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该页是高考家长网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红楼梦》读后感精彩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 篇一
不是第一次拜读《红楼梦》了,再次拿起书卷,又想起了很多那个大家庭的风风雨雨。不过这次感触颇多的不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纠缠爱情故事,而是在那个大家庭中每个小人物的生死命运。
在那样的环境中小人物是不存在尊严和价值的,小人物的价值只存在于别人的需要和奴役。但于沧海之中,尽管每个人都很渺小,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到的个性,每个人又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在这种强烈压抑个性
的环境中,一个人的个性表现似乎尤为复杂和重要。说到这里,我要澄清一个事实,我这里说的小人物不只是那些奴仆,而是每一个个体。在大家庭中,压抑个性,不是奴仆的特权,而是每个人的必须。让我惊讶的是,尽管
如此,每个人还是都活得那么鲜明,死的那么彻骨!压抑个性,是为了生存,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去杀人放火,为了生存去伤天害理。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被环境逼迫至此,纯洁干净,灵魂没有杂质的林黛玉和贾
宝玉的爱情才受到众人的关注。这种爱是注定要有不完满的结局的,林黛玉若不死,无法保存那一份纯真到永恒,贾宝玉若不出家,更没办法展现出当时那个社会环境给予一个人的深刻影响。但尽管如此,这些小人物的一生仍给了我们永生难忘的记忆。
忘不掉的是晴儿死之前那不奈,不甘和不服的眼神。
忘不掉的是凤姐死后衙役卷着她的尸体在山间穿过时回忆她的一生,那股苍凉,惋惜,却又心痛的感觉。
忘不掉的是黛玉弥留时烧掉手帕时那痛彻心扉的疼痛。
忘不掉宝玉出家前那回眸一望,眼神里透露着绝望,淡定和死灰般的平静。
红楼里的人,互相爱着,却又互相伤害着。
红楼一梦今生了,缘起缘落前生魂。
哪知此生多悲苦,痛彻心扉至死灰。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篇二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红楼梦》她的作者是曹雪芹先生,她还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
当我打开这本书之后看到了让我惊讶的东西:一张人物关系图;四个主要人我就介绍,红楼梦是围绕着这四位主人公展开的果然,四大家族贾王史薛展开的。《红楼梦》是介绍林黛玉进了贾府后,贾府从京城大户直到沦落发生的故事。
文中的'每一个人都告诉我一个道理:林黛玉告诉我做人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王熙凤告诉我:做人不可以太狡诈,要不然别人都不敢与你交友;贾宝玉告诉我:做人要珍惜每一分不易之财;薛宝钗告诉我:做人要谦虚,不能骄纵。
刚开始我以为是个美好的结局,但是慢慢读下来,从黛玉被病折磨至死开始注定了一个悲哀的结局。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也给了我许多感触。让我感到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比在《红楼梦》时要幸福得多,但我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红楼梦读后感 篇三
臧克家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诚不我欺矣。当我随着纷至沓来的村民走进崭新的农家书屋,看着爱不释手的摩挲着书架上的每一本图书,寻找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精神食粮的乡亲们,在这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的氛围里,忍不住激动起来,我又重逢了我的良师益友———《红楼梦》。
妇孺皆知的她,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年少的我首先接触的名著就是她,此后,她就常伴在我的身边,塑造了我的人格,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方法,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平凡、充实、快乐、自然。陪我度过人生最失意的几年,又见证我一步步从低谷走出,以致于成为我本科毕业论文的首选。
也许有人会烦于《红楼梦》只不过是些家长里短的日常琐事。为报答三生石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下世为人的绛珠仙子决定把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这一感人至深的引子,使得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美的哀婉和感伤。华丽唯美的描情绘景、工整严谨的诗词行文,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规范……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曹翁都将古典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诞生伊始,她就以强大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的心,而宝玉无疑是曹翁寄托最深,塑造最成功的艺术典型。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他,“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是女娲补天的“通灵宝玉”,是日趋衰亡的贾府希望之所在,但却走上了与封建家长期望截然相反的叛逆之路。
