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后反思 小柳树与小枣树教学反思【优秀11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的11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后反思 小柳树与小枣树教学反思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一

在教这课时,重点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秋天到了,你看到了什么?”“人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补充了课文中没有叙述出来的情景,目的是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理解。最后以“第二年春天和秋天,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用这一悬念的问题去调动学生续编故事的兴趣。这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这篇课文含义深刻,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阅历、能力的有限,容易错解其意。我就先引导学生自主地、充分地、全面地朗读与感悟文本,在学生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对他们的不同表现作了前后的对比后,再组织他们讨论“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在对文本所塑造的形象中去获得其中的蕴涵的道理。

教学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的朗读不够理想,有待改进。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后反思 小柳树与小枣树教学反思 篇二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资料,后者是透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潜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取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潜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理解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能够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透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构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构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潜力。

阅读教学应用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资料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用心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状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忙。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一样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潜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用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到达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期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指导写“怎”、“思”二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本文录音带、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图(一):春天,一棵柳树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一棵枣树弯弯曲曲,树皮粗糙,树枝光秃秃;图(二):秋天,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枣,全家人坐在树下高兴地吃枣。同学们,你们看大屏幕上这两棵树是什么树?你喜欢哪一棵?为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只要说的有道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谁对谁错,老师暂不表态,一切由学生自学自悟。)

二、回归主体,自读自悟。

(一)学习课文。

1、分组:

(刚才发言中,喜欢柳树的为一组,喜欢枣树的为一组,调换座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个性的学习环境。)

2、学习课文,为下面的辩论作准备。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含意。)

(二)感知生字。

1、听全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

2、在小组里把难读的字音,读给小伙伴们听。

3、游戏:秋天到了,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农民伯伯正在摘枣子,我们也去帮忙吧!,请摘到枣子的小朋友,读准字音,同学们举起字卡齐读,正确了,可口的枣子送给你。

4、指导写“怎”和“思”,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扫除生字障碍,为学生自学课文打下基础。)

(三)朗读感悟。

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用不同符号划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

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比比看谁读得好。

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性格)从哪里看出来?(语言)找出来读一读。

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她俩有什么不一样。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

“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

7、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分组讨论学习。

1、现在,你是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呢?为什么?

2、再次分组:(喜欢小柳树的为一组;喜欢小枣树的为一组,调整座位。)

3、分组讨论学习:(每组同学为自己喜欢的原因找理由,为下面的辩论比赛做准备,可以从树的外形、性格、用途等方面来说。)

(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同时又把竞争悄悄引入课堂。)

4、课堂辩论:小柳树和小枣树谁最可爱。

(把学生分为两大组,相对而坐,双方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双方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又可以根据对方的问题进行质疑。当因某个问题双方争执不下时,教师参与讨论,推波助澜。在讨论中,充分展示学生个性。通过讨论、辩论,使学生明白道理。)

三、学生互动。

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

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先自己想想,再小组交流,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这样,有利于发展同学之间合作关系及友谊,还能使学生获得自尊与成就感。)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学生自由畅谈。

(学生整理知识,交流感受,感悟文学的魅力。)

个人创意增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练习背诵课文。

2、同学们相互评议。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学习生字“我会认”

2、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学生交流学习。

4、汇报学习体会。

5、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6、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 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 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 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 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四、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救( ) 劲( ) 司( )

球( ) 径( ) 同( )

2、扩词。

司( )( ) 假( )( )

使( )( ) 别( )(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四

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 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蕴涵的价值取向呢?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喜欢小柳树,批判小枣树的情况,让学生从整体形象入手,反复读课文。并通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星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既珍视学生的的独特感受,又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交流认识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 ”,在朗读中体会小柳树的漂亮和骄傲,小枣树的谦逊,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预设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柳树,一起跟小柳树打个招呼吧!

