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它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 。以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寒衣节孟姜女传说故事(优秀3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孟姜女的故事 篇一
美人名叫孟姜女,葫2113芦仙子落凡尘。两情相悦定5261终身,拜堂之日宴宾4102朋。忽闻堂外马蹄响,缘是官兵寻上门。杞1653良北上修城墙,望夫石上念范郎。念你三餐不得饱,念你天寒无温床。孟姜女,整行装,千里寻夫离家乡。
长亭一别两寒暑,寻夫之路苦难当。行至关前先站定,无有关税不放行。怎奈钱财早用尽,唱支悲曲差人听。先唱千里寻夫苦,再唱离家念双亲。路人闻之皆落泪,城门大开谢神灵。得知范郎尘归土,万念俱灰痛失声。
孟姜女,哭长城,城墙倒,山地崩,哭倒长城八百里,始皇闻听发龙威。却见此女不由赞,欲留宫中当嫔妃。修桥立碑行国葬,只为抱得美人归。一女岂能从二夫,开口大骂无道君。纵身一跃入渤海,旷古真情永留名。孟姜女寻夫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讲述孟姜女与范喜良相识相爱,当爱情婚姻遭到阻挠破坏,她敢于冲破世俗压力追求幸福、不畏权势、不辞艰辛万里寻夫的故事。虽结尾令她失望,但却反映了她的忠贞、勇敢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孟姜女的故事 篇二
孟家庄有一位孟老汉,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无女,老俩口整天为这事发愁。一天早晨,孟老汉推开窗子,见天空晴朗朗的,小燕子穿梭般地在空中飞着。突然,一只燕子嘴里衔着什么东西,飞到屋檐下。它一张嘴,嘴里衔的那东西就掉在孟老汉跟前的窗台上。那只燕子朝孟老汉叫了一声,就箭一般地飞走了。
孟老汉低头一看,那只燕子撂下的是一颗瓜子。他伸手捏起来,放在眼前,仔细看了看,嗬,这颗瓜子又大又饱。老汉心想,这是小燕子不小心落下的,兴许一会儿它会回来拾的。想到这儿,他就又把瓜子放回了原处。过了两天,孟老汉推开窗子一看,瓜子仍在窗台上放着。他想,燕子可能是把它忘了,或是找到别的吃食儿,不要它了。孟老汉就把瓜子拿起来走出窗外,用小薅锄在墙根下挖了个坑,撒了一层粪,浇上一瓢凉水,把那颗瓜子种上,用干土埋起来。
十几天后,那棵瓜子破土出芽了。孟老汉经常给它浇水、松土、施肥。瓜秧长得很快,孟老汉找来几根竹杆,搭上架,瓜藤顺着竹杆,一直爬上墙头,爬过姜家院里了。
一天,孟老汉去姜家闲坐,发现爬过墙头的那棵瓜秧结了个杵子大的小瓜。当时也没在意。到了秋天,那个曾经是杵子大的小瓜,长成了水斗大。姜老汉也很喜爱这个瓜。瓜已经老了,姜老汉就把它搞了下来。说也巧,刚摘下来,还没等往屋里抱,孟老汉进来了。孟老汉长时间没到这院里来,还不知道这瓜子长成这么大了。他见姜老汉摘了下来,便上前说:“老姜兄弟,这颗瓜是我家瓜秧上长的,应该由我来摘才合适。”姜老汉说:“这瓜是长在我家院墙里,应该归我。”两个老汉都要争这个瓜,谁也不让谁,最后竟拉拉扯扯到县衙打起了官司。
县官是个有名的和事佬。听了两个老汉各自诉说的理由,便哈哈一笑说:“这事好办,孟家种的瓜爬到姜家院里,孟家应该摘,姜家也应该摘,你们两家谁也别伤和气。我看这样吧,把这瓜一切两半,孟家一半,姜家一半,你们看怎么样?”