无论棍棒相加,还是温情规劝,都不能使他回头。是他,在礼教几千年囚禁和虐杀女性的牢狱中,第一次发出“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儿便觉浊臭逼人”的呐喊,又是何等振聋发聩。
关于他的结局,很多人都说是当了和尚。其实不然,原因有四:其一曹翁多次点出了他的结局,第一回写到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初见通灵宝玉,更有诗为证“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百二十回,士隐更明确对雨村说出了宝玉的下落“前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带下凡,如今尘缘已满,仍是此二人携归本处,这便是宝玉的下落”。
这归本处,就是他真正的结局。他又说“仙草归真,焉有通灵不复原之理?”绛珠仙子已归太虚幻境,通灵宝玉自当复原为顽石。同一回又说“空空道人见那补天未用之石仍在那里”,这都说明他最后又回到青埂峰复原为无用的顽石,出家当和尚只是高鹗安排的结局,不是曹翁原意。
其二,高鹗在结尾也多处含蓄的点出了宝玉的结局。他没有经历曹翁“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艰难窘迫,自然达不到曹翁的思想高度,但他又无法违背残酷的社会现实。思想上的矛盾反映在书中,就造就了宝玉结局的矛盾。一方面“兰桂齐芳“,让宝玉被封“文庙真人”,成为宝玉自己痛恨的“禄蠹”;他又无法左右宝玉按自己的性格发展,他含蓄的指出了宝玉的真正结局,百二十回士隐对雨村说的“宝玉下落”和空空道人青埂峰下再遇宝玉的描写都说明了这点,而且通过宝玉最后装束的描写我们也可看出他的结局,“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我们不能见了光头就骂秃驴,如是和尚,他应身着袈裟才对,而不应是这样不伦不类的装束,他的结局应该是归彼大荒才符合实际。
其三,众所周知,宗教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出家为僧与他留在贾府振兴家业有何区别?都是“禄蠹”。更何况这与他性格是相悖的,他历来对和尚道士深恶痛绝,冷嘲热讽,甚至嫌和尚们脏,恐气味熏了尤三姐,又岂会自己当和尚?虽然他称和尚为师,多次求和尚带了他去,也只是求带他回太虚幻境,而不是进庙出家。
其四,宝玉结局无非两种,即“真宝玉”还是“假宝玉”,曹翁塑造了一个面貌、身材、思想、举止甚至脾气言语都一样的甄宝玉,他最终“浪子回头”未辜负“天恩祖德”,成为日趋没落的统治阶级补天的“真宝玉”,宝玉口中的“禄蠹”,以致于“有了他,我竟要连我这个相貌都不要了”,从心仪已久到深恶痛绝,他对甄宝玉失望透顶。
曹翁为什么要塑造两个完全一样但结局不同的宝玉呢?很显然,是为了真假对照。这个统治阶级寄予厚望的补天宝玉,始终是块“假宝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无材补天”的真顽石。因而,作为“真宝玉”对立面的“假宝玉”,结局也必然是迥异的,他不可能出家当和尚,因为和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块可以补天的“真宝玉”。
但是,他是真正的“山川日月之精秀”。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曹翁用美丽女性的泪水酿出了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剔除时代的局限,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细品起,仍是熠熠生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样,读着《红楼梦》一路走来,只觉顿悟颇深: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篇四
近来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读完以后,让我对它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在书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一大特色是正邪交赋,善恶相兼。正中我们常说的人无完人一样。它一般来说不表现纯粹的“善”人与纯粹的“恶”人。它的“正面人物”并非一切皆“善”,它的“反而”人物关非一切皆“恶”。
书中的主人翁贾宝玉与林黛玉,无疑是寄寓了作者的初步民主主义理想的人物,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肯定人物,但是,作者又表现了他们性格中非理想的、非下面的方面,非肯定的方面。客观地、全面的写出了人物性格的正反侧面的多样化。
作者笔下的贾宝玉,他摈弃功名利禄,既不“留意于孔孟之间”,也不“委身于经济之道”,不但不“留意”不“委身”于此,而且对此予以激烈的抨击,每遇人劝他读孔孟之书,“谈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他就“只笔批驳诮谤”,说热衷于“读书上进”的都是“入了国贼禄死之流”。他背叛他的阶级,他的父祖为他选定的人生道路,宁受死打也不回头,然而他只希望“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琪,作来吟诗……”。