2、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小枣树,谁来跟小枣树打个招呼?指名,正音,学习生字“枣”。

3、小柳树和小枣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快快打开课本看看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请小朋友读一读这篇童话故事,老师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好后还可以同桌互相读,同桌读得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帮他。

3、认读词语、生字。“忍”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心上一把刀)

三、朗读感悟。

1、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能把生字词语读得那么好。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当小评委,当小评委可不简单,要做到公平公正,说得有根有据请,让别人听了心服口服。大家有没有信心?好,请你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 ,评一评小柳树能得多少颗星,小枣树能得多少颗星,要说出你的理由来。老师建议你再认真地读读课文,划出最能说明你的理由的句子,多读几遍。有关小柳树的句子可以用“ ”划出,有关小枣树的句子可以用“ ”划出,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集体交流。(随机学习小柳树或小枣树 本节课主要选一种学习)

板块一:评评小柳树

你给小柳树几颗星,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美丽;骄傲;看不起别人后悔;知错就改;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随机出示: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1)能把句子读一读吗?对呀,小柳树长得这么美,谁能读出小柳树的美丽。(指名读 齐读)

(2)看图感受小柳树的美丽。

随机出示:

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呀?你看我,多漂亮!

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骄傲?请你表演一下。得意可以换一什么词?(骄傲 自豪 高兴)小柳树一边跳舞,一边在说话呢,听,在柳树在说什么呀?

(2)谁能把小柳树骄傲的样子读出来。

(3)还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柳树骄傲了?

(4)小柳树为什么骄傲?

(5)对呀,小柳树觉得自己比小枣树美,就非常骄傲,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2、3、4自然段。(齐读)

板块二:评评小枣树

预设:会结果子;长得不漂亮;很温和(赞美别人的优点)

出示: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

人们在吃枣子时会说些什么?

随机出示:

树枝弯弯曲曲的,真难看。

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几片小小的叶子。

(1)春天来了,很多植物都发芽长叶,可是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你们感到奇怪吗?(看图理解“光秃秃”)

(2)小柳树也感到十分奇怪,谁能告诉小柳树,春天小枣树为什么不长叶子?(它把营养和水分留给秋天的枣子。)

随机出示:

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枣树不骄傲,没有嘲笑小柳树不结果;小枣树赞美小柳树的优点。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

(2)谁能学学在小枣树,说一说。(指名读 小组赛读 男女生比赛读)

四、小结

刚才,我们的小评委给小柳树(或)小枣树打了星,还说明了理由,有根有据,让老师和小柳树(小枣树)听得心服口服,真是能干的小评委。小枣树(或小柳树)在一边可着急啦,想小朋友怎么还没有评我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好跟小枣树(或小柳树)说对不起啦!下节课再请小评委来评,好吗?

五、写字。

1、二(2)班的小朋友当小评委真能干,老师还想请大家评评我写的字,不知道小评委们愿意吗?

2、教师范写:怎 思 穿 弯。

3、学生评议。

4、我相信小评委们写字一定会非常认真,让老师看看咱们班的写字水平。

5、学生练写2—3个。(学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反思:

教学设计不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与教学过程始终,并通过适时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设计和设计变更,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最终产生设计方案,并作为下次教学设计创造过程的开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在第一次备课时,出于整体性考虑,我设计第一课时把课文全部学完,生字不写,但在试教时还是完不成任务。后来,经过指导老师的点拨,预设两个板块:既评评小柳树和评评小枣树。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学习了第一板块。由于时间充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感悟,所以效果较好。整堂课除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外,还进行生字的书写指导。实施新课程后,识字量增大,二年级写字的任务更重了,所以分散识字、写字显得尤为重要,每堂课都应该尽量安排写字。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教师准确、恰当、合理、及时的评价是促成学生不断学习求知、求发展的不竭动力。课中我注意给学生及时的评价,评价语言虽具有一定的激励性,但还缺乏引领性。教师的评价应具引领、启迪、关爱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的点拨中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更好,让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感觉。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努力的。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五

《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的教学已经结束了,但孩子们可爱的欢笑声还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的欣慰笑容还挂在那欢喜的脸上。原来,一篇这么简短的说理性童话故事能给师生这么多欢乐!我都情不自禁地为孩子们喝彩,为他们鼓掌。《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的课文,文中通过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描写,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课文细腻地描述小柳树从“洋洋自得”到“不好意思”的心理变化以及小枣树“温和、善良”的待人态度,从而将小柳树的得意和小枣树谦逊做对比,使孩子们明白“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解释得一清二楚。这堂课,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紧扣低年级说理性课文的特点,通过创设自主、民主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借用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孩子进入情境,再用表演展示他们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的理解与体会,不约束,不灌输,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内涵。几个环节在我的教学生涯留下宝贵的财富:

一、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枣树和柳树。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柳树和枣树吗?请大家说说自己了解的柳树和枣树

生:春天柳树很漂亮,有长长的枝条,小枣树树枝光秃秃的。

生:秋天,小枣树就结枣了;而柳树却不结果。

生:春天柳树发芽,柳条就象小姑娘的辫子,柳叶就像头发上的发夹。

……

(评析:情感预热,发散思维;让学生的认知源于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欣赏动画情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师: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柳树便成了春天的使者,它挺起细腰,最先向人们奉献绿色。在微风中它披着飘逸的长发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可是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仍是光秃秃的。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小枣树是想把自己的营养保留下来,秋天能结出又大又红又甜的枣子奉献给人们。多么优美的柳树,多么可爱的枣树,老师最爱这枣树和柳树。你们听懂了什么?

生:小枣树不长叶子是要把营养留给秋天的枣子。

生:枣子很大很甜。

生:老师最爱小柳树和小枣树。

生:老师喜欢小柳树的美

生:老师喜欢小枣树的枣子很甜。

师:多么可爱的枣树和多么优美的柳树,可是有一天,在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事。

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学生仔细倾听课文,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究竟发生什么事?

(评析:创设情境,定向思维,用童话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生活”,让学生主体先处于情感阅读初级阶段,这种意境美是符合低年级学生主体参与的认知规律。情境创设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集中思维,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直接从本课“首段”切入。如果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读题想象、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就会找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身边的生活美景”,虽然有所不同,但学生的思维却肯定会迅速集中,学生情感自然被预热。抓住这一关键心理时机,教师设计本课简约的故事表演述说,学生也会进入意境、初步进入“本课美景”,再设计动画欣赏,形成定向学习思维,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准备。)

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细细品读。

师:现在我们再把你最喜欢的词句或最感兴趣的段落画下来,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你从这些词、句、段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评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头脑风暴,富有个性化理解,又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选准“切入点”和“扶引点”)

师:谁愿意把喜欢的词,句,段与大家共享。

生:我喜欢整篇故事,我从中知道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长的美就看不起别人,就骄傲。

生:我喜欢“小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起舞来”这一句,我知道了小柳树很骄傲。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骄傲?请表演一下。

生:从“得意”一词。

师: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骄傲(自豪、高兴)

师:谁能把小柳树骄傲的样子读出来。(生骄傲地读此句)

师:还能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柳树骄傲了?

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师:小柳树为什么要骄傲?

生:因为小柳树比小枣树美,所以小柳树就骄傲了。

师:小柳树外形美在哪里呢?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

师:小柳树的外表那么美,小枣树的外形怎么样呢?

生:小枣树的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生:春天来了,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请学生说说“光秃秃”。)

师:春天来了,很多植物都发芽长叶,可是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小柳树感到十分奇怪,你能告诉小柳树,春天小枣树为什么不长叶子?

生:小枣树非常聪明,它是想把把营养和水分留给秋天的枣子。

师:小枣树和小柳树除了外型不同,还有什么不同?从课文中找一找。

生:小枣树结果,小柳树不结果。

师:小柳树看到小枣树结果子,它对小枣树的态度有没有变化?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

生:小柳树的态度变了,我从“以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次她该说我啦!”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出悔意)

师:小枣树有没有像小柳树那样嘲笑小柳树,它是怎么说的?

生:小枣树温和的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的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帮助学生理解“温和”,并引导学生怎样温和地读。)

师:你们从小枣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小枣树不骄傲,没有嘲笑小柳树不结果。

生:小枣树反而赞美小柳树的优点,长处。

生:做什么事情不能说自己漂亮而说别人不好看,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能只看外表。

师: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态度有没有改变?它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不能再骄傲了!

