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以下这10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是来自于快回答的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一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为什么会是世人敬仰、代代相传的治水英雄”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教学中以文本的内容与课前布置搜集的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让学生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学习第一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了一组洪灾的图片,让学生来谈谈看了图片以后的感受,然后再来体会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体会老百姓的“无家可归”。最后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讲解大禹治水经过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治水的艰辛,特别是抓住“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等语句。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以此来理解为什么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在这堂课中,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比如说 1. 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这堂课以读贯穿全过程,虽然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互读、齐读、指名读,但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教学显得很枯燥,学生仅是反复地读,基本局限在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上,课堂上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缺少让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的时间。 2.老师的话太多。虽然在课前设计时,我已经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还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无论是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还是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教师给予得较多,总是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教学导入时创设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我先出示了一组洪灾的图片,让学生来谈谈看了图片以后的感受,然后再来体会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害,体会老百姓的"无家可归",最后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讲解大禹治水经过时,特别抓住"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等语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及治水工程的浩大。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帮助背诵这一方法效果很理想。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学习第四自然段,用"治水成功后,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怎样感激大禹 "这一问题引导理解 "代代相传". 此时大禹形象在学生的心中越来越丰满,正是让学生畅说自己情感的时机。于是,我让学生谈谈大禹名字中"大"的含义。板书总结文章内容,结构后让学生欣赏大禹治水的视频资料。磅礴的气势,丰富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对文章的体验再次提升。
这节课读的形式有自读,品读,齐读,指名读,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加体现学生的学。以上是我课后的一点体会,感谢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二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有三个环节给了我触动。
一、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识字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后,认读字词时采用了“大转盘”的游戏,将学生的识字行为寓于愉悦的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识记,突破了识字难点;在学写生字、识记字形时,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中,采用“争当识字大王”的形式开展“识字擂台赛”,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互相启发,共同识字,这样,识字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读和写,他们在娱乐中掌握了字的音、形、意,从而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教学。在写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评价彼此的字。鼓励学生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鼓励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如:刘雨的字写得非常工整,尤其是“撇”写得特别舒展,如果能够写得稍微小些,让占格不那么挤就更好了。因为学生不只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那是一种师生间的交流,他们更需要同龄人的评价,即生生之间的沟通。这里互评的设计,不但为了使学生学会正面评价他人,更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三、讨论:大禹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给予鼓励,让学生从二年级起就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个性化发言。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了这些词语:聪明(因为他看小孩游戏就想到了治水的办法)、善良(帮助老百姓治水)、坚强(不放弃治水)等。然后我又让学生各自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读本组文章,让他们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三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 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
本文共三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我上了第一课时,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和能力:认识“乌、鸦”等九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2、过程和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1、步骤清晰。(读准字音——记字形——结合课文——理解字义——习字写字)。 2、课堂上渗透识字方法(做动作,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 3、注意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用已有的方法识字。(自己说记字方法、组词、说句子)。
在读准生字读音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们圈画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把你觉得读得好的生字读给同桌听,再开小火车认读。这样,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孩子又重温了乌鸦对妈妈的孝敬。联想到品德与生活中“小乌鸦爱妈妈”的儿歌,也便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又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习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但是在教学中出现不少问题和不足:第一、巩固生字的形式、时间太少,以至生字掌握不扎实;而给生字找朋友的时间又太多,浪费了时间,导致最后的拓展没能完成。第二、学生的朗读不多,形式太少。第三、在指导学生描红,习字的指导中,还不够严格,因为底年级的写字教学一定要严格把关,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工整。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四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的这首“峨眉山月歌”以前我并不熟悉。备课时,我就在想,为什么编者会选择李 白的这首诗为学生学习的版本呢?之后,我翻阅了“唐诗鉴赏”这本字典,了解到本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12个字,是唐诗中绝无仅有的。并且, 这5处地名在诗句中的位置也不同,诗人写作诗歌时巧妙地把它们融合在了诗句的各个部分,实在令人佩服。再从诗的整体来看,短短四行字,却给读者展示了从四 川清溪到长江三峡的千里出游图,其磅礴气势也令人折服。
