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校园暴力报告【3篇】

校园暴力报告范文 篇一

【关键词】 暴力;精神卫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女(雌)性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21-03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 Among Technical School Girls/CHEN Da-guang*, CHEN Jing-qi. * School of Adult Education,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123000),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certai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and to explore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 in female students. MethodsBy us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709 female students from 5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in Beijing,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 were , 56.1% of students had witnessed physical fighting in school before age of 16. The students with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venes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phob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ticism,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who had no such experience. Conclusion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is common, and the problem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you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urgent needs of increase public awareness on children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develop school violence prevention program, to provid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victimizations.

【Key words】 Violence;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Female

儿童虐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受害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幸福安宁和发展乃至全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1]。目睹暴力属精神虐待范围。国外一些研究显示,目睹暴力可对儿童产生近期或远期不同程度的行为、认知、情感和身体功能障碍[2-6]。为了解现实生活中儿童目睹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以及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否有关联,笔者对河北、北京、辽宁5所中专709名在校女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期为预防校园暴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同意参加此项调查的北京、河北、辽宁的5所中专中,以二年级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调查905人,获得有效问卷709 份,占被调查人数的78.3%。在被调查的709名女生中,年龄16~22岁,平均17.2岁,96.2%的学生集中在16~18岁。42.5%为独生子女。

1.2 方法

1.2.1 问卷内容 在以往有关儿童虐待问题研究[7-9]基础上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人口学指标。(2)儿童期(16岁以前)虐待经历。其中目睹校园暴力的界定是,16岁前在校园里曾目睹他人严重打架斗殴。回答“是”的即为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阳性。(3)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译本[10]。SCL-90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无= 0、轻度= 1、中度= 2、偏重= 3、严重= 4),评定最近1周来的心理状况。SCL-90包含10个因子,分别表示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和其他。计算10个因子的均分和总均分(均分计算方法为将各项目等级分数相加,然后除以项目数),均分越高,说明心理症状越明显。

1.2.2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采用不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堂发放,学生填写完问卷后由调查员当堂收回。调查员对所有班级进行统一的问卷填写指导,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完成。

1.3 数据录入与分析 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计算相关指标的频数和百分率,描述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运用χ2检验,探讨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儿童期目睹暴力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

2 结果

2.1 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的报告率 在被调查的709名女生中,有398人报告16岁前在学校曾至少1次目睹严重打架斗殴暴力事件,占被调查人数的56.1%。有149人(21.0%)有过1~2次目睹校园暴力经历,144人(20.3%)有过3~5次目睹校园暴力经历,48人(6.8%)有过6~10次目睹校园暴力经历,57人(8.0%)有过10次以上的目睹校园暴力经历。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指标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情况 χ2检验结果显示,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率在不同父亲文化程度、不同母亲文化程度、16岁前不同居住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的年龄特点 基于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最小年龄,计算目睹校园暴力的初次发生年龄。很少有学生报告初次目睹校园暴力的年龄是

16岁前目睹校园暴力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3~15岁(54.0%)、10~12岁(9.2%)、≤9岁(3.1%)。

2.4 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与SCL-90的关联 根据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次数,将被调查女生分为童年期无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组、有1~3次目睹校园暴力组、有≥4次目睹校园暴力组。结果显示,有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女生其SCL-90各种精神症状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没有此经历的女生,并有随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次数增多,各种精神症状因子均分也随之增高的趋势。见表2。

为进一步探讨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分别将本研究的SCL-90的10个因子均分及总均分作为因变量,将儿童期躯体虐待/其他场所中目睹暴力/目睹有人被谋杀经历(无为0,有为1)、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无为0,1~3次为1,≥4次为2)、16岁前家庭居住地(农村为1,县城/城市为2)、是否为独生子女(是为1,否为2)、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1,高中及以上为2)、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1,高中及以上为2)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10个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与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有关。见表3。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中专女生中有56.1%报告在16岁前曾至少1次在校园目睹严重打架斗殴暴力事件。陈晶琦等[9]2004年对528名大中专学生调查显示,23.9%的学生报告在学校曾目睹过严重暴力事件。相对于其他公共场所和家庭,在校园目睹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最高。提示我国儿童目睹校园暴力问题较为普遍。可能的原因:一是校园内的同伴欺辱较为普遍,如1项中韩儿童经历暴力的跨文化研究显示,在过去的1 a内被学校同伴施暴发生率在中国为42.7%,韩国为26.0%[11];二是学校预防暴力工作不够;三是教师体罚学生也增加了学生目睹暴力的危险性[12]。