孟老汉看看姜老汉,姜老汉又看看孟老汉,大老爷这样断了,也只好表了态:
孟老汉说:“大老爷咋断咋好。”
姜老汉说:“任凭大老爷公断。”
县官见他俩没异议,便吩咐衙役去厨房拿来一把菜刀,当着俩老汉的面,顺着中间一刀切了下去。这一刀不要紧,竟切出个女婴来,那婴儿端端地坐在右边那半个瓜里。那女婴见到了天日,“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县官,两个老汉,还有两边衙役,都感到惊奇。县官从瓜里抱出婴儿,但见那婴儿长得又白又胖,又乖又俊。孟、姜两位老汉都没有女儿,都想要这个女婴。
孟老汉向县官作了一个辑,要求说:“大老爷,这瓜原本是我种的,求大老爷把这女孩儿断给我。”
姜老汉也向前作了一个辑,要求说:“大老爷,这瓜是在我家院里长大的,女孩儿应该归我才是。”
县官见他俩都想要这女孩儿,心下犯了难。断给孟家吧,姜家不干;断给姜家吧,孟家不干。他手抚着纱帽顶,低头寻思了一下,有了主意。抬头向两位老汉道:
“你们两家都要这女孩?”
“是,大老爷。”
“你们俩人不能商量一下,归哪一家所有?”
“要商量,应该归我,请大老爷公断。”两老汉都这样说。
“好吧,那大老爷就要公断了。”县官把婴儿放在桌案上,说:“要让大老爷我公断,还象这瓜一样,一切两半,一家一半。”说着,就又把菜刀拿了起来。
俩老汉一看,急了,忙跪下求情说:“大老爷留命,大老爷留命!”
县官放下菜刀,哈哈笑了:“你当老爷我真的要把她切成两半吗?这么个亲亲乖乖的孩子,我能断送她的性命?我的意思是这孩子算你们两家的女儿,从小你们两家抚养,大了,你们两家为她择夫定婚,等你们老了,她为你们两家戴孝送终。你们看如何?”
孟老汉看看姜老汉,姜老汉看看孟老汉,没有旁的办法,只好同意县官的公断。俩老汉一齐向县官请求说:“大老爷公断,小的不敢违拗,就请大老爷给这孩子取个名儿吧。”
县官说:“可以。”想了一下,对俩老汉说:“这孩子算你们俩家的,一家姓孟,一家姓姜,就叫孟姜女,你们看如何?”
这名字记上他们两家的姓,俩老汉自然是没的说了。县官把孟姜女交给两位老汉,孟老汉抱过来亲一下小脸蛋,姜老汉接过来亲一下小鼻子,把两个老汉爱得不行。然后谢过大人,抱着孟姜女,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
孟、姜两家视孟姜女如珍珠一般。姜家抱过去哄一会儿,孟家抱过来亲一会儿,孟家喂吃,姜家做衣。孟姜女长到五、六岁的时候,孟老汉教她认字(孟老汉念过几年私塾),姜老汉教她画画(姜老汉当过画匠)。孟姜女聪明,伶俐,学什么会什么,刚到八、九岁,就能诗会画,真是个才女呀!
孟姜女长到十五、六岁时,出落得如花似玉般好看。方圆左右,都知孟、姜两家养着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
女儿大了,自然有人要提亲,来给孟姜女提亲的,有官宦人家,纨绔公子,也有大户人家,财主子弟。孟、姜两位老汉一不贪图官宦势力,二不贪图金银财产,因女儿才貌出众,一定要选择一个人品端正、学识渊博的人做女婿。
来蹬门求亲的人,一个个都被孟、姜两位老汉婉言谢绝了。当时朝中有个宰相,名叫李斯,听说孟姜女才貌无双,又是瓜里出生的,心想,此女必定不凡。于是,就托地方官给他儿子说媒。他儿子叫李天龙,是个又呆又傻的人,二十多岁了,连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不知道,整天就知道傻吃傻笑。这样的人,孟、姜两位老汉怎么能允许呢?地方官回禀了李斯,李斯心中很是不快。
且说范家庄有个范老员外,生得一子,名叫范喜良。范喜良自幼喜读诗书,过目成诵,深得老员外溺爱。不料,范喜良刚交成年,老员外还没给儿子成亲,就撒手去世了。临咽气之前,攥着范喜良的手说:“儿啊,我死以后,你要择一良女成婚,好好继承家业。”说完咽气了。
老员外死后,范喜良终日思念父亲,茶饭不思,诗文不读。正在这时,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官府从他家搜出四本《论语》,按当时政策,犯有藏书之罪,要抓去服苦役,修长城的。吓得范喜良在家人掩护下,慌忙逃走了。也不知跑了多远路,过了不少村,最后跑到一个村子里。可巧这村正在抓人。他看见一伙衙役从一条胡同里赶着一群人走过来,就急忙转个弯,从一家墙头跳了过去。
事有凑巧,他跳进去的地方,正是孟家的后园。孟姜女来后园解手,刚要蹲下,就听身后“嗵”的一声,她回头一看,从墙头上跳进来一个人,吓得她急忙喊叫:“不好了,有坏人!有坏人!”
