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4篇英语作文,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英语写作范文 篇一
这是进行英语写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同学们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和短语之后,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按照句子的结构特点,直接用英语代人相应的句式即可。如:
1. 他从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He never admits his failure.
2. 那项比赛吸引了大批观众。
The match attracted a large crowd.
3. 他把蛋糕分成4块。
He divided the cake into four pieces.
二、还原法
即把疑问句、强调句、倒装句等还原成基本结构。这是避免写错句子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如:
1. 这是开往格拉斯哥的火车吗?
Is this the train for Glasgow?
还原为陈述句:This is the train for Glasgow.
2. 他是因为爱我的钱才同我结了婚。
It was because he loved my money that he married me.
还原为非强调句:Because he loved my money, he married me.
3. 光速很快,我们几乎没法想像它的速度。
So fast does light travel that we can hardly imagine its speed.
还原为正常语序:Light travels so fast that we can hardly imagine its speed.
三、分解法
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这样既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明了,又能减少写错句子的几率。如:
1. 我们要干就要干好。
If we do a thing, we should do it well.
2. 从各地来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北方人。
There are students here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Many of them are from the North.
四、合并法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用一个复合句或较复杂的简单句表达出来。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最能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如:
1. 我们迷路了,这使我们的旅行变成了一次冒险。
Our trip turned into an adventure when we got lost.
2. 天气转晴了,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which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3. 狼是高度群体化的动物,它们的成功依赖于合作。
Wolves are highly social animals whose success depends upon their cooperation.
五、删减法
就是在写英语句子时,把相应汉语句子里的某些词、短语或重复的成分删掉或省略。如:
1. 这部打字机真是价廉物美。
This typewriter is very cheap and fine indeed.
注:汉语表达中的“价”和“物”在英语中均无需译出。
2. 个子不高不是人生中的严重缺陷。
Not being tall is not a serious disadvantage in life.
注:汉语说“个子不高”,其实就是“不高”。也就是说,其中的“个子”在英语中无需译出。
六、移位法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某些成分需要前置或后移。如:
1. 他发现赚点外快很容易。
He found it easy to earn extra money.
注:it在此为形式宾语,真正的宾语是句末的不定式to earn extra money。
2. 告诉我这事的人不肯告诉我他的名字。
The man who told me this refused to tell me his name.
注:who told me this为修饰the man的定语从句,应置于其后。
3. 直到我遇到你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幸福。
It was not until I met you that I knew real happiness.
注:not...until...为英语中的固定句式,其意为“直到……才……”。
七、分析法
指根据要表示的汉语意思,通过进行语法分析和句式判断,然后写出准确地道的英语句子。如:
1.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并不像人们一般料想的那样严重。
Seen in this light, the matter is not as serious as people generally suppose.
注:分词短语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应与句子主语一致,由于the matter与see之间为被动关系,故see要用过去分词seen。
2. 我没有见过他,所以说不出他的模样。
Not having met him, I cannot tell you what he is like.
注:如果分词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前,且与逻辑主语是主动关系,则用现在分词的完成式。
八、意译法
有的同学在写句子时,一遇见生词或不熟悉的表达,就以为是“山穷水尽”了。其实,此时我们可以设法绕开难点,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出来。如:
1. 汤姆一直在扰乱别的孩子,我就把他撵了出去。
Tom was upsetting the other children, so I showed him the door.
2. 有志者事竟成。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英语作文 篇二
大家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五官中“最佳表现奖”的实力得主,也是最脆弱(cuì ruò)的一个。
Do you know who I am? I am the strength winner of the "best performance award" among the five senses, and also the most vulnerable one.
你瞧,我一不小心撞(zhuàng)到墙上,鲜血直流,一阵钻心的痛吓得主人哇哇c大哭。我必须时刻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我一旦休息了,主人就一命呜呼了。
You see, when I accidentally hit the wall, the blood flowed and a deep pain scared the owner to cry. I have to breathe fresh air all the time, because once I have a rest, my master will die.
