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全面质量管理 篇一
论文摘要: 我省高职院校目前的职业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优胜劣汰成必然趋势。借鉴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运用到我省的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领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提高我省的高职教育的质量水平,增强高职院校在职教领域的核心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也很激烈,优胜劣汰成必然趋势。怎样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呢?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又在哪里呢?道路只有一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水平,增强竞争力。“管理出质量、质量是生命”。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尚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概念比较模糊。
尽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很重视教育质量管理,但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性,更使管理者们很难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概念模糊,导致管理落后,同普通教育一样,考试成了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施结果不容乐观。
2.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有待提高。
目前我省大多数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思想还停留在“生产观念”上,考虑“用户”、“市场”较少,没有把“经营”等理念引进高职院校管理中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存在着双重质量问题,其一是教育教学服务的质量,其二是学生作为产品的质量。
3.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技术还比较落后。
当今质量管理从初级到高级,走过了末端检验阶段、统计检验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等。目前我省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仅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主要以考试、考察为主,事前控制差,质量成本高。从这个方面看,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水平已落后于企业的管理水平。
4.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不够规范。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的依据主要停留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静态的文本上,可操作性不强,标准不够规范、科学;其评价主要是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即以行政评价为主,缺乏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激励机制,使被评价者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通常导致为评价而评价。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异军突起,呈现出“欲与公办院校试比高”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由于省外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发展,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面临机遇和挑战。
2.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
按照全面的教育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实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方针,做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在这四方面中,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3.满足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有的行业已强制要求其所属的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其教育培训服务。如国家劳动部要求技工学校应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教育部的有关人员也已就高职院校建立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到国外进行交流调研。在教育部立项、有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研究的“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与实践”课题中,大家共同认识到高职院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对其进行有效实施,可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开展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具有通用性,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领域。ISO9000族系列标准覆盖房地产、信息技术等39个行业,教育列在第37位。可见1S09000族标准在制定和实施中就已包含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高职院校教育组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可以引入高职院校管理领域。
例如我国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有权对学校任何事情做出决策,有权选聘教师,同时要对学院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负责,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负责,等等。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思想与高职院校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存在契合之处。
(1)ISO9000质量管理思想与高职院校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质量观。ISO9000质量观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由顾客决定”。可以说它是ISO9000族质量标准的基础和灵魂,它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组织依存于顾客。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必须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满意,使产品畅销,才能使企业获得成功。而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的要素与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②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③尊重学生个性,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满意服务。④坚持不断改进。一方面,要不断纠正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使教育不断取得更好效果。这些要求与ISO9000质量管理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系统管理”、“全员参与”等要素是一致的。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于高职院校管理顺应了时代要求。
(1)时代呼唤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学校管理。办学主体和教育经费的多元化,对我国的教育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即顾客和社会都会选择自己满意的教育服务。
(2)“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开始成为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追求。“以人为本”是教育界近来年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开始成为了人们对教育的追求。而“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管理如何得以体现和实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由顾客决定就包涵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并能提供一个让“以人为本”得以落实的程序和手段。
5.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把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运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实践来看,把ISO9000引进高职院校管理的实践,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浙江行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是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学校。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使该校管理得到质的飞跃。
四、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管理理念。如“教育就是服务”、“以人为本”等观念。
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有利于规范教育质量评价和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提高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产品责任意识。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有利于全体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
5.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市场意识,维护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运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是可行的,但是高职院校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①高职院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共同之处,学校组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可以借鉴企业领域中的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但是要考虑到学校与工商企业的区别,借鉴必须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②我省高职院校管理与省外职业院校管理有共同之处,我省高职院校组织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可以借鉴省外学校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但要考虑到我省情况的不同,借鉴必须与我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中国大学教学,2004,(1).
[2]李志宏,王伟,李津石。健康有序地推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3]杨德广。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教探索,2003,(3).