于是在课堂上我就抓住了这两点来进行教学。
首先是解题,“峨眉山月歌”这个诗题中“峨眉山”是地名,“月”指月亮,“歌”是诗歌,即这是一首写峨眉山月亮的诗歌。
接 着,我告诉同学本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12个字,是唐诗中绝无仅有的,要求同学自由读古诗,找出这5处地名来。5处地名找出来以后,
学生对 这首诗的理解略有所悟,但此时若放手让他们自己来读懂诗意对于半数同学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因此,第二步,我就要求学生再读古诗,试着解释诗意,遇到困难可 以提出来。果然,学生对诗句中倒装的写法不明白,这“半轮秋”成了首当其冲的难题,在老师提醒“半轮是用来修饰月亮的”后,学生才弄明白了诗句第一行的意 思。在此,我结合半轮月,配以简笔画介绍了上弦月、下弦月,了解了诗人出游的大致时间。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从字面解释并不难,主要是学生得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结合生活中人在动景物跟着动的生活经验才可以充分感受到此句的精当。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行只要明白“发、君、下”的意思,诗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了 解了古诗的大意,第三遍品读古诗的要求是根据整首古诗的理解写出李白的出游路线。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品读中在脑海中展现出这幅千里出游图来。或许是因为对诗 句理解不透彻,或许是因为平时很少看地图,对此线路缺少了解,这条“清溪到峨眉山到平羌江到渝州到三峡”的线路图出错的同学很多,特别是渝州和三峡的次 序,大部分同学给换了位置。我立即想办法补救,以讲台为“清溪”要到“三峡”去,以次明了“三峡”是最终目的地。教室的一过道为平羌江,我顺江而下,向后 看,看到了峨眉山,看到了那半轮秋月,前面不远我将要到达的地方是“渝州”。学生对这样形象的说法更能接受。
最后,在有节奏地朗读故事的基础上还留有一点时间给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形成积累。
原本在教学设计中还有让学生结合书上的画面以山月为题说一段话的训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欣赏水平限制了这个训练,难以完成美的欣赏与创造,只有以教师语言给予补充,此教学设计得再思改进。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五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六
《大禹治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大禹治水的精神是可贵的,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我们孩子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章中文字表达的特点,想要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时,我通过让学生点重音、划停顿的方法进行指导。我坚信只要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加上一些朗读指导,他的感情一定会到位的。
在讲第一课时的时候,就有很多学生提出一些不懂的词汇,比如洪水泛滥是什么样的?由于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所以他们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所以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这一内容,我在范读时就着重加强了“痛苦极了”这几个字音,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如此学生再读的时候感情就到位的多了。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通过“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我紧紧抓住“千千万万、很多”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第三自然段中禹在治理洪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是非常有名的,为了让学生简单体会,采用“共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果你的爸爸出去工作三天不回家你就会非常想他了,或者你在外面天一黑,你也会非常想家。可是大禹却能十二年里为了治水都没有回家一趟。”经过交流之后,学生们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了提升,是个无私奉献的人,为了帮助大家治理好洪水,三过家门都不入。
第四自然段中介绍了禹带领大家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后来洪水退了之后,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指导朗读时,先让学生体会洪水退了之后的生活,感受大家的喜悦之情,随后指导学生们在读到洪水退了之后的情景时,应该把声音上扬,以突显喜悦的心情。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觉得我需要随时充实自己,以免课堂上接不住学生抛出的问题。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在这堂课中,有个孩子就问:“老师,他叫禹,为什么题目是大禹治水呢?”一下把我问住了,是啊,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一直回答不上来的我,用了一句“下去我们都查查”草草结束。后来查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大家尊重禹,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在他的名字前加了“大”。学生们的想法千奇百怪,课堂更是瞬息万变,如果上课时我能抓住这个学生的这个问题,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相信孩子们就更能理解大禹治水的精神了。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会继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七
本学期第六周我参加了片区优质课比赛,教学的内容是八年级第11课《北伐战争》,根据《能力要点标准》中的要点,我进行了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使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主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利用导学引领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八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课上,有同学提出了疑问: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看一看,为什么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想见呢?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我心中暗喜,决定以这个问题以切入点,挖掘课文所蕴涵的情感。
组织学生讨论,大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没有回去。学生有的说,他不敢回家是因为他担心回家后家里人不让他去治水了,所以他不回家。有的说大禹没治好水,没脸回家见家里人。更多的同学说,他要治水,没有时间回来。有一位同学说:大禹不光要治水,他还要帮老百姓修房子,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所以他没有时间回家。
“他要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来”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感觉多数学生都是泛泛而谈。我就引导学生读第二段,“你从哪看出大禹忙于治水,没有时间回来?”学生细读课文,有学生说“他走遍千山万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长期在外边走的,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了。”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有的学生说“他们要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吃尽千辛万苦,所以没有时间回家。”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明白治水的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道理了。
这一课我还给孩子们创设了三次想象。
第二节写“大禹决心要治理洪水。”那么,禹是怎么下决心的,他肯定有许多思考,或者还有过思想斗争,然后才作出最后的决定。这里我启发学生想象。为了使学生想象得好,做到有话可说,在教第一节时,我让孩子结合挂图,引起学生的怜悯心、同情心。
第三节写“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在教学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禹真的不想见家人吗?孩子就此展开了充分的想象。
第四小节写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教到这里时,我引导孩子们观看课本中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轻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情景的插图。启发学生说说,大家对大禹会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大禹又会怎回答呢?