我能闻到香香的烧鸡味,让嘴巴馋(chán)得直流口水;主人刚走到厕所门口,我就会第一时间提醒他:“小心,很臭哦!”
I can smell the smell of roast chicken, which makes my mouth drool; when the owner comes to the door of the toilet, I will remind him at the first time: "be careful, it stinks!"
看到这儿,你肯定猜出我是谁了吧?
See here, you must guess who I am, right?
我就是大名鼎(dǐng)鼎的鼻子,小朋友,你可一定要好好保护我哦!
I'm the nose of Da Ming Ding. Children, you must protect me!
英文作文 篇三
关键词:英语;学习;重要性
1.什么是英语
约50多个国家做为官方或通用语言,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 由于超级大国美国也说英语,英语成为了事实上的国际语言。 英语在新帝国主义时代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是现代移民社会的主要语言。相对于所谓的英式正统英文,美式英语的文法和大量移民辞汇显得更加轻松随意,使得容易学习的美式英语反而成为现代学英语者首要选择。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由古代从欧洲大陆移民大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部落的日耳曼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大英帝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然而殖民并不是全部的要素,实际上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英国人吸收了大量的外语字汇,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也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逐渐演变成相对简单的结构,在口头或网络交流上,常出现各地使用者基于母语文法的构句,尽管并不是值得推广但也逐渐成为普遍用法(例如新加坡式英语即是一例),可见不断的语言融合才是英文利于传播的主要因素。简单易学的特质使人口的培养也更为迅速,但也因为外语使用者大大超过母语使用者,使得美国移民前往英国反而时常对传统的英文发音与意思一头雾水,英国人也无法理解欧盟官员用东拼西凑的英文所编写的皮钦语文件,如何不被各国自行发展的“特色英文”所影响,保留正统的英式英文也逐渐为英国教育机构所警惕。因为美国在计算机科学发展上的先行,英语成为了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以英语作为基础表达语言,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使英文在各领域的使用更加普及,各国使用者也促成了英文更快速的进化。
2.重要性分析
2.1.升学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教育(小学至高中)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几乎全部的学校选择英语作为其主要或唯一的外语必修课。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学推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对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必修课课程与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达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因与苏联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以俄语作为第一外语,直至。从197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1978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是在高等学校升学考试中,和其他主要科目一样同等对待。以此为导向,中国大陆的中学课程,特别是初中教育绝大多数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程的必修课(也因为这样,许多中国大陆人说话时会自动将英语和外语等同);除了非英语外语专业以外,在全日制普通大学,一般均以英语作为必修课,其他外语作为选修;而非英语专业的语言专业,一般要求同时对英语作为必要课程之列。
2.2深造留学
在中国,英语也是一门主要的课程,与语文数学并列,是求学者永远离不开必学的一门课程。而且大学学习中,英语要求必须过四六级,高考、中考中英语所占的分数也是很高的,考研、考博也离不开英语考试,国际托福雅思出国留学英语考试更是助你走向国际的重要考试。学生若能具备学成一种外语的能力,就能帮他打开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学习之门,最后达成多元学习与价值的目标。
2.3知识提升
当今世界的学术,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不管你承不承认,顶级期刊的文章是英文撰写的,国际交流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各类升学、职称考试也少不了英语水平,英语成了多少人挥之不去的痛楚,亦是成功路上大大的绊脚石。所以,学好英语助你插上成功的翅膀,而英语差则会让你怎么也扑腾不起来,我想英语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承认,也很清楚。
2.4文化交流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告诉我们,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问题,也是一些文化因素。从国际贸易谈判的摩擦到与外国文化的个人接触的曲折,我们经常感到跨文化理解的困难,只有通过外语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跨文化交流。为了满足全球化的新要求,有必要提高中国公民在跨文化交流中选择合适语言的能力,促M跨文化交流。语言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是表达,它在人们的日常沟通中扮演着一种交际表达,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沟通功能,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工具和主要行为。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语言“适当”将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不同文化交流者之间的相互认同。
2.5贸易经济
