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论孔子的教学思想论文【9篇】(孔子仁思想的发展论文)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的作用;那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这里的9篇论孔子的教学思想论文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篇一

孔子思想评价论文

浅谈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加上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是一个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矛盾的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诸多矛盾。当今世界局势正在向多极化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在国际交往中,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要寻找共同话语,维护世界和平;又要尊重各国的传统,保持各国的特色。斯人虽远逝,其道冠古今。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是当之无愧的。孔子的文章道德是中国和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孔子;社会;现代意义

孔子敏而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勤于向人请教,不到30岁,就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力图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局面。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他的救世思想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他周游列国,遭到不少隐士的嘲笑,累累如丧家之狗。在陈蔡等小国,挨饿受冻,面有菜色。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孔子思想虽然也受到其他各家的冲击,但并没有消亡,一直存在发展壮大着。孔子与其弟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当时诸子百家中就是主要的一家,但所走过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有过匡被围之难,有微服过宋之险,有陈蔡绝粮之苦等等。他的学派不但没有解体反而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势力越来越大,到了战国时代,成了影响最大的学派。

虽然秦国不用儒家用法家,用武力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这个貌似强大的'王朝,焚书坑儒,造成二世而亡的结局。贾谊把秦的成败经验概括为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刘邦马上得天下,宣称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驳: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立即改变态度,明白武力攻天下,而仁义守天下。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从此,儒家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孔子也成为亘古一人的大圣人。唐玄宗时被尊为文宣王,宋真宗时尊为玄圣文宣王,金章宗时尊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时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顺治时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支持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这种精神不仅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就是在当今世界上,也是需要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集团与集团,党派与党派它们之间都会有一些矛盾但是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采取哪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这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而定。只强调妥协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争斗对立的关系,只靠武力解决问题的,显然是不对的。谦让妥协、谅解友好更是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孔子提倡中庸,实行和,并不是没有原则,为和而和,还需要以礼节之,就是要以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其实行,使其做到恰到好处。孔子还提出和而不同的要求,说明和不是模棱两可的和稀泥,更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和善地来处理问题。

我们不但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处理一般人际关系,而且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处理国际问题。我国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间的争端,今天又提出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等等,都是对和而不同的创造应用孔子重视家庭伦理观念,建立长幼尊卑秩序,把孝作为做人根本他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他一生追求的总目标。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有普遍意义的品德,不仅是因为晚辈为了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更主要的是,老人不论在生产斗争和社会阅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晚辈来说,是极为宝贵的。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讲究仁爱,重视伦常,提倡和谐,强调秩序,追求安定如今,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中国向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奋斗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和平秩序稳定社会和睦民族团结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加剧,阶层对立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也不断加深,需要通过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的综合使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当社会上还存在尔虞我诈背信弃约的现象时,孔子思想的信廉刚直等道德,就有延续存在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在历史上产生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也会变化和消亡,孔子提倡的久丧厚葬父母在不远游三年勿改于父之道等等,这些繁冗愚孝的行为观念应该扬弃。但是,当某些道德规范所依据的社会因素还存在,它还能对社会发生作用时,这些道德规范也就不会消亡。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孔子,并不是要掀起尊孔儒学的新潮流,而是更加理性认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思想的精髓,更好地指导我们现实世界。把崇高的道德信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使孔子的伦理教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化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这样,孔子继承和改造传统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方向红。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代意义再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

[2]甘筱青,文师华。孔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

[3]曾攀。由仁而礼-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J].孝感学院学报,.

[4]史玉梅。前轮孔子思想中的人文关怀[J].攀登,2006(1).

孔子思想论文 篇二

有关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仁学思想。以下是“孔子思想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论文关键词:孔子思想 仁学思想 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 “仁学” 儒家思想 人类社会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克己是一种品德。人的忍耐、谦让、恒心与毅力,都是由克己而生。只有克己,才会奉公;只有克己,方能临危不惧,尽忠报国。从我国古代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的“悬梁刺股”,到当今时代焦裕禄、孔繁森等英模人物克己奉公的先进事迹,我们不难看出,凡成就大业者,皆具备克己的品质。眼下,许多人都在抱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岂不知,这正是长期以来疏于对子女“克己教育”的结果。许多家长对子女关爱有过、赏识有加,缺少对他们的约束、批评与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增长,私欲和任性也在随之膨胀,他们甚至听不进一点反面意见,经不起任何困难与挫折的考验。须知,一个人的克己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教育与修养的结果。孩子年纪小,克制能力差,更需要家庭克己教育。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克制自己,对孩子自私、懒惰、说谎、任性等弱点,不可姑息迁就;要让他们从小学会明辨是非、抑恶扬善、克己奉公,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服从国家、服从时代、服从社会。