[4]于晓霖主编。质量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1,第1版。
学校全面质量管理 篇二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管理;效能
一、引言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产品质量实行全面、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它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并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管生产质的结果变为管生产中的因素。它注重抓住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的主要矛盾,发动全员、全部门共同研究改进;强调严格按照科学管理的程序、方法和数据进行管理;强调一切为用户服务,使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处于系统控制的状态下,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1]。全面质量管理,吸取了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把管理对象看成一个系统,把相关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全局、全程来抓质量管理。同时,还要抓住各个局部、各个环节工作者的人的管理全局性、全程性、全员性,就是现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二、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精神,结合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教育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有以下特点。
1、全面的教育质量管理
即把涉及教育质量的一切因素都管起来。首先,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管理所要求的质量,是育人的质量。也就是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体质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之所在,是质量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为了实现育人的质量目标,必须把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全部工作管理好。从育人机构的学校来说,要有能统率学校全面工作的战略思想,即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正确的方向,便于形成合力,提高学校工作效率。还要使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如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体卫工作、总务工作等,实现全面优化,消除薄弱环节[2]。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功能,还要以教学为中心,协调好各方面工作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中,要以工具学科为基础,全面抓好各门学科的质量,以全面完成教学计划。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积极因素,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优化育人环境。
2、全过程的教育质量管理
教育质量是通过工作质量创造出来的。没有工作的高质量,也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工作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总要表现为一定的过程的。不仅教育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管理工作也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教育全过程都要保证高质量,不能有丝毫疏忽。比如,就小学管理来说;学生从入学、毕业到升入初中,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政策,把好招生关;入学后有几个年段,一段也不能忽视,要根据各段特点,因材施教,并使各段紧密衔接,搞好年段把关;毕业后,还要追踪调查,看学生升学后的实际表现,以此检验教育质量。另外,从管理工作过程来看,无论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都要抓好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等几个环节,一环也不能放松。就一项具体教育工作来说,也有其完整的过程和环节。
3、全员的教育质量管理
教育工作全过程的质量,是由相关的人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的。只有每个工作人员以及受教育者,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相应的职责,保证了自身工作的高质量,才可能有高的教育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就要在一个共同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之下,把全体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工作人员以至学生,都纳入质量管理中来,使他们都参加质量管理。除尽力搞好本职工作、保证自身工作的高质量外,还要关心其它部门的工作,关心整个教育工作的全局,意识到自己工作与整体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意识到所有人员的努力,对质量保证的作用,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3]。
三、全面质量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效能提升中的应用
1、工作控制
这是一种预先控制(或超前控制)。即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定工作规范,拟出实施细则。将一些常规的或重大的工作步骤或手续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使各个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明确规范、照章办事,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保证工作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2、程序控制
为了实现质量标准,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显示为一系列的活动。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教育管理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程序控制,就是对教育管理工作活动程序,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教育管理活动有不同的层次,其活动的程序和对这些程序的控制,也要分出层次来[4]。
(1)教育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控制
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工作或学校管理工作,其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这就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或处理)。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把这称为“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基本方法,是改进和解决质量问题所不可少的。在教育管理中,一个地区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或一个学校的工作,也都要遵循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四个程序来进行。每个程序都要按要求做好,并按这四个程序的顺序来进行,不可缺漏,最后一个程序——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总结出经验教训,用以改进工作,才能使质量不断上升。这四个程序构成一个循环。最后的总结程序,将是下一循环计划的基础。四个阶段,如此不断循环下去,质量也就不断提高。在教育管理中,必须严格按此程序进行。
(2)教育管理日常工作的程序控制
一个地区的教育行政机关或一所学校,为了质量上得去,有许多日常工作需要办理。这些日常工作,也有一定的常规可循,可以按其程序加以控制。如教育行政机关会计年度初,抓发展规划,物资调配,经费划拨;学年开始前抓学校的招生,班子调整,人事调配;开学时抓学校工作部署和计划安排,以后抓检查、督导;学年结束时抓统考、升学考试等。就学校来说,开学前抓招生、计划制定、人事安排;开学时抓各项工作计划的制定,常规管理的巩固;开学后抓各项活动的开展,期中抓工作检查,期末抓总结、表彰、考试、学生操行评定等。要根据日常工作的内容,规划出一定程序。将一年或一学期工作,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重点,排成工作历,使全体人员明白,以便主动配合。使日常工作按序进行,有条不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差错,保证质量[5]。
3、环节控制
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进程中,都包含有各个环节。把各个环节控制好,就可以保证各项工作或活动的质量。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的招生工作,就有报名、审核、命题、制卷、考程、考试工作安排(含监考、考试规则、考场布置、试卷装订等)、考卷保管、阅卷、复查、统分、录取、通知、考试工作总结等环节的工作。要把这些环节都控制好,才能保证整个考试工作“万无一失”。又如,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讲课、作业布置、批改、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试、小结等环节。把这些环节控制好,达到各个环节的要求,就可以保证教学和学习的质量。目前,有“最优教法”、“最优学法”等的提出,其内容就是如何使教和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优化,是教和学实施环节控制的好方法。
四、结论
我们不是唯条件论者。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并设法优化这些因素,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当然,对这些因素也不能同等看待。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比较来看,要以内部因素为主;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比较来看,应以人的因素为主。
参考文献
[1]苏丹,李洁。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其在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9-11.
