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为了让您对于军神教学设计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快回答给大家分享了13篇《军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一
之二
执教:觅渡桥小学 金海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情导入
1、揭题
2、媒体出示(十大元帅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他们是——(生读元帅名)。
3、指图,这位就是被德国医生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
媒体出示:简介刘伯承
二、初读,自主发现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
3、组织交流,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三、细读,自主探究
1、指图,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2、细读课文,提出要求:
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多读读,读好它。然后再把你的感受和学习小组中的伙伴交流交流。
3、巡视指导
4、组织汇报,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
5、学习整合,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总结,升华认识
1、归纳:刘伯承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求治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刘伯承爷爷说什么?
媒体出示:刘伯承爷爷,我想对你说……
五、课后延伸:
组织语文专题性学习,了解伟人故事,学习伟人品质。
《军神》教学设计 篇二
军神(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揭题
2、媒体出示(十大元帅图):
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他们是——(生读元帅名)。
3、指图,这位就是被德国医生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板书“沃克”和“刘伯承”,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
媒体出示:简介刘伯承
二、谈话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1)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
年龄 土匪 绷带 拒绝 施行 麻醉剂
哼叫 由衷 勉强 堪称 晕过去 一声不吭
(2)引导学生更换语境,给生字组词扩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2、交流讨论板书:
求治(1)
手术前(2)
手术经过(3—4)
手术之后(5—6)
手术前(2)
手术经过(3—4)
手术之后(5—6)
3、齐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4、总结
四、布置作业 习字练习
附:板书设计
20 军神
求治(1)
手术前(2)
手术经过(3—4)
手术之后(5—6)
手术前(2)
手术经过(3—4)
手术之后(5—6)
军神(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
3、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军神”的含义。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对策: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去把握文章内容,并在此基
础上读好人物对话。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军神”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朗读词语。
2、 说说课文中谁是“军神”?
二、精读课文。
1、沃克医生是在什么情况下称刘伯承为“军神”的?他是怎么说的?
投影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沃克医生说了几句话?“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什么意
思?指导用赞美、钦佩的语气来读。
2、精读第一自然段。
(1)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默读,用自己的话说。
(2)“镇定”的反义词是什么?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些地方反映出来?指导用平静、镇定的语气朗读。分角色朗读,注意提示语。
3、精读第二自然段。
(1)读读、议议、画画: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剂?
(2)填空:
坚定 坚决
要动手术了,可这位年轻人却( )不愿意使用麻醉剂。年轻人( )地说:“能!我一定能!
结合句子说说“坚决”“坚定”的意思以及它们的区别。指导朗读。
三、作业。
1、填空:坚定 坚决
跳山羊时,小华两眼盯着前面的“山羊”,( )地说:我一定要跳过去!”
张老师( )要求我们在放学前把《东方之珠》这篇课文背诵出来。
2、 朗读课文。
板书:
20 军神
镇定
刘伯承 不要麻醉 会说话的钢板
一声不吭
军神(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难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对策:在精读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筋,找出沃克医生称
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词语。
2、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刘伯承、沃克医生表现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结: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就更能突出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抓破被子外,还做了什么?
2、沃克医生听了是怎样的表现?为什么吓了一跳?
3、当刘伯承回答“72刀”后,沃克又有什么反应?理解:失声喊。
4、写沃克医生来表现刘伯承的精神,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5、指导感情朗读。
6、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什么叫“注视”从沃克医生的眼神,谁能说说沃克医生当时是怎样想的?最后两句读懂了吗?为什么要“关上手术室的门”和前面哪儿是相照应的?