研究还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童年期初次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率增高。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13~15岁组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率最高。这与以往对儿童目睹暴力研究结果[9]相似。不排除回忆偏差,即调查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越远,被遗忘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结果还显示,与没有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学生相比,儿童期有过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学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明显偏高,而且其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呈现随目睹校园暴力次数增多而加重的趋势,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9]。Howard等[6]研究也显示,目睹暴力会损害心理健康。提示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本研究的局限性为调查对象来自方便样本,并非随机抽样。故对调查结果的解释仅限于被调查的709名女中专学生。另外,本调查采用回顾性调查,不排除回忆偏差的影响。尽管本研究有上述局限性,但仍提示,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问题较为普遍,而且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应积极开展预防校园暴力规划,为目睹校园暴力受害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

(致谢:对所有参与本调查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的谢意!)

4 参考文献

[1] BUTCHART A,HARVEY AP,MIAN M,et al. Preventing child maltreatment: A guide to taking action and generating evidence. Geneva:WHO, 2006.

[2] HENNING K, LEITENBERG H, COFFEY P, et al. Long-term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witnessing inerparental physical conflict during childhood. Child Abus Negl, 1997,21(6):501-515.

[3] MOSES A. Exposure to violence, depression, and hostility in a sample of inner city high school youth. J Adoles, 1999,22(1):21-32.

[4] LEHMANN P.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child witnesses to mother-assault: A summary and review. Child Youth Serv Rev, 2000, 22(3-4):275-306.

[5] FERGUSSON DM, HORWOOD LJ. Exposure to interparental violence in childhood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young adulthood. Child Abus Negl, 1998,22(5):339-357.

[6] HOWARD DE, FEIGELMA S, LI X, 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witnessing violence, and youth distress. J Adoles Health, 2002,31(6):455-462.

[7]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校医,2005,19(4):341-344.

[8]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55-357.

[9] 陈晶琦,梁艺怀,DUNNE MP,等。青少年童年期目睹暴力经历回顾性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34-237.

[10]陈惠昌。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31-36.

[11]玄吉龙,金花,李光哲,等。中韩儿童经历暴力发生的跨文化研究。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2):281-282.

校园暴力报告范文 篇二

关键词 技师院校 校园暴力 有效方案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当今校园暴力现状

2013至2015 年,青岛法院审理涉校园暴力刑事案件31件、民事案件13件。31件刑事案件中涉及被告人56人,未成年被害人35人。其中2013 年7件,2014年8件,2015年16件。13件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被告18人,未成年原告13人。其中 2013 年2件、2014 年6件,2015年5 件。伴随当前校园暴力的递增趋势,总理2016年6月份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11月又在第六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2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特点分析

因技师类院校无论是生源、授课方式、家长素质、校园管理方面都与初高中有所区别,所以发生校园暴力时也便有其独特的特点。

从施暴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施暴学生有如下共同特征。(1)过去有不良行为史;(2)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3)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4)有的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受害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校园暴力受害者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1)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2)喜欢炫耀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3)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家长层面来看,技师院校大部分家长具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管理孩子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极为严厉,要么极为溺爱。

从教师层面来看,技师类院校的班主任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很难保证每一位班主任老师能够妥当正确地防治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数班主任无法预防校园暴力,只能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处理。

3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方案探索

对待校园暴力事件,技师类院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探索有效路径,并将预防和治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1组建安全协作团队

3.1.1安全协作团队人员组成

以往,学校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完全采用班主任负责机制,由班主任调查事件始末并上报学生处。完全依靠一个人进行校园暴力防治,收效大打折扣。所以,在学校设立安全协作团队势在必行。安全协作团队成员由学生、学生家长代表、各班班主任、心理教师、律师(或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处负责人、学校所在辖区警员共同组成。

3.1.2提供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

我们可以在校园借助网络手段设置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比如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上多做个表单会话框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前预警友好报告机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后友好报告机制》,只需学生填写时间、地点、事件、专业等事项,并不要求学生填写姓名,而提交后的信息只有安全协作团队的管理人员和当天值班老师可以看到。当安全协作团队的信息管理人员收到同学反馈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辨别真伪,并着手调查解决。

