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精彩10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本文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泰坦尼克号观后感【精彩10篇】,欢迎参考阅读。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一

15年前,《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的上映在我幼稚的心中也不过就是一次小船撞冰山的惨剧,从此还烙上了“晕船”的阴影。

15年后,再次在影院观看这部经典之作,却深深地被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感动。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让人感动,不仅仅是因为爱情。让我们把镜头直接转向沉船前的最后两小时。对于艺术家,能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音乐也算达到了人生的夙愿。就在乘客开始慌忙逃生之际,甲板上,却有这样八位绅士带着自己心爱的乐器,用最后一曲《更接近主》奏出了自己对生与死的理解,用音乐鼓励生者勇敢的活下去,为逝者开辟一条通往天堂的平稳航线。

人的一生,是不是也该像这八位绅士一样,真正有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值得我们去为它奉献一切呢?

当我们的职业面对的是生命与原则时,我们又该如何抉择?此时,正在左舷的大副莫道克面对即将失控的乘客,在“妇女,儿童先走”的前提下,慌乱中朝一名企图冲上救生艇的男子开了毙命的一枪。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二

记得小时侯,我看过一遍“泰坦尼克号”,深受感动。今天,我又一次看了这个电影,让我突然明白了爱的真理。

小时侯我不懂事,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更不会理解爱,对父母给我们的关心,给我们的爱,我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我不理解爱,也没有给别人爱,当然,现在,我长大了,理解了爱,知道了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也懂得了怎样去爱别人。这一切的一切,说明我改变了。而我又一次去爱别人时,让我想起了这部电影……

在电影里,杰克与罗丝的爱让我非常感动。那是一种与我们的关爱截然不同的爱,那是男女之间的爱,他们有爱做动力,永远不怕任何困难。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的话,那么爱就是这场戏中不可缺少的主角。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靠在码头上的一场赌博赢到了船票。罗丝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抱住。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了。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已有102高龄的老态龙钟的罗丝讲完这段爱情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珠宝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

这是一场多么撕心裂肺的爱情!爱,是有很多种,有父母的“父爱”、“母爱”;有老师同学的“关爱”,还有男女之间的“恋爱”……在这场电影中,为什么当大船沉入海底时,只有一艘船回来救助?因为他们心中还有爱。那些心中没有爱的人,只会终身孤单一人,直到死亡。爱,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东西,而是可以改变人一生的情感。

让我们人人都为爱奋斗吧!也许你会发现:让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就能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三

在1997年,一艘船,一次梦幻之旅,一颗硕大的海洋之心,一张女人裸体的素描画像,一场生死之恋,带着无数人感动的泪水和奥斯卡那至高无上的荣誉,电影《泰坦尼克号》跟真实的沉船一同步入了历史。

在沉船整整一百年后,3D版《泰坦尼克号》靠岸中国,无疑再次成为史上最昂贵的电影。说它昂贵,并不因为其耗资以及高科技,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爱恋。十年了,他们从不懂爱情到不再相信爱情的蜕变中,忽然清醒:只有泰坦尼克号还陪在他们身边。

《泰坦尼克号》是个神话,而杰克与露丝的爱情则是神话中的神话。人们在这虚构的爱情蓝图中,渴望或寻找这种神话的力量。尽管露丝和杰克之间从相识、相恋到完结仅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观众却记他们记了十几年,或许更长。这多少也反映出过惯了平淡生活的现代人们对于传奇或者浪漫经历的某种渴望。

这段爱情故事由一位百岁老者娓娓道来,所以她几乎勾起了地球上无关年龄层次的所有人对自己年少回忆的冲动。十年前的电影院里,每一个人都问心无愧的把《泰坦尼克》当成了自己的电影,当《泰坦尼克号》再次驶入庸常反复的生活空间,观众的心瞬间又有了猛烈跳动的冲动。也许我们无法挽留生活中太多的记忆,但是至少在观影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再次抓住了如歌如泣的爱情。

毫无疑问,一种现象,从《泰坦尼克》开始,十年寒暑,奇迹不灭。经典台词一呼百应,“My heart will go on”大街小巷都在哼,大导演大制作都将其当作第一对手,甚至还时常看到沉船时的乐队演出和“女人和小孩先上”等鲜活的案例讨论——比这部电影更好的电影比比皆是,然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却超越了电影的范畴,在各个领域熠熠生辉。