今天的社会发展相当快,全球经济增长相当惊人,那么全球经济的趋势势不可挡。其次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快速增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大了国际间的交易与国际投资。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中,我们都明白发展是最后的话,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环境的经济发展,参与国际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劳动,为了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商务英语在外贸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繁荣,如何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价值的地位,提出更高的价值外贸要求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需要与不同国家进行沟通,沟通,协商等,语言无疑是重要的媒体和障碍。英语作为全球语言,其地位很高,同样的商务英语在外贸地位也很重要,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地方与商务英语密不可分。普通英语一直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更多的是应用和创新的需要是非常强大的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是基于一定的商业知识和背景,其交际能力,社会文化背景和商业知识是普通英语在外贸上无法匹敌的。因此,商务英语对于外贸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桥梁,以减少和避免贸易互动中的误解,增强贸易双方的友好关系。
2.6科技发展
我们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
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我们的工具-英语。就计算机程序开发为例:虽然目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有中文版,但要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程序还是用英语编写的。高新技术资料大部分都是以英语编写。印度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比不上中国,但印度的软件开发业却比中国发达很多。造成这种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程序员普遍英语应用水平比中国程序员高。如今,科技英语已经成为单独的词汇,科技英语的出现也标志着英文在科学技术的传播中的重要性。
2.7国家战略
纵观“十三五”规划,有三个突出的创新点。一是对语言文字事业的认识和表述更加深入和全面,第一次明确指出“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对语言文字事业的规划更加自觉地“以服务国家发展需求为核心”,首次确立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家重大战略来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言大国、语言强国的理念。三是对语言文字事业规划的实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首次在发展规划中部署重点工程工作,将“十三五”期间的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凝练为五大重点工程,以此为抓手来落实和推进“十三五”期间的语言文字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确保“十三五”规划全面、有序、高效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建立沿线国家间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但“一带一路”所有愿景与规划的实现,都要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相通,才可能谈及其他,“一带一路”不仅是战略上的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此复杂多样的语言国情,要真正实现“五通”,“语言文字筑桥工程”是基础工程,这是国家语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家重大战略来规划和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体现。在8月17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特别指出要切实推进民心相通,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等。“语言文字筑桥工程”的最终目的不仅可以满足“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的基本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各种国家战略需求,确保国家在处理国内外各类事务中都能得到语言能力的保障和支持,使语言能力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以5项重点工程为引领的“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通过规划的实施,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其核心要义就是提升语言能力,服展家战略。因而,学习英语,是真正的为国家战略服务。
英文作文 篇四
英语;全球化;语言;帝国主义
一、英语整体传播现状
Crystal(1997)认为英语成为全球主导语言源于历史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原因。从16世纪开始的航海探险到殖民时期的扩张,英语在亚非等殖民地广泛传播,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和贸易的领先地位为英语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又促进了英语全球化的趋势,推动英语进一步成为国际语言。(Crystal,2003;Phillipson,1992)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英文进化成全球语言(“Globish”)。目前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达到40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2/3。