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课文。
1、 分角色朗读。
2、 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五、扩展延伸,熏陶感染。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学生交流汇报。
伟大的思想家和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跨越困难和挫折,到达胜利的彼岸。
六、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
1.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搜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
附:板书设计
求治
20.军神 术前 坚忍不拔 真正的男子汉
(刘伯承) 术中 钢铁意志 会说话的钢板
术后
课前思考:
《军神》这一课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是作者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以正面的刻划和侧面的烘托塑造了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刘伯承元帅的形象。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做到自学生字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自由交流碰撞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点滴积累、感悟而成!但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些描写去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反思:
一、质疑入手,提炼主线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收集展示问题,引导共同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主线。本课确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的神态变化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一中心。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读是这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开火车每人读几句,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合作读,学生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引读,理清变化的过程,找出变化的原因。感情朗读,学生感受刘伯承在动手术过程中,为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拒绝使用麻醉,从而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忍受痛苦的的坚强品质。学生只有在读中,充分的与文本接触,设身处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同身受,才能进入教学中特定的情境。
三、从读到写,学会表达
教学中,力求巧妙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如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这是为什么?这一提问使学生注意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是因刘伯承而引起的:伤势严重仍无比镇定,令沃克十分惊疑;拒绝使用麻醉剂使经验丰富的沃克双手颤抖、不忍心动手术;手术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着巨痛并清醒地数出医生割了多少刀,这令沃克大加赞赏。课文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的眼光去看刘伯承的表现,更能体现他坚强的意志。这一设计让学生理解了侧面烘托的好处,也体会到了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今后运用于写作实践,从而学会了表达。
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刘伯承坚强如铁、意志如钢的品质。
3、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初步形成在读书时留意作者写作方法的品质。
课前准备:
1、完成课前预习。
2、收集刘伯承的资料,并作了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课前:谈谈关于十大元帅的事,有机渗透介绍刘伯承的生平。
2、板书课题,读题,字面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利用“学案”,完成相关学习活动。
2、交流预习情况,教师相机点拨。(词语、主要内容、行文结构)
三、呈现版块,自读自悟
按照文本顺序而教。
1、预设版块一(手术前):
先介绍刘伯承这次负伤前后经过的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
预设要点:抓刘伯承、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2、预设版块二(手术中):
预设要点: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进行多元感悟。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中“手术台上”的片断。指导感情朗读。
3、预设版块三(手术后):
预设要点:抓住“72刀”“肃然起敬”等,进行全面感悟。
四、升华情感,自然结课
学生写话,升华认识。
《军神》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军神》的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理念: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把“读”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感情。把课堂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平等、自主的交流中丰富语言积累,情感得到熏陶,价值观得到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文章重点语句感悟刘伯承的顽强毅力,从而使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2、培养快速阅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重点语句感悟刘伯承的顽强毅力,从而使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教学难点: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是军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神”字师提问:你知道传说中的哪些神?他们有什么特殊本领?
2、再板书“军”字,师:“同学们!一提到神你们都神采飞扬的,说明你们非常佩服神的超人本领。那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军神》一课,文中被称为军神的人是谁?通过你们的预习谁来告诉大家?”
3、汇报一下你搜集到的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二、创设情境,读书感悟
(一)播放课件 课文背景资料(《川中名将》)引入新课。
(二)开展研读。
1、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那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朗读。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3、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归并。(可归并为“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是军神?”)
(三)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进行研读。
(四)集体交流,重点品读。(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就诊”从容镇静。
(1) 从哪里能看出刘伯承从容镇静?
(2) 他受了什么伤?(补充资料感受刘伯承伤势严重。)
(3) 你读懂了什么?
(4) 带着这种敬佩之情朗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2、“术前”拒绝麻醉。
(1) 刘伯承要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手术?(师随即出示语句“我可再一次愣住了……一刀刀割掉”)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手术很痛苦?
②感情朗读,感悟刘伯承面临的手术的危险及痛苦。
(2)刘伯承为什么要拒绝麻醉?
(3)他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做什么?
(4)你读懂了什么?
导语:这样的人配不配当军人,配不配称作军神?
(5)感情朗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3、“术中”一声不吭。
(1)出示语句“病人一声不吭……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2)病人一声不吭是不是不痛苦?从哪里看出来他痛苦?
(3)感情朗读,感悟刘伯承的坚强毅力。
(4)带着敬佩之情再次朗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升华感情。
4、“术后 ”说出刀术。
(1) 感悟七十二刀的痛苦。
(2) 在我们看来,72刀只有割在什么上才一声不吭?
