂直是相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怎样的相交才是垂直?

学生:相交成直角就是垂直。(板书:相交成直角)

教师: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学生动手操作,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范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然后学生比对是否和老师画法相同。

教师:当两条直线垂直时,它们的交点叫什么?

学生:垂足。

教师在黑板上相应位置标明垂足,同时要求学生也在所画的图形中标明垂足。

教师:那什么又是平行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教师板书:永不相交)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

学生动手操作后,展示优秀作品。

以上环节完成后,形成如下板书:

二、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数学书98页6题。

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到台上视频展示台上或上指一指,说一说。

2.数学书98页7题。

同桌交流后,上台在视频展示台或上指一指,说一说。

3.数学书98页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到视频展示台或上汇报展示,说说自己的操作步骤。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数学书98页9题。

学生小组交流后,上台指一指,说一说,最后展示互相垂直的线。

2.数学书98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完成后,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最后展示:平行线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87~88页)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温度的情境,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帮助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直观显现,就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学生可比较容易的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学情分析:

学生经常从实际生活、电视中接触温度,对温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零上与零下的区别,在实际中怎样表示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比较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连一连、排一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零下温度高低的方法。

3、通过小播报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存在着较大差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资源利用:

电子白板课件 温度计 温度计示意图 一杯冰水 一杯温水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听老师描述两幅情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这两种情景,听完后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树上吵着,尽管街上的行人撑着太阳伞,尽管人们已经穿的短袖、短裤,尽管人们嘴里还吃着冰淇淋,可是额头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着。

情景二:寒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人们穿上了棉袄大衣,戴上了棉帽手套,还围上了厚实的围巾,但是街上的行人依然紧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2.指名说感受。

3.引入课题:冷和热就是温度在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温度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 温度的表示方法

1.听一段视频播报,明确要求:用彩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西安、新疆这两地的气温。

2.播报:西安8℃至13 ℃;新疆-4℃至5℃。

3.教师巡视梳理学生的表示方法。

4.展示、交流、比较几种表示方法,优化得出“+、-”。

①这个“-”在这里表示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

师引导生观察比较得出,用一个正负号就把零上和零下这两种相反

意思表达来,这就是数学所特有的简洁美!

②这里的“-”不是减号,叫负号,读作:零下1摄氏度或者负1摄氏度。那零上9摄氏度该怎么表示?(在5℃前写+号)这个+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它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5℃ -4℃ 正号 负号

③通常的5℃前面写不写“+”?

归纳出: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谈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温度?

(1)冰箱门温度显示 ,认识温度单位:摄氏度 ℃

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认识温度计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温度计)

小小的温度计竟能知冷知热,简直太神奇了,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它?(想)

(1)各种温度计,让生了解不同样式的温度计。(课件出示)

(2)投影出示常用的测量室温的温度计,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温度计上都发现了什么?

(3)指名汇报

①温度的单位℃ ②红色液柱,会升高下降

(二) 练习读写温度

1.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出示课件)15℃、0℃、-15℃

2.同学们会看温度计了吗?(利用屏幕幕布功能依次出现三个温度计。)

指名依次先说出并写出三个温度计上所示的温度。

随机比较这三个温度,说说谁、谁最低。

(三)感知温度

1.出示温度计示意图

(1)指名让生分别读出零上和零下的一些读数。

(2)通过闭着眼睛试着说温度计上的读数这一活动,让生初步在头脑中建立温度计模型。

(3)教师给出以下温度,以0℃为基准,让生用手比划是零上温度↑或零下温度↓。

8℃   -5℃   15℃   -15℃   -20℃

2.测温度

(1)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温水,一杯冰水混合物。

(2)先估计它们的温度,再用两个温度计同时测量两杯水的温度。

3.认识0℃

(1)问一名学生:你今天带了几支钢笔?(0支)

0什么意思?(表示没有)

那么0℃表示没有温度吗?

(2)指名谈谈对0℃的认识。

(3)小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任何物体都有温度。0摄氏度只是温度中的一个值,也是天气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在物理中表示冰的熔点。大于0度,冰开始融化为水,小于0度,水开始结冰。

科学家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读作: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4.用线把对应的温度连起来。(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

零上12摄氏度 零下10摄氏度 零摄氏度 零下16摄氏度

-10℃ +12℃ -16℃ 0℃

(1)先让生读出第一行的温度。

(2)指名汇报连线。

5. 读温度,使学生知道同一时间段我国南北方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大家刚才表现的都很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带大家到哈尔滨市的冰雪节看看。(课件出示)

哇!大家都为冰雕世界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感到震撼!