(评析:主体阅读,主导指引,教师充分体现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学生主体思维主动理解有了用武之地。学生阅读理解作者的情感角度和深度与教师阅读理解作者的角度和深度在这里得到有机结合,并随时将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智慧的火花交相碰撞,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互动佳境。)

四、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人文精神,升华课文的深层内涵。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她谦虚。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他善良、友好

生:我喜欢小枣树,因为它不骄傲,小柳树嘲笑它,它却赞美小柳树的优点。

生:我喜欢小柳树,因为它知错就该。

生:两种树我都喜欢,因为小枣树团结友爱、不打骂别人的性格。小柳树改过了,有着又细又长的树枝,好象美丽的秀发,就更让人喜欢了(一位留发女生)

……

师:到此,你想对小柳树或小枣树说什么?

生:我希望你们成为好朋友。

生:小柳树,不要只看别人的外表,要看别人的内涵。

生:小柳树,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

生:知错就改还是一个好小柳树。

生:小柳树,不要再自以为是了。

(评析:文以载道,浑然而成,这正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的所在。)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六

《语文课程新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超越文本的极限,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开辟一片开放的创造天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我让学生听老师范读,然后想象说话:听到小柳树这样说小枣树,你仿佛看到一棵怎样的小枣树?你又想对小枣树说些什么?有一个孩子说小枣树会生气地反说小柳树,听到有这样一个声音出现,孩子们立刻反抗了,他们都说小枣树不会说笑枣树的坏话的,听到这,我想课堂应该进入了一个冲突,就是小枣树会说小柳树的“坏话”吗?请小朋友们找出依据来。就这样问题在孩子们的闹中出现也止于他们的自己研读中。

学生在激情中参加了学习,描绘并展现了美丽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

我想,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学生想象的空间,发散思维,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赏心悦目的享受中放松愉悦,激发学生爱学、乐学的志愿。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其中,我又是从三方面进行引导:一是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二是从两者的性格特点来理解不同;三是通过小柳树的前后表现不同来体会。在进行这三方面的引导中,我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从而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学习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很多,比如:小柳树长得漂亮,他长得很快,他可以让人们乘凉;小枣树长得不好看,但能结好吃的果子。为了让孩子们对课文能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我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喜欢哪棵树?为什么?你能像小枣树一样发现周围同学的优点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纷纷举手,有的说:“我发现陈优点了,他的字写得很漂亮,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我发现优点,他上课发言很积极,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我发现优点,他作业写得又快又对,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我发现优点,他吃饭不挑食,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我发现优点,他发言时的声音比以前大多了,我要向他学习。”……听着他们充满激动的声音,看着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知道“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已经无声地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里。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记得我在讲一次公开课时,在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后,我问孩子们:“你喜欢谁?为什么?”教室里一阵七嘴八舌之后,小手高高举起来了:

生1:我喜欢小枣树,小枣树听了小柳树挖苦她难看,她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有反过来去挖苦小柳树,他对朋友这么宽容,让我觉得小枣树并不难看。

生2:小枣树在最美丽的时候也不取笑小柳树不结果,她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小枣树在我眼里很美。

生3:对!我也喜欢小枣树,她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还说出小柳树的许多长处来安慰小柳树。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不禁暗暗欣喜,因为这节课在我的设计下进行的非常顺利,孩子们正好说出了我要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听课的教师们也频频点头,正在我松了一口气,打算结束这堂课时,“老师,我喜欢小柳树,我觉得她很美。”教室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我始料未及,是不理睬他,绕开他的问题,继续按我的设计教学吗?稍微迟疑后,我决定改变教学设计,让这个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觉得,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质疑和发表不同观点的地方,学生思想碰撞后得出的认识,可能比按部就班地由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收益要好得多。

“我喜欢小柳树细细的腰、绿绿的枝条,我觉得小柳树很漂亮。”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4:我也喜欢小柳树,因为春天的小柳树特别美,课文里是这样写的:“春天,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快回答 www.kuaihuida.com…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生5:我自己喜欢跳舞,所以我也喜欢小柳树在微风里拖着又细又长的小辫子跳舞的情景。

生6:我喜欢小柳树,因为她知道自己春天取笑小枣树是不对的,她脸红了,说明她知错就改。

生7:我还是喜欢小枣树,因为他结满了红红的枣子,秋天里是那么美丽,那么漂亮!