[2]邸杰。高校教务管理的涵义及价值——基于高校教务管理体系规范化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3,02:27-28.
[3]李彬,阮冬生,李敬芬。地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05:62-64.
[4]华坚。根据高校发展阶段特点实行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J].江苏高教,2012,01:92-93.
学校全面质量管理 篇三
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面临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就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1.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是图书馆为保证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动员图书馆的全体员工,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经济手段和科学方法,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对服务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从而经济地开发、设计、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做到最高质量、最低消耗、最优生产和最佳服务,最终实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图书馆全体员工参加质量管理;二是综合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方法,组成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三是包括业务流程和环节、服务方式和理念等不同层次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高校图书馆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①部分高校对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和缺点,并且这种管理潮流会很快过时。②部分高校图书馆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存在抵触。员工的工作态度及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全面质量管理对图书馆员工有着更高要求,导致员工对该体系认识不同,产生抵制。③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的障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等级观念依旧存在,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组织结构等级分明,这种管理机制上的缺陷无法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④管理术语上的障碍。全面质量管理源于生产制造业,其概念和方法中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术语的技术化和专业化导致高校图书馆员工理解上的困难。
3.构建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把质量管理纳入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对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能力都具有长远意义。第一,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规划,确保工作人员以积极的态度尽职尽责,为高校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第二,促进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让每一位馆员熟悉全面质量管理标准,不断学习和实践图书馆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从而提高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持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图书馆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4.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起指导作用,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是读者满意原则。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目标,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要求其对读者负责,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在高校内的读者的需要。第二是读者评价结果原则。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是对高校图书馆质量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考评工具,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读者的评价。这些评价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改进和发展的决策依据。第三是持续改进原则。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导致读者的信息需求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图书馆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对图书馆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持续地进行改善。
5.高校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建立高校图书馆质量管理评价机制。一切以用户为主是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思想,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立以读者为核心的评价机制。该机制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增加读者满意度。
学校全面质量管理 篇四
1.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
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实际上指的就是民办髙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其食括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学校毕业的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中。教学过程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而课堂教学则是贯彻落实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促进基干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成效的提高,就必须要作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以及师德建设等多个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
基干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歎管理体系包括了实施民办高校全面质ft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以及过程和资源,在充分了解和掌握r基干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R管理的相关理念之后,将这些相关的理念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就可以得到基于TQM的民办髙校教学全面质ft管理的基本流程。
2.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管理模式
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有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以及全因素质量管理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以下就对这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2.1全员质量管理
在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人不但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课题,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从人的角度来看,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以人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教学质量管理链。在这个管理链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直观的呈现,B被管理,同时义管理C,或者说是B是A的客体,同时B又是C的主体。民办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管理模式,就是根据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将学校各级各类人员,作为教学管理链中的一环,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来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消费者服务模式。
2.2全程质量管理
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一个上升的、阶梯式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全程质*管理也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管理模式。由上文所分析的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可知,髙校教学的全程质量管理,需要囊括从学生入学之前的社会需求调查、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设计、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以及招生准备、学生入学等具体的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的学习、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工作单位走访等整个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因此,从一定的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经营性的管理。
