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精彩10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精彩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哪吒》有感 篇一

恰逢七夕节,我和老公商量带上爸妈一起去看的。说句实话,起初看到电影名字,总觉得都知道他要演什么,题材灵感来自《封神演义》,哪吒的故事都大同小异。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我有些偏差了,不论是精良的制作还是内容,都真的吸引了我。语言有幽默感,画面震撼,人物设定和台词设计都非常走心,尤其是小哪吒的几段无聊的自言自语更是可爱。它是动画片,又不仅仅是动画片。将现代社会最直击人心的有关“成长”、“上一代与下一代”、“教育与发展”、“傲慢与偏见”、“坚持与梦想”、“行动与幻想”等多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对比性的话题、课题都结合起来,然后向观众们无声地发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面对“叛逆期”或者面对“爱犯错”的孩子,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对待和处理?这个“我们”,不是家长,或者说不仅仅指家长;它包含的内容太多,比如还有老师、学校、媒体、网络、社交平台、教育机构、邻里之间、我们对孩子自身的培养、不同人群对孩子的态度、社会现象或潮流对孩子的影响乃至整个社会;影片通过动画片这种方式巧妙地在大人和孩子之间进行了无缝对接式的传播和沟通,让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环境的人对这部剧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尤其看到哪吒面对最后天劫到来之前,把父母都捆起来,对父亲说“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和您一起踢键子”,然后去接受属于自己的命运并同它抗争时,真的戳到了我的泪点!有时候孩子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但孩子的内心可能强大到我们无法想象。大人们,你们看到了么?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二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很火的电影,名字叫做《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部电影讲的是天地灵气孕育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化成了灵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因为申公豹从中破坏,灵珠与魔丸被掉包,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由于哪吒从一出生就充满魔性,暴躁易怒,顽劣叛逆,搞得村民鸡犬不宁,没人愿意陪他玩,可怜的哪咤被村民当作妖怪。

还好,哪吒的父母都很爱他没有放弃他,在他师父太乙真人和他父母的教育下,他决心和命运抗争,为村子降妖除魔。一次,他消灭了妖怪救下了一个小女孩,并认识了龙王太子敖丙,从此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但还是被全村人误会,哪吒再次被关进屋子里没有了自由。

在哪吒三岁生日宴上,哪吒得知自己的寿命只有三年时,李靖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哪吒的命,这让我想到父爱真是伟大啊!

哪吒虽然魔性十足,但当敖丙为了龙族要水淹陈塘关时,哪吒为救陈塘关百姓,大喊一声:“去他的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他挺身而出,与敖丙决一死战,最终他俩灵魔合体,共同挡住了天雷,哪吒托起了冰山,拯救了陈塘关无数百姓。

哪吒从一个无恶不做的混世大魔王变成了拯救全村的大英雄,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敬佩。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句话让我犹为震撼。同时也让我明白,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大概就是哪吒给我们的启示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心得1600字 篇三

首先要表扬编剧兼导演饺子,为3D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提供了观感良好的美术画风,将哪吒还原(绝对不是“魔改”)为恶少和“臭小孩”形象,为“封神宇宙”的故事新编夯实了第一块砖头,2020年《姜子牙》将继续封神演义。《魔童降世》将道家的阴阳哲学铺展的淋淋尽致,色彩饱满、角色热血沸腾、精神怡然自得,在绝对意义上超越了《大圣归来》,尤其是对于《山河社稷图》的跌宕起伏妙笔生花如马良再现。本片的喜剧表达和暴力手段,不影响主题的深度思索,创造了国漫不断摸高的记录。

《魔童降世》基本上便是鲁迅式改编,取自观众耳熟能详的旧故事,注入新酒发挥出带劲的迷醉来。本片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宿命感,接受还是反抗,如何在命运的罗盘上走出自己的路。哪吒的故事横跨《封神榜》与《西游记》,在民间还有诸多异彩纷呈的传说,这是桀骜不驯、与其的父亲托塔天王李靖处于高度紧张的“顽童”,哪吒与孙悟空、杨戬都是令建制派头疼的“造反派”,他们秉持的信念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且最终又在体制内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在21世纪讲述哪吒和他的家庭,必须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的变化。