三次想象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加深了对大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到一次爱他人、爱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尚道德品质教育。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一)
师:(板书“禹”指名读,齐读)禹是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写“大”)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生:因为他伟大。生:因为他很了不起。师: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生:因为大禹为人们治理洪水,所以人们尊敬他,称他为大禹。师:说得对,大禹是人们对禹的尊称。板书“治水”,齐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生:大禹为什么要治水?生:大禹怎么治水?生: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师:(将这些问题写于黑板)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生:(认真读文,纷纷举手)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读准,读好) …… 师:现在我们交上了字宝宝朋友,相信小朋友们读起课文,会读得更加通顺。老师再请小朋友带着刚才的问题去用心读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生: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大禹为什么治水。师:请你读读这一段。生:读,比较流利。师:谁认为能读得比他更好?(再指两名读)生:(跃跃欲试)我来,我来!师:(故意摇摇头)没理解课文的意思,怎么读都读不出课文的感情。来,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一段,找找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生:什么叫“淹没”?师:请读读书上带有淹没一词的句子。告诉老师,课文中谁淹没了什么?生: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师:(寥寥几笔,勾出农田)在平日,水都在农田下,发洪水时,边画大水盖过农田,边说:洪水就淹没了农田。生:(惊呼)师:大水淹没了农田,意味着什么?生:意味着人们就没有粮食吃。师:(继续画房子,大水冲毁房子)大水把人们的房子也冲毁了,这又意味着什么?生:人们也没有家住了。师:人们没有家住,就叫—— 生:无家可归。师: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人们只好到处流浪,过着痛苦的生活。现在你们再用心体会,读这一段,该用什么语气读?自己练练。生:饱含深情,十分投入地读师:谁会读?生:读,读出同情的语气。师:真有感情!但我觉得你没读的洪水还不够大,谁能读得更大一些?指名读。生:读,重读“滔滔”一词。师: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
师:指名上黑板,写“治水”和“制服”。能给这两个字分别组组词吗?生:(口头组词)师:请把这两个词用上,说一句话。生:大禹治水,把洪水制服了。师:对。谁能说得更具体、更生动点?生:大禹为了治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制服了。生: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制服了洪水。生:大禹下决心制服洪水,他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九条大河,把洪水引到大海,治水终于成功了。生:大禹一心为了治水,一次也没回过家,最终把洪水制服了。师:大禹制服了洪水,就意味着什么?生:意味着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农田被水淹没,房子被水冲毁。师:老百姓吃得安心,住得安心,用第四段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什么?请大家读读第四段,找到这个词。生:读,回答“安定”。师:关于这一段,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什么是“代代相传”?(其他学生也附和)师:谁知道?生:我知道,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传下去。师:有一点这个意思。但又不全对。你是怎么知道《大禹治水》这个故事的?是通过学习课文,老师帮助你了解的,对吗?那你猜猜,老师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生:肯定是你的老师告诉你的。师:那我的老师又怎么知道的?生:是老师的老师。师:你看,我的上一代告诉我,我又告诉你,你长大了,当爸爸妈妈了,又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孩子,这就叫—— 生:代代相传。师 :老百姓为什么要把大禹的故事代代相传呢?告诉能用“因为……所以……”说说吗? 生:因为大禹制服了洪水,所以老百姓把他的故事代代相传。师:大禹制服了洪水,老百姓们就…… 生:因为大禹制服了洪水,老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他,就把他的故事代代相传。师:说得好,一心为人民办好事,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现在,我们就坐上时光穿梭机,让我们快速前进三十年,这时,你们也许正坐在家里,对你们的孩子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呢!