要分析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学年、学期为标准将教学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跟踪3个主要的阶段,从这3个阶段入手构建教学质量全程管理的一般模型。
学生是高校的最终产品,要确保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民办高校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因此,全程质量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来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自己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水平和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追踪调查。在完成了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体育教学质量创造标准,并据此来开展后续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包括了课程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等工作。在对教学成果进行了内外部评价之后,就可以根据评价的情况来开展体育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制定后续的改进措施,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由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全面教学质量观可知,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统一,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会受到民办高校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来说,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形成是学校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开展民办髙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分析和控制这些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虽然说,对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都一一?进行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可行的,但是如果能够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素,并对这些关键要素进行控制,通常就能够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相应地也就实现了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因此,全因素质量管理也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可知在针对民办高校进行全因素质量管理时,就要对民办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民办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并提炼、归纳和研究其中的关键性要素上开展后续的工作。
学校全面质量管理 篇五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已从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提高,有专家提出,目前高职教育面临四大压力:招生压力、就业压力、教育内部的压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1]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人才市场化进程中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标志就是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追求的根本目标与首要任务。国务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要求“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院校要建立内部质量评价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与学院发展相契合的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院加强教学质量建设,推动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社会满意度及学校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2]其目的是使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全员性、全过程、全面性和多方法,即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执行,产品形成全过程、全系统的各个方面贯穿质量管理,综合利用多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核心理念是质量第一、系统管理、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预防为主和不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思想和方法对改革高职院校传统教学质量管理观念与运行模式,构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概述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学校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设置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管理有机整体。[3]该体系围绕教学质量将各部门、各相互关联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组合,使质量管理工作科学、系统、有序。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系统分析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按如下技术路线建立:确定质量目标-开展教学质量分析-查找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立质量管理点-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质量标准-收集质量信息-开展关键控制点质量评价-进行信息反馈并应用于质量管理调控-持续开展质量改进与提高。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要求,合理选择教学活动中需要监控、考查和评价的关键要素,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运用多种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2.系统性原则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系统分析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所需重点监控、考核和评价的各要素,理清关系,确定监控对象、标准、程序和方法,形成“全面覆盖、责任明晰、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规范性原则
以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各种质量标准为依据,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质量标准,使人才培养质量、各项教学工作、各项管理工作、各项保障工作都有衡量的尺度。[4]规范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标准,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规范,杜绝实际运行中的主观随意性。
4.可行性原则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国情和校情,注重实用性,突出操作性,要有较明确的、便于操作的工作目标、运行流程和评价标准,易于为师生员工所接受。
5.持续改进原则
要根据社会发展及顾客需求的变化,持续地改进和提高质量,使影响质量的各要素,包括技术、管理及人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纠错和预警机制,注重过程控制,优化目标和质量标准,完善信息反馈渠道以达成并超越目前及未来的顾客要求。
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质量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资源保障系统、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见图1)。
1.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
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主要职能是对教学整体运行方式的组织和运作,制定教学政策,对教学工作的重大事项开展研究、论证、决策。如:学校定位、办学方针、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运用行政手段对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要素进行管理,对重要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导。
该系统由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两部分组成,行政管理由学院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的院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所构成,按学院教学行政组织结构所构成的层级来运行;学术管理由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专家组成。
2.教学管理与运行系统
教学管理与运行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按照教学决策指挥系统的指令,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及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及运行。包括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并认真实施,运用各种有效机制和方法,科学组织各教学单位和管理机构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并使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协调开展。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其一是“教学管理”,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系列人才培养环节的具体实施与管理。其二是“运行系统”,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结构有关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该系统运行的规则。
