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美术课教学论文(优秀9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美术教学论文,快回答整理分享了9篇美术课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一

一、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给了教师对教材选择、拓展的权利空间

新教材的编写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鲜活的课例,老师在教学中能灵活地把自己的思维融合在这些课例中,使其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新教材给老师一个创新的活动空间。老师能根据自身的素质、学生的实际及生活环境来创设学习情境,改变课的容量,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比如在《花的世界》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只需适当地引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如手工折纸、布贴或者色彩涂画,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电脑描绘。上完的课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拓展新教材,如上完《花的世界》后我就设计《美丽的树叶》一课,安排学生课后观察学校的各种树叶,有条件的可以采集一些,课堂上让学生观察不同树叶的轮廓和颜色,引导学生将普通树叶和花相比较,感悟不一样的美丽。另外在特殊情况下设计上课内容和上课目标,如在“六一”游园活动前,需要装扮教室,我就设计了《五彩缤纷的彩带》一课,由于事先向学生说明目的是把教室打扮得漂亮,所以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将自己做好的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带挂在教室里,确有节日气氛。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同学们心中充满了骄傲。当然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感悟和动手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二、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留给了教师更大的知识技能、理念的提高空

教育改革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主要的手段是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上,然而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却是教师素质的高低。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新教材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要求不仅限于美术专业知识,还有综合知识,包括自然、科技、历史,甚至音乐等。毋庸讳言,一个教师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在师范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来教学,那是很不够的,也是很不称职的。我们不仅要彻底地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自己原有的机械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各学科知识与资讯的学习与收集,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到美术学科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美术专业课转变成美术文化课。新教材中的课题多数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如《长呀长》和《春天的色彩》两课与自然知识有相连,《介绍我喜欢的玩具》和《船》与科技知识有联系。以《春天的色彩》为例,如何让小学生把春天的色彩表达出来,学生脑海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需要老师去引导,而巧妙正确的引导则要求老师有足够的自然知识。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能量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才会如有神助,灵感频现。

三、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在学习内容上,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学生打开了更多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指引他们到更多的领域里尝试感受。美术课以往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图画,每节课只要求完成一幅画或做完一件作品就行了,而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则是一门美术文化课,是一门提高个人素质的科目。从新教材中可以看到学习内容比以往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更加丰富多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强。在《太阳》这一课中,让学生知道原来太阳可以千变万化,学生心中的太阳不再仅仅是一片红色了。

四、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教学活动中,新教材为师生提供了许多走出教室的机会。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时,发现这一课的重点是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如果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线条,是很难完成的。我把学生带出教室,指导学生在校园内找寻各种各样物体形成的形式多样的线条,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认识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为了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物体都可以用线条表现,我让一个同学躺下,然后用粉笔把这同学的外轮廓描绘出来,学生觉得有趣,都纷纷躺下,互相描绘。描绘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在特定的范围描绘,由于范围有限,图像无意中出现很多重叠的线条,一眼望去杂乱无章,让同学寻找自己的身形,学生又很快能找出来,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线条的乐趣和用法。

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更大的开拓空间

在美术课堂上,我发现材料变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能使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思维火花,教学手段越多样,学生的思维越活跃,选用的材料越丰富,学生创作的思维的空间便随之扩展开来。学生常常会把用剩的彩色纸的边角废料珍爱地保存起来,会跟同桌或老师说:“这个废纸像长颈鹿,这个废纸像堡垒的屋顶。”学生常常会发出感叹:“颜色好美呀!形状好独特。”也许他们是感叹它的颜色,也许他们感叹它的形状。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已学会了观察和思考,会将材料和物体联系起来想问题,不再对身边的事情漠然视之。我想,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不但改变了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也在无意中让孩子学会了思考。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一种新的理念,一个更大的自主的空间,新的实验教材也在要求我们: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为他们营造更适合他们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长远的利益。

