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罗伯特·怀斯导演。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下面是高考家长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9篇音乐之声观后感,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音乐之声》 篇一
初春周末的一个黄昏,我和朋友去西郊爬山。彼时春风拂面,柳吐新芽,空气里有隐约的薄荷的香。突然间,一种太过熟悉的若有若无的歌声在我们的身后响起,随后逐渐清晰。我们几乎同时脱口而出:“雪绒花……”歌声是从一个女孩带着的随声听里播放出来的,霎那间,似乎满目青葱,落英缤纷,漫山遍野回响的都是雪绒花优美而婉转的旋律。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写而成为音乐剧,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该影片讲述的是二战前夕的奥地利修女玛丽亚与上校和他的七个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本片公映于1965年,荣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5项大奖。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片中美妙的音乐至今仍广为传唱。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人类电影史上,《音乐之声》仍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它夺目的光彩。
一、角色所诠释的人性之美
年轻美丽的玛丽亚是萨尔斯堡修道院的见习修女,众修女说她像天气捉摸不定,像羽毛飘忽来去;是天使是魔鬼,是精灵是小丑。与其说玛丽亚身上散发着一种“魔力”,倒不如说是玛丽亚身上释放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温柔和母爱。她热爱自由,喜爱音乐,教孩子们唱歌,带给他们爱与快乐。这种特质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也成就了她自己。
首先玛丽亚理解、尊重孩子,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小心呵护他们受伤的心灵和无邪的童真。多年的军人生活以及丧妻的悲伤,使上校不苟言笑,冷漠的外表深藏一颗敏感脆弱的心,孩子们对他噤若寒蝉。为博取父亲的关爱,他们像捉弄其他十一个家庭教师一样,企图给初来乍到的玛丽亚一个“下马威”,制造一个个小障碍:教给她稚嫩的谎言;在她的衣袋里放蛤蟆,吃饭的座椅上丢松果,被褥里藏鞋子……凡此种种,玛丽亚用智慧与善良不露痕迹地一一化解,使孩子们开始接纳并消除对她的敌意与戒备。
玛丽亚还是个深谙教育艺术的人。大雨滂沱电闪雷鸣的夜晚,小格丽塔害怕雷声,悄悄来找玛丽亚,玛丽亚一把把她搂进怀里。当其他孩子陆续躲到玛丽亚房间,他们得到允许躺到玛利亚的床上,这种久违的亲情让孩子们忘乎所以。他们和玛丽亚一起学习忘却恐惧的办法,玩着、跳着、笑着、闹着,此时的玛丽亚不仅是孩子们的妈妈、老师,更像是他们的玩伴和朋友,正是这种天性的释放,母性的袒露,使孩子们和玛丽亚逐步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
玛丽亚的聪明之处在于在寓教于乐中张扬孩子们的个性。上校去维也纳渡假,玛丽亚用窗帘给孩子们做风格各异的游戏服,带领他们乘马车逛萨尔斯堡的大街小巷,骑车爬树,踢球划船,在开满野花的山坡奔跑嬉戏学唱歌曲……这些温暖和关怀,这些在孩子们生命里留下烙印的细节,一点一滴慢慢融进孩子们的生活,久违的笑容重新回到了孩子们的脸上。
自然真挚的情感蕴含在影片中每个人物的身上。男爵夫人美丽高贵,对上校亦是一往深情。可是当她意识到阻止不了玛丽亚和上校的感情时,她留下祝福,悄然回到维也纳。至于上校呢,他只知道服从于自己的内心,什么舞会沙龙、金钱地位,这些都不再重要,心里喜欢就足够了。我至今记得一个动人的场景:当麦斯叔叔念出演员名字时,小格丽塔天真地问为什么她的名字总在最后一个时,麦斯叔叔故作惊讶:因为你是最重要的一个……
至于影片中扮演玛丽亚的朱莉·安德鲁斯,正值演艺巅峰,不仅容貌俏丽、身材高挑,又天生一副金嗓子,而且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天生丽质和良好的素养都使她扮演的角色和她自己的身份时常融为一体,自然本色、炉火纯青的演艺使玛利亚的角色恰到好处地得到演绎。
二、贯穿全剧的音乐之美
多年前,我们只有十五六岁的年龄吧,从乡下考进城里,有些不知所措地端坐在课桌上,刚刚大学毕业的汪老师个子不高,三七分头一丝不苟的分开,他拿着精致的指挥棒,有力地舞动双臂,教我们唱《雪绒花》,唱到动情处,眼睛眯缝着,头一点点向上昂过去,似乎在天花板上寻找什么……除此之外,他还教我们唱《哆来咪》,欣赏《孤独的牧羊人》等等。懵懂的我们很讶异:原来世上有一种叫音乐的东西,她可以这么美丽动听……我们毕业后若干年,得知他因病英年早逝,让我们这些学生唏嘘不已。
毋容置疑,《音乐之声》公映几十年来之所以经久不衰,影片中美妙无比的经典插曲功不可没,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上述三首歌曲。
《哆来咪》是孩子们欢迎男爵夫人和上校从维也纳回来而跟随玛丽亚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学唱的歌曲,也是玛丽亚对孩子们进行音乐启蒙的开始。整首歌曲调欢快优美,充满童趣的歌词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哆’是一只小母鹿/‘来’是金色阳光/‘咪’是称呼我自己/‘发’是道路远又长……”玛利亚弹着吉他,她的身后是高远的雪山,足下是宽阔的草原,再加上孩子们如小鹿般雀跃奔跑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久违的童年的快乐。
《孤独的牧羊人》是玛丽亚和孩子们为男爵夫人表演的木偶剧,表现的是一个牧羊人的爱情故事。整首歌曲调诙谐幽默、婉转跳跃,大量运用喜剧趣味的衬词,加上孩子们纯真可爱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牧羊人、小姑娘、王子和伴奏的乐手们等小木偶夸张的造型、滑稽的动作与表情,使影片洋溢着轻松和欢乐。
歌曲《雪绒花》在影片中共出现两次,如一根轴线深化影片内涵。第一次是上校在玛丽亚和孩子们的要求下,自弹自唱了这首自己最喜爱的奥地利民歌;第二次是在纳粹占领奥地利前夕的萨尔斯堡音乐节上,上校、玛丽亚和孩子们共同演绎了这首歌。“雪绒花,雪绒花/请为我故乡,永远吐露芬芳/雪绒花,雪绒花/愿我的祖国春常在……”优美婉转的旋律,众人的合奏,上校饱含深情的泪水,使这部原本洋溢着轻松喜悦、欢快明亮的影片刹那间变得严肃、深刻,宁愿流浪也绝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面对荷枪实弹的纳粹士兵们,人们油然而生对上校的崇敬之情。
这部历久弥新的电影,永远抓住小朋友的心。萨尔茨堡是音乐神童莫扎特和指挥家卡拉扬的诞生地,艺术氛围浓郁,尤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妙曼歌曲,让人充分体验到艺术和自然的和谐之美。除了上述几首歌,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即将十七岁》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可谓是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三、影片所呈现的诗意之美
影片一开始就将奥地利美仑美奂的风景次第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壮丽巍峨的阿尔比斯山脉,群山高耸、白雪皑皑;充满梦幻般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花团锦簇;宁静的湖泊,起伏的丘陵草原,高耸的教堂,有如幻化之仙境般的植物似乎把人带回到《绿野仙踪》的童话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在尘世中忙乱的心以巨大的安宁。
萨尔斯堡街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同样让人目不暇接: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古老的街道,奔驰的马车,洒满音符的绿草地;男爵夫人初次来到萨尔斯堡,对少校家乡美景由衷的夸赞……
作为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优美的故事打动人心,角色的演绎深入人心,而那些美妙的歌词同样闪耀出诗意的光辉。《信心》中,玛丽亚唱道:在阳光中我充满信心/在细雨中我充满信心/力量不会总在人多的地方/力量不总在财富的一端/力量在夜晚平静的睡眠中……暴风雨夜晚,玛丽亚教孩子们唱《我喜爱的东西》:野鹅翩翩飞,翅膀载着月亮/玫瑰花瓣的雨露,小猫的胡须/亮闪闪的铜壶,手套毛茸茸/白衣少女腰系蓝绸带……这些或婉转抒情或蕴含哲理的歌词如散落的珠玑俯首皆是,让人回味无穷,自始至终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实这就是一部关于美的电影:美的故事,美的歌声,美的风景,美的人物,时隔经年,那种美好的情怀一如少年时的初次相遇。这个春天的夜晚,樱花如雨洒落窗前。当上校一家在音乐的掩护下翻越阿尔比斯山,我的心中充满惆怅,但更多的是祈祷和祝福。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二
关键词:声无哀乐;诡辩;逻辑论;移风易俗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5-66-3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其生活年代汉儒正统思想濒临崩溃,清谈玄学抬头。虽怀瑾握瑜,坚守个人的政治理想,但因时乖势微,最终为司马氏所害。嵇康之才,古今不虞。他通晓音律,工于丹青,诗书赋论无一不精,为后世留下了诸如《广陵散》《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酒赋》等宝贵文化财富。其中《声无哀乐论》是其玄学思想的代表著论。
一、《声无哀乐论》的论辩
《声无哀乐论》,全篇通过“秦客”与“主人”(即嵇康)针对“声”有无哀乐、“心”“情”“声”三者关系、声音能否移风易俗即声音的社会功能性等问题的问答交流,对音乐的本质做出了细致而深刻的探讨,阐述了主客双方仁者见仁、对立而互通的观点。《声无哀乐论》记录了主客双方共八个回合的问答,全章璧坐玑驰微言大义,以下断几章主要回合取义。
一回合。秦客对主人提出“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的论题,认为“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秦客认为音乐本身并没有客观实在性,它可以依附政治家国而存在,是由他物决定情感归属的。嵇康如是作答:“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音乐的声音响起,就好像气味存在于天地间,它好听或是不好听,虽然遭遇混浊纷乱的外部形势,也仍然像原来那样不会变化。这里嵇康明确指出,世间万物都有其根本属性,并且不为外物所易,音乐亦如此。
二回合。秦客又问:“八方异俗,歌哭万殊,然其哀乐之情不得不见也。夫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虽托之于他音,寄之于余声,善听察者要自觉之”,“哀乐之作,亦有由而然,此为声使我哀,音使我乐也。苟哀乐由声,更为有实,何得名实俱去耶?”八方的风俗不同,歌哭音乐各异,但是这其中悲哀和快乐的情感却一定会显现出来。那内心情感自然进发,声音出自于人的内心,所以内心情感虽然寄托在表现在外的音乐余韵中,善于听取体察它的人必然在内心觉察它。悲伤或者快乐的音乐,它们的产生也各自有各自的缘由,这就是说是具体的某种声音使我悲伤或使我快乐。假如人的内心悲伤和快乐的情感确实是由某种声音引起的,这就证明音乐本身确实是有实质意义的,怎么能说名称和实质都不存在呢?并且秦客列举了钟子期和俞伯牙以琴音相知、孔子之徒颜渊闻泣知悲的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对主人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质疑。
