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历史人物作文(精彩10篇)7-5-97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高考家长网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历史人物作文(精彩10篇)。

历史人物作文 篇一

我对鲁迅的崇敬是出于他那一部部凝聚他人格力量的不朽之作,通过了它们,加大了我对他的爱戴与敬重。从他的作品中我了解了日常的处处真理。

我从《朝花夕拾》道出了鲁迅的童年故事。在其中我读出了一份沉静,一份留恋。鲁迅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多少思乡情,却又不乏的童趣,您热爱生活却又常流露出对封建教育的种种弊病而不满。正是这部分考虑的记忆的片段,构成鲁迅源源持续的创作想法。您深知,那些旧的腐朽的观众和真理终究成了旧世界,是死亡。鲁迅用他的睿智和犀利将陈腐推向深渊。在这一点上,我也深深的敬佩鲁迅的智慧。

鲁迅有着和那个年代格格不入的不听话,有着冲破黑暗,为多数人寻光明的勇气,也有推陈出新的气魄;他用惊天动地的呐喊,给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大家带来了期望;他的文字成了锐利的武器,直戳敌人的胸口,将他们的美梦粉碎;您的文字,变成一支号角激起无数混沌麻木的大家站起来反抗,为生的权利反抗。鲁迅曾说过:“期望本是无所谓有,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路,走的人多了,也使成路。”是啊,只有期望却无力开垦幸福道路的人,只把期望寄托于神灵之上。鲁迅的话,让大家深刻的意识到,对生活理想的追求,要靠众人脚踏实地的努力。

鲁迅也曾看到谋求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的艰辛,也过去对前路迷茫彷徨,您从未停过脚步。一直屹立在年代的前沿号召着尚未梦醒的人,步履蹒跚的与反功势力斗争着,斗争着……

鲁迅的精神不止是一个人承受着黑暗和孤寂,更在于鲁迅对人民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感,这种内在的巨大力量勉励着先生以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唤醒大家的灵魂,鲁迅,您注定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当初的心迹,它使大家无数当代儿女也为之亢奋,大家定会铭刻心间,把奉献作为大家的最高追求。我坚信,鲁迅的放一定成为大家理想的引航灯,并代代相传。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鲁迅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以让他得到永生。鲁迅的作品,不曾有过热情赞颂,更不曾有过风花雪月,没半点奢华和虚幻,却句句深人心,无论何时,它们必能推进历史进步。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将永远活在我心中,活在千千万万的人民心中!

历史人物作文 篇二

三国时期,正值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政治家、军事家。乱世中若想称霸一方,不仅仅靠武艺,还要会带兵。这就要让军事家出马了。江浙一带三国时属吴,吴王孙权手下出过好几位有名的军事家:张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撇开前几位不论,光来看陆逊,他又是怎么用兵,大败蜀军的?

陆伯言这个人,前半辈子用关羽的话来说就是个书呆子,而后半辈子能成为史书中这样有名的一位军事家,大部分原因此他打赢了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火烧七百里联营,陆逊可谓用兵如神。他看得清局势,沉的住气,能忍。面对蜀军的步步紧逼,吴军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陆逊却破天荒地下了一个命令:撤退。陆逊此时还未声名远扬,要说什么大功绩也只能是配合吕蒙大败关羽,在军中的威信也远远不及那些大将。那些将领一听撤退两字哪能服气,还不得直跳脚?打都没打就撤退,一撤退就完了,军心动摇,士兵都不想打了,这仗还会胜吗?陆逊却说无妨,我有办法让蜀军想打也打不动。将领还是不服,你一个书呆子能想出什么妙计。然而陆逊还真有办法,吴军一退,蜀军自然要追,你蜀军锐气正旺,我干嘛要撞这个枪口上?追个几百里山路,磨光你的锐气,蜀军疲于奔波,哪里还有力气打仗?

陆逊能胜胜在看得透人心。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的用兵也是如此。陆逊他知道,刘备这个人狡猾得很,不能不防,我吴军未战先退,他定起疑心,必然使诈,此时出兵,正中他下怀。于是他又发挥了他冷静的性格,亮出孙权给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这下好,将士们自然满腹怨言,但又不敢抗令,只能乖乖不动。陆逊不急,刘备倒急了,急什么?急不能骗过陆逊。双方局势僵持不下,刘备无奈,只好撤走山中八千伏兵。这心理战打得可好啊,刘备完败!将士们的误会消除了,可谓是一箭双雕。