范喜良怕声张出去,被衙役知道,抓他去修长城,便赶忙上前作揖道:“大姐,我不是坏人,是逃难的,请大姐救我一命!”
孟姜女见他是个书生模样,浑圆的脸宠,白白净净,一双浓淡相宜的眉毛下,闪着一对乌黑大眼,那眼光儿里带着惊恐和乞怜。她心软了,怯怯地问他,是哪里人氏,为啥逃跑?范喜良不敢相瞒,一一实告。一边说,一边还一个劲儿地作辑,请大姐救命。孟姜女说:“你不用害怕,我去叫人来救你。”说完,转身回了前屋。不大一会儿,孟老汉过来了。听说他是个逃难的,很是同情,便把他叫进屋里。范喜良是大户人家出身,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孟老汉很喜欢,便把他留下来,和孟姜女一块儿研读诗书。
过了些日子,孟老汉和姜老汉商量,说:“范喜良聪明伶俐,才气过人,相貌出众,我想把他招为咱们的女婿,不知你意下如何?”姜老汉说:“我也早有这个意思,据我看来,只有范喜良才能配得上咱们孟姜女。”俩老汉说着,都喜欢得哈哈笑了。孟姜女和范喜良经常在一起研读诗文,互相也都有爱慕之意。听说家长为他们定下婚事,并且择好了日子,准备成婚,俩人自然是喜之不尽。孟姜女暗暗庆幸自已遇上了一个如意丈夫;范喜良也暗暗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个贤良美貌的妻子。这真是天赐良缘啊!
话说这天到了喜日,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孟、姜两家热闹非凡。孟姜女和范喜良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晚上,夫妻二人刚刚饮完交杯酒,还没等说上几句交心话,就听街口一阵狗咬,紧接着又听见咚咚咂门声。范喜良知道是来抓人的,吓得心里咚咚直跳,由于他舍不得离开新婚的妻子,迟跑了一步,只听“轰隆”一声,门被撞开了,一伙衙役闯了进来,不容分说,就把范喜良抓走了。孟姜女急了,大哭大叫着追了上去。等孟、姜两位老汉闻声赶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范喜良被衙役带走,孟姜女哭得昏倒在地……
诸位,你道为什么单在范喜良成婚这天,衙役来抓他?原来孟家有个家人,名叫王二,他早就盘算上了孟姜女。不想孟、姜两家招了范喜良为婿,心中很是不快,他知道范喜良是犯藏书罪逃出来的,便乘外出办事之机,报告了官府。所以,在范喜良新婚之夜,衙役们把他抓了去。
等孟姜女醒来,大叫一声:“天哪!”便扑在孟老汉怀里,嚎啕大哭起来。孟、姜两位老汉也都心如刀绞,噎噎地哭着,他们抚摸着女儿的头,苦苦地劝说着。这里,孟姜女不哭了,孟姜女知道,抓走的人,要被送到千里之外去修长城;修长城的人,十个有九个都得累死,就是有幸能活着回来,谁知道得何年何月呢?生离死别,怎能不让人肝肠断裂!想到这儿,她又痛哭起来,哭啊哭,她每哭一声“夫啊”,天地都仿佛摇动一下。
从此以后,孟姜女没有心思再梳妆打扮了,也没有心思再学习诗文了。只有每日里思念丈夫,盼着丈夫早日回来。盼了一天又一天,盼了一月又一月,丈夫连个音讯都没有。说话间半年过去了,转眼到了冬天。孟姜女听人家说,北方冬天大雪纷飞,冷得能把人冻死。她想起丈夫被抓走时,穿的是一身单衣,这大雪的冬天,该是多冷啊!没有棉衣,就是累不死,也要冻死的!她惦记丈夫,想念丈夫,决定去北方寻找丈夫,给他送去御寒衣。孟姜女把自己的想法和孟、姜两位老汉说了,两位老汉想到路途遥远,一个娇弱女子,怎经得起路上风霜之苦,都不同意她去。可是孟姜女执意要去。孟、姜俩老汉一向不违拗女儿的心意,今日见她主意已定,也只好答应了。俩老汉商量,决定让孟家的家人王二陪伴同去。