主人抓住了秦客论证中的“存在”这一概念对其进行了反驳。“此为心哀者虽谈笑鼓舞,情欢者虽拊膺咨嗟,犹不能御外形以自匿,诳察者于疑似也,以为就令声音之无常,犹谓当有哀乐耳。”即使心有苦衷但仍能表面谈笑风生,情绪欢快的人也能做出槌胸叹息的样子,能瞒过善于观察者的怀疑。结论,声音和人的内心并不一定能达成一致统一。在此,作者进一步阐述声音没有哀乐之分,音乐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类的全部感情。“五色有好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美丑好坏都是事物本身固有属性,不以人心情变化为转移。本段中,主人不仅仅拘泥于对论题本身的探讨,更借对声无哀乐的深入阐述,隐晦表达了对儒家世俗性和对音乐的虚妄的批判――神话事物,迷惑黎庶,掩盖音乐的原理。对统治者妄图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揭露。
三、四回合。主客双方就各自立场列举了若干例子进行深入辩论,就情感的起伏与声音的哀乐之间的关系互为诘难。
五回合。双方辩谈白热。秦客铮然发问:“听筝笛琵琶,则形躁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听静而心闲。同一器之中,曲用每殊,则情随之变。”“心为声变,若此其众。”心绪平和的人听到筝笛琵琶的声音,就浮躁激动;听到琴瑟的声音,就安静悠闲。同样的乐器,曲调不同,听众的感情就随之变化。心情随着乐声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烦躁或安静都是由音乐触发的,那么这正是音乐本身具有哀乐性的绝佳证明。音乐无所不包,为什么只将感情的复杂变化归结于人情?――躁静既由声起,则哀乐当由声发。秦客的论述貌似坚不可摧。
让我们看看主人是如何驳辩的。“躁静者,声之功也;哀乐者,情之主也。不可见声有躁静之应,因谓哀乐者皆由声音也。”这里,主人区别了躁静和哀乐这两个概念,更提出了声与情的辩证关系。针对秦客的“求同”,主人以“存异”驳之――躁静主要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哀乐则完全是一种心理活动;躁静是被动的反应,哀乐则是一种能动的行为;躁静是不可控制的,哀乐则是可控的。简言之,即声音能够直接影响的只有躁静,而非哀乐。至此,主人已然对秦客抛出的题结进行了擘肌分理式的拆解。
接着,主人将辩题延伸至了声与情的关系层级:“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然则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焉得染太和于欢戚,缀虚名于哀乐哉?”由此说来,声音以平静融合作为自己的本体,却能感发不同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以所依靠的外物为主,受到感慨便发泄出来。这样,音乐与内心感情实在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和轨迹,是不相交织的,那么把音乐的太和境界和哀乐之情纠结在一起、给哀乐之情强加虚名的行径实在不能苟同了。主人提出,声音的本体是平和无曲折的,即并不富于实质性变化,而哀乐等人之情感则是自发而不受控的,所以“声”与“情”应是两条岔道,互不相干。并且,纯粹和谐的音乐不能掺杂欢乐悲戚的情绪,也不能附带任何悲哀与快乐。
六回合。秦客提出“音声自当有一定之哀乐,但声化迟缓不可仓卒,不能对易”,虽移情于乐是有可能存在的,但乐曲包含的情感对听众形成影响需要一定时间,这也是声有哀乐的可能性存在的重要理由。主人避之锋芒,主要就哀乐自由进行了一番圆说。
七回合。二人以齐楚之歌触人泣涕为案,就哀乐的同致与否、笑喙的根本缘由进行了论辩。至此回合,二人对于“声有无哀乐”的探讨基本告终,求同存异无疑是交辩的最好方式和最和谐结局。
最终回合。秦客转移话锋:“仲尼有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如所论,凡百哀乐,皆不在声,即移风易俗,果以何物邪?”“敢问郑雅之体,隆弊所极;风俗称易,奚由而济?”一一孔子说过:改变风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请问郑声、雅乐盛衰的极点在何处?风俗的改变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够取得?此番,秦客不再拘泥于声音与人类情感的讨论范围,将论题强力推进,深入到音乐的教化性层面,对主人的政治主张叩门敲砖。
首先,主人回答:“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八字箴言并不是字面上所表达的音乐可以感动黎庶、具有教化功能这么浅显。音乐作为本体是以人的精神为主的,人有善恶、有百感、有千行,人类欲念需要疏导和宣泄才能抑恶扬善,成就治世,而音乐就是这根导管。音乐疏通了人类畸形的情感,而后太平和乐。这里,主人将音乐与风俗的关系进行了辩证阐述一一音乐与大道兴盛,互为因果,对立统一。另外,“无声之乐,民之父母也。至八音会谐,人之所悦,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不在此也。”这句是说,没有声响的音乐才是百姓的父母,音调杂糅,人们爱听的那种市井曲调,也总能被称为音乐,然而风俗的改变,却不是依靠这种音乐。主人认为,音乐是有具象和抽象之分的,无声的音乐是至高无上的,是起到移风易俗作用的魔手,而具体可听的音乐却与之无关。至于如何“移风易俗”,主人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礼乐相须,闻乐识礼,乐表礼实,供以参见。最后,主人指出,“淫之与正同乎心,雅、郑之体,亦足以观矣”,郑声和雅声一样本是没有内容的,只是被淫邪之人曲解,才被认为是淫邪之音。点睛捍卫了“声无哀乐”的终极论点。
二、《声无哀乐论》所发散的哲学及美学思考
《论语》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传统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反射人的内心情感,并能够被人类情感所作用,在传递的过程中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性格,与“礼”一起构建起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然而嵇康却对此提出了历史性质疑,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实体,人的感情是主观存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即“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他反对当权者给纯粹而高尚的音乐背负教化的荆条,他的珠玑之言无疑是奴制社会中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一声惊雷。主客第八回合中,当说到音乐与移风易俗的因果关系时,嵇康描绘了一幅太平安康的盛世图卷,当中寄予了嵇康所推崇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更袖藏了针对司马氏昏暗统治的振聋发聩的贬斥。
文中“东野主人”无疑是嵇康的化身,东野主人的思考便是嵇康的思考。归结起来,嵇康的观点有如下几点:
音乐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是主观的。有情感的是作曲者,不是音乐。声无哀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欣赏者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哀乐之感,是因为自身所持有的情绪所致。是人移情音乐,而非音乐作用于人。声无哀乐。
道家言,大音希声。无声的音乐至高,至高的音乐无感。声无哀乐。
首先,嵇康说,音乐是客观的,因为它的客观独立性,所以它不依附于任何而存在,更不依附于人类情感而存在。“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夫五色有好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声音分“善”与“不善”,即悦耳与聒噪是声音自身的属性(乐音和噪音区别之在于振频不同),你有感无感,音乐就在那里,不喜不悲。
其次“声音之体,尽于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音乐的缓急,引起的只是人类静躁的变化,而非情感的起落。哀乐事先存在于人心中,由音乐诱发而已。演奏相同的音乐,而人心中寄存的情感不同,悲喜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鸟鸣,有人闻之落泪,如见杜鹃啼血,而有人则听出了春的绿意甚至禅的玄妙。
既然音乐不携带情绪,那么人的情绪何来?嵇康说:“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他指出,人的哀乐是由于受到客观事物的转移产生,是社会对人意志的反射。由此他提出,音乐不是移风易俗的因由,而是它的结果。不是音乐使社会和谐,而是社会和谐才能出产纶音。“至八音会谐,人之所说,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本不在此也”。所以音乐具有教化作用、能够移风易俗整顿民风的那一套,扯淡。拆理到这里,嵇康终于不再唯唯诺诺兜兜转转,他向腐朽的当权统治啐出了一口浓痰――道家无为而万象祥和,一切以教化为手段,以奴囿为目的的政治都是罪恶、是黑暗。“古之王者,承天理物,必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君静于上,臣顺于下,玄化潜通,天人交泰。”“万国同风,芳荣济茂,馥如秋兰,不期而信,不谋而诚,穆然相爱,犹舒锦彩,而粲炳可观也。大道之隆,莫盛于兹,太平之业,莫显于此。”他悬河泻水地描绘了一幅盛景,在那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那里,政通人和物阜民丰。那便是他的理想国,他的一帘幽梦。
嵇康思辨高度及作品发微白圭尚有玷。嵇康的观点固然不是无懈可击的,在其缜密的逻辑论述和精妙的旁征博引中不免也存在有辞不意逮、隔靴搔痒、顾左右而言他,甚至白马非马的诡辩。例如第三答中的“音声有自然之和”、第四答中“心之于声,明为二物”、第五答中“声音以平和为体”及第八答中的“乐之为体,以心为主”,概念纷乱,有夫子自道之嫌。但大醇小疵,嵇康对声音本质的真知灼见、对传统和权威的奋袂执锐,对声学及美学的自出机杼以及其对时代与社会的忧思忖度,都使得《声无哀乐论》的不朽不容置喙。
面对这个命题,就个人而言,“声有无哀乐”是无法单纯被肯定或否定,即不能拘泥理解的。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三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形式主义;审美自觉
中图分类号:J120.9;J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2.012
