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优秀9篇(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9篇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写作思路。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提问。

搜集、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蝙蝠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谜语,请听。小老鼠,真稀奇,俩只翅膀像层皮,白天躲在屋檐下,夜晚出来吃东西。谁猜? (蝙蝠)

出示蝙蝠的图片,指生介绍,(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大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

出示雷达的图片,师介绍: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再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一)默读全文,提出问题,梳理清单

默读课文,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记录下来。

小组交流,整理问题清单。

(1)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2)为什么飞机能在黑夜中安全飞行呢?

(3)科学家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

(5)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6)这些实验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7)蝙蝠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呢?

(8)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9)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10)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11)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12)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梳理问题清单,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不一样,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有的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

看看问题清单,哪些问题是针对全文的?哪些是针对课文一部分内容提出的?

(二)解决问题,品读重点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1)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

①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

请同学们朗读有关句子,想象蝙蝠夜行的高超本领)

②为了弄清楚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试验顺序试验准备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试验证明第一次在一间屋子里 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系了许多铃铛。蒙上眼睛铃铛一个没响,绳子一根没碰到。夜间飞行和眼睛没关系。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塞上耳朵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夜间飞行和耳朵有关。第三次封住嘴巴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夜间飞行和嘴巴有关。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样口耳配合起来夜行探路的?(先同桌讨论,再回答问题,师画示意图)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④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自读第8自然段,设计雷达探路示意图。

(2)针对课文写法提出的问题:

①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写到了飞机夜航,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说明了飞机能在黑夜里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②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第一次是详写,第二、三次是略写。略写了实验准备。试验准备是同样的,试验结果也是同样的,就不需要重复地写,这样语言更简洁。)

(3)针对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

①科学家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科学家从这个秘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雷达探路的道理是从蝙蝠夜行探路的道理得来的,所以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②你知道人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还发明创造过什么?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常见飞行器的飞行动力。

科学探究:

在了解飞行器发明史中,探究常见飞行器的飞行动力。

科学态度:

始终保持对飞行器的研究兴趣。了解人类的好奇是飞行器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飞行器。

教学难点:

了解常见飞行器的飞行动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引入

谈话:飞向太空,飞出地球,探索浩瀚的宇宙,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为此,人类发明、制造出了各种飞行器。你们知道图片上的飞行器是什么吗?

小结:是的!图片上的是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进入太空的过程。这些都是人们为了探索宇宙而制造出的飞行器。

2.聚焦问题

提问1:飞行器是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器械或装置,是人类飞离地面,飞向太空的重要工具。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飞行器吗?

提问2:你们认识这么多的飞行器,那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飞上天的吗?

谈话:人类是怎样飞上天空的呢?飞行器是如何发展的呢,那么我们一起沿着前人的脚步,认识飞行器发展的历程。

二、科学实践活动:飞行简史

1.畅想阶段

谈话:自古以来,行走于地面的人类一直向往着在天空翱翔。古代人类在艰难的生活和生产中,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所以就有了“嫦娥奔月”、“蜡制羽翼”、“飞车”、“飞毯”等神话传说?。可以说人类征服天空的历史是从神话故事开始的。

提问:如果你是古人,你也会产生这样的想象吗?怎么会想到这种腾云驾雾的本领?又怎么会想到长出双翼或者自己装上翅膀就可以自由翱翔呢?

小结: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你们觉得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看来这些神话故事不是古人没有来由的,随意编造出来的。而是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生活,顺应自然规律合理想象出来的。

2.模型阶段

提问:人类天生没有翅膀,于是就有人开始尝试做出类似翅膀的模型让它飞行。这就出现了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你们猜是什么?

学生:风筝!

①观察风筝——鸟类模型

提问:是的,我相信同学们都猜出来了,这就是中国的风筝!请大家仔细观察,风筝为什么会做成这个样子呢?(出示图片)。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准确。风筝就是依靠天然的风力、借自然空气动力原理飞行的飞行器。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最初对飞行的研究就是从模拟鸟类的形态开始的。

②孔明灯--依靠空气浮力上升

提问:人类在制造飞行器的初期,除了模拟鸟类的形态,还做了哪些尝试呢?大家请看视频。(播放视频)你知道这是什么飞行器吗?学生:孔明灯。

追问:孔明灯是怎么飞上天的呢?