美国语言学家BrajKackru(1983)根据英语在当今世界的传播及习得方式和使用差异将涉及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归为三个同心圆,最内层为核心国家,即把英语作为母语的英语国家,它包括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口为4亿;中间圆为英语在非母语背景下进行早期发展和传播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即英语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语言的组成部分,是习惯语言或第二语言,譬如新加坡、印度、马拉维等国家,人口为13亿左右;最外层圆即延伸国家包括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希腊和波兰等,人口在18~20亿。不难看出,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地位。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媒介。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由此带来了政治、文化沟通的频繁。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它的普及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正如语言学家H.D.Widdowson所说,英语为世界上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桥梁。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越来越远,许多学者开始担忧英语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质疑英语在促进世界交流和人们交往中不仅仅是作为沟通的中介角色,就此疑问,他们提出了如下观点。
二、反英语全球化的观点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萨义德从全球语境的视角出发认为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符号系统,是表达文化的一种工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因为语言与文化的这层关系,学者们开始注意到英语普及背后的文化利益。那么,对英语传播的批判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语言帝国主义”。这是丹麦学者RobertPhillipson在1992年的同名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英语语言帝国主义是“与其它语言相比,英语在结构上更高级,从而形成支配殖民地的状况。”(1992:42)他进一步指出英语使用范围的扩大与英语国家的“外援”有关,通过各种形式“支持”第三世界的英语教学。拿韩国举例,自1995年韩国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韩国对外开放为自由贸易区,不仅经济开放,连同开放的还有其教育市场,外国资本注入,开办英文学校和出现各式各样的英语教材,使得韩国的经济和语言都处于附属地位。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有观点将新加坡实现现代化归功于英语的普及。但是,新加坡的“现代化”是英语帝国主义通过政治和经济的渗透发展起来的,语言是作为调解起作用而不是因果的关系。(Phillipson,2000:316)真正引起人们担忧的是占新加坡人口70%以上的华人,他们的年轻一代接受英语教育,不会阅读、不会书写传统文化。于是,对英语的诟病从语言霸权上升到文化霸权。
(二)、新新殖民主义的工具。有语言学家将英语比作特洛伊木马,有人把英语的全球化视作双刃剑,一方面共同的语言便于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英语的使用对各国的母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进而威胁到民族文化。从历史发展来看,各族人民由于地区气候的差异有了不同的特性,因此产生出不同的语言,可以说,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语言。语言具体而微地保存了民族的特性。(2)正是从对民族文化冲击的角度出发,有学者将英语称作是新新殖民主义的工具。新新殖民主义指尽管中心国家不再实际占领周边国家,但其影响通过国际交流、传媒或技术等途径而存在的状况。(Caitung,1980:131)英语国家即通过传播英语达到继续控制非英语国家的目的。澳洲学者潘尼库克(AlistairPennycook)就认为英语是“制造殖民意识形态的场所”。
(三)、违背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规律。语言全球化的最直接结果是全球文化趋同,模糊了民族文化,使很多本土语言和文化受到了严峻挑战。有语言学家担心到本世纪末,全球75%以上的地方语言将会被英语取代。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来看,多样性的存在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文化同样如此。没有文化之间的差异,少了彼此的较量和交流,文化会停滞,人类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英语取代本民族语言,意味着具有独特内涵的民族文化也随着语言一起消失或改变了。由此认为英语全球化不符合文化多元发展的规律。
三、英语传播对文化同化影响
针对以上的批评观点,有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比如中国人学习英语,是教学要求又是自觉自学,也未见汉语或是中华文化有消退的意思。他们认为,英语不仅不会影响汉语的未来,反而会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而目前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够的原因之一就是使用英语―这种全球化语言与世界交流的能力―不够理想。另一著名事例是印度。印度有几百年的殖民历史,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据统计,在印度10亿人口中,粗通英语的人多达2亿。而精英阶层可以自如地用英语写作、著书。印度软件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英语。不过,印度并未被西方化。印度人坚持着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传统,他们的民族特性没有被改变。这种观点,概括地说是将语言当做表达的工具,认为语言不会对民族文化构成实质性地威胁。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出于某种利益而普及英语。1998年,德国的几家大公司(西门子、德意志电信、德国化学、德意志商业银行)联合宣布:他们今后将把英语作为公司的通用语言。原因是:(1)与德语相比,英语更容易把复杂意思表述明白;(2)公司的全球性,公司总体分为3种文化:英语、法语、德语,其中英语占绝对优势,所以选用英语有利于沟通;(3)采用英语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市场全球化的挑战,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表现。