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并从2008年开播至今的大型公益节目,不仅是给孩子们必须要上的课,也是全民都要补上的“一堂课”。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开学第1课观后感(精彩7篇),仅供参考。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一
我们家有四口人,爸爸是个工人,妈妈是个家庭主妇,至于我和弟弟,那当然是学生了。
我有一个严厉的妈妈,虽然妈妈不识字,但妈妈从来都不觉得自已不识字就不高兴,妈妈总是笑咪咪的。每天督促我们写字,看书。电视也不怎么让看,我们那时连电视有都没有怎么看?一把字写完就让我们看书,我觉得妈妈既唠叨又严厉,但是妈妈做下的饭菜总是香喷喷的。妈妈也很辛苦,每天早上很早起来,给我和弟弟做早餐。
爸爸正好和妈妈相反,爸爸很温柔,而且很沉默。爸爸每天打工非常辛苦,早上还要很早起床。爸爸那时上学只上到六年级,因为那时候家里很穷,所以爸爸才上到六年级。所以现在才打工。
至于弟弟与众不同,十分淘气。经常把我打得哭,就这样的他学习可不一般,长相也不丑。
俗话说:“家庭中的和谐,不仅仅是不吵架,还需要心与心的沟通,学会理解,宽容他人,家庭的团结是靠平时的信任。”我们家正如这句话很和谐。我希望妈妈继续严厉和勤劳,爸爸变成一个严厉的人,弟弟变成一个乖小孩,让我们家更和谐!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二
2月13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播海瑛老师及记者一行走进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开展“主播公益行”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现场活动。
海瑛老师声情并茂地将梁启超的一封家书“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朗诵给孩子们。通过同学们和海瑛老师的互动,同学们深受鼓舞,急切地向海瑛老师表达自己心声,气氛热烈,此起彼伏。
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一向注重家风教育,同学们的心灵一直受到良好家风的洗礼。这一有意义的活动开启了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新学期教育活动的序幕。该活动在天津电视台一套《新闻这1刻》,以及《都市报道》栏目中进行了报道。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三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中央2台的《开学第一课》。
这次课程主要讲的就是“爱”。第一节课的主题是:爱是分享;第二节课的主题是:爱是力量;第三节课的主题是:爱是承担;第四节课的主题是:爱是荣耀。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节课里的马鹏飞哥哥的事迹。他刚生出来才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去了,他一直跟着他奶奶。可是他六岁的时候,奶奶得了糖尿病,常年不吃药引起了双目失明。从奶奶一看不见的那天起他就伺候奶奶,他放学后总是急匆匆地跑回家给奶奶做饭。马鹏飞现在已经十四岁了,仍然每天坚持照顾奶奶,给奶奶做饭、喂饭、按摩。
当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我不照顾奶奶,就没有人照顾奶奶了。
马鹏飞的这种勇于承担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好好的向他学习。平时,爸爸妈妈为我的生活、学习操心,我有时候还和他们顶嘴,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以后,我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多帮他们做些家务,当大人生病的时候,我应该多加照顾,尽一份女儿的孝心!
《第一课》读后感 篇四
幸福是什么?吃大餐?玩游戏?错了,幸福不是物质上的拥有,而是感恩、分享,一种精神上的赞美!9月1日上午,如往常一样,同学们在教室里一起观看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让我备受感激的人物是最美妈妈来自杭州的吴菊萍。2011年7月17日,2岁的妞妞从十楼上不小心跳下来时,吴菊萍心里想:赶快救人,顾不了那么多了!她急忙甩开自己的高跟鞋,向空中伸出了一双接抱的手妞妞在吴菊萍的保护下只伤到了一点,而吴菊萍却严重受伤住进了医院。10天后,最美女孩妞妞醒来了,这是吴菊萍一个信念缔造的生命奇迹。吴菊萍这种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去学习。在观看的同时,我不禁对自己发问:我如果遇到这种场面,我会怎么做?通过这件感人的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是来自于奉献,帮助别人,让自己更快乐。
还有一个故事也令我影响深刻:刘浩,一个十岁的盲童,他阳光开朗,他热爱音乐,曾经获得过德国舒曼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因为看不见,不能正常的学习钢琴。但是,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刘浩进入了盲童学校学习,才得以继续学习钢琴,刘浩每天一放学就练钢琴,现在他的水平已经能够达到表演级了。在刘浩的音乐成长道路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刘浩的妈妈。刘浩的妈妈在刘浩的音乐道路上一直帮助着刘浩,把五线谱翻译成盲谱后,又用针在牛皮纸上一针一针的缝上去但在这后面,还有一个故事:六年前,他的母亲生下了三胞胎男孩。但在一个月内,前面的两个孩子相继离开人世。刘浩的妈妈说:医院我们是呆不下去了。在医院孩子也是死,我们还不如把剩下的一个孩子带回家。还有身上的钱也用光了。于是,刘浩的父母把刘浩带回了家。刘浩的妈妈又没有多少奶水,但为了养活刘浩,她每天要挤七八次奶给刘浩吃。老天是眷念了刘浩,让他活了下来。到三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但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刘浩的眼睛看不见。后来经过北京医院确诊,这是先天性眼疾,治不好。这对于刘浩的`父母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于是,刘浩的父母都想到了一个字:死。好几次,他们都想全家同归于尽。终于有一次机会,老人不在家,刘浩的妈妈拿出了药,准备结束全家性命的时候,只有三个多月的刘浩哭了,他的姐姐也哭了,于是,全家哭成一团。从此,自杀的想法慢慢从刘浩的父母的心里退去。是刘浩的聪明和懂事改变了这个家庭。通过这个故事,我心里有了深深的感触:我行你也行,不要说不可能,乐观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我们上完了开学第一课,或许我们对幸福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幸福没有高山的恢宏,没有大海的磅礴,但幸福是温暖的,美丽的。只要你细细品味,幸福就在你身旁。