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下简称《声论》)被称为“师心独见”的千古奇文,它独特的音乐思想一直得到后人的广泛关注。鲁迅曾以此文作为魏晋“为艺术而艺术”文艺思想的典型代表;蔡仲德亦用“中国最具自律论色彩的论著”[1]382来评价它的地位。关于《声论》的思想背景、音乐观念等问题已多有研究,但对于其中体现的否定音乐抒情与教化功能,推崇音乐审美形式的观点,学界还是有不少批评的声音。如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认为“声无哀乐”的观点是“心声二物论诡辩思想”[2];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则批评其推崇音乐形式的观念为“一方面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另一方面又是形式主义的”[3];而王誉声则有“一言以蔽之,《声无哀乐论》是偏激之论”[4]的总体评价。但笔者认为,嵇康“声无哀乐”的思想和重视音乐形式的观念不能简单地用“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来概括,相反的倒是此文中蕴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
一、音乐与个人化情感无关,它反映“和”的普遍审美属性
把音乐与情感分开是《声论》最受争议的思想。蔡仲德认为:“回避了音乐是人的精神创造这一事实,将音乐与自然之声混同,这是《声无哀乐论》在理论上的致命缺陷。”[1]352更有学者将嵇康的思想另解为“音声自当有哀乐”[4]。然而从“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5]197的观点来看,此文的确是反对将音乐与情感直接挂钩,而仔细分析后会发现,嵇康对音乐中的情感并非只是简单的全盘否定。
首先,嵇康否定的是音乐与具体的、个人化的情绪波动之间的关系。《声论》中的秦客认为“八方异俗,歌哭万殊,心动于中而声出于心”[5]200,就是说听者可以借音乐洞察人的心灵世界;而主人则反驳说“千变百态,使各发一咏之歌,同启数弹之微,则锺子之徒各审其情矣”[5]207,人随时都有各种情感表现出来,与之相比鉴赏者能理解的音乐种类要少得多,“情”与“乐”不可能是一对一的关系;再者所谓“心不系于所言,言或不足以证心也”,人倏忽即逝的情感变化不一定能表现在语言行动上,又怎能准确地表现在音乐中呢?因此《声论》认为“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5]204,哀乐之情不在声中而在人心中,就像酒本身不包含情感但可以激发饮者的悲喜一样,音乐只起到诱感的作用,因此说它与个人哀乐的产生无关。
其次,音乐的感人之处在于它体现了“和谐”的普遍情感。嵇康并非认为音乐与情感毫无关系,《声论》中有“乐之为体,以心为主”[5]223的原话,嵇康的《琴赋》也认为“导养神气,宣和情志,莫近于音声也”[5]83。但音乐一方面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却与个人情感无关,这种矛盾又如何解释呢?《声论》提到:“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5]198。原来音乐的感染力也来自情感抒发,但却是劳者的辛酸和乐者的欢欣,是超越个人化的情感,这种普遍化的感情体现为音乐“和”的性质,起到了打动人心的效果。而这种普遍感染力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声论》说“声音虽有猛静,猛静各有一和,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5]217。音调有快慢之分,但都体现出和谐、完善的美感,这种美的形式与个人心中的悲喜产生同构呼应,才形成共鸣的感人力量。因此音乐是以一般性的“和”引发了个体的“情”,体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审美效果。
嵇康这一奇论来自他的玄学思想,与当时通行的“礼乐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儒家音乐观认为音乐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毛诗序》有“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的认识;《礼记・乐记》亦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的总结。但在音乐起源问题上玄学家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阮籍《乐论》指出“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6];王弼则认为“物之所以生,必生乎无形,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7]195。在玄学家看来,音乐的起源不在人心而在天地之“道”。《声论》秉承这一观点,认为“天地合德,万物资生。五行以成,发为五音”[5]197,音乐和自然万物一样都是“道”的派生物,所以一方面它自在自为,不受人为力量的干扰;另一方面它的性质由“道”所决定,所以最好的音乐最能以“希声”的形式反映“道”之虚无及和谐的本质。
玄学也不否认情感的作用,王弼就有著名的“圣人有情”说:圣人不同于常人之处是有体察大道的高深智慧,同于常人之处则是也有正常的哀乐之情。不过正所谓“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7]640,高层次的情感不应局限在忽起忽落的喜怒哀乐中,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认为:“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乘变化而御大器,静专动直,不失大和,岂非正性命之情者耶?”[7]217就是说情感很重要,但高尚的“情”应该跳出个人范围,与“道”形成沟通,这就产生了一种普遍化的和谐情感。嵇康显然赞同这一观点,《声论》云:“至和之声无所不感,托大同于声音,归众变于人情”[5]215,音乐广泛有效的情感渲染力永远跟“和”的普遍性质联系在一起。
这样我们就从玄学思想中厘清了嵇康音乐情感观的理论来源。而《声论》认为音乐超脱于个人情感之上,体现共同性美感的观念还反映出审美的普遍性原则。美是一种感性化的体验,鲍姆嘉通认为“美(Aesthetic)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8],美感的产生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感性直觉,前者产生得到普遍认可的哲理判断和科学真理,后者则带来属于个人感觉的审美享受。但纯粹个人化的情感是否就是“美”呢?答案是并非如此。康德认为“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的令人愉快的”[9]368,如果不能得到普遍的认可,个人的恐怕只能是个别嗜好,只有引起普遍共鸣的愉悦体验才能称得上美感。因此,黑格尔说“作为艺术美的理念一方面具有明确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它也是现实的个别表现”[10]147。美感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一方面植根于个别性的感性直觉,另一方面反映出一般性的共同体验,两者相合才能产生深刻的审美判断。《声论》认为以“和”为情感本质的音乐不反映个人的情感变动,却能产生打动所有人的感染力,这就把对音乐美的理解从个人感受提升到一般性哲理认识,印证了美感的普遍性,也代表了六朝审美思想的深化。
二、音乐不具备政治教化功能,却能体现纯粹的形式美感
音乐无关个人哀乐的辩难在《声论》中持续好几回合,但这并非唯一的议题,音乐功能论亦是双方论争的焦点。秦客一开始就摆出“师襄奏操而仲尼睹文王之容,师涓进曲而子野识亡国之音,宁复讲诗而后下言,习礼然后立评哉”[5]202的论据,并最终得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政治功能论,可见对音乐价值的认识亦是《声论》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从破与立两方面来看嵇康的音乐功能观。
第一,音乐没有直接的政治教化作用和思想影响力。《声论》剥离了音乐与个人心灵的关系,也就解除了儒家思想加在音乐身上的教化功能。本着“乐本心生”的观念,儒家认为既然音乐是心灵的产物,那它就能起到沟通思想的作用。秦客认为“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5]196,音乐向下传达圣人教化,向上反映民生疾苦,有重要的政治功能。但主人反驳说,若“文王之功德与风俗之盛衰皆可象之于声音”,则“三皇五帝可不绝于今日,何独数事哉”[5]203?音乐若真有直接改变人心的神奇效果,那何来世风日下的局面?玄学也不否认音乐“和谐”的情感影响力,但儒家政教观念使一些思想走向极端,出现“羊舌母听声”、“葛卢闻牛鸣”之类将音乐功能夸大至神秘化的故事,嵇康批判道:“此皆俗儒妄记,欲神其事而追为耳”[5]203。《声论》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音乐并非来自个人心灵而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所以它和人类社会的政治功能了无关系。但如果否定了教化功能,音乐的价值又如何体现?这就转向《声论》对音乐形式的看法。
第二,音乐以其形式体现纯粹的审美价值。嵇康否认了音乐的实用价值,但从不掩饰对音乐的欣赏。《声论》云:“曲用每殊,而情之处变,犹滋味异美而口辄识之也。五味万殊,而大同于美;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5]214嵇康对音乐的美有深刻的体会,《琴赋》用华丽的语言形容音乐的感染力:“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态之无穷。”[5]85汤用彤说:“嵇氏奔放欣赏者天地之和美。”[11]《声论》的音乐功能观就体现在对美感的追求上。而音乐的美感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声论》云:“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5]208又云:“琵琶筝笛,间促而声高,变众而节数;琴瑟之体,闲辽而音埤,变希而声清,不虚心静听,则不尽清和之极。”[5]215如果说音乐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和谐,那么和谐则来自音符、曲调以各种节奏构成的完善组合,就是说音乐的美来自音乐的形式,“形式美”就是音乐的价值体现。
《声无哀乐论》对礼乐价值观的反拨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宗白华认为魏晋时代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的一个时代”[12],对“自由”的追求也正是嵇康思想的关键词,其“形式美”音乐观也由此生发。
首先,嵇康将生命的意义从名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投入自然万物和谐规律之中。早期玄学家王弼提出“贵无”的思想,认为相比起变化不定的可见世界,以虚无为特征的“道”才是更本质的东西,因此有“崇本息末”的理论;到竹林玄学时代则认为如果以自然之道为“本”,那么人为的礼教束缚正是“末”的体现,所以嵇康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并在《答难养生论》中说:“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自然以托身,并天地之不朽。”[5]191如果生命亦是“道”的产物,就理应顺于自然,不受名利法规的牵制,这种人生观正是音乐超脱功利价值判断的理论基础。
进一步说,嵇康对精神自由的推崇中就包含了对审美追求的肯定。对名教的反对来自对人性解放的向往,嵇康在《难自然好学论》中说:“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5]261,而“自然”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子呢?嵇康的《释私论》指出:“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5]192,去除名利干扰后精神就会处于无拘无束的状态,达到“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5]16这样“游”的自由境界。正如李泽厚所评:“这不是高级的审美快乐又是什么?它既非宗教的狂欢又非世俗的快乐,正是一种忘物我,同天一,超利害,无思虑的所谓‘至乐’、‘天乐’。”[13]298在玄学带来的精神解放中,人对生命的理解超越实际利益的计算,迈向了天人合一的自由状态和审美境界,得到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精神愉悦。《声论》否认音乐政教功能而关注美感价值,也正是嵇康在自由精神的指引下深入思考人生意义的重要表现。