陆逊这人,做事也谨慎。终于等到了主动出击的时机了,这下总可以打了吧!但陆逊说不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不可过急。将士问那怎么办,这次可不能等了。陆逊说先攻一营吧,攻一联营,好,打吧,一打,败了。将士又问那又怎么做,陆逊说我有办法了,这一仗暴露了他们的弱点。果然,联营七百里,用计最好便是火烧,大火一放,一下就烧了个精光,蜀军大败,军中上下都夸陆逊用兵如神。

这一仗,不仅灭了蜀军威风,还解了孙桓之围,可谓是场军事家间的恶斗。胜者陆逊,也因此而名垂千古。

历史人物作文 篇三

让我敬佩的历史人物很多,那就从郑和讲起吧!郑和原来叫马三保,是云南回族人。他年轻时曾入宫为宦官,因为刻苦勤奋,再加上他才智超群,屡立战功,明成祖赐他姓“郑”,又将他升迁为主事太监,所以他又称“三宝太监”。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着船队七次下西洋,经过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洲和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7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远,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郑和统率千军的才能。他的船队最后一次航行的时间,比世界著名的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国大陆、达。伽马沿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时间,都早了半个多世纪。

整合不仅是一名伟大的航海家,而且还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他非常重视考察所经过或驻扎的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处,并做到“入国问禁”,“入境问俗”。他不仅吧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等物品带到东南亚,也把东南亚的香料、柴料等物品带到中国。更难得的是,他把中国先进的文化艺术农业技术等技术传给它国,教导当地人民种植粮食和建设房屋,当然也传授了造船与航海技术。

郑和的所作所为,深得当地人民的爱戴。郑和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先河。郑和七次下西洋,无论起航地点是南京宝船厂还是太仓刘家港,途中一般都会在一个干口停留,这个港口就是福州长乐太平港。太平港,原名马江,郑和因为希望出使西洋旅途平安,便向朝廷请求把马江改为太平港。这就是我敬佩的历史人物——郑和。

历史人物作文 篇四

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是一代文武双全的皇帝。他虽然是玄武门政变的制造者,但也开创了名噪一时的贞观时代。他一度推崇佛教,导致出现了玄奘一类的名僧。他就是当时以及是现在都是中国的代表——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乃是一代著名的军事家。破窦建得、刘武周,定河南、北京,无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军事奇迹。一时间声名鹊起,威望大增,人心纷纷沸腾,歌颂秦王的伟大功德。而李世民也是一代谦虚自律的臣子,在赞扬声中,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没有骄傲自大,这样人心都归附到秦王这边,甚至一度出现民众提出了换太子的建议。当时的太子李建成顿时慌了手脚,和四弟李元吉计划向秦王集团发起猛攻。李世民集团毫不示弱,给予还击。后来兄弟反目成仇,屡屡发生惨案,一时人心惶惶。太子李建成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李世民。李世民忍无可忍,带领门下的武将在玄武门外发动政变,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囚禁父皇,得到军权,正式接管大唐。

李世民坚持“以人为本”的王道政策,外交内好,大力发展农业和学业,屡派使者出使西域。和房玄龄等大臣养民爱民,讨论尧舜之道,探索最终的王者之道。家家有饭吃,户户有衣穿,人人有农田。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人人皆大欢喜,出现了鼎盛的人间。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李世民为太子之位伤透了脑筋。最后废太子李承乾,弃魏王李泰,反倒选择了温和怯懦的李治,这个选择显然是非常明智的。在人生暮年,唐太宗李世民又一次作出了伟大的选择。

贞观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版图广阔,势力强大,更重要的是有了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贤明的君主,还有房玄龄这样的大臣。这样的时代,能不叫人佩服、赞叹?

历史人物作文 篇五

中华的长远五千年历史,是富有民族文化与深远意义的。在这样的一个久远的历史之中,出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相隔世纪,仍然深受后人崇敬和喜爱。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便是三国时期的大“奸雄”——曹操。

曹操,在你的眼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大概可猜出两三分:奸诈、心狠手辣、疑心甚重,一个十足的反面人物。这也是在我们一直从他人或书本之中所了解到的曹操。但这就是曹操的全部吗?或者说,这真的是曹操的真实面目吗?首先,曹操是被世人称之为“奸雄”,一个“奸”字体现了其十足的奸诈,但重点在于后面的一个“雄”。当把两个字放在一起,你会怎样理解?“奸诈的英雄”?显然不是。我想过很久,也终于想到了一二,曹操的确是够“奸”,但他却与其他的奸诈之人与众不同,拥有奸诈之心,也同样拥有豪杰之雄心。似乎很矛盾,但安置与曹操的身上,是那么的贴切。

想一想,一个可以同时被称为两种相反角色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了。但若曹操只是这样的话,我也无须去喜欢他了,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讲的内容是有一天曹操对正吃东西的刘备十分从容的说:“如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罢了,袁绍之流是算不上数的!”听到这句话的刘备下的手中的汤勺和筷子跌落。