美术教学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亟需大量高素质人才,逐渐增加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各级教育的投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缺乏美感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没、创造美的能力,过于模式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术教育被人们公认为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一门学科,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绘画功能,还要懂得怎样去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以期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

1.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学生被动学习,很多时候教师依然采用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已经严重不符。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通过示范来讲授知识,这种讲课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自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而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客观实际,未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是标准化流水式作业成品一样,没有自身的想法,扼杀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此外,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传统板书式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发展。

2.缺乏对学科之间关联性的深刻认识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缺乏对学科之间关联性的深刻认识,不懂得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包括绘画和手工制作两个方面,它们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只注重在美术领域当中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了资源共享,却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其他学科也是可以与美术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忽视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而且它们之间的结合将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美术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音乐、绘画、诗歌等,实现完美协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教学内容缺乏实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强调绘画技能,将教授绘画技能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教师传授过多的实用技能,甚至让学生去记模板,忽视了美术教学的真实内涵。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该侧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感知美,然后才能创造美,最终才能把美术教学的真谛传播到学前儿童中,符合社会需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

正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尤其是美术教学缺乏美感教育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指出了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培养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美术欣赏是学前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美感对于人的重要性,善于通过审美的眼光发现生活美,进而欣赏美、拥有美。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互动,在充分了解学生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加以鼓励,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学术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会欣赏美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教学手段等科学技术,开拓学生眼界,为学生发挥自由想象提供空间。同时,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迁移,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通过诗歌、音乐、雕塑等的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传播美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绘画表达他们自身真实情感。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真实目的,认识到学前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儿童个性,感受和体验它们的存在,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通过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积累传播美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缺乏美感教育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我们要善于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美,最终达到传播美,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功能。

作者:黄伟 单位:长春市第七中等专业学校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三

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只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技能方面也得达到一定要求。美术手工教学的开始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必须的基础的手工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美术手工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和教师一起进行手工操作。学生在模仿教师制作美术手工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练习自己的手上动作,动手实践能力会相应的得到加强。这是学前教育开设美术手工教学的目的之一,也符合社会及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试教育教育下的孩子,由于受到教育模式的限制,想象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没有想象,创造和创新便无从谈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学前教育开设美术手工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在教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象力得到提高,进而拥有独特的创造力。一个民族,有创新才有进步,有想象才有发展,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非凡。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美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其高雅情趣加强学校美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开设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让学生在手工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在心中对美的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整体感知,在快乐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高雅情趣得以培养。

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方法、规律任何一门教学课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遵循相应的规律进行实施。在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中,我们也应当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

首先,美术手工教学作为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大的方向上应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其次,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不同,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给予其适当的教育。

再者,美术手工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实践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能为社会发展服务,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加符合社会创新要求。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分解教学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的会,愿意学。

美术手工教学不仅是学前教育幼儿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更是高校为社会培养未来优秀幼儿师资在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重要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直接关乎着整个社会幼儿教育的质量好坏。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改进,进而培养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学生,使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为当代幼儿的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美术教学论文 篇四

内容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引起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的转变,素描基础教学更是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探索新的素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充分了解素描基础教育和专业的联系,分类施教,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根据专业特色做好教学设计,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学模式;专业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素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不同的美术院校在“契斯恰柯夫素描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更加适合自身专业建设的教学体系。虽然西方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逐渐走向了边缘化,甚至是处于被取代的状态,但对于当下中国国情来说,特别是高师院校,有着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师院校为中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已经不是美术院系的主要职能,而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素描教学则是高师院校美术专业的基础教育,素描教学模式是否符合相关专业特点,直接影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素描基础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把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法传授给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推广较少。因此,素描教学体系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以满足新时期素描基础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笔者在结合美术基础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素描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与专业特点