而《声论》的“形式美”观念不仅反映了玄学带来的精神解放,也体现出审美体验的纯粹性,这是魏晋美学思想的又一重大进步。美感与一般性的有什么区别?康德说:“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关系在内,就会是偏狭的,而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9]369这句话揭示了审美的特性:理性思考以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判断为目的;欲望的实现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目的;而只有当人的思想摆脱这些“目的性”的干扰,以一种无所待的心情沉浸于对对象的欣赏,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心态。所以康德又说:“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或不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9]372尽管他也承认许多美的事物包含有用性,但真正的审美判断必须独立于利害关系之外才能实现。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审美形式对于美感的产生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因为单纯对形式的直觉体验会引导人们避开对事物有用性的功利考虑,引发纯粹的审美感受。而《声论》在否定音乐政教功能之后,赋予音乐形式极高的审美价值,正体现了这种高层次的纯粹美欣赏。
这样我们就从《声论》中引出两条重要的美学理论:第一,音乐反映宇宙间共同的和谐情感,体现审美的普遍性;第二,音乐没有实用功能却有完善的美感形式,体现审美的纯粹性。而在此基础上《声论》更深入讨论了对音乐美的本质的看法,这亦是魏晋美学思想的宝贵财富。
三、音乐美本质来自“道”的形象显现
美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玄学与儒学再次展示了不同的哲学思考。儒家最早关于“美”的体验也是从音乐中得来的。孔子在欣赏雅乐时得出“尽善尽美”的体验。而什么是音乐美感的根源呢?《左传》记载“季札观乐”时多次以“美哉!乎!”、“美哉!荡乎!”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但这种美感始终和“乐而不淫”、“德辅明主”的道德判断联系在一起。儒家的音乐观与政治教化不可分割,而其美学观似乎也与实用功能相关,荀子就有“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总结来说,儒家认为美来自人为的创造,并依存于事物的有用性。
而从老庄到玄学的思想体系里“美”的概念却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真正的美来自天地之德、万物之理,表现为一种朴素、虚无的特性,确切来说,“美”所体现的正是“道”的性质。嵇康继承了这种思想,在《释私论》中认为“达乎大道之情,乃为绝美耳”[5]243,任何事物的美都是因为它反映了“道”的光辉。因此在《声论》中我们看到对音乐美的最终总结:“古之王者,承天理物,必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故歌以叙志,舞以宣情;然后文以采章,照之以风雅,合乎会通以济其美,大道之隆,莫盛于兹,太平之业,莫显于此。”[5]223看来嵇康也并未完全隔离音乐与社会政治、人心教化的关系,但他认为天、人、乐三者的沟通基于“和”这一普遍性质的无处不在。在理想的社会里一切都按自然之道来运行,音乐呼应了人心的“和气”和社会的“和谐”,以其美感形式体现天地之和。因此审美不是个人的情绪波动,也不是功利性的判断,“美”与人自身没有关系,它来自自然,是“道”的具体表现。
由此我们总结出儒、道音乐美学的一些差异:李泽厚认为儒、道皆主张“天人合一”,但儒家强调“自然的人化”,道家强调“人的自然化”[14]。前者围绕“人”,后者围绕“自然”。可以说儒家乐论基于人的思想行为,而道家乐论却涉及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儒家乐论离不开事物的实用功能,而道家乐论则追求自由思想和纯粹的形式美体验。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家美学观近似于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0]130。就像《声论》重视音乐的形式美一样,德国古典美学也认为美感由对形式的直觉体验引发,但单纯的感性认识不能称为“美”。《声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反映了“道”的和谐性,而古典美学也认为美感的产生是因为审美主体通过对事物单纯形象的感觉领会到其后蕴藏的真理,从而产生高度的审美愉悦,这种由感性直觉过渡到真理认知的思考过程就是审美体验。其中“真理”的概念被黑格尔称为“理念”,而从“理念”代表形而上世界的本质这个角度来看,它与“道”确有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我们亦可使用黑格尔的语式,将道家美学的核心定义为美是“道”的形象显现。鲍桑葵评价说:德国古典美学将审美提升到与形而上学相同的地位,扫除了道德哲学的实用主义影响,并最终沟通感性与理性世界的关系[15]。以此类比道家美学,同样可以说它促使中古美学进化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完成了审美观念从感性认识到哲理思考的飞跃。
当我们理解了美感的普遍性、纯粹性,以及美学的形而上本质之后,就可总结《声论》“形式美”思想的重要意义。近现代美学史上“形式美”是常见的名词:黑格尔称“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10]24;直觉主义者克罗齐认为“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16];符号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中一切形式均为被抽象的形式,它们的内容仅是一种表象,一种纯粹的外观”[17];形式主义音乐家汉斯立克则认为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18]。为什么“形式”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原因就在于它一方面联系着从功利判断中脱离出的感性体验,一方面打通形象世界与形而上世界的关联,代表着美感的纯化与深化。而当嵇康以对形式的喜好来阐释他的音乐思想时,他一方面显示出对人之感性世界的关怀,另一方面表现出以哲思的灵性向形上世界自由飞升的愿望。这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次开拓,后代兴起的“风骨”、“气韵”、“意境”等概念都带有这种形神兼备的审美特点。所以当我们以“形式美”的理念来解读《声论》时,不仅是以现代学术眼光开发古典文化的价值,更是为了对中国传统美学产生更为合理、更为系统的理解。
[1] 蔡仲德。《乐记》《声无哀乐论》注译与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87.
[3]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179.
[4] 王誉声。音声自当有哀乐――读《声无哀乐论》札记[J].交响,1986(01):12-21.
[5] 嵇 康。嵇康集校注[M].戴明扬,校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6] 阮 籍。阮籍集校注[M].郭 光,校注。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55.
[7] 王 弼。王弼集校释[M].楼宇烈,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鲍姆嘉滕。美学[M]. 简 明,译。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8.
[9]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0] 黑格尔。美学[M]. 朱光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11]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8.
[1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98.
[14] 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204.
[15] 鲍桑葵。美学史[M]. 张 今,译。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13.
[16] 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 杨业治,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3.
[17] 克罗齐。美学原理[M].朱光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18] 苏珊 朗格。艺术问题[M]. 滕守尧,译。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55.
Formalism in Music Has No Grief and Joy
YANG Dong-xiao
(School of Literary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四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善良活泼的修女玛利亚被修道院派到退役海军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给他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玛利亚刚来时,孩子们并不欢迎她,因为他们觉得:谁都没法跟自己的妈妈相比。玛利亚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逐渐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最终她不但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也赢得了特拉普上校的心,他们成为了一家人。他们与纳粹军官斗智斗勇,在修道院修女们的帮助下逃出国境,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这部影片不仅画面美,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的音乐。孩子们为欢迎男爵夫人的到来,唱起了玛利亚教给他们的歌《音乐之声》。上校无法相信这歌声会是孩子们唱的,自从他们的妈妈去世后,家里的气氛全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充满欢笑,整天死气沉沉,就像一座军营。是玛利亚改变了一切,家里那久违的歌声和温馨又回来了。一曲歌罢,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看到这个场景,谁不为之感动?