3.1.3撰写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

目前大部分的校园《学生手册》仍沿用初高中中学强调惩处的思路,对于即时类院校的校园暴力防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团队成员共同商议制定浅显易懂的校园暴力应对手册,分别撰写《学生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教师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家长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重点放在如何预防校园暴力行为、一旦发生校园暴力行为如何解决,同时将学校的几个偏僻角落拍照附上,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技师类院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

3.2成立家长委员会

技师类院校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可以依班级、专业、学院的不同分类邀请能够熟练掌握聊天工具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且自愿成为家长委员会干事的人选组成家长委员会,使每位干事可以代领五名家长组建家长群。经常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并将情况反映给家长委员会负责人,继而告知技师院校安全协作团队。

3.3采用多N形式开展反校园暴力课堂活动

3.3.1让学生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提报学校审批

让学生自己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使学生能够理解自由是在不侵犯社会和其他人的前提下的权利,让学生们从思想上分辨出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什么样的行为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伤害到其他人甚至集体利益,为技师类院校的学生营造平和的环境。最后提报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审批。

3.3.2新生第一学期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

通过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让学生们一对一地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会遭受暴力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防治校园暴力行为。鼓励他们用正确地方式反对校园暴力行为,保护学生免受重复伤害。

4结语

对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有效路径的探索,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技师院校学生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的应对良策。希望可以通过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坚持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净化社会环境,最终完善技师类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校园暴力报告 篇三

【关键词】 暴力;精神卫生;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女(雌)性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721-03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 Among Technical School Girls/CHEN Da-guang*, CHEN Jing-qi. * School of Adult Education,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123000),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certai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and to explore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 in female students. MethodsBy us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709 female students from 5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in Beijing,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 were , 56.1% of students had witnessed physical fighting in school before age of 16. The students with childhood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venes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phob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ticism,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who had no such experience. Conclusion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is common, and the problem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you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urgent needs of increase public awareness on children witnessing school violence, develop school violence prevention program, to provid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victimizations.

【Key words】 Violence;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Female

儿童虐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对受害者一生的身心健康、幸福安宁和发展乃至全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1]。目睹暴力属精神虐待范围。国外一些研究显示,目睹暴力可对儿童产生近期或远期不同程度的行为、认知、情感和身体功能障碍[2-6]。为了解现实生活中儿童目睹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以及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否有关联,笔者对河北、北京、辽宁5所中专709名在校女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期为预防校园暴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同意参加此项调查的北京、河北、辽宁的5所中专中,以二年级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调查905人,获得有效问卷709 份,占被调查人数的78.3%。在被调查的709名女生中,年龄16~22岁,平均17.2岁,96.2%的学生集中在16~18岁。42.5%为独生子女。

1.2 方法

1.2.1 问卷内容 在以往有关儿童虐待问题研究[7-9]基础上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人口学指标。(2)儿童期(16岁以前)虐待经历。其中目睹校园暴力的界定是,16岁前在校园里曾目睹他人严重打架斗殴。回答“是”的即为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阳性。(3)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译本[10]。SCL-90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无= 0、轻度= 1、中度= 2、偏重= 3、严重= 4),评定最近1周来的心理状况。SCL-90包含10个因子,分别表示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和其他。计算10个因子的均分和总均分(均分计算方法为将各项目等级分数相加,然后除以项目数),均分越高,说明心理症状越明显。

1.2.2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采用不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当堂发放,学生填写完问卷后由调查员当堂收回。调查员对所有班级进行统一的问卷填写指导,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完成。

1.3 数据录入与分析 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计算相关指标的频数和百分率,描述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的发生情况;运用χ2检验,探讨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儿童期目睹暴力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

2 结果

2.1 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的报告率 在被调查的709名女生中,有398人报告16岁前在学校曾至少1次目睹严重打架斗殴暴力事件,占被调查人数的56.1%。有149人(21.0%)有过1~2次目睹校园暴力经历,144人(20.3%)有过3~5次目睹校园暴力经历,48人(6.8%)有过6~10次目睹校园暴力经历,57人(8.0%)有过10次以上的目睹校园暴力经历。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指标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情况 χ2检验结果显示,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率在不同父亲文化程度、不同母亲文化程度、16岁前不同居住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的年龄特点 基于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最小年龄,计算目睹校园暴力的初次发生年龄。很少有学生报告初次目睹校园暴力的年龄是