“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素描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体现素描具体的能力与手段,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描在基础教育专业学习上的认识与理解。”针对现在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趋于成熟、美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情况,这就要求素描教学能够结合专业特点,充分了解素描基础教育和专业的联系,分类施教。素描既是一种独立的绘画课程,又是油画、中国画、雕塑、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这种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艺术规律的分析能力、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发散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对物象的体量、空间、明暗、结构、透视和质感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内在特点和要素来引导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

(一)油画专业

是以具象写实教育为主,主要表现被描绘对象真实存在和空间关系,这就要求素描教学中重点注意明暗关系、结构透视和量感、质感等具体的刻画。

(二)中国画专业

中国画工笔本身就具有线性特征,而中国画的白描就是素描的一种。在中国画专业的素描引导上,结构是目的,明暗是手段,线面是语言,要以线性素描为主,线面结合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对象。

(三)雕塑专业

雕塑是在空间中立体存在的客观事物,具有立体性、空间性、恒常性的特点,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立体的、三维的观察方法,强化作品本身体感、量感的表现语言,为后期雕塑创作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艺术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设计人才。在素描基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所在。在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知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构成和创新思维的引导。为此,素描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同时,素描基础教学也应该根据专业发展路径的规律,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充分发掘适合专业发展的艺术表现语言。

二、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

现代素描多元化教学模式下主要继承了两种模式:一种是苏式教育模式,另一种是德国包豪斯教育模式。前者是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和理解,而创新思维方面比较欠缺;后者则是侧重于创新思维模式,需要在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加以发散。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创新人才是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现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从老师主导转变成学生主导,结合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在素描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理解事物、表现事物以及总结反思的能力。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素描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生活,发现生活的微妙变化,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通过运用艺术表现语言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这就需要从室内教学模式向室外拓展,从学习环境向生活环境中拓展,将创作理念带入习作练习的过程中,扩大基础素描教育的外延。从素描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表现客观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空间,同时,还应侧重研究画面的节奏、韵律、构成关系以及个人的情感表达。

(二)优化课程结构

建立启发式和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技法和意识层面的问题,并注意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实践教学中设置研讨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寻找相关资料,自主探索、研究领域里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计好研讨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课程结构上建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研讨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研究客观物象的基本规律,对客观物象具有准确的认知是前提,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形式和内涵上都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现将研讨型教学设置为三方面。

1.造型规律的研究

首先,是对客观事物造型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形体、结构、透视、空间、明暗等因素,是为了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运用艺术语言再现客观对象。在新的绘画语境下,这些内容已经被赋予了新的造型意义。形体、结构、明暗都可以从绘画因素中被抽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绘画语言,或重新构建。其次,通过讲授素描表现的基本技法,研究客观对象,了解传统与当代审美之间差异,找到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审美规律。

2.绘画媒介的研究

在中外绘画史上,绘画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推陈出新,如今在素描绘画上运用的材料媒介样式种类繁多。让学生了解绘画媒介自身的特点,丰富素描的艺术表现语言,形成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形式。学生通过运用新的材料媒介,让艺术表现语言更加具有创造性。

3.创新思维的研究

现代绘画中,绘画主体创新思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传统绘画到现代绘画,从描绘客观对象到重视描绘主体的主观世界,作者思想的表达已经成为作品的灵魂。绘画中的基本规律好比是一个人的肉体,绘画思想则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肉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尽管没有意义,但灵魂必须依附肉体而存在。这就要求我们研究绘画思想的同时不能抛开绘画的基本规律。创新思维需要学生通过绘画体验,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确立培养创新思维的环节,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素描基础教学把主观和客观、理性和感性、再现与表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教学模式与具体实施

明确素描课程的总目标,是从传统的讲授学习表现技法型教学向以学生自主研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型教学转变,课程设置必须包括传统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研讨的教学环节。做好讲授、实践和研讨主要环节的建设,让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教学道具准备

改变开课之初由授课教师来组织安排教学道具摆放的原有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根据场景的设计和画面的节奏关系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寻找教学所需道具和素材,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制订相应的方案,主动地将学生这个主体和教学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课题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一个主题明确且符合专业特点的研究课题。课题设计包括认知、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主题。通过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主题,综合多种材料媒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研讨环节在课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理论讲授