玛利亚初次离开修道院时,对未来很迷茫。她给自己打气:“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他又会在别处开一扇窗。”这句话触动了我,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胆怯,不要轻言放弃。玛利亚面对感情的困惑,逃回修道院。院长嬷嬷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翻越每一座山,上溯每一条溪,追寻心中的彩虹!”玛利亚重新回到上校家中,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披着洁白的婚纱,随着音乐的脚步,玛利亚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幸福。幸福要靠自己去追求!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五
【关键词】影视;美学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45-2
一、影视美学
美学原则。无论是柏拉图、席勒,还是近代德国的浪漫派,都把艺术与审美作为人性完整,人生意义的实现。那么,理想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又是什么呢?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就是对符合人性的生活的肯定,对现实的超越和否定;理想之境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范畴;理想的前提是肯定个人的独特性;理想从本质讲,只是存在意识领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是人类生存按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是有限的,但是在理想世界中人的自由发展是无止境的。理想和审美及艺术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艺术就成为了理想可以展示自身和实现自身最好的空间。既然将影视建立在美学精神上分析,那么就一定是剖析下人类的理想与生存的意义是否体现在电影电视中,是否在作品中得到了表现。
影视学原则。目前影视美学、影视艺术学及影视理论往往都被混淆,没有清晰的界限。国内外许多著作中在描述影视美学的时候都夹杂着影视艺术和影视理论的概念。
影视美学与影视艺术学。影视美学与影视艺术学在深广度上存在极大的不同,前者有更高的理论层次和更抽象、更深的内涵挖掘;后者则有着更为广泛和复杂的研究领域,没有前者理论性强。但是他们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又各自确定的研究领域。
影视美学与影视理论。影视美学和影视理论无论从研究对象、理论层次都有着区别。影视美学具有哲学意味,它是从必然与自由、理想与现实的视角进行问题的思考;影视理论则更多的是研究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例如作品创作、作品的欣赏规律、影视作家的艺术修养等等,这些都说明影视理论对作品的指导意义,所以影视理论的现实意义更强。
纪实化美学理论在影视中的应用。情景原生态化,纪实化美学要求作品无限贴近生活,逼真与真实的生活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观众一个靠近原生态的生活情景或是自然环境。影视作品要想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感,首先要在影视画面的外部环境、背景上给予观众真实感。
在纪实化美学的指导下,影视作品都力求在拍摄地点、时间、空间上还原所表现的时代的特征,这种贴近原生态的手法正是纪实化影视中体现美感的重要表现。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打群架一场戏,卢沟桥下宽敞的平底衬托出了人数的众多,这个大的场面为马小军的恐惧心理提供了一个充分的理由,同时低矮阴暗的桥洞给观众展现了紧张压抑的情绪。在《赵氏孤儿》中,为了追求纪实化美学贴近原生态情景的感觉效果,更不惜支付巨资搭建外景建筑物。这些都足以上我们感受到原生态纪实化之美。
淡化情节结构与冲突模式。其实在戏剧中惯用的情节冲突在我们生活中并不是非常普遍,只不过在作品中我们习惯了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模式,所以总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纪实化影视美学与我们期待的冲突点大相径庭,它趋向于淡化固有故事情节的结构和冲突。纪实化影视美学倾向于逼真的反应生活、表现生活,所以真实的表现故事情节,包括矛盾冲突都要求我们自然的,生活的,不夸张的,不应用固有模式来展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咱家那些事》,就是向观众展现了百姓市井生活的一面。多数老百姓对生活的认识就是再艰苦的生活他们也会挺过去,再痛苦的日子也要拥有欢笑。剧中平淡的叙事中又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生活中的真实体会,喜怒哀乐后的思考又特别贴近生活。但是纪实化影视审美情节淡化的倾向不是为了单一的减少夸张,而是为了更逼真的展现而达到深化美的意义。
细节的自然生活化。除了叙事结构纪实化外,还应全面的研究摄像、美工、照明、声音等各个工种,这对纪实化美学研究就有重要意义。例如许多纪实性的作品不再追求细腻的画面,或是完整的构图,相反像我们看到了破案类型的作品你有许多晃动剧烈的镜头被编排在了作品中的目的,即这种追捕过程的展现就是最为真实的表现;许多带有舞台效果的灯光音响被自然光、同期声所代替。
贾樟柯就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导演,他的作品《三峡好人》中男主角的扮演者韩三明也出演过贾樟柯的其他作品中的煤矿工人、北京老公。就是这种质朴的气息演绎着小人物,没有太多的做作的表演,表情的变化,但是却展现了一部令人深思的故事,就是这种自然的表演方式使片中的纪实美得到了升华。
二、影视声音及其纪实化审美
电影的影响先于声音的出现,所以对于影视的音响音效的研究至今都属于滞后于影响研究的阶段。这种特殊的语言是视听艺术赖以存在的元素,可以表现思想与情感,是具有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的媒介。
影视声音的阐释。在影视作品中,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主观性声音。它是画面里没有提供声源的声音,例如,解说词、主观音响和主观性音乐。其二,客观性声音。它是画面里提供生源的声音,例如,对白、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及客观性音乐。前者是表达创作者情绪、观点、叙事风格的重要手段,是编剧和导演根据主题、人物等等添加上去的;后者则是为了加强画面真实感,渲染画面的气氛而真实存在的声音,它在影视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本文想讨论的一部分。
影视声音造型的纪实化审美。写实音响:增加信息量。在影视作品中声音可以增加信息量,此外画外音响可以起到扩张时空的作用。蝉鸣代表“春天”的到来,雷声预示着“风雨”的袭击等等。这些声音不受屏幕画框的限制,辅助观众打破视觉局限。
增加现场感。声音的逼真性是最佳的表达工具,尤其是同期音响是最有现场感的声音。这种环境音响的存在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除对白之外的声音,如背景人声,观众会认为他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写实音响的使用可以让作品更加绘声绘色。
增加历史时代感。与前面提到的声音不同,自然的声音可以不变,但是有些想体现时代的作品就必须不断更新音效,因为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当我们听到“吱呦、吱呦”的声音,我们可以判断这是要表达历史感的音效,这声音的主人就是老牛车在行走过程中发出的声音,都是历史的象征。我们还记得曾经在观看八、九十年代描写北京生活的作品中,外景部分经常有鸽子飞过的声音,但是现在的影视作品中如果想表达现代气息就不会出现这一音效。在电视剧《新闻启示录》中,我们看到的是片头用电脑打字屏幕显示剧情,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这些都在像观众传达着,改革开放时代、信息社会的节拍,具有时代气息。
增加时间感。时间虽然抽象,但是借着音响的力量就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例如雄鸡报晓、小学生的晨读、包括《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响起时我们就知道是晚上七点了。
增加空间感、方位感、距离感。音响可以制造“景别”,如方位感:上、下、左、右、前、后,距离感:远、近、深、浅、虚、实等等。由于声音在空气这一媒介中传播,所以许多声音在不同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熟知的广播剧中,为了模拟声音,在操场上说话和在教室说话肯定不一样,火车由远而近的行使的声音也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就需要技术的手段使观众确信这一场景的真实性。
人声造型的纪实化审美。人声是影视创作中的主要纪实化元素,包括情绪抒发的声音,如呼喊、唱歌、哭、笑等等,可以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在影视作品中,人声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同期声和后期配音。同期声大量应用在纪录片和新闻片中,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也采取录制画面的同时一次性收取现场声音,这样的作品客观性提高很多,同时也节约了后期的时间和成本。后期配音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一些作品中无法进行同期声的录制时,根据动作、形态等内容进行录制,比如解说性话语、内心独白等都可以代替同期声。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话筒设备的故障导致录音不能正常进行,则可采取后期配音的方式进行补录。
人声造型元素的纪实化审美倾向于同期声的使用,由于录音技术的发达,制作高品质保真的同期声是能够实现的。同期声是客观性非常强的声音,辅助了画面还原真实性,使观众感受到了生活化的艺术美,增强了对影片的可信度。在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演员都是没经过表演训练的,他们讲话时的浓重方言使片子在人物语言上有很强的原生态感觉。因为是同期声录制,魏敏芝的台词很多都是即兴发挥出来的,语速又非常的快,这种真实的感觉是别的影片所无法比拟的。
背景音乐:音乐纪实化元素。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普通的音乐。与影像相结合,融于影响造型设计之中,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符合画面的视觉性。音乐的元素从创作上讲分为配乐和歌曲,从形式分析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有声源音乐是指画内音乐、客观性的音乐,是可以在镜头画面中找到声源的音乐。例如,日剧《交响情人梦》中,男主角听到田野妹的钢琴弹奏进行内心独白的时候,钢琴声和独白声音并行,并没有为了突出表现独白部分而去掉弹奏钢琴的声音,而是隐隐约约的不绝于耳。这种音乐就增强了这一场景的现场感。
音乐纪实化元素的美学意义。音乐元素分为“再现式”和“参与式”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在音乐的纪实化研究中我们更倾向与对“参与式”音乐的思考,它在影视作品中用主题音乐、背景音乐、画内音乐为传播途径,像观众传达更为复杂的审美意义。它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影视艺术创作、展现真实的美感最后升华作品的美感体验。此时的音乐不能喧宾夺主的和故事情节争夺观众的注意力,它需要配合、完美演绎作品,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作品的创作中。
就像在《乱世佳人》中,斯嘉莉在描写上下楼梯、突发动作等场景时运用的音乐方式那样,必须与画面所规定的背景环境、场景空间、甚至是时代特征与情景必须完美的吻合。
音乐造型环节。音乐的本身就是表现情绪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就导致了音乐的不确定性。随着人们心理情感的波动,音乐可以模拟这种情绪符合的旋律。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观众的情感波动点,寻找契机拉近审美趣味点最后达成共鸣。如今的影视艺术中的音乐不再是默片中可有可无的伴奏了,它成为了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直接参与增强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强化了观众对纪实化美感的体验。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六
关键词:内心听觉;声音概念;主、客观差异及音色调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内心听觉这一词在音乐界已广泛使用,音乐内心听觉并非为专业音乐家所独有,而为一般人共有的一种在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内心听觉”指代在内心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与听觉有关的音乐活动,它是与人的大脑中基于以往聆听音乐的积累与新发生的音乐、音响相结合的心理活动,在这些心理活动中都离不开听觉意象的参与。因此,笔者认为,内心听觉是人在内心(实际是头脑中)进行的,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形成和完善音乐意象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能力。音乐感知、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都是内心音乐活动。本文通过调动内心听觉对在声乐学习中最容易忽视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我们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尽管音乐内心听觉的能力存在着个人差异,但是我们应积极着手去训练它,提高歌唱训练的能力。