从这件历史记事中,展现给我们一个胆小怕事,甚至是一个懦弱的刘备。与之对照的,是自信乃至于狂妄的曹操。不管曹操对刘备谁这样一句话是有意或无意,都让人感到了曹操一股盛气凌人的味道,一种霸气。一个集奸诈、雄心、霸气,以及拥有胜不可测的内心的一个人,肯定有着很高魅力——他是曹操。

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篇六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有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的—杜甫。讽喻社会并且同情人民的白居易。而这些都是一些诗人。

李白是大名鼎鼎的诗仙。他的诗既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语言转快。李白喜欢四处游玩。游踪遍及大江南北。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从很小的时候就刻苦学习,青年的时候立志做一番事业。杜甫是当之无愧的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的、动荡的历史时代。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杜甫在少年时代已经博览群书了。并且在长安居住了十年,对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有着切身感受。写得诗往往表达出对统治者的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白居易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寒,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带着他的作品拜访文坛名流顾况,而顾况却看中了白居易的诗。说白居易的诗直如白话,通俗易懂,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我国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俩前多位诗人近五万首诗歌,而这一切都是唐朝才出来的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就是这三位。

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统治者一定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要多多亲自去找一些有才能的人来辅导国家,这样政治才不会混乱。而唐朝的由盛转衰就是因为唐玄宗后期的统治腐朽。所以统治者一定不要贪图享乐而从此断送了国家的命运。

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篇七

我最敬佩的一位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南朗人氏,自称“卧龙先生”,住在南阳卧龙冈。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南征北战,为建设蜀国立下了赫赫战运输粮草不方便,功。公园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后,病故于五丈原,享年54岁。我之所以敬佩他,是因为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火烧新野”“舌战群奴”“草船借箭”“锦囊妙计”等等。充分表现出他超人般的智慧和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兵大胆果断,神出鬼没,经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知天文,晓地理,知人心,“草船借箭”就是个例子。他利用鲁肃的善良之心和他的丰富的天文知识,成功完成了周瑜的任务。他在丢失街亭后,巧施“空城计”,让十万大军不敢贸然进攻。

他不只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还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

他发明了脚踏水车,为百姓们减轻了挑水的负担。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听大人们说,这是在诸葛亮临死之前建造的,用来运输粮草。据说当时蜀军运输粮草不方便,才发明的。而且木牛流马的肚子里面都是粮草,转动鼻子上的木角,就可以让木牛流马行动或者停止。

诸葛亮,这位杰出的人才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历史人物的作文 篇八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一个12岁的少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歌《石灰吟》,而他,就是巍然屹立史册的民族英雄于谦。

人格是诗的灵魂,诗是人格的写照。

而“清白”二字,就是于谦一生的道德情操与人格品质的最好写照。

古往今来,漫漫历史长河中,能够真正做到“清白”二字的君臣将相又有多少人?

但是,于谦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更成为一生清白的象征与代表,他一生都在践诺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誓言。而他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清白正是我为之折服的原因。

我想问:是怎样的才华横溢、言辞畅达能使安乐王朱高煦在于谦声色俱厉的申斥中被吓得拜服于地,浑身发抖,口称罪该万死?我想问:是怎样的`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使山西、河南两省成千的官员百姓在于谦被贬官之际上书请求他继续留任两省巡抚之职?我想问:是怎样的浩然正气、刚正不阿能使于谦留下不畏权贵、两袖清风的千古佳话?我想问:是怎样的临危不惧、英明果断能使于谦毅然决然地领导了一场奇迹般的北京保卫战?我想问:是怎样的忠君爱国、心系天下使于谦被称为救时宰相、民族英雄?我想问:是怎样的钟情专一、爱妻胜己使于谦在妻子亡后的数十年不再续弦?我想问:是怎样的开明民主、慈爱负责能使于谦在封建礼仪的束缚下赞同女儿自由恋爱?我想问:又是怎样的志向远大、正直刚烈成就了于谦的赫赫功业,造就了于谦的传奇一生?

在他所挚爱的家人面前,他留下了清白;在普天下万千民众面前,他留下了清白;在追名逐利、陷阱重重的官场之中,他留下了清白;在小人当道、奸人得逞的皇朝之中,他留下了清白;在时事风云激荡、朝廷孱弱衰微的时代,他留下了清白;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悠悠历史中,他留下了清白。

这样的于谦,这样的清白,怎能不让人为之倾倒?

