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大单元学习心得(优秀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快回答整理分享了7篇大单元学习心得。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一

本单元的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搭配食物”创设情境,引出搭配问题,并以此理解搭配的数学思想。接着,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算一算”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来解决“两件上衣与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渗透组合思想,发展符号感,并使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在排列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比较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使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本单元学生都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会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本单元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在设计时,应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学生合作探究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合作探究后,教师还应及时、正确的给予评价。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二

六月初,我校组织了数学老师进行了以“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起初,我以为大单元教学就是简单的把单元内或者单元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进行课时调整和融合,通过本次的学习,我意识到之前自己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过于片面和狭隘。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大单元教学是建立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的,所谓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室的引导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的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从深度学习的定义可以看出,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的活动,不仅仅关注学科的核心知识,也关注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从而形成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在汇报中,崔杰老师以四年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课例,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以及设计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步骤。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分别要从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课时的重组五个方面来思考。从这五个基本步骤我们可以看出,大单元教学是以教学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有针对性、重难点突出的教学。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讲逐步尝试大单元教学,并从中总结方法、形成风格。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主题单元设计,平时我们经常写教学设计,可是写主题单元设计还是第一回。在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主题单元模板的设计,首先确定主题;描述主题单元的多样目标;分析主题单元涉及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课程标准;设计主题单元可包含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任务;根据学习结果及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过程;设计不同的学习过程所适合的评价方式;为主题单元设计和创建资源等问题。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归纳、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内容。它可以:

1、帮助我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

2、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3、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合运用。

4、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越发觉得此次学习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平时自己没有时间进行“充电”,这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五天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把主题单元设计学会并熟练的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当中去。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四

10月14日和15日在矿区中学参加了《高效课堂走进伊旗》的学习,其中有大单元教学模式创史人x天卉中学胡志民校长的讲座《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高效课堂》,还有段海春老师的《小组的动态建立与建设》和《导学案的编写》讲座,还有两位一线教师的预习展示课,以及课后的评课议课活动,非常实用,感受很深,收获很大。胡志民校长认为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不等于特长教育。我们要改变现行的明星制课堂、泼水式课堂和搬运式课堂为高效的学生自主的课堂。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出路在于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老师的作用在于如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学材。因此,胡校长在学习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的基础上创立了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其核心是“展示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就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但我认为,整合、迁移、贯通适合中学教育,对于小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来说胡校长的展示理念是比较适合的。

我们还听了段海春老师的英语预习展示第一课和矿区中学陈丽老师的第二课,听课后接着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英语是一门语言,不同于语文、数学,因此在备课、上课的环节上也和其它学科有所区别。在预习板块上,他们也进行了整合有集中识词、单纯预习、预习指导、朗读课、语言引领等方式,形式多样。提升展示课是要把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达到运用和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这一环节重点就在设计开放性的导学案上,设立任务超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我们目前还要面临考试,所以专门设置了巩固板块,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进行有效的有目的的训练。其中,也需要教师点拨和穿插巩固。关于小组的建立和建设,分组时要特别注意帮带对子要邻近,交流对子坐对面。小组要经常进行改建,可以自由组合、选秀、分层对组组合,小组要经常进行反思。要建立好小组的评价机制,做到日上课,周上板,月上本,评优评模来激励学生坚持小组合作。

在编写导学案上,我们以前的导学案就是练习题,从简单练到难。在听完专家的讲解后,恍然大悟。好的导学案应该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探究、阅读理解和学习能力,应该有适当的留白,从我们的太过于具体到粗放,达到无招胜有招,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力。

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有很多地方是我们学校可以借鉴的,也有一些是需要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变的,提高教育质量一定要走课改之路,高效课堂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改革中才会逐渐完善。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五

寒假已经在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时,悄无声息地走了。而新的一个学期,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欢天喜地的走来。新的一个学期,新的气象,寂静的校园热闹了起来。在新的一个学期里,我学习了一个新的单元——走进西部。

第一单元主要向我们讲了走进西部人民的生活,了解西部人民的生活,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到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内容与知识。比如说第一课的《草原》,作者老舍走向内蒙古大草原,发现草原的风景无与伦比,非常的美丽,而当老舍来与蒙古人交流的时候,发现草原的人情更美;第二课《丝绸之路》让中西方的国家通过这一条伟大的商贸、技术、文化之路,促进了中西方国家的友谊;还有《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更让我体会到了对西部开发的艰难历程……

在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中,令我最受启发的是第三课《白杨》。这篇课文主要讲爸爸送孩子们回新疆,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引起了他们小小的争论,爸爸也表白了自己的心。这篇课文既描述了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又生动的描绘出了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做一个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人。反衬了那些祖国江山的保卫者它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正是这样一支伟大的军队,为我们保家卫国筑起一道钢铁长城。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们不管严寒与酷暑,不管有多么艰苦,毅然用爱坚守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篇课文深深的打动了我,更让我明白了:人要做一个像白杨树那样不择环境,不惧灾害,都能茁壮的成长,更要像边疆的保卫者那样,坚强不屈,做一个无私奉献的建设者。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进一步的了解了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以及祖国对西部的开发。从中我更体会到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想我长大了要成为一个无私为祖国绽放光芒的人。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六

2020年11月6日,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统整教学研讨会如期而至,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认真观看,积极讨论,收获满满。