开学第一课个人观后感 篇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天的我已不再是在纸上画着小人儿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已不再是还在计算简单的计算题的小学生;今天的我已经告辞童年,走向时代青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我来到了东外,走进了初一的生活。
上初一了,第一个感觉是新奇。校园是那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师讲课是那样富有活力引人入胜;同学们相处是那样融洽愉快。这一切与小学都有着很大差异,使我感到无比新奇有趣。上初一了,第二个感觉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憧憬。开学典礼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大声朗读开学誓言。初中这三年,我们会给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朝目标一步步迈进。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觉便是担心。
初中的学习和小学截然不同,有七门功课,没有坚毅的毅力,惊人的耐力,敏捷的思维是不行的。进入了东外,每个年级每个班包括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个个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学习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而也会有一定的压力。稍不留神,成绩就会落在队伍后面,所以丝毫不能放松,要时时刻刻都处在学习状态。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担心的学习气氛才干在三年的学习中取得成绩,努力拼搏,共创辉煌吧!
上初一了,既激动又期待还担心。但无论如何,都得从一点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我知道初中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必经之路,就让我们扬起人生之帆,斗志昂扬地驶向另一个喜悦的彼岸吧!
历届】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六
201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开播啦!一父母教会我为主题,以父母为榜样,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传承孝,爱,礼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了以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就像短片中放的,儿子陪75岁的老爸骑摩托车6万多公里,这就是孝,告诉我们要孝敬家长,关爱长辈,身教比言传更重要。礼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家风教育中,礼是尊敬长辈,关爱家人,学校里礼是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生活中礼是使用礼貌用语,文明礼貌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做起。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父母情如和煦阳光,照耀我们茁壮成长,父母情如潺潺流水,守护我们无怨无悔,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从一出生,父母不仅仅是父母,还是我们生活的导师。就像摇滚老爸一样,十年如一日的去照顾一个身患重感失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比平常的孩子付出的要多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这就是爱。除了要有孝心,爱心,礼貌之外,还要强,强就是自强不息,少年强,则国强,藏族武艺班的同学们一样,做人要学会坚强。
这一课对我感触很深,虽然儿子坚持看完了,但是懵懵懂懂的还不太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慢慢你会懂的儿子。加油儿子!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个人感悟 篇七
经过了这节课,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这些道理将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终生受用,《开学第一课》是小学生的一门课程,十分具备警惕的作用,”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开学第一课里面的内容对于小孩子来说,很好的解释了生命是多么的宝贵,里面的意义是有多大,孩子们的安全是每个学校都很关心的事情,所以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主要靠学校的老师们去传输,而且学生还小也不知道怎么判断是否是安全的。
提高学生对安全的事件判断,就要靠学校去多宣传活动,特点重要的是校外的宣传,并且现在痛点就是校外宣传十分不足,这就产生了自相矛盾的问题,而且这也是很多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希望通过教育局想通过《开学第一课》来向外宣传。将孩子们的安全扩展到社会上,让孩子们明白安全。这也正好缝合了校内宣传的不足的地方。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其实不仅仅这是这么单纯的一个学校教育问题,它反而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所以只要是学生发生了安全事故,教育的宣传都比不缺少责任,《开学第一课》对孩子们的教育安全,不但要满足于学校,而且得让孩子们处处敲响警钟。生命不是福也不是祸,如果没有很好的意识去判断它,它就会根据你的判断去变成你的阻碍,我很期望,《开学第一课》能够成为孩子们安全教育的”精神食粮“,让它变成安全教育的习惯。
如果去扭转事情的看法只会改变的校外安全错误看法,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惜自己的宝贵生命,所以最后面,经历过了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www.kaoyantv.com这个安全的重要性将会永远成为我以后人生路上的警钟,告诫人人爱惜生命。