生8:对!小枣树安慰小柳树。说明小枣树知道自己和小柳树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马上想到了我们刚学过的成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请孩子们读这些成语后问:“把这句话改一改,你会怎么说?”

生9:小枣树有所长,小柳树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反思]

孩子们在阅读中有许多独特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往往是我们无法预先估计到的。但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体验,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从学生的体验中去生成我们的教学,课堂就能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情况不同,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通过两者的对话,揭示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①学会“我会认”里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③通过1-4自然段的学习,知道小柳树与小枣树外形上的不一样,通过小柳树的语言,体会小柳树的性格。

④规范书写“我会写”里的10个生字

重难点: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②通过1-4自然段的学习,知道小柳树与小枣树外形上的不一样,通过小柳树的语言,体会小柳树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呀,小明家院子里有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出示课题),它们两个是邻居,也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揭示课题)

(枣子指导:这是一个平舌音,小朋友可要特别注意。)

(二).听故事,感知课文

师:这对好朋友在悄悄说话呢?想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吗?

师:好,那就要竖起小耳朵听好了,看谁听得最仔细!

(放录音带)

师:听完故事后,你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都说了什么呀?

生:(讲一讲听到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讲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看法,只要合理,都给予鼓励表扬)

(三)初读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解决难读的字词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读一读他们的故事啊 (生:好!)

师:那好,小朋友打开书本15课,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可以请叶子帮忙,在读的同时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师: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词特别难读,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好的,让老师来考考大家:

词语:

qiǎn tū rěn

屏幕展示:浅绿色 光秃秃 忍不住

suī chéng si

虽然 乘凉 意思

bei

(指名读当小老师,齐读)

(注意平舌音和前鼻音的字:如“枣”、“浅”、“忍”、“思” “虽” )

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师:这些生字逃到了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读带生字的句子:

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

2.真美!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3.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4.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

5.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

(指名读,齐读)

(二)朗读感悟(1~4)自然段

师:小朋友再自由读读课文(1~4)自然段,想想看从这四段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棵样的柳树和一棵的枣树。

1、品读写小柳树的句子,欣赏她的美丽

生:这是一棵美丽的的柳树,这是一棵好看的柳树

(课件出示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出现第一幅插图。)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啊?(指着课件讲)

生:课件出示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师:多么好看的小柳树呀!谁能把他读出来

师:这棵小柳树真好看! 或 这棵小柳树还不够好看,谁能读的更好看一点。

师:谁还想说

生: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生: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师:你也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小柳树的美

(男女赛读,看谁读的小柳树最美。)

4、 师:这是一棵美丽的小柳树,这还是一棵怎样的小柳树呢?

生:这还是一棵骄傲的小柳树。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小柳树的两句话)

生: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师:你从哪里看出小柳树的骄傲来?

生:

师:那好,请你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小柳树的骄傲

师:谁如果能加上动作来就更好了。

(全班一起站起来读,并配上动作。)

师:还有哪里看出小柳树的骄傲?谁来读一下

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配上动作读(小组赛读)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我知道了小柳树是一棵美丽的,但又骄傲的小柳树,那小枣树呢?他又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我们下节语文课再来学习。

(三)写字指导

指导“怎、思、弯、穿”(“怎、思”二字合在一起指导,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左点不能写成撇,中间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点要写在卧钩的外边,卧钩一定要“卧倒”,不能写成“竖弯钩”。“穿”字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上短下长。“弯”字的特点是上宽下窄,下面比上面略长一些。

师:小朋友们读得很好,不知道写得怎么样呢?

