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3篇)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秉臣,现代作家、文学出版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语言艺术家”。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3篇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叶圣陶谈作文 篇一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语文教育理论家。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是他长期从事写作实践和教育工作的理论概括,内容之丰富,认识之深刻,乃国内少有的。因此,认真学习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前作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探求语文教学科学化和民族化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调为文诚实。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提出的“立诚最为贵”的观点,是他数十年来一贯坚持、反复申说的主张。早在1919年他写第一篇语文教育论著的时候,就强调学生作文“必求合乎论理,而不贵乎虚衍”。到三十年代,他明确提出了衡量文章优劣的两根标尺,即“诚实”与“精密”。而所谓“诚实”就是“怎样想就怎样写”,“文章必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质、环境等一致”,“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雹卑鄙的态度。”也就是说,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懂得,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并不是舞文弄墨,随便说两句花言巧语欺骗读者和听众”。到了八十年代,叶老又强调;“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学生作文,首先要问有没有这回事;其次,才看写的好不好。“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可见,作文关系到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文章是反映客观世界现象的。但它不是单纯地反映现象,而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叙述、描写或议论,来揭示它的本质意义,并表明作者的看法的。文章能否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正确地揭示它的本质意义,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叶老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尝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因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不能为作文而作文,而应该加强作文训练的思想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样,他们才能对观察到的事事物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辨别出真伪、善恶、美丑来。“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从文章表达能力的强弱,可以看出思想水平的高低。做老实人,写老实文,作文和做人是统一的`。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怎样作文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

2、强调言语交际。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弊端,那就是脱离社会需要,有文学化的倾向。追究这种作文教学弊端的成因,不能不检讨我国传统作文的消极影响。我国的科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封建社会末期最为腐朽的“八股取士”控制了科举考试达五百年之久。这五百年间,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训练学生读八股文,作八股文,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为此,叶老指出:“关于作文教学,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却是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要经常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矗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叶老说得多么中肯,“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幢,小学阶段更应打好基矗这里的“基幢当然只能是实用性表达本领的基础,而绝对不是为文学创作铺路。

叶老为什么强调按照言语交际的需要来改革我们作文教学呢?

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外国的教改动态。现今的欧美和日本的写作教学中都很重视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作文训练的体裁和题材。他们非常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非常注意启发学生把握说写的目的、对象和场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从上述一些情况不难看出,外国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

再次,言语交际作文教学范围很广。言语交际作文教学就是实用化的作文教学,其范围非常广泛。写有一定格式的应用文是实用的要求,写没有一定格式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是实用化的需要。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太感人了,作为邱少云的战友——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李元兴同志,他要把亲眼看到的英雄事迹告诉大家,写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是实用的需要。巴金二十岁时,乘“昂热号”邮船去法国留学,为使两个哥哥能“领略一些海上旅行的乐趣”,写了《海上日出》,这也是实用的需要。同样,说明文《赵州桥》、议论文《为人民服务》,都是实用的产物。实用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实用化决不能只是写应用文。

3、强调读写结合。

叶老在《阅读是写作的基捶一文中指出:“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在《论写作教学》中,叶老又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作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一)所表现的作者积蓄,(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无非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算做到了家。”

叶老为什么说:“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呢?

第一,我们从语文教学任务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理解的过程;作文,是外化的表达,是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所以,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又作用于阅读。要想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必须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我们从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看,仿写是作文的基本方法,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点儿也不能脱离模仿,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联句成段,怎样构段成篇,怎样写景状物,怎样叙事记人,初学作文的学生在这些问题前往往无所措手足,教师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揣摩领会,他们会恍然大悟:“哦,我会写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证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语)

4、强调自能作文。

长期以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教师在改文中疲于奔命,束缚了身心,而且把学生摒在改文实践的大门之外,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客体。叶老指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在主动的思考、探索中,逐步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不能把教师作为依赖,因为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教师,“那时候感到不能独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因此,必须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观念,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

叶老又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修改文章决非雕虫小技,养成习惯也决非一般认识问题,这是一切学习写作的人修辞立其诚的过程,也是文章去瑕纯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写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意志力以及办事认真负责的品质,都将同步获得增长。尤其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更是如此。”从教学论观点来看,学生作文的过程是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认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中反映为既能“作”,又能“改”,才算得上是完整的作文能力。修改作文,是修改文章的内容,选材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完善。由此推理,教师批改是代学生修改选择材料和表达内容以及认识不足之处,是越俎代庖。学生自己修改当然没有教师修改那么完美正确,但训练多了,学生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反复思考原来的认识,这样迂回曲折的过程,就是提高,就是进步。从一点一滴修正各个方面的谬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获得作文能力。指导学生自改作文,要有层次性。自改文章不一定要求一下子修改全文,或改一句,或改一段,或改开头,或改结尾,或改字词,式改篇章,每次练习有每次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重点,有的放矢,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篇二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人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

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篇三

暑假里,我捧读了《陶行知名篇》一书,总能感到似有一位老人在向我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书中陶行知以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的方方面面做了很多精彩的论述,或者娓娓道来,或者一脸严肃。其中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徜徉在教育界泰斗陶行知著述的理论海洋中,我感触颇多。

首先,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其次,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

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