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该页是高考家长网勤劳的编辑为家人们分享的伊索寓言的读后感(6篇)。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一
《父亲与女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效果,要从多角度去审问题。
《橡树与宙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不幸都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
《老鼠开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提出建议时要考虑它的可行性,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猫和鼠》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人情实情的本质。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二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中一个题目叫“农夫和他的儿子们”的故事,读后,我深受启发。
故意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农夫不久于人世了,他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像他那样辛勤劳作,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计谋。有一天,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道:“孩子们,我死后能够留给你们的一切,就是葡萄园里的那些财宝了。”几个儿子误以为农夫所说的是埋在地里的宝物,老人一死,他们就一个个拿起铁铲、锄头等工具把葡萄园翻了个遍,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财宝,而葡萄树却因此而生长繁茂,获得了很大的丰收,他们也得到了比他们付出的全部劳动更大的报酬。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就会有所收获。每个人都应该有所付出,有所辛勤的付出,这样才能在学习、工作、事业上面有所成就。
记得有一次,我上完写字课来到婆婆家练习写字,一开始还信心满满的,可在写错几个字后,我就开始大发脾气,信心一下子就少了一半。撕了一张又一张练习纸。可是,我突然想到陈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写错了不要紧,评分老师主要是看你主题写的怎么样,而不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跟你慢慢看的。”于是我又开始细心的慢慢写,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最终终于写成了一副完整的书法。这是我高兴极了。第二次上课前,我把练习交给陈老师,陈老师说:“这次写的非常好,要继续努力!”我听了,比发了财还高兴哩!
还有一次,在考试前一段时间,我拼命的阅读书籍,积累资料、词句,为的就是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超水平发挥。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我在考前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可都与我的努力分不开啊!
我还记得,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用在这里真是一点也不错。意思是说,天才出于勤奋,灵感只要一点点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天才不是靠自己的天赋得来的。自己要勤奋才是成功最主要,最关键的地方。加油吧,努力吧,只有自己努力了,自己勤奋、刻苦了,才会获得成功,才会取得成功的。我们一定要付出自己的勤奋与刻苦,这样我们才能有所成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不懂得付出,只会不劳而获的人是永远不会得到收获,有所成就的。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与耕地写字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付出的多,你的收获、成就就大;付出的少,你的收获、成就就小。与其付出的少收获小,还不如付出的多成就大呢!不知道你们会选哪一个呢?
伊索寓言的读后感 篇三
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老师也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益友。”可想而知读书的好处还真多!
这个暑假,爸爸帮我买了本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一个名叫伊索的人。他的这本书里有许多寓言,这些语言会教人如何处事,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从伊索寓言这本书中看到了一则寓言故事,名叫《小偷和他的母亲》,这个故事的内容是说,从前有个男孩在学校里偷了他同学的一块写字用的石板。回家后,她的母亲看到他的书包里有一块石板,男孩当时害怕母亲责怪,小声的说这是我从同学那里拿的。意外的是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夸奖男孩真厉害。
母亲的赞扬让这个男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国王在这个城市里巡游。男孩看见国王身上有很多珠宝。男孩心想,要是能得到那些珠宝,该有多厉害呀!他正准备去偷时,结果被士兵发了,并把他抓了起来,因为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他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以,哭着喊着想见儿子。儿子对士兵说,能不能和母亲说最后几句话?士兵答应了他。男孩看着母亲并愤怒地对母亲说:“如果当初偷石板的时候,你能打我一顿并严厉的告诉我,这是不好的行为,那么今天,我也不会有这种可悲的下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小错,不能整治,将酿成大错,孩子犯了错,不可纵容,要学会引导其走上正确的路。妈妈还告诉我说:自己想要的东西,要凭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不能去偷!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四