第二天,孟姜女打点好给丈夫送的御寒衣,便由王二陪着上路了。孟、姜两位老汉送了一程又一程,嘱咐了一遍又一遍,嘱咐她早去早回还,勿让家里人惦念;嘱咐她白天行路莫赶紧,夜里住宿防坏人;嘱咐她……俩老汉一直送出十多里路,父女们这才洒泪而别。
且说孟姜女离开了孟家庄,顺着大道一直向北方奔去。时值初冬,可田野里片片庄稼还在长着,无人收割。青壮劳力都被抓去修长城了,村村镇镇只剩下妇孺老幼,到处都是妻子哭丈夫,父母哭儿郎的凄惨情景。孟姜女想,遭此不幸的,并非我孟姜女一人,天下千千万万的妇孺老幼都遭着同样的命运啊!她更加痛恨那暴虐无道的秦始皇,只恨苍天不长眼,不能灭掉这人间暴君,解除人民的劳役之灾。
孟姜女晓行夜宿,家人王二步步跟随。走了一村又一镇,过了一山又一岭,心中只盼着早日来到修长城的地方,早日见到丈夫范喜良,让他早日把自己亲手做的御寒衣穿在身上。她脚上打泡了,不知道疼;身上走乏了,不知歇一会儿。这一天,来到两山夹峙的地方,孟姜女挪动着脚,一步一步地往一座山梁走去,累得她浑身是汗,气喘吁吁,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喘息一阵。走到半梁的一座悬崖旁,实在走不动了,就对王二说:“咱们坐下来歇会儿吧。”
那王二早就想盘算孟姜女,不过一路上言谈举止却非常谨慎,并没露出一点儿马脚,因而孟姜女对他也无戒备之心。现在,在这深山老涧里,前后十多里都没有人烟,更无过路行人。他想:“错过机会,就更难下手了。于是,他对孟姜女笑笑说:“小姐,奴才有句话儿,不知当说不当说?”孟姜女说:“有什么话,但说何妨?”王二说:“想那范喜良被抓去修边,十有八九是不在人世了,你千里迢迢,受尽路途风霜之苦,何必呢?”
孟姜女一时还没懂他的意思,便问道:“依你怎么办呢?”
王二露出一脸嬉笑的神色:“嘻嘻,要依我说,你心眼儿灵活一点儿,为啥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跟哪个不是过日子?”
孟姜女心里明白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想不到这个平时装得老实巴交的人,竟会生出这等恶念。她把愤怒压在自己心里,故作为难地叹了口气,说:“除了范喜良,还有哪个和我知心知意呢?”
王二一听有门儿,便又往前凑了一步,嬉着脸儿说:“小姐,不瞒你说,我心里早就爱上你了,现在就请小姐答应我这个要求吧!”说完,他望望下面那深深的山谷。那意思是告诉孟姜女,在这样的地方,只有你我俩人,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聪明的孟姜女早已看出他的歹意。但她知道,如果当下不答应他,这王二是什么恶毒的行为都干得出来的。想了一下,便顺水推舟地说:“王二,难为你为我着想,我也是个命苦的人,新婚头一天,丈夫就被抓走了,多半年来,独守空房。守着他吧,没有音讯,也不知是死是活;不守着吧,到底有这么个丈夫呀。这一路上,我也吃够了苦头,人生在世,谁不贪图安逸享乐呢,你从小就在我家,我也知道你的为人,但不知你刚才说的话,是真呀,还是假?”
