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质量可以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越高,教学设计的水平越高。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3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简析: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篇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选取了最典型的几个事例,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因而,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但是相信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临近毕业,他们会略微显得心浮气躁,因此,此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小学综合学习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人生的启迪。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精神的含义。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
1.教师认真阅读梁衡的原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悼念玛丽·居里》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美丽"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美丽"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课伊始,疑已设,引导学生有主旨地进入整篇课文的学习。)
二、初识"美丽"
1.自由练习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2、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抓住关键信息进行交流,对居里夫人有大致了解即可)
3.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已对居里夫人有了初步了解,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课文的描述中,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沿着"美丽"去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她的美丽首先表现在哪里?
找到描写外貌的语句,体会外表美: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的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
“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朗读,重点抓住"定格"品析: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定格"这个词语,"定格"是什么意思?
“定格”就是一个活的画面,一个动的画面骤然停止,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这句话中是指什么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定格"回顾全段,把握本段的主旨。)
(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抓住要点进行赏析,对于居里夫人的外貌美,学生一读就懂,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看到作者的高超写法--"定格"一词统领了整段话,既强调了其外貌的美丽,也在含蓄指出这项发现的伟大之举!)
过渡:居里夫人的外貌的确很美,但是,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你可以以外表之美来评论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美丽的外表无法延续百年,文中所表达的是听任历史风雨如何洗涤却并不减损的美丽,这跨越百年的"美丽"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美丽,让我们静心读书,去感受那份永恒的美丽。
三、解读"美丽":
(一)发现"美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3、4段,在这些段落的描写中你发现了哪些语句能再现居里夫人的"美丽"?(学生阅读圈划、批注)
(二)解读"美丽":
1、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在字里行间去寻找一份持久的"美丽"!
2、交流汇报:(抓住重点品析,渗透学法)
(1)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2)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3)"……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4)"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
认真阅读这些话,你认为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哪一个词或哪句话?(这里不要求有固定答案,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借助一个关键词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居里夫人勇于探索,忘我献身的执著。)
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提升,示例:
生:终于。
师:谁来理解这个词?
生:终于可以看出成果的来之不易,花费了很多的努力
师:理解得不错,你能读一下吗?
生:(生示范读)语速缓慢,声音低沉,以体现居里夫人实验的艰难。
师:同学们,一年是365天,三年又九个月我们算算是多少天?(1365天)!1365天居里夫人终日都在"烟熏火燎中搅拌";
让我们再看一组数字:1吨=1000000克,0.1克的镭仅占1吨矿渣的千万分之一,什么感觉?
生:提炼镭的过程万分艰难!
师:终日的眼熏火燎,1365天的执着守侯!表面看起来打动人心的也许只是"终于"这一个词,但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是一段段艰难的历程,理解词语一定要善于联系上下文,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深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几句话,去感受居里夫人的那份执着之美吧!
补充资料: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这样告诉大家--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此时,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那一袭长裙,那白净端庄的脸庞,那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她的美丽还在于。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朗读品味,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进一步感受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魅力。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清楚的感受"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四、升华"美丽":
过渡:刚才,大家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品析,让我们看到了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份对于科学的执著追求,是一种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请大家再认真阅读5、6段,相信我们会对居里夫人的美丽有更深的认识!
(一)自由阅读5、6两段,抓住文中的数字谈谈感受。
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两次诺贝尔奖--67岁离开人世,6岁女儿的玩具
看着这些数据,你最想说什么?
a、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这里要注意联系上文"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一起感受居里夫人的贡献之大!
b、居里夫人淡泊名利
抓住"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来初步体会,尤其要联系全文最后一段:"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二)补充资料,升华"美丽":
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这样告诉大家--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这样告诉大家--
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此时,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那美丽的容颜,那执著的追求,那勇于献身科学的精神,她的美丽还在于。
(设计意图:抓住居里夫人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对待名利的态度的明显对比,让学生感受这种在名利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
五、定义"美丽"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如果现在请你给"美丽"下个定义,你会怎样写呢?示例:
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
对于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永久的美丽!
美丽是袁隆平用一生的精力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
(学生写,教师巡视)
美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美好的品德,执著的追求,淡泊名利,服务社会,只有这种美才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才能成就一份(出示课题)。
教学反思:
几经修改,教案终于成行,但是相比于几位名师的设计又感觉欠缺了什么?其实欠缺的就是教师的文化底蕴。做校长以来,读书的时间明显减少,自觉已经挖空心思在找词汇。为了不落伍,我必须逼着自己去上课,逼着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前行。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的节选。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最后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做法,引用爱因斯坦的评价,表现她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
学习目标:
1.学会“埃、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5.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齐读课题。
课前我们预习了26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谁的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居里夫人美丽端庄的形象研究提炼镭 事业 淡泊名利 人格)现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作家梁衡从形象、事业、人格三个方面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跨越百年依然美丽的女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下面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课题中的“美丽”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美丽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默读,自主学习。
二、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你们这种认真读书凝神思考的状态是一种从容沉静的美丽,如果能积极发言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思维涌动的美丽。能让老师欣赏这后一种美吗?好,我们来交流。
2.学生交流研讨,体会美丽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如果学生划了第二自然段,顺势学习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重点品读下面语句。“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居里夫人定格在世人心中的是什么形象?仅仅是她那美丽端庄的形象吗?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巨大贡献是美。
(2)如果学生说了“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居里夫人与众不同,不同在哪里?举例说明一下。出示补充材料,加深对“寻藤、问根”的理解。补充材料如下:
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铀。铀及其化合物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不断地放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心研究它。后来,居里夫人发现钍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某些元素的共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她集中精力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说明该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的放射性元素,且含量极少。几个月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教师小结:敢想、敢做、一旦目标确立就努力去完成它。这就是居里夫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3)“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矿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实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可能”“终日”“一锅一锅”“废弃”“点点烧痕”体会实验条件的艰苦,实验的危险性,这种艰苦的实验即使一般男子也难以做到,何况居里夫人是那样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她不怕柔美的双手留下点点烧痕,不怕秀美的额头被浓烟熏皱,她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只为了得到那有着美丽颜色的镭,她得到了吗?读出有关的句子。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多么漫长的等待啊!为了心中的科学事业,居里夫人做到了。成吨与0.1克对比,那比圆珠笔尖还要小的一点东西,它发出的光作者为什么说是具有极美的颜色呢?引导学生说出镭的美——镭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作用;说出镭融入了居里夫人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4)“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不管的具体指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5)“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体会镭射线对人体的巨大伤害。
(6)“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理解里程碑的含义,体会居里夫人的美,她就像自己发现的镭一样,刹那间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她的青春、美丽、生命已换位到理化教科书里,永久载入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带着对居里夫人的崇敬之情再读这段课文。
(7)体会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美。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小结: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这样写道:“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人生的意义指的是什么?( 据学生的发言,板书:高远的追求不屈的信念 默默地工作)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遍。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概括地说说,居里夫人美在哪里?为什么她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让我们带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再次走进课文,与这位了不起的美丽的女科学家对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作业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板书设计
26.跨越百年的美丽
美丽端庄 形象
高远的追求
居里夫人 镭 事业 不屈的信念
默默地工作
淡泊名利 品格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所学内容。
你觉得怎样的美丽跨越百年?你对美丽有哪些新的认识?指名回答。
二、浏览全文,体会写法。
作者怎样将一个如此美丽的女科学家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的?
(开篇选取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时刻,将居里夫人的惊人的学术成绩和她那美丽的容貌以诗一样的语言定格在读者心中。接着详细记叙其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付出的努力。再叙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仍不懈努力忘我工作发现其人生的意义。最后写盛名之下的居里夫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叙事中夹杂议论,描写中饱含激情。不独写其巨大的科学成就,更侧重于赞叹她的科学精神和高尚人格。)这样伟大的女性一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爱因斯坦写此写了《悼念玛丽·居里》一文。课后的阅读链接中节选了一部分,默读这一部分,结合课文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交流读后感受。
重点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和工作热忱。
四、假如此时你来到了百年前的法国,你见到了正在做报告的居里夫人你会对她说什么?你看到了正埋头工作的居里夫人你想说写什么?当你看到居里夫人的女儿正在玩那些奖章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五、作业
背诵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
伟大的人格
工作的热忱
教学效果分析:
本篇课文是鲁教版第十册第七组组“科学精神”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很长,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原来是高中的课文,后来放到初中,现在经过改编后,选入小学课本。其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对小学生来讲,很难理解。上课的时候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意、学习生字、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提早布置学生预习,字词由小组长检查,扫清阅读障碍。这样节约了不少时间,便于学生上课是集中精力思考感悟文章的精髓。上课时我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我没有画圈子,设框框,我从寻找课题的“美丽”入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读书,画句子、写感受,充分感知课文,然后集体交流感受到的美丽。大部分学生的发言能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深或浅地谈出了自己的体会。学生每谈到一处较难理解的句子,我变换方式指导学生反复读书,扎扎实实进行语文方面的训练,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学生谈得情况给予适时、适当的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感悟到了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居里夫人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刚毅、顽强——这种科学精神和高尚人格。这种精神的东西可以跨越百年,直到永恒。当然本课的教学也有一些遗憾,如,学生对人生意义的发现理解得就不深,我的点拨也不够精当。另外,班级中的学困生发言的几率很少。今后的教学应更多关注这些弱势群体。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三
师:同学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你发现生活中什么是美丽的?