来,我们试试!生:(惊讶)师:要说好这个故事,首先要做到什么?生:把故事记住。师:对,自己先练习把故事记下来,再在小组内互相说说。生:(兴趣盎然地读、记、说)师:现在我来当孩子,谁是我的家长?生:(哄堂大笑)我来,我来!师:(指名上台)爸爸,这是谁呀?他站在这干什么?生:他就是大禹呀!他是我们古代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呢。师:真得?生:对,我把他的故事讲给你听吧。师:太好了,太好了!有故事听罗!有故事听罗!生:很久很久以前……(一本正经把本课的故事讲了下来)师:我知道了,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小朋友们,今天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生:好!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的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缺乏生活实际经验,课文一开始就已经有了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内容,我采用了媒体展示,在第一课时伊始,就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在汹涌的洪水面前,人类的渺小和无奈,在这种情感的渲染之下,课堂上学生感悟起来就容易许多。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材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并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千”和“万”以及“九”在这里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
在知道禹为了治理洪水是“下定了决心”之后,我问到:禹是怎么做的呢?他首先做了什么呢?为了察看水流和地形,禹爬过了许多座山,趟过了许多条河,课文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千山外水”,指导读好这个词。这其中的每座山他都爬过,每条河都趟过,就叫做“走遍”。
“千山万水”的理解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接下来,我继续提问:在翻越这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大禹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师生互动交流:爬山的时候,山上会有……会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夏天的山林里……大河里……河上没有……
面对这样的困难,他是怎么做呢?山高路滑,摔倒了,他……脚被石头、树枝划破了,他……走的路多了,脚上起了一个又一个血疱,他……大河里水流很急,找不到船,他……冬天里水冰冷刺骨,他……肚子饿了,他就……口渴了,就……一路上太苦了,但他什么苦都能吃,这就叫“吃尽”了“千辛万苦”,他吃尽这千辛万苦,走遍这千山万水,为的就是——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多不容易啊!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指导读好这句话,注意及时评价。
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之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妥帖的方法。然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很好地展开实施。在引导学生想象时,我的思路仍然不够开阔,对于学生的回答,预设得不够到位,在学生的讲诉中,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这样一来,老师的“牵”就显得很勉强,学生的回答面也就被框住了,不能很充分地展开。另外,老师的评价还很单一,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完全的激发,本应很出彩的一个环节,就显得像是在“牵强附会”了。
在感知了禹所经历的辛苦之后,便是感知禹的“智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禹的做法,我适时地进行了拓展,讲诉了禹的父亲鲧当年治理洪水的方法。鲧用“堵”失败,禹用“引”成功,这一对比很容易体现禹的智慧。另外,我继续使用“想象”这一法宝,让学生将“现代化设备”和“四千多年前的工具”做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禹带领老百姓治水的不易。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还是比较流畅的,不管是简笔画理解“挖通”“劈开”,还是“九”字的含义,包括资料的拓展,都很好地为理解文本做了服务,让学生多方位地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唯一不足,还是我的语言,不够精炼简洁,我想,这是我以后要经常注意联系的地方。
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老师就是妈妈,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利用老师的回答,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现在想想,这个小节似乎是被我匆匆一带而过了。是的,学生理解起来似乎并不难,可是,由于我的仓促和不镇定,本来很感人的一个故事,好像一下子就味同嚼蜡了。在听了其他老师的课之后,我想,是不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也可以进行资料的拓展呢?