王二忙发誓说:“小姐,我若有半点儿假意,让我马上掉下这万夫悬崖,粉身碎骨。”
孟姜女说:“好吧,不过咱们总也得有个媒证才好哇?”
王二说:“小姐,你这就有意为难我了,咱出门在外,离家千里,叫我哪去找媒证呀?”
孟姜女故意想了想,说:“倒也是,王二,这样吧,你把崖头上那丛野花掐一朵来,咱俩就以花为媒吧。”
那丛花,粉白色,他们叫不上是什么名字,开在崖头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距离他们只有两步多远。王二心中甚是欢喜,说:“我去把它掐来。”他起身走向花丛,孟姜女也跟了来,向他指点着:“要那尖上的,那朵最大的。”王二一掂脚,孟姜女乘他还未立稳的一刹那,猛使劲儿推了他一掌,王二没有提防,一下子掉下了万夫悬崖,真的粉身碎骨了。孟姜女惩处了坏人,心里咚咚跳个不住,老半天才镇静下来。
孟姜女背起寒衣,继续赶路。她不顾路途劳累,不顾饥渴,日夜兼程,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走到了修长城的地方。此时正是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北风如刀,孟姜女越是感到冷,就越惦记丈夫,恨不得立时见到他,把棉衣披在他身上。修长城的人很多,抬石条的,背砖的,和灰的,砌墙的,一个个瘦骨嶙峋,有的人背着砖往山上走,走着走着,心里面一阵酸楚,这里的民工连冻带饿,每天得死多少人啊!她不禁又想起自己的丈夫,他在哪里呢?怎么来来往往的人没有他呢?她沿着长城走着,见人就问。人们见她背着寒衣,问她:“你是打哪儿来的呀?范喜良是你什么人?”孟姜女告诉了他们。有人安慰她说:“别着急,慢慢找,冲你这片诚心,准能找到。”孟姜女谢过大家,便又急忙朝前边修长城的工地走去。因为心急,衣服被荆棘挂破了也不管,手被葛针扎流血了也不顾,她来到前面工地,迎面正好碰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正要下山去背砖,孟姜女向他施了一个礼问道:“大哥,你们这里可有个叫范喜良的人吗。”
“有啊,你是他什么人呀?”
“我是他的妻子。”
“啊?你是孟姜女呀!范喜良前几天在这里还对我提起过你。他说,他天天黑夜做梦都梦见你。这么远的路你是走着来的吗?唉!可真不易呀!快去找他吧。”
“啊!他在哪儿?”
“工头把他调到前边工地上干活去了,离这儿不远,过了这个山头,再过一个山头就到了。”
罢!罢!罢!可算打听到了实信儿,眼看就要和丈夫相逢会面了。孟姜女心里一高兴,顿时有了精神。谢过那位大哥,就急忙朝前边工地走去。坡陡路滑,孟姜女全然不顾,她一心想的是早点看见丈夫。她要好好地看看他,瘦了没有,问问他整天抬石条,背砖头,身上伤着哪儿没有?还要好好问问他,在这里吃得饱不?晚上睡觉冷不冷?监工头厉害不厉害?挨过工头的打没有?她要告诉他,自从他被抓走后,家里父母每天都在想他,盼望着他回去。她还要告诉他:家里过节的时候,饭桌上总要多给他摆上一双筷子,一家人多么希望早点团圆啊!……孟姜女一边想着,一边走,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山头,又过一个山头,啊!到了,看见前面工地人了,听见工地人说话了。她的丈夫范喜良就在这工地上,现在在干什么呢?是抬石条,还是背城砖?还不定累成什么样子呢!秦始皇啊秦始皇,你焚书坑儒又修边,害得多少夫妻不能见面,母子不能团圆,这“边”何日才能修成呢?人民何日才能解除这劳役之苦?