(3) 你懂得了什么?你觉得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毅力顽强)带着敬佩之情再次朗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升华感情。
5、师总结:刘伯承一个年仅24岁的普普通通的军人,它不是传说中的神仙,不具备孙悟空的72变,也不具备哪吒的三头六臂,但是,他却有着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本领 顽强的毅力。
6、了解沃克的情绪、态度的变化,从侧面感受刘伯承的精神,学习文章侧面描写的方法。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刘伯承的顽强毅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震撼。那么,在震撼之余,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让刘伯承拥有这种顽强的毅力,是什么原因让刘伯承甘愿忍受剧痛拒绝麻醉?”(爱国主义)是的,爱国主义的'力量是伟大!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这篇文章,再一次感受一下这位五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顽强毅力与他的爱国情怀吧!
7、角色朗读。
过渡语:刘伯承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刘伯承的事迹震撼了中华儿女, 沃克称赞他是军神,也有人称赞他 是“手术吓不倒的铁汉!”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祖国的自豪!”……我想,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也有许多话想对刘伯承将军说,请你们敞开心扉,让我们来一次真情流露。
三、个性表达,升华感情。
1、生自由发言。
2、 师: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无法表达我们对军神的赞美,都无法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仰,都无法抒发我们内心的情感。那么,就让我们把所有的话语,所有的情感都融注在这句话里(沃克赞美刘伯承的那句话)再有感情的读一读。
3、生齐读。
四、课件展示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图片师配解说词。(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军神,感受了刘伯承这位英雄的一次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其实,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像刘伯承这样的军神还有许多,像刘伯承这样的英雄还有许多。黄继光……)
板书 就诊 从容镇定
军神
术前 拒绝麻醉 毅力顽强
(刘伯承)
术中 一声不吭
术后 数出刀数
《军神》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理念: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体会情感,积累情感,升华情感,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主探究,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对革命领袖的崇敬。
3、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资料、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刘伯承像,问: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2、谁来介绍刘伯承?(让学生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刘伯承)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速读感知把握情感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用简洁的话概括。
3、检查:
(1)出示词语:沃克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晕过去勉强刘伯承
(2)交流感受。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再读课文,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处,好好的多读几遍,细细的体会,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感受?再在小组内交流。
(二)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在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指导感情朗读,读中悟因,读中生情。)
重点交流以下几处:(其余几处让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指导感情朗读)
a、出示:“他愣住了,……他冷冷的问……”
1、“愣住”、“冷冷”分别说明什么?
(学生说体会,师相机板书:冷冷)
2、指导学生读好开头至课文11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要读出刘伯承的镇定,沃克医生的傲慢。师相机板书:微笑)
b、出示:“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一刀刀割掉!”
1、引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愣住)
3、再读这一段。(“能忍受”“摘除”“一刀刀割掉”
用红色显示,读出沃克医生吃惊、难以相信的语气;突出手术之重、之大。)
4、引读第15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c、出示第16、17两自然段。
1、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颤抖汗珠滚滚忍不住一声不吭
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用红色显示)
(师相机板书:颤抖汗珠滚滚一声不吭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2、指导读好这两段。
d、出示22自然段。
1、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谈体会。(师板书:惊呆勉强一笑)
2、指导读好这两段。(指读;评价;再指读,齐读。读出沃克医生的无比敬佩、由衷赞叹之情。师板书:肃然起敬)
3、(师指板书)追问:是什么使沃克的神态、情绪有这样大的变化?
4、再次齐读22自然段。
5、(点击段落中“军神”两字,使其呈现红色)问:现在,你怎样理解它?
6、让我们带着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再读一读课题:军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指刘伯承像)说:现在,这位可敬的军神就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先写下来,再交流。)
2、师述:全体起立,向这位可敬的军神献上我们最崇高的队礼!敬礼!