在家庭克己教育中,家长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长是否克己自律,决定着家庭克己教育的成败。实施克己教育,家长必须首先克己,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作出表率。即便是碰到障碍或出现反复的时候,也要克制自己,不可动辄发火,采取打骂等粗暴手段,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而且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实施克己教育,还需建立必要的家规。家长可采取民主协商的方法,与子女共同制定家庭守则。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入手,约束与规范孩子乃至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

论孔子的德育过程思想 篇三

论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目标上提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即“君子”的。要求;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强调素质教育;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强调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注意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因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仁学主张,即以人为本,提倡和强调关怀人、尊重人、爱护人、维护人的尊严的精神内涵,具有人本哲学的性质。

作 者:徐柏青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黄石,435002 刊 名:唐都学刊 英文刊名:TANGDU JOURNAL 年,卷(期): 20(4) 分类号:B222.2 G40-092.25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仁   人本主义

论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 篇四

论孔子的消费经济思想

孔子从春秋时代社会分配所存在的差等现象中,发现了消费的差等结构,并主张不要过分扩大这种差距;他从治国安民的高度着眼,要求当政者“节财”,但同时又提出个人消费要“使足”的`原则。他肯定了人的物欲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他本人也靠出卖知识而获取生活资料,但又强调克制物欲的重要,倡导重精神轻物质的消费观,从而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以升华。因此,深入研究孔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尹砥廷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中文系,湖南,吉首,416000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2(1)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差等   精神   劳务

孔子思想论文 篇五

一、好学是成才之钥匙

对于“好学”,在《学而第一》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意思是说,要做到饮食不求奢侈与满足,居住条件不要求舒适与安逸,但对学习与工作要勤快,说话要小心谨慎,到道德高尚、有学问的人那里去讨教端正自己,就算是好学了。事实上,孔子强调好学,有两个层面: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他把做人放在了首位。《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思是:品德没有培养,学问没有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因此,研究生要培养德性,学会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以德为先,是好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孔子的一生又是勤奋问学的一生,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后,终身学而不倦。直到晚年,还津津于易经,手不释卷而韦编三绝,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求学精神,是值得研究生学习的。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特别是孔子的好学还体现了谦虚好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绝句。因此,重温“好学”精神,养成“好学”习惯,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生成才的必修课。

二、忧患意识是成才的内需

孔子《论语泰伯》中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时刻忧患自不如人的自觉意识。孔子告诉我们,在学业上,时刻要有一种忧患意识。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困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从远古时代,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忧患,到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忧患,无一不留下历史的烙印。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其忧患意识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孔子便是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孔子时刻怀有“以道自任、为道献身”忧患意识。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把“道”看成是他们最终安身立命之处,并有为“道”、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即所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以孔子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形象,这种忧患意识值得人们学习。因此,这种忧患意识是我们当代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所应秉承的基本思想。当代研究生作为我国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忧患意识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的精神。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忧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并激发出把建设祖国作为己任的壮志。四、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成才的外部要素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对子路说六言六蔽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事实上,孔子告诉了我们处世与学问之间的辩证关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意思是:有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因为仁虽然好,若没有真正学问的涵养,往往会分不清是非善恶,这种好人就是“东郭先生”。有许多人心存善良,仁慈爱人,但盲目的慈悲也不对,若学问不够,不能明辨是非,有时帮助一个人,反而可能害了被帮助的人。因此,仁慈也需要智慧和学问。“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其意思是爱耍聪明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孔子说有许多人知识非常渊博,而不好学就容易非常放荡、任性。许多年轻人知识太渊博,看不起人,对自己不够检束,这就是荡的表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意思是诚信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有的人过分的自信且自以为是,结果害了自己,这就是“其蔽也贼”。因此,自信必须建立在深入考究、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之上。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意思是直率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说话尖酸刻薄。直爽的性格本来是优点,但若不分场合、不分尺度地指责与批评别人,不给人留情面,结果得罪身边的人,难以与人共处,结果被孤立,未能有所作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是指的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乱子。有的人勇敢、脾气大、莽撞却不学礼度且缺乏修养,做事不周全就容易出乱子。“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是指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狂妄悖理。个性很刚的人,若不好学,他就会变得狂妄自大、满不在乎,容易铸成大错。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段话的意思是,冉央求着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回答说: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就自行设定终止线了。这里孔子批评冉在为自己的退缩找借口,这个借口乍一听似乎还有点道理,但其实只不过是对自己不思进取的一个开脱,缺少持之以恒的品质。