比如说: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
或者引入具体的故事,“在治水过程中,大禹走遍了九州。豫州是九州的中心,大禹的老家就在豫州的中岳嵩山,大禹无论南来北往,还是东奔西走,都要经过嵩山。但由于治水工程时间紧急,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禹虽然牵挂老母亲和妻子,但没有时间,主要是没有心思回去看望她们。别说路过嵩山了,就是从家门口经过,他也没有进门。这就是后人常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大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是他在治理淮河之前。当时他凿开了雍州的龙门口后,西北一带的洪水流进了黄河,这一带稍为安宁,他就奔走东南去治理淮河。从嵩山经过时,正好路过家门口,大门敞开着,涂山氏正在院里推磨。大禹觉得妻子发胖了,再一瞅,不对,她挺着大肚子,肯定是怀孕了。大禹百感交集,一方面高兴要当爹了,一方面心酸妻子挺着大肚子还要干活儿,一方面愧疚自己不能尽到丈夫的责任。大禹真想下马去帮助她,但转念一想,不能,东南边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还深受洪水之苦呢,于是就扬鞭策马向东南飞驰而去。
第二次路过家门是在一年之后,当他疏通淮河之后,听说三门峡又有水怪兴风作浪,他急忙掉头向西北飞奔。这次他又经过嵩山自己的家门口。老远就看见涂山氏坐在门口,正给怀里的孩子喂奶。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真想大喊:“我当爹了!我当爹了!”他也真想走上前去抱抱儿子,亲他一口,问问给孩子起名字了没有。可是就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三门峡荒山野岭里孤儿们哭爹喊娘的声音,他想自己的儿子是儿子,别人的儿子也是儿子,应该先救他们才是。于是,他一扭脸,又策马向西北跑去。
第三次路过家门是在治理好三门峡后。他在三门岛上劈开三门,在黄河中心凿下了中流砥柱,降服了黄河水怪,使洪水沿着黄河归入大海。他刚刚舒了一口气,突然又听到南方荆水暴涨的消息。他又骑马跃上嵩山,观看远方的水情,正好又路过家门。他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张望,似乎在等待他的归来,看到小夏启在地上爬着玩儿。大禹心里一抽搐,两行热泪滚落到马鬃毛上,白龙马摇了摇头,甩了甩鬃毛。这时,大禹眼前又出现了荆州地区许多老百姓在哭喊亲人的景象。大禹为让那里的老百姓早享天伦之乐,只好紧闭双眼,弯腰伏在马背上,白龙马腾起四蹄又跃过了禹的家门。”
个人认为,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禹为了治理洪水的无私忘我,只是由于篇幅较长,所以是在课堂上直接引用,还是课前拓展阅读,还是在课后加以延伸,还需要多加思考。
十三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洪水终于被制服了,这时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出示一组图片,展示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学生说出可爱的孩童在池边玩耍,无忧无虑;懂事的孩子开始回到学堂,学习有用的知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吹笛歌唱,有的品茶谈心;农民们又种上了庄稼,从此生活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安定的日子”,并对禹充满了感激之情。在此情此景之下,让学生来理解“禹”为何被称作“大禹”,就显得比较顺利自然了——是人们对这位治水英雄的尊称。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情境的渲染之下,还是比较投入和集中的,是不是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和第一小节的对比,激发出更多对禹的崇敬之情呢?