授课教师对素描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具体要求、重点难点以及课程主题设计的目的、意义、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和阐述,还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做个别指导以及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总结等。这是实施学生自主研讨创新思维型教学方式的基础,让学生对素描的客观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创新思维在教学研讨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四)教学环节讨论

在教师的组织下,就每阶段教学环节定期开展研讨,内容包括素描基本理论知识、艺术家作品的分析、课题设计的意义以及每阶段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课堂教学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更快地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认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实践训练

教学过程是通过材料媒介来表现学生对理论学习和课题研讨的深化理解,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创新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课题设计的要求,掌握不同的表现技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解决如何将技法训练和创作紧密联系起来的问题,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是将素描创作纳入课程教学当中。通过不同材料媒介和不同表现手段的实践,让学生在掌握素描基本理论知识和表现技法的同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用心创作,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不同专业应该有符合专业建设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色做好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观察对象时,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在实践过程中,从内心的情感出发,探索造型技巧,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构建自己的画面秩序。总之,素描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剑。高校美术教育的素描学习之管窥[J].龙岩学院学报,20xx(5):87-90.

[2]邵大箴。从法则走向自由:关于素描与艺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美术,20xx(1).

[3]乔伟莉。素描基础教学初探:“研讨型”教学方式[J].才智,20xx(12).

[4]顾森毅。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高师素描学科[J].艺术百家,20xx(4).

美术教学论文 篇五

水粉画形成于英国,传入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建国以来,水粉画与其它画种一样,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被用作绘画的基本训练,而且也用于制作宣传画、年画、装饰画、连环画以及书刊插图等。水粉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学美术课水粉画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好水粉画的方法、步骤以及基本的技法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是通过綦江版画讲解,让学生对色彩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静物与版画的分科讲解,从而增强对水粉的特点以及色彩的认识。

一、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色彩塑造的方法,从整体着色

整体着色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素描基础,有一定的整体绘画能力,实际上这一步就是素描关系。色彩和素描是既有联系又彼此不同的两种绘画形式。当我们能看出一定色彩关系后,怎样才能把一组静物的体积感、空间感塑造出来呢?如果没有一定的素描基础,色彩的塑造永远都可能无从谈起。所以,当我们面对一组静物时,除了努力观察,还要有理性的处理能力,这是形体塑造的基本依据。当然,我们不能为画素描而画素描,一味地强调明暗关系也许会失去色彩的意义。用颜色画素描是水粉的大忌,怎样塑造呢?可以用概括的方法对基本形体进行“三大面五大调子”的分析,强调笔触的独立性,把一个物体分为有限的几块颜色,即块面画法。这样,画面就会层次分明,色彩简洁明确,加上笔触的变化,作品就显得干净利落、形体结实,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关于块面的塑造方法,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而言可以多练习一些从明到暗的色阶推移,来区分色彩层次。

二、掌握好正确的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不外乎就是整体的对比,也就是说彼此对照,区别不同。特别是用“同类对比法”最能观察到微妙的色彩变化,把相同或接近的色彩进行反复区别,找出色差,然后再分解调出。为了局部观察物体,最好侧身观察物体的色彩,从而避免“死盯”。要学会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关系,这样可以加强不同物体、不同方位的色彩。

三、水的运用

作为水粉画的调和剂,水是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虽然水粉画可像油画那样采用干画法和厚涂法,但还是有许多限制,没有水就不能更淋漓尽制地发挥其水粉的特点,忽视了水的把握,也就忽视了水粉画的方法。画水粉时要准备好两块干湿毛巾,这样可使画面效果更为漂亮。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水的分寸,对于一幅画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色彩的笔触变化