1979年版动画版电影《哪吒闹海》,哪吒是坚定的革命者。哪吒采取暴力手段痛打不按时降雨的龙王,是革命的正义行为,对于龙子则是抽筋剥皮,最终慷慨就义则是报答人民,宣布与三教合一的礼教家庭切割。必须指出的是,托塔天王和哪吒都是来自印度的角色,而李靖则是大唐名将,他与托塔天王都有降雨的神功,在民间传说中被合二为一,到《封神演义》小说中他的性格被降维,民间传说中更是压住不住哪吒,是一个懦弱平凡无能的老官僚。《哪吒之魔童降世》则高度忽略了阶级属性,本质上采取了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全家欢模式。哪吒从革命浪漫主义的反抗封建家庭到享受严父慈母的“封闭式关照”,敖丙从恶人到向善的少年,与哪吒成为彼此的好朋友,开启相亲相杀的宿命,一同承受天劫。哪吒与李靖、太乙真人甚至龙子敖丙,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战斗中形成了友谊和互信。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会让哪吒与敖丙惺惺相惜,是建设性创造了他们的前生。混元球吸取天地之灵气和浊气、能量非凡无可名状,被元始天尊驯服并提炼为灵珠和魔丸。本来计划书是将灵珠与哪吒结合,意料之外的是申公豹捣鬼,设计搅了师兄太乙真人的局,于是魔丸给了哪吒,而灵珠则赠予了敖丙。哪吒与敖丙都不是凡夫俗子,他们近乎于见风就长。本片里哪吒的造型,就是高度还原了《封神演义》所描写的“面如蓝靛,发似朱砂,甚是凶恶”,而其性格则与《西游记》红孩儿仿佛,都是闹腾欢快的顽童。哪吒本来是佛教故事,在《封神演义》中又被道教截胡,本片则又将李靖夫妇渲染了现代城市中产风范。哪吒的情商大幅度提高,他只是羞于在人前表现出普通的孩子与父母的撒娇卖萌的品相,实则内地里还是对父母和街坊的态度看得很重,他的成长就是与父母、街坊和解。即便是龙王、敖丙和申公豹,他们的焦虑本源也是身份的认同,龙族试图从炼狱般的公务员生涯中挣脱、敖丙希望成为真正的“人”、申公豹则迫切想成为真正的仙班成员。

哪吒与精卫、盘古、刑天等属于中国浪漫神话谱系,本片和原著故事和旧版动画中“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的壮怀激烈大不相同。原著小说讲的就是“商周革命史”,1979年版动画是革命年代叙述传统,哪吒要反抗父权。如今的创作,太乙真人从瘦子变成了猪八戒一般的胖子,乡亲/人民则成了群氓,严父转变为慈父。父爱如山的李靖,上天入地寻找解救哪吒的方法,甚至不惜为代替儿子牺牲。为了给哪吒庆生,向其担保哪怕是一家家请求也要找街坊来热闹热闹,这分明就是当前社会上退居为家庭二线的父亲形象。李靖成为英雄,母亲殷夫人更是慈爱,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哪吒的造反精神,不过却也更接近了当前中国城市家庭的现实,那就是一切从孩子出发,以下一代的幸福为奋斗方向。敖丙在利令智昏时试图以从天而降的巨壤来谋杀全体,极度残酷的描写了拥有巨大力量的神仙的破坏力。哪吒和敖丙在宿命中觉醒,如何实现改写命运和拯救,则是未来的故事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四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曾经打造过优质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和《大圣归来》创作团队光线彩条屋影业联合打造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中讲述了“熊孩子”哪吒的成长故事。电影将哪吒塑造成了类似毒液的。“反英雄”,一身缺点但内心不坏,比以往的形象更加颠覆,亦正亦邪。

两个主角一个魔丸,一个灵珠;一个正,一个邪,“入魔还是成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低谷,哪里就有高潮。

哪吒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浑然天成的反叛精神。不认命、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影片着重描绘的就是哪吒的成长主线:从玩世不恭的混世魔童到对抗命运的高燃英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大部分神话故事,都免不了将主角形象“神化”,赋予他尽善尽美的人格。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哪吒“人化”,让他成为优缺点并存的角色。

不同于传统神话中非黑即白的扁平人物,哪吒具备饱满复杂的独立人格。他的形象不断流变,经由不同的影视作品而焕发生机。

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便是——叛逆者。

回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到底在反抗什么?