3、深情朗读全文。
4、总结:同学们,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由交流,可以是感想,可以是写法,也可以是其他,只要与课文内容衔接,都可以。)
5、出示作业超市:
(1)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3)继续搜集刘伯承(其他革命前辈也可以)的故事,举行讲故事比赛。
附板书: 军神
沃克 刘伯承
冷冷 微笑
愣住 平静
颤抖 汗珠滚滚 忍不住 一声不吭 青筋暴起 汗如雨下
惊呆 勉强一笑
肃然起敬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七
一、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军神》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并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情绪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可贵的品质。
二、析学生
所教班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同学阅读课文已有一定的速度,有读书的良好的习惯,少数同学口语表达能力强,思维较活跃,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语文。
三、说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拟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1、知识的传授点:通过学习课文,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能通过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及神情变化,对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认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能力的培养点: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培养,本课重点加强对学生有语气、分角色读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思维教育的渗透点: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4、习惯的着眼点:通过渗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互学互帮、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5、教学重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从而进入角色会读书、会表演。
6、教学难点:通过理解描写人物的对话及神态、情绪变化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可贵品质。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若干张
五、说教学
本课时教学思路主要是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主要授课形式。以读为本,以互动讨论为经,以“感知课文——感受语言——感悟形象——升华感想”为纬,努力达到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的目的。因此,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激发动机,引起需求
1、板书课题——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说一说,你想了解些什么?
2、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读全文。
3、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生生互动,给予解疑。可出示阅读提纲:课文描写了( )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
4、再读全文,教师梳疑,归纳出难点问题:(1)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2)为什么称他为军神?(3)课文为什么重点描写沃克的神态、情绪变化?
此环节是先让学生质疑,在初次质疑的基础上,生生间开始解疑,对于学生能理解的疑问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自读自悟。接着,让学生通过再次读全文找出学习的难点,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需求,学习兴趣应该比较高涨。
(二)、发展迁移,创新应用
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老师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其发挥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设计以下环节:
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
(1)、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同学们认为刘将军是怎样一个人?
背景资料
1916年在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中,刘伯承率领的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不幸被子弹打伤了右眼,负了重伤。由于流血过多,他昏迷过去,一些人认为他不行了,但刘伯承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在一家外国教会医院接受秘密治疗,手术后医生翘起大拇指对旁边的人说:“真不愧为英雄,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外科医生,还没有遇见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他真有你们中国古代关云长刮毒疗骨的气概!”
思考:同学们认为刘伯承是怎样一个人?
(2)、分析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体会刘将军的“神”
过 程
病人情况
沃克的神态、情绪变化
手术前
刘大川、24、邮局职员、眼伤
手术中
军人(拒麻治疗、一声未哼)
手术后
军神、男子汉、刘伯承
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沃克称赞病人的话,出示思考练习:钢板的特点是 什么?
将军有哪些地方的表现与钢板相似?
以上无论是图表还是思考练习都是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思、去悟、去议、去体味,从而真正体现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2、突破难点,有所创新
(1)、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让几位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语气,体会各自的内心世界。教师适时鼓励。
(2)、畅谈感想,夸夸刘将军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些内容,谈谈读后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谈谈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分层反馈,巩固提高。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在反馈环节上也应有所区别。
A档学生接受能力强,口语表达能力及思维活跃,可让他们脱书表演小品剧。
B档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尽量让他们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或个别读或分角色读。体味人物高尚大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
C档学生聚集在一起,老师和他们共同完成分角色朗读。
在这个环节中力求做到各档学生都有所提高。
六、说效果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让教师爱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在本课的教学中,这种模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学生互动自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需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
本课教师导向表现在:激发动机——发展迁移——分层反馈
学生主体表现在:引起需求——创新应用——巩固提高
总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运用理解并体会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七、说板书
本课时板书简洁、醒目,既显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展示课文的中心,同时此则板书还具有形式美、色彩美、象征美,给人以启迪、以思索。
观音小学 陈太祥
《军神》教学设计 篇八
------------------------------------------------------------
江苏许建华
------------------------------------------------------------
设计理念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一)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C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
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四)导学“术后”部分
1默读课文。
2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
3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
4你觉得沃克医生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内容呢?
5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指导感情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7震惊的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可能会怎么想呢?