十年前我们为打一个电话四下寻找公用电话亭,十年后我们有了手机依然四处奔波;十年前我们谈及爱情,总是羞涩,十年后我们谈及爱情,成了生涩……毫不费劲就能举出这十年来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少变化,但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却还未靠岸。面对岁月里哪怕只是因为机缘巧合而开启我作为一个人的一切感官的天赐之物,请原谅我再次打出了失理智的10分。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四

只有在鬼门关前走过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那种真实、而又虚幻的感觉。船,沉没了;人,迷茫了;生命,逝去了……

——题记

并不曾经历过死亡,不曾体会过那种无助而又无所依靠的感觉。在泰坦尼克号与冰山与船身撞击的那一刻,船漏了,人慌了,心乱了,天上的星星似乎在那一瞬间停止了呼吸。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乱成一团,只知道随着人流向前拥挤。穿上救生衣后,不断有人跳入海中,漂浮在海面上。黑夜里,白色的救生衣在蔚蓝而又辽阔的海面上显得格外渺小。是啊,在死亡面前,生命多么脆弱……

水不断地往船舱里灌着,原本美丽恬静的海水此时毫不留情,冲刷着,直到走廊淹没;倒灌着,将船内的人们抛入水中。有的人被卷进去,挣扎着逃出来;有的人被卷进去了,再也没能爬起来。辉煌的大厅顷刻间变成了残垣断壁,吊灯碎了,盘碗碎了,人心碎了,多少人的梦想、希望、生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难当中,碎了……

尽管甲板上拥挤着,船舱里凌乱着,但我却也看到:在这艘豪华游轮的某个角落,依然静默着;着装齐整的乐手们,让轻快的音乐飞扬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拉响着凄美的乐章,音符飞走了,带走了他们年轻的梦想……

胡子白花的船长静静地站在船长室里,看着自己为此付出一生的大船,静默,无言,直到……住在三等舱的一位年轻母亲知道生的希望渺茫如幻影,只是像往常,在两个临睡的孩子前面带微笑,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在童话中入睡,直到……年老的夫妇相拥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直到……

在死亡面前,生命脆弱无助。无论你是谁,有多出名,有多成功,在死神来的时候,都无法改变它的降临。那一刻,除了生命,其它的一切都将被抛于脑后。只是,那生命如阳光下璀璨的泡泡,美丽,却转瞬即逝。

在死亡面前,人“现”百态——有的人,超越生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静默地等待生命的完结;有的人,求生自保,死神降临时,在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下,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大多数人这样做了;但也有一些人,舍身为人,将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就是那一刻,杰克年轻的躯体沉入冰冷的海水,但他的生命和爱却传给了露丝,温暖着她并不孤寂的后半生……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五

在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首航美国纽约;4月14日晚上11时40分左右,铁达尼号在大西洋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14分处,撞上冰山,并在两个半小时后沈没。

当97年《泰坦尼克号》中国公映时候,作为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大片的感觉还是记忆尤新,记得那时候还在读初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着这本来势汹汹的大片,我们的英语老师还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候和我们聊这部电影,看第一遍时还是那时候刚刚流行的录象带,班里几个同学男男女女都到了我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电影看了,应该说那时候除了Jack为裸体的Rose画画和沉船前情侣的缠绵看的我们这些初中生面红耳赤之外,整部影片都使自己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漫长的前奏稍显烦琐但直到沉船的那些片段还是看的让所有人是惊心动魄。

很难把这本影片归到哪一类,爱情、灾难、悲剧、人性、艺术、甚至海底考古都有所涉及,有的人感动于Jack与Rose的凄美爱情,有的人感动于沉船前“妇女儿童先上”的人性光辉,有人感动于沉没最后一刻亲人间的生死离别,有人感动于小提琴师在恐惧和绝望中最后拉的《Nearer My God》安眠曲,也有人感动于满面皱纹的老Rose在回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候的怅然若失,总之James Cameron的煽情片段吸引了怀抱这种心理去看这本电影的人,不得不承认去看《泰坦尼克号》时是将自己作为这首巨轮上的一名乘客的角度去看的,当你如实的感受到海水无情地涌入泰坦尼克号,而耳边充斥着人们或绝望或坚定或信仰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时候,自然能深刻体会到“生死两茫茫”的滋味,海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死亡,可以让生命的价值变得伟大——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我们来观望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的感慨与唏嘘。如虫子一样平凡的人太多,能够居处于现实而超脱现实的人太少了。太多的人在生命终结的时候都是抱着一个缺憾离去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之余,亦该反省自己的生活。