生:鲜花是美丽的。
生:迷人的风景是美丽的。
生:生动的图画是美丽的;
生:帮助他人是美丽的。
……
师:是啊,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有一种美丽它竟可以跨越百年,是什么美丽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内容可以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非常好,我发现有的同学还在旁边写出了感受。哪位同学先来谈一谈,你首先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生:读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美的句子,谈感受。
师:从这里看出居里夫人的什么是美丽的?
生:从居里夫人的外貌,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
师:刚才我们从居里夫人的外貌感受到了她的美丽,你还可以从哪些内容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
生:读提炼镭这部分内容的有关语句,我从这儿感受到:她不怕艰苦的条件,忘我地工作。
师:大家都再读读这段话。看看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从这个词我体会到整天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辛苦的劳作。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终日”是什么意思?
生:整天的工作。
师:是啊!居里夫人从早到晚的工作!联系下文你知道她是多长时间这么终日的工作呀?
生:三年又九个月。
师: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时间漫长、条件艰苦、坚定执著。
师:镭的发现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巨大的荣誉,那她是如何面对的呢?
生:读有关句子,谈理解。
师:居里夫人发现镭以后,完全可以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好却无偿地将提炼镭的技术奉献给了全世界。
师:你认为她的什么是美丽的?
生:围绕淡泊名利来谈
师:是啊!她这种淡泊名利的人格是美丽的。
师:所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高度评价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外表是美丽的,坚定执著,献身科学的精神是美丽的,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也是美丽的!
师:那么现在,大家知道这种美丽为什么能跨越百年了吗?
生:居里夫人这种坚定、刚毅、顽强、执着追求、热爱科学的美好品质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师:外在的美是短暂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居里夫人那坚定执著、献身科学的精神,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跨越百年,成为永恒。
分析:
在教学时,抓住“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居里夫人的美丽?”这个问题,进行整体教学,力求从多个方面让学生感受课题中的美丽,力求在教学中做到实与活相结合。
学生课前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在进入课文学习前通过交流对居里夫人的了解,学生对居里夫人产生了敬佩之情。为理解“美丽”做好了铺垫。在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课文的学习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读得训练比较扎实,在让学生充分的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句子、写感受,从多个方面逐步深入的交流“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发言几乎都抓住了所有的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出理解,谈出感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实现了读中思、读中感、读中悟。
所以教学中抓住一个核心问题,从整体展开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学来说,是事半功倍的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四、品读语句,感受外表美。
轻轻读文,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美貌的词语、句子,用“——”划出来。
1、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
2、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过渡语:人们常说,美是禁不起时间考验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是居里夫人的美却可以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
出示句子: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定格”这个词语,“定格”是什么意思?
“定格”就是一个活的画面,一个动的画面骤然停止,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这句话中是指什么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
居里夫人除了外在的美丽外,更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有感情地读课文。
3、摘录描写居里夫人形美的句子
4、收集居里夫人的名言,他人评价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居里夫人以她美丽、庄重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心中,迄今百年,我们知道居里夫人定格在人们心中的不只是她美丽的容貌,还有什么呢?
二、细读探究课文,理解内在美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除了外貌的美丽,还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反馈
(1)刚毅执著(课文哪一自然段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2)献身精神
(3)淡薄名利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你读出了怎样的居里夫人)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④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3、精读第三、四节,感悟她的坚忍不拔
过渡:居里夫人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为什么能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3、4节,自由地轻声地读课文。思考: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哪个画面,哪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
(1)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2)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句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让我们继续聚焦在“烟熏火燎”这个词上,“燎”是什么意思?“火燎”就是——?有过“烟熏”的感觉吗?(由于烟的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
“烟熏火燎”的时候,你第一个反映就是——?
可是居里夫人却是——?
指导朗读:
晨曦微露,居里夫人在这——(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缕余辉时,居里夫人还在这——
烈日炎炎下,居里夫人仍在这——
大雪纷飞时,居里夫人依然在这——
4、多少个白天,多少个夜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引读——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指名读,是因为老师把成吨和0.1克标成了红色所以你读成重音的吗?为什么?
请大家换算一下,一吨=( )克,那么一吨是0.1克的多少倍?你从这组数据中读出了什么?
让我们充满敬意地来读一读。
5、此时,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白净端庄的脸庞,那一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她的美丽还在于 (板书:刚毅执著)
6、教师总结:居里夫人发现和提炼镭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和危险。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这种信念和追求无疑是美丽的。正如书上所说:‘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请结合第三自然段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导感情朗读。
7、略读第4节,目睹美丽消逝。
(1)出示句子: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2)居里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了镭的研究。究竟镭有什么作用?
教师介绍镭:
镭在生活、医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镭针可治癌症。把镭盐和硫化锌荧光粉混合后,可制成永久性发光材料,涂在钟表和各种仪表上,可在暗处发光,是为夜光表。工业上用镭作为γ射线源,用于探伤,对金属材料的内部裂缝和缺陷进行无损伤检验。
可是镭也有剧毒,它能取代人体内的钙并在骨骼中浓集,急性中毒时,会造成骨髓的损伤和造血组织的严重破坏,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
出示句子:长期在这么差的环境中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美丽的容颜在渐渐地消逝。
(3)明知这危害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还要研究呢?
理解“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如果你是居里夫人,你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献身科学)
在她眼中,完全献身于科学,甚至不惜用生命的损耗做代价,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正如她所说的话:“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此时,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白净端庄的脸庞,那一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她的美丽还在于 (板书:献身科学)
(4)让我们来读第四节。(男生读1——3句,女生读4、5句,其余的齐读)
三、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居里夫人除了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还有不惜献身科学的勇敢无疑是美丽的,还有什么也是美丽的?出示: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难怪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2.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3、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
4、爱因斯坦在1935年11月纽约居里夫人悼念大会上的凭吊演讲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四、课堂练笔,升华美丽
1、像居里夫人这样具有献身科学,执著追求的人还有吗?
2、如果现在 给“美丽”下个定义,我觉得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指名配乐读)
美丽
美丽是清晨挂在小草叶尖的露珠,
美丽是傍晚挂在山头的酒红的夕阳。
美丽是居里夫人用生命和信念换来的淡兰色的荧光,
美丽是袁隆平用一生的精力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
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给“美丽”下下定义。(学生写,教师巡视)
美丽是
美丽是
美丽是居里夫人
美丽是
3、再读课题
这种美,再过百年,千年,会消逝吗?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美是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瞻仰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说这是一份,再读课题——
五、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3、将居里夫人的故事复述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听,你将是带去美丽的“小使者”。
l 4、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科学家的故事》,徜徉在一个个睿智的小故事中,你将是幸福的“小书虫”。
板书设计: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形之美 神之美
美丽 刚毅执著
庄重 勇于献身
健康 淡泊名利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五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1.阅读、感悟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居里夫人的文字以及图片资料。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居里夫人的美丽。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居里夫人
1.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你们是怎么理解美丽这个词语的?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是啊,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深刻的感受身边美丽的事物。但这些都是外在的美。随着时间的流逝,美丽的事物可能也会逐渐黯然失色,但是有一种美丽,即使跨越了百年之久,却依然散发着它迷人魅力。
2.出示课件1 画面定格在 “跨越百年的美丽”上
(1)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学生读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为什么这种美丽能跨越百年?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跨越百年是多长时间?……】
出示课件2 : 投影居里夫人照片
3.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士是谁吗?[ 对,居里夫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出示课件3:【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二、学习生字,初读感知
1.初读
(1)大家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注意生字,把难记的字多看几遍。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询问学习生字的情况。
出示课件4: 学生读生字词
(2)交流:有你认为难记难写的生字吗?(指生发言,教师板书指导)
2.再读
(1)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或看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2)在课文中有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大家要读准,出示词语:
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3.指导朗读
4.默读,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并成功从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从而轰动科学界的事情。)
三、细读课文,感知美丽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你觉得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那些方面?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学生读书,批画)
a.居里夫人的外貌——外在美
b.内在美
(1)找句子
第一自然段中年轻漂亮、神色庄重、一袭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2句的描写体现出居里夫人的美貌。
(2)看图
这就是居里夫人。男生读第一句话,女同学看图。(生读)这就是倾国倾城的居里夫人。女同学读第二句话,男生看图。(生读)这就是有着闭月羞花容貌的居里夫人。书上有画像,不很清晰。在原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对居里夫人的外貌的侧面描写“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3)再读,想象
让我们在自由的读一读,在你脑海中勾勒出居里夫人的样子。
出示课件5 : 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师生合作朗读
四、总结
我们通过理解具体的句子,知道了美丽的一部分含义,可是外在的美丽不会长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居里夫人的这种美丽经久百年还让人肃然起敬呢?那就是一种内在的美。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五、作业
1.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读一读关于科学家故事的书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人声鼎沸、分析、酸碱、顽强、卓有成效、眼花耳鸣、侵蚀、荣誉、捐赠、头衔、一如既往
2. 读课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你想到了什么?