8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
9画出本节中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语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10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一段。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军神》教学设计 篇九
之六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 张贵民
[教材解读]
《军神》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声效
[教学理念]
1.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学生独立钻研文本,潜心会文,使学生经历阅读实践。在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过程预设]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本文,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军神”。
2.板书“沃克”和“刘伯承”,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
3.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1)出示含有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
年龄土匪绷带拒绝施行麻醉剂
哼叫由衷勉强堪称晕过去一声不吭
(2)引导学生更换语境,给生字组词扩词。
〖学情预设〗
学生在读词语时易把“施行”的“施”读成“shí”、“勉强”的“强”读成“qiáng”。
学生在给生字“拒”扩词时,可能组成词语“距离”“规矩”等。
〖教学策略〗
若学生出现读错的现象,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为其正音。
若学生出现同音替代的现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拒”和“距”“矩”,并分别组词。
【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个大致了解。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组词扩词,是为了更换语境,在新的语境中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再认识。】
二、速读课文以学定教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学情预设〗
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
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
……
〖教学策略〗
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
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
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www.kuaihuida.com≥践自主解决。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转变角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顺学而导
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顺学而导。
教师相机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
1.朗读对话,体会从容镇定。
(1)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11 小节,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这部分内容说得更清楚一些。)
(2)借助资料,了解刘伯承的伤势,体会刘伯承的从容镇定。(课件出示刘伯承受伤的资料)
资源共享: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3)分角色读前11节,注意人物语气、情绪的变化。师读沃克的话,生读刘伯承的话,体会这一部分人物对话的特点。
教师相机小结:这是一个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
(4)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
2.借助资料,体会意志之坚。
(1)指名读12-15节,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
〖学情预设〗
学生在前面提出了“刘伯承为什么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保持清
醒的大脑做什么?”的问题。
〖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切入,借助课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课件出示资料)
资源共享:“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学情预设〗
学生在这一部分没有问题质疑。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读刘伯承的话,从他“平静”的话语中感受他为国效力的坚强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读沃克医生的话,感受刘伯承在手术中将要面对的巨痛。(课件出示刘伯承与沃克争执的资料)
资源共享:“敢不敢做是你的胆量问题,受不受得了是我的忍耐力问题!”
(2)相机解决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时可能提出的问题。
3.紧扣细节,体会意志如钢。
教师相机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让我们再次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
(1)自读17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情预设〗
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比较强烈,交流很顺畅。
〖教学策略〗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学情预设〗
学生在自读自悟这一部分时,感受不够强烈,交流受阻。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居然”等词语,充分感受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课件出示手术时的录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动情的范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相机过渡:难熬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当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从病人口中得知自己一共割了72刀时,他惊呆了,这哪儿是一个普通的军人啊!他分明是一个——军神!
(3)齐读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相机解决学生在此提出的相关疑问。(课件出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教师相机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普通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赞叹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4)针对前面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侧面描写的好处。
〖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会对课文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写法感受不深。
〖教学策略〗
教师可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本文重墨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是为了衬托刘伯承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
教师相机小结:这种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更有滋有味。注意引导学生揣摩文章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如对话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既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了人文性,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扩展延伸深化情感
1.出示小诗,感情朗读。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2.教师总结,深化情感。
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
3.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刘伯承的照片)
(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
4.扩展延伸,熏陶感染。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学生交流汇报。
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跨越困难和挫折,到达胜利的彼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教师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的熏陶感染。】
[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几个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去实践。
1.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2.搜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进行摘抄。
3.同学之间自由组合,排演课本剧《军神》。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20 军神
沃克冷冷——→柔和——→肃然起敬
↓ ↓ ↓
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
从容 镇定 意志如钢
小学五年级《军神》教学设计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附:板书设计
《军神》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1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王杰英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教材简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刘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2、读中悟法:回读感受、联系生活是朗读产生体验的好方法。
三、设计特色:
营造积极主动、用心投入的读书氛围,在由浅入深的朗读实践中自主解疑、探究、发现、感悟,在读中实现与作者、与文中沃克医生和军神刘伯承、与师生多维的对话过程,对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受到强烈的内心震撼,并在回顾读书过程中总结方法。整个设计,感性的读书探究中享受着无穷的读书乐趣,理性的读书解疑中体验着成功的无限快乐!