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报恩的老鼠。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炎热的中午,一只小老鼠正在觅食,不知不觉走进了狮子的毛里。小老鼠把狮子弄醒了,狮子一把抓住小老鼠准备把小老鼠吞下去,老鼠赶紧求饶:“狮子大王,放过我吧,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恩情!”狮子轻蔑地说:“你这小东西,怎么报答我?”狮子还是把老鼠放了。
过了几天,狮子去觅食,中了猎人的圈套,被网套住了,狮子挣扎了半天也无济于事,当它绝望的时候,小老鼠用锋利的牙齿把网子咬断,网子破了,狮子获救了,小老鼠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落难的狮子怎么也不会想到,如此不起眼的、甚至曾经被自己看不起的小老鼠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狮子纵然再高大威猛,却也奈何不了一张网。小老鼠虽然身体渺小、力气单薄,却拥有大有用处的锋利牙齿。
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深深懂得:我们不应该随意看轻任何人,因为在他们身上,往往有我们所不及的长处。
伊索寓言读后感 篇五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沉浸在自然的美丽之中;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放松下来,漫游于情节的波澜中;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够让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欢读的书之一是伊索寓言,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人生真谛,能让人在喜怒哀乐之中,懂得做事之道,为人之道。
一只乌鸦口渴了,想要找水喝,它突然发现一个长颈烧瓶,可烧瓶口很小,乌鸦喝不到水,怎样办呢?乌鸦想到:也许能够,于是,乌鸦衔来小石子,轻轻地放入瓶中,水慢慢涨了起来,就这样乌鸦喝到了瓶中水。事实上,认识乌鸦还是我很小的时候,经过《乌鸦和狐狸》那本儿童读物认识的,正是那只愚蠢的乌鸦,那只自作聪明的乌鸦,在狡猾的狐狸面前,在得意之后,在不经意之中,把辛苦得来的大块肥肉落入狐狸之口,这是最初我对乌鸦的印象,不太好的印象。
那只不太讨人喜欢的乌鸦,在那里用它的聪明机智改变了我对它的认识。它用行动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应当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必须能战胜困难。还是那只不太讨人喜欢的乌鸦,在那里用它的行动改变了我观察事物的态度: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初,第一印象可能是比较深刻地印象,但未必是正确的印象,仅有全方位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本身得出正确的确定。
正如农夫与蛇的故事:一个农夫发现了一条冻着的毒蛇,农夫出于怜悯之心把蛇带了回去,把它抱在怀中,不一会儿,蛇逐渐恢复了知觉,却咬了农夫一口。这则人寓言故事给人深刻地启迪,自然界万物的存在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认识世界就是要探索它的规律。蛇是冷血动物,冬眠是它的习性,一个“好心”的农夫,用它的无知打搅了蛇的冬眠,让蛇感到来自外界的攻击,自然要咬他一口,愚昧让农夫受到惩罚。的确,人是需要爱心的,正因为人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温馨而完美。但农夫行为不能理解为一个动物爱好者,一个“爱心人士”。因为他的爱心用错了地方,正如对坏人宽容放纵,则会给社会,给自我和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就像农夫与蛇,农夫救了蛇,蛇却恩将仇报,咬了农夫,教训是何等深刻。
读史书能让人铭记历史;读科学能让人明智;读文学能让人陶冶情操。读书,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万物内在规律,读书,帮忙我们认识真实地世界。
关于《伊索寓言》的读后感 篇六
与《伊索寓言》的结识起源于那篇短小但趣味横生的《埋在葡萄园中的珠宝》。
那是一个纷繁的夏,我仅是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中午我们一直不肯乖乖睡觉,老师只好给我们讲故事哄我们入睡:“一个农夫身患重病,即将病逝,但他担心三个儿子不劳作,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临死前,告诉三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家中葡萄园里埋藏着珠宝,需要他们自己去挖掘。三个儿子正为日后的生计发愁,听了父亲的话大喜,不分昼夜地挖掘那片葡萄园,最后,三个人累得筋疲力尽,却怎么也找不到埋藏的珠宝,但是三人惊奇地发现,今年的葡萄由于他们的日夜”松土“长得特别好,晶莹如玉,美如甘露。三人顿时觉悟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珠宝“,真正的宝藏是要自己通过努力换来的。他们摘下葡萄,到集市上买了一笔好价钱。······”大部分的同龄孩子只听到一半就睡熟了,我却激动的迟迟不能入睡。起床后,忙去找老师,问这个故事的出处。老师笑着告诉我,这个故事出于一本名叫《伊索寓言》的书。从那时起,我就记下了这个名字。上了小学,我学会了识字,缠着妈妈买回了一本标着拼音的《伊索寓言》。步入高年级,我已不满足于那本被我翻看了无数遍的画书,我买回了原版的《伊索寓言》。几位朋友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对这本书情有独钟,那些故事看过就罢了,问我为什么在几乎已经会背的程度下还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我笑了,这其中何止是一个个故事,那是一个个人生道理啊!正是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正如那篇《埋在葡萄园中的珠宝》,它告诉我:劳动创造了财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硕的成果。
也许,这一个个小故事不如童话那般梦幻飘渺,也不如小说这般跌宕起伏。它们那么短小,还未读到尽兴便走到结尾。但浓缩的又何尝不是“精华”?它短小,但吸引人心,发人深省。《伊索寓言》中的大多数故事结构简单,情节紧凑,语言精练,往往只通过一件事就明确的表达出完整的主题。古语道:“半步《论语》治天下。”其实《伊索寓言》可称得上是翻版的《论语》,它比《论语》浅显易懂,却也教会了我们怎样看透恶人伪装的面具,同时又以博大胸怀接纳善人。静下心来,认真的读完这本书,且不说达到“治天下”的境界,至少知道了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这些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