二、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和“美丽”、“跨越”有关的语句
1.“跨越百年”理解。
2.“美丽”。
三、细读课文,抓住美丽体会内在美
1.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的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2.它真的有极美丽的容颜,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四、背诵与抄写
1.可选2——3句
a、爱因斯坦的语言
b、性格的一句,品格的一句
c、中心句
2.试背
五、总结深化主题
六、总结全文
板
书
设
计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1899——1998——?)
外在美: 美丽 庄重 健康
居里夫人 内在美: 坚定 刚毅 执着
人生意义: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永恒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六
教材解析:
本文是鲁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材第七组中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高尚精神,以及她获得巨大荣誉之后的淡泊名利,表达出外表的美丽往往只是暂时,但外表本来就美丽的居里夫人通过对科学孜孜以求的不倦探索,超越时空,在人们的心中永远美丽。
设计理念:
以文本语言为依托,以自读自悟为基础,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感悟居里夫人的"美丽",同享对话情趣,阅读乐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含图片,文字,视频资料).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回顾整理,发现"美丽"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师:孩子们,在你们的身边什么是美丽的
生:我觉得鲜花很美。
生:在我眼里清洁工是美丽的
生:我认为美丽的风景是美丽的。
师:在老师的眼里,你们小手林立的一幕是美丽的。能让老师看到这种美吗
生:在我眼里蓝天白云是美丽的。
生:我认为爸爸,妈妈,老师是美丽的。
师:是啊,孩子们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的美丽。这些美丽经过历史的洗礼,有的黯淡无光,有的却历久弥新,居里夫人身上的美丽就是这样。今天,老师将继续带领你们一起穿越百年的风尘,领略居里夫人身上的美丽,看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它。
二,初读课文,解读"美丽"
师:孩子们打开你的课本,从书中划出能体现居里夫人美丽的句子,并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读书划句子。
师:划好后,四个人在一起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进一步补充好自己的内容。
生在一起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闹,让我们看到了你们互相合作的美,那现在就让老师欣赏一下你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美吧!
三,精讲品析,感悟美丽
生交流体现居里夫人美丽的句子,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悟读。
(一)端庄美丽的外表。
师:哪位同学先说说
生: 请同学们看课本133页第二段,我找的是"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从这句话中我看出居里夫人非常美丽。
师:说得真好,她的美美在哪儿 你从她的外表能否看到一些内在的东西
生:我从她的神态中看出了她的气质。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淡泊的人。
生:从她的眼睛中我看出她是一个聪慧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她的美是端庄的美,是智慧的美。有人说美是最难留住的东西,但课文中却说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却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生:因为她发现了放射性镭。
师:是啊,居里夫人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她成为令世人钦佩的伟大女性,她美丽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世人的心中。外在的美只是短暂的,是什么使居里夫人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呢 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继续交流。
(二)坚定执著的美
生:请同学们看课本134页,"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我从这句话中看出她有着执着追求的美。
师:谁能读出她的执著 抽生读。
师:读得真好,让我们把这个句子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你还从哪儿能看出居里夫人的坚定执著。
生:我从"为了提炼纯净的镭——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也看出了她的坚定执著。
师:这一吨废渣中肯定有镭吗 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可能。
师:可能的意义太多了:可能有就有可能没有;即便有,也可能发现不了;即便发现了,也有可能提炼不出来。可是居里夫人是怎么做的
生:仍然终日冶炼。
师:你能体会出什么
生:居里夫人非常坚定执著。
师:这种品质的确是美丽的。你从这段话中还能看出什么
生:我从"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终日—烟熏火燎"看出居里夫人工作非常劳累,但她仍然坚持。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生:烟熏火燎。
师:你有过烟熏的感觉吗
生:刺激鼻子打喷嚏,眼睛睁不开流泪,特别难受的感觉。
师:是啊,可是居里夫人呢 终日在那里搅拌矿渣
师:终日是什么意思
生:每天。
师: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是居里夫人不论严冬与盛夏,不分白天和黑夜,整天紧张地工作着,在这个废弃的破棚子里,玛丽终日
生读: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师: 已经足足一个月了,玛丽消瘦了,但她仍然终日
生读: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半年过去了, 一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玛丽病倒了,她还是
生读: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师:当刺鼻的酸碱啃蚀了她柔美的双手,当呛人的烟气吹皱了她秀美的额头,她依然在坚持,因为——
生读句子:"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去亲眼目睹一下玛丽的工作吧。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看到了她工作环境非常艰苦。
生:我感到她的工作非常疲累。
师:是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来齐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居里的执著终于有了回报。
生读:"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师:你从文中的数字中体会到什么
生: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非常艰难。
师:是啊,你能感受到这0.1克镭中包含着什么吗 用数字来说:
生:饱含着三年又九个月的心血,汗水
生:饱含着八吨工业矿渣
生:饱含着458次的实验,5677次的结晶
师:在此之前那可都是失败啊!
生:无数次的失败
用意志来说:
生:包含着顽强的毅力
坚定的信念
师:这也正是她人生意义的诠释啊!所以说: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追求!(齐读)
(三)科学奉献精神
师:看来文中潜藏的美丽还真不少呢!那她的成就中是否也有美呢 谁能找到
生: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
师:怎么理解呢
生:我从这句话中看出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师:那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 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师: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做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
生: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师: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
师: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生: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师:居里夫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让我们读出来。准备——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师:这么好的句子想不想把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呀 下面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把这句话背下来。一会找同学背,开始吧。指名试背。谁能有感情地再背一遍。
(四)淡泊名利的美。
师:是啊,她的执着追求,她的勇于献身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居里夫人,能以最美的外貌,在最佳的年龄,成就了最了不起的事业,真是千古绝唱了!看来文章字里行间只要留心,处处都是美啊!还有潜藏着的美丽吗
生:我从课本135页最后一段看出居里夫人是位淡泊名利的人。
师:所以,爱因斯坦用他睿智的语言,评价居里夫人说——
生齐读:"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四,总结概括,深入美
师:同学们,真正的美丽是什么呢
生齐读板书。
师:居里夫人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里的形象是美丽的,居里夫人执着追求,勇于献身是美丽的,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更是美丽的。这种美,再过百年,千年,也不会消逝。所以说,这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生读课题。
师:这种精神可以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美是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的。所以,她的美丽跨越了百年依然熠熠生辉!(板书:光芒)
五,深层拓展,延续美丽
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我们发现了文章中的美丽,感悟了文字背后的美丽,然而居里夫人身上的美丽仅有这些吗 请同学继续读读居里夫人其他的故事,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美丽
出示:阅读小链接:
居里夫人对时间很看重,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 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珍惜时间
1932 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读书非常专注,一次,小伙伴们在她伏案读书的时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25分钟过去了,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仍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生:我从第一个故事中发现她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生:从第二个小故事中看出她的尊师美。
生:我从最后一个小故事中看出她专心读书的美。
六,作业布置:
师:其实居里夫人的美还有很多,像居里夫人一样美丽的科学家也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居里夫人》,《科学家故事》.并且写一写你眼中的美。
板书: 跨越百年的美丽
↓
庄重漂亮
坚定执着
勇于献身
淡泊名利
……
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教学中,我力求从多个方面让学生感受课题中的美丽,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一, 我在让学生充分的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句子,写感受,从多个方面逐步深入的交流"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发言几乎都抓住了所有的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出理解,谈出感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同时我有意识的带领同学们将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原到朗读背诵之中。最后落脚到排比句的作用的领会上。实现了读中思,读中感,读中悟。
二,我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美丽是什么 "老师没有画圈子,设框框。学生联系文中的语句谈得比较充分,比较到位,把理解语言与受到感染,激励融为一体。
不足之处是,在学生抓住句子交流"美丽"时,指导朗读得少,因此整堂课给人前紧后松的感觉。另外学生发言面还是不够大。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正确意思
(3)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居里夫人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三、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3、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居里夫人。
四、教学方法
本文所研读的重点是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居里夫人有端庄美丽的容貌,但是她投身于科学研究不在乎“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二是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在教学本课时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居里夫人,也不能仅仅是了解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寻找更多的“美丽”的人。
五、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铺垫教学
1、同学们,你们喜欢美吗?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来人人都一样,打心里大家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在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人”,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图片——杨贵妃(简单介绍其“落花”之美,同时也指出正是由于她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安史之乱”,从而使得强大的唐朝逐渐走向了衰落……)
3、你还认为她美吗?可能有些同学就不太同意了,那到底什么是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寻美之旅,一起去寻找美之所在吧。课件出示课题:18、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
(二)、感受外在美
1、相信大家课前一定做好了预习工作,我们先来检查下生字词吧。(课件出示生字词)
2、学习生字词。
3、生字词障碍扫清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探寻一下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出示:寻找美丽)
4、请带上自读要求以你喜欢的方式读文,之后回答问题。(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究竟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起来,读一读,想一想。)
5、课文读完了,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在我们交流之前请大家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在外貌上你觉得居里夫人美吗?