(1)那一天哈尔滨市的气温是多少呢?其他城市气温又如何呢?请看屏幕。

这是老师收集到的那一天几个主要城市的温度,谁能当一下播报员,把这天的天气情况向全班同学播报出来?(国家地图)

(2)让学生当小播报员播报。(利用白板的探照灯功能)

(3)通过比较部分南方和北方城市的气温,知道同一时间段我国南北方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巩固练习

1.估一估

(1)出示我们当地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片,与合适的温度连线。使学生知道我们当地不同季节的气温情况。(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连线)

夏天短袖 毛衣外套 棉袄棉鞋(冰雪)

-8℃   36℃   19℃

2.比较-5℃与-20℃两个温度的高低。(出示教材88页练一练一的情境图)

指名交流汇报。

3.下表是天气预报给出的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的气温。(课件出示)

(1)北京与沈阳哪个城市温度高?

(2)把这5个城市的气温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指名让学生排列)

< < < <

四、拓展延伸

指着板书:新疆气温5℃,最低气温-4℃,它的温差是多少?

(1)借助温度计示意图,让同桌讨论。(2)交流汇报。(3)归纳方法。

五、课堂小结

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查资料搜集了解一些其他物体的温度。

(如:月球表面的温度、太阳表面的温度、一些金属的熔化温度等)

2.生活中除了有的温度带有“-”号,你还见过带“-”的数吗?

搜集一些下节课交流。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

教学难点: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到过旋转与平移吗?请大家说说。

以前我们都学习过哪些角?

二、探究新知

1、用自己的旋转学具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锐角、直角、再旋转到一个平角、周角。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平角和周角有什么特点?

3、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角,平角和周角及它们的特点。

三、试一试

1、说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

2、出示P22的2,图中是围绕哪一点转的?

四、练一练

1、让学生做P22的1;

2、在钉子板上做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五、课后实践

回家观察,除了钟表外,还有别的计量表,它们是否也有和钟表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围绕哪点转的。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钟表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26页例1及练习四的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分析研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和调查了身边一些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谁来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

(学生自由发言:邮政编码,车牌号,身份证,电话号码,门牌号,银行帐号……)

教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资料,多媒体? ?

[点评: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数字编码的问题。

二、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和邮政编码的作用

1。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

教师:同学们寄过信吗?

(多媒体出示例1的信封)

教师:这封信是寄往哪里的?

学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的。

教师:你们谁知道左上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右下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寄信人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学生:左上角的这组数字是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右下角的这组数字是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教师:那你们了解邮政编码每个位置上的数字表示的什么意思吗?

学生1:邮政局的阿姨说,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6位数,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地方。

学生2:……

[点评: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编排有什么规律?学生知之甚少。为此,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这是我们重庆市巴南区部分乡镇、街道的邮政编码,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邮政编码有什么规律?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乡、镇街道?

巴南区石岗车站401348 巴南区一品新街401349 巴南区鱼洞镇黄溪路401320

巴南区南彭镇南湖路401347 巴南区圣灯正街401349 巴南区百节百正街401322

巴南区界石镇界新街401346

学生1:我发现这些邮政编码的前面4位的数字是一样的,都是4013。

学生2:我发现他们的后两位数字不同,这两位数字应该代表巴南区不同的乡镇、街道。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重庆市部分区县的邮政编码。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区县名 邮政编码

渝中区 400000

江北区 400000

南岸区 400000

大渡口区 400000

沙坪坝区 400000

九龙坡区 400000

北碚区 400700

万盛区 400800

双桥区 400900

渝北区 401120

长寿区 401220

巴南区 401320

綦江县 401420

合川市 401520

永川市 402160

江津市 402260

大足县 402360

荣昌县 402460

学生1:我发现前两位的数字是相同,都是40开头。所以我想40应该代表重庆市吧。

学生2:我发现第3、4位应该代表各区、县,00代表的是市区,而07,08,09,11,…,24这些代表县。

学生3:通过观察,我猜想其他省市中,邮编的前两位的数字是不相同的。

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其他省市的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

太原 030000

沈阳 110000

上海市 200000

大同 037000

大连 116000

天津市 300000

阳泉 045000

鞍山 114000

重庆市 400000

长治 047100

抚顺 113000

石家庄 050000

长春 130000

哈尔滨 150000

保定 071000

吉林 132000

齐齐哈尔 161000

教师:通过以上观察,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1:现在我发现邮政编码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

学生2:我发现直辖市的邮编第二位都是0,例如:北京是100000,上海是200000,天津是300000,重庆,400000。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吗?