在我看来,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着冲天的豪情壮志,有着迎难而上藐视死亡的大无畏风骨,有着挺立于动荡时局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精神,有着庙堂忧国心系黎民的君子情怀,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人格。

于谦以他的清白为死气沉沉的大明王朝涂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增添了一丝鲜活的生气。因为清白,于谦留下了千古芳名,但同时,清白也成了于谦的致命伤。他的清白太透澈,太犀利,因此刺痛了小人的要害,成为小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后,一世英雄豪杰的于谦也死于小人的陷害、为君的昏庸之下。但是,经过千锤百炼、烈火焚烧的于谦面对死亡又有何畏?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于谦,走的是堂堂正正的人生,树的是清清白白的灵魂,留下的是淡淡雅雅的人格馨香,而依旧回荡在今人耳边的是那铿锵有力的《石灰吟》。

何处觅清白?恍惚中于谦迎面走来。

历史人物作文 篇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看了这首诗,大家应该知道这位世界文化名人了吧!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他的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在他的诗中,栩栩如生的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背景,让我们感叹,同时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爱国之情,让我们替他骄傲。

画中的他,庄严而忧愁,飘荡在波涛海浪之中,对平平安安的生活充满着向往。我想,他应该正在向大海诉说着苦难,与大海为友,让大海能够带走一切苦难,为天下的人民取得幸福安康。然而,就在他诉说的同时,一个致命的打击正悄悄的向他走近,近了,越近了。五月初五这天,他绝望到了极点,终于,他走了,他奔向了长江,长江能将他的一切忧愁、一切苦难、一切痛苦统统带走。他为国为民而死,这是值得的,因为他日夜牵挂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追思自己的这位诗人。从古至今,每年的五月初五,每个人,小孩、中年人、老人都会吃上好几个粽子,我想屈原在长江边上已经在笑了,因为他看见了人民的幸福,人民的安康。他,也就放心了,不再流下眼泪,替人们哀愁。划龙舟,也是这样,可能是为了追念屈原的爱国精神。这些都是这位爱国诗人应该得到的尊重。

他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不自私、不放弃、爱国、爱人民的精神,一些贪得无厌的人,自私的人,是完全二个对比,一个是在天上,一个是在地上,人只有不自私,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难道屈原不是吗?人只有不放弃,才会有成功,难道屈原不是吗?人只有爱国,才会成为别人的榜样,难道屈原不是吗?人只有爱人民,才会懂得与人交流,难道屈原不是吗?只有做到这些,才会受到世代追念,难道屈原不是吗?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就更应该向他学习。

我坚信,我相信,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他仍然会被我们所爱戴,因为他有代表作《离骚》,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他热爱人民,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世界文化名人。

历史人物作文 篇十

千年的古风不会忘记他,把他的精神从遥远的古代带到现世,献给人们以精神的盛宴;历史也不会将他的名字从史册中抹去,它会以这位圣者精神的归宿彰显其高山流水猎人般的魂魄——李白,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他满含泪水,送走友人,灞桥折柳,是唐人的风采,更是李白的情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一潭桃花水成就了李白与汪伦的友谊,那一潭桃花水记录了李白的感情,那一身绣满文字的白衣,几次被他的泪水沾湿,几次让他浮想联翩。那洞庭湖上催人泪下的箫声,那君山上肝肠寸断的泪水,哪一个不是真正的他!因为他孤傲却不孤独,他豪迈却也婉约,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他。

他,狂放不羁,正直不屈,逍遥自在。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御手调羹,早已家喻户晓。“天子门前尚容马,华阴县内不得骑驴”的轶事也为人耳闻。曾经一曲《吓蛮书》,吓退南蛮几万精兵。他,不畏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是见证;他,对友人直敞胸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真实写照。他要哭就哭,直哭道“护院坐啼坟上月”;他,想笑即笑,笑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方能尽兴。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举世罕见的文人,却在大唐的朝廷中处处碰壁。他不满意官场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更看不惯高力士那副见风使舵,谄媚丑恶的嘴脸,他难以相信连宫廷中的御手也对自己这个翰林指手画脚。是的,他不能让皇帝把自己当成优伶看待,这样只会做一个尸位素餐、舞文弄墨的御用大人。这黑暗的官场怎能是自己的容身之所,自己狂放的性格怎能被禁锢在这个小小的宫廷中?于是,他发出了“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乍去笼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里生”的呼喊。这声呼喊,是压抑在心头已久的怒气的释放。更是对自己坚决远离宫廷的表态。于是,李白挥袖而去,访山游水去了。也许,只有这高山流水才能洞悉诗人的内心。李白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真正回归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历史不会辜负他。因为他对待人生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他。

历史在大浪淘沙中滚滚向前,风霜雨雪,岁月变迁,时光的荏苒中,这位文人虽已去千年,但他能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品质却为历代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