整个教学在对大禹的呼唤中告一段落,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禹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内心之中。
课文教完了,比赛也结束了,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不断努力和改进的。
首先,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去钻研,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点事毋庸置疑的,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
第二,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要体现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但是设计必须要显得严谨,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必须反复斟酌,加以训练。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毕竟,我们的教学时为了学生的发展,必须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第四,要注重朗读形式于理解课文的结合。这堂课以读贯穿全过程,虽然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齐读、指名读,但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教学显得很枯燥,学生仅是反复地读,基本局限在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上,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并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缺少让学生质疑,自主学习的时间。
第五,规范老师的语言。虽然在课前设计时,我已经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还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无论是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还是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教师给予得较多,总是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六,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升。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九
真不敢相信,人世间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人。海伦凯勒出生19个月就因为疾病而成为盲聋哑残疾人,她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之下,学会了读书写字,甚至还学 会了说话。20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哑人。不仅如此,她还成为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致力于救助残疾人的事业,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并获得了总统自由勋章。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竟然有如此耐心的老师——莎莉文老师。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 下,完全靠自己的实践摸索,极大的开启了海伦凯勒的心智,并帮助她走向成功。收到亿万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奇迹,在师爱和奋斗中创造着。
《再塑生命》这篇课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沉的爱,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上课前,我利用三月的早晨充满生机,校园里小树发出鲜嫩的绿芽、桃花粉嫩惹人,这样的美景我们看到是多么自然、多么容易的一件事。而我们要去认识一位聋哑 盲女孩,对她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但要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让我们走进这个奇迹,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 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是谁让海伦凯勒走出痛苦的深渊?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 凯勒的生命。而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说出了全文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在品味语言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句子进行交流,同 时被海伦凯勒的坚毅、顽强所打动,许多同学在畅谈感受时表示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勇敢地面对挫折,成就一番事业。但是这样战胜厄运的人不仅仅只有海伦凯 勒,于是,我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海伦凯勒”。像她一样身残志坚的人士。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说出了霍金、贝多芬、史铁生、保尔、张海迪等等令人崇敬的人 士。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人,或许这些人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令世界动容。
同时,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很值得我们好好品读,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读那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第三节中什么是爱的那些感悟的句子。
在这堂课上,教师良好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营造了情感交融的氛围,大家上课积极发言,朗读也充满感情。
唯一不足,在时间把握上,还是过于纠结在细节上,没有从大点上让学生能迅速进入下一个环节。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篇十
备课组讨论:
《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传说。故事分三部分描述:第一部分(第1小节)是讲了了黄河流域一直洪水泛滥,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二部分(第2、3小节)是写大禹挺身而出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长达13年。在治理洪水中吃尽了千辛万苦,并流传着《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感人故事。第三部分(第4小节)是洪水被制服后老百姓对他的感激。本文以情感为线索,从开始的悲伤、难受,到最后的高兴和感激。如何把握这样的情感就是课堂需要研究的。本案例主要谈一、二部分的教学。
第一次的教学实录:
一、第二部分(第2、3小节)
师:当时有个叫鲧的人也是大禹的父亲,他用筑高堤坝的方法治理洪水,结果洪水冲垮堤坝,水灾更严重了。大禹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想呢?
师:出示大禹图,读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生:朗读句子。
师: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句话
师:大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看出大禹治水的艰难?
生1: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中可以看出治水很困难。
师:出示“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想象一下大禹会吃到哪些苦头?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在沿着水流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持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禹是这样的坚定!一起来读读第二句话。
师:还从哪里看出了大禹治水的艰难?
生2:他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看出了治水的艰难。
师:看图,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挖,用铁镐一镐一镐地劈,多么苦,多么累啊!(指导读好)
师;小结: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花了13年,在治水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读)
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完成填空,填写这段中的数字,理解。
师: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禹的儿子13年没有看见过爸爸,他会对爸爸说什么?
师: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生:朗读这一段。
师:小结禹一心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生活,一心为公的精神。
评议反思:从课堂实施来看,老师在教学中抓关键词语进行朗读指导,似乎也进行了一些感悟。如引导孩子理解千辛万苦词语时,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能力,想象大禹吃到什么苦头,再来读好这个词,读好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时候,教师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感受大禹的儿子是如何想念自己的父亲的。这些都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学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但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不是语文的最终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而本堂课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与文本深入的对话,这样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他主”的学习。
2.朗读局限于“像他这样读……”
新课程强调了朗读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但课堂上老师用一句口头禅式的话“像他一样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很是不妥。要知道每个学生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体验。
3.教师“抱得过紧”,学生“透不过气来”
教学步骤完全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的过分主导,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失去了自我的个性、自我的情感表露。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在阅读中必须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但本课例学生学习是消极的接受式的学习。
反思后的教案: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2、3小节)感受治理工程的艰难
1.理解课文,引入情境
师:这时,你们的心理肯定会想,难道当时就没有人治理洪水吗?有的。当时有个叫鲧的人,他是禹的父亲,治理洪水9年了,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把堤坝冲垮,水灾反而闹的更凶了。大禹长大后,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怎么想呢?
