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讨论练习二。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二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导学、启发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PPT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

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

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

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

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内容研讨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PPT出示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三

张国生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最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

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3.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4. 丁肇中先生的几张照片

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例如丁肇中的自述《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以及丁肇中谈实验物理、谈反物质、谈宇宙大爆炸等。这些文章较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录出了。

二,关于本文结构层次的商榷

《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我认为这种分法不当,对段意的概括也不准确。理由如下:

1.第一段并不是“提出论题”。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至于“论题”,《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据此,这篇文章的论题应是其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准确的说应是: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那么准确的分层应当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应当是:

第一部分(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又分4层:

1.(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2.(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3.(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我给课本编辑先生提一个建议:第一自然段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把它删除,本文内容会更集中,更严谨。当然,这需要征得丁肇中先生同意。

三,我的教学设计

1.介绍作者。提供丁肇中教授照片5张,照片加动感美术字:“追星当追这样的星”等。另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丁肇中主页,推荐学习浏览。

2.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下列问题: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怎样解释?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3.阅读2-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格物致知”出自何处?引原文,让学生背过“三纲领”和“八条目”。

作者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主张怎样评价?

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王阳明是什么人?王阳明“格竹子”是怎么回事?课文是怎样介绍的?想深入了解请参看王阳明《传习录》原文,附带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格天下之物”的思想出于何处?(3)二人“格竹”的结果如何?他们得出什么结论?(4)这样“格”竹子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参读胡适《格致与科学》(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格致”有哪两种意思?(2)胡适写此文想说明什么?(3)胡适与丁肇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相同吗?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失败?然后提供佐证材料: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4.阅读6-12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提示这一段大意的语句哪一句?揭示本段论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作者用什么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个例子典型吗?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

5.归纳练习

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6.学生论坛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此题系发散性的讨论题,不必得出一致的标准的答案;如果你对这一课还有什么见解,也请你在讨论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

7.扩展迁移

一是提供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丁肇中先生是怎样从事“实验科学”的:

1.丁肇中教授负责实施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大的研究项目——l3实验室。

2.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加速器使用的环状隧道,位于地下50至170米之间,周长27公里,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二是“网上阅读”:你想更多地了解丁肇中博士吗?点击进入下列网页:“丁肇中网页”“丁肇中自传《在探索中》”“丁肇中谈实验物理”“丁肇中谈反物质”“丁肇中谈宇宙大爆炸”“丁肇中与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粒子史话”……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

看了以上设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课外内容多了一些,难度也大了一些,甚至怀疑搞这些不考的东西是不是得不偿失。对此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1.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前言”部分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要求。

2.新课标“课程目标”规定: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我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3.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其“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扩展语文学习资源的任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扩展语文学习的资源;这样安排,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4.当年,清华大学的沈元教授在中学数学课上讲“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受此激发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的数学家陈景润和陈氏定理。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提供一些“反物质”之类的实验物理知识,说不定也会有学生把发现反物质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并且说不定还会成为丁肇中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真的发现反物质。

地址:河北邢台八中;邮编054000;办公电话:0319-2050633;e:。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四

知识掌握

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中的________、《中庸》两篇和__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能力提高

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

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

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1.从文中找出“博”的三个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准确中的”里,“中”读为________,是________词。

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

“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理由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

________

5.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________,b.________。它们在文中的作用。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6.这篇议论文中引用的鲁迅的一段话属于________论据。

7.再举一个和列宁事例性质相同的用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实论据。________。

8.这篇短文告诉我们________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延伸拓展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3.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曲线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①(    ) ②(    )

4.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

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

b.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

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

5.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丁肇中  物理学家  诺贝尔

2.《礼记》《大学》《礼记》《大学》《论语》

【能力提高】

1.约、专、精

2.zh^ng  动词

3.有些  “各种学科”是照应“博”,“有些学科”是照应“约”的

4.指代鲁迅的话和列宁的事例

5.比喻、排比、对比(任选两种)  比喻使所说的“博”与“约”的关系形象易懂;排比把“博”与“约”的道理说得有气势;对比使“博”与“约”二者关系更鲜明。

6.道理

7.略

8.广博专精结合

【延伸拓展】

1.c

2.d

3.①a  ②e

4.a(√) b(√) c(×)

5.引证法  例证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五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难点)

教学课时:两节课

教学备课:

1、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可略)

2、基础知识: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论题。以中国学生生存的问题和作者经历为例,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板书: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5)(13)

(6)-(12)

引论--------------本论--------------结论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重视实验)(不是儒家侧重的像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学实验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每段段意如下: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论证方法:

(1)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四书》上的《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第3段: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举例论证:

第4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继续举王阳明观点的事例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真正义。

第8段:举研究竹子事例,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第12段:举个人经历事例,具体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或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5、问题探究: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作者在文章要讲的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答案是NO。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海,传之于万世”的。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6、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引论-本论-结论)

(2)事实道理相结合,正反事理结合。(王阳明格竹反例与作者实验正例对比)

7、学会启示感悟?