该系统主要由教务处、各分院(部)、教研室、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务处主要对全校的整体教学进行运作、协调、检查和指导,各分院(部)等主要负责本院系内的专业、课程建设与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运行与管理。
3.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职能是对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控制,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主要通过提出教学质量控制目标,控制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实行全程、全面、全员质量控制。教学质量监控的五大主要要素为:人,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物,包括设备、材料、教材、信息资料;方法,包括教学、学习方法;考核,包括课程考试、考核;教学环境,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和教学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是进行有效监控的先决条件,人是质量监控的主要要素。要针对教、学、管各环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教学例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制度、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教师任课资格审批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制度、教学考核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教学质量监控采取全过程与重点监控相结合、全员参与与专职管理监控队伍相结合、多渠道与主渠道监控相结合、多形式与主形式监控相结合等方式。
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校外与校内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搜集高职教育、行业及职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文件、技术标准,开展行业发展调研,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高职教育的前沿信息。收集校内日常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完善教育教学输入、活动、输出等环节的质量信息,将质量审核、监控、评估与信息搜集、处理相衔接;研究学院年度状态数据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深入开展新专业设置与改革调研、新生素质调查、用人单位关于毕业生质量意见跟踪调查;全面分析校内外多主体关于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评价结果以及经验与问题等素材,客观评估学院办学现状与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学校与家长沟通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师生质量座谈会制度;开通网上质量论坛与质量信箱,全面畅通信息渠道,探索信息实时反馈、在线调查、咨询等互动式管理。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在院长及教学院长的组织指导下运行,质量监控部门、教务处、学工处作为监控执行的中心组织,根据学院的决策部署及时处理各项事务及信息,并根据有关制度和方案制定每学年实施的监控环节计划。其业务工作由质量监控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各院系和教研室组成教学监控链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行为进行监控。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为主组成教学信息反馈链。学工处、学生会和各级党团组织为主组成学生教育与管理监控链。实施院、分院(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重点主要是对各分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分院(部)、教研室主要监控本分院的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的安排、课堂教学效果、青年教师的培养、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和过程。
学院质量信息中心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及科学分析,依据信息处理结果分别反馈给学院分管领导、相关部门、院(系、部)及企事业单位。同时,对反馈的结果进行跟踪,通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评价。
4.教学资源保障系统
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按照“输入―过程―输出”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人、财、物条件及教学环境,合理配置各项资源。人力资源的核心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结构、思想、学术水平及其整体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支撑;物力资源的基础是实验实训设施、图书资料、教学用房及相关的教学设施,它们是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保障。因此,师资、设施、环境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三大支柱,是学校办学条件的核心内容。
教学资源保障系统主要由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后勤处、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图书馆、国有资产中心等管理部门构成。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各项资源建立相互关联、相互信赖、相互制约、协同努力、职责分明的保障体系。
5.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
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主要职能是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标准对教学系统的运行质态和输出结果作出观察测评,对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评估、反馈,严格控制不合格项的产生。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专项评估体系,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为主体,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建立分院(部)教学工作评估、教研室工作评估、专业建设工作评估、课程建设工作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顶岗实习评估等指标体系,从计划、执行、成效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估与反馈。构建多主体、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充分发挥专家评估、学生评估、教师自评、院系自评和用人单位评估的功能。专家评估主要通过对院系教学工作、专业课程建设、教师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评价和调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学生评估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时评价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和学校的教学工作状况,并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师自评是以教师主体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估。院系自评主要通过院系教学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检查本院系教育教学工作的状况。用人单位评估主要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提出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采用定量测评、问卷、访谈、电话随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规范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社会评教、企业与家长评教活动。
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主要由学院质量监督部门、用人单位、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教务处、各分院部、教研室及相关教师、学生组成。通过实施经常性的内部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现状的诊断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推进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有机整体,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是质量保障的关键,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是质量保障的核心,教学资源保障系统是质量保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评估与反馈系统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动力。后两个系统从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搜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将其过程和结果反馈给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及教学运行与管理系统,不断改进与教学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运行方式,形成决策、执行、监控、信息收集、评价、反馈、改进的不断循环和优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效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国胜。高职教育面临重组,实话还是危言[N].中国青
年报,2010-04-06.
[2] 朱永江。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0,(11).
[3] 鲁晓。高校教学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
理,2009,(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5篇学校全面质量管理,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