模拟实验:放孔明灯

安全提示:加热时注意安全。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聪明的中国古人发明了孔明灯。这与500年后的出现的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几乎完全一样。

3.冒险阶段

导语:像孔明灯、风筝这样的物体飞上了天空。后来人们就想:如果将它们做的够大、够结实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将人带上天了呢?据此,人类就发明了热气球和滑翔机。我们来学习相关资料:

1783年,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成功制成了可以载人的热气球,同年,罗奇埃乘坐这个热气球在凡尔赛宫上空飞行了25分钟,人类真正开始了“空中时代”。

1849年,空气动力学之父英国乔治凯利制造了一个三翼滑翔机,并让一个10岁小孩坐着它从山顶滑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滑翔系留牵引飞行。

1893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李林塔尔发明了自带动力滑翔机。从1891年至去世时的1896年,他用16种不同形式的滑翔机进行了差不多2000次飞行实验。1896年8月9日,当他在进行一架单翼滑翔机试飞时,突然一阵大风将机头高高抬起,滑翔机在15米的高度失速了。李林塔尔重重的摔到了地面上,第二天在德国柏林的一家医院不幸去世。

小结:人类这种大胆的冒险行为,因为缺少强大的理论基础,大多落得非死即伤的下场,但确为飞行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深入研究阶段

(1)飞机(固定翼)飞行动力

导语:科学家乔治凯利指出人类飞行器不应该单纯模仿鸟类的飞行动作,而应该用不同装置分别实现升力和动力,这为今后飞机的发明指出了方向。

①世界第一架飞机

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谁发明的?

②机翼翼型

提问:飞机庞大而沉重的身体是怎么攀升到空中,并能保持在空中飞行呢?

提问:一般的飞机机翼是固定不动的,属于“固定翼”。那它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呢?(出示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机翼,你有什么发现?

讲解: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下,这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出示图片)我们将这个剖面形状,称为翼型,也称翼剖面或叶剖面。对于不同的飞行速度,机翼的翼型形状是不同的。

提问:那机翼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③飞机升力

(固定翼)

设计实验:那怎么证明你的想法呢?

过渡语:?那就按照同学们的方案进行实验吧。

实验:播放两架飞机飞行状况实验过程

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试飞,你们发现这两架飞机的飞行状态是怎样的?

小结:看来飞机的翼型有助于产生飞行所需的升力。那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又是怎样研究的,我们来看一看通过研究有什么发现?

小结:其实我们也可以在风筝和滑翔机身上看到同样的设计。飞机升力的产生与翼型密不可分,但实际中升力的产生是非常复杂的,它与飞机整体的气动外形、飞机姿态和飞机附近气流都有关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为了飞向天空,除了飞机还发明了哪些飞行器呢?

(2)“竹蜻蜓”(旋翼)的飞行动力

提问:那你知道“竹蜻蜓”是怎样飞起来的呢?

讲解:工程师受竹蜻蜓启发,设计了直升机。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分为单旋翼和双旋翼直升机。

(3)扑翼机(扑翼)的飞行动力

(4)飞艇(可控飞行)

5.探索宇宙阶段

提问:自从人类飞起来以后,就开始向人往神秘莫测的天际,浩瀚的宇宙。为了飞离地球,人们又做出了哪些发明创造?

提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飞行器?

三、总结延伸:了解不同类型飞行器的飞行动力

谈话:人类从最初的上天升空的遐想开始,至今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大体发展过程是从风筝、滑翔机、再到飞机,尤其到近现代时期,随着各种高科技的综合发展,最后发展成为今天人们看到的航天飞行的宇宙飞船等。认识了这么多的飞行器,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一下分类。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分类呢?

过渡语:那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分类的吗?我们看一下学习资料。

结束语:飞行,是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个挑战,也是人类从有史以来就不断追求的一个夙愿。飞行器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人与宇宙之间的距离,未来会怎样发展,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希望本课内容对你们后面设计和制作飞行器有所启发。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自由选择区域,不断丰富运动经验,提高运动水平。

2.培养幼儿在体操活动中做到协调一致,遵守纪律优良品质,增强集体观念。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滑板若干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四纵队——大圆——十字开花——八路纵队——四纵队。

(2)做韵律操,随着音乐跟教师做滑板操。

上肢——体侧——下蹲——体转——腹背——跳跃——整理运动

2.自由探索玩法

教师:小朋友,你们个个都很能干,现在请你们以自己为单位,自由探索滑板的玩法,看看谁是聪明能干的。

幼儿分散四处自由探索玩法

3.幼儿分区域玩。

(1)看教师每个区域示范一遍。

(2)教师讲解规则、要求

① 要每个区域都玩到,并且要做好标记

② 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③ 热了及时脱衣服。

(3)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① 穿越封锁线

②划小船

③撑脚滑行

④绕圈滑

⑤单膝跪着滑

⑥仰卧滑行

4.游戏“地面飞行”

幼儿将滑板紧贴腹部,以双手轮流替换向前滑行,以先到目的地为胜利者。

5.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整理滑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的兴趣和热情度都很高,他们仿佛更喜欢这些活动,这些活动对自主创造性高的一些幼儿来说,相对于比较简单,而且他们更喜欢去帮助那些不怎么会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多的准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锻炼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