四、设计流程及意图:
(一)读题质疑,导情导标。
1、揭题: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课题?指名生读题。(也许较平淡)
2、交流:刚看到课题时,你不禁产生了哪些问题?如
⑴军神指谁?随机引导: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吗?(板书:刘伯承)
⑵军神是什么意思?
⑶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⑷“人”怎会成为“神”呢?
3、师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其实,问题答案都藏在书中,藏在同学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课文,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之前,王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xx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的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的纂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4、师:听着故事,很多同学产生了自己的感受,谁再来读读课题?指读后齐读(孩子们的心也许有些动了)
过渡:刚才有很多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为什么称他是军神呢?(师在“军神”和“刘伯承”之间打上?)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探究这一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题,是文眼,是文章的灵魂。读题后的质疑为进行研究性学习、读书实践活动找到了切入口。老师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语也起到了营造积极投入的读书探究氛围和导情导标的点睛之效。介绍刘伯承右眼致残,也将课外信息资料搜集有机纳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对刘伯承的坚定意志也可见一斑,此处初感其“神”!)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
1、初读感知第一自然段文字内容:
⑴过渡: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准确流畅了,可举手示意。师巡视聆听
⑵读书点评:读书很用心很投入!这段话共有5句,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读时可稍作停顿,谁能读流畅了?指读后师激励性点评
⑶第二句,谁也能这样读准确流畅?
⑷师:年轻人找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治眼睛,沃克医生怎么说?(男女生竞赛读)
2、师过渡:年轻人说:“我是邮局的职员。”沃克医生是怎样说的?
⑴出示句段:沃克医生摇了摇头,说,“不,你是军人。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学生自由朗读,再轻读感悟:沃克医生的这段话该怎么来读?
⑵指名朗读,引导其余学生静静倾听,交流:沃克医生说话时态度十分果断的。并朗读表现其果断。
⑶过渡:从医生果断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组织交流:医生断定这是位军人,而且他虽然伤势很重,但依然十分镇定。(师板书:伤虽重,但镇定)
3、过渡: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语言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请同学们再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生读后交流:
⑴“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⑵“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表现十分镇定、勇敢!
交流后,随机读好这句。
4、过渡:再读读年轻人对沃克医生的对话,这番话该是怎么说呢?
学生自读感受,读后交流,师引导平时你若生病时着急找医生的忙乱与紧张,体会这位军人的镇定与平静。交流后再朗读感悟。
5、师:读到这儿,你想对这位军人说些什么呢?
交流中,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板书:敬佩)
6、小结:读书时,有时还要回过去再读读想想,这样会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感受会一次比一次强烈。(板书:回读感受)
(设计意图:由疑导入,读中有悟。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层层递进,一步步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感悟。这一板块,先进入准确、流畅的朗读,初步感知文字内容。由于这段文字对刘伯承的镇定之举并未作描述性渲染,而短末沃克医生的果断话语更能让人直接捕捉感受到刘伯承负伤后仍然镇定自若的神态。故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朗读感悟,通过文本,似在和沃克医生进行穿越时空的传神的交流对话,感受着沃克医生的那分敬意与赞叹。然后,带着朗读对话产生的这种感受,再回到前段文字,去细细体察、去感受、去发现年轻军人的那份镇定与坦然,心中产生更真更浓的敬意!整个板块处理,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悟对话过程得以升华,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了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角色体验,以评促读,读中得法。
1、过渡:即将要面临手术,这位年轻军人又是怎样做的?
自由朗读,之后组织交流:这段话是写年轻人和沃克医生为了什么而在争论?