同样的意思,如果用德语来解释,就得比用英语解释多说30%的单词。再者,现代英语中如“简化管理”、“持续提高”等无法找到对应的德语。所以,出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普及英语很必要。然而,语言选择往往忽视权利和团结的战略。(Patrick,2001:304)德国公司的选择忽视了德国民族文化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上述现象可以看出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语言因素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功能。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语言不是单向的传播,两种不同语言放在一起,彼此肯定会有交融与改变。在英国,盎格鲁-撒克逊征服者的语言取代了拉丁语,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使爱尔兰的凯尔特语(Celtic)消失。现在,英语仍在对英语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和移民社区语言以及其他国外语言进行着渗透和兼并。良性的文化互动是同时起作用的,而英语往往会取代其他民族语言。要发生语言的取代,新来者通常人数要多,但首先是在力量上要占优势。现代军火的发明和占领军的出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推动了语言的替代。(3)可见,这本身就是文化侵略、是文明间的冲突。那文化侵略、文明冲突的驱动力又来自哪里?这才是我们最必须引起注意的。
四、理性看待文化冲突
文明冲突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传的那样,纯粹是不同文化之间或种族之间的斗争。文明冲突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原因。(4)
英语在1600年还是一个小语种,经过不到40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全球主导语言,与英国在17、18、19世纪在殖民地、贸易的胜利不无关系,更与二战后美国的强大实力紧密先关。(Troike1977:2)英美两国的国际地位对英语的普及不言而喻。英国文化委员会1940-1941年度报告中将普及英语看作是“与外国人建立永久文化关系的可靠途经。”(Phillipson,1992)
Phillipso认为,英语的重要不仅是在文化上,它还连接着非洲、亚洲等地的政治、经贸、科技、道德、娱乐和旅游。英语和其他语言的关系是不平等的。(Phillipson,2000:30)依此发现英语普及事实上是其政治、军事和经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而英语的普及化程度更成为衡量第三世界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归根结底,文化冲突的实质是西方世界继续“殖民”支配他国。
了解到这一点,结合上面的正反两方观点,在如何看待英语传播、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冲突、各国利益之间的关系上,我认为,我们既不能犯文化保守主义,也不能不时刻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用心。
首先,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观念。语言的不平等来源于语言的思想性。虽然至今对语言是否承载思想性众说纷纭。但是,语言是历史的见证,从语言中可以找到思想变化的轨迹,是不容分辩的事实。人们往往关注语言的实用功能而忽略语言承载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语言的思想性在文化全球化的表现。既普及英语,又重视语言思想性、重视本民族文化。语言的消失不但会使人们失去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会导致用该语言记录而尚未被翻译的各类材料失去被认识的机会,致使后人无法了解、学习本民族的文化知识。中国的满语即是例子。清政府统治中国所留下的五百余万件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宗教、天文、地理和民俗等的大量资料,由于满语几乎消失和满语人才的匮乏,这些记载终无法被知晓。面对英语全球化的趋势,我们无法避免语言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但是,可以在学习它的同时,不忘学习民族语言、有意识地保存民族语言。现在,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国家已注意到保护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既顺应全球化下英语教学符合时展的需要,同时,将跨文化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比如韩国加大儒家思想的宣传教育、新加坡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传统文化科目,都是应对英语全球化的有效对策。
其次,坚持文化多元发展,反对单一。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优秀部分,全球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又在全球文化中不断改善,彼此是双向的。特别应该明确的是,一种语言在几代人的时间里就能取代另一种语言。(5)面对英语的普及,我们既反对有些人对英语的全面否定,认为凡事讲英语、写英文是对帝国主义文化的投降的文化保守主义观点,也不赞成把英语的作用放大,主张只有学好英语才能推广中华文化的说法。语言、文化的多元化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如果没有了多样性,丰富的人类文化会消失,丰富的人类文明会停滞。
总之,文化的全球化实质是经济的全球化。只有提高自身经济、政治实力,才会有话语权。考虑到英语传播与文明冲突之间的细微联系,我们在把英语当做交际工具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帝国主义特性,学习英语的同时,不忘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延续。
注释:
(1)《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义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2)《新科学》,维科
(3)《人类的迁徙―我们是来自非洲吗》,L.L.卡瓦利-斯福扎、F.卡瓦利-斯福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4)《世界文明史》,李世安、孟广林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5)《人类的迁徙―我们是来自非洲吗》,L.L.卡瓦利-斯福扎、F.卡瓦利-斯福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