如何写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推荐 篇四

为及时处置医院节假日及夜间突发事件,保证节假日及夜

间工作医院正常运行,根据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1.负责处理医院节假日及夜间医疗、行政、后勤和其他时间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签收处理来文、来电,收发传真等,办理上班时间未办事宜。

2.负责督促检查医院非工作时间临床、医技及后勤工作,负责医疗救护用车的调派,保证医院非工作时间正常医疗工作秩序。

1.一线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所有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备班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接到指令,迅速到达指定现场。

2.节假日及夜间如发生紧急、重大情况及突发性医疗事件,各科室应及时向医院总值班(内线电话3170、手机600006)汇报,总值班应及时报告值班领导或分管领导,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集中力量解决临时发生的问题,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处置。

3.各小组应在总值班和各小组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4.总值班人员及时跟踪和报告事态发展情况,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并及时进行编辑整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如有重大事件须经院领导同意并签发后在2小时内报告市相关主管部门。

(1)《紧急事件管理计划》

(2)《消防应急预案》

(3)《停水应急预案》

(4)《停电应急预案》

(5)《地震应急预案》

(6)《防汛抗台应急预案》

(7)《电梯事故应急预案》

(8)《突发群体性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9)《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10)《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预案》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一、识字导入

1.教师板书“我会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会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提问角度: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2.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利用问题清单,发现提问角度:“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看来是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让我们去分享更多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罗列问题清单。认真阅读自己小组的问题清单,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如何写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推荐 篇六

1 目的

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促进员工遵章守纪,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2 范围

明确值班管理职责,规范值班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级值班人员。 3 职责

3.1公司值班领导负责夜间各级值班人员的管理工作及考核。

3.2根据各级工作职责范围,做好夜间生产管理,行使生产调度职能,负责夜间生产的组织、落实,负责生产、设备故障的组织、抢修和对外工作联络。

3.3负责生产、设备、质量、安全等事故的指挥、组织、处置,并逐级上报。期间有权调度公司人力、物力等资源。

3.4加强夜间巡查,全面掌握生产运行状况,督促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程和劳动纪律,纠正违章违纪并进行考核。

3.5对值班过程发现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要及时组织处理,暂时不能处理的做好防范和监控,确保安全生产。

3.6与岗位员工交流、沟通,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宣传公司文化及经营理念。

3.7调度会上通报值班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

4 值班体系

4.1公司级值班领导一名。

4.2部(工段)级值班人员一名。

4.3电仪维修、机械维修工员各二名。

4.4高压电力运行工一名。

4.5物资供应及仓库值班各一名。

5 值班时间:

当天白班下班至次日8:00。

6 值班巡检频次

6.1公司级:白班下班—23:00;凌晨1:00—4:00;凌晨4:00—7:00;在生产系统范围内各巡检一次。

6.2部、工段值班:每运行班全面巡检至少两次以上;主控室、丙酮贮槽区等重点区域、部位,每运行班至少进行一次专项安全巡检。

6.3机械、电仪维修工:生产系统范围内每运行班至少巡检二次以上。

6.4高压运行工:生产系统范围内,每运行班至少巡检二次以上。 7 管理人员值班规定

7.1 值班巡检应持“巡检卡”逐岗巡查,并由岗位操作工在值班巡检卡上签名确认。

7.2发生生产异常情况,视具体情况该上报应迅速上报有关领导。

7.3做好值班日志的填写,并将值班情况汇报至单位主要负责人。

7.4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值班的,由单位负责人安排其他人员代替。

7.5值班期间禁止离开厂区,因故需离开必须经公司值班领导批准。 8 维修人员值班规定

8.1电、仪、机械维修人员,做好巡检发现问题的记录和处置记录。

8.2每晚10:00前值班人员在生产现场或维修室,10:00后可到宿舍休息。

8.3电仪、设备出现故障,由值班长负责通知相关维修人员,维修工10分钟内必须到达检修现场。

8.4高压运行值班人员做好职责范围内巡检、保障、服务工作。

8.5物资供应和仓库人员夜间值班,随时做好物资供应或领用准备。 9 考核

9.1未尽值班管理职责,导致生产受到影响,给予50—200元处罚。

9.2未按值班规定要求,给予10—50元处罚。

10 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考核,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2.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齐读词语。

蝙蝠 雷达 蚊子 即使 灵巧 敏锐 科学家 横七竖八 绳子 苍蝇

证明 研究 障碍 改变 模仿 显示 驾驶员

2.多媒体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了解了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蝙蝠、雷达)

3、师: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科学故事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理解课文。

1.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夜行?(吸引读者、引出问题)

2、过渡: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那么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生答)

3.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4、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画出有关句子。

5.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6.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实验,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顺序目的方法结果证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指名说。

b.先了解“证明”。你能根据三次试验的内容,用“证明”一词说话吗?