6、学生汇报。(学生能结合课文中相关句子得出结论——居里夫人的外貌端庄而美丽)
7、过渡:是不是居里夫人的这种美跨越了百年呢?(引导学生发现居里夫人的外表美随着她研究的深入开始慢慢失去……)板书:外在美 失去
(三)、解读“美丽”,感受科学精神
1、相信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已经隐隐的找到了使得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那种“美丽”,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下吧。
2、学生交流自己心中的答案,并结合相关句段加以解说。
学生a、我感受到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和不懈努力是最美的,也正是这种“美丽”使得她跨越百年。
学生b、我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生c、居里夫人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同样也是一种“美丽”。
学生d、 ……
3、师:是啊,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外表,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而且这种美不仅可以跨越百年,更是恒古不变的。(板书:精神美 恒古不变 )
4、如果现在老师要你为课文改改课题,你会怎么改呢?(恒古不变的美丽)
(四)、小结
是啊,居里夫人的外在美随着她的研究在逐渐失去,但是她的内在美却日益突显出来。老师希望同学们学完本文之后明白:外在美将随着时光而流逝,而这种内在的精神美却如美酒一般越沉越香,越看越美——恒古不变。真正的美不在于人的外貌、更不在于他的财富,而在于人的心灵和人格。
(五)、“美”之再判断
课件出示张海迪、周恩来、李大钊(在监狱里被折磨后衣衫褴褛)、汪精卫、袁世凯、靠收破烂供大学生读书的大爷、失去双手却能弹钢琴的刘伟等人物的头像加以简要说明,让学生说说他们谁是“美”的,“美”在哪里?谁又不“美”,为什么?
(六)、联系生活,我们的“美”
上次的广播场比赛之前大家认真努力的操练,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但是最后我们还是没能拿到大赛的第一名。我们“美”吗?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虽然我们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是我们那种团结互助、为了梦想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美”。)
(七)、课后小练笔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美丽”这个词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后请大家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
1、你最美——居里夫人
2、________,你最美(在横线上填上想要写的人或事)
(八)、板书设计
执着最求、不懈努力
(升华)
为科学献身
外在美————→精神美
淡泊名利
(失去) (恒古不变)
六、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精读课文,其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淡泊名利等人格美。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容貌美,之后让他们明白居里夫人的容貌美伴随着她的科学研究逐渐消失,说明外在的美是会失去的。之后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在容貌美失去的同时,居里夫人的美却升华了,变成了一种“精神美”,那就是她执着追求、不懈努力、为科学献身、淡泊名利的精神。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精神美”之后,我又将这种“美”发散开,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到自己熟悉的人当中去寻找这种升华之后的“美”。
最后,在布置作业时,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展现“美”的平台,让他们将自己寻获的“美”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将这种“美”延续下去……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加强。比如在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居里夫人的“精神美”时,引导的不是很到位,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点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八
梁衡美文欣赏
1.晋祠
梁衡
选自1982年4月1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轩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屈,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①〔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思想家。精通经史诸子,兼工诗文书画,又精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流水如碧玉〕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中的句子。”。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瀛①〔瀛〕念yíng。胜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美文导读】
晋祠,古称晋王祠,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国君姬虞而建立的祠堂。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晋祠在北魏时就已有了,可见其古老。晋祠在后代不断得到增修,逐渐形成规模宏大、设计精美的建筑群,加之它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长期以来被誉为“山西第一名胜”。即使和北京皇家园林及江南私人园林相比,它的特色也是很突出的。课文开头说它“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是确切的概括。
说一说晋祠这座北方的园林和苏州园林相比,给你留下的印象有什么不同。
积累下列词语:
萧疏偃卧 苍劲 老妪 脉脉 殿堂楼阁
亭台轩榭 不一而足 历历可见 冉冉不绝
鳞甲 须髯 词工句丽 巧夺天工
2.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衡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去年我第三次访秋白故居时正值他牺牲60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在筹备关于他的讨论会。他就义时才 36岁,可人们已经纪念了他60年,而且还会永远纪念下去。是因为他当过党的领袖?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是因为他的才气?是,但不全是。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但是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被重用。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他其实不是被国民党杀的,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而他先是仔细地独白,然后就去从容就义。
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教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当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时准备结婚,想求秋白刻一对印,秋白开的润格是50元。郑付不起转而求茅盾。婚礼那天,秋白手提一手绢小包,说来送金50 元,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却是两方石印。可想他当时的治印水平。秋白被排挤离开党的领导岗位之后,转而为文,短短几年他的著译竟有500万字。鲁迅与他之间的敬重和友谊,就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样的完美。秋白夫妇到上海住鲁迅家中,鲁迅和许广平睡地板,而将床铺让给他们。秋白被捕后鲁迅立即组织营救,他就义后鲁迅又亲自为他编文集,装帧和用料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近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了,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时代的有一个人叫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抗战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他还是一直弄他的纯文学,后来确实也成就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当我们很大度地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秋白这样的情急了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如果他不这样做,留把菜刀作后用,留得青山来养柴,在文坛上他也会成为一个、甚至十个梁实秋。但是他没有。
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像曾是共产党总书记的向忠发、政治局委员的顾顺章,都有一个工人阶级的好出身,但是一被逮捕,就立即招供。至于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等高干,还可以举出不少。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他刚被捕时敌人并不明他的身份,他自称是一名医生,在狱中读书写字,连监狱长也求他开方看病。其实,他实实在在是一个书生、画家、医生,除了名字是假的,这些身份对他来说一个都不假。这时上海的鲁迅等正在设法营救他。但是一个听过他讲课的叛徒终于认出了他。特务乘其不备突然大喊一声:“瞿秋白!”他却木然无应。敌人无法,只好把叛徒拉出来当面对质。这时他却淡淡一笑说:“既然你们已认出了我,我就是瞿秋白。过去我写的那份供词就权当小说去读罢。”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以理行事,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墙,唯求一死。鲁迅受到恐吓,出门都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毛泽东赞扬朱自清宁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粉。秋白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蒋介石威胁利诱实在不能使之屈服,遂下令枪决。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令敌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就像敌人要给他治病时,他说:不必了。他将生命看得很淡。现在,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熬。他说以后旧文人将再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他说过:“光明和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的尝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他不但解剖了自己的灵魂,在这《多余的话》里还嘱咐死后请解剖他的尸体,因为他是一个得了多年肺病的人。这又是他的伟大,他的无私。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特别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爱这样做,别人也帮他们这样做,所谓为尊者讳。而他却不肯。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遐想。他是一个内心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去会鲁迅;到广州参与国共合作,去会孙中山;到苏俄去当记者,去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到汉口去主持“八七会议”,发起武装斗争;到江西苏区去,主持教育工作。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如果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只要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梁实秋、徐志摩现在不是尚享后人之飨吗?如果他革命之后,又拨转船头,退而治学呢,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文坛泰斗。与他同时代的陈望道,本来是和陈独秀一起筹建共产党的,后来退而研究修辞,著《修辞学发凡》,成了中国修辞第一人,人们也记住了他。可是秋白没有这样做。就像一个美女偏不肯去演戏,像一个高个儿男子偏不肯去打球。他另有所求,但又求而无获,甚至被人误会。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飞的诗词写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记住了他的武功。辛弃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轻时率一万义军抗金,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后人也只知他的诗才。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将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秋白不朽。
3.夏 感
梁 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棗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评论】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镜头
——评赏梁衡的散文《夏感》
张 恒
一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渲泄吧;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阙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象快干死的鱼”, “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的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
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而他在这篇作品中所创造的清隽境界、丰厚含茹和高致的美,他的英华吐纳的娟秀语言,更令人由衷叹服。《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二
《夏感》一开始,作者这样写道:“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在这里,朴实得有点稚拙的“一锅冷水”的比喻,新鲜的活脱脱的“密密厚发”的拟人,巧妙精当的“黛色长墙”的词汇选择,作者仿佛在进行俯视式扫描一般,寥寥几个镜头,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观。而“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一句,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这儿的“烦”,显示着夏的热力,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毫无燥乱的踪影。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色泽,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和沉稳。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接着,作者摆平视角,镜头下移,好象在纵目远眺这广袤的原野似的,望着翻滚的麦浪“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在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里,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已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意化了的风物,是外在客体在作者心灵屏幕上的闪烁;或者说,是折射着作者情感光束的时代投影。然后,一阵浮动着的热风,“飘过田野”,似乎是给远眺的作者、也似乎是给读者吹送来“已熟透了的麦香”。这一笔点染,不仅恰到好处也恰如锦上添花。正如前面蝉鸣的烘托体现为一种声与色的交融一样,这儿的点染则体现为一种色与香的谐和。如果说,前面的烘托是一种氛围的点化,那么这儿的点染则是一种情致的昭示——昭示生活的丰腴和饱满。作者就是在如此详尽地进行了铺垫之后,从容不迫地把他的笔触导向文章意蕴的致力点——“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所体认、所慧识的独到的夏感。从这里,作者又仿佛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段精妙的议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为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这一段议论,构句独树一帜,用语别开生面,排比对偶驾轻就熟,在古色古香中显现着一种难得的理趣,即一种优美的情趣与深沉的意理相结合而滋生的抒情美感。这一段议论,对前面之意蕴致力点,是发生,是拓进,是引深;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发现、体认、慧识的夏的质性的一种哲人式抽象与鞭辟入里的诠释。那么,这种质性意味着什么?作者很快就一语道破了。原来,“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 “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
三