《泰坦尼克号》还原了百年前的浩劫,通过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来唤起沉睡在深深大西洋海底的记忆,在我看来这深深的海底下的残骸不是一堆荒芜的废铁,而是一座沉寂在海洋深处的墓碑,承载着那几千遇难者的生活、情感。

《泰坦尼克号》之后出来的关于泰坦尼克号海底考察的记录片,更令我无法对这本电影作为一般的商业片看待;一个是还原的历史灾难,一个是如今沉没在大西洋海底的残骸,两者的完美结合把现实和历史相互映照。

特别喜欢影片的最后一段情节,回忆了过去的老Rose在夜深人静之际走到了探险船护栏边,她突然感到百感交集,因为她脚下深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正是见证着她和Jack爱情地方,一种莫名的力量使她地爬上了护拦,海风吹拂着苍老的脸膀,隐约中掏出了口袋中的海洋之心,却一不小心掉到了深海,老人有些失落但马上又感到一丝安慰……那一晚Rose睡的特别安详,在梦中她似乎又回到了泰坦尼克号上,在众人的欢聚下和Jack拥抱在了一起。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六

当灾难来临时,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该是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得出来?与那些为了逃生而丑态百生的的伪君子比起来,他们的爱情又是多么令人感动。你跳,我跳。此生只愿与你生死相随,有你的地方,就有我,有你的微笑,我就会很心安所以,萝丝可以为了杰克放弃救生舱而重新回到快沉没的船上,杰克可以为了救萝丝而甘愿消耗体力激励萝丝活下去,即使最终他泡在冰冷的海水里冻死了

虽然他们的地位差别犹如天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爱情不需要门当户对;需要的是真心真意;需要的是和对方在一起能感受得真正的快乐;需要的是那一眸一笑间的了然于心;需要的是灾难面前为了对方能放弃生的机会彼此相守,而非如古话那般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所以萝丝放弃了卡尔,即使他很富有,即使他能让萝丝活得光鲜。但是身边再也不是那个深爱着的人,那个能为了他奋不顾身的人,就算再光鲜又有什么用?就算活得再好,也不会真正的开心吧?我想这也是结局萝丝能够把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扔下海里的原因所在吧?

三个小时的片子,本是抱着看看的心情。但当看到萝丝从救生舱重回到杰克的身边,确实有种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找到对方的感动,生死一线又有何妨?只要与你一起,便是天堂。在那一刹那,只感觉他们的爱情仿佛成了永恒,因为爱情,和心爱的人从容的赴死,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吧?

那一刹那,永恒的爱情,永恒的心泰坦尼克号观后感400字

《泰坦尼克号》最开始让我想去欣赏的是一幅图,萝丝与杰克站在甲板上仰望天空,我以为这是结局,但这其实是开始。

这是一部爱情片,可我觉得这是一部爱与情的电影,它由真实故事改编,是1912年4月14号那个恐怖夜晚的剪影。

机器的轰鸣声,不断漫上来的海水,妇女孩童无助的哭喊,侵蚀这人们的理智,但唯一没被侵蚀的是心中那份大爱,船长命令让妇孺们先上救生艇,那些英俊伟大的绅士们十分平静,其中不乏有很多大有成就的人,为保卫自己的人格而战,是这些伟大男士的选择。

穿着华丽的提琴手们站在甲板上,拉着动听的曲子,以美妙的音乐直面死亡。

斯特劳斯,世界第二巨富。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他的太太罗莎莉始终拒绝踏上救生艇,她说:多少年来,你去哪我去哪,我会陪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

面对躁动的人群,年轻的指挥员开枪打死了为求生而努力想挤上救生艇的小伙,沉默片刻后,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以及那从救生艇上回到船上的萝丝,与杰克一起漂浮在冰冷的大海上。