c.检查:假如你就是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7.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8.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读读第7自然段。

a.完成填空。

b.赏读: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了解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9、读第8自然段: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10、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我们再来欣赏下雷达探路示意图。

d.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e.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11、学完了课文,你能说说课题为什么要用“和”来连接蝙蝠、雷达吗?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1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了动物启发?(出示图片)

四、总结拓展。

过渡:同学们,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

五、作业巩固。

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演一演。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课文,课文层次清楚。

1.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对于密切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容易遗忘又是孩子的缺点。让小学生牢固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进入自我探索的角色。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事实与证据;

2、能用小论文的形式总结研究成果;

3、了解一些浅显的飞行原理。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自己所要的资料

教学过程

在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和搜集事实与证据的途径之后,紧接着就要实实在在地进入搜集的环节了。

可能同学们对于各种途径的操作还不是很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全体学生开展引导式探究,经历一次“搜集之旅”:以教材中的“飞机怎样飞行”为例子,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综合运用实验、调查、请教等途径,找到需要的事实与证据。然后进行反思与评价,体验各种搜集途径的具体操作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为下面的自主探究做好能力和经验上的准备。

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所扮演就主要是“超市”的角色了,学生可接触的资源毕竟有限,如果在不必要的环节浪费时间,将不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准备的有:

信息方面:书籍、声音、图像、影视、网络等;

工具与材料方面:剪刀、笔、纸、胶水、透明胶带、绳子、小刀、气球、木块(片)、饮料瓶、泡沫塑料等――如果平时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废旧材料,这时便可以放在用场了。

最后,将搜集到的事实与证据进行整理,形成一篇小论文。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认识12个本课生字。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能力目标:

(1)深入学习和实践针对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能够自己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夜间探路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蝙蝠和雷达)

老师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图片,提问:有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对它的了解介绍给大家听呢?指名回答。

2、读题质疑: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轮流读课文,在小组内互相帮助纠正读音,然后点名分段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见PPT)

指名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漆、荧、横”和多音字“系”的读音。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6、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三、复习回顾,默读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针对一篇文章提问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文章写什么?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为什么写?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提问;怎么写?针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体裁来提问。

2、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解决文中的小同学在书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哪句话能点明,请你画出来。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3、同学们观察上面的提问和答案,结合我们学过的提问技巧,你有什么发现?

4、对,它们这是针对主要内容的提问,答案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不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而是从课文标题入手。

5、读完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6、整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提问可以从题目入手。我们在提问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同学们,认真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回想一下《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以及通过提问完成对本篇课文的学习。

二、集中问题,学习课文。

1、我们先根据课文旁批的问题和课后问题了解课文的内容。

2、总结文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蝙蝠在夜里是如何安全地飞行的呢?

(2)蝙蝠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呢?

(3)科学家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4)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对科学家有什么样的启示?

(5)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提供信息安全飞行的呢?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习第6、7自然段:蝙蝠在夜里是如何安全地飞行的呢?(这是课文中心句)如何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呢?(这是书中同学的问题)

出示课件: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 )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 )里发出( ),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它的( ),它就立刻( )。

2、学习4-6自然段:科学家怎样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出示课件: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集中探讨共性问题:

课文写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是怎样实验的?每次实验的结果怎样?默读4-6段,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写表格。

次数,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

完成表格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4、默读第七、八自然段。提炼重点问题:

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对科学家有什么样的启示?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提供信息安全飞行的呢?

5、学生练习画出示意图。

教师板书示意图:

雷达无线电波

飞机荧屏障碍物

对本段,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出示课件: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四、补充提问,拓展延伸。

1、学完课文,你还能从不同角度给本课提出问题吗?

2、问题汇总: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动物的启发?

(2)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飞机?

4、通过这些问题清单,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启发?

5、思考课文内容背后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发散思维,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课堂总结。

1、分析我们提出的问题,看一看都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能够帮助我们懂得如何对课文提出问题。

2、这节课我们不但了解了科学知识,还知道了阅读课文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给文章提问题。多提几个问题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六、延伸训练。

读下面这段话,我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他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七、课后作业。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科学性,以说明为主,设计教学时,注重渗透方法指导,从质疑中引发探究。学习贵在生疑,有疑有问,有问有探究。开始,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蝙蝠什么是雷达,引出问题:蝙蝠和雷达的关系?直接学习结论,学习第七、八自然段时,以课本中小同学提出的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提问题。遵循读、问、议、答,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你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吗?”注重问题回到课本解决的练习既提出不同问题又能完美地解决问题。

课堂上,根据需要,边读边思考,边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提炼观点。每一步把读书的权力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阅读,静静地思考,大胆地提问,发展思维,理解课文内容。遗憾的是给予学生读书思考问题的时间比较少。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9篇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夜间飞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