梁衡同志赞美的夏,是麦浪翻滚、麦香吹送的夏,是“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的夏。这是何方之夏?显然,作者的注目点是非常明确的。在那段精妙的议论后,他这样写道:“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里,作者的视角好象在渐渐拉近,镜头也从宏大转入精微。于是,一个一个机趣盎然的大特写跃入了我们的眼帘。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一个“举”字,让我们差不多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中,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它们仿佛都在紧紧抓住这美好的年华大显身手,不舍昼夜地向着自我的完善和神圣的奉献而奋勇“冲刺”。一句话,出神入化的描绘让我们从这些夏的宠儿身上,感到了人的丰采,人的气度,人的灵秀。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梁衡同志的这一段文字,精雕细刻,丰姿绰约,作者之惨淡用心昭然,同时也是对福楼拜的“一词说”的生动实践。这段文字,不仅构成全文意境的有力依托,而且也成为以金色为基调的夏的主体形象的丰满和强化。
审视作者所描绘的一切,我们恐怕很难想到那稻谷飘香的锦绣江南,也恐怕很难想到那牧草连云的苍茫塞外。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应该是那雄浑壮阔的黄河流域了——那八百里秦川,那三晋高原以及那横踞冀鲁豫的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是的,正是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而作者本人也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并多年驻节于斯。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
四
当然,《夏感》的作者并没有把他的镜头仅仅停留在夏的景观上,而是让自己的视角渐次由表层进入肌里,对准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真正主宰——人。夏日里生命在交替,夏日里作物向秋的终点最后“冲刺”,这种生机勃勃的运作,固然有大自然永恒代序的机制,但不可不论的是,自从人类参与其间后,它多半已成了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之意志的对象化,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是夏的色彩的真正涂染者;也正是人,拨响了夏的紧张的旋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一段文字,作者似乎只是漫不经心,信笔写来,与前面一丝不苟的刻镂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差距,表面看甚至给人一种拙讷浅陋之感。其实,白描的语言形式正契合着质朴的内容,如果把一连串形容词堆在这些普通劳动者身上,也许形成的倒是一种美的造作。所以,作者此处的不施铅华,实在也是合情合理之笔。
那么,作品的艺术濡染力如何强化呢?梁衡同志所运用的妙着的是——细节。“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这几个细节,与上述快割快打快追肥浇水之类在叙述特色上一脉相承,构成了该段文字恬淡平实的整体风格。这几个细节,乍一看似乎有点司空见惯,品嚼再三,就象使人感到它独有的韵味。“听听窗纸”,“看看窗外”,在夏的紧张旋律的侧写,是夏的快节奏和弦,也是作者运用间接表现手法推出的心理镜头。它,外化了“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的款款心曲,使我们在想象的空间看到了他们急切的目光、企盼丰收的焦灼以及与夏的律动所共鸣的人的感情律动。在几个细节,极其平易而又极易其传神,明丽天然而又活灵活现,用“看似平常最奇崛”来形容它,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可以说,如果换一个其他细节取而代之,作品的魅力就会大大削弱。
有趣的是,梁衡同志的《夏感》,全文正好六百六十六字。这在今天,恐怕是难得的短文了。然而,梁衡同志却凭借这为数不多的文字,构筑起如此精美的世界。它,使我们想到玲珑的雅雕、小巧的盆景,想到一方素绢,一块碧玉、一泓清澈的小溪、一簇秀丽的山花。过去评价散文之美,有所谓“人生宝、智慧宝、美丽宝”一说,而“六六”,在我们民族习惯中,向有和顺、如意、吉祥之意谐意。《夏感》正是这样一篇三宝兼具蕴藉着和顺、如意、吉祥美好等含茹的杰作。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语段,深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厅,目睹了居里夫人那瞬间折服人心的魅力。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对居里夫人在做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师德形象描写吗?
学生背诵。
师:哦,是背出来的啊!看来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也已经定格在同学们心里了,但居里夫人的美不只是表现在形象美,那么居里夫人的美还表现在哪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字里行间,去享受她那高贵、端庄的美丽吧。
二、深层品读,感悟“美丽”
(一)、提出要求,追寻“美丽”的踪迹
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师:从哪些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容貌?
学生交流。
1、感受信念坚定的美
“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曾经停放尸体的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生:我从“一锅一锅”“一个废弃的破棚子”感受到居里夫人他们做实验的条件艰苦。
生:我从“冶炼”“溶解”“沉淀”“分析”读出实验过程复杂。
生:“烟熏火燎”“点点烧痕”,从中可以体会到她的劳动繁重,工作非常危险。
师: “可能”说明了什么?这样做,可能会出现那几种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靠什么?
生:坚定的信念。
把你刚才的这些感受融入到课文中,有感情的读读这几句话。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做着如此危险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付出?
生: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师:让我们慢慢地读这句话,深深地感悟这份执著吧!
师:就这样,玛丽不停地工作着,第一年,玛丽终日在——
生接: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师:第二年,玛丽也终日在——
生接: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师:三年过去了,玛丽还是终日在——
生接: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师:居里夫人他们克服了条件恶劣、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过程复杂、可能面临失败等因素继续前行在科学实验的路上,她成功了吗?
生: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生:“三年又九个月”说明时间长。
生:“成吨”“0.1克”写出了付出许多得到却很少。
师:将近4年的时间里,他们提炼了多得能把我们的大教室装得满满的矿石,但是最终得到的却只有0.1克镭。0.1克有多少?就像你们手中的圆珠笔尖那么一丁点儿。成吨的矿石和0.1克镭这个数字的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但是他们提炼出来了,他们成功了。此时你们想到的话语有哪些?
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有志者,事竟成;付出终有回报;
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师:居里夫人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生:执著的追求和必胜的信念。
师:这份坚定的信念不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吗?
板书:信念坚定
师:什么也不用多说,就把我们对居里夫人的尊敬、赞叹、崇敬统统融入课文,用读来表达吧!(齐读第3自然段)
2、感受献身科学的美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居里夫人已不再年轻,她脸上的皮肤不再白净,她的眼睛不再明亮,她不再美丽了吗?(不)那么,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儿呢?
生:“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位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
师:这句话中的四个“变成”让你更强烈的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四个“变成”感受到居里夫人对科学做出的伟大贡献。
师:这种变成,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人生价值的提升,是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教师引读:美丽的她执著地前行在科学的道路上,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学科,所以,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因为她提炼了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用她的名字作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她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
因为她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所以她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
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恒的里程碑)
师:为科学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也让居里夫人更加美丽。
板书:献身科学。
师:带着我们深深的的敬意,再读这句话。第一个变成前两排读,第二个3、4排加入(1、2、3、4读),第三个变成5、6排加入,最后一个变成齐读。
生分层次读。
3、感受淡泊名利的美
居里夫人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无疑是美丽的,这种美丽在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出来?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 师生交流,感受美丽,练习朗读。
⑵ 重点理解:(投示)
①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离开心爱的实验室。
② 正如爱因斯坦对她的评价:“在世界所有着名人物中——没有被宠坏的人。”齐读。
⑶ 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⑷ 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
三、回归主题,升华美丽
回顾全文,你们对课题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生: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生: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她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
师小结: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她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里的形象是美丽的,她用生命和信念换来的“淡蓝色的荧光”是美丽的,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更是美丽的,这种美,再过百年、千年,会消逝吗?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美可以跨越时间,为永恒的。
四、写话表达,颂扬“美丽”
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廖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1.体会颁奖词的写法,尝试为居里夫人写颁奖词。师:在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中,神七宇航员以他们卓越的成就感动了全中国。在颁奖典礼上,评委会致予他们的颁奖词是:
假如居里夫人被评为感动世界十大杰出人物,你会怎样为她写颁奖词呢?请拿起笔,试着写一写吧。
2.学生尝试给居里夫人写颁奖词,交流分享。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正确书写“分析、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的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 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工业废渣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酸碱 试管 量杯 诺贝尔奖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二 、解读“美丽”,感受科学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同回到1898年12月26日,这一天,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肃然无声。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她身穿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上带着坚定又略带淡薄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似乎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是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她美丽端庄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她就是----(指照片,生齐声说)听了老师的一段解说,居里夫人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美丽,漂亮)
<一>大多数同学都觉得她很美丽漂亮,是吧?泰戈尔说:“你可以用外表之美来评价一朵花,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想一想,居里夫人除了美丽的容貌外,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3-6自然段,文中4自然段有一句话最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生自由交流)
<二>你觉得文中4自然段哪一句话最有力的说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课件出示句子)
1.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2.请同学们关注这句话中加点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刚才我们读了3-6段,哪段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3自然段)
4.好,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着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有执着的追求?
1.(生:“尽管这都是偶然的发现。)是啊!居里夫人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有着执着追求的人,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这句话。
2.你还从这段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坚定,刚毅和执着呢?(为了提炼纯净的镭。)
a.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呢?还有补充的吗?
b.对这几句话,谁还有自己的理解?(理解好的,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几句话吧)
3.对于第三段,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深有感触呢?(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谁来补充他的想法?
a. 请同学们注意这几个数字,三年又九个月,成吨的工业废渣,0.1克镭,从这几个数字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b.同学们,你知道0.1克镭大概是多少吗?(一生说)不,它比我们的圆珠笔尖还要小,要提炼0.1克镭,必须要8吨以上的工业废渣,花上三年又九个月,也就是1300多天才能提炼出。
c.多么的不容易呀!居里夫人的这份坚定,刚毅,顽强一定深深的打动了你,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几句话。
同学们,提炼镭是一条漫长,艰辛,复杂,危险的科技之道啊!但是玛丽。居里却在这条道路上坚定,顽强,执着的追求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疑是一种美丽。(板书:执着的追求)
<四>同学们,咱们接着往下探讨,居里夫人的美丽除了表现在她坚定,刚毅,顽强,执着的追求,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1.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工作卓有成效。生谈自己的理解)
2.师补充资料:镭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居里夫人在长期提炼镭的过程中,慢性中毒患上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经医生证明,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罪人就是镭。这说明居里夫人有一种什么精神?