一、帮助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活动,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是歌唱者在想象声音时在其概念上产生的一种听觉印象。它对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和创造性。听觉的调控功能,实际上是反馈机制。声乐教师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只知道声音唱出来了,但不知唱出的声音是否正确,这种缺乏内心听觉能力是普遍的现象。教学中如不去培养这种能力,就会导致学生歌唱器官的畸形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哪个声乐教师的耳朵(听觉)好,哪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哪个声乐学生的耳朵好,哪个学生成绩就优秀。但不是所有学声乐的人一开始就有对声音的鉴赏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除了用自己示范演唱对学生进行声音概念的培养,还要对学生好的声音及时肯定,不好的给予纠正,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掌握对声音的判断能力,形成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这种判断与设计是统一的,当你把声音唱出来时,就要去判断一下,是否与设计的声音形象相符,用内心听觉指挥你的大脑,而不是靠听力。让学生想着唱,唱着想,目的是培养控制歌唱的有关器官,也就是为更好地发展内心听觉,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掌握对声音的判断能力,形成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事实证明,内心听觉的这种能力能增强学生对各器官的控制能力,也是获得优美声音的保证。我国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也曾明确指出:“要想得到优美动听的音色,首先要在内心建立起这种声音的概念,要在内心的想象中准确地知道这个声音的形象。用这种‘内心听觉’指挥和控制发声机能寻找最美、最动人的声音,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最快的学习方法”。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吉利也认为:“把所唱的每个音响,预告从心理上想象和从心理上去做形着色,它就会引起有关部位的简单又自然的行动”。可见,内心听觉在歌唱训练中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强调培养学生多听、多想、多练的好习惯。很多学生的“听”只是限于学歌。学会了也就不听了,然而,我们指的“听”不仅要听声音的共鸣、位置、气息滚动等技巧、技术问题,更应该听歌唱艺术层面上的东西,如情感的表达,音色的变化,声音的强弱对比等。歌唱者要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内容,这种习惯和能力是经过一个由少到多、有浅到深的积累过程,声音概念在心理和听觉上就会建立起来。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沈湘教授认为:“好的声音概念对学习声乐的人来说很重要,教唱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学生声音概念的过程。没有好的听觉,老师不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有正确判断,也不会有针对性的解决声音问题的办法;学生耳朵里没有分辨声音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他认为对耳朵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确立声音的概念先是由外部听觉对声音所产生的感知和记忆,然后,内心听觉以此为基础,在心理上确立其听觉意象,再有创造性地复制出来,同时对感官听觉做出判断。可见,内心听觉对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帮助缩小听觉的主、客观差异
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一定要对歌唱声音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科学的认知就是指对声音听觉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理解,歌唱者的歌唱声音在歌唱者看来存在有两种效果,一种是主观效果,另一种是客观效果,前者是歌唱者现场演唱时,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声音效果;后者是歌唱者歌唱时,观众听到的声音效果,歌唱者歌唱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此时听众所听到的声音是有差别的,这就是歌唱者声音的主观和客观效果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原因就是因为歌唱者的耳朵长在自己身上,离发生器官很近的地方,耳膜首先会听到发声器官传来的声音,然后再听到传出去再返回来的真实声音;听众的耳朵长在听众身上,离歌唱发声器官较远,只能听到歌唱传出来的声音。一般来讲,听众所听到的声音(客观的声音)较歌唱者听到的声音真实,换句话说,就是歌唱者一边歌唱一边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假”的,它通常会误导歌唱者的听觉,歌唱者追求的声音效果应该是听众所听到的客观的声音效果。声乐教授王福增认为,声乐学习有这样一个特点:听别人唱使用耳朵,而自己唱时则必须用内心听觉。怎样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呢?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收听录音机的录音,因为歌唱表演艺术存在利他性,歌唱者歌唱时让听众欣赏的,所以,歌唱者的声音练习要以听众的声音审美习惯为主,因此,歌唱者就应在认识声音有主客观区别的基础上,要以客观的声音形象来指导歌唱的主观思维,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心理感受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是因为歌唱是歌唱器官产生的音波进入欣赏者的耳中,而歌唱者听到的声音大多却是经过颅骨直接传导到内耳。由于传导的途径不同,就非常容易出现声音概念的偏差。自己认为唱得很美很过瘾。别人听起来却是难听的喉音,尤其是唱高音时,自我感觉不是很响,别人却大加赞赏,这就是歌唱的外在听觉和内在听觉的具体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客观存在的声音(通常指听众听到的声音)来引导自己的感觉,尽量避免主观听到的声音对歌唱感觉的误导。要做到这一点,学习者必须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其次,在课上记住老师认为好的声音的感觉和音色,下课反复去熟练,这样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种主、客 观的听觉差异,那么在学习声乐过程中会走的很艰难,有的甚至使声乐学习半途而废。因此,歌唱者必须要用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听觉现象,要注意把严格的歌唱发声技术训练和加强主观和客观听觉感知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听觉感受来判断歌声的优劣,应该客观地多观摩优秀歌唱家的演唱,多听唱片,多与同行交流演唱发声技巧,同时自己在平时的发声训练中还要多唱、多录音、多听辨,通过反复对比,体会发声过程中一系列正确的发生机能运动反应感觉和心理内在感受,真正学会对自己的声音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内心听觉感知(声音观念)。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在《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一书中把这两种听觉感知形成的差异现象分别称为“主观耳朵”与“客观耳朵”,并进一步强调了歌唱者要通过加强听觉训练使自己的“主观耳朵”适应“客观耳朵”。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歌唱者只有通过歌唱审美心理结构加强听觉感受训练,形成正确的内心听觉感知,真正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发声机能状态,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发出优美而动听的声音。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七
声无哀;电影音乐;表现力
文字,绘画,音乐,舞蹈,对白,动作……都可以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科技、文化和技术的发展紧密同步,电影的艺术魅力来自声光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同时更是情节和情绪等多重世事情态的综合展现。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是各方面都相对完美的,优美的镜头技巧,和谐的灯光效果,恰当的音乐,合理精彩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都是重要的艺术元素。本文仅试论电影作品中音乐与情感的相互关系。
一、从声无哀乐谈起
嵇康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位特殊的人物,对于后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嵇康的一生已经在《世说新语》的包装下走向传奇。在文人群体中,嵇康是他们心中若即若离,涂抹不掉的一份情结,千百年来始终是文人饶有兴致的谈资。作为最早的讨论音乐域情感关系的论作,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对于研究电影音乐,尤有探讨空间。
嵇康在此文中化身“东野主人”,借他之口表达自己“声无哀乐”的观点。文章一开始“东野主人” 就说:“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嵇康认为“音声”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不以时事之浊乱,不以人之爱憎为转移。声与爱憎哀乐无关,不能引发人的爱憎哀乐之情;爱憎哀乐之情与声无关,人不能通过声表现爱憎哀乐的情感。这正是“声无哀乐”之立论。嵇康进一步用“和声无像而哀心有主”;“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进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分别从声音的表现力及其诉诸听众的效果两方面来阐发自己的“声无哀乐”论。哀乐之心先自有了,听了音乐显发出来,而不是被音乐表现出来的。于是“和声”成了他音乐价值观的全部体现,“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只有和声才可以实现显感的目的。于是“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就成为其理论之核心。
但是综观《声无哀乐论》,我们不难见出嵇康的论点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中,嵇康似乎竭力想要证明音乐无关乎情感,并且这一立论正如前所述,得到了明晰的论证。然而作为精通音乐,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与音乐为伴的嵇康却在不经意间不自觉地流露出“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的感慨。这当然与嵇康反对“俗儒妄记”,反对他们把音乐神秘化,赋予音乐太多的政治教化色彩的观念有关。所以他似乎是先有了论点然后为之佐证,当然就不免矛盾。然而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嵇康没有音、声区别的概念,《乐记》说“声成文,谓之音。”,从而把“声”、“音”作了明确的区分,“音”是音乐的音,是艺术范畴的音。嵇康还不能把声音和音乐做很好的界定和区分,两者混为一谈就自然出现问题。于是在嵇康看来,声无哀乐,音乐无关乎人情,而人在听到音乐时产生的一系列情感只是因为音乐的引导和显发,而不是音乐本身具有表现力。