有的人做事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持之以恒。其实,许多成功都是努力坚持的结果,正如“水滴石穿”、“愚公移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我们做事时缺失了这份坚持的力量,就会错过很多机会。比如,奔月工程曾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梦想,可到如今我们的宇航员能够实现太空行走,我们的卫星能够绕月飞行,梦想变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几代人持之以恒的结晶。追溯孔子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问学水平,为实现繁荣富强中国梦贡献力量是当代研究生必修的内容,任重而道远。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篇六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并创办私学,大量招收学生,打破了当时教育方面的垄断。他还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天赋、兴趣进行不同的教育,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教师只需对学生施以引导。

孔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人都可以追求知识,接受教育。孔子打破了贵族的知识垄断,授徒不问出身,这促使了人才的向上流动,符合当时底层人民的心声。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新颖说法,他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差异在学习上有其不同的影响,应该按照各人的性情天赋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这是说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品德,成为君子之后,就该去做官,为国家政治做贡献,为平民百姓谋福利。孔子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有杰出才能品德的君子去为官,治理天下,所以教育首重德教,道德思想教育应该是最重要的。

孔子在教育劝学方面留下了很多的名句,如“温故而知新”,教育学子要经常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劝导人们读书学习要并重学习和思考,不能空想也不能死读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思考知识所得和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将所有知识观点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孔子不但培养了诸多杰出的弟子,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也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开创了先河。

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篇七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

新野一高   曾宪国

[内容提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又深刻的教育思想。本文从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德育的过程、原则及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孔子对德育的认识主张,并就现实意义提出有关看法。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德育

孔子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伟大奠基者,也是一位极富首创精神的真诚教育家。在其自由讲学的毕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对改善目前学校德育这一薄弱环节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行素质教育有着深远 的意义。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孔子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更可

贵的是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为德育来服务和促进,所以他说:“君子怀德。”(《里仁》)。君子经常所想的就是道德,并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是最根本的问题,君子要专力在根本方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产生。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和关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存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及实践,第二位才是知识教育。

当然,孔子也并不完全忽视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存仁德的人安于仁,存知识的人利用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去实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没有知识,怎样能够算得仁呢?由此可见,他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作为同一过程和同一目的两个方面;而道德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次;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

对照孔子的这一思想,反观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德育的重要性虽被屡屡强调,但在实施中,却主要通过一两门课程和一些不连续不系统的活动来进行。而不是象孔子所言,将其贯穿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这种德育思路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其效果多流于形式,并不太理想。结果导致每一次加强德育工作,就多上哪几门课,或搞了多少活动,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效果无人过问。如此多次恶性循环之后,终于造成如今德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德育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道德品质的形式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时,也谈到由知到行的过程。

所谓“知”即道德认识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还说:“有德者必有言,”(《宪问》),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

所谓“情”,即道德情感阶段,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只有有道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与恨什么人,可见仁德里包含有爱憎两种情感的。“仁者不忧”(《子罕》),这“不忧”也是一种子情感。“诗可以兴”,“兴于诗”,讲的也是激发人们的一种情感,“好德”与”“忧道”是一种积极情感,“好色”与“忧贫”是一种消极情感,道德教育可以促进消极情感向积极情感方面转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知之”是低层次的情感,“乐之”是高层次的情感,道德教育可以促进低层次情感向高层次情感方面转化。

所谓“意”,即道德意志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志于仁”、“志于道”,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区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突出道德意志的'重要性。“苟志于仁矣,无恶矣”(《里仁》),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德,仁德就可以达到,充分表现了他对实行仁德的信心。“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就是说道德观念虽认识了,若不能守住它,保持它,即使认识了也会丧失,换句话就是,道德如果停留在认识阶段,而不转化为信念,道德就会失去规范行为的作用;道德规范必须由道德认识转化道德信念,才能对道德行为发生指导和约束作用。

所谓“行”,即道德行为阶段,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听其言观其行”(《公冶长》)。他说志士必须随时随地“克已复礼”(《颜渊》),视、听、言、动都会合于道德规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他认为知与行是一致的,否则根本谈不上道德,言行不一是不道德的表现。

由上述可知,孔子的言谈已经对道德品质形成的四个阶段―知、情、意、行均有涉及。由于孔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期待其对该过程的论述并没有明确地集中论述,但这至少可以推断,在孔子思想中,已对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而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有许多教育者对此认识和实践有所不及,这也是造成德育水平下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道德的原则及方法

对于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提高自我修养问题,孔子总结了一些原则和方法。

(1)    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精神上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面向未来,确定志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作为个人的努力方向。他经常和其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想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要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通过与学生无拘无束的谈话,引导学生立志提高自己的修养。

