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参与式教学【优秀4篇】(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 篇一

[关键词]英语 参与式 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手、动脑、动情地参与,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整体素质,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等。

“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参与式教学方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 [1]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讲授为主,即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机械的获取信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我国上世纪中就提出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虽然比填鸭式教学好得多,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老师的任务仍然是;‘教’,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仍然只能是‘学’,是接受知识,虽然老师采用启发式的方式,使学生学得更懂、更好些,但是本质上没有改变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的定位。” [2]而参与式教学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方式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培养,而且是能力的培养。” [3]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也有必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参与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游戏:游戏是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在参与游戏的快乐过程中获得知识,也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机会,如在单词课中,教师可以设计“大小声游戏,”即教师读大声时,学生读小声,当教师读小声时,学生读大声。教师先多次用“师大声,生小声”的方式操练单词,让学生听懂,听清楚发音,再用“师小声,生大声”的方式。这时,教师可辨别学生发音是否正确,游戏可多次反复。诸如此类的小游戏,学生乐在参与其中,教师也教得轻松快乐。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情景模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参与式教学所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应用英语,在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①利用课文中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如在乘车的对话中,可以让一名学生当司机,一名或一组学生当乘客,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对英语句子的理解。②根据课文内容自编短剧。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改编为短剧让学生进行表演。如在“go to the zoo”这一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猴子、大象、老虎、狮子,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胆量,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无声的英文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便提高了许多。

(3)画图填表:图表最能够表达各事物之间逻辑联系, 比线性的文字更加直观、生动。在英语阶段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将所要复习的单词分成动物组、文具用品组、水果组等,打乱单词顺序后呈现在黑板上。提供给学生若干种图形或表格,让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或自行设计图表,将单词分类填进图表中,这种画图填表的方式复习了单词,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动手能力,教师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图表也能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的教育观念。

(4)观察探究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观察直观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这年龄段的学生,且观察也是进行探究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巧妙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活动。比如,在有关圣诞节主题的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有关圣诞节的图片、视频,简要介绍圣诞节,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研究圣诞节,并形成报告。教师将学生分组时,需注意组间成员分工应明确,避免有个别学生无事可做,有的学生包揽全部。再者,教师还要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研究过程更加科学,不至于盲目。

(5)展示成果

在教学中,让学生上台将自己的成果向老师同学汇报,这是促进学生参与的又一重要方法。比如,在“my family”这一主题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棵家庭树,表明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请学生上台,用“This is my ……”、“That is……”的句型介绍家庭成员,这种参与的方式能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学生必须将知识内化以后才能够表达出来,不仅学习了单词,会用了句型,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胆量,比起不断机械的复读句子要更加高效。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参与活动中,适当激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活动,掌握课堂活动的节奏,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教师的积极参与也会给学生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同时,适当鼓励学生,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2)避免因过分注重参与而弱化教学内容。教师不应只一味的追求学生的参与,为了“轰轰烈烈”的活动场面而弱化了教学内容。事实上,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是我们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能力的一个方法、手段。其次,如果教学内容不适合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组织,也不应生搬硬套,因为该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生搬硬套反而会弄巧成拙。

(3)关注学困生,参与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性格活泼外向,大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参与兴趣和主动性更高。作为教师,应该做好活动促进者的角色,鼓励不善言谈,胆小的学生参与活动,给予锻炼机会,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照顾学困生。

总之,参与式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巧妙组织教学活动,让参与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试行)[s],2001

[2]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参与式教学 篇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参与式教学 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在这其中参与式教学脱颖而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是教学领域的参与式活动。它坚持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习者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全员性和合作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1]。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参与式数学教学需要“新”

1、理念要新。

要走进参与式教学的课堂,必须转变理念,用参与式的理念引领教学,并能把这种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否则就会导致穿新鞋走老路。如今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如同春风化雨,已成为时代教育的需要,它体现了“互教互学、师生互动、积极参与”的教育思想,实现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教学目的。此外,教师需要有新的师生观,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思路要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以“复习、例题、结论、练习”为主的教学思路。从复习旧知识导人新课,虽然能很快找到新知识的导入点,但问题在于没有给学生提供知识检索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参与式的数学教学的流程基本是“创设情景、探索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创设了这样个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分吃西瓜时,四人各得一个西瓜的四分之一,但八戒嫌四分之一,第二个西瓜主动要了五分之一甚至六分之一。但是吃完西瓜发觉没有四份之一的大。听到这里学生们都笑了。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想。”师:“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被调动起来了,并且产生了探究知识的欲望。