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高分高能。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边读课文边圈画需要关注的词语。尤其是音形义。

2、探究论点、论据、论证(见上面备课)

3、深化论文的相关知识。

提出论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作业部署:体会“格物致知”精髓。

作文写作:我和未来有个约会(我和未来的约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八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________传统教育的目的并________寻求新知识,_______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现代教育有哪些不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③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④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⑤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⑦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⑧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烧开一壶水

前两天跟一个领导谈话,领导说现在有太多的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这壶水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别的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个人最终也没有把一壶水烧开,真是令人惋惜。

忽然想起我在采访高希均时,高教授说的一番话。高教授在谈到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几个墓本的经济观念时,说到“核心优势”。所谓“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真正的优势到底是什么。然后的问题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资源都集中运用到这个优势上?高教授的这个观念跟“烧开一壶水”的说法是可以两相参照、互相发扬的。

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归结起来大概有这样的四个问题。一是一壶水值不值得烧,二是应该烧哪一壶,三是如何烧,四是烧开之后又怎么办。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社会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所谓“冷门”。考大学,热门的专业报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业总是门庭若市。其实呢,热门和冷门是相互转换的。社会上只有没有烧开的水,没有不值得烧的水。有句俗话: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所谓状元,无非就是烧开了的水。胡廷武先生有篇文章,说他在深山遇见一个理发师傅,这个师傅不仅能够准确知道顾客头上痒在何处,而且他的剃刀在脸上游走,犹如春风拂面。这样的技艺是不可能冷的。

其次,一个人要建立“核心优势”,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看自己到底有什么潜能,至少应该看看自己的兴趣何在。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太过优秀的人,总是认为壶壶水都值得烧,壶壶都可能烧得开。但是,“核心优势”的关键处就是告诉我们只能有一个的优势,多“核心优势”也就降低了优势。有谚语说,不要同时追两只兔子。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手书条幅“不博三兔”给聂卫平,委婉批评他精力分散了。

定位明确之后,就要不停地烧水,直至水开。水不开,虽然有核心,但是无优势,烧水的过程大概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不免会有见异思迁的弱点,不免会怀疑乃至动摇,对水是不是可以烧开有深度的疑虑,最后我们甚至认为也许这壶水根本就不值得烧……一个能够把水烧开的人,一定经过了寂寞、艰难和挫折……尤其是烧到六十度之后的难度,常常令无数来者折返。其实任何人在初始阶段有什么大的不同吗?所谓成功人士,无非把一壶水烧开了而已。

水既烧开,还要防止水再变凉。要让水持续在沸点,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起烧开有过之而无不及。取得“核心优势”的人,社会会给他特别的荣誉,然后也要求他有更多的社会活动,于是“核心”不核,“优势”也不优了。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及时警觉到这一点。像前不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主动实行“头衔瘦身”,目的当然是要把“核心优势”延续得长久一点。

不过,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别处”的人太多,想去烧下一壶或者别人那一壶的人太多,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坐冷板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能够精进了再精进的人并不多。

当然,要让人静下心来烧开自己这一壶,在社会方面来说,还要一些制度上的保证。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中,一个专业技艺精湛的人应该获得相应的待遇,不应该让人觉得只有做官才是最值得烧的水。只有烧开自己水的人多了,整个国家才会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吧。

13.读完全文,请说一下题目“烧开一壶水”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什么是“核心优势”?如何建立“核心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围绕“核心优势”,作者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实质上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题目是“烧开一壶水”,作者为什么还要分析烧开之后的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画线部分具体指的是哪四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作者的说法,你认为自己适合烧哪一壶水,你打算如何把它烧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2)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3)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2.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3.但是 因为 不是 而是 4.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5.示例: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对我们今天的不良影响”略。

(一)6.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7.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8.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9.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10.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11.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2.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二)13.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事业,并最终取得成功。14.“核心优势”就是一个人跟别人比较起来,他最有优势的是什么。建立“核心优势”首先要正确定位,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到底有什么潜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坚持奋斗,直到最后成功。15.这四个问题实质上是:自己的事业值不值得去做;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确立优势之后如何实现这一优势;实现优势之后如何保持这一优势。16.烧开水之后,如果不保持的话,水还会变凉,变凉之后,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而要保持绝对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烧开水还要难。17.分别是:无所事事,缺乏事业心的人;用心不够专一的人;急功近利的人;一心一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人。18.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如:用烧开水比喻事业成功;举围棋大师吴清源的条幅证明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核心优势。19.此为开放题。只要答出“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是什么”、“你应该如何把它完成”等意思即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