孔子认为,“立志”是起点,若要有成就还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他说他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喻矩。”(《为正文》)。少年有志,十余岁确立志向,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喻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和阶段性。对物质享受,孔子认为学生如果在这方面的要求太多太高,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他说:“士学于道,而耻恶衣恶习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也即一个人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那就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因此,他赞扬学生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苍,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对于他自己,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吃粗粮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一般。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见小利而大事不成”(《子路》)。

另外,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长期艰苦的、持之以恒的意志锻炼。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恒心,甚至不能做巫医(《子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他还教育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阳货》),意思是坚固的东西是磨不薄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对孔子的这个思想,其学生曾参说:“坏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秦伯》)。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恪守,取决于一个人的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孔子的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和经验,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学习。

(2)    克已内省

在人际关系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这两个方

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这个关系上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孔子所说的“道”,是指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

论孔子的消费经济思想 篇八

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以下是“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它也历来是人们研究中国文化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思想及思想核心也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和争论。文章也将浅要地谈谈孔子的思想及其核心。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现实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殷周重“礼”,其礼仪往往形成一种严格的上下等级威仪和社会的差别意识。其实在夏、殷时代就已经有“礼”的存在了,但是直到周公时代的周礼,才形成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所以人们一般把周礼作为研究“礼”的一个典型时期。由于孔子对“礼”的推崇,许多学者也因此认为“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一生都以诗书礼乐教弟子,非常注重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他指出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礼”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但是到了后来,“礼”逐渐被人们理解为盲目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并且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婚姻自由的锁链,所以产生了“吃人的礼教”的说法。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孔子的思想,我们应该辨证地去认识和理解“礼”的思想。

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认为治人之“礼”要深入人心,必须同“乐”结合,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礼乐相结合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乐”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孔子思想认为,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而礼与乐相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

二、孔子思想的“中庸”

孔子思想中的“中庸”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大家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养人性,在于人们要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要自觉修养,从而达到像美好的天一样的理想境界。“中庸”思想的实质就是规范人们的活动行为,试图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末期中重建理想中的。周初文明,恢复长幼有序、上下有别的社会秩序。

中庸之道是孔子集前人尚中贵和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其重要的代表思想,他主张将中庸发展为认识和对待世界、探究和处理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合乎实际或一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的哲学范畴。他把“和”看作一种最高的价值,为了保持“和”的境界必须保持中庸之道。“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凡事都应该采取持中的办法,而不能走极端,这是实现和的根本方法。孔子“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更是中庸准则的典范。 孔子的中庸思想不仅对仁、礼有深刻的影响,而且渗透到他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等各个层面。孔子就是以中庸思想为内核,构建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儒家学说体系。但是《中庸》中儒家极力主张等级社会,无论处于富贵,贫贱,夷狄还是患难的地位,就要严格按照这些地位的要求行事,这显然违背人性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所以,我们在看待“中庸”思想时它时一定要慎重,要辨证地去分析和把握它。

三、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在孔子之前“仁”并不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核心范畴,在先秦思想中出现的最多的是“礼”。但是到了孔子这里,“仁”便有了新的意蕴和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是在吸收以往“仁”的观点的基础上,进而完善成为“仁”学体系。孔子的“仁”主要体现为伦理道德规范和政治统治理念两方面:“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把“仁”看作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并且希望其成为人们恪守的准则; “仁”对社会统治思想影响同样久远,孔子曾提出“为政以仁”的政治论点,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怀有仁爱之心,要“以德治国、以礼治人”,孔子也希望能够从“仁”出发,实现统治者对人民的一种“仁德”的统治,而并非以暴力手段去镇压和管制民众。他认为施行“仁政德治”的君王更能够争取民心,安定统治。孔子的“仁政德治”思想也是孔子留给后人的重大启示。

此外,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他鼓励人们去追求这种境界,把“仁”看成是“君子”需要孜孜不倦去达到的境界。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是一般人都应该追求达到的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爱自己、爱家人、爱所有的人。从孔子的“仁”的思想中体现出了他对社会民众的关注,对于人民的爱护。可以看出,孔子对“仁”思想的重视,也表明了“仁”的思想和学说是整个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它对于其他的如“礼”、“乐”等思想均处于统摄地位。

参考文献

[1] 林凯。 从论语看孔子的中庸思想,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月。

[2] 王岳川。 孔子思想从“礼”中心到“仁”中心,中国文化网,5月。

[3] 王杰。 孔子思想的价值核心说“仁”,益阳师专学报,7月。

孔子思想论文 篇九

摘要

随着 科学 技术和 现代 工业 的 发展 ,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关键词

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 中国 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经济 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 理学 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 政治 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 历史 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 自然 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 规律 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 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 现代 教育 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 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 企业 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 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 发展 ,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 历史 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9篇论孔子的教学思想论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