一、会议中提炼的三个关键词:从三堂课中感受到了“创新、转化、以盈补虚”的数学思想,及其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不明确创新是什么,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是一番空话。许多人都以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创造性,才算得上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是一种创新。就小学而言,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创新教学,我认为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上午首先观看了由王宇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节课中体现着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王老师这节课中不仅运用了普通的转化方法,而且引导出来了以盈补虚的方法,开辟了新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接着是张燕老师的《三角形的面积》,在教学中张燕老师通过引导,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以盈补虚”方法的价值,带领孩子们不断思考,将数学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能积极发言,经历自主探究等过程,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最后,安霞老师带来了《梯形的面积》一课,基于前两节“以盈补虚”方法的运用,学生对于图形的转化得心应手,安老师带领学生再一次体验到了转化这一巧妙的数学思维,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重难点。

二、本次会议在实际教学中可借鉴的地方及实施计划

(一)学习任务单的使用

借助学习任务单实现个性化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堂课,在传统教学中,这样的题目往往会由教师演示或讲解给学生;

及时到了新课标发展下,也会出现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演示给学生的情况,但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观察理解的仍不如自己思考、实践中理解的深刻。在王宇老师的课堂上,教师仅仅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单,之后交给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与学习,最终得出结论,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今后的课堂上,我可以根据教材、教参设计学生自主研究的问题,将其呈现在学习任务单上,在呈现学习任务后,将学习探究的过程交给学生,为学生留有相当大的探索空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小组合作展示与小组互评

小组合作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小组合作展示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和小组合作交流过程,发挥每个成员最大的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再根据学习任务予以补充,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等。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其评价,教师在一旁予以补充评价,主要评价是否能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

(三)数学文化贯穿数学课堂

这是我的教学中最应该借鉴之处。为了能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我的计划如下:

1.巧借游戏,让学生体会课堂的乐趣

让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中,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为趣味性的活动,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在玩乐中思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

2.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思考的乐趣

例如:数学文化《绣曲线》一课,首先出示几幅美丽的绣曲线图案,在感受美妙的同时,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的说是直线,有的说是曲线,这便是一个认知冲突。“这真的是直线绣成的吗?”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认真地观看微视频,亲眼见证曲线的诞生。学生们感叹着:原来直也能造就曲。数学的美在学生的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学习数学的乐趣油然而生。

3.运用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文化魅力

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要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探索的精神;

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要有意提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在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意会数学的美和辩证法,让数学文化的魅力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工作中马上要落实的一件事及具体计划

事情名称:把数学史融入新知探究中

拟达到的目标:

1.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

2.改变学生的数学观。

3.给予数学以人文的一面。

4.鼓励优秀生看得更远。

5.通过古今方法的对比,确立现代方法的价值。

具体计划: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可以通过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设计来实现。可以通过:(1)了解所讲授主题的历史;

(2)确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重构这些环节,使其适合于课堂教学;

(4)设计出一系列由易至难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建立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之上等过程完成数学史融入数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一问题的历史片段、历史的发展顺序等设计教学。

我们对于感兴趣的统计概念的历史研究需要追溯到概念的历史起源,但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却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是描述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尽量寻找一些对课堂教学具有启示意义的历史材料,使用“历史片段”来设计教学活动,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由于对数学史相关知识的缺乏,对数学史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认知浅薄都导致了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过程中的不易。为课堂教学准备历史材料的步骤可以分为:首先,浏览数学史的文本资料;

其次,选出历史片段或相关作者;

再次,研究原始文献;

最后,准备教学材料。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中图形几何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考查的重要考点。学生对求图形的面积都有着很大的恐惧感,感觉无从下手。要想深层次的理解相关内容,就得对多边形面积的感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公元263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所著的《九章算术》中指出“出入相补,以盈补虚”就是将多边形通过切割添补的方式转化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将多边形图形的底和高转化成长方形的长和宽,引导孩子进行抽象性概括,探究面积的计算公式,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命题Ⅰ.35和命题Ⅰ.36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在教学中,我们将数学史上的经典例题用于数学教学,让学生体悟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及研究数学的途径;

将数学史上的经典故事用于教学过程,让学生体悟数学的乐趣;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用于教学,有利于学生自然的认知和知识建构。

数学史是数学发展的历史,是数学知识演变的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数学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能够借助数学史的指导进行,那么在教学效果上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大单元学习心得 篇七

12月14日周二早上,卢信瑜教授来到莞城步步高小学教育集团(阮涌小学),她分享了题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建议》的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卢教授首先分析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她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偏向于浅层化教学,可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去剖析单元整体教学,她详细地解析了深度学习的定义、特征和内容整合。接着她详细地讲述了怎样进行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这个讲座让我明晰了如下内容:

1.话题、主题和主题意义的区别。

2.主题语境有:人与社会主题、人与自然主题和人与自我主题。

3.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层次是: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4.主题探究活动的类型有:思维探究、情感探究、语言探究、综合性探究。

接着卢教授提出实操的5个步骤,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实操要求和提供范例。

本讲座最深刻的是主要意义探究引领下的单元设计关键要素有:主题、情境、探究、表达。深度学习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一定是围绕着某一主题,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教师以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用所学语言体验学习乐趣,并进行创造性表达。其中用“产品导向”这个词进行表达特别新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快回答为大家整理的7篇大单元学习心得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