16岁前目睹校园暴力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3~15岁(54.0%)、10~12岁(9.2%)、≤9岁(3.1%)。

2.4 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与SCL-90的关联 根据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次数,将被调查女生分为童年期无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组、有1~3次目睹校园暴力组、有≥4次目睹校园暴力组。结果显示,有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女生其SCL-90各种精神症状因子均分均明显高于没有此经历的女生,并有随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次数增多,各种精神症状因子均分也随之增高的趋势。见表2。

为进一步探讨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分别将本研究的SCL-90的10个因子均分及总均分作为因变量,将儿童期躯体虐待/其他场所中目睹暴力/目睹有人被谋杀经历(无为0,有为1)、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无为0,1~3次为1,≥4次为2)、16岁前家庭居住地(农村为1,县城/城市为2)、是否为独生子女(是为1,否为2)、父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1,高中及以上为2)、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1,高中及以上为2)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10个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与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有关。见表3。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中专女生中有56.1%报告在16岁前曾至少1次在校园目睹严重打架斗殴暴力事件。陈晶琦等[9]2004年对528名大中专学生调查显示,23.9%的学生报告在学校曾目睹过严重暴力事件。相对于其他公共场所和家庭,在校园目睹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最高。提示我国儿童目睹校园暴力问题较为普遍。可能的原因:一是校园内的同伴欺辱较为普遍,如1项中韩儿童经历暴力的跨文化研究显示,在过去的1 a内被学校同伴施暴发生率在中国为42.7%,韩国为26.0%[11];二是学校预防暴力工作不够;三是教师体罚学生也增加了学生目睹暴力的危险性[12]。

研究还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童年期初次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率增高。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13~15岁组目睹校园暴力发生率最高。这与以往对儿童目睹暴力研究结果[9]相似。不排除回忆偏差,即调查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越远,被遗忘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结果还显示,与没有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学生相比,儿童期有过目睹校园暴力经历的学生SCL-90量表中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明显偏高,而且其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呈现随目睹校园暴力次数增多而加重的趋势,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9]。Howard等[6]研究也显示,目睹暴力会损害心理健康。提示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本研究的局限性为调查对象来自方便样本,并非随机抽样。故对调查结果的解释仅限于被调查的709名女中专学生。另外,本调查采用回顾性调查,不排除回忆偏差的影响。尽管本研究有上述局限性,但仍提示,儿童期目睹校园暴力问题较为普遍,而且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应积极开展预防校园暴力规划,为目睹校园暴力受害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

(致谢:对所有参与本调查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的谢意!)

4 参考文献

[1] BUTCHART A,HARVEY AP,MIAN M,et al. Preventing child maltreatment: A guide to taking action and generating evidence. Geneva:WHO, 2006.

[2] HENNING K, LEITENBERG H, COFFEY P, et al. Long-term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witnessing inerparental physical conflict during childhood. Child Abus Negl, 1997,21(6):501-515.

[3] MOSES A. Exposure to violence, depression, and hostility in a sample of inner city high school youth. J Adoles, 1999,22(1):21-32.

[4] LEHMANN P.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child witnesses to mother-assault: A summary and review. Child Youth Serv Rev, 2000, 22(3-4):275-306.

[5] FERGUSSON DM, HORWOOD LJ. Exposure to interparental violence in childhood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young adulthood. Child Abus Negl, 1998,22(5):339-357.

[6] HOWARD DE, FEIGELMA S, LI X, et 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witnessing violence, and youth distress. J Adoles Health, 2002,31(6):455-462.

[7]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校医,2005,19(4):341-344.

[8]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55-357.

[9] 陈晶琦,梁艺怀,DUNNE MP,等。青少年童年期目睹暴力经历回顾性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34-237.

[10]陈惠昌。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31-36.

[11]玄吉龙,金花,李光哲,等。中韩儿童经历暴力发生的跨文化研究。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2):281-282.

[12]陈晶琦,吴春眉,DUNNE MP,等。大中专学生儿童期教师体罚经历回顾性调查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6-30.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以上3篇校园暴力报告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校园暴力报告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