反抗命运,“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从灵珠转世到天降魔星,前后落差可不止一点点。哪吒不信宿命论,只认定“你是谁,只有自己才说了算”,凭着一腔热血逆天改命。

反抗偏见,如果世人皆误解,不如独自对抗世界。面对众人的有色眼镜,哪吒开始独立思考生命意义,最终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叛逆者哪吒背后隐含的真正意义是:丧气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觉醒。

如此一来,哪吒的人物弧光更为强烈,前后变身也更令人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五

最近有部电影很火,叫《哪吒之魔童降世》,姐姐带我去看了。在回家的路上,姐姐在开车,我在车后边啃巧克力边思考。

《哪吒之魔童降世》(由于名字过长,以下简称《哪吒》)讲述的是一颗灵丹与一颗魔丸,灵丹被认为会造福苍生,魔丸被认为会导致生灵涂炭。天尊在魔丸上布下了天劫咒,三年后会被一道雷劈得渣都不剩,而灵丹则转世作李靖的儿子。谁知,由于申公豹的暗算,魔丸转世为李靖的儿子哪吒,而灵丹则落入看守海底炼狱(其实等同于把自己也锁住了)的龙族,转世为敖丙。后来,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成为了朋友。可在最后,为了龙族,“灵丹”反而成了想活埋村子的“恶棍”,“魔丸”反而成了“英雄”。

我忽然想到申公豹的一句话:“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是呀,就像在我们心中,英雄总是英俊强壮的人,而恶棍总是一脸胡子拉碴。还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难道习惯不可以改变吗?这句充满成见的话,却被无数人奉为经典……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那些成见,正如申公豹所说,“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只有完全放下成见,我们才能真正地见到每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人,而不是被成见蒙蔽了双眼,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与决定!

车忽然熄火了。“怎么了?”我把脑袋凑上前。“到家了。”姐姐说。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优秀作文 篇六

我们的印象中,敖丙不过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出场没几分钟就挂了。当年哪吒闹海,把敖丙抽筋剥皮,气得龙王要为儿报仇,前往陈塘关,要李靖交人。最后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

不过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看不到这样"血腥"画面,剧情跟观众所预设的有所出入,人设的安排也很巧妙——哪吒不刻板,敖丙不脸谱,其他人也有自己的闪光点。而在这里要说的是哪吒和敖丙这两个人。

剧情中,哪吒和敖丙的能力来源于同一颗灵珠,他们是命运共同体。哪吒本来是天选之子,他能够得到灵珠之力,结果申公豹的移花接木,一颗魔丸,让哪吒打从出生起就被贴上了妖怪的标签。而申公豹拿着灵珠,喂养了敖丙,让敖丙获得了灵珠之力。

两人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对彼此的对立面,他们拥有极端的性格,哪吒异常暴躁,敖丙异常冷静。但是就这样的两个人,不打不相识,在海边踢毽子的画面,让人感慨万千。哪吒说除了他娘亲,敖丙是第一个陪他踢毽子的人。而敖丙拿出了小螺号,告诉哪吒,从今之后我们是朋友。

然而当敖丙得知哪吒就是他必须杀掉的人的时候,他犹豫了。敖丙是善良的,但是他的善良却成为了龙王和申公豹交易的筹码。为了家族,为了师傅,当他听到众人都在议论他们龙族全是小偷的时候,他黑化了。

可能有的人觉得,敖丙黑化的速度有点快。但其实并不快,因为敖丙很善良,善良到对简单的是非对错都分不清。而这样子极端的善良,也容易衍生出恶,所以他决心要让陈塘关的所有百姓陪葬。

而哪吒跟敖丙正好相反。因为天生怪力,加上出生的时候他露出了魔鬼的样貌,陈塘关所有百姓都惧怕他,小孩子都会叫他妖怪。但是哪吒并不知道自己是妖怪,他只是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恶意,对这份恶意,他很恼怒,所以每次有人叫他妖怪的时候,他会气得动手打人。哪吒每次都会逃出去大闹一场,如同熊孩子一般。

哪吒暴躁的性格,也正是对应了他拥有"极端"的恶,当他失控的'时候,会不分青皂白乱打人,在图里修炼的时候,哪吒灭妖完全可以不顾百姓的安危,而他给出的理由是都不是真人。但是当他真的遇到妖怪的时候,他的表现却很不一样。海夜叉在逃跑的时候,掳走了小妹妹,按照哪吒的性子,直接喷火就完事了,但在紧要关头,他收住了,因为还有小妹妹在妖怪手里。

哪吒的恶来源于魔丸,但他也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恶念。在大战敖丙的时候,他知道乾坤圈能够抑制魔丸的能力,所以将其束缚在手上。这一次,他没有六亲不认,也没有失去理智,为了拯救苍生,他使出了浑身的力量。