3、手段要新。

在参与式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认知特点因材施教,要善于合理利用教具及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选取一些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建构知识。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可以多采用一些教学玩具及智力游戏,这样不仅能愉悦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性情,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好胜心理较强,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辩论,这样问题就可以在学生的探究、辩论中得到解决。

二、参与式数学教学需要“活”

1、教学灵“活”。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始终没有通用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参与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参与式数学教学注重“算法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教案、教参的束缚,教法要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鼓励他们的正确算法。若有困难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适时点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如教学 “240-70=?”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可能只会出现两种想法:24个“十”减7个“十”得17个“十”,即170;140-70=70,100+70=170。其实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方法,如:“200-70=130、130+40=170”; “240+30=270、70+30=100、270-100=170”;“70-40=30、200-30=170”。以上这些方法,如果学生难以理解,就不能强加给他,如果是比较便捷的,对于今后的学习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算法,可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学生当中,将其介绍给大家。

2、教材用“活”。

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做到尊重教材但不囿于教材,融合教材但不游离教材之外,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生活中的数学不可能全部纳入教材,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贴近实际生活,做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材料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有一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学校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小勇同学无意间打碎了,他很想配上一块,但是玻璃已经被打碎,碎片不太完整,无法拼凑出原来的尺寸。能否仅选几块碎玻璃就配出与原来完全相同的玻璃?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着这些碎玻璃图片,进行着思考和想象,过了一会儿,大家热烈地展开了讨论。这个情境来自于生活实际,又包含着明晰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要学“活”。

参与式数学教学注重学习活动,它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手、动脑,积极探究,思维才能得到启发。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理念要新、思路要新、手段要新;教学要“活”,教材用“活”。

参与式教学 篇三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参与教学模式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社会大众逐渐开始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担负起幼教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形势,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改革,进而根据新时期学前教育需求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高效教育和引导,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唯有如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高校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才可以为社会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促使我国学前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参与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社会积极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要想获得的更好的发展,就应该结合时展需求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设更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保证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而参与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会得到逐步的强化,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施科学的指导,促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下面本文就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1.1参与教学模式的分组应用策略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适当的应用分组教学模式应该适当的坚持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方针原则,最大限度的追求学习小组内部的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促使课堂教学的内在驱动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团结协作能力,适当的在小组中进行选拔,设定6-10名小组长。同时,学校还应该按照前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教师实施科学的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此外,在完成分组后,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内成员的男女比例以及性格和学习能力等,在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对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有效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保证小组教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还应该对不同小组学习情况加以观察,进而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学生课堂参与效果的发挥提供坚实的保障。

1.2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小组答题教学策略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获得全面的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高校在积极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参与式教学需求设定相应的小组答题标准,为参与式教学模式中小组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其一,要求抽到相关题目的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迅速起立,面向教师或者黑板回答问题,答题完毕后自觉坐下[3]。其二,教师应该注意要求答题者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并且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够清晰分辨答题内容。其三,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交流效果,促使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发。其四,教师可以将问题设定为必答和抢答两种类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特定的题目类型,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回答问题。其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大量的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抢答,则可以要求学生在抢夺答题主动权的过程中大声喊出自己的号码,由教师判断抢答者,保证小组合作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其六,在同类型抢答问题时,学生已经参与抢答活动并承担答题任务后,则不能够参与第二次抢答,尽量给予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需要适当的绘图或者使用教具,则可以要求学生加以演示,并且保证演示过程清晰合理,能够对其他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唯有教师按照上述要求合理组织小组答题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小组答题教学策略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才得以逐步强化,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程序

基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高校要想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流程加以明确,就应该综合分析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等,促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基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下流程,促使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1借助全面导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来说,学生只有对某些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这样,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发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将这种乐趣引申为自身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实践研究证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传统消极被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应该重视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全面探索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表演导入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广泛参与的目的,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2.2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为学生营造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样,学生在良好教学情境的刺激下,自身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强化,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2.3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接受教师的指导在小组内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针对本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进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逐层次进行深入的学习,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2.4全面落实课堂反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取得良好学习成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注意将总结结果及时的反馈给相关学习者,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下一步学习实施科学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参与效果[5]。同时,教师也应该对课堂反馈信息进行科学的利用,及时对自身教学成效加以检测,并基于教学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对教学策略进行科学的调整,促使自身教学效果得到逐步的提升,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唯有如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亲身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对自身学习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为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基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要想保证自身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积极探索更为科学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全面的激发,为学生良好学习成效的获取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海蕾,刘莹。中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49-54.