学生:前两位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位的数字代表市(地区),第4位的数字代表县(区),后两位代表乡(镇)。

[点评:向学生提供大量的邮政编码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邮政编码6位数字表示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2、邮政编码的作用。

教师: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1:每天邮局的叔叔、阿姨要收到许多寄往全国各地的信件,有了邮政编码后,就可以使用自动分拣机按照邮政编码进行自动分拣,不用叔叔、阿姨进行人工分拣信件,累得满头大汗?邮政编码能使大家尽快地收到信。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呢?

[点评:该环节让学生明白邮政编码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分拣信件速度慢、费时又费力的矛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社会需要的关系。]

三、认识身份证编码

(师生游戏)

教师:拿出你课前搜集到的家人的身份证号码,随便给老师一个我就能猜出他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和那个地方的人,相信吗?试试看?

学生读身份证号,老师猜测,学生判断验证。

学生惊叹,跃跃欲试。

教师: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

学生:我查阅了资料。身份证的前两位上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4位的数字代表市,第5、6位的数字代表区县,第7~10位的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11、12位的数字代表出生月份,第13、14的数字代表出生日子,第15~17位的数字代表编号顺序号,末位加了个检验码。但倒数第2位的数字双数代表女性,单数是男性。

四、完成练习四第二题。

教师:你们打过长途电话吗?

学生:打过,打长途电话要拨区号。

教师:你知道我们重庆的区号吗?

学生:知道,是023。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区号?

学生:北京是010,上海是021,天津是022……

教师:你熟悉的电话号码有哪些?从中你还了解了哪些信息?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体会?你认为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上册数学教科书P.58例4及练习九。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引入新课

1、口算:20×40= 130×50= 100×90= 2100×3= 3000÷6= 4×23= 2100÷7= 28×3=20xx×7= 50×6= 800×5= 720+58=

2、估算:89×30 32×48 43×22 35×19 24×39 63×29 71×80 52×683、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

学习目标: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二、指导自学

1、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三、学生自学

1、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2)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3)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检测自学效果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718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

四、达标检测

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cm,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a1800米b1200米c1500米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六、课堂作业:第63页8、9、10、11、12。

七、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P56——P70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课时

第一环节 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 垂直

1、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

(三)巩固发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平行:a∥b 垂直:a⊥b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教材说明。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二)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学生观察统计表,完成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学生展示统计图。

(六)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1)学生观察统计表。

(2)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学生展示统计图。

2、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104页3、4、5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①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②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

①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②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

①小组合作探索

②小组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③根据组里统计的结果计算出全班的结果,扩展到全年级和全校情况。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

2、节约日常开支,减少邮政压力等。

3、汇报交流:做环保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问候,宣传节约用纸,计划自己平日节约用纸的方案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认识1度的角,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三个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大家都玩过!想玩哪个?

生1:第三个,这样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个,我想滑的慢一些,我会害怕

师:观察一下,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它们的角度不同?原来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们一般以2号滑梯为标准,今天这节课我们以2号滑梯所形成的角∠1为例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书)

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测量标准要统一,为“度”的出现作准备

师:∠1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学具来表示它的大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和一些学具,在1号学具袋中,请小组长打开,小组合作,借助学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

师:量完了吗?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你是怎样量的?

生边操作边解说: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们这个方法非常好,老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角顶点边)

师:得到是结果是:3个(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吗?

生:2个。

师:还有吗?

生:1个

师:我们测量的都是∠1,但测量结果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小角举起来看一下

生:我们用来测量的角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测量同一个角的结果不一样,要想获得统一的测量结果应该怎么办?

生:用同样大的角来量

2、引出半圆

师:好主意!下面我们采用统一的标准角在小组内再来测量∠1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角就放在2号学具袋里,请小组长打开

生操作测量

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能边操作边解说吗?

生: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哦,你在测量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指板书)角的顶点与量角工具的顶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一边对齐!谢谢你的交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钝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几个这样的标准角吗?谁到台上量一量?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我刚才注意到这个同学在测量这个角时,把这个半圆又展开了一部分,(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三个小角不够了

师:你真聪明!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个角,大家看这是个什么角?(生:平角)谁来测量一下这个平角?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把这个半圆全展开了!数数你的测量结果

生:8个

师:操作非常规范,请回

师:我们刚才用统一的标准角测量了几个角的大小,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在测量每一个角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了些什么?