最后敖丙跟哪吒身死,魂魄还在。这样不知算是喜还是悲的结局,也让人沉思。实际上,哪吒和敖丙就是命运的共同体,他们代表阴阳两极,代表事物的对立面,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十足的恶。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七

今天我在奥斯卡建文影院,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

电影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有爱护哪吒的父亲和母亲,爱闯祸但最终修成正果的哪吒,有正义感的敖丙,还有哪吒的师傅,忠诚的太乙真人。

刚开始,哪吒是魔丸降世,他像一个妖魔一样胡作非为,好几次跑出家门,祸害百姓,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妖怪。有一次,他救了一个小妹妹,是从一个恶毒的妖怪手中救出来的,可小妹妹的哥哥却认定是他抓住了小妹妹,还准备害了小妹妹,哪吒遭受了误解和侮辱,心里非常伤心,于是他动用自己的神力,把前来捉他的百姓全都打倒在地,幸亏大家没有受伤。等他的父亲和母亲赶到之后,知道了这件事,决定不许哪吒再出家门,只能在家里,哪吒很不高兴,但因为他天降神力,大家根本无法阻拦住他。最后太乙真人收哪吒为徒,教他学习降妖除魔的本领。

有一次,他把癞蛤蟆变了一个自己的假身,让假身漂在水上,而自己却变成自己的母亲来问太乙真人,哪吒学的怎么样了,太乙真人就去找哪吒,可是却发现哪吒躺在水上,太乙真人把哪吒捞出来拼命的按摩,这时候癞蛤蟆的毒气就喷到太乙真人身上,太乙真人被癞蛤蟆毒了一下,全身都长了很大的鼓包。这说明哪吒不是个普通的小孩儿,他从师傅那里很快学会了障眼法,害得师傅还以为他被淹死了。

哪吒以前虽然顽皮,但他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终一身正气,打败了邪恶势力,修成正果。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八

今晚一个人去看了哪吒,哪吒这个角色挺让人有感触的。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内心也有一股邪恶的力量,很多的时候我提醒自己要一心向善。在没有外力压迫的时候,我的确有一颗柔和善良的内心,生活工作中,我总觉得一场相识,不要彼此为难,不要辜负了这份相遇的缘分。但人心复杂,很多时候你不想为难别人,到最后往往被为难的都是自己。慢慢的,内心就冷漠起来了,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都是猜忌别人,而不是站在别人立场着想,那种体谅别人圣母情怀了,再也难以立刻浮现出来了。

内心平和的时候,依然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一旦举步维艰被为难了,所有淚气都冒出来,内心是宁愿死道友不可死贫道的狰狞。说到底,人都有一份自私的心魔,在不痛不痒的时候,这份心魔并不明显,只是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份心魔也同样会被放大。哪吒最后,说命运是自己选择的,可命运是一份不可言说的禁忌,我不知道如何解释命运。有时候高举道德枷锁勇往直前,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其实我明白水至清则无鱼。只是左边清明,右边馄饨,不知道如何从这条缝隙独善走过。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九

過份注重商業元素而忽略了對於「人物」的塑造,當然也包括在人物動機和人物完整性上的粗疏。包括不少觀眾會吐槽最後的戲裡李靖莫名其妙去揭敖丙的面紗,而敖丙的`立場左搖右擺,一會兒說要幫哪吒一會兒決心要滅了陳塘關,動機異常飄忽等等,而在這場戲裡這些人物的行為邏輯其實統統讓渡給了商業上打鬥與奇觀場面的營造。

當然,在這類堆砌商業元素的劇作範本裡,難免會有一些套路化的設計:好似太乙真人在畫中醒來,沒有發現哪吒變身成為殷夫人;又或是哪吒佯裝成村民小朋友,設計讓他們掉入自設的陷阱之中,這些戲劇的設計是為了通過「反轉」製造意外和喜感,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但對我而言全部都是可預期的和老套的,也並不覺得有趣。商業上依舊奏效當然沒話好說,但劇作上孰優孰劣就見仁見智,此處不再細表。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篇十

虽然很燃,但是就仿佛一张报纸,烧的时候易燃,但是燃烧的时间短,徒留灰烬。

制作和配音都可以打高分,太乙的配音真的。全是一个亮点了。但适事剧情真的竖漫的最大bug,浮于表面的抵抗命运,靠喊口号抵抗也应证了喊口号的最大能力—鸡血满地。

虽然觉得剧情有一点点的不行,但是我们陈塘关第一rapper,可爱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