3.她的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她获得了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功,她的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更持久,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4.皮埃尔不幸早逝,居里夫人一个人默默的工作着,她倔强的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看看后来的居里夫人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取得了哪些成就?(课件出示句子:她从一个漂亮。)
5.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句子,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
6.下面和老师合作读这句话,请同学们注意听: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人们用她的名字作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他不断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
8.体会着居里夫人伟大的成就,我们一起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读一读。(生齐读)
虽然玛丽居里美丽健康的容貌悄悄地隐退了,但是她伟大的科学成就,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五>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呢?(淡泊名利)
1.课文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她的这种美丽呢?请同学们浏览5-6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是的,对于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作出贡献 。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一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她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敬意来读这两段。
<六>同学们,刚才我们被那么多的美丽打动着,我想这份美丽中,不仅仅包含着居里夫人对科学执着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她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还包含着居里夫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的理解,就在纪念镭发现25周年的纪念日上,居里夫人这样讲道:(课件录像片段)
1.通过刚才的读文和居里夫人的这段讲话,谁来说说居里夫人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自由畅谈)
2.是的,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即便青春容颜不在,即便金钱名利不在,居里夫人认为,美丽的人生就是在不懈的追寻中找到的那份幸福,以及为人类作出贡献。
3.让我们再来深情的读课题。
4.同学们,我认为这样的美丽,不仅仅是跨越百年的,因为这样的精神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应该是跨越千年的,跨越万年的美丽,那这应该是一份怎样的美丽呢?(永恒的美)
5.这确实是一份永恒的美,难怪爱因斯坦会这样评价她说:(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三 布置作业,当堂完成
1.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那么多,请大家结合读这篇文章,再读阅读连接,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想说的,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学完了课文,文章一定有很多你喜欢的或深深打动你的句子,你试着把他们背下来。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镭的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过程,表现了她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视名利如粪土的伟大人格魅力。文章字里行间含着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满腔赞誉、钦佩之情。
我在备课时想力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深刻意含,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我是这样考虑的:由课题入手,设置疑问——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是容貌美吗?是衣着美吗?今天让我们走近居里夫人,找出能够说明她”美丽”的句子。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都找到了“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些重要的句子。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用笔画出有关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学生们抓住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不顾条件的艰苦、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劳累、被烧伤的危险、美丽容颜的减退这些重要的方面,深刻感悟居里夫人的刚毅、顽强,还抓住“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和“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两句话,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可能”和“三年又九个月”这些词语准确表达了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和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执著的精神令人佩服!老师趁机给学生讲0.1克镭大概比圆珠笔笔尖还要小,引导学生体会冶炼镭的艰难程度。接下来,还有的学生回答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也是一种美,有多少名人拥有金钱、荣誉无数,当中有许多人挥金如土、自恃功高,唯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女性淡泊名利,一生想着科学研究。这种高贵品质难道不是一种美吗?“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1。课上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多。
2.问题在设计上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自由的寻找关于“美丽”的答案。教师还是引的太多。
3.备课还是不到位,使得课上前松后紧,时间安排上不佳。重点段四、五两段应该再多一些时间抓词、抓句。品读、感悟。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做课背景】
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崔峦老师称其为“阅读教学中一道费时多、收效微的顽固的‘‘魔障‘‘”。2011年7月,崔老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疾呼“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这句话振聋发聩,说出了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的的心中所想。很多一线老师从认识上深谙其理,但是,从实践中却不知所措了——习惯了由来已久的“内容分析”,一旦和它说再见,却不会如何教学阅读课了。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受本地一所小学语文老师的友情提议,笔者选取了篇幅较长(1369个字)、生字较多(14个)、语言相对难懂的六年级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进行了一次尝试性教学,试图努力走出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力争在两课时时间内落实全部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时,自己为整个教学过程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四句话作为努力的目标和愿景——
提高效率,达成目标。不求花哨,但求实效。
块状结构,落实主体。指导学法,当堂受益。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前一天布置如下具体预习任务:
(1)阅读单元导语,用一个四字词语提炼单元主题(“科学精神”);
(2)熟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的标准;标示自然段。
(3)查词典理解“人声鼎沸、淡泊、定格、头衔、一如既往”五个词语的意思,将意思抄写于课文的天头、地头。
【设计说明:理解词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查阅工具书”准确而不方便,厚重的工具书无法随身携带,但一旦求教于它,必然能得到最权威的词义解释,加上词义中的举例,理解起来比较到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方便而欠准确,这种方法毕竟是根据语言环境进行的“揣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揣测到本来词义的百分之八九十,理解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可能理解到本来词义的百分之六七十,甚至完全想错了。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值得大力提倡。但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厚此“废”彼。在实际阅读中,有的词语,任凭怎么联系上下文都很难探知其意,遇到这些词语,查工具书是最实用的方法。学生预习课文的地点常在家中,工具书即在身边,对于这些不易披文理解的词语先翻翻词典,再抄抄记记,是一种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
(4)自学14个生字。
(5)有条件的话,查阅“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2.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预计1分钟):让学生观看世界地图(大屏幕出示),在地图上寻找 “波兰”,然后郑重告诉他们——
“就在这个叫做‘‘波兰‘‘的国家,144年前,诞生了一位端庄美丽的女孩,她就是后来受到全世界人尊重和称颂的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大屏幕出示居里夫人的巨幅照片)
【设计说明:①面对地图说“波兰”,看着照片说人物,相比单纯的文字介绍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认知印象;不说“1867年出生”,而通过推算说成“144年前诞生”,更易于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居里夫人与我们的“时间距离”。②这一段快捷、简短而又针对性较强的课前活动,一方面能快速收拢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又能借此引出课文中的主人公。】
二、检查预习情况,借机引出课题,朗读课文,学习字词。(完成目标1和目标2的一部分)。
(一)汇报所查阅的资料,介绍“居里夫人”,引出课题。(预计3分钟)
1.先请学生从自己准备的资料中用波浪线画出一两句或一小段自认为最重要的信息,熟读强记;再自由汇报——每人只脱稿汇报所划出的内容;再课件出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自读自知;最后抓住该文最后一句话,引出课题。
居里夫人介绍(一)
玛丽·居里,1867年生于波兰。她自小就勤奋好学,16岁时以金奖毕业于中学。25岁来到法国留学,住在学校附近一间阁楼上,没有灯,没有水,只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她一心扑在学习上,2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学校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玛丽的勤勉、好学和聪慧,使她赢得了李普曼教授的器重。在荣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她来到了李普曼教授的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科研活动。就在这里,她结识了年轻的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28岁与其结为伉俪。1898年,31岁的居里夫人与丈夫发现了反射性物质钋。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
【设计说明:①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最怕学生拿着一大页文字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朗读,费时又低效,听的学生不大用心,读的学生读过忘过;如果为顾及时间只检查一两个学生,又会挫伤众多学生查阅资料的积极性。采用“摘其要点,脱稿汇报,避免重复,互通有无”的方法,则能解决以上诸多难题。②《居里夫人介绍(一)》这段文字采集于“百度”,原文详尽而冗长,为了适合于学生阅读,也为了节省时间,老师进行了精心取舍与重组,有意突出居里夫人的勤勉与好学,对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早做铺垫。并将原文中好多年份换化成年龄,如将“1883年”换算成“16岁”,有利于学生理解。经过这样的“二次加工”,这段文字明白如话,线索清晰,老师不用讲解或自读,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知,将读书的权利尽可能还给学生。③文中“伉俪”一次有意保留了原词,并且有意不注音,让学生在不会读的情况下揣测出它的意思(夫妻),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前后文理解词义”的神奇之处!以此提示学生,预习时利用工具书理解了几个词语,还有一些词语完全可以“用此法而解决之”,向学生渗透解释词义的两种方法。】