离工地越来越近了,能看清人的模样了。顷刻之间就要看到她的丈夫范喜良了,那该是多么幸福的情景啊!孟姜女心里非常激动,她睁大着眼睛,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想从中认出她的丈夫范喜良。上来的一伙人,没有他;上去的一伙人,还没有他;看看抹灰砌墙的人里,也没有他。他在哪里呢?孟姜女站在山梁上正东张西望,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扛着一捆铁钎,从西边走了过来,孟姜女上前施礼问道:
“老大伯,这里可有个叫范喜良的人吗?我是他的妻子,给他送棉衣来了。”
老大伯说:“有这么个人。”
“啊,他在哪儿?”孟姜女激动的心嘭嘭跳着。她走过千山万水,受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这里,眼看就要和丈夫见面,心情怎能不万分激动呢!她紧盯着老大伯的脸,急待他说出丈夫在哪个方向。可是,老大伯说出的却是别外一句话:
唉!你晚来了一步,他,已经死了。”
“啊?”孟姜女如同听到晴天响了一个炸雷,一下子晕了过去。等她醒来的时候,身边围来了好多民工。大家听说她千里寻夫送寒衣,都很同情她;看着她哭得死去活来,民工们想到自己不知哪会儿累死在这长城上,家里还有妻儿老小等着,也不禁伤心地落下泪来。
孟姜女哭着问大家,她的丈夫埋在了什么地方?她说活着没有见面,死了要看上他一眼,也算是她没有白来这一趟。
那个老大伯又重重地“唉”了一声:“这里死了人,谁有空埋呀,都填进长城当馅儿了。”
孟姜女听说自己丈夫填了长城,大叫一声:“天哪!”然后象疯了一般,哭喊着向长城跑去。她用十指抓着用白灰勾反动抹得十分坚固的墙壁,好象要把丈夫从砖里抠出来,要把长城推倒似的。她的十指抓出了血,也没觉得疼。他哭一声:“夫啊!你在哪里!”便使劲儿地抓一阵,推一阵,又捶一阵;往前走几步,又哭一声:“夫啊!你在哪里啊!”又抓一阵,推根下的木榄棵上。直到现在,长城的南面,有的地方还有斑斑红点,据说这就是孟姜女十指的血染上的。木榄棵的心是红色的,据说这也是孟姜女十指的鲜血滴在上面的缘故。
孟姜女悲天恸地的哭声,似乎有千万人在应合。一刹时只觉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哭着哭着,就听“轰隆”,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刚刚筑好的长城,一下子倒塌了二三里。孟姜女从那白花花的尸骨里,终于找见了自己的丈夫……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惊人奇闻,很快就由地方官上报到朝廷。秦始皇要亲眼看看,这是个何等女子,竟能哭倒这万里长城。一日,孟姜女被押送京城,秦始皇把她传进宫去,不看则已,这一看,两只眼珠子就象被钉子钉住似的,转动不了啦!为啥?因为孟姜女长得太美了,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哪个和孟姜女比起来,都要逊色十分。
好半天,秦始皇的眼珠子才又恢复了活人气儿。
“孟姜女,你哭倒万里长城,本该杀头。可是,朕念你年轻,又有绝代华容,只要你答应我的要求,就免你死罪,李丞相,你看——?”
这李丞相,就是李斯,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累死在长城上,就是他的阴谋。秦始皇传孟姜女进宫,他本想做个人情,保释下来,给自己儿子完婚,没想到秦始皇竟看上了她。他知道,皇上哪是征求他的意见,分明是要他做媒哩。李斯对孟姜女说:“万岁免你死罪,还不赶快谢恩。”
孟姜女就象根本没听见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说:“不谢也罢。李丞相——”他向李斯耳语几句。李斯问孟姜女:“万岁对你提的要求,你可答应?”
孟姜女说:“万岁是一朝君主,我只是一个民女,君王说一句话,天下人谁敢不听,对我还提什么‘要求’!”
李斯当下就把秦始皇的意图提了出来。
孟姜女寻思一下,说:“与君王成婚,民女不敢不应,只是得先答应我三件大事。”
秦始皇很高兴:“哪三件?尽管说,只要你同意,别说三件,三十件,三百件也应你!”