[2]万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4(5):83-87.

[3]付云霞。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上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377-377.

[4]熊娅莉。探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实践意义[J].华章,2014(9):232-232.

参与式教学 篇四

一、立足语言,对话阅读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并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1],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里面的课文也大不相同,除了部分古诗文经典文章,课文换了一批又一批。就像数学课,例子会随着时代变换而更新,但是公式还是一样的,语文课堂虽然没有固定的文本,不过在这些可替换的课文背后,我们要学习的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运用,通过对语言的品读,体会文本的思想。学生对课文的言语理解和品味是对文本解读的关键,语言就像是打开作者心门的一把钥匙,学生通过语言这把钥匙打开文本的大门,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的媒介,学生可以与作者对话,获得直接阅读体验,而不是教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近几年关于《背影》教学的讨论非常多,由于时代的隔阂,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文章中作者表达的父子情深,还闹出过许多“抨击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类的教学尴尬。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文本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对话呢?可以将“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仔细阅读文章中“望父买橘”的背影片段。在这个片段中引导学生品味动词的使用,“爬”“攀”“倾”“缩”。这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父亲吃力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细细体会之后,仿佛如亲眼所见,难怪作者说“每每想起如眼前一般无二。”这样的文本解读不仅是与作者对话,理解了文章的情感,也是对语言的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带有丰富的隐喻、意象、韵律的文学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此来全面调动学生体验和提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力。

二、文本分类,期待阅读

在阅读的动态构建过程中,注重激发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运用不同阅读策略来阅读不同种类的文本。依据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在阅读的早期,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画、角色扮演和说故事的形式学习记叙文;提供舞台、服装和演出的方式学习戏剧文学;还可以通过吟诵来学习诗词歌赋,享受语言的节奏韵律美。如此便可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发现体裁的特征,掌握诗歌的韵律与意象的运用;明了戏剧舞台冲突何以建立。对于文本的分类,使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借助语言词汇知识和文本特征的理解等策略方法,来理解和欣赏文本。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的阅读效果往往比泛读课文的效果要好,这是受“阅读期待”的心理影响。在新课标中“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在阅读之前对课文有所预想、好奇以及求知的心理状态。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期待,可以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学生更容易抓住阅读的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在“导入”这一环节加入阅读期待,这种阅读期待是短时的,缺乏深入思考的后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讲求层层递进的方式发掘问题,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期待”,形成阅读期待的连贯性。例如在课文《老王》一文中有些问题就有很大的理解空间,比如:作者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老王最后送鸡蛋是不是想要换钱?这些问题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只能靠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回应。

三、微格教学,批判阅读

批判阅读是指阅读批判。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能通过自我阅读对文本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在不断的阅读探索中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最理想的批判性阅读指导模式是一对一,这样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关注到阅读个体思维的过程。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难以实现,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也为阅读交流提供了机会。学生以围坐的形式分成若干组,相当于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微格,教师先做阅读指导教学,再留有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或者同伴交流,然后教师再分别对小组进行指导。中间有一个交换小组的换位置时间,学生根据相似的阅读体验组成一组。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概括阅读体验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以及阅读总结。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小说文本的阅读教学中,作者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人物有某些欲望或者动机,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遭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对人物的评价、人物的遭遇,并指出文章中的解决办法,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附文末表1)

四、营造环境,交流阅读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力的阅读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发展性阅读能力。学生阅读环境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期待,教室里的阅读墙,放满图书的书架,还有演讲台这些都能营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期待。

比较观察美国中小学的教室设施,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教室,学生的桌椅以小组的形式摆放,方便学生交流与合作。阅读教室里面设置图书中心、写作中心、听说中心、音频中心、表演中心。图书中心的图书供学生精读,为学生阅读提供安静的环境,图书摆放可以按照作者或者主题分类,尽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听说中心配置录影机、耳麦和话筒,学生自由选择听的内容,定期开展“说故事”交流会,交流会的主题与内容根据不同的年级会有相应的差别。在音频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些视频资料,方便学生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表演中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作者对话”和“与读者对话”的平台。教学环境的改善同样能够激发教师改进教学的热情,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提供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轻松愉快、自主开阔的语文课堂氛围。

注重学生参与的四种“参与式”阅读教学策略并不是割裂的,这四种方式是相互交叉共同运用的。“参与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中心,教师通过这四种策略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思维,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好的条件。教师的引导地位非常重要,成功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立足语言,顺着阅读期待层层深入,乐在其中。

表1批判阅读观察表

参考文献: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这4篇参与式教学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参与式教学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