生: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展示:这些同学都把角的顶点对齐了半圆的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中心点(板书),我们刚才说了,测量时角的哪一部分和中心点对齐?(生:顶点)

师:看来这个量角工具真是方便啊,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个工具搬到课件上,再用它来量一个角(课件展示,一锐角不能量)老师也注意到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工具的中心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这条线对齐。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这个角,同学们觉得合适吗?(不合适)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

生:把半圆多折几次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对吗?

3、引出并认识量角器

师:你的想法真好,已经非常接近科学家们的思想了!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记作1°(板书)我们来看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课件演示)你还能再找一个1°的角吗?

生1: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线到101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师:你能找一个3°的角吗?

生:0刻度线到3刻度线之间就是3°的角

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个3°?

生写

师:你写的真规范,请回

师: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如果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时猜测一下0°刻度线与角的哪一部分对齐?

生:角的一边(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下刚才那个角的度数。

生:39°

师:你是怎么读的?根据角的哪一部分读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条边

师:好方法!老师帮你记录下来(板书:另一边度数)

师:再来尝试一下(课件出示两个角)

生读数

师:在3号学具袋中就有一个量角器,请同学们打开,仔细观察手中的量角器与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一圈数

师:哦,也就是量角器有两圈数字,观察手中量角器这两圈数字有什么区别?(屏幕给出内刻度线)

生:内外圈数字相反

师:也就是说:外圈从左向右顺时针数内圈从右向左逆时针数

师:多了一圈数字,也就多了一条0°刻度线,为了区分,我们把中心点左边外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外0°刻度线,把中心点右边内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内0°刻度线。

师:大家对量角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读出下面这几个角的度数呢?请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师:你是怎样读数的?读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我读的是内圈刻度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130°

师:这个钝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小组讨论一下。

师:大部分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角的一边对齐外0°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就读内0°刻度线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借助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5、用量角器测量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量角时注意到了什么?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生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想不想亲自量一量?(想)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这张练习纸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练习卡上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开口不同,边长不同)开始!

学生开始测量

师:都测量好了?谁来交流一下测量结果?

生:这个直角是90°,这个钝角是130°,这个锐角是60°这个平角是180°,这个周角是360°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这个钝角的测量过程

生:把量角器转一下,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所以是130°

师:你能再演示一下这个周角的测量过程吗?

生:转半圈是180°,它转了一圈就是两个180°,也就是360°

师: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等于四个直角(师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师:谢谢你聪明的小伙子

师:回忆一下刚才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步骤?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师补充板书)

师总结:这位同学总结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测量角时,就应该注意到这几点(指板书),也就是: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7、画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量角器除了量角还可以画角呢!想试一下吗?(想)请尝试着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

生尝试画角

师:谁上台来交流一下?你能把你的画角过程演示一遍,画一个40°角吗?

生:我先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线,在40°的地方点一个点,在连起来

师:操作非常规范

师:我们一起回顾刚才的画角的过程(课件)

首先确定角的顶点,它与谁对齐?

接着确定角的其中一条边,它与谁对齐?

然后确定角的另一条边

最后把顶点与这一点相连,我们画的这个角就是一个40°的角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出色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训练

师:最后有几个问题需要在课下认真研究一下用这个坏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九

教学课题:

周长和面积的对比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小数七册教材第101页例题、做一做,练习二十七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正确区分、理解、掌握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IP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修改),学生各准备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⒈.知识竞答

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什么叫做面积?

⑵已学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与之对应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判断计算的对错。(CAI)

3.导入课题:周长和面积的对比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⒈.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⑴指出数学课本封面、手帕的周长和面积。(实物、CAI)

⑵指出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

2.讨论研究,教学例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⑴出示例题及想一想,分组讨论并尝试计算。(CAI)

⑵抽生汇报,相机板书

区别、周长、面积

①概念:四条边的总长、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②计算方法:(长+宽)2 长宽(4+3)2=14(厘米)43=12(平方厘米)答:周长是14厘米。

答:面积是12平方厘米。

③计量单位: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3.教学例2

求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CAI)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抽生板演,全班齐练,引导学生区别两个44表示的不同意义。

三、反馈调查

P101做一做第2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9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