2.借短文中最后一句话引出课题:“1898年,31岁的居里夫人与丈夫发现了反射性物质钋。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到了1994年,在居里夫人发现镭即将100年的时间,我国作家梁衡研究了居里夫人一生的科学成就和人格精神,写成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叫——《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抽取6个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准确与流利”的标准;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纠正字音。(预计10分钟)
【设计说明: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任务之一——“熟读课文,达到准确与流利的程度”,最需要抽取的对象当属学习较有困难的学生,优等生几乎没有抽查的必要。纠正学习较有困难的学生读文时出现的字音问题,是学生最需要、最直接的生字教学内容,无须老师提前颇费苦心地进行预设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哪些字是多音字。学生朗读后,对于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学习生字,读记新词。(预计7分钟)
1.大屏幕出示训练题:根据词语或读音,在下面括号里填写汉字(让学生准备两分钟后再独立完成)。
尘( )落定 语无( )次 顺( )摸瓜 分xī ( )
酸jiǎn( ) wán( )强 ( )有成效 xiào( )果
侵shí ( ) 人困马( ) 荣yù ( ) 头xián( )
fèn( )土 为国( )躯
2.在生字本上依次写出括号中的14个汉字(不会写的留下位置),要求字形规范,结构正确。
3.翻开课后生字表,同桌互改,通报成绩,并让其用红笔补写未曾掌握的字。
【设计说明:①到了高年级,学习生字要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对生字的教学不宜太细太碎,大包大揽,但并不意味着生字教学的地位将随着年级的提高而有所降低。王尚文教授说,生字教学应当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主要任务之一”。②以练习题的方式抽查预习中的生字学习情况,并让同桌互改,是一种任务驱动和学生好胜心的利用,一道题带来的效果可能远比老师对生字的讲解提醒的作用要好得多。“准备两分钟”是一个必要而科学的设计,给了学生巩固复习、查漏补缺的机会,这两分钟注定是一个精力高度投入、效果必然良好的“两分钟”。③学生打开课文后的生字表会发现,要写的14个汉字正好就是本课的14个生字,顺序也一致,利于同桌盯对批改。批改别人生字的同时,对自己又是一次巩固。④将课文中总共14个生字全部呈现,要比象征性地记写几个难字要扎实得多,老师的心里更踏实一些。⑤经过预习时的自学和课堂上的集中记写,生字学习的任务基本能够得到落实,以后抽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即可。如果还有未曾掌握的生字,就得依靠课外在生字本上做功课了。】
三、细读课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目标3 预计15分钟)
1.告诉学生:梁衡的这篇散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较难懂,我们可能在预习时就感觉到了。这些句子需要联系上下文细读感悟,如第2自然段中的下面这句话——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2.以这句话为例,引导学生通过下面两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一步,扫除词语障碍,理解句子字面意思。(句中有一个难懂的词语“定格”,预习时查到的意思是“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整个句子的字面意思是:居里夫人的那场报告,让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她当时的形象停留在人们的印象中,也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第二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句子隐藏的深层意思,从字面上无法洞察,但是通过联系上下文认真思考,就能渐渐明朗化。
——联系前文可知,“她的报告”指的就是1898年12月26日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所作的宣布发现放射性镭的那场震惊世界的报告;
——“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前文中“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也暗指这一形象背后的坚毅执着的精神。
结合以上思考,可以理解这句话含着的深层意思: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一震惊全世界的巨大的科学成就,开辟了物理学的新时代,她的形象和精神载入了人类历史,她成为了令世人钦佩和仰慕的科学家。
3.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细读3—4自然段,联系前后文,试着理解下面两句话中某一句话的含义。
①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②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4.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说明:①体会句子的含义本身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难题,本文中的几句话更是深奥难懂。自己作为老师,在联系前后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上认真思考才能体会到他们的含义,而且感到“体会容易写出来难”,有时还得借助“教师用书”的帮助才能完成。由此可知,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对学生而言不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②突破该项重难点的策略是:先举例共同体会一句话的含义,再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最后依法体会课文中其它两句话的含义。③学生体会句子含义这项活动的步骤是:先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④本课教学,在内容理解上力尽“做减法”:没有分段,没有概括段意,没有逐段逐句地提问、讲解和分析,对含义深刻的两个句子也是任选一句联系上下文进行感悟和理解,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文、思考、讨论、汇报。匆匆忙忙中面面俱到,不如扎扎实实地孤注一掷。】
四、课堂练习:
1.同桌互相配合,听写课初不会写或写错的生字。
2.读下面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淡泊 把玩 侵蚀 歧视 迄今 头衔 卓有成效
第二课时
一、研读全文,补充下面回答问题的其它内容,感受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完成目标4 预计14分钟)
问题:课题中“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纵观课文内容,课题中的“美丽”既有其本义,更有非常丰富的引申义。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居里夫人外貌美丽。文中说她曾经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登上科学院的讲台时她“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二, ;
第三, ;
……
温馨提示:像做阅读题那样,仔细阅读课文的六个自然段,深刻思考,全面概括;像“第一”那样,先有高度概括,再有具体说明;像上节课“体会句子含义”那样,先独立思考,再同伴交流,互通有无。
【设计说明:①如果说第一课时中“体会句子的含义”是着眼于一句一段的深究,那么思考课题中“美丽”的丰富内涵则是放眼于整个文章的提炼与升华,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探究题目的“含义”。表面看是两个环节,其实前后一体。②以补充阅读题“答案”的形式思考和承载这一课后主要思考题,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新鲜。这种设计,一方面增加了问题的操作性,同时也暗含了“回答问题”的方法指导。③呈献给学生的“温馨提示”其实就是“方法提示”。④“答案”中的“第二第三”是“下有保底”,后面的省略号是“上不封顶”,留给学生更广的挥洒空间。】
二、浏览全文,用波浪线画出自己值得积累的一两段话,反复朗读,快速背诵,当堂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准——背得多),并尝试赏析语言(“值”在何处)。(完成目标2的另一部分 预计8分钟)
预设如下——
片段一: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事件开头的一种写法)
片段二: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简洁外貌描写)
片段三: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形象化语言)
片段四: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文学化语言)
片段五: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主要成就)
片段六: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名人名言)
……
【设计说明:①积累优美语段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课后有题——“背诵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材中这种“喜欢哪段背哪段”的自由选择,在一部分学生中间存在着一种偷懒的理由(哪段最短我就喜欢哪段),如果全部推到课外,积累语言的任务有可能终被虚化。将其挤进课堂是落实这项任务的一项策略。将“喜欢”改为“值得积累”,对六年级学生是一种理性培养。②背诵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课堂上少一点内容分析,少一点琐碎问答,精讲精练,“务本倡简”,还是能够将大部分背诵任务落实到当时当地。③比赛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看谁背得多”也是一种“上不封顶”,更是一种鼓励。④对能够背下来的同学顺便问一句“为什么选择积累它?”是对六年级学生学会赏析语言的初步训练,有了一点赏析能力,在以后的阅读中更会“识货”,更会“选择”,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三、先接读下面文字,再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预计3分钟)
居里夫人介绍(二)
居里夫人36岁时,与丈夫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39岁时,丈夫不幸遇车祸身亡。这一沉重打击,一度几乎使她成为一个毫无生气、孤独可怜的妇人。但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居里生前的嘱咐激励着她。她勇敢地接替了居里生前的教职,成为法国巴黎大学的第一个女教授。当她作为物理学教授作第一次讲演时,听课的人们挤满了那个教室,塞满了走廊,甚至因挤不进学校而站到外面的广场上。这些听众除学生外,还有许多与玛丽素不相识的社会活动家、记者、艺术家及家庭妇女。他们赶来听课,更重要的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表示敬意。
44岁时,她又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
67岁时,长期积蓄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白血病无情地夺去了居里夫人宝贵的生命……
【设计说明:这是本课的拓展阅读,《居里夫人介绍(二)》是对课文第4、第5自然段内容的补充,也是对课初《居里夫人介绍(一)》的承接和照应;接着“67岁时,长期积蓄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白血病无情地夺去了居里夫人宝贵的生命……”这句话再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算是一个“无缝对接”。让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成就、品质和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四、小练笔:为居里夫人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借以表达自己对居里夫人伟大成就的了解、人格品质的钦佩和科学精神的敬慕。(预计12分钟)
1.范文示例,体会颁奖词的写法。
① 他从官僚家庭走来,可他眼里没有贵贱,只有平等;他眼中最重要的不是身体上的健康,而是心中的“疾病”;他不怕挫折与迫害,以一杆笔写下对黑暗势力的抨击;他不关心名与利,只愿劳动人民好好活着;在他的理念中,对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虽只有瘦削的双肩,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就是他——鲁迅先生!
②海伦。凯勒,这个响亮的名字注定要被所有人铭记。成就这辉煌人生的是她在灾难降临时的不屈不挠,是她在学习时的坚持不懈,是她在成功时的平静安宁,是她对待残疾人时的全心全意……她就像一朵清雅可爱的雏菊,不要玫瑰的芬芳,不要牡丹的华贵,默默地为所有需要的人奉献着……
③从不幸的谷底到音乐的颠峰,不知他从一个极端飞跃到另一个极端付出的是怎样一种代价。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在他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中听到了他的心声,看到了他的精神,感受到他那无以伦比的毅力。在无声的世界里,贝多芬给我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2.先当堂试写“居里夫人的颁奖词”,再小组交流,最后择其优者当众“发表”一二。
附:两则外地学生写的“居里夫人颁奖词”(仅供本班学生交流后的“交流”)
①一袭黑色的长裙,显得格外端庄与美丽。她给予了我们一条条科学定律,却不求回报、淡泊名利,她就是拥有无数优秀品质与精神的居里夫人!她将科学思想倾注在我们心中,请让世界记住她的名字——居里夫人!