等等,等等。

后来,纽约市布朗区矗立着为斯特劳斯夫妇修建的纪念碑,上面刻着这样的文字:再多再多的海水都不能淹没的爱。

后来,萝丝说:我叫道森,萝丝道森。

后来,那群可爱而伟大的人们,一英雄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船将沉时,人们大喊的是我爱你,我爱你听,那么简单几个字,真得很简单。

船沉了,而那浮上来的,是不尽其数的爱与情。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七

卡梅隆说:“已经有整整一代人没有在电影院中观看过《泰坦尼克号》了,经过数码修复以及工程浩大的3D转制,电影将呈现出前所未见的风貌,在保持了原有的感情之外,画面将更具有震撼力。”据悉,电影的修复和转制工作早在去年便已经开始,该工程相当复杂繁琐,只为呈现出更加撼人心魄的效果。

《泰坦尼克号》电影自1997年上映后,席卷了全世界的银幕,获得第70届奥斯卡11项大奖,3D版的上映将会让其影响力继续扩大,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会对影片有全新的感受,老观众也会伴随着回忆重新感受这种新的尝试。卡梅隆介绍说,3D版的影片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还原当时真实的场景,无论对新一代的观众还是当年的老影迷都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泰坦尼克号”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泰坦”。泰坦向代表神秘自然力量的宙斯神挑战,结果失败,被打入了比十八层地狱还深多少倍的大西洋底。因而有人说,“泰坦尼克号”这个名字不吉利,开始就预示了悲剧结局。

但这艘巨轮和神话中的泰坦不同的是,它沉没在海底的只是那些铁板、铆钉和人的肉体,它的灵魂没有被征服。或者说,“泰坦尼克号”和1,500多条生命沉下去了,但人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人类文明,仍然存在,而且“永不会沉没”。

八位音乐家在最后的时刻一直沉着平静地演奏乐曲,那飞翔的音符,体现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恶低头的人类尊严和高贵。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人,不是生来就可以被打败的。你可以打败他的肉体,但征服不了他的灵魂。那些追逐的鲨鱼可以把那个老渔夫船上拖著的那条大鱼啃噬得只剩下骨头,但啃噬不掉这个水手不可战胜的精神,这是人的灵魂和意志熔铸的火焰,整个大海也无法把它熄灭。”

直到100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惊叹,那些“泰坦尼克号”的乐手和船员,在面对即将灭顶的海水,面对汹涌而至的死亡,怎么能有那么巨大的勇气,不奔不逃,坚守职责;怎么能有那样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让给孩子和妇女,把最后的时刻留给自己。事后的统计,船员有76%遇难,这个死亡比例超过了船上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所有房舱的乘客死亡比例。船员在船上,比乘客更有条件逃生,但他们却把机会给了别人,把无望留给了自己。而且不是一个船员、两个水手这样做,而是全部900多名船员、服务员、烧火员以至厨师都是这样选择的;这么大的一个群体,能做到如此这般,今天看来,像那条巨船神秘地沉下去一样,这种永远高扬水面的人的精神,简直是个奇迹!

据后来的调查,当时只有六号和二号救生艇有船员跳了进去,但马上被那里负责的官员发现,叫他们出来,他们没说什么,便服从命令回到甲板上。

《永不沉没》一书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对此感叹道:“这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被教育这样的理想:责任比其他的考虑更重要,责任和纪律性是同义词,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几小时中,这种责任和纪律的理想,被证明是难以被侵蚀的最有力量的气质。” 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消防员法尔曼。卡维尔在感到自己可能离开得早了一点的时候,又回到四号锅炉室,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锅炉工困在那里;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信号员罗恩一直在甲板上发射信号弹,摇动摩斯信号灯,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没有希望;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划浆员的锅炉工亨明,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后的时刻还在放卸帆布小艇;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报务员菲利普斯和布赖德在报务室坚守到最后一分钟,船长史密斯告诉他们可以弃船了,他们仍然不走,继续敲击键盘,敲击著生命终结的秒数,发送电讯和最后的希望;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总工程师贝尔和全部的工程师一直埋头苦干在机房,即使知道他们已没有时间登上甲板,失去任何逃生的机会;正是这种责任的意识,使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他的乐手演奏著轻快的爵士乐和庄严的宗教圣歌“上帝和我们同在”,直到海水把他们的生命和歌声一起带到大西洋底……