2、角色体验:同桌分角色朗读,一个读有关军人的语句,一个扮演沃克医生,互相听听评评,同桌的朗读像不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
3、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感受年轻军人态度很坚决,话语诚恳又有些担心;感受沃克医生的劝说语重心长,评后再读。
4、师:听了沃克医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可引导联系生活中如果眼中有了沙砾灰尘的感受,来体会如果不打麻醉药,这种疼痛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板书:联系生活)
5、出示句段:年轻人坚定地说:“能,我一定能!”说着,他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
指读评议:语气坚定,态度坚决。评中读悟。
6、师引导深入体验:从他坚定的话语和果敢的行动中,你知道此时年轻人是怎样想的?
7、小结:你佩服这位年轻军人吗?佩服他什么?
交流后板书:忍痛苦,意志坚
8、整体回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角色转移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走进教材,积极进行角色体验,随后,将体验所得通过表情朗读显现出来,在评议中,学生敏锐捕捉文中语言文字,调动起听、辩、评的多种实践方式,主动去感受发现,以评促读。此时的读,已不是简单地朗读文字符号,而是一种内心的独白,情感的抒发,如同作者的文字叙述、情感描摹,又远比这些文字丰富、真切、有灵气!读中学习方法的出示也是水到渠成,只是教师对于学生已在运用的方法的总结与提炼,丝毫不显“教”、“塞”的痕迹。)
(四)学习小结,体验收获与成功。
1、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作业设计:运用学习所得自己读读悟悟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习反馈,不只是对文字内容的掌握回顾,还有学习情感态度方面的反思,更有学习技能、读书方法的总结,三个纬度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里得到提升。)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军神》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2、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么,《军神》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点评:真实的照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点评: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习惯。)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
(惊讶、激动、美、崇敬……)
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
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学生问题预设:沃克什么会惊呆了?为什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点评: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同时,个性化的学习,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解读“军神”内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表达,老师相机点拨,把握重点。)
(点评: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老师因势利导,更不可缺。老师、学生、文本的再次对话,使学生对自己获取的信息印象更为明晰,更为深刻。)
⑴ 就诊时,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
①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②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③ 从沃一开始的“冷冷”到“目光柔和”。
……
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足以说明刘伯承的伤势严重;而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从容镇定,可见他的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正是他的坚强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
(出示刘伯承这次负伤前后经过的资料,让学生的体验更加强烈、明晰。)
(点评:有意识地给学生提示阅读的价值取向,渗透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之上。)
⑵ 手术前,抓伯承与沃克医生关于“拒绝麻醉剂”的对话,进行体会。
(大屏幕出示: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这组对话。)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在读中体会刘伯承为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时的坚毅;体会沃克医生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
(出示刘伯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不朽功勋的资料)
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此刻他将为此付出──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他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点评: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蕴含在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⑶ 手术中,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手术台上”的片断。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刘伯承承受的剧烈疼痛,去体会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再反复朗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从文字中再现画面。
⑷ 手术后,抓住“72刀”,体会刘伯承超凡的意志。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小心使自己受伤的经历,老师相机引出:据医生介绍,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这样的对比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2、此刻大屏幕再次出示重点句,师引读:“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生齐读!)这是沃克医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赞美!(生再读)
3、老师小结,升华情感,再读重点段。
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们。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更让我们每个人难忘!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永远记住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
(生再读第16和第17自然段。到此,学生对“军神”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点评:教学紧扣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并辅之以撼动人心的电影片断。画面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刺激着学生各种感官,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对军神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让学生谈感受,说体会,再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回到语言文字之中,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此刻,无论是军神的光辉形象,还是文章撼动人心的语言文字都已深深刻入学生的心灵。疑问迎刃而解,可谓水到渠成。)
五、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抓沃克医生前后情绪变化的关键词:
“冷冷的”──“肃然起敬”
是什么让沃克医生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刘伯承的钢铁般意志!)