②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工作者,她顽强刚毅,顶着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取出0.1克镭!她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尽管获得过几项巨额奖金,但她却把钱都捐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怪不得爱因斯坦要赞美她: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是科学史上永久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设计说明:①写颁奖词是本课教学末尾的小练笔,更是一个“诱饵”:无须老师做最后总结,也无须让学生概括居里夫人的成就和精神,一篇简短的颁奖词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又是课堂积累语言的及时运用,同时也为学生抒发对居里夫人的敬慕之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②颁奖词是新生事物,近年来才开始逐渐走进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对其写法的指导,最好的方法不是理论传授,而是阅读熟悉人物的颁奖词范例。③如果前面逐项环节落实到位,如果居里夫人走进了学生心里,如果指导得法,估计颁奖词的交流会迎来本课教学的一个高潮。】
五、作业:
1.巩固课堂所背,默写精彩语言。
2.有兴趣和时间的话,课外在网上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原文(3300多字)
【板书设计】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1898:发现镭,震惊世界————1994:写此文,叙说“美丽”
容貌端庄
精神崇高
成就卓著
人格伟大
(划横线处预设为学生按照“容貌端庄”的形式用四字词语总结) ……
【教学反思】
教完此课,或许是出于对我这个做课者的颜面维护(平素,老师们总是抬举着我们这些教研员们),或许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大家给予本课教学最多的评价是两个词——“扎实”和“受益”。但是,第一节课后就有一位年轻老师非常谨慎地和我交流:这样的教学的确很扎实,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可能就是缺少点通常所说的 “亮点”和老师的精彩展示吧,如果以这样的教学参加优质课评选,结果会怎样?
这位老师其实说出了很多老师听课时渐渐生发的一种矛盾和疑虑。我一时无言,沉思中,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每到春节,我们总要提着一份礼物去走亲访友。这份礼物的准备常常因人而异:去给领导或朋友拜年,我们常常看重的是礼物的价钱和包装,至于是否实用,人们不大讲究,即使明知对方不近烟酒,带着高档烟酒走人家的也时常有之,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精美包装和泡沫填充;带着爱人和孩子去给父母和岳父母拜年,我们同样会走进商场精心挑选礼物,此时我们的大脑中几乎没有了包装和价钱的概念,心中只想着老人最需要什么,喜欢吃什么,什么食物有营养,即使是几个灰头土脸的咸鸭蛋,只要老人爱吃,几毛钱一个的塑料袋就可以将其提回来,不计价格,不求排场。
于是我们释然:心中装着谁,实诚就给谁;课,是上, 给学生的,学生的需要才是课堂的灵魂!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第十二篇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习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二)明确目标
(三)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要求: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请作出标注。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明理由,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重点理解的句子:
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2、“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问题提示:
1、想一想,除了美丽的容貌,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她的这种美丽的?
2、文题用“跨越百年”来修饰“美丽”好在哪里?
3、居里夫妇在提炼镭的过程一段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动?
(四)班级展示:
各组派代表展示组内学习成果,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播。
(五)拓展作业超市:(任意选一个题汇报)
1、这美丽迄今为止已经100多年了,你觉她还光彩依旧吗?这美丽究竟能跨越时空多久呢?请补充——的美丽
2、(小练笔)请接着写下去:
什么是真正的美丽?我不禁暗暗问自己,有一个声音悄悄告诉我:……
3、以“-----的居里夫人”为题选取不同侧面对居里夫人作简单的介绍。
4、讨论:
有人说,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她的事业,固然令人敬佩,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也有人说,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如果她能有这些本属于她的财产,既能改善贫困的生活,又能添置实验设备等等,说不定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呢!你认为呢?
5、写一篇400字以上的读后感。
6、自由创作。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第十三篇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录像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入境(走进居里)[课件出示](居里夫人的照片)
她是谁?(板书:居里夫人)通过看图,她给你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用一个词来形容。(美丽、端庄、沉稳。)(板书:美丽)有人说她美丽。有人说她端庄,每个人的印象都不一样,再请同学们读这几句话,看看居里夫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课件出示]居里夫人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她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一生共得了 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爱因斯坦曾说过:在所有的世界着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谁愿意来读一遍这几句话,看看居里夫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伟大、杰出、了不起、卓越)是这样的,着名作家梁衡把大家的感受融在一起写了这篇文章。(补全板书:跨越百年的)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读了课题,老师想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最想解决哪些问题?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生可能会问: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解读美丽:同学们围绕“美丽”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真了不起,真会提问题。想一想除了美丽的容貌外,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3---6自然段,文中四自然段有一句话最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2、指名读: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请同学关注这些带点的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说哪个就说哪个。
3、刚才我们读3——6自然段,哪段让你的这种感觉最深?(老师再给你一点时间)
4、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着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①: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实验的条件艰苦、工作辛苦,还面临着危险,还有无数次失败的可能)
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锅只能冶炼20公斤,而且就这样一锅一锅的经过了几万次的提炼,才炼出镭。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汇报句子时学生先说哪句就先讲哪句)
③:刚才几名同学的回答,我们大家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非常的——恶劣,实验过程又非常的——复杂,而且我们知道了在居里夫人之前,没有任何人发现过镭, 当然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询。所以在这一锅一锅的冶炼、溶解、沉淀、分析中,还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想不仅仅是失败,而且还可能会面临外界别人怎么看待她?会怎么说他呢?同学们想象一下。(嘲讽、冷言冷语)
④读出你的理解。
⑤:同学们,居里夫妇从他们发现到最后提炼镭用了多长时间?(3年9个月)折算成天数那就是1300多天,想一想这1300多天里,他们都在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分析,假设他们一天工作10个小时,经过多少小时才提炼出了镭?经过了13000多个小时啊!是多么艰辛,多么不易,让我们通过齐读在体会一次。(还读上面的句子)
⑥:你们知道吗?要提炼笔尖这么大的0.1克镭,他们至少提炼了8吨以上的矿石残渣,也就是说至少要装满3个小四轮车。多么不容易啊,我想居里夫人的这份坚定、刚毅、顽强一定深深打动了你,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几句话。
6、[课件出示]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经过3年又9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过渡: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在居里夫人的哪些方面呢?
[师进行资料补充:镭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提炼镭,慢性中毒得可恶性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了,医生的证明是: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真正罪人是镭]
师:这说明居里夫人有一种什么精神?(板书:勇于献身)
师:她的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7、皮埃尔不幸早逝,居里夫人一个人默默工作,倔强地前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看看后来的居里夫人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取得了哪些成就?
①、[课件出示]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
②、师生合作读这句话,请同学们注意听: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做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指屏幕)
③指名试背。谁能有感情地再背一遍。
8、课题中的“美丽”还表现哪里?
①(板书:淡泊名利)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师:还从哪能看出她淡泊名利?
[师进行资料补充:镭放射出的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所以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师:同学们真的太聪明了!体会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都被那么多的美丽深深的打动着,我想这份美丽中,不仅仅包含着居里夫人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还包含着她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就在纪念镭发现25周年的纪念日上,居里夫人这样讲道:
②(播放录像)
③[课件出示]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师:通过读文和居里夫人的这段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是说:在居里夫人眼中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这句话阐述了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四、升华美丽
师:是的,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即便是青春和容颜不在,即便金钱和权利不在。居里夫人认为这一切都不重要。她认为最美丽的人生就是在不懈地追寻当中, 寻找到的那份幸福,以及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今天,当我们学完这篇课文时,我们都被这份美丽深深地感动了,读课题。(齐)
我想现在你们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美丽?(自由说)
小结:我认为这样的美丽不仅仅是跨越百年的,因为这样的精神(手指板书)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继续前行在科学的道路上。应该是跨越——(千年),跨越——(万年)。那这应该是一份怎样的美丽呢?(永恒的美丽)的确,这确实是一份永恒的美丽,难怪爱因斯坦会这样评价居里夫人,他说: (齐读)
[出示句子]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时,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还要大。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五、书写美丽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到了那么多,请大家结合读这篇文章时的感受,再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想说的。开始读,读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
1、交流体会。(指名说)
2、课后把你的体会整理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教师小结:老师相信通过本节语文课的学习,同学们心里都烙印下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因为这是(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也镌刻下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因为这也是(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更记录下了她淡泊名利的风骨,因为这更是(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亲爱的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能找到人生的意义,用我们的青春,用我们的生命,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吧!
附板书设计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
执着追求
居里夫人 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后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讲述了居里夫人完成放射性元素镭的伟大的科学发现的过程,表现了她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视名利如粪土的伟大人格魅力。文章字里行间含着作者对居里夫人的满腔赞誉、钦佩之情。
我在备课时想力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但是,作为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细细琢磨,加以品味的,对于这样一篇高中教科书里也有的课文,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居里夫人的这种人格魅力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对居里夫人有所了解。所以,在进入课文学习前我就出示了居里夫人的简介,学生一下子就对居里夫人产生了敬佩之情,为理解“美丽”做好了铺垫。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理解,大胆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整个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做适当的指导。事实证明,学生在字里行间中都能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说的比我预想的好得多。
但整一堂课学生的朗读还不够,以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怎样使学生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篇课文我在同年级的六个班都上了,同样的教案,因为学生的不同,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这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很活,教师不是事先准备好框架,而是应该充分吃透教材后,上课应学生的情况而定,真正做到因人、因班级而宜。研究性课程应是老师先研究,再带领学生一起在课堂上研究。教师的研究要先于学生的研究,深于学生的研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13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