但是这一论点似乎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尤其在视听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花费高昂的门票去听一场音乐会、交响乐,同时音乐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其他艺术领域,并且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这不能不说音乐自身其实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从电影兴起之初人们就竭力使之从无声走向有声,当电影有了声音之后,音乐就成了它最好的伴侣,并且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在今天的一些成功的影视作品中,几乎可以说每一个音阶都在演戏。
二、从实例看音乐的表演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不可忽视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甚至在许多经典影片问世以后,电影音乐随之流行,因获得独立的生命力而广为流传。中国电影《刘三姐》、《阿诗玛》、《不见不散》,美国电影《绿野仙综》、《保镖》、《泰坦尼克号》等众多影片中的主题音乐至今还为人们传唱不已。甚至一直以来就有一种电影样式――音乐剧,其中音乐是整个电影的看点,并且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行进。西方的《卡门》、《猫》都是被搬上荧屏的经典音乐剧,中国2006 年上演的《如果・爱》也是音乐剧在中国电影中一次有效的运用。由此可见音乐之于电影确实是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这些经典影片中,每一个音阶都在演戏。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影片,成就经典的是影片制作团队对每个细节的重视。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了多达三十一首歌曲,动人的音乐贯穿始终,然而我们今天看来也一点不觉得它在“滥用”,因为整个影片中音乐的设置可谓匠心独运。电影插曲在影片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四类:烘托情景气氛;调整剧情节奏;强化人物形象;表达作者和人物的感情。《阿甘正传》中音乐的设置似乎四者兼有,并且还更胜甚一筹。伴随着腿有残疾的Gump 出现的摇滚乐曲是猫王的《HoundDog》(猎狗)人们在音乐中自然会想起猫王经典的扭胯动作,这与片中母亲制止阿甘学习舞步的情节应和在一起。当阿甘萌生对珍妮的爱慕时,一种朦胧的感情使他难于出口难于表达,他只能在宿舍门口等待,这时背景音乐传来优美的《I don'tknow why but I do》(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去做),对情节和情感都起到了适时的恰当的烘托作用。阿甘入伍,成了参与越南战争的一员,临行前母亲“你可要活着回来”的话语与《Fortunate son》(走运,儿子)的音乐交织在一起,重重地撞击着观众的心灵,而这首歌正是当时流行的一首反战歌曲,导演的意图就很明显地通过音乐传达出来了。阿甘在战争中遇上了Bubba,当他们靠背坐在雨中时,Bubba仍在向阿甘讲述着他对未来的规划蓝图,此时《I can't help myself》(我无法自救)的音乐响起,一方面让观众明白这些被抛到战场上的人的命运是无法为自己所主宰的,同时也对Bubba 这一人物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战争中,阿甘在中尉Dan 的带领下行进,背景音乐播放着《All alongthe watchtower》(沿着t望塔前行),战争的残酷性和士兵的无助在歌中清晰地被传达出来。接下是瓢泼的大雨,大雨中又响起当时著名的反战摇滚乐队The Doors 的《Soul kitchen》(灵魂厨房),美国大兵们的灵魂在大雨和音乐中得到酣畅的洗涤。回国后,战争早已结束,阿甘偶遇中尉Dan,他生活潦倒,正与一个汽车司机吵架,此时背景音乐是《Mr prsident, Havepity on the working man》(总统先生, 请给劳工一点怜悯吧)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影片避免了直接的说教,而通过音乐,让这一切都静静地清晰地流淌出来。在这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摇滚乐同时对表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重要作用。《Volunteers》(志愿者),《San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your hair》(到了旧金山别忘了在头上插朵花),《Turn! Turn! Turn!》(转!转!转!)都是当时经典的嬉皮士运动的歌曲,很好地表现了片中像珍妮那样的青年在60年代美国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而且不论时隔多久,只要一看影片,这些音乐一响起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回到那个时代中去。大量出现的背景音乐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不但没有让观众觉得繁多,反倒正是这些音乐使导演的意图,影片的主题得到了最完美的阐述,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环境,在表达主人公心声,烘托气氛的同时,激荡着观众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曲目使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情节的转换自然流畅。可以说没有这些音乐的存在就不会有这样一部经典的影片存世。
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成为整个影片推进的线索,同时导演更是给予了音乐以“灵魂救赎者”的伟大角色。
影片主人公克雷蒙・马修是一位不得意的音乐教师,后来到“问题学校”――“池塘之底”担任学监。在这个充满问题孩子的学校里,他试图用音乐来重塑孩子们的心灵,于是他组建了合唱团,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和训练,使孩子们从冷漠走向温情,甚至一开始被介绍为“长着天使的脸蛋, 魔鬼的身躯”的皮耶耳也在合唱团中日益被感染和净化,最后成为一个出色的指挥家。当孩子们走出“池塘之底”这一炼狱时,他们的灵魂得到拯救,而拯救者就是音乐以及音乐(艺术)的化身――马修。
该片直接为灵魂的救赎开出了一个药方――音乐(艺术),虽然不免理想化,但是在创作人员看来,音乐(艺术)有着超越一切的能量。整个剧情的建构也始终围绕在这一设想上,以合唱团的建立、发展、挫折和稳固为推进的一条暗线。一开始的参差不齐,到最后温情脉脉的合唱,孩子们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影片表现的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于是前后音乐氛围的对比,音乐情调与画面从阴暗走向温暖相得益彰。
无论是直接以音乐为题材,还是在影片中大量运用音乐,电影中音乐参与到整个影片之中,在恰当的地方设置恰当的音乐,对于提升整个影片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影片在观众中产生的效果更是犹如水中之糖――看似不经意却自有其味。
三、从实验看音乐的效果
电影是诉诸人视听的一门艺术,观众在观赏一部影片时,所有的情感体验都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到大脑之中。在2007 年2 月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之“揭密灵异事件”的一组节目中,播出了一个科学实验室对于人为何会恐惧的研究,其中该实验将观众为之悚然的一部恐怖片《异度空间》中的一段堪称恐怖,引起观众尖叫的片段先后以两种方式播放,收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次按原片播放,被实验者非常恐惧,脑电波异常活跃;第二次把原影片中相同片段的音乐换成舒缓优美的轻音乐,被实验者的脑电波就变得很平和。经过多次实验得出,音乐刺激人脑中的杏仁核就是人们产生恐惧的主要原因。
在观看恐怖片时,我们大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画面中其实并未出现任何恐怖的场景,但我们已经被吓得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甚至尖叫出声了,这就与影片中音乐营造的恐怖氛围以及它诉诸听觉时传达给大脑引起的心理反应密不可分了。甚至在电影中被称为原初音乐的声音也可以参与到各种氛围的营造中去。例如日本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中的电话铃声就是那部影片中最好的声音道具,没有在空旷的屋子里夸张的电话铃的尖叫声,相信这部影片的恐怖指数将大打折扣。至于“吱吱嘎嘎”的推门声,“咚咚咚”的敲门声,缓慢却沉重的脚步声,无数类似的原初音乐在恐怖片中不知道使多少观众心惊肉跳。与此相似的音乐和声响效果也在其他类型的影片中大量出现,急促的脚步声或呼吸声往往让观众跟着焦急,欢快的音乐却让观众心生愉悦,这样一些不同情绪的产生只是音乐作用于人脑的不同部位激发人的不同的心理反映而已。
现在看来,在电影中不仅是音乐,就连许多声音的出现也不是无意的。原本被认为不具任何表现力的原初音乐也可以在营造氛围,表现情感方面有着直接的效果。
四、结语
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八
有一部电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里面的角色、情节、经历家喻户晓,主题歌曲也被广为传唱,由它带来的影响面之广、覆盖范围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谓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它就是来自着名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
电影离不开音乐。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同时能够生产出让人耳熟能详的音乐或脍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声,"两全齐美".
《音乐之声》全片基本上都在奥地利历史名城萨尔茨堡实地取景,画面构图优美,镜头运用流畅。宽阔的大银幕把阿尔卑斯山、乌恩特山、月亮湖和沃尔夫冈湖、冯特拉普家庄园、古典韵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尽收眼底:绿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峦叠翠的崇山峻岭、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织,明快、清朗的歌声在此间回荡激扬,恍如置身人间仙景,遐意舒畅,令人陶醉。
其中,以表达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最受欢迎,还有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含羞答答的"玛丽亚"以及孩子们的"晚安,再见!"、"16岁来临"等歌曲也是观众耳熟能详、钟爱无比的,在一部电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欢迎并流行传唱,相信也是一个难以改写的记录。
《音乐之声》,该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阳光明媚的气候,和雅致的别墅,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
《音乐之声》的内容,相信它是少数几部让人百看不厌的电影之一。美丽的见习修女,英俊富有的贵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纯洁,围绕身边的是7个可爱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更绝的是,7个孩子正好组成7个音符,组成一首明快、动人的歌;而玛利亚把特拉普上校从丧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让欢乐与音乐重新降临这个家庭,就像美女用真爱解救了被巫术控制的野兽。
可以说,《音乐之声》中蕴涵了古老童话中的几个母题,它几乎表达了人类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向往:爱、自由、歌声……而且,据说,这是以真人真事为蓝本改编的。真实的生活总是有那么多的丑恶与遗憾。
可是,那个美好如童话的电影,就是从真实的人生中提炼而来,它删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与种种不如意,再把时光浓缩,一切都单纯、明亮、对比分明,也让全世界的人记住了那个萨尔斯堡午后的山谷,阳光灿烂,7个孩子和一位美丽的姑娘,用歌声放飞爱、自由与梦想,那该是全人类的梦想。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倚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恶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音乐之声观后感650字(二)
《音乐之声》是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年轻的家庭女教师玛利亚和七个单亲孩子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第二次看完这部经典老电影,我依旧感受很深——特别是玛利亚的温柔、善良、热情和耐心以及她的坚强、勇敢和无私纯洁的爱。借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让这个缺少爱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欢乐,她用心地去了解七个个性不同的孩子,爱护他们、教导他们,用心地去爱他们,孩子们从心里接受了她,从心里喜欢她,并在她与上校结婚后亲热地喊她"妈妈".