2、从“冷冷”到“肃然起敬”,沃克医生的心中充满了敬佩!那么此刻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
(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为了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刘伯承的表现,还用了大量的语言去表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从侧面进行烘托。课后,请同学们从文中画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六、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军神》这个故事,知道了“军神”是人们对刘伯承的由衷赞美。还有人称刘伯承为“武神”“编外参谋”“教书先生”,那么这些称呼的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查阅刘伯承的相关资料,看看他的其他称号背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点评: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此环节设计与开课遥相呼应。)
【总评】
熬案设计,思路清晰,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老师在教学中,以沃克对刘伯承的态度变化为主线,以“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为问题情境,通过自主阅读,自主讨论,领悟刘伯承勇敢、坚强、镇静的性格。设计实现了教学从“整体──部分──整体”的理想结构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潜心会文,自悟、自得,与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和谐而又统一。这样的教学,学生获得了知,发展了能力,同时,在元帅人格魅力的熏陶下,情感得以升华。
《军神》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小学生阅读心理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是在小学生中进行阅读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利用学生阅读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高年级段主要负责小学生阅读心理——阅读意志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的优良品质。包括阅读时善于表达自我控制,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边读边想,熟读精思,边读书边做笔记等。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意志的培养。我们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法,研究有关小学生阅读意志的理论、课程纲要、实施案例等;调查法,跟踪研究不同学生的阅读意志的形成;实验研究法,针对本课题进行有计划的实践,从而得出一定的科学结论。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推出了“破一立二”阅读意志教学策略。所谓“破”指的就是排除学生们一些不良的阅读心理障碍,“立”指的就是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双方面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以达到锤炼学生阅读意志的目的。
基于这一课题的开展,我以《军神》一课向课题组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七课《军神》。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对刘伯承的钦佩。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意志的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养成“读写结合”“读思结合” “设疑自答”等多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自能读书”“联想拓展”“迁移创新”等诸多阅读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的理解来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各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意志。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正确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因而,我在认真研究本课的基础上,决定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本课进行教学。同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之后,我与学生一起交流课前所收集到的刘伯承的资料,并在我的评价中使学生明白获得资料的渠道。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对刘伯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课前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及课外书中查阅资料,培养了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阅有关资料的习惯,增长他们的知识面,开拓视野,使课外阅读有效地为课堂学习服务,从而使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养成。
针对文中的重点语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而后通过阅读理解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并将自己的理解及时写在文章的空白处,使“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最后,通过学生们的探究,一步一步地解决开课伊始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从“质疑——破疑”走了一个过程,“设疑自答”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充分地体现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了。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
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在设计本课时,采取为学生出示的自学阅读题为线索组织全文的教学。
当学生对本课提出质疑之后,我相机出示阅读题:小组合作交流以下问题:(1)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2)想想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既能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又能在合作学习中吸纳别人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在自己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了阅读理解的水平,使得语文的素养得到全面地提高。
(三)激发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次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朗读环节。如:学习手术前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对话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朗读的:先指名分角色读1—10自然段中两人的对话,读后全班共同评价,在评价中我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冷冷地”来体会沃克医生刚见到刘伯承时的神态,并鼓励学生读出“冷冷地”感觉。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抓住“目光柔和了”来体会沃克医生神态发生的变化,使学生的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地表达出。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在这种训练中得以一步一步地提高。在教授文章的17自然段,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这一部分时,我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尤其是对“一声不吭”“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使劲”“居然”等词语加重读音,减缓语速。使学生通过老师的范读,来体会刘伯承的“强忍剧痛”“坚强意志”。接着我又创设情景:播放音乐,电脑出示文中插图,激情引读,这样学生的情感就在这种感情的渲染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最后,我又出示刘伯承的照片,对学生说:同学们,这就是被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将军,你如果就是沃克医生,你想怎样称赞他呢?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称之为“军神”“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在赞叹声中,学生的情感与沃克医生的情感汇集到一起,从而对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发出由衷的赞叹,再次朗读22自然段时,感情就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这样,使得感情朗读进一步深化,更好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朗读能力。
(四)体现训练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因为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节课,我提出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再次巩固此训练项目,使学生融会贯通,培养了他们“温故而知新”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力。据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有意增加此环节。当分析完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后,我追问:“刘伯承在手术中没有吭一声,更没有嚷一下,难道他的思维停止了吗?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展开充分的想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对刘伯承的情感也由惊讶到赞叹到肃然起敬。
整节课的教学,我就是根据以上的教学思路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有效地体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3篇《军神》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军神教学设计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