生:朗读句子“大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师:听出来了。大禹的决心很大。他还能用父亲的方法治理洪水吗?那么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的呢?请你好好读读第二节,想想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的?小朋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大禹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生:大禹首先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然后带领老百姓挖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师:是的。看来大禹治理洪水是在研究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理洪水的。
二、想象朗读,境中悟情。
师:那他治理洪水辛苦吗?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一节,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们拿起笔,边读边找找那些词语最能表现大禹治水的艰难?
生1: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可以看出治水很艰难。
生2:大禹带领老百性要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一条就不容易,不要说九条了。劈开一座也很不容易,不要说九座大山了。
师:一个“千山万水”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天地。想象一下大禹会吃到哪些苦呢?
生1:他干活干得满头是汗,也顾不得去擦,还得继续干。
生2:他口干了,也没有什么好喝的,只能喝点山泉水。
师:假如累了————————,饿了————————。遇到野兽——————。
师:大禹为了查看水流和地形,走遍了千山万水,真的是吃尽了苦头。谁来读好这句话。
师:还有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治水的艰难呢?出示第三句话。
生2:大禹带领老百性要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一条就不容易,不要说九条了。劈开一座也很不容易,不要说九座大山了。
师:看图。大禹正带领老百姓挖通河道劈开大山,他们有现代化的机器吗?没有,他们用的是什么?是双手,可想而知。要把很多条大河挖通,把很多座大山劈开真的谈何容易呀。可见,治水工程是多么浩大,治水是多么的艰难!谁来读这句话。
师引导学生完整地读第二小结
师:你从中感受到大禹是个——的人。
生1:大禹是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
生2:大禹是个伟大英雄。
生3:大禹是个聪明的人。
生4:大禹是个勇敢的人。
生5大禹是个坚强的人。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能把刚才小朋友的观点集中在一起吗?
生1:大禹是个不怕苦不怕泪,勇敢的人。
生2:大禹是个勇敢的坚强的英雄。
师:那请你带着这种敬佩之情,赞美之情,朗读这一节。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从学生的朗读中听出了赞美之情,敬佩之意和仰慕之情。)
三、积极探究,深入情境。
师: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自己读读故事,读后有什么想法,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1问: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不知道为什么呢?
一生回答:他心理想的是老百姓,他为了老百姓有个好日子。
生2问:那他的孩子为什么不去找他的父亲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大禹四海为家,他的儿子到哪里去找他呢?再说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怎么去找?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看这个“看一看”,小朋友看一看会耽搁很长的时间吗?既然时间不长,也耽搁不了时间,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而妻子呢?
生:大禹给自己下的决心,不治理好洪水就不回家。
师:他一心要治理洪水,心理想的是老百姓,让老百姓能重返自己的家园。所以他决心不治理好洪水,决不回家。
师深情的说:漫长的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大禹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看得出他治理洪水的决心有多大?(集体朗读体会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忘记了自己的家,心理牵挂的是老百姓。)
[评析]:
该教学片段完全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从孩子的认识去处理问题。在教学上,没有面面俱到的牵引,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情感也有了梯度地发展。真正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
1.朗读从“浮光掠影”到“读出个性”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低年级的阅读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但不是全盘地操纵。在这个片段里,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理解性地阅读,引入情境;想象性阅读,境中悟情;探究式阅读,深入情境。
通过这三步曲,相信孩子们在阅读语言,感悟语言,情与情互相交融。在这三个情感梯度里,孩子的个性被充分的展示。语文阅读就是要展示孩子的个性。
2.朗读从“蜻蜓点水”到“深入探究”
有位专家这样讲到:思维量一定程度上就是学习效率。我判断教师上课的标准就看课堂撒谎功能学生思维量的多寡。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书读百遍,其义字见”、“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些读书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思考习惯。如帮助孩子探究式地认识大禹这个人,通过朗读文本,想象文本隐藏的内涵,去感受大禹这个伟大英雄。再如在深化对大禹的认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交流,让大禹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
3.在想象中体验,让孩子自由驰骋
语文课标重视体验。让孩子体验语文文本的时候,体验生活。文中第二段抓住关键词“千辛万苦”让孩子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有的说,大禹满头是汗,也顾不得擦。有的说大禹遇到猛兽还要和猛兽作斗争。这时老师也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假如大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怎么办?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10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