孟姜女说:“头一件,要把我丈夫的尸体运回来厚葬,请和尚道士设坛诵经,为我丈夫超度亡魂。”
“第二件,你要传旨,让所有修长城的人都回家过年,和家里人团圆。”
停下修长城的工程,这可是一件大事。秦始皇有些犹豫,但一看孟姜女的美色,便也答应了:“行,这一件也依你。”
“第三件,你要陪我游三天大海,游玩以后,就和你成亲。”
一阵,捶一阵。鲜红的血,染在那长城墙壁上,滴到长城秦始皇说:“这个容易,行了。三件事都依你。”
秦始皇派人套上马车把范喜良的尸体运了回来,举行了葬礼,超度了亡魂。孟姜女又亲眼看着他发了修长城的民工回家过年的圣旨。就剩第三件事了,秦始皇叫人抬上两顶红彩轿,又预备了一条龙船,孟姜女下了彩轿,上了龙船。龙船向大海深处游去。大海,张开了怀抱,“哗”的一个大浪兜头打来,溅起几丈高的水花。孟姜女乘龙船剧烈颠簸之际,纵身跳进了大海……
孟姜女的故事 篇三
长城被哭倒一事,很快就传到秦始皇那里。秦始皇得知后,便亲自坐车来到长城脚下查看。见一女子抱着个尸体痛哭不止,便上前去看。秦始皇一看,这女子长得俊秀无比,真有沉鱼落雁之容,就动了邪念。想把孟姜女封为宫中娘娘。孟姜女不肯依从。可秦始皇逼着不放。最后说:“要不从,就是违抗圣命,违抗圣命就要来杀九族,你看着办吧!”孟姜女为了丈夫和全家只好假意应允了,说:“皇上将我封宫是民女的造化。不过丈夫尸骨还没有收敛就随你进宫,恐怕天下人耻笑我贪图富贵,没有人情,还恐怕有人说皇上为了一个宫妃失去礼仪,要我进宫得答应我三件事。”秦始皇一听:有门。忙说:“你说的在理,别说三件,十件八件件件应承。”孟姜女说:“头一件,埋葬范喜良时要满朝文武披麻戴孝。”秦始皇说:“中,第二件?”孟姜女说:“第二件把范喜良金鼎玉葬。”秦始皇说:“行。那第三件?”孟姜女说:“请皇上放我回家告知我家二老,也好有个交待。”秦始皇说:“中,件件照办。”随后,按照孟姜女说的下了圣旨。前两件办完后,秦始皇就派了两名御林军套一车辇把孟姜女送到家中,以后再接回来。
“少心”、“没肺”两个御林军赶着车子拉着孟姜女上路了。这一天,走到大山之中,那山道是又窄又弯,车子行到一山崖拐弯处,“少心”在后边喝水没跟上来,只有“没肺”一人坐在车子前边。孟姜女一看前后无人,手掀车帘,乘“没肺”不防备使劲一推,就把“没肺”推到山涧里去了。只听“哎呀”一声,肉跟石头就见面了,三碰五碰到了沟底人也就断气了。等到“少心”赶上来看,“没肺”掉到沟里死了,便哈哈大笑:“死得好,死得好,这回没人碍我的事啦。”又往前走了一段,“少心”这家伙顿生歹意,要糟塌孟姜女。孟姜女想:我要和他打,一个弱女子是打不过他,我要自杀,让他活着回去怪便宜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好”,说着就走下车来。孟姜女看到路边的沟有一丈多深,走到沟边手一松,就把手巾掉到沟里啦。忙喊“哎呀!我的手巾掉啦!”“少心”忙问:“掉哪啦?”“那不,掉到沟里啦。”“咱不要啦,等到城里我给你买一块。”“不!不!买的没有我的好。”“那咋办?”“你给我拾上来。”“一个小手巾不值得费恁大劲。”“你要不拾,我就不答应你!”“好,好,我去拾。”说罢,就跳下沟去拾手巾。孟姜女一看,时机已到,搬起石头就往下砸,一砸、两砸、三砸,“少心”头上开花去找“没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