玛利亚是怎么样赢得孩子们的心的呢?
她热爱生活,如她热爱歌唱废寝忘食一般。她对生活充满激情,感染了孩子们,甚至是严肃的上校,让他们重新看待这个世界,重新看待生活,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和希望,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这是一个老师最难得的地方。
她宽容,幽默。初到上校家,人生地不熟。孩子们就给她下马威,在她口袋里放癞蛤蟆,说她衣服难看,长得丑,没品味,在她椅子上放坚果,她并没有生气,全当是孩子们和她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已。她没有向上校告状,而是用幽默的形式化解了尴尬和矛盾,让孩子们对她产生了信任和亲切感,感受到了温暖。
她没有老师的架子,有亲和力,和孩子们做朋友,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
她真心地为孩子们着想,敢于批判不合理。她不用哨子,而是努力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在上校反对的时候,她坚持为孩子们做衣服,不是让他们穿着古板的水手服。在她的眼里,孩子们的生气都被扼杀在那些规矩里。
她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拘一格。无论是寂静的山坡草地,还是喧闹的城市小镇,都可以变成她的课堂,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释放的同时也很快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并且培养了她们的交际能力,锻炼了胆识。
她富有想象力,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刚开始教音乐得知他们一窍不通时,她运用她丰富的想象力把音符教的通俗易懂,把抽象的东西与实际相联系,方便了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们理解并记忆。在教学的过程里,她无时无刻不把音乐融入生活,融入自然里。她多运用启发式,并不是生搬硬套,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
她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她的教学,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一起演出木偶戏,让他们体验成就带来的快乐,让他们了解认识自己,更加有自信。
她还有很多优点,她平易近人,有爱心,善解人意,体贴孩子,让孩子们具有安全感,爱好广泛,能歌善舞。这些都是让她成为一个好老师的优点,我觉得好老师是天生的,什么技能都可以培养,而一颗有爱的心却是不能的。玛利亚之所以是好的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她懂的爱别人。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能真正用心去爱,去了解我们的孩子,我想我们的孩子也会更加喜欢我们、接受我们,从而像爱妈妈一样地爱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优秀教师的标准都可以在她的身上得体现,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目标。
音乐之声观后感650字(三)
在我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给我们播放了《阿甘正传》和《音乐之声》两部电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美国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受启发颇深。一是剧中优美而又熟悉的音乐旋律,令人陶醉,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修女玛利亚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她跟七个孩子和家长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令我受益匪浅。给我现在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从这部电影中得到的教育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信任是沟通的基础。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得到学生们的信任,有了信任,才会得到孩子们的尊重,也才能让孩子们接受你的教育思想,包括接受你的一切。剧中玛利亚尽管没有接受正规的专业理论的教育,但是她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让孩子们信任自己,并且使孩子接受自己。从玛利亚第一次和七个充满个性的孩子见面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她那独特的教育态度,面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既没有当面指责,也没有当着家长揭穿,而是去了解孩子们恶作剧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在受到孩子们的捉弄后,面带微笑的说:"我要感谢各位今天放在我口袋里的礼物,你们使我感到快乐和温暖。"通过这件事情的巧妙处理,让孩子们自然地把她当做一位慈祥而又容易接近的朋友、长辈看待。这里不但看出教育机智的重要,而且其实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取得孩子们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
二、家校沟通是做好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方方面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影片中,玛利亚没有一味地听取家长要求对孩子们严格管理的意见,而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委婉而坚决的反对家长的做法,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和尊重,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作为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发现并鼓励孩子们做他们想做的有意义事,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孩子们的发展变化,感化家长,赢得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和信任。这样家长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
音乐之声音乐艺术论文 篇九
一、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特点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内容,是诠释电影主题、强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虽然电影音乐仍保持着音乐的抒情性、含蓄性、朦胧性等特点,但在表现方式上受到很大限制,如要与电影的风格样式、人物性格、题材内容相吻合,必然受电影画面、故事情节的影响与制约。
(一)音乐融合度高
《音乐之声》的音乐曲调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朴实,与剧情高度融合而不着痕迹,欣赏影片时会使人感到如沐春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影片开头马利亚在原野上高唱歌曲《音乐之声》,优美动听的旋律与阿尔卑斯山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美,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修道院中,修女和院长用宣叙调演唱,音乐风格幽默诙谐,表现了马利亚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狂野不羁的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影片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哆来咪》《晚安,再见!》等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音乐佳作,尤其是抒情之处更是充满了浪漫的生活气息,实现了抽象音符与影片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
(二)音乐通俗易懂
《音乐之声》之所以家喻户晓,与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音乐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剧中音乐情感朴实、旋律优美、流畅,唱起来合辙押韵,听起来通俗易懂,如马利亚教孩子唱歌时就创作了简单易学的歌曲《哆来咪》,歌谱由七个自然音阶构成,歌词都是形象化的句子,内容生动形象、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的载歌载舞与流动的电影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给观众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再如《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电影插曲也都具有线条明晰、旋律流畅、简单易懂的音乐特征。
(三)音乐内涵丰富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不仅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且情感丰富、内涵深刻,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负责该片的音乐创作,他非常注意音乐的艺术性,通过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丰富的音乐内涵,表达了真挚而朴实的情感,如插曲《雪绒花》就用通俗易懂的歌词、简洁流畅的曲调、奥地利民歌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对质朴的雪绒花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雪绒花,雪绒花……永不败,愿我祖国春常在”,虽然音乐形式简洁,但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与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音乐画面感强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有着较强的画面感,这些电影音乐往往与描绘的事物、展现的故事情节紧密相连,音乐和剧情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优美的意境,通过优美的歌词能使人联想到生动的电影画面。如插曲《雪绒花》中简洁的歌词、动听的音乐,使人联想到漫山遍野的雪绒花和微风吹拂下摇曳的小花瓣;《孤独的牧羊人》中简明的歌词、活泼的乐曲,生动展现了简单而平凡的牧羊生活,表现了牧羊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功能
《音乐之声》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那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与悦耳动听的歌声、精彩迷人的人物对白等共同展现了影片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音乐之声》的音乐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推动剧情发展、烘托场景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深化影片主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渲染影片气氛
《音乐之声》中导演用歌曲演唱取代对白,用歌舞展现人物动作,用歌声表达思想情感,使音乐成为营造场景气氛、展现故事情节的重要途径。影片开头,导演用镜头展现了皑皑的白雪、连绵的高山、无际的高原,主人公马利亚拥抱美丽的自然风光放声歌唱,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使影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明快、清新活泼的场景氛围。当镜头从阿尔卑斯山麓推到在山顶载歌载舞的马利亚时,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雄伟壮观的大自然与美妙的音乐旋律相互交融,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二)推动故事情节
《音乐之声》以音乐贯穿全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音乐成为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从高山之巅那充满激情的《音乐之声》到音乐节上深情款款的《雪绒花》,音乐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方式。巨星成龙说过,我喜欢的不是史泰龙的枪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温馨甜美的《音乐之声》,从那里可以感受到淳朴、简单、真挚的情感。在影片《音乐之声》中,插曲《哆来咪》巧妙地将马利亚与孩子们联系起来,发挥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独特作用。当家庭教师马利亚进入上校家中,随着上校的哨声响起时,孩子们像小士兵一样冲出卧室,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下楼梯,上校这种军事化管理方式显然不妥,因此,马利亚带着孩子们郊游时就唱起了欢快动听的《哆来咪》,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甜美的歌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音乐响起,七个孩子就像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展现了自由奔放、朝气活泼的青春旋律。同时,马利亚将抽象的音符比喻为通俗易懂、具体可感的事物,如小路、喝茶、小动物、阳光等,马利亚那活泼开朗的性格、独特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三)深化影片主题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形式
轻松明快的音乐能传递出一种欢快的情感,低沉忧郁的节奏能营造一种忧伤的氛围。当美好生活来临时,战争也在悄悄逼近奥地利,纳粹德国占领了奥地利,在音乐会上,特拉普上校唱起了奥地利民歌《雪绒花》,马利亚与孩子们同他一起演唱,他们深情的歌唱打动了每一个奥地利观众,歌曲旋律悠扬婉转、节奏低沉悠长、歌词错落有致,带着淡淡的忧伤之情而又不失温暖的力量,唱起来极富韵律感,歌曲中的雪绒花不仅是纯洁爱情的象征,而且饱含着人们对祖国的热爱。由音乐大师詹姆斯拉斯特作曲、GheorgheZamfir演奏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堪称经典之作,歌曲中融合了奥地利乡土音乐风格,“Highonhillwasalonelygoatherd...Soontheduetwillbecomeatrio”,歌曲活泼欢快、节奏感很强,通过真假音的自由转换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当家庭团聚时,马利亚为大家安排了她与孩子们的家庭大合唱《晚安,再见》,那婉约唯美的童声合唱、童趣十足的舞蹈表演将观众带入优美的意境,使人们产生无穷的遐想。《音乐之声》以有趣的故事、温馨的人情、悦耳的歌曲征服了观众,马利亚那积极向上的生活形态就如同阳光照耀人们的心田。《音乐之声》展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价值更多体现于音乐运用上,音乐家将旋律优美、通俗易懂、内涵丰富的音乐融入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中,展现出一种纯洁美好、积极向上的生活主题,带给观众无尽的审美体验。
作者:常艳单位: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