先给他们组词,再让学生分别说说写这些字该注意些什么,再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篇八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其中,我又是从三方面进行引导:一是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二是从两者的性格特点来理解不同;三是通过小柳树的前后表现不同来体会。在进行这三方面的引导中,我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其中对小枣树心情与性格地方理解比较到位,而对小柳树的性格与说话语气方面不是很清楚,造成有些学生在回答仍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课上灵活引导学生,过渡语言简练准确,利用学生的完整思维。

本节课最大的不足是讲课缺乏自信,很多地方紧张,没能正常发挥。造成的原因包括:

(1)对于课文的重点把握还是不够到位,导致讲的内容偏多,使整节课上起来显得有点急促,说话的语速也比较快。

(2)心理素质不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心理压力过大。

(3)驾御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同时,教学语言不够简练,课堂环节衔接导语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对于汉字的书写规范和美观的基本功还应该加强。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篇九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资料,后者是透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潜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取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潜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理解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能够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透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构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构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潜力。

阅读教学应用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资料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用心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状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忙。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一样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潜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用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到达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期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十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是最基础的,没有生字作为支撑,以后就很难谈写话、阅读了。我们班孩子已经初步掌握了识字、记字的方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大胆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并且让他们自由找小伙伴来合作学习。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面前显得积极,爱表现。识字欲望非常强。大部分生字都是在孩子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会的。

为了尽快让孩子学会阅读,我有意识地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训练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请读读一至四自然段,找一找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怎样?于是孩子们自己去读文段,然后画出描写他们的句子。这样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带着问题去文本找答案。找出答案后,我让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其中,我从柳树和枣树的生长特点分析他们的不同,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总之,我会从这节课中发现优点,继续保持,找出缺点,努力改正,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第十一篇

片段(一)

一节历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道题: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同时提醒学生可以看教材,看课外书籍,查字典。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很多学生踊跃欲试。

学生甲:我看过《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书中记载:春秋时期,刚做国君的楚庄王胸无大志,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让他猜个谜,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批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学生掌声一片。

学生乙:春秋时期,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曾受到赵王的殷勤接待。重耳当时许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赵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

……

我很满意学生的表现,同时也注意到一向不爱作声的学生乙犯了一个小错误:应该是重耳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而不是赵王。但我不忍心泼冷水,也就鼓励性地说了声“你真不错”,并未纠正他的错误。

反思: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总想着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

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所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请大胆地说“你错了。”

片段(二)

我在教九年级历史第1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设计了一道题:由于金字塔的工程巨大而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由“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大胆地说:“我认为它们不是天外来客所建,而是埃及人民建造的。因为书中写到,建金字塔用了20年,由几十万人来完成,而且我不相信有外星人。”刚说完,很多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但我发现一个同学却摇了摇头。我立即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很得意、也很理直气壮的说:“我认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书中的记载只是根据传闻,并没有得到证实;其次,金字塔的工程巨大而困难,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埃及人民是无法完成的;第三,很早就有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到底有没有,至今未得到证实。”顿时,全班同学鸦雀无声地望着我。

反思:

学生鸦雀无声地望着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当这种挑战来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细心观察并发现了摇头的同学,使得这一环节更有意义,激活了学生思维。

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总是考虑能否按课前准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需要、情感没有真正地被重视。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到学生身上。

我相信,对学生多一份关注,他会还你一个惊喜。

片段(三)

在县研训中心组织的“历史新教材培训”活动中,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间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了降低难度,我放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学生仍启而不发,教室里静悄悄的。我想:坏了,冷场了。

反思:

下课后,我冷静反思,学生启而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题目难度大,空洞,让学生不知所措,束手无策。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学生成绩不理想,有时候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有时候学生与你抬杠……此时,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而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作为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平等待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做到:多怪自己少怪生。

片段(四)

一节历史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讲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突然有学生插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很恼火他打断了我的话题,于是没好气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他高兴地指着墙壁说:“在那儿贴着呢,还有孔子的画像。”我一时语塞,多好的教学资源,我怎么就没注意呢。

反思:

我应该感谢“插嘴”的同学,是他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学生插嘴是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或许是担心,或许是困惑,但更多的应该是欣喜与思考。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插嘴”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它不是“乱”,而是“活”,是新课程改革中一朵绚丽的浪花。当学生的“插嘴”具有挑战性时,教师应如何应对,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如何让学生的“插嘴”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为其喝彩!

反思后则奋进。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多多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这11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后反思 小柳树与小枣树教学反思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