林黛玉也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她孤立无依傍的少女,向敌对的社会环境挑战追求和捍卫自己的爱情,表现得那样勇敢刚强,可又那样胆怯脆弱。
在书中,我感受到了人性格的复杂化,多样化,它真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红楼梦》读后感 篇五
在闲暇的午后,坐在书房中,一杯香茗,一本《红楼》,可谓,悠哉。能在百年之后,品读这一经典,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又可谓,幸哉。
——题记
《红楼梦》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妈妈的影响下,我至今已读了三遍。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尤其是书中对于人物的描写,那可以称得上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无不令人叫绝。例如宝玉的风流潇洒,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雍容大气,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中的一位老人家,却让我在前后三次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有了三种不同的感觉。她便是——刘姥姥。
初读时,第一次看到这个角色,是在荣国府外,一位“村气”十足的老妪,牵着孙子,不停朝着府内张望。接下来,刘姥姥的形象似乎固定在了丑角这一类型中,插着满头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见到华贵的餐具和丰富的菜肴惊叹不已,甚至还说出了“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得举桌的夫人小姐们掩腹大笑?当时我想刘姥姥就是作者在这稍显沉闷的情节中安插的一个使读者发笑的闪光点,仅此而已。对此,我并不深究,只一笑而过。
再读《红楼梦》,书中的人物已不再陌生,再加上情节的辅助,对于许多人物的看法,我也改观了许多。而那位作为“笑星”的刘姥姥,我也不再认为她是一位单纯的丑角。作为一位“久经事故的老寡妇”,她初次见到贾母时会立刻想出一个奇特的称呼“请老寿星安”,这是多么的巧妙而恰当!此后,和贾母的许多对话又多么得体。当在筵席上鸳鸯和凤姐设计取笑她时,她将计就计,博得了众人的欢笑,此时的她心里是雪亮的,只不过装傻罢了。她还会投贾母和宝玉所好,讲一些稀奇的事儿,那样的“信口开河”让我刮目相看。另外在二进荣国府时,王熙凤要刘姥姥为自己的女儿取个名字,说要靠靠老人家的福。这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将来“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故事由此开始。在这个时候,刘姥姥这样一个老妪却比贾雨村这样的饱学之士更讲义气,更能担当。因此,我认为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作用除了好笑,还注入了一份难得的小智慧,大义气,大担当和同情心。
第三次读《红楼梦》,我在不经意间和作者已有了细微的心灵交流,合上书本,细想,在整本书中,和刘姥姥年龄相仿的贾母,生活在大观园中儿孙满堂,安享天伦,而刘姥姥呢?只有和板儿相依为命。那些照辈分来看本应称刘姥姥为“奶奶”的红楼小姐们却讽刺她为“母蝗虫”,对她进行百般讥嘲。刘姥姥在《红楼梦》的主题中看似不重要,就是不写这个人物对于整部故事的发展似乎也并不产生什么影响。实则熟悉曹雪芹的读者,大概都知道作者的一生何其坎坷,他出生贵胄,享惯荣华,后来家道中落又受尽贫苦无援之苦,故深知朱门深锁的生活空虚,也深知一切卑微无依小人物的哀愁,为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深入的感受,于是他塑造了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希望借她的眼睛一探富贵豪门之奢侈浪费,不自知惭愧,反以穷人开心。
但反过来,试看贾府那些高贵的太太小姐们以及那些有权有势的管家奶奶们,有谁能像刘姥姥这样心地淳厚,遇事待人都能满怀一颗感恩的心?那一些生前享尽富贵荣华之辈,到头来,还不落得像贾元春才选凤藻然暴毙而终、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样的下场。而刘姥姥呢?一对孙儿得以安享晚年,可叹命运弄人啊!《红楼梦》的作者用这样一个乡村老妇人和那么多的城市贵妇人来作对比,此时,刘姥姥就成了一面镜子——一面折射出大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腐朽欲垮的丑态的镜子。仔细想想,在这表面看似繁华的背后早已是大厦将倾,形同枯槁,而刘姥姥的行为似乎揭示了这一大家族破败的命运!“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读了三遍《红楼梦》,认识了三遍刘姥姥。“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感谢这位老人,通过对她的一次次改观,我渐渐拨开了这红楼之中的一场“富贵烟云”,更体会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