要画好水粉画,除了学会观察、锻炼一双敏锐的眼睛外,笔触的运用也是画好画的关键,如果忽略了用笔,使作品流于光滑匠气或用笔毫无章法,也缺少了绘画感。水粉画作为初学者锻炼色彩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用笔及其颜料的性能、水粉画的特点、水分的运用和纸张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水粉画的笔触变化:通过水粉笔特有的笔头表现出来的笔触大小、长短、方圆、宽窄以及利用笔触摆、点、揉、提等变化,使画面更富有生气。其次,水粉画的用笔还表现在通过对水的多少运用而产生的干湿效果。再次,在注意笔法和用水的同时还要注意用笔的意向,做到一笔下、形色兼备,就必须在用笔上做到果敢、概括、恰到好处。用笔果敢就是在表现画面的时候不要缩手缩脚、谨小慎微,要做到敏锐地把握好色彩的准确性和造型的鲜明性。用笔概括就是有力地抓住对象的造型和色彩的生动特征,除去无关紧要的细节关系,鲜明地表现对象。所谓用笔的恰到好处,就是每一个笔触都要做到各负其责,一笔下去,色彩的明度、色相、冷暖、纯度与整体的对比关系完全正确,同时物体的形体、结构、透视、虚实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必须统一到位。如能够处理好这几种关系,相信定能在画面上运用自如。

美术教学论文 篇六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通过美术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更加乐观的成长。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因此导致参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很难有效地从中获取充足的知识,这样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师将需要讲解的课程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讲述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性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一些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不仅应用于经济领域,在教学、医疗等领域还有很好的应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学生很难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参与到其中,因此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也很难从教学中熟练掌握一些美术知识与绘画技能,这样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兴趣低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许多的优越性,对学生综合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没有在学习中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由于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主动意识较弱,很难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的教学中,所以在小学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很难表现充足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多教师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美术内容的讲解,学生仅通过教材中少量的图片和文字很难对美术有足够的了解。从教材中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绘画的技能,导致学生不能理解美术的语言艺术和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这样就会使学生的作品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可能因此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美术教材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名家的画作,例如毕加索、梵高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深奥性,对学生的理解也会产生阻碍,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热情的因素。

2.一些教师都有着固定的教学观念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固守以往的教学观念,例如课堂中仅通过教材进行美术的教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只是一些知识要点的囊括,没有全面地解释某一知识点,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知识吸收的有效性。而且这样很难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教材中内容有限,仅通过教材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在美术的学习中,绘画者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使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所以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对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审美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的一些建议

1.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当前的小学美术学习中,学生都是围绕教材进行学习,仅通过教材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无法全面地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还会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站在单一的角度思考,这样会造成思想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认识到网络技术对于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去寻找合适的资源,在对网络资源进行研究和学习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2.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情境教学,以图片或者动画形式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堂,相比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粉笔一笔一画的板书,它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学生都会有新颖感,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多媒体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3.通过多媒体技术突显教学重点一些学生可能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进行标注,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再次记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即通过在幻灯片中的圈画文字,或者通过视频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深刻。相比传统课堂单调的黑板,多媒体教学则给学生很强的视觉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白文章内容的重点或者中心思想。多媒体中有很多小功能,比如圈画功能,当出现重点语句或者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圈画出,作为强调。而且通过多媒体屏幕的表达尤其是体现在色彩的表达,使景物可以生动地表现在眼前,这有利于学生对图画的理解,从而可以挖掘出图画所要表达的含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教学领域,需要教师围绕着所要进行的教学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再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媒体信息传输给学生,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相比较传统的美术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优越性,教师需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这样对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梅。例谈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A版[J]20xx(7)

[2]廖迎;试论多媒体对高校“两课”教学的促进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5)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罗恩菲德语) 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就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的思考总结,一味模仿,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使之顺应其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技能提高;改革不顾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要求的所谓专家们一厢情愿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一刀切”。

二、因势利导 及时启发 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 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 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 美 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 “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美术教学论文 篇八