这一切,仅仅用一句“勇敢”是无法全部解释的。西谚有云:“即使是一个英雄,在绝境中也会变成懦夫。”但“泰坦尼克号”却把无数普通人变成了英雄!责任意识举起了人的价值、人的高贵、人的美丽。

当“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回到纽约时,大家讨论谁生还、谁遇难了,由于幸存的女人孩子远比男人多,人们都认为是海上规则“妇孺优先”这一神话的胜利。但泰坦尼克号所属的“白星轮船公司”对媒体表示:没有所谓的“海上规则”要求男人们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那么做了只能说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关照,这不管在陆地还是在海上都是一样的。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不是任何规章制度、航海规矩可以要求达到的。他们坚守住的是古老却永远年轻的人类价值。

当时,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德问负责救生艇的官员,他可否陪同正怀著身孕的妻子马德琳上艇,那个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上”之后,他就像一个真正的绅士一样,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轮船沉没,船上倒下的大烟囱把他砸进大西洋中。阿斯德当时已有资产8千7百多万美元,加上他那些发明专利,身价达一亿美元以上,是“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亿万富翁,也是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他的资产,可以建造11艘“泰坦尼克号”巨轮。

据史家的撰述,在“泰坦尼克号”要沉没之际,阿斯德搀扶著马德琳到了四号救生艇旁边,对船员解释说,他妻子身体很弱,可不可以和她一起上艇照顾一下。船员回答说:“不行,先生,除非所有女士都先上了艇,否则不许男子上。”阿斯德没有多说一句话,脱下手套抛给了妻子,然后就退到甲板上,目送著五个月身孕的年轻妻子上了小艇。当小艇飘飘悠悠地向远方划走时,他站在甲板上,点燃了一支雪茄。幸存的船上理发师奥古斯特·韦科曼后来回忆,当时他曾和阿斯德先生在甲板上呆了一会儿,他们聊的都是只有在理发椅上才谈的小事情。临别时,韦科曼问阿斯德:“你是不是介意我和你握个手?”阿斯德说:“我很高兴。”这是乘客们听到的这个亿万富翁的最后一句话。

“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和几乎所有船上的富豪都有著很好的个人关系,很多也是他的好朋友,包括阿斯德。但阿斯德根本没有去找史密斯船长走走“后门”,通融一下,让他上艇。如果他去找船长,也有充分的理由,他的妻子正怀著五个月的身孕。但阿斯德没有这样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那是一个没有“后门”观念的时代,是一个讲究君子风度,做真正男人的时代。

几天之后,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段大西洋海面上,人们发现了约翰·雅各布·阿斯德的尸体,浑身都是煤烟,而且已被砸扁了。人们猜测可能他被船上倒下的大烟囱砸著了。在他的上衣兜里,还揣著2,500美元现金兑现支票。这2,500美元,对于船员来说是天文数字,当时船上一个水手的月薪还不到20美元。但阿斯德没有用这些钱去贿赂任何船员以上艇逃生。而即使他那么做,大概也不会有水手接受。

“泰坦尼克号”上另一个财富仅次于阿斯特的是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斯特劳斯,他和妻子也在这条船上。发生海难94年后的今天,“梅西百货公司”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百货公司,座落在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上。

斯特劳斯夫妇也是自己带了十几个侍从和服务生,以备船上的服务员不够用,或不方便。可想而知他们富有的程度和气派。“泰坦尼克号”撞了冰山之后,斯特劳斯夫人几乎上了八号救生艇,但脚刚要踩到边,她突然改变了主意,又回来和斯特劳斯先生在一起,说“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去的地方,我也去!”她把自己在艇里的位置给了一个年轻的女佣,还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给了这个女佣,说“我再也用不著它了!”

当有人向67岁的斯特劳斯先生提出,“我保险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斯特劳斯坚定地回答,“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然后挽著63岁的太太艾达的手臂,一对老夫妇蹒姗地走到甲板的藤椅坐下,像一对鸳鸯一样安祥地栖息在那里,静静地等待著最后的时刻。

当知道自己没有获救的机会时,世界著名的管道大亨本杰明·古根海姆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他说:“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着:“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船上第三号最高管理者、造船师安德鲁斯,毫无逃生的意念,他在最后的时刻,还痛悔地对一个女服务员说:“孩子,我没有给你造一条不会沉没的船。”虽然他并不是设计师,沉船并不是他的责任。但面对那么多妇女儿童和船员要随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拯救责任的男子汉,他无法再活下去,他要用生命这样巨大的代价,表达他的痛悔,他的尊严,他的负责到底的人道情怀。