摘要:随着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逐渐成为了我国职业院校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部分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僵化的教学方式与陈旧的教学内容,导致美术教学的效果一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对美术教学进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创新

基于时代发展对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目标的美术教学也必须创新教学的观念与方式,确保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从根本上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在重视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仍有部分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仅重视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传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让学生临摹作品,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此外,部分职业院校美术教师仅重视素描、油画等西式美术的教学,而忽视了我国传统美术的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造成了限制。因此,针对现阶段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进行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创新的方式

1.转变美术教学思想观念要实现对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创新,首先就要求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能充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往的美术教学来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仅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传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固有的思想观念中,教师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应重视其本专业的知识、能力的提升,因此美术教学仅对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传授,这就导致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一直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人才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必须充分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对美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充分对美术教学进行创新。2.采用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方式也是能有效创新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美术教学的性质来看,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可采用以下教学方式。首先,将多媒体设备融入教学。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变得越发广泛,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能有效创新教学的方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利用多媒体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美术知识。其次,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就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互动探讨,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其艺术素养。最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院校学生在美术知识和能力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仅重视让学生进行绘画作品的临摹,尽管这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此,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创新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以实际项目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设计相应的项目主题,要求各小组以主题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作品设计,学生设计、想象的过程就是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此外,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有着良好的帮助。

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作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就要重视对美术教学的创新,确保在实际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在提高职业院校美术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廖端。美术教学在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艺术教育,20xx(3).

[2]李道安。浅论职业院校美术教学改革与思考。艺术科技,20xx(10).

美术教学论文 篇九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获取事半功倍的成效。比如,通过幻灯片放映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它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是课本图例永远实现不了的。再如,通过录像的方式播放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它的生动性、准确性是教育者讲授中难以实现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教育者亲自制作课件,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仅能创新民间美术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条理性、客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情境教学方法

实际上,民间美术教学还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全面调动所有能够培养学生情感的因素。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创新民间美术教学的关键外在因素,其涵盖了课堂的环境创设、结构设计、音响设计等,不同的民间美术种类均具备着不同的地域性,风格、主题思想以及情绪情感,而课堂情境的每个环节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同的信息反映,只有当这些信息反映相一致时,才能够刺激到学生,进而提升课堂功效。比如,让学生对民间蜡染进行欣赏,在学生观察作品的同时教育者通过适当的语言讲授,并向学生们播放一些少数民族(如贵州)中民间日常生活的画面,并将少数民族(如贵州)音乐为该课堂的背景音乐。学生在该种创新的教学情境下得到的感受是全面的,是传统教学永远达不到的。

三、重组有关教材

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民间美术资源,对原有教材予以调整。增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和教育者擅长的内容,教育者应紧跟现代社会的需求,有创造性地对民间美术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综合新旧课本,把相同年级的新旧课本中相同的内容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扩大知识量,教育者不应将眼光放在一个版本的美术教材上,因为各版本的民间美术教材均具备独有的特色与可取的地方,教学中应提炼相类似的内容,取长补短,在教学内容上应找到结合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另外,变换制作材料,拓展内容交叉点同样是一项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民间美术的一些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严格的内容中比较适用。在创新型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欣赏与了解民间美术外,还可采用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制作与学习,比如,将木雕、根雕改成橡皮泥、陶泥或者萝卜进行雕刻制作;将服装、刺绣等通过绘画、设计形式加以体现……

四、讲练相结合,全面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形成的视觉艺术品,其虽然也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技法,但相对于专业美术作品而言,其对技法水平要求不高,便捷、朴质是很多民间美术作品的特征,学生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具备一定的能力进行实践操作的。实践过程其实就是强化学生的理解程度,创新教学模式,满足教学最终目的的过程,虽然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但是教学功效显著。所以在创新民间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讲练结合,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创新民间美术课堂教学,可以使美术教育者的教学空间更加的灵活与广阔,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和有效。其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学生在该创新模式下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面这9篇美术课教学论文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美术教学论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