同样体现了男子汉精神的有船长史密斯,一副默多克以及许许多多的官员、水手,普通的员工,以及服务员……对于这么大的群体都能如此纪律分明,坚守岗位,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阿兰巴特勒分析说,很大的原因是船上的领导者临危不“逃”,以身作则,这种表率作用产生了号召力,使人们跟从、效仿那些做了正确、高贵、美好事情的真正男子汉们,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成为正确、高贵、美好的一部分。

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近十年以来,之所以风靡美国、欧洲,香港、台湾、大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部电影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人类文明:世界第一艘最大的巨轮沉没了,但人类的美德、人道情操、人性的善良却没有沉没,它在这场世纪大灾难中放射了光芒!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在今天的高科技的现代社会,这种文明价值更显得宝贵,因为它更加缺乏。因此,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观众,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银幕下一起感叹,一起缅怀,一起向往那个时代,那个文明的梦想、那些伟大的男人,伟大的女性,那些海水永远淹不灭、永不沉没的人性辉煌。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 篇八

“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 I feel you……”每当我听见《我心永恒》,就会想起《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

《泰坦尼克号》主要讲述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泰坦尼克号”从英国一乳一化头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一道上船。另一边,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靠码头上的一场赌一博赢到了船票。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抱住。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一爱一了。4月14日晚,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一爱一人罗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其中还 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人们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镇静: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一床一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进行最后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一交一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罗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杰克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底的残骸于1985年9月1日被美国海洋学家罗伯·巴拉德发现。20xx年5月31日,最后一名生还 者密尔维娜·狄恩逝世,享寿97岁,事故时她只有9周大,是泰坦尼克号船难中最年轻的生还 者,她对船难没有任何记忆。最后一名生还 者逝世后,代表泰坦尼克号的所有乘客都已逝世。

我在最后的时候被主角对生存的渴望和执着的一爱一感动。提起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一爱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罗丝的眼神:那在生死边缘,却毫不绝望的眼神。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九

电影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因为从电影中,我们可以见识到世界不同角落、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并藉由电影的场景、声光效果,让我们有如身历其境去体验人 生不同面向的种。种课题,并深刻的感受作者所要诠释的理念、所要彰显的主题,不论是诙谐逗趣、惊悚震撼、严肃悲凉、温馨动人等等风格,只要一走进电影的世界 里,总能令我融入其中,随着剧中角色冲锋陷阵、冒险犯难、寻绎线索、狂喜悲郁,久久不能自已……。因此对我而言,观赏电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从小到大,欣赏过的好电影不计其数,诸如:“唐山大地震”、“赤壁”、 “哈利波特”、“少年pi的奇幻漂流”、“钢铁人”、“庞贝”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最为喜爱的电影,那就非“泰坦尼克号”莫属了。“泰坦尼克号”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正式在全球各地上映,当时我还没出生呢!幸而爸爸妈妈将 “泰坦尼克号”的dvd保存下来,我才有幸见识到此部曾荣获第七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十一项大奖,造成一时轰动的电影巨作。

“泰坦尼克号”的内容背景乃一九一二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首航时触礁冰山沉没的事件,及凯特温斯蕾与李奥纳多卡皮欧所虚构饰演的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恋爱故事。我与大部分的“泰坦尼克号迷”一样,对于电影中男女主角“你跳,我也跟着跳!”的深情告白印象深刻,也特别感动于杰克为爱而死,萝丝为爱而生的凄美爱情。萝丝并不迷恋于未婚夫匹兹堡钢铁大亨之子卡尔的财势地位,而独钟于真诚坦率的杰克,准备下船后与他一同生活,却不幸遇到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意外,拆散这两位恋人,使他们阴阳两隔。剧中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沉没之前,船员要求乘客穿上救生衣登上救生艇,但因救生艇数量不足,只限妇女与小孩优先登艇,萝丝本已登上救生艇,但为了与杰克在一起,又从救生艇跳回达尼号上,看到这一幕,不禁令我动容,我想,这就是“生也相守,死也相从”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吧!而当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杰克与萝丝互相紧抓对方,却因水的冲力太强而松开了。杰克迅速找到萝丝,并发现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门板,但因门板仅能承载一人的重量,所以杰克让萝丝留在门板上,自己却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并用最后的一丝力气要求萝丝承诺不会放弃,会好好的活下去……。看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原来真情至爱是可以为对方奉献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换取对方存活的机会。相较于当时上流社会常以婚姻作为换取财势地位工具的作法,杰克与萝丝的爱情更 加显得真实、高尚而弥足珍贵!

此外,电影中还有几个地方令我感触良深,其一便是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之前,其实早已数度收到来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讯息,但为了要创下快速横越大西洋的纪录,对于这些警告全都不予理会,不但未曾减速,而且继续向前航行,终酿成二十世纪最惨重的灾难之一,使一千五百多人葬身海底。我想,如果当时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史密斯先生能更审慎的评估冰山的危险性,更谦虚的听取来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讯息,或许便可挽回这个惊骇世人的悲剧。因此越是坐在上位的决策者,肩负重责大任,越应思虑周详,而后做出正确而果断的决策,才不致铸下大错。

而另一个导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死亡人数飙高的原因则是救生船数量不足,当时总共有两千多人搭乘泰坦尼克号,但实际上救生艇仅可载一千多人,这又是一项致命的 人为疏失。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泰坦尼克号号称“连上帝也沉不了的不沉船”,因此当船难发生时,大多数的乘客们仍未意识到危险,故疏散乘客时许多人不愿意上救生 艇,导致许多救生艇根本没坐满人便放下,因此沉船时许多人便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有些乘客虽然逃离了船身,亦在沉船时一起被吸入海里,或泡在冰点的海水中失温而死。这也警惕我们应时时留意身边的危险,当灾难来临时更应提高警觉,而非浑然不知。

此外,这部电影场面的壮观浩大亦令人叹为观止,不论是船上豪华富丽、美轮美奂的餐厅、酒吧、客房等设备,或是沉船时海水冲涌进船舱,船裂成两半,船尾被船 头往下拖形成九十度后下沉等等壮盛惨烈的场景,加上一些精采刺激的片段与唯美浪漫的镜头,让我感觉欣赏这部电影彷佛经历了一场美妙的视觉与听觉的飨宴,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泰坦尼克号”是我观赏过的众多电影中最能触动我心弦、最令我喜欢的一部影片,不仅剧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了我,电影里的许多情节亦触发我深入省思,真希望此部电影能再度搬上大银幕,让我得以再次沉醉于“泰坦尼克号”的感动中。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篇十

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离死别,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不知你是否见过夜晚的海,夜色温柔地像一袭柔软的毯子,海水伴着浪花,失眠的海鸥孤独地飞行着。

同样是静的夜,同样是静的海,年逾百岁的露丝回忆着当时的一切——一千五百名落海者和救生艇上的七百人等待着,等待活命,等待宽恕,等待着噩梦的惊醒。但获救的却只有六人,剩下的生灵便永葬汪洋大海……韩寒说过:“美丽的故事开始,悲剧就在倒计时。”影片中有这样一幕:“妈妈,我们在做什么?”“亲爱的,我们在等待,等头等舱的乘客上了救生艇就轮到我们了。”简单的几句,便道出了这个阶级社会的丑恶,那我们更应该明白,灾难面前众生平等。

影片中最经典的是露丝和杰克的相守,本有那么多逃生机会的露丝,因为那句“你跳,本有那么多逃生机会的露丝,因为那句“你跳我也跳”便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杰克的身边。杰克是乐观豁达的——“我想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他让露丝看到了自己憧憬的未来。他们执手逃亡,直到死神的镰刀当空划下,那寒冷的海让杰克的声音更加低沉,他安慰露丝“你一定会脱险,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你会安享晚年,安息在温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而不是像这样死去”。夜色渐浓,天空和大海一样深邃。终于,救生艇回来了,露丝能做的就是带着杰克赐予自己的勇气和希望活下去。最后的梦境里,所有人不分尊卑齐聚一堂,杰克从旧日里楼梯的拐角处转身,与露丝执手相拥,在《我心永恒》的调调里,似乎能听见流年呢喃“曾经做过最美好的事,就是观察四季轮回和遇见你。”夜色沉静,时光依